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龍門飛甲電影寫生活怎麼寫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龍門飛甲電影寫生活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8-16 23:59:44

『壹』 龍門飛甲最後的結尾什麼意思 龍門飛甲結局怎麼樣

1、《龍門飛甲》的結局意思是:在電影中,萬公公在最後死了,筋脈盡斷而亡,布嚕嘟痛失副手,悲痛欲絕,顧少棠感同身受,黯然落淚。

2、隨著萬公公的死,馬天佑已經解開了心結,決定不再爭奪權利,而是與布嚕嘟離開京城,找一個安靜的去處快快樂樂過一輩子。

3、而在之前,劇中的雨化田被萬公公一劍受了重傷,被胡中玉抱走,胡中玉抱著雨化田到封朝陽住處,向封朝陽求助。封朝陽發現雨化田全身筋脈盡斷,決定送雨化田去蓬萊島泡溫泉,治癒受損的身體。

4、時隔多日,雨化田恢復健康,正在屋外欣賞桃花,胡中玉一臉欣慰看著光鮮動人的雨化田,與雨化田會心一笑,從此事端就太平了。

『貳』 龍門飛甲讀後感 小學生 500字作文 緊急啊

共兩篇:樓主自己選一篇吧。
一、 《龍門飛甲》電影觀後感:中國武俠片的新出路?
龍門飛甲上映後,以其震撼的3D視覺和炫目的武打場面贏得觀眾的贊嘆。不過個別的非專業人士難免會吹毛求疵,比如路金波等人在BBS電影導航網發的博文:給《十三釵》打90分而給《龍門》打19分,其實這些評論都無關緊要,就算給龍門打0分也無所謂,因為他們的心中沒有武俠也不懂武俠,他們只是些武俠之外的另類中國人而已。只有心中有武俠的人才能看懂武俠片,只有了解中國文化的人才能看懂武俠電影。一些老外看不懂,但懂得說:very good ,至於一些人妄加評論當然也不為怪了。
還有一些人對《龍門飛甲》的劇情產生質疑,總是在問:我那個風流倜儻的周淮安(梁家輝)哪裡去了?我那個潑辣多情的金鑲玉(張曼玉)哪裡去了?這些人似乎還停留在《新龍門客棧》那個經典故事當中,似乎還在回味那一代巨星的黃金演出。豈不知,時隔多年,物是人非,江湖早已不是原來的江湖,所以這種對比不夠合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徐克反復說過,《龍門飛甲》絕非《新龍門客棧》的延續,因為《新龍門客棧》結束時金鑲玉已經把龍門客棧燒了,雖然兩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不應該混為一談,因為這是江湖世界,明天的事情誰也不知道,明年的意外豈又能猜著?《龍門飛甲》的江湖只屬於李宇春、周迅、陳坤、桂綸鎂他們的,風雲突變,世事難料,不必過多的聯想。
很多人還問:《龍門飛甲》的故事在說什麼,想要表達什麼?我倒要反問這些觀眾:為何要帶著沉重的心情來觀影,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龍門飛甲》也一樣,有些人看的是動作打鬥,有些人看的是三角愛情,有些人看的仁義道德,有些人看的是生意經營,各不相同;就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東邪西毒》在說什麼呀?這么多年了,又有誰會知道,但不能否認電影的優秀。《龍門飛甲》也一樣,確實好,確實過癮,確實刺激,至於故事,你可以獨自去理解。,觀眾不必帶著包袱去看電影,這樣難免會跟希望的結局作比較。《龍門飛甲》絕對是一部劃時代的武俠巨作,應該稱為中國IMAX 3D電影的開山鼻祖,從此,我們可以毫不畏懼的和好萊塢視覺大片一拼高下,這是多麼難得的一次突破。像《龍門飛甲》這樣的視聽盛宴真的有很少導演能做到,國內的技術不達標,國外的導演又不懂東方的武俠文化。徐克這樣大膽的嘗試和空前的革新應該受到鼓舞和尊重,因為華語電影里,也許只有他才能把中國電影帶向工業世界,再說徐克的武俠電影里充滿著諸多中華文化的縮影,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顯然是一種很好的文化輸出,可是讓全世界了解我們的國家和文化,並且可以佔領很多的國外市場。
誠然,在《龍門飛甲》中的確有一些小細節處理的不夠完美,這需要更多的導演更多的中國影人不斷的摸索和改進,徐克為我們打開IMAX 3D大門,我們應該去挖掘更廣泛的空間,去創造更美的東西。因為國際電影技術是向前發展的,中國電影不可能停步不前;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三維,因為我們的生活中是有聲有色的三維空間,這樣去拍電影才能更加貼近生活,增添更豐富的創作元素。
無論是普通影迷還是專業影人,對《龍門飛甲》的吹毛求疵甚至苛評論是不對的,這已經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是對中國電影技術的一次傑出貢獻,不可磨滅。所有的中國影人應該給予其鼓舞和傳承,而不是整天說三道四的窩里斗,因為IMAX 3D電影的道路還很長,還需要更多的人去發現與創新。今天徐克的《龍門飛甲》做到了,還有其他人能做到嗎?
龍門飛甲自上映以來,票房業績和觀眾評價還是非常好的,繼續支持中國電影,支持武俠片。

