Ⅰ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審批程序
1、自審
首先要確定電影劇本沒有違反審查條例如:危害國家統一、泄露國家機密、迷信、淫穢、賭博、暴力等等。
2、報備
確定劇本沒問題後,要到電影審查機構備案,電影審查機構會對報備案的電影劇本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後即可開始拍攝電影。
3、審查
電影拍攝完成後,要把影片交由電影審查機構審查,審查通過後即可上映。
(1)國際電影節備案哪些條件擴展閱讀
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具體審查規定如下:
第二十五條
電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第二十六條
電影製片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負責電影劇本投拍和電影片出廠前的審查。
電影製片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對其准備投拍的電影劇本審查後,應當報電影審查機構備案;電影審查機構可以對報備案的電影劇本進行審查,發現有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禁止內容的,應當及時通知電影製片單位不得投拍。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
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片攝制完成後,報請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在辦理電影片臨時進口手續後,報請電影審查機構審查。
電影審查收費標准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規定。
第二十八條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電影製片單位或者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將《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印製在該電影片拷貝第一本片頭處。 審查不合格,經修改報送重審的,審查期限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重新計算。
第二十九條
電影製片單位和電影進口經營單位對電影片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審查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的電影復審機構申請復審;復審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Ⅱ 一部電影需在取得什麼後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
法律分析:一部影片須在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放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第二十一條 攝制完成的電影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方可參加電影節(展)。擬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送展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在該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Ⅲ 申請電影拍攝許可證,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申請電影拍攝許可證,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需要具備:
(1)首先必須具有公司,以公司的名義申請備案立項
(2)對公司的注冊資金沒有要求,按照內資公司注冊資金要求:一人獨自公司需要公司的注冊資金不能低於10萬,2人以上的公司,最低注冊資金為3萬
(3)申請電影立項的時候,投資資金要求至少三分之一到賬。
需要提交的材料:
1、拍攝影片的備案申請;
2、不少於1000字的故事梗概一份;
3、編劇允許備案單位使用其作品的授權書;
4、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5、製片單位賬戶所在銀行出具的資金證明(對帳單);
6、《攝制電影許可證(單片)申請書》;
7、如拍攝數字電影,需提交《電影數位元組目製作主要設備使用清單》。
Ⅳ 電影想參加國際電影節怎麼參加
可以通過新影圈報名參加啊。把自己片子傳到他們平台,會有工作人員幫忙審核,然後會給出指導片子匹配哪些個電影節,然後在他們平台直接點擊報名就好了,平台上有很多各種類型大小不同的國外電影節。
Ⅳ 廣播影視節(展)及節目交流活動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廣播影視節(展)及節目交流活動,促進中外廣播影視交流,根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和《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舉辦國際性廣播影視節(展)、節目交流活動和設評獎的全國性廣播影視節(展),須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批准。第三條國家鼓勵國產電影片、電視劇(含影視動畫片)和其他廣播影視節目參加境內外廣播影視節(展)、節目交流活動。
在境內外廣播影視節(展)參賽及展播展映的國產電影片、電視劇(含影視動畫片),須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或《電視劇(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證》;其他廣播電視節目,應符合《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有關節目內容的要求。第四條在境內外舉辦國際性廣播影視節(展)、中外政府間廣播影視節(展)和設評獎的全國性廣播影視節(展),由廣電總局舉辦或與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地方政府等聯合舉辦。
