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院怎麼找到自己的座位
在影院里找座位利用電影票上的座位號。
上面寫著幾排就找第幾排,一般是從前排往後數,例如是第五排,從第一排數到第五個就是了(第一排也算在內),然後就是一排中的專第幾個座位了,一般是你走向座位的右邊開始數,是第幾個就數到第幾個。
電影院最好位置是在8—9的地方,若是排數為10—15的小廳,5—6排位置最佳;若是16—20排數的中廳,7—8排最佳。
電影院選擇位置建議:
1、在選擇位置的時候,我們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選擇的電影它是在幾號廳,看看這個影廳是較大的影廳還是較小的,看電影的時候最佳的位置是在影廳的中間靠後的位置比較好。
2、選擇位置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在前排,因為坐在影廳的前排看電影的話會一直將頭仰著,這樣一會就會讓我們的脖子變得疲勞,會讓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的舒服感大打折扣。
3、在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聽覺,一般的電影院中的音響是放在兩邊的牆壁上面的,所以在影廳中的中間位置聽覺是最弱的,在選擇的時候最好是在選擇在中間靠邊一點的位置。
B. 遵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遵義是個休閑城市
你要說看什麼奇觀奇文的話這里基本就木有
但是你要說到此來放鬆心情,短暫的居住休閑的話
哪倒是有不少地方的,住的地方很多了,相對安全衛生又不錯的,價格也不高
的。 那麽就是大連路遵義醫學院門口的,醫學院招待所。0 0#我從小在遵義,
還木有住過,不過朋友都說那裡還不錯。
玩的地方,白天可以去香山公園,那裡空氣很好,而且風景不錯,
或者去老城逛一逛,那裡有毛主席會址,現在好像不要門票,帶身份證就可以進去參觀。
隔壁有個紅軍街,那裡有遵義各地的小吃。我經常和朋友去那裡。
酒吧KTV 澳門路香港路 整條街都是
奶茶吧的話,可以去 宜百丁 在老城那裡, 那裡環境很好,消費也不高
樓下就是電影院 和 奧爾馬大型超市宜白丁 在二樓,很大的一個樓梯入口,同時在上面的日本料理,披薩。肯德基,西餐廳。燒烤。寒武紀。下面還有服裝店,左邊是百盛超市,不過百盛裡面的東西特別貴,去看看還是可以的。晚上7點以後,丁字口有夜市小吃小玩意等等。
在遵義你可以隨便打車,很便宜的,五塊起價,我出門都是打車。
C. 眉山東坡區電影院在什麼地方
在離三蘇雕像不遠的,丁字口的步行街直通到小北街那,就是德克士2分店那·
D. 北京城什麼地方賣自己能染衣服的染料
北京西四石油化工商店,在西四丁字口東紅樓電影院旁。
E. 高分懸賞
四川青年酒家山師東路。招牌菜是水煮魚、回鍋肉、辣子雞、干煸芸豆。四川泡菜味道很好,你記得要,會免
費給你上的。小飯館,經濟實惠,分大小盤,3個人(即使是男生)2個菜最合適。還會按人數送時令水果。感
覺非常好。
盱眙龍蝦館文化東路62號(省雜技團對面)很不錯,而且進門就給帶個兜兜。很多人喜歡。
多多龍蝦球在山師東路北端,多多龍蝦酒樓。正宗的南京風味。據說龍蝦球的發祥地是在南京,這幾年逐漸走
向全國。除了傳統的辣炒和醬爆之外,還有密制、醬骨和啤酒味的。這里菜品除了麻辣和紅燒龍蝦球之外可都
是整蝦哦,至於是怎樣入味的,是店家的秘密。另外,這家還有濟南市獨一家的乾隆豆腐,雞蛋皮卷著鴨舌、
內酯豆腐、鹹肉、松子和香菇。20元,能承受,體會一下啦。
農家小院文西路靠近千佛山海鮮市場。麻辣龍蝦球味道純正,龍蝦的品質有點不穩定。分量大到嚇人,38元的
價碼一點都不虧。
紅房子省博附近路東的一家店。水煮魚、麻辣龍蝦做的很不錯。
老乾媽龍蝦店省博附近。就在上面說的紅房子旁邊。愛吃龍蝦的朋友也不要錯過啊。
四季紅省博物館北面。館子不大。龍蝦球不錯,就是分量太少。在一大盤的辣椒里找龍蝦球有點像雞刨食。28
元,量價比不合適。一點經驗:但凡是比較好吃的龍蝦,一定都放了點糖。
紫金城林業大廈斜岔路。火鍋還有魚都不錯。
外婆橋山大路上。比較實惠。水煮魚和龍蝦是特色,另外冷盤不錯。
蜀香苑山大新校北門斜對面往東。不起眼的小館子,老闆當廚師,酸菜魚很好吃。15元一盆。另外泉城廣場北
側,黑西那邊也有蜀香苑。酸菜魚和川北涼粉堪稱佳品,而且價格公道,份量十足。
老成都在高科斜對面的加油站附近。川菜很正宗,一家人都是四川的。麻辣豆乾絲又香又麻又辣。
龍潤飯店齊魯軟體大廈對過。麻辣龍蝦相較於舜園的更幹些,辣椒炒的很乾,殼硬,不過味道還可以,25。肘
子骨不錯,可以要半份,要多了實在吃不了。
川媽媽在岔路街,香油花生的味碟不錯~。
濰坊朝天鍋中山公園附近。很不錯。
小辣椒經三緯十北邊。地道的四川火鍋。有不少四川人去吃。成盆的麻辣燙實在是辣的出格。味道不錯。
重慶魚庄解放橋路口向西一百米左右,路北有一條小街,就在這條小街上。應該是一到這條街口,就能看到重
慶魚庄的招牌,飯店在路東。外觀比較簡陋。應該很好找的。小龍蝦球、酸菜魚、辣子田雞都很好吃。
重慶小辣椒在解放路上規劃設計院東邊的一個小街上。水煮魚做的非常有味道,還有回鍋肉,酸菜粉絲湯也非
常棒。土豆絲太好吃了,而且便宜,3塊錢一盤,還可以要半份。
成都魚庄濼源大街和歷山路口上,門頭不大。炒田螺大料味道太重,香味被折去不少,感覺和地攤上差不太