二、 不談歷史
《龍門飛甲》上映已頗有些天。

元旦前夜,友人約看,欣然前往。

因票的時間在八點二十,我們便頗為從容地去日餐館吃了晚餐,才進影院。

進門便見到《金陵十三釵》的海報。心裡還嘀咕為啥友人沒建議這部電影,應更是受人歡迎才是。然,仔細想想,此電影從導演到演員,均非我倆喜歡的人物,又不可能看到《十面埋伏》那樣的美景,還頂著個「俗艷」的名字。即便對其內容略知一二,還是沒有進影院的沖動。

《龍門飛甲》一片,全為陳坤一人而去。早前看到公公的圖片,真是一見傾心。

西廠廠工雨化田,一出場便極為奪人眼球。服裝,面容,姿態,手段,氣勢,均令人為之傾倒。

可惜,驚艷的鳳頭,狗尾結束。像極了中學時,語文老師批判的亂七八糟的作文。看似氣勢磅礴不可擋,其實選材並不強悍,主題並不吸引人。

趙懷安的線路,似乎是要殺盡東西兩廠作亂的奸逆之人,能讓清官能臣還回官場,還天下清明。

雨化田的出場,一開頭,是為了給萬貴妃追捕逃匿的懷有龍胎的宮女。從最後逃難的宮女反為細作來看,似乎捉逃宮女不過是雨公公之借口。真正他要做的事是什麼?不過兩種猜測:一是為了底下沙漠皇宮。這是個極不靠譜的猜測,因為從韃靼人透露的宮殿只露出一個時辰等消息來看,公公對此完全是不知情的,可見只是誤打誤撞。二嘛,就是為了趙懷安而去了。東廠因為一開頭的被殺事件膽戰心驚。雨公公一開始極有霸氣的出場,就坦誠要做東廠可做及做不到之事。而所謂的逃匿懷孕的宮女,不過是雨公公的借口,藉以光明正大地出去追捕趙懷安,而在宮內,還可讓萬貴妃做背景,保全他出紫禁城後不被後箭所傷?或者說,借萬貴妃得到更多的勢力,去鏟除威脅人物趙懷安?說到底,這個電影不過是一個公公自己找死的故事。

其實公公身居廠工位置,對付趙懷安之人,壓根就不用親自出馬。當然,他不出馬,這個電影也就沒了。要是拍成電視劇,說不定又成了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了。

藝術這種嚴肅的話題,就不說了。純粹以極具偏見的個人主觀意見評價一下。

趙懷安是個完全正面的人物。英雄人物,並且以打敗邪惡人物為收場,通常都能得大家歡心。可惜,我不喜歡李連傑。於是,這個趙懷安,在我的眼裡心裡,就成了個別扭的人物。雖然結局他還是個英雄。可我總覺得他像岳不群。

雨公公自然是我的最愛。每一次服裝的變幻,都讓人愛不釋手,目不轉睛。白白弱弱的面相,也是可以頃刻間殺人見血的。可惜,碰上趙懷安,原本過人的本領,就變得平庸起來。即使本來強勢地打敗對方,最後也是要被對方反敗為勝的。沒辦法,誰讓他是反面人物。此類電影,向來有一定的套路。反派出場越出彩,結局就越凄慘,要不怎麼突出正面人物的英雄所在?

