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國產電影的發展趨勢
整體票房大幅縮水 國產影片佔比顯著提高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最終票房定格在204.17億,這個數字對比2019年642.66億的成績,下跌了68%,總票房成績倒退整整7年,回到了2013年的同期水平。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B. 對近幾年中國電影有哪些看法
國產電影,還有待提高啊,現在大部分電影的台詞都差強人意。對此只用八個字來評價:矯揉造作,不知所雲。《赤壁》里趙薇同學那句「匹女有責」可謂「語驚四座」。她確實應向年少時的語文老師道歉了。
編劇們的語言功底讓觀眾們對我國的文學事業擔憂啊! 最後,電影人需擺正心態:你們是為了藝術,為了還原生活,展現真善美,而不是淪為票房的工具,糊弄觀眾。
總之,中國電影任重而道遠。希望少和媒體聯合起來進行狂轟爛炸式的宣傳,畢竟質量決定一切。還是好好創作,少講空話。記住一句話,「金杯銀杯不如觀眾的口碑」。
中國電影特徵:
1、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環》 《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
2、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
3、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
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C. 你如何看待如今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呢
拿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檸檬忽然覺得真的很不好回答,因為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很混亂,魚龍混雜,時不時的就會爆出一匹黑馬,而且電影就像我們吃快餐一樣,吃完之後就拉倒了,當時心情挺棒的,過後能夠留下印象深刻的電影並不是很多。
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三:小投資也能夠收回大成效。最具代表作的應該是前段時間火遍全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作品是國內首部動漫作品,而且是由一家小公司製作而成總成本很低,但收獲的票房卻超級高,也是今年的黑馬之一。
而且這部作品據檸檬所知,在特效方面下足了功夫。一共啟用了64家特效公司,而這些公司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而他們卻創造了一個大大的奇跡。
D. 如何去看待中國當前的電影創作
我認為,中國電影的根本問題是「原創力」低下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電影是反映時代生活的,就想當然地以為電影對時代生活的原創表現力是天生具備的。恰恰相反,和其他藝術樣式相比較,中國電影對時代生活的原創表現力可能是極其低下的,比較而言,也許人們更願意看小說、看電視、聽歌劇,而不願意進電影院,進電影院也更願意看進口片。
美國的大片為什麼還看?就是是因為編劇編的好,很多都非常精彩,而再看國內的很多電影,有以下的毛病:
1,矛盾沖突不明顯,電影故事敘述速度過於緩慢;
2,對話太長,很僵硬,缺乏幽默;
3,故事結構鬆散,
4,在思想主題的新意方面挖掘不深;
5.喜歡搞所謂的大片,觀眾不知道是電影的投資大還是電影場景大還是演員名氣大.很多人對「大「的認識進入誤區.
6,故事越來越看不懂,千萬不要在電影里玩深沉,不要忽悠觀眾,觀眾的欣賞力是很高的;
這段時間,我認為國產電影還是有希望的.
E. 對中國電影的評價500字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以「對中國電影的評價」作為主題,可以用過去的國產電影和如今的國產電影作為對比,然後舉例出自己看過的幾部電影作為例子進行評價,正文:
說到中國國產電影,十年前的我會對其嗤之以鼻。經過了十年的醞釀,十年後的今天再談到國產電影時,我心中的感情只有遺憾。
要說國產電影到底是給我留下了些什麼印象,那我的話就多了。
首先看看20世紀,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大陸內地拍攝的黑白愛國片,高還原歷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愛國精神。看完往往使我熱淚盈眶,由內心散發出一種使命感。然而遺憾的是盡管影片本身沒有缺點,但沒有看點。最終某些幸運的也只能淪歷史老師用來教育學生的科教片。大多數都變成了歷史的塵埃。
再接著我就想到了香港電影。比如周星馳的系列電影,但他拍的大部分都是喜劇片,能留下來反復品味的實在不多。他是個好演員,但好電影考的不光是演員。香港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大部分都一個樣,沒有什麼新意。不過這是建立在21世紀的觀點。在當時香港電影火爆整個大陸。只可惜現在能用來回味的經典卻是屈指可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紀,中國的動畫電影享譽全球。但是後來動畫被視作小孩子看的東西,根本不被重視。
到了21世紀初,大陸的電影質量和數量都有了不小提升。但因為資金技術等的不足,在科幻片方面,特效技術的缺乏使中國一直沒有像樣的科幻片。因為相關部門的限定,恐怖片也被打壓,動畫片更是慘淡。能讓我留下印象的電影幾乎沒有。
到了最近幾年,我看了一下所謂的高票房國產電影。12年比較火的是一個叫《人在囧途》的喜劇片。我個人不討厭喜劇片,但我始終覺得一個沒有內涵只靠把人逗笑就完事的電影絕對算不上經典。
13年的《西遊降魔篇》,可以說是既有新意又沒有新意。它確實演繹了一個嶄新的西遊世界,但還是西遊,一個被拍爛的作品。再怎麼有心意的剩飯也只是剩飯。
14年有一個給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叫《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這次劇情上不僅沒有新意還特別無聊,最關鍵的動作戲一筆帶過,唯一的看點就是美國多少年前就能做的特效。這種無內涵,無劇情,不搞笑的電影我是真的不知道哪來的高票房。大概是他們的宣傳片做得好,再加上人們開始有錢了,開始找樂子了。
16年,周星馳拍了個叫《美人魚》的片子,票房高是為了表示對星爺的尊敬,但正如我一開始說的,他是個好演員,但不是個好編劇。作為喜劇片一點都不好笑,如果一部電影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好誰會去探究它的深層意義?