多。龍蝦球墊底的辣椒太多,嚴重影響龍蝦數量,有濫竽充數之嫌。酸菜魚不錯,用的是草魚,酸菜也夠酸,
吃起來比較爽口。紅燒鯰魚很好。
老川城銀座附近。好像好多家。去的話記得點它的豆油皮嘗嘗。
品味川菜館銀座商城後面小吃街(緊挨著銀座)。很小的店,開了好多年,生意特好。推薦招牌菜:火鍋魚粉
25元,熗捲心菜6元。
重慶酒樓經七路泉城廣場對面。沸騰魚,四川臘肉,口水雞都不錯。麻辣燙很過癮。山工北門佛山苑小區里也
有一家重慶酒樓。毛血旺做的很棒。
紅京魚開元山莊西區路南。川菜菜系, 服務態度非常好,印象深刻。價格也不貴。水煮魚,香辣蟹,飄香
雞,豆豉排骨,麻辣小龍蝦,豆角炒肉等等都很好吃。
隔壁龍蝦濼文路和朝山街之間的小小路段上,一牆之隔的兩家酒樓都做龍蝦。一家做的叫「辣炒龍蝦」,一家
叫「麻辣龍蝦球」,價格分別是38元和35元,分量都很足。辣炒龍蝦帶點湯,比較入味,主要的調味料是甜醬
和辣椒,屬於北方風味,就是屬於自己的特點少了一點,應該值得一試。麻辣龍蝦球是川味的,用辣椒和花
椒,有點像歌樂山辣子雞的做法,口味中上。
蜀香園和平路和歷山東路交界處的蜀香園應該是濟南吃龍蝦方法最多的地方。其中的手抓肥龍蝦是特色菜,據
說是用微山湖的野生龍蝦加上二十幾種中葯經過十餘道工序製作而成。對平凡的龍蝦來說,這可能是最高禮遇
了,已經上升到了補中益氣的醫學高度。值得推薦的是蛋黃局龍蝦球,蛋黃的香和龍蝦的鮮相映成趣,蛋黃的
沙和龍蝦的勁道相輔相成,對於不能吃辣的人來說,無疑是好的選擇。紅袍龍蝦球是糖醋味的,也很別致。其
他還有醬炒、椒鹽、蒜香、麻婆等口味。可能是火候還是工藝什麼原因,龍蝦球都不是很好剝而且有點土腥
味, 算是一點遺憾吧。
手抓肥龍蝦35元,其他都是18元,分量不大,可是多嘗幾種口味。另外值得嘗嘗的是苗家酸湯魚,西紅柿做的
魚湯,酸中帶鮮,化油解膩,至少要喝三碗才過癮。價位稍高:38元。
三友魚館經七緯一路口南邊。三友魚館的火鍋魚賞心悅目。把一道菜做得好吃只能算三等廚子,好吃又味道香
是二等廚子,好吃味香又好看的才是一等廚子。這里的火鍋魚湯很清。辣椒都是正宗川椒,個小、形圓,味
香,不是太辣。魚片是白的、香蔥是綠的、辣椒是紅的,還有豆腐皮、藕片、土豆片、豆芽等配料在裡面解油
膩。不是很麻,比較符合濟南人的口味吧,畢竟大多數北方人受不了麻對雙唇的折磨。大份40元,小份25元,
辣味分為三星,可以自選。量比較大,兩個人小份足夠。
清河飯庄國貿附近。龍蝦球不錯。而且也是濟南較早推出這道菜的地方之一。
姜仔鴨北園路上。 「紅燒鰈魚頭」太棒了。是膠東一帶的做法。價格也不貴。一個魚頭在30以內~~。還有三
文魚片口感也很好。
魯能燒鵝仔鮑汁鮮孢菇,脆而不酥,筋道卻不覺得硬,味濃而不厚,即爽口又有滋味。在燒鵝仔吃素也是滿有
味道的,喜歡的就是這一點。它的自助餐很多人喜歡,無券48,有券38,飲料免費,酒不免。
魯能鋦雞王泉城廣場北邊。豉汁蒸魚頭是我的最愛。
櫻苑山莊博物館西側向南,進千佛山山門,繼續向里。特色菜:各種野味,野菜。山雞野鴨,清燉辣炒均可。
鴿子湯好喝。兩個人百多元能吃的不錯。
畫苑山莊櫻苑山莊向西。菜品比櫻苑山莊貴點,好處是可以住宿。園林式環境,但裝修的細節不精緻。主要是
清凈。
新聞大廈的自助中西合璧的自助餐。大廳中央是兩排不銹鋼式的菜箱,品種有二十幾種,黑椒牛扒、蔥燒海
參、九轉大腸、烤羊腿等等。還有各種水果沙拉、各色小蛋糕,數不勝數。當然也少不了中式自助餐----涮火
鍋。感覺環境不錯、味道不錯、價格也不錯。
春江飯店共青團路移動營業廳往西路南。全家福像回家吃老媽做的菜一樣,很親切很牢靠很放心。這里有些菜
實在乏善可陳,但是因為全家福似菜似湯,當菜當飯,所以再有一兩個青菜,便絕對對得起自己的胃了。另外
一種吃春江的方式是,冰啤酒配素鍋貼,外帶醋碟和大蒜。有一點需要注意,人少於三人,只能在樓下就餐,
二樓就是空著也不招待你。
聚豐德經五緯二。K59、101、35、68路公車大觀園下。以正宗的魯菜聞名。九轉大腸自然是要點了。還有荷
葉肘子。不過現在已經差不多沒落了。
孔膳堂二七新村。也是正宗魯菜。別忘了九轉大腸~。
膠東飯庄經十路山青飯店裡。大眾日報社東面。玉米餅子和膠東大包最喜歡。
膠東庄戶城英雄山路。長途汽車南站,路口的東南角。膠東家常菜。店內掛著蓑衣、玉米、辣椒串,一派庄戶
人家模樣。一進門,「哐」的一聲銅鑼--應該是濟南吃喝場上一個特例,有創意。它的菜也和它的名聲、裝潢
一樣,有特點有個性。膠東一鍋鮮、大豐收這樣的菜名絕對是獨一家的。而一般海鮮館類的通菜炒海腸,它家
做的火候、味道,保你掏錢不覺得心疼。
微山湖漁館嘎呀湯,名字頗為繞口,帶著總讓我想到毒液的黃綠色, 但是湯真的是鮮美無比。三吃黑魚,特
別是「涼拌魚皮」,清脆爽口,算是一道久吃不厭的好菜。最重要的是,餐桌上不停地吃,卻不必擔心體重。
風味魚渣,可以要20塊錢的那種(小份)夠兩個人吃,是用餅卷著吃的,很不錯。早餐的撒湯非常好喝。2塊
錢一碗。裡面有雞絲還有蛋花,梗米。有很多分店,實驗初中有一家,還有在大明湖南門一家,等等。
湖北漁村三聯對面。瓦罐白菜是該店的當家菜。白菜是一種透明的奶白,既糯又爽。湯不僅是高湯,每份又另
爆了鱔絲,所以更加了它的鮮。只有吃到嘴裡,你才會知道它的好。另外,湖北漁村的炒貢菜也是很有名的。
錦官堂在新世界後面的中華名優小吃城。最喜歡那裡的擔擔面和夫妻肺片,很地道,而且超級便宜。
泉新酒家芙蓉街上。老頭老太做招待。格非常便宜,口味很棒,甚至有很多老外慕名而來。
咱家排骨鋪(老知青)中山公園邊上。在濟南賓館下車,向東100米路北。濃郁的文革氣息……