風里刀,出場和在龍門假扮公公時也都很出彩,戲中戲讓人欣賞。可惜,不喜歡他扮成公公見萬貴妃時的傻樣。公公才不會有那樣傻不拉唧的表情呢!公公的風采,被這個膽小狡詐的人,破壞得淋漓盡致,讓人恨不得掐他脖子,搖著說「注意儀態」!正所謂「頭可斷,血可流,姿態絕對要擺正!」

周迅扮演的前客棧老闆娘,自然也是出彩的,她的實力確實不用說。命真硬。從背後捅那麼多刀都沒死,還能扛能打。開放式的結局,看來生的希望很大。雖未趕上《十面埋伏》的死亡時間,卻也頗可與之一比。真要去深想凌雁秋為什麼死不了,我只能懷疑是素慧容對她暗藏愛慕之心,私心想留她一命了。可從最後細作身份曝光後的打鬥來看,這個猜測還真是懸之又懸!

素慧容的隱藏功夫非同尋常,一動手就見血,身手了得,可惜時間倉促,也是死得極快!令人懷疑她露出的身手,其實飽含水分!

韃靼女是來搶錢的。風里刀和顧少棠也是。電影里的線路起碼是這樣的。可惜,在我看來,韃靼女就是來搶男人的!搶錢不過是配合劇情走過場,以免電影單線作戰太過枯燥乏味。其實,她真正為的,還是風里刀。看她就最後,死摟著人家一起走就知道了。至於顧少棠,她其實是給趙懷安和凌雁秋當背景的。原本以為是個主角人物之一,走到最後,才知道人家是個NPC,只能站在原地等主角過來。

至於可憐的馬進良,那樣威風的人物,那身華麗的武功,終究不過是花拳綉腿,窩囊地死了。

真是沒辦法,電影的時長就那麼點,所以大家其實都有點窩囊。英雄終究不怎麼頂天立地,奸逆死亡過程好不華麗(這兩個字,猛然讓人想起跡部景吾女王大人)。

打鬥場面感覺差強人意。雨趙龍卷風里的打鬥,真是浪費時間。反正我是覺得沒意思。那刮風還占那麼長時間!

呃,批了這么久。其實我還是要說,電影我是沖著陳坤去看的。其實並沒有對他失望!因為雨公公,我是多麼希望這個電影的結局,是趙懷安被沙漠掩埋,公公返回紫禁城,繼續他的叱吒人生!或者,起碼風里刀別露出那怯弱的雲里霧里的表情,讓我為埋在沙漠的公公心傷!

不談歷史。

『叄』 龍門飛甲劇情介紹和大結局

劇情介紹:

明朝憲宗年間,宦官弄權,濫殺賢臣 。俠客趙懷安在營救忠良行動中,將惡貫滿盈的東廠督主萬喻樓一劍斃命,引來西廠督主雨化田,祭出天下格殺令。

趙懷安等人一路亡命到嘉峪關的龍門,消失於鋪天蓋地的黑沙暴中。塵消風散後,西廠密探、韃靼商隊等江湖各路人馬,再度投宿於龍門客棧這家大漠黑店。

曾毀於大火的龍門客棧里,風騷的老闆娘早已神秘失蹤,只剩下逃過火劫的伙計們重起爐灶,痴等老闆娘回來。

幾乎被世人遺忘的邊關客棧,再次因緣際會地風起雲涌,神密駐客風里刀的容貌,為何與雨化田如此相似?對客棧密道了如指掌的吹笛女子凌雁秋,又是何許人也?