17年的《戰狼2》,我只能說很難評價,在戰場上接吻沒人打我也就不說什麼了。但可惜的是,這種完全不科學的英雄主義電影我在上個世紀的美國電影中已經看夠了。也許戰狼表現確實不錯,但我確實看不到美國某些電影中那種放飛的想像力以及深刻豐厚的內涵。
還有某些國產電影我都不想說什麼了,就比如《爵跡》。從頭到尾有幾個原創的設定?而它的票房卻硬是靠幾個大牌演員給扯上來了。
最後,我個人覺得中國也許並不缺電影方面的人才,但是文化局的限制是真的很嚴格。個人覺得如果能像國外一樣把分級制度做好應該會好一點。
F. 如何評價中國的電影現狀
中國的電影現狀其實是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因為中國的電影從曾經的一度被不被別人看好,而且沒有人去看,到現在慢慢的可以發展到去往國外的一些影院,一些國外的人也特別願意去看中國電影,所以說中國電影正在以特別快的速度去發展。
G. 如何看待國產電影越來越受歡迎
近些年來,國產電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從票房情況就略知一二。截至2021年5月,中國電影票房榜排名前十的作品當中,有九部都是國產電影。現在國產電影已然進入強勢發展的階段,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歡迎。國產電影正處於最好的時代。那麼,為什麼國產電影會越來越受歡迎呢?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也是近些年來國產電影不斷崛起的重要原因。人們不再以外國電影為馬首是瞻,覺得國產電影其實也有可圈可點之處,相比之前,更加願意為國產電影貢獻自己的力量。
H. 如何看待電影的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電影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完美世界(002624)、新媒股份(300770)、華策影視(300133)、平冶信息(300571)、華錄百納(300291)、唐德影視(300426)、華誼兄弟(300027)、中國電影(60097)、萬達電影(002739)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上映國產片VS.進口片數量及票房,中國大陸電影票房TOP10
1、中國醫生上映4天,票房破3億
2021年7月9日,抗疫電影《中國醫生》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上映後口碑炸裂,2021年7月12日,《中國醫生》的電影票房突破3億。《中國醫生》電影票房漲勢如此喜人的原因主要在於以武漢抗疫英雄為原型,符合中國大眾的審美需求。結合之前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9》敗給《你好,李煥英》的事實來看,未來符合我國大眾審美需求的影片或將票房大漲,我國國產片或將逆襲迎來爆發時刻。
綜合來看,近年來尤其是疫情之後,中國國產片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分別位居2021年上半年上映電影的第一二位,此次《中國醫生》的上映也在天之內突破3億元。未來,隨著我國電影拍攝技術的發展,我國電影行業或將逆襲增長。
I. 你是如何看待國產電影的
就目前而言,國產電影還是有希望的。拿2017年國產電影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大多數觀眾都已經慢慢的在提高自己的觀影水平了。這個從《戰狼2》熱賣就可以看出來。對於一些熱門IP加熱門明星圈錢的套路觀眾都已經開始不買賬了。這可以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票房以及口碑仆街就可以看出來。其實不只是本片,之前很多的作品我們都是可以看出來,那樣簡單的套路已經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了。
J. 如何看待中國電影
中國並不缺乏好的導演,編劇,有著良好的藝術創作團隊,但中國電影最大的軟肋並不是技術上的,而是製片方過於商業化。只要電影賺錢就無所謂藝術性的問題,就造成了第六代導演的電影在國內票房低的可憐而在國際上頻頻獲獎的結果。同時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電影審查制度也是一個限制,許多東西導演不敢拍,編劇不敢寫。國內也缺少一種藝術氛圍。不過中國是電影發展比較早的國家,在1896年第一部電影就在香港放映,1905年中國人拍了第一步自己的電影《定軍山》,其後的《漁光曲》成為了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性大獎的電影,《馬路天使》等也是經典之作,新中國成立以後更是迎來了電影發展的「黃金十七年」,優秀導演層出不窮,並有打破「學院派」的趨勢,對中國電影充滿信心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