沙鍋居經四路教堂那裡。裡面的啤酒鯰魚好吃。
王光燒牛肉原來在山師東路,現在搬到歷山東路中段。很好吃。牛肉一斤16元。不過老闆娘的脾氣不太好。
長春王記燉菜館山大路上。人很多,菜也的確不錯。招牌菜是排骨,還有燉菜和冷盤。價格不貴,在十幾元左
右。我們五個人花了八十多,吃的很飽。
鼓浪嶼餐廳市第一醫院東側向南60米,那裡的菜和店名一樣有特點。
老芷興在山大建設新村那邊。小地方,菜做的好,山東風味。喜歡它的炒雙冬,還有冬筍燉肉。很有特色。
奇林村湘菜奇林村湘菜已經有有兩家店了。銀座南50米路東的老店,還有山大路上的新店。不怕辣的同志們就
沖吧~,剁椒魚頭不錯。另外,花園路上的毛家湘菜館也是吃湘菜不錯的地方。
秦鎮山師東路上,門口有個扎紅絲巾的兵馬俑。陝西小吃店。店裡就四樣:大米麵皮(涼皮),肉夾饃,黑米
粥,黃桂稠酒。涼皮澆著紅紅的辣椒油。還有臘汁肉肉夾饃,臘汁肉很正宗。黑米粥勺子舀下去粥都掛在勺子
上,稠稠的。黃桂稠酒是種米酒。
老家小院位於文化西路的小店,菜以清淡可口為主。它的肉絲拉皮實為一絕。絲切得極細,拉皮又很地道,有
陝西風格。吃在嘴裡絲絲涼意沁人心脾此店的另外一個特色菜是小院熬魚。
老東北家鄉小院銀座商城西南方20米二樓上。量大,實惠。味道也不錯。大楂子粥免費。還有大馬哈魚,自製
大拉皮,酸菜,干豆角,地三鮮等等。
哈爾濱春餅店濼文路。比較正宗。餅不是很好吃,但有幾個菜不錯。酸菜粉,肘子骨,干豆角……干豆角最好
吃。
環境不大好。
老家肉餅山師東路北街中段。老家肉餅好不好吃,見仁見智。初食者大都感覺不錯。油多肉多,價格便宜,吃
得來滿嘴流香。
楊麻子大餅在山大南路,華清池的斜對面。獲過什麼金牌銀牌。主要是東北菜,關鍵是餅好吃。是家常餅,也
有油餅,肉餅和菜餅。炒菜主要是東北菜,燉菜什麼的,味道不錯。味道好,環境也不錯,干凈,還很便宜。
兩個人最多40塊。
新紹興和小紹興新紹興在山大南路,建工大廈斜對面路北。龍蝦球不錯。小紹興在老轉村的隔壁,齊化賓館的
院里。我喜歡白斬雞,酥鯽魚。這兩個店口味都不錯的。小紹興的比較精緻些。新紹興的比較大眾些。價格新
紹興便宜哦。
上海「回味雞」其實是在濟南。48路終點站,山東工人報社,往東走10米。一個牌子上寫著,買的人挺多,下
車一眼就能看見。做這只雞很麻煩,光小料就十幾種,先炒好再用高壓鍋燉。鮮鮮嫩嫩的、微辣,感覺不錯。
上海生煎包東關大街上有一個店面,門前每天都排好長的對。這個東西正宗的名字應該叫生煎饅頭,也簡稱生
煎。其實和我們的煎包沒有太大的區別,不同就是它一般是全鮮肉餡的。而且南方人的習慣是不放醬油,不象
我們這兒的包子餡都是紅紅黑黑全靠醬油提味。南方人講究吃東西要吃原味的,做菜的時候絕不能讓調味料改
變了食物天然的色澤和鮮味。甚至連外型最好都不要變~~。
吳儂細雨上海風味小吃山師東路東段28號。相對偏僻的小店,隱藏在山師東路的最南段。該店為濟南市為數不
多的上海小吃店,不大的店鋪布置的很有特色。30年代的留聲機、30年代舊上海影星的海報錯落有致地掛在牆
上,很有復古的文化氛圍。菜品價格相對低廉,口味不錯。推薦雪菜黃魚、阿拉小炒皇,蛋黃大餛飩、南翔小
籠包。幽靜典雅,適合男女數量相等且較小資的青年人光顧。
秋源農家菜千佛山東路45號。主要是蒙古菜和農家菜,價格便宜,味道質朴醇厚。價格相對便宜。有10道精品
菜和10道金牌菜。最貴的是風干牛肉,據說原料是內蒙的,48元。還有攸面、巴蒙燴酸菜、農家魚等。農家魚
主料是普通的鯉魚,但湯料是百年老湯,據說傳自宮廷。這道菜需要燉24小時。28元。
金寶島大酒店在北園路。是個台灣老頭開的店,純正的台灣風味。很不錯,裡面每天都放閩南語的歌。
光頭香辣蟹山大南路。從山大路路口往西100米。那裡的迎賓都是光頭(包括女迎賓)。先吃香辣蟹,然後用
香辣蟹的鍋炒牛肚、豆油皮、土豆,料可以燙麻辣鍋。菜品比較有特色,辣椒很地道,純正四川辣椒。冷盤有
橙汁瓜條等等。缺點是價格比較貴,香辣蟹49元一斤,沒有黑趵,青島純生12,挺黑。
竹蓀鵝岔路街老街坊北邊一點。特色菜當然是竹蓀鵝了。首先喝湯,接著吃竹蓀,鵝肉。然後放入蔬菜或者其
他的東西一起煮。最後把寬面條下進去。味道還可以,比較清淡,湯很鮮美,竹蓀也好吃,算是比較有特色
吧。服務有點太過周到,看你碗里沒東西了就給你加,想吃點別的都不成。
天澤魚館山大路與花園路交叉口西南角,小肥羊對面。一家東北人開的酒店,兩層。價格相對合理,口味相當
不錯。推薦菜品為:土豆泥、煙熏骨架、大盤鯰魚等。特色菜種類較多,精緻實惠。衛生條件好。而且魚肉類
都很新鮮。經典「戰例」:清一色大老爺們8人在此聚餐。消耗啤酒42瓶,結帳價格為300元,其中酒水為160
元。
刨去酒水,菜品價格相對來說並不貴。
華山鯰魚把車開到華山背面的山腳下,有很多家。華山鯰魚實際上是當地所有做鯰魚的館子的統稱。這些館子
分布於華山腳下周邊,都自稱是絕對真傳。幾間簡陋的平房前停著數輛高級轎車,都是專程從市裡趕來嘗鮮
的。盛燉鯰魚和燉雞的盤子實際上是兩個鋁制臉盆,魚和雞都是由顧客現挑並當場宰殺。除了這兩個菜,其他
的都是野菜,但是口味非常好。炒雞蛋一定要上一盤,真正黃澄澄的山雞蛋其實也是我們久別了的美味。燉鯰
魚和雞的濃湯簡直就是另外一道菜,用饅頭蘸了入口絕對美味。另外開酒瓶的起子為自製,大約有四十公分
長,簡陋但是非常好用。價格很便宜。味道也好。但是偏咸。缺點是衛生條件一般而且距離太遠。
工會幹部培訓中心經十一路,體育館後面,自助餐每位26元,很好而且便宜。
林記餐館和平路東段路南。外面看不起眼,但做菜的味道很是不錯,推薦麵筋燉肉,鯰魚和蝦球。