就在由雨化田親率的西廠追兵趕來之際,地平線突颳起數條龍卷奇風,趙懷安橫空飛出,欲與雨化田一決生死。大漠風煙間,一場天地變色的正邪之戰,即將展開。

大結局:雨化田死了,趙華安去追沈燕飛去了 然後風里刀去當了冒牌的雨化田。

(3)龍門飛甲電影寫生活怎麼寫擴展閱讀

《龍門飛甲》

是一部內外兼修的電影,3D效果好,同時也具備一切你能想到的武俠電影的元素:復仇、奪寶、江湖兒女情長、花樣百出的兵器、陰謀騙局、刁鑽迅猛的武功。

最重要的是電影的故事不再是宮廷謎案或者歷史名段,而是真正回到了「俠以武犯禁」的俠之精神的根本上。江湖豪俠因為看不慣東西廠獨霸朝綱,殺害忠良,毫不猶豫地拔劍而出,以自身武力和性命反抗暴政。

相較於出色的3D效果,《龍門飛甲》的劇情給觀眾的印象就沒那麼深。有觀眾表示,被影片的效果所吸引,沒太注意劇情,以至於沒怎麼看懂。

也有觀眾指出劇情的「漏洞」,觀眾認為「雨化田」武功「退步」太明顯,最後一場決戰的戲像是導演為了讓趙懷安贏而開了金手指一樣。

『肆』 跪求觀後感《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龍門飛甲》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影評:故事是說小羊們的青青草原被一個大黑龍侵略了。到處逃竄的小龍們說:「要找到傳說中的龍笛才能打敗黑龍。這樣,你們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都不會有危險了。」然後喜羊羊和灰太狼它們就一起到海邊找龍堡的大門。他們經過了水晶林、沼澤地,大海,終於找到了龍笛。可是大黑龍太厲害了,把喜羊羊他們打的落花流水。喜羊羊們跟小神龍學功夫。小神龍教灰太狼的功夫是無敵大火腿。喜羊羊學的是分身術。村長給他們發了武器和盔甲。他們合起來去跟大黑龍PK。最後他們終於把大黑龍打敗了。原來駕駛大黑龍的是一個小黑龍。這個小黑龍就是那個原來幫他們的小藍龍啊。因為喜羊羊們不喜歡小黑龍爸爸做的玩具,小黑龍的爸爸就不見了。所以小黑龍很生氣,就不想聽見孩子們的笑聲。所以他就控制機器龍來破壞龍樂園。到最後小黑龍的爸爸出現了,他爸爸說:「你是不是又淘氣了?」小黑龍說:「沒有。」然後那個機器大黑龍又復活了。灰太狼和喜羊羊為了救大家,就把黑龍的螺絲拔掉了。大黑龍就「噼里啪啦」倒下了。喜羊羊們終於勝利了。歡樂又回到了羊村。一開始就是灰太狼和小灰灰的對話,一句 「多想像傳說中那樣英明神武」飽含著灰太狼濃濃的父愛。而在草原上,喜羊羊又跳又唱,只為能給手錶充電,可以再一次見到爸爸媽媽。
故事漸漸展開,灰太狼不想讓老婆兒子擔心,咬牙忍著傷痛;喜羊羊為了找到父母,堅決不放棄。而紅太狼也在危難之時表達了她對老公和兒子的愛:「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
最後的高潮部分更是相當震撼,灰太狼含淚的叮囑,喜羊羊堅定的眼神,幾乎就是在一瞬間HOLD住了我的心。
灰太狼:「小灰灰,爸爸從來就沒有騙你,爸爸真的是很英勇的!」
「坦白說,其實……我真的很愛你們啊!」
喜羊羊:「爸爸媽媽的性命比什麼都重要!」
「爸爸媽媽,我們終於在一起了……哪怕很短暫……」
最後,喜灰合力轉動了螺絲,機械龍崩塌的一瞬間,他們同時喊出了內心深處最熾熱的一句話:
「我愛你們!!!」
這句話夾雜著崩塌的聲音,回盪在影院中,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當然,小黑龍對爸爸的愛也是一條不可忽略的線索,雖然小黑龍被這種愛蒙住了理智,但是最後,他能認識到錯誤,主動將龍笛歸位,也是難能可貴的。

