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家衛的電影分析
阿 飛 正 傳
1991年第三十六屆亞太電影展中,王家衛憑借《阿飛正傳》 摘走了最佳導演獎,從此家衛風格被很多人推崇。
這是一部反映六十年代的懷舊影片,頹廢,空虛,似乎讓人搞不清楚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有人覺得,王家衛其實是用六十年代斑駁的鏡子照出了九十年代靈魂疲憊的影子。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它的畫面和對白,而它受到推崇的原因則是導演選擇了優秀的攝影,組織好了他想達到的畫面效果,又找到了最優秀的演員,很好的詮釋了對白和情節。所以,我要從畫面和對白來分析本片。
[說明:方括弧中的話是分析影片後整理出的潛台詞。]
這部電影的色彩和感情基調都像舊照片一樣:陰暗的公寓小屋,一張不太整齊的床,隨地散落的衣物,煙灰缸,百葉窗……在這樣的環境中,主人公也是頹廢的,似笑非笑的表情,對感情的無所謂,毫無顧忌的放逐自己,傷害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故事一開始,鏡頭跟在張國榮身後,一陣響亮空曠的皮鞋與地面碰撞的聲音,把我們帶到了第一個場景——小賣店,這是張國榮和張曼玉相識的地方。畫面中斑駁脫落的牆皮,主人公有些搖曳的身體,一開場就定好了全片的路線——不羈、衰敗。這時,畫面中穿插了一個鍾表即將指向三點的鏡頭,這是一處伏筆。因為不久之後,觀眾們就聽到了張國榮那一段最經典的台詞:「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鍾,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得那一分鍾,由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鍾的朋友,這是一個事實,你不容否認的,因為已經過去了。」
原來,他每次都是三點來這里。(這也使我想到了怎樣通過鏡頭來表現習慣,還不會讓觀眾覺得累贅。)自此,張國榮與張曼玉成為朋友。
當暗淡的黃綠色畫面中出現夏威夷慵懶的吉他聲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片與影片內容不太相符的景象——濃密的熱帶叢林,其實,這是影片的一條線索,貫徹始終。正是這一幅夏威夷景象使主人公有借口放縱自己,也正是這個地方引發了所有的故事……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影片的第二個場景,也是主要場景之一——張國榮的家。
我們可以發現室內布置比較零亂,但主人公的個人形象卻絲毫不亂,也許這也是那個社會中那一類人的普遍現象。就好像結尾處當梁朝偉出現在那個極其狹窄的閣樓中,認真的修剪自己的指甲,整理自己的發型一樣。
在影片進行到很短的時間之後,張國榮和張曼玉的感情就結束了。因為張曼玉提到了一個會鎖住張國榮自由的問題——結婚,在張國榮看來,這件事是在計劃和安排他的生活,可是他是一隻沒有腳的鳥,從天空飛過,無拘無束這樣被安排好的生活他沒有辦法接受,所以只有結束了。在結束的時候,張曼玉慢慢的穿好衣服,她的留戀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可在就要出門的時候,她卻說了一句很決絕的話「我以後都不會再回來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導演表現這一段故事時,用了不同的畫面結構:起初,在這個場景中有一段較長的鏡頭都是給主人公面部特寫,不僅可以通過演員的精彩演技來刻畫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活動,還可以使畫面看起來很緊湊,尤其不經意間閃過的正在工作的電扇,更讓我們覺得空氣很悶,話題也不太順暢。之後,事情以分手告終,鏡頭推遠,構圖也變的透氣了,前後兩種鮮明的對比使畫面看起來松緊有致。
然後他回到了養母的家,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現他回家的情形,家中有一個傭人。物品的陳設,家裡的環境都顯的很闊綽,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張國榮可以在外面也住著比較奢侈的房子。
養母喝的很醉,張國榮從衛生間把她扶到了床上,之後又一個動作就是用手擦去了養母嘴邊的污物,然後又抹到了被子上。這個動作讓人覺得有些奇怪:伸手去擦,說明他關心養母,可是又順手抹到了被子上就有些不解了。正常情況下,我們應該是去洗手,而不是毫不在乎的弄臟自己的家。這個問題到養母第二次在影片中出現時,我們就會明白了。張國榮去找那個讓養母傷心的男人,並把這個看上去高大英俊的男人打的跪地求饒,只得交出騙來的一對耳墜。