金都酒店在經一路延長線上,高架橋入口(少年宮出口)那裡,路北。飯菜質量比較好,只是環境一般。價錢
比較合適。既不寒酸,還能吃飽。
貴客飯店西門電信大樓向北有一釘子路口,向西。口味不錯,重要可以要半份,很實惠啊。它斜對面有天糧,
包子很好吃,而且麵食種類很多。
仙竹園餃子城歷山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西側100米,路南。主要是家常小炒,適合大眾口味,不能說特別好,但
用來果腹綽綽有餘。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盤子大、菜量足。經典「戰例」——四個小夥子點菜6個,一共65元,
最後還有兩個菜需要打包帶走。缺點是沒有經典的拿手菜。
張記福滿樓泉城路往東走,過了青龍橋。烤鴨是它那裡的特色,價錢也公道。房間不錯,是個新飯店,比較干
凈,環境也可。
撮一頓經三緯十路口東一點路南。特色菜是風干雞/風干鴨,可以要半隻。另外煎餅爬蝦也不錯。爬蝦扒好,
和雞蛋一起炒,然後卷小餅吃。去的時候基圍蝦10元一盤,限點一盤,沒點。不知道分量如何。缺點是菊花茶
要10元,另外餐巾紙還要另收費,快跟中國點心一樣了。服務不是很好。
永和豆漿孺肉飯好吃。肉粽子,燒麥這類小吃我都喜歡。
六乃喜貢粥味道比較有特點,不過很多人喝不習慣。醬肉包很好吃。我有朋友喜歡那裡的海米冬瓜湯。
可立餐大觀園的可立餐,鐵板飯(豬肉雞肉牛肉都有)很有名。而且比較便宜。
九碗伴台灣招牌飯朝山街九碗伴,雖然是杭州菜,但味道也適合北方人的口味,而且啤酒也不貴。24小時營
業。如果想吃夜宵又想喝一晚上酒的話,可以考慮一下它。
衛巷快餐爽口黃瓜,去的差不多每桌人都會點,如果你去了不點這個菜一看就是外行哦。粉皮炒肉,遠近馳
名,幾乎也是每桌都點,有的人還要點2盤(8元)。海鮮疙瘩湯,好喝(8元)。炸魷魚,看上去很好看,不
過沒吃過~。菜單只有一張,有一面是6大招牌菜,如果不知道什麼好吃就按那個點吧,准沒錯~。還有,來這
吃飯必須有運氣,因為店太小,能挨到座位真的也算挺幸運的。
藍白快餐黑虎泉西路上,先吃東西後買票,叫你吃的好象不花錢一樣。熟不知還有下回分解這一說呢。不
過, 6元8元的套餐還是很實惠的。那裡的四喜丸子特別棒。以前是人擠人,現在不知道。
銀座商城的康康快餐銀座商城地下一層新開的康康快餐有一部分有點類似回轉壽司那種樣子。桌子圍成一圈,
外一圈是高腳椅。是火鍋,用電磁爐的。
回民小區磊磊燒烤(老店)西行50米。丁字口處支著四口大鍋(一定要是『4』口),若干小桌的便是。每天
上午只賣到10點,風雨無阻,但是7點至8點的口感最佳。十里飄香,口味純正,干凈衛生,價格公道。朋友坐
一塊兒喝熱豆漿(可以續的),鹵蛋,油條,馬蹄燒餅一夾,外加一碟小菜。然後就邊吃邊聊吧,很爽~~呵
呵。
燕山小區里的滿天星,雞蛋燜餅很好吃,量也大,五元/份。普利門路上有一家,從草包包子鋪向西200米路
南,3.5元/份(肉的)。在英雄山下新世界商場邊上的小集市裡,全是炒燜餅,素的3元一盤,肉的4元一盤。
那裡隨便那一家都很好吃,最早炒燜餅也是從那兒開始的。大觀園西門往南走有個王家米飯,那兒有一胖子,
天天拿個大擴音器喊:百年老店,王家盒飯……王家米飯再往南一點兒,有家24小時的四川麻辣燙,上面寫著
「25小時」營業,呵呵,那地方不錯。還有王家米飯旁邊有一家甘肅人開的拉麵攤,做的拉麵,炒麵,會面,
刀削,羊肉泡饃都不錯。
東倉小區里,從東門小商品市場後門往東走大概第二個路口,原來有個小亭子,後來拆了。在路邊擺了個三輪
車。攤主是個脾氣很好的中年人,他做的牛肉太好吃了。做的很乾凈,連抹布都是雪白的。肋扇13元一斤。一
定要嘗嘗。
山財附近,舜玉路上的一個小岔路,裡面賣的煲仔飯很香。另外這條街上有一家四川飯店不錯,店鋪很小,只
有不足十張桌子,但是四川廚子手藝極正,辣子也是內江的原料,價格很便宜。水煮肉片只有12。山財食堂里
的麵包也好吃~,特別是那個肉鬆加沙拉的。不過要記得先找張山財的飯卡哦~哈哈。
離西市場不遠,在緯十路上,有一家餐館做素雞素火腿很不錯。在濟南屬於老字型大小的店鋪,今天知道的人不多
了。
茶
名人茶館千佛山路9號。名人的店主魯明以前是做國畫的畫家,去日本留學回來決定發揚中國的茶道。比較可
敬的人。喝茶的話一定先去這里。
蘭亭茶藝館馬鞍山路52號。曾經看到一個關於蘭亭的評價——彷彿看到未來茶館的樣子。蘭亭是讓你感覺很生
活化的茶館。在蘭亭可以完全放鬆心情,不用擔心不懂茶道。
白鶴茶藝北園大街346號白鶴樓大酒店,8966196。就在我家附近。這有免費的茶藝講座。不過我沒注意過。
不太關心茶道這些東西,覺得好麻煩。很愛喝茶。對我來說茶就是最好的飲料~。
席殊濼文路與朝山街相交的一條小街上,綠色的雨褡,很醒目。一家很不錯的書店,各種閑書都有。可以要一
壺花果茶或者咖啡喝,價格便宜,顧客不多。實行會員制,比較合算。適合一個人去。檸檬口味的果茶跟熏衣
草茶是我喜歡的。要是有蛋糕就好了。
西餐,咖啡
長春藤天地壇街17號。長春藤就像它的名字,像一株綿綿不絕的青藤,延展,生發。在濟南最繁華地段存在了
5年,面對大起大落的泉城路,卻沉靜依然。可以說,濟南咖啡的歷史,是從長春滕開始書寫的。喜歡它的一
種水果茶,煮的很好喝,記得囑咐小姐少放糖。
翡冷翠濟南最有文化氣息的咖啡館。而且不貴。店主網名叫貞觀。文筆相當棒。很可惜,因為貞觀移民去澳洲
所以現在翡冷翠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一定還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在懷念它。