『伍』 龍門飛甲600字影評

第一篇1、不能不說的視覺效果

談論《龍門飛甲》,很難繞開它的視效,直接奔向其它話題。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影片就急切地宣告它的視覺效果是怎樣的水準,接著它以同樣的水準繼續征服觀眾的感官,直到最後一個鏡頭。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觀眾,有幸第一批目睹胡金銓的《龍門客棧》;九十年代的觀眾,見證了《新龍門客棧》的誕生;現在的觀眾,看到了《龍門飛甲》。影片的3D效果,堪與好萊塢大片媲美。為什麼言必稱好萊塢?只因好萊塢的技術實在強大。造船廠、萬喻樓、大漠古城等場景的立體感,幾乎觸手可及。於華語影史,《龍門飛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點,恐怕對影片持否定態度的人也難以否認。華語電影的整體技術水平落後太多,之前的幾部3D產品孱弱得不像3D,《龍門飛甲》像是山溝里飛出的鳳凰,自然格外耀眼。

距《阿凡達》確立3D時代,已有兩年時光。新技術是最強悍的票房收割機,如果華語片不盡快參與到這場變革中,將喪失越來越多的市場。技術狂人徐克不負眾望,為最具特色的華語類型片披上絢爛的新衣,3D是宣傳噱頭,更是實打實的看點。

千禧年以來,以古裝動作為主的中式大片,製造了一個尷尬的時代景觀,一邊贏得票房,一邊收獲罵聲。每一部古裝片的問世,都伴隨著不計其數的口水,其中當然包括武俠片。看上去在內地市場如魚得水的陳可辛(在線看影視作品),一部以「武俠」之名出發的武俠片,製作上也稱得上精緻,卻遭到了口碑和市場的雙重否定。武俠片乃至古裝動作片的敘事策略,顯然有必要有所革新。王家衛(在線看影視作品)、侯孝賢、賈樟柯(在線看影視作品)幾位藝術片導演,手上都有正在拍攝或籌備的武俠片計劃,他們將為武俠片帶來什麼樣的敘事和美學突破,還不可知。而徐克在技術上先行一步,或已為包括武俠片在內的古裝片,開拓了新的生存之道。在市場開始失靈的武俠片,將借3D還魂,再起一波浪潮。

2、新瓶里的舊酒

喬治·盧卡斯談論剪輯時,說所有藝術都是技藝,藝術家總是碰到技術問題。3D對電影美學的貢獻和傷害還有待觀察,盧卡斯的話,無非是說技術的重要性。賈樟柯在微博上說,從業務角度看,《蜀山》和《龍門飛甲》是武俠的兩大步。自然,這主要指的是技術。

徐克迷戀技術,但他以前的嘗試,常換來票房上的失利,《蜀山》當年票房慘敗。用今天的眼光回頭看,《蜀山》特效魅力全無,故事不太通暢,幾位明星的青春風采才是影片最大的吸引力。巴贊講過一句,那些靠金錢、特技和廣告堆砌而成的電影雖然令其崇拜者炫目,但它們就像那些鍍鎳廠批量生產的桃花心木椅子一樣,天知道將被遺忘在何處。《蜀山》大概就屬於越來越被遺忘的電影,當年的特效沒法拯救它的故事。

《蜀山》的故事問題頗多,《龍門飛甲》的故事,在我看來,雖無新意,但也算及格水平的武俠片劇本。如果較真的話,八九十年代港片中的武俠片,有一大半故事經不起推敲。《龍門飛甲》的故事沒為影片增彩,但不至於差到毀掉整部影片,算是一個普通水準的類型故事。賈樟柯把《龍門飛甲》和《蜀山》並列,言外之意,其實也是在否定故事。《龍門飛甲》的情節,完全符合武俠片的傳統編排路數,《新龍門客棧》的架構,加上《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懸疑。故事撐起了這出視覺盛宴,那些特效與動作找到了並不生硬的存在理由。可以預料,很多人是因《新龍門客棧》觀看《龍門飛甲》,而一些嚴苛的批評,將來自與之錙銖必較的對比。情結或懷舊,一向都有雙面性,是生產力,也是破壞力。