全國性廣播影視社會團體、行業組織經廣電總局批准可以舉辦設評獎的全國性廣播影視節(展)。第五條地方性涉外電影節(展)由地方政府或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舉辦,須報廣電總局批准。擬展映的境外影片經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初審後,須報廣電總局審查批准。第六條國際性廣播影視科研、學術交流活動可由全國性廣播影視社會團體、行業組織或廣播影視科研、教學、研究機構舉辦,須報廣電總局批准。擬展映的境外影片須報廣電總局審查批准。第七條在綜合性文化活動中舉辦境外電影展映活動的,舉辦單位須持文化行政部門對該綜合性文化活動的批准文件報廣電總局審查批准。第八條國家鼓勵我國駐外使、領館舉辦非商業性的中國電影展映活動。駐外使、領館如代表中國選送影片參加在所在國舉辦的電影節,應商廣電總局同意。第九條赴境外舉辦中國廣播影視節(展),可由廣播影視行政部門、社會團體、行業組織、企事業單位等舉辦,須符合國家外交和對我國港、澳、台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事先報廣電總局備案。第十條申請舉辦國際性廣播影視節(展)、節目交流活動和設評獎的全國性廣播影視節(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廣電總局的整體布局和規劃要求;
(二)如設評獎,應符合國家有關文藝評獎的規定;
(三)成立舉辦活動的專門工作機構和制定切實可行的辦節(展)方案;
(四)舉辦綜合性國際電影節(展)和設評獎的全國性電影節(展)的,還應具備專業標準的放映設備、設施;
(五)節(展)活動符合國家有關外交方針、政策。第十一條申請舉辦國際性廣播影視節(展)、節目交流活動和設評獎的全國性電影節(展),申請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報告及舉辦方案,舉辦方案應包括節(展)名稱、活動內容、性質、規模、時間、地點以及活動組織機構等內容;
(二)如設評獎項目,還應提供擬設獎項名稱、數額、參評條件和評選辦法;
(三)在境內舉辦的,須提交擬邀請的境外機構、主要人員及擬參展的境外廣播影視節目情況;赴境外舉辦的,須提交與境外合作方簽署的合作文件或境外合作方的邀請函。第十二條廣播影視節(展)的舉辦單位、參展單位應遴選內容健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較高的影視片(劇)和其他廣播影視節目參加節(展)。
入境參賽的境外電影片,須報廣電總局審查批准。入境展映的境外影片,由廣電總局或其委託的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審查批准。赴境外參展的電影片報廣電總局備案。
入境參賽、展播的境外廣播電視節目,須經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查批准。赴境外參展的廣播電視節目,送展單位應根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有關節目內容要求進行審查後,事先報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備案。第十三條擬入境參賽、展映的境外電影片,申請審查時應提交電影片簡介和錄像帶(或DVD光碟),並需有中文(或英文)字幕或其他形式的中、英文翻譯。第十四條赴境外參展的國產電影片由出品單位報廣電總局備案,合拍電影片由各方出品單位共同報送備案。備案應在節(展)舉辦二十天前報送,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復印件;
(二)擬參加電影節(展)的名稱、時間、地點;
(三)該電影節(展)主辦單位的邀請函及中文譯文;
(四)電影片出品單位聯系人、聯系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及通信地址;
(五)如需廣電總局向海關出具電影片拷貝臨時出入關函,須在申請中提出並註明出入海關的名稱及時間。
Ⅵ 如何辦理攝制電影許可證
取得《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申報條件及程序如下:
1、地(市)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的各類影視文化單位,均有資格申領《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
2、提交申請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製作影片的資金來源證明、擬攝制影片的文學劇本(故事梗概)一式3份;
3、廣電總局在20個工作日內對申報的攝制資格及電影文學劇本(故事梗概)進行審查。審查合格的,發給《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申報單位持廣電總局出具的批准文件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不批準的,書面回復理由;
4、取得《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單位,享有影片一次性出品權。出品人可獨立出品,也可與其他製片單位(含影視文化單位)聯合出品;
5、《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實行一片一報制度。
(6)國際電影節備案哪些條件擴展閱讀:
《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是為了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加快發展電影產業,培育市場主體,規范市場准入,增強電影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促進社會主義電影業繁榮,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制定的法規。
2004年10月10日,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審議通過,自2004年11月10起施行。
Ⅶ 國際四大電影節對入選影片都有什麼要求
一、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輯、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初期,是由各國選送自己的電影來參賽。1972年,總代表莫里斯·貝西(Maurice Bessy),電影節主席法伍爾·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會毅然決定戛納電影節自此將是參賽影片提名的唯一決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圍內提名參賽影片。這個決定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很快被其他的電影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