SPR開元店中聯花園的SPR是濟南最有咖啡感覺的地方。咖啡本來是低調而狂熱的。牆壁上塗鴉的顏色卻給人一
種似是而非的感覺。特色推薦:義大利咖啡。定餐電話,261。
今日咖啡主題館102桿石橋下車金龍大廈西樓。一直覺得這是濟南最好的咖啡廳。沒有大肆張揚的門面,簡約
到了及至。可是細節上卻一點兒不含糊。餐品味道很好而且相當實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今日更像是一個概
念或者樣板。它本來應該在上海或者北京的,不小心卻落在了濟南。濟南需要這樣的領路者。
托普黑西路111號。偶爾來這里。感覺有點貴。陷在軟軟的沙發里。捧著熱烘烘的咖啡杯。窗外是泉廣熙熙攘
攘的人流。心情會變得很不錯。告訴自己要好好珍惜現在的一切。周末有角度樂隊演出。
星光左岸南門大街2-1號。6079099。不錯,價錢也不算太貴。300多年前,巴黎的第一家咖啡館——普各伯咖
啡館落——腳塞納河左岸的聖日耳曼大街。之後,左岸地區逐漸成為一個咖啡館,書店,畫廊,唱片行,電影
院集中的文化聖地。 「左岸」也因此成為一筆文化遺產,一種象徵,一個符號,一個時髦的形容詞。若干年
前的左岸,咖啡館大致是這樣的情景:圓頂咖啡館是屬於「野獸派」的;力普咖啡館聚集著「迷惘的一代」;
普各伯咖啡館成為莎士比亞書屋的「第二編輯部」;海明威坐在丁香園咖啡館一個靠窗戶的位置構思他的《太
陽照樣升起》;畢加索在雙偶咖啡館與朵拉瑪爾小姐一見鍾情;薩特和西蒙波伏娃在花神咖啡館討論「存在與
虛無」……讓人沮喪的是,現在左岸的咖啡館已經沒什麼畫家,作家,也沒什麼哲學家了。巴黎人調侃說:
「過去的人們在咖啡館談藝術,現在的人們是在咖啡館談咖啡。」可笑的是,現在幾乎每個中國的大城市都有
一個以「左岸」命名的公共場所。中產階級聚集的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塞納河左岸的咖啡味道。
泰得堡文化西路/山大路。很多人喜歡它,是因為有家的感覺。咖啡色的沉靜與雋永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本能
的依戀。和朋友坐在陽光中,時間匆匆而過。不知不覺間就看到夕陽西下的景況。泰得堡算是濟南最最本土的
咖啡廳了。就像濟南人--溫潤,祥和,厚道,沒架子。喜歡那裡的冰淇淋,6元/個,好吃。其他吃的東西一般
般。
香啡閣朝山街中段。東西都挺好吃的。冰淇淋也都不錯。不過冰塊太多,看起來滿滿一大杯,其實只有1、2個
球。最喜歡一樓面對街道有玩具的那一排位子,還有二樓拐彎最裡面有沙發的角落。至於咖啡,香非閣是用機
器燒的以義大利濃縮為底的花式咖啡,不存在正宗一說。香啡閣最失敗的地方在它的音樂。一年四季都是傻乎
乎的bsb。
圓緣園泡沫紅茶坊濼文路中段。我覺得不是很好。不過有好多朋友喜歡。印象比較深的是它的珍珠奶茶。一小
茶杯里是黑色的糯米做的珍珠,一大壺是奶茶。把奶茶倒進小杯子里,拿小勺輕輕攪拌,入嘴滑爽極了。貴了
點,一份要20多。不劃算。
鮮地千佛山路,就是阿米果往南走一點兒。總店在上海的恆山路。明亮簡潔時尚,氛圍不錯。CAPPUCCINO做
的最好,在濟南數第一,還有茶點。其他都是套餐,味道還可,價格中等偏高。3人吃飯百元左右。
至愛咖啡西餐廳文西路25號山大北門。速溶漫畫吧旁邊。我一網友的媽媽開的店。至愛的牆上有一面船,它說
要為愛揚帆。而我卻把它當作一個躲藏的洞穴。這個距離地面不太遙遠的地方讓人感覺時間停滯,不知道外面
是幾點幾分,很有安全感。如果只是為了吃東西,就沒有必要來至愛了。吃的東西一般般。
珍妮的店歷山路口(歷山路和文化西路交界處)Umart。定位比較明確,雖然店面不大,經營還是很成功的。
來這里的大多是院校外籍留學生和部分有消費條件的國內院校生。它的西餐很精緻,口味正宗,冰淇淋和甜點
都很好吃。JENNY』S CAFE各色雞尾酒類比較多,而且常常搞一些外籍留學生聚會。只是在那種聚會中有時會
看到個別國內女孩的不佳表現。讓人倒胃。特別提醒大家不要嘗試「珍妮沙拉」,味道太奇怪。總的感覺還不
錯。就是缺少些文化氣氛。價位略高。
品翠亭朝山街。情調挺好,飯菜一般。38/人自助。要是情人節去的話可能會沒有位子哦,肯定會爆滿的。
自助巴西烤肉巴西烤肉還可以。不過不如上海的好吃。大概傳到山東就有點變味了~。醫葯大廈二樓,地址在
解放路12號吧,靠近甸柳庄,路南。堤口路也有一家。有十幾種口味的烤肉,還有各種小菜、點心、湯、粥、
水果什麼的。燭光晚餐。情調不錯。每人48。
皇室比薩順河街4號樓。在泉城廣場也有一家分店。算是濟南最早的西式快餐店了吧。價格還可,pizza一般在
30元左右吧。
豪客來共青團路移動營業廳的那個路口,向東走。號稱西餐,不過覺得豪客來充其量也就是個快餐。當然價格
也便宜。澳洲牛排還可以。
NG53義大利面NG53義大利面的店面開在芙蓉街。價錢極便宜,最貴的只需4元。低價格消費哦。
必勝客萬達廣場一樓。我最喜歡的pizza是曾經推廣過8周
F. 電影院看電影的最佳位置是哪幾個座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在茶餘飯後都會約上親朋好友一起去電影院裡面看電影,可是在看電影的時候,往往卻因為找不到一個好的位置而感到煩惱。明明和其他人花了一樣的價錢,別人卻可以在最佳觀賞區觀看電影,而自己卻只能坐在角落裡面,其實電影院影院選座也是有著很深學問的,那麼哪個位置才能算得上是最佳觀影位置呢?