《龍門飛甲》有令人泄氣的地方,主要原因不是平庸的故事造成的。

3、風骨與風情

電影常有翻拍,是因電影自身的工業屬性,商業利益會直接驅動無數的翻拍和續集。港片一直喜歡翻拍,徐克也不例外,他的很多電影都翻拍自前人。對於翻拍,我認為如果能拍出品質,翻拍也無妨,而若是劣質翻版,趁早夭折為好。

北上拍片的港區導演,不翻陳賬,僅看今年,一些人又貢出了一批帶著餿味的惡心冷飯,劉鎮偉的《東成西就2011》、葉偉信(在線看影視作品)的《開心魔法》和《倩女幽魂》……這些影片明碼標著創作人的懶惰,簡單炮製,只為迅速撈點錢。有合拍片以來,徐克的日子一度煎熬,直到《狄仁傑》開始起色。但徐克從沒停止過突破,風骨一直未失,徐克電影中的徐克印記,多少留有過去年月的風華,而不是用盆端著以前的名聲,露骨地和市場兌換票房。當然,不能老拿和爛片相比。就像說起影片的視效,僅和華語電影論劍,根本沒什麼意思。

論整體魅力,《龍門飛甲》不及《新龍門客棧》,主要因為缺了一些風情。不是因為故事,《新龍門客棧》的故事相當簡單,《龍門飛甲》復雜化的努力也是試圖提高自身的智商含量。也不是主旨,一樣的家國仇恨,一樣的兒女情長。有演員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可能是我們變了,也不是全部,再看《新龍門客棧》,還是能感覺到過去的風情。許多和《新龍門客棧》呼應的細節,意在連起過往的情懷。這似乎無濟於事,一些東西總是不對勁。大概是所有變了的因素,時代、市場、觀眾和電影人一同共謀,讓那些風情徹底成為歷史。

沒了張曼玉(在線看影視作品)或類似張曼玉的演員,沒有那個從《迎春閣之風波》和《喜怒哀樂之怒》拼貼出來的金鑲玉,只剩了她的肉身。即便不在李連傑(在線看影視作品)身上尋找梁家輝(在線看影視作品)的周淮安,順著他的動作,也瞧不到類似黃飛鴻或方世玉時期的親切,似乎戲外的李連傑的說教形象也到了片中。沒了舊港片的動作剪接方式,只有依然是同一撥人的勞動成果。風情是種曖昧而含糊的東西,導演和演員們百般努力,恐也無法召回。

同樣損耗的,還有徐克電影里的幽默。《龍門客棧》太正統了。李宇春(在線看影視作品)的喜劇效果,大半來自她的戲外形象,而非來自劇情本身。《新龍門客棧》里有客棧中的鬥嘴,《黃飛鴻》系列中有黃飛鴻弟子們抖出的各種笑料,而《龍門飛甲》里的幽默不多,帶著一股《狄仁傑》留下的嚴肅味。一些台詞,如果再加工加工,或許更好。

我不知道多年後,《龍門飛甲》的命運將是怎樣,它於華語電影的意義也是個人體驗之外的事,但我應該會記得觀看《龍門飛甲》的這個冬日的下午。它讓我有點興奮,有種賈樟柯所說的錄像廳時代的感覺。時下的影評或觀感文,普遍遭遇信任危機,或是赤裸裸的槍文或被認為嘩眾取寵的肆意謾罵,說點好話也需頂著風險。既然我們能坦然對一部喜歡的老片大膽示愛,也該對新片進行沒有負擔的抒情。借凌雁秋的話,就這樣。