在這里他認識了跳肚皮舞的舞女——咪咪(劉嘉玲)。打人的時候,張國榮看起來很瘋狂,甚至拿出了鐵錘,砸壞了更衣室的玻璃和洗臉池。鏡頭就在這個小空間里隨著張國榮移動,野蠻的動作兇狠的聲音讓人覺得很「痞」。可打完之後,他卻走到鏡子前很沉著的整理起了頭發,還優雅的對身後的咪咪說:「你可以去換衣服了。」這些細節讓我們又多認識了張國榮扮演的這個角色。
接著,耳墜這個小道具又派上了用場。張國榮看出咪咪很喜歡這對耳墜,就拋給了她,可是只有一隻。於是她跟著張國榮回家了。這樣,她就成為了我們看到的第二個女主角,開始在張國榮家生活。
在這段故事中,有一段情節很有趣,就是張國榮征服了劉嘉玲之後心情很好的跳舞,畫面中他在鏡像和場景中交替出現,畫面流暢,輕松。
不久,養母第二次出場,為我們解開了很多疑問。原來只有她知道張國榮的生母是誰,可她卻把這個秘密守了十多年都不說。在他們的對話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母子關系,而是憎惡敵對的關系,也明白了原來張國榮對生活的態度都源於自己的親生父母。所以,養母這個角色可以稱得上是本片的線索人物。我們還會發現,養母說的是上海話,而張國榮說的卻是粵語,這似乎隱含了一個內容——養母是從上海移居到香港的。
咪咪想養張國榮,這對於張國榮來說又是在計劃他的生活,他無法接受,這段感情也這樣結束了,張國榮也從此再咪咪的世界中消失了。
之後,養母終於不再隱瞞這個秘密了,張國榮知道了所有的事情,決定放棄所有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卻沒有見到,在離開的時候,他也不回頭,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家人一定在身後偷偷的看著他。既然他們不給自己機會,那自己也不會讓他們有機會看到……
有一堆很有意思的關於王家衛電影的詞:街、小店、鍾表、吉他、冷飲、樹、短裙、梳子、雨、打電話、燈、閣樓、床、火車、長椅、雨林、車、廚房、櫃台、制服、孤單、相逢、交錯、疏離、寂寞、沉默、自語、交談、依靠、凝視、接觸、嚮往、捍衛、不知所謂。這些詞語的拼湊,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很獨特的王家衛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反反復復在講一個詞——拒絕,「如果你不想被拒絕,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絕別人,我們在這部影片中也可以發現這一點。他拒絕了很多,也終於空空的離開了人世。
❷ 怎樣才能看懂王家衛的電影
沉下心來看,就行了 看王家衛的電影不一定非要看懂 , 重要的是體會那種感覺,他的電影離不開無根的命運,尋找,虛無,情慾這幾個主題 其實大部分喜歡王家衛的人是因為能在他的電影里找到共鳴,也就是找自己
❸ 王家衛電影風格有什麼特點
看現代電影正好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存在的一些社會狀況,同時也讓大家對現實更加的了解,年輕人最喜歡看都市生活的一些電影了,而王家衛就是抓住了都市生活的一些特點以及對此的了解,而創作出大多數都是以都市生活為主的電影,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王家衛電影風格特點吧。 王家衛導演作出來的都市生活的電影有沒有看過呢?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他是最敏銳洞悉了現時態香港的藝術家:人流擁擠、華洋雜處的重慶大廈,旺角的高樓分割出的暗藍色天空,啟德機場邊可以看見飛機起落的公寓窗口,當然還有路邊攤、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衛靠著這些標志性的元素組和出了一抽象真實的世界。《墮落天使》(當然你也可以把《東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現代城市,而且《春光乍洩》里的那種遠在異鄉的無根飄零的感覺也是對香港這個殖民城市在另一個異域時空里的反照)。王家衛是一個濃厚地背負「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現代城市所擁有的無機性和符號性使他的作品經常是內容隱藏在形式和風格里的,或者說,風格本身有時候就是他的內容。