其實在影院選擇還有一個萬能的選擇方法,那就是無論看什麼樣的電影都選擇全場最中間的位置,這個位置常常被稱為「黃金位置」。不論看什麼類型的電影,坐在這個位置上,觀影體驗都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大家在選擇影院位置的話,最好可以優先選擇這個黃金位置。當然每一個人對於觀影位置的選擇都不盡相同,可能有的網友喜歡坐在角落裡面,這都視個人情況而定了,不知道大家認為什麼樣的位置才能算得上是最佳觀影位置呢?
G. 遵義的周邊有什麼地方好玩
遵義是個休閑城市
你要說看什麼奇觀奇文的話這里基本就木有
但是你要說到此來放鬆心情,短暫的居住休閑的話
哪倒是有不少地方的,住的地方很多了,相對安全衛生又不錯的,價格也不高
的。 那麽就是大連路遵義醫學院門口的,醫學院招待所。0 0#我從小在遵義,
還木有住過,不過朋友都說那裡還不錯。
玩的地方,白天可以去香山公園,那裡空氣很好,而且風景不錯,
或者去老城逛一逛,那裡有毛主席會址,現在好像不要門票,帶身份證就可以進去參觀。
隔壁有個紅軍街,那裡有遵義各地的小吃。我經常和朋友去那裡。
酒吧KTV 澳門路 香港路 整條街都是
奶茶吧的話,可以去 宜百丁 在老城那裡, 那裡環境很好,消費也不高
樓下就是電影院 和 奧爾馬大型超市 宜白丁 在二樓,很大的一個樓梯入口,同時在上面的日本料理,披薩。肯德基,西餐廳。燒烤。寒武紀。下面還有服裝店,左邊是百盛超市,不過百盛裡面的東西特別貴,去看看還是可以的。晚上7點以後,丁字口有夜市小吃小玩意等等。
在遵義你可以隨便打車,很便宜的,五塊起價,我出門都是打車。
H. 遵義市丁字口橙天嘉禾影院7月27日放映什麼電影
愛情攻略
又名:無
看點: 未知
類型:劇情 喜劇 愛情
語言:未知
地區:香港
時長:115分鍾
導演: 未知
演員: 未知
I. 重遊南粵舊地 共敘同窗深情 04
三 、坪 石 行
1、游舊地 往事如煙
10月26日中午辭別老同學昆亮,下午2時和富文從樂昌 汽車 站,乘大巴前往坪石。大巴行駛約20分鍾,進入廣樂高速公路。這條高速位於京廣鐵路以西,平行穿越大瑤山的崇山峻嶺。
坐大巴車的臨窗位置,飽覽大瑤山的大美自然風光,與乘坐火車大有不一樣的感受。大瑤山平均海撥高度一千二百米 ,沿途高山峽谷,重巒疊嶂,遍山的杉 、松林,滿目蒼翠,雲遮霧饒,一路美景讓人目不睱接。
大巴車以百公里的時速,穿山越橋行駛在平坦的高速路上。在如此復雜地形修建公路,上世紀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上世九十年代,我幫文芝二哥往廣東運送紅瓜子,走的是老107國道。從湖南宜章進入廣東 ,為了避開大瑤山 ,公路折向西,走老坪石、連縣、陽山到清遠,然而一路驚心動魄。公路在山間繞行 ,上山下山,都要盤旋十幾里豬腸路。下山時不停的踩剎車,輪胎起熱冒煙甚至燃燒,翻車事故時有發生,是北方司機望而生畏的路段。
如今國家交通基礎建設,已經擁有先進的技術,什麼樣險惡的地形都能修建公路,被世界稱為基建"狂魔″。
大巴下高速進入梅花鎮,從前我從坪石到這里趕過圩(趕集)。再有十幾公里就到坪石。沿途暗紅色岩石多了,坪石鎮的周邊屬丹霞地貌,岩石都是紅色的沙質岩石。
大巴車在一片住宅區停下,富文說:"到了下車吧!"一片陌生有點找不到北。富文說:"這是坪石的河西區,你往東看那不是金雞嶺嗎!河東就是坪石鎮。" 我這才恍然大悟,當年過吊橋,河西是一片礦務局的樓房,礦務局南邊是坪石中學和一個叫靈石壩的村莊,其餘的是一片水田和荒野,經常過吊橋經礦務局到西邊的山裡砍柴,如今這里己是道路縱橫,高樓林立的商業區了。
背上行裝,來到一處小區富文的住宅樓 。他在另一處房舍,在河東岸邊的鐵路家屬樓內,因2006年715洪水浸泡後一直沒有使用。
乘電梯進入三樓室內,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室內,傢俱、炊具、電器一應俱全。富文老伴長年居住香港女兒家,他跟隨兒子住在佛山,偶而回坪石住幾日。
稍時休息,我倆開始謀劃行程,第一天游覽坪石故地。
每當乘坐京廣鐵路列車經過坪石,都會發現一通高190多米、寬400多米的懸崖壁橫亘南北,中部的峭壁上三塊巨大的紅沙岩石,自然疊壓成長20.8米,高8.4米,寬3.8米,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金雞。
遠古時,這一帶為海底盆地,漫長歲月沉積厚厚沙礫石和紅沙層。當盆地上升,受到水和風的剝蝕,岩石節理發育,形成了今日的紅沙岩奇觀,坪石金雞嶺是廣東省四大名山、八大風景區之一。
富文同學的另一處住宅在河對岸的鐵路職工家屬區。
2019年夏季6月29日這天,陰沉沉的天空烏雲密布,下午6時30分,黑鴉鴉的雲層突然裂開一條裂縫,一束強烈的陽光照射在金雞嶺上,整個金雞嶺披上金燦燦的霞光,如佛光普照,時間持續到7時10分,這一千年一遇的自然景觀永遠定格在那一瞬間。
27日早餐後,准備過河東,由於吊橋已於2003年拆除,必須繞行到河西大橋。
河西大橋的那端,是原工務段的工人俱樂部。五十年代在坪石鐵小上學時,沒少在看電影看演出。那時沒錢買票,幾個同學偷偷的撿各種顏色的廢票,觀察當晚買的是什麼顏色的票,就從廢票中找出同顏色的票矇混進場,有時也會被工作人員發現而趕出場。現在回想起來,還會為當年年幼幼稚而好笑。如今這里己建起了片片高樓。