第二篇
龍門飛甲上映後,以其震撼的3D視覺和炫目的武打場面贏得觀眾的贊嘆。不過個別的非專業人士難免會吹毛求疵,比如路金波等人就發博文給《十三釵》打90分而給《龍門》打19分,其實這些評論都無關緊要,就算給龍門打0分也無所謂,因為他們的心中沒有武俠也不懂武俠,他們只是些武俠之外的另類中國人而已。只有心中有武俠的人才能看懂武俠片,只有了解中國文化的人才能看懂武俠電影。一些老外看不懂,但懂得說:very good ,至於一些人妄加評論當然也不為怪了。
還有一些人對《龍門飛甲》的劇情產生質疑,總是在問:我那個風流倜儻的周淮安(梁家輝)哪裡去了?我那個潑辣多情的金鑲玉(張曼玉)哪裡去了?這些人似乎還停留在《新龍門客棧》那個經典故事當中,似乎還在回味那一代巨星的黃金演出。豈不知,時隔多年,物是人非,江湖早已不是原來的江湖,所以這種對比不夠合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徐克反復說過,《龍門飛甲》絕非《新龍門客棧》的延續,因為《新龍門客棧》結束時金鑲玉已經把龍門客棧燒了,雖然兩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不應該混為一談,因為這是江湖世界,明天的事情誰也不知道,明年的意外豈又能猜著?《龍門飛甲》的江湖只屬於李宇春、周迅、陳坤、桂綸鎂他們的,風雲突變,世事難料,不必過多的聯想。
很多人還問:《龍門飛甲》的故事在說什麼,想要表達什麼?我倒要反問這些觀眾:為何要帶著沉重的心情來觀影,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龍門飛甲》也一樣,有些人看的是動作打鬥,有些人看的是三角愛情,有些人看的仁義道德,有些人看的是生意經營,各不相同;就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東邪西毒》在說什麼呀?這么多年了,又有誰會知道,但不能否認電影的優秀。《龍門飛甲》也一樣,確實好,確實過癮,確實刺激,至於故事,你可以獨自去理解。
筆者認為,觀眾不必帶著包袱去看電影,這樣難免會跟希望的結局作比較。《龍門飛甲》絕對是一部劃時代的武俠巨作,應該稱為中國IMAX 3D電影的開山鼻祖,從此,我們可以毫不畏懼的和好萊塢視覺大片一拼高下,這是多麼難得的一次突破。像《龍門飛甲》這樣的視聽盛宴真的有很少導演能做到,國內的技術不達標,國外的導演又不懂東方的武俠文化。徐克這樣大膽的嘗試和空前的革新應該受到鼓舞和尊重,因為華語電影里,也許只有他才能把中國電影帶向工業世界,再說徐克的武俠電影里充滿著諸多中華文化的縮影,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顯然是一種很好的文化輸出,可是讓全世界了解我們的國家和文化,並且可以佔領很多的國外市場。
誠然,在《龍門飛甲》中的確有一些小細節處理的不夠完美,這需要更多的導演更多的中國影人不斷的摸索和改進,徐克為我們打開IMAX 3D大門,我們應該去挖掘更廣泛的空間,去創造更美的東西。因為國際電影技術是向前發展的,中國電影不可能停步不前;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三維,因為我們的生活中是有聲有色的三維空間,這樣去拍電影才能更加貼近生活,增添更豐富的創作元素。
無論是普通影迷還是專業影人,對《龍門飛甲》的吹毛求疵甚至苛評論是不對的,這已經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是對中國電影技術的一次傑出貢獻,不可磨滅。所有的中國影人應該給予其鼓舞和傳承,而不是整天說三道四的窩里斗,因為IMAX 3D電影的道路還很長,還需要更多的人去發現與創新。今天徐克的《龍門飛甲》做到了,還有其他人能做到嗎?