在以往香港新浪潮導演的代表許鞍華、譚家明等人的作品中,你可以輕易地觸摸到賴以支撐風格的「生活真實感」,但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看不到這些。 我們可以看一些他的作品,去真正的感受一下。王家衛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里的場景往往都在線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盡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里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里對日期的反復訴說和《東邪西毒》里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如果你仔細看過《重慶森林》,你就會發現兩個故事的某些細節其實是互相交錯的,王家衛用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來造成一種共時性的效果,既消解了傳統敘事的線性時間觀念又凸現了當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無序,從而形成了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精神意蘊。 王家衛電影風格特點就是具有抽象般的真實感,由於這個王導演對於自己身處的都市生活過於了解,也深有體驗,從而會創作一些這樣的作品。
❹ 王家衛的電影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王家衛的電影幾乎全是愛情片,或者就是在隱晦的講述愛情。他對愛情有著極致的理解和體悟。所以在影片表達時,才有了獨屬於他的味道。看魯豫《說出你的故事》,采訪王家衛,忽然發現他是一個很真誠的人,真誠的讓你有些不習慣,和他電影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他的電影,光影斑駁陸離,對白極致短促,人物內斂沉默,但內心卻蘊藏著巨大的風暴。
❺ 如何看懂王家衛的電影
王家衛的電影很難真的看懂!因為他的電影壓根就沒想過讓觀眾真的看懂。他更在乎能不能把自己內心的那些想表達的東西全部釋放表達出來。
就像梵高的畫作一樣,有幾個人又真的能讀懂他的內心呢?
王家衛這樣的導演,在當今的影視市場里,很難有更好的表現。因為大家沒有時間和心思去琢磨他隱藏在電影里的內心。除非,某一天,王家衛拍一部能迎合大多數觀眾內心需求的電影。
❻ 王家衛電影如何看怎樣的順序
都是自己的體會,不是在網上粘貼的哦!~
王家衛電影是屬於比較小資的,故事都是服務於主題,所以故事本身在影片里並不完整,你若看不懂可以先看看這個電影的影評,寫得好地會分析得很透徹,明白了再看他的電影就很有美感了。
他的電影主題一般是漂泊
感情
宿命
無定
放逐
時光
至於你說的順序,是不是說他的電影都互相有關聯,要怎麼看?
確是這樣得。從《阿飛正傳》開始,王家衛樹立了自己的風格,接下來的電影與這部電影相關,有的可以看作是故事的延續。
《阿》里男主人公是無腳鳥旭仔(張國榮飾演),女主人公有蘇麗珍(張曼玉飾演)和露露(劉嘉玲飾演),片尾梁朝偉的表演預示著另一個無腳鳥的出現,從而讓阿飛的故事得以延續。
所以在後來的《花樣年華》里,張曼玉就叫蘇麗珍,而梁朝偉就是那另一個阿飛。
而《2046》則更是出現了露露,她也深深想念著旭仔。
這就是王家衛的懷舊三部曲。
阿飛正傳——花樣年華——2046
同此,王家衛還有城市三部曲,也是有關聯的。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藍莓之夜
但是這三部並不如懷舊三部關聯大,主題一樣,但主人公名字不一樣。
你按照這個順序看就行。
請給我分哦~~~
❼ 王家衛電影 的細節
太多細節了 自己學會看吧 我建議看《春光乍泄》 這部電影個人認為是王家衛把技巧用得最淋漓盡致的,我寫了關於春光乍泄的一些技巧細節
多處強烈的對比手法。比如梁朝偉兩次幫旅客拍照,心情大相徑庭。或者是幾次踢足球。
細節的刻畫。梁朝偉幫張國榮擦身,張國榮說我想等你一起去的時候,盡管梁朝偉停下動作的時間間隔極其短暫,但他的確停了下來,雖然動作看起來那麼順暢。
主題的強調。不難發現,鏡頭拍到梁朝偉的小屋,畫面上總是有一盞明晃晃的燈,燈上描繪的是他們一直想去看的瀑布。
主角性格的變化。梁朝偉由激烈的情感歸於平靜地應對。他一開始會發脾氣會拒絕,最後應該很累了,安靜地把張國榮弄掉的香煙慢慢拾起。
結局的鋪墊。這個其實是編劇最用心的地方。一開頭的瀑布本來是兩個人去看的,最後只剩下樑朝偉孑然一身。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