這是我保存的一張五十年代的坪石風景照片,拍攝於老坪石至水牛灣的公路上。公路左上方樹木後面遮隱的,就是當年工務段的辦公房舍、家屬院和工人俱樂部。公路直通鐵路道口,過道口就到了鐵小坡下。當年叔爺謝廣太就在此處看道口,我和叔爺、奶奶三口人,就住在緊靠鐵道邊的兩間工房內,道口西公路兩旁和坡下河邊,都有很多木板房裡居住的居民。有很多小時候的玩伴,李有餘、阿江、阿門……
我和富文走下廢棄的公路,沿著一條河邊的便道往大碼頭方向走去,沿途雜草叢生一遍荒蕪。
當年這里靠河邊,是坪石的一個國營養豬場,豬場上面是一排排民居板房,一直延到大碼頭。民居後面有一條鐵路支線上,經常停靠鐵路養路大修隊的小型車輛,裝運生豬的車輛。
大碼頭就在緊挨著吊橋的南邊,其實吊橋北面還有一個小碼頭。由於河流的走失,形成了河東水深,河西是鵝卵石沙灘。由於緊挨小碼頭北邊,有一塊突出河岸的巨石,在此形成了水勢較穩的深潭 ,形成了可以停靠船舶的碼頭。
大碼頭建於何年代己無從考究,但從清末太平天國洪秀全之妹,洪宣嬌駐守金雞嶺抗清的 歷史 考究,可推至清中期甚至明末清初。 這里臨近樂宜古道,在粵漢鐵路未修建前,武江是南北貨物運輸的通道,五十年代武江仍還承載著部分貨運任務。五七年我在坪石鐵小上學時,還經常到碼頭玩耍。碼頭從河邊用麻石條輔設的層層台階,上面是一個大大的,麻石輔就的堆放貨物的平台。大碼頭周邊河岸階梯式排列著,或磚或木結構,屋頂覆蓋杉樹皮的民舍,河岸邊停滿了等待裝卸貨物的船隻,搬運工人用粗大的竹杠,抬著沉重的貨物,口裡喊著號子"喂作起!喂作起!喂作啰呵起!……吃力的一步步登上台階。
小碼頭有一條小木船,擺渡過往的行人和村民,鐵小的老師也曾帶領我們,從這里乘船渡河,到對岸的松林古道邊郊遊野炊。我也曾和道口的小朋友有餘、阿江、阿門,從這里渡河走古道到老坪石廢品收購鋪,變賣撿拾的廢品換取零花錢。河面上會時不時的漂來長長的木排,放排者把林區砍伐的木材,運至坪石南發電廠處的儲木場,上岸裝火車外運。
在這個粵北邊陲小鎮,水運,火車、 汽車 ,古老與現代運輸交通工具,共同肩負著時代的使命。
1965年我再次重返坪石,那時吊橋已建,我居住的叔爺家就在吊橋頭,那時這一帶叫"勞動路″。大、小碼頭還在,河面也無船隻,失去了往日的繁華,碼頭己淪為洗衣、洗菜和挑水的地方,勞動之餘站在小碼頭旁的巨石上,翻身躍入河水奮臂游幾個來回,洗去一身的疲憊和汗跡。
夏日,對面的河灘上,是對岸礦務局俊男靚女的游泳場,各色泳衣泳褲閃亮登場,引來了吊橋上、河岸邊遊人的注目觀看。成為了夏日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吊橋頭的道路一直通到鐵道邊,那時行人和鄉村買菜的村民,可以過吊橋後順路自由的穿越鐵道進入鎮區。
1987年7月,樂昌縣根據武江自然風光,開發了全國首家的坪石至張灘飄流 旅遊 項目,大碼頭被設為飄流的上船碼頭。由於武江這段激流洶涌的九瀧十八灘獨特景觀,每天吸引成百上千的遊客 ,涌至大碼頭登船飄流。一時大碼頭又風光無限,開啟了大碼頭再次的輝煌時刻。
2006年的"715″洪水災害沖毀了大碼頭周邊的房屋。2018年樂昌峽建設水位升高,大、小碼頭和巨石都淹沒於水中,原來的地貌已難尋其蹤。
站在大碼頭的遺址上,感慨萬千。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一壺濁酒,畢竟東流去,逝去的終難找尋。
幸而樂昌縣政府籌建,武江沿岸「萬里碧道」業己開工建設。屆時,武江岸將呈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伏美生態長廊,造福於民眾。
如今火車提速,鐵道兩旁建有高高的護欄,行人不能像過去那樣隨便跨越鐵路,翻越鐵路必須經過地下通道。在通往地下通道的路兩旁,有一排排牆面塗有黃色牆面的房舍,這是標準的鐵路房舍。袁富文同學說:"你忘記了!這里就是原來的坪石給水所。″我轉臉一看,身後當年給水塔,高高的鋼筋水泥架還在。
想起來了,這就是當年大碼頭南邊的鐵路給水所。給水所的幾根粗大的鑄鐵管,一直伸到武江河裡,把河水抽到高高的給水架上的大水罐里,再通過長長的給水鸛,給過往的蒸汽機車頭水箱加水(給水鸛:形似鸛頭的上水裝置),有兩位給水員還低年級的同學。當年劉柏棠的機車就是在這上水時,讓我給他買床板的,一晃就過去幾十年了。
穿過鐵路地下通道,就是獨峰下公路邊的車站售票候車室。富文說這里早已廢棄了,改建了一排商業樓,在原來車站貨場大門街道轉彎處,南面的阿羅胡(坪石話:低窪地)被填平,修建了一條緊靠鐵路的商業街,車站建在貨場大門的南邊。
這條不大寬的街道上,旅客、居民和行人,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昆亮家原來就住在街道後面的低窪處,街道前方丁字路口處,就是袁富文家當年居住的鐵路家屬房,富文給我指點他家當時的房屋。
從丁字路口往東,就到了水牛灣大街的另一個丁字口,那時的百貨大樓和電影院,就在這路口的兩側。
六十年代文革中,在百貨樓和電影的三角地帶,曾建立一面高高的宣傳牆,牆上畫有一幅毛主席接見紅衛兵的畫像。電影院的兩邊寬大的大字報牆,每天觀看大字報的人絡繹不絕,那是一個讓人熱血沸騰瘋狂的年代。
電影院斜對面原來的高台地上,是坪石鎮派出所,現在已打通建成了街道。電影院轉彎往南是當年的老街道,通往 汽車 站和南鐵路道口。 我和袁富文同學一起,想到南道口附近的南嶺鐵路管理所,查找乾爹殷延和子女的信息。父親和乾爹是解放前就在一起的老同事,後來一起又調到鄧家塘和白石渡。後來調來坪石,在南嶺支線洗煤廠處看道口,六五年我在坪石時經常去看他。乾爹山東德州人,高高瘦瘦的,為人態度和藹可親,育有兩女一子 。大女兒比我小三歲,小名蓮子,學名殷衛東。她愛人是廣州市沙河頂業余體校的足球教練,七十年代還有聯系,想藉此機會尋找他們的下落。
我們來到南嶺鐵管所,只見大門緊閉,鐵將軍把門,繞至後院乃無法入內。詢問街邊商鋪,方知南管所已遷至韶關。無奈只能無功而返。
一路步行,我兩都有些疲憊,只好乘三輪計程車,去下兩個尋訪點坪園和坪石鐵小。三輪車行駛在金雞嶺山腳下,這條當年唯一的街道上,熟悉的街兩旁己不是那時的兩層木板房,而是裝飾考究商鋪和樓房,新與舊、現在和過去,在腦海里不停的交映著。
忽然,街東一條長長的斜坡路閃過,斜坡路的上方叫"南嶺山″,南嶺山也是鐵路職工的家屬住宅區,根據山坡地勢建有一層層一排排的家屬房,乾爹的家就住在這里。還有一個高小同學馬迎勝,好像是山西人,瘦瘦的老婆嘴。他是跟隨在車站工作的哥哥,在鐵小上學的。人很聰明,在一起很玩得很開心,可是他 "坑″了我們一次。
那是夏季一天中午,吃了午飯上學前,我們幾個同學偷偷的在河裡游泳,這個季節為了學生的安全,下午上學老師都要對男同學檢查。用手指甲在胳膊上一扣,如果有白痕,就證明偷偷下河游泳了,會給以處分批評並通知家長。上岸後,馬迎勝故作神秘的告訴我們,說摘取芋頭葉擦拭胳膊腿,老師就檢查不出來。他假裝示範裝模做樣的擦了了一遍,大家也立刻做了起來。我們剛走了幾步,腿麻的走不成路了,我們才發現上當了,他哈哈笑著早跑的沒影了。後來我們把他好好的教訓了一頓,然而我們的友情還在。小學畢業後他回了老家 ,從此杳無音信,兒時的惡作劇難了同窗情,想起還挺懷念他。
三輪車停了,開車師傅說砰園到了。
眼前這座牌樓,是當今坪石保留最古老的建築。它是粵漢鐵路通車後,於民國三十年雙十節時修建,牌坊"砰園"二字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非常有詩意。砰園是鐵路車站和電務段,職工家屬住宅區,有鐵路學校、醫院和派出所。鄧家塘時的一家鄰居,趙媽當年就住在鐵路醫院院內。
鐵中同學裘裴雄的家,當年就在砰園的下面。他高中畢業後在家待業,他是個籃球愛好者,我倆經常看球賽,一起看電影、侃大山聊天,後來到201地質隊工作。九十年代回了江西南昌老家,不知今生還會不會有緣相聚。
沿公向北即可到坪石鐵小,途中富文遇一老友,藉此機會我站在鐵路防護網邊向對面望去。啊!站立位置的鐵路對面,竟然是六十年代我住了五年的地方。
對面鐵路邊藍色房子的後面,就是那時叔爺的家。在吊橋頭高台鐵路邊,一排兩層木板房的北邊,緊靠在搬運站姓何的一家旁邊。那天在樂昌經昆亮介紹,我還見了這家的二女兒。叔爺家的房子是低矮前後兩間的木板房,門前一條窄窄的南北路,路那邊還有一間小廚房。我在這里整整住了五年,留下了無盡的留念。
前行數十米一個大斜坡,富文說這上面就是坪石鐵小。在我記憶中,過道口一條斜坡路,直通鐵小校門前,校門口的陡坎下才是公路。
學校已移交地方管理,經與學校門衛保安交涉,我們進入校園內。學校現設中學部和小學,一排排嶄新的現代教學校樓,寬敞
大的香樟樹蔭照下,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我倆在校園內靜靜的流連著,尋找著舊時校園的痕跡,一切都變了,唯一不變的是,校園後高聳的金雞山。
這就是我們六十多年,曾經上學的地方,這里留下我們無盡眷戀,我倆一步一回頭的離開了校園。
闊別校園數十年, 皓首驅使探桑園;
兒時歷歷玩跡少, 當下匆匆腳步艱。
返回住地,經富文提示,巧遇原坪石鐵小同班同學石保羅。他也原住大碼頭,他仍能清晰記得我叔爺的名字謝廣太。小時老同學喜相逢,共同回憶兒時的同學陸建剛、柯季華、謝利柯、黎少芳,……彷彿我們又回到那難忘的從前。
坪石!我青少年時的舊地,這里的草木,這里的同學,余年有暇,我一定再來重遊,再來相聚。
作者簡介
J. 電影院里看電影最好的位置是坐在哪
大家都知道在影院看電影時,坐在不同的方位所感受到的觀影效果是截然不同,那麼如何才能挑選最佳的觀景位置呢,下面就由小編為你介紹以下幾個小技巧。
一、根據影院放映廳的大小來選擇觀影位置。巨幕廳由於影廳空間較大,選擇在中間排數靠前一點即可,一般最佳觀影位置在9-10排前後居中位置即可。擁有150到200座位數的中幕廳,選座原則和大廳類似,同樣是選擇中間位置即可,最佳觀影位置在7-8排前後居中位置;排數不到10排的小幕廳,由於影廳整體空間小,選座時要選中間稍靠後一些的位置。由於整體排數少,因此選靠後一些的排數,實際上距銀幕的距離也並不算遠,不會影響觀影和視聽效果。
由於每個影院甚至每個影廳都是不同的,與屏幕大小、屏幕角度,階梯座椅角度乃至座椅靠背角度等等都有關系。從平行於屏幕的方向來說,正中間的位置是最佳的,由於銀幕有塗層增強反射,但反射角度有限,因此正中亮度更高,反差更明顯,細節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