第三篇
大漠邊關獵獵作響的酒旗挑得再高,也挑不起當年江湖人的胸襟氣度;看國產片前的期待壓得再低,也受不了一次次新瓶與舊酒的游戲。
國人對於武俠是頗有情結的。眷戀經典一往情深,期待佳作望穿秋水,那部《新龍門客棧》必然在等待中成為一種江湖舊夢、武俠經典的圖騰,《龍門客棧》那樣真正古典風雅的作品早已經無法在這個傳統斷裂的時代重現,所以還是不要提它了。把《新龍門客棧》捧成聖經,然而那個港片才氣沖天任意縱橫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就必然意味著時過境遷之後,幾縷舊時韻味已經不夠今天消受的
徐克對於技術的嘗試總是勇氣可嘉的。《蜀山傳》我從未從頭到尾看完過,但那些壯美絢麗的想像讓我驚為天人;《新蜀山劍俠》我並不喜歡,那部電影其實像《龍門飛甲》一樣,人物扁平化得厲害,但青霞的敦煌飛天造型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我喜歡的是《黃飛鴻壯志凌雲》中黃飛鴻與嚴振東的對手戲——但還是覺得竹梯大戰過長了,火堆旁的夜戰才剛剛好;我喜歡《新龍門客棧》里梁家輝與劉洵當面鬥狠,那是方寸之間正邪對立劍拔弩張的淋漓體現,而梁家輝與林青霞演出的才是真正的歷經滄桑的江湖兒女的感覺,遠比李慕白和俞秀蓮的更滄桑浪漫,更天涯斷腸處江湖秋水多。
當徐克傾心於把他的思考和浪漫賦予人物的時候,他的戲中人就活了,其他的,所謂故事所謂結構所謂敘事方式,在他的重劍利器揮動之下,全都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說,他從來不缺敘事技術這個手藝,他的頭三部作品的敘事實驗都才氣逼人,而你看《黃飛鴻》前兩部和《順流逆流》的時候,都能感覺到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
他也可以玩盡情緒和風格。徐克風格的極致體現莫過於《刀》,他能夠將風格玩到癲狂過火,《刀》的黑色爆裂氣質遠勝備受推崇的《罪惡之城》。
當他醉心於電影新技術想以技術讓電影呈現新生命的時候,你最好跟著技術遠遠看一下人物,投入到一場場他精心設計的動作場景和視覺奇觀中,而不要去找金鑲玉,不要去找嚴振東,不要去找東方不敗。
而既然當年燦然絢爛的星象已經不可重現,索性就改個徹底。趙懷安做不了周淮安,周淮安在梁家輝的演繹下,一襟古風而正氣凜然,端的好風骨,那就讓趙懷安做一介武夫罷了;凌雁秋無金鑲玉之風騷潑辣,無邱莫言之蒼涼悲情,周迅一股子天生靈氣與淡然自若,只落得從頭到尾的期期艾艾。
不是不讓李連傑做主角,而是誰也不能做主角,這里頭最大的角兒,就是3D。不然你無法解釋:
西廠督主怎麼如此有把握趙懷安一定來龍門客棧;趙懷安何以一見凌雁秋就滄海桑田;顧少棠布魯嘟嘯聚龍門客棧所為何來,為何要和趙懷安一起對付雨化田;風里刀早已經露出破綻,西廠因何對他卻不下手;而素慧容反轉的出其不意已經跳出了戲劇沖突和伏筆的范圍了。
六十年一遇的龍卷風都吹出一座城,卻吹不壞倆人;風暴中心能捲起兩個人么?
從北京到大西北的龍門,為什麼要坐大船?你以為你是赤壁?
你必須讓趙懷安等同於周淮安,讓凌雁秋等於金鑲玉,男女主角的苦情戲才沒問題;你再發掘一下陳坤、李宇春和桂綸鎂的每一句台詞,也都能解釋得通,大船、沙暴、群鴉和古城都是為了視覺奇觀准備的。
但對於一部電影,人物塑造如此扁平,而且從頭到尾基本不變;敘事節奏嚴重紊亂,前半個小時密集的打戲弱化了故事脈絡和人物動機,而到了龍門客棧就不由分說站好隊開始對掐。如果說細節裡面把這些東西都交代了,那隻能說細節的布置很有問題並且無法聚集成推動劇情發展的力量,才造成了劇情有如此多的硬傷。
華語電影的落後,是從技術到理念一系列的問題,當然,3D這個時髦需要趕一下,不然你會在這個視覺革命上一再落後。關鍵是,有人來解決3D技術的問題,卻沒人一起來解決電影本身的問題。那個麥基說,中國電影喜歡創造一個鮮明強烈的人物來推動劇情,而不善於創造復雜的人物來形成戲劇沖突。而人性之復雜所形成的行為動機,才是推動好戲發展的根本。而在《龍門飛甲》里,莫說復雜的人物,之前鮮明的金鑲玉等等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一個扁平如紙片一樣的趙懷安一心要與西廠做對。
《龍門飛甲》是很可惜的,它對人物的塑造太漫不經心乃至於連《鴻門宴》都不如,《鴻門宴》至少還有一場宴上對弈的戲火花四射。而那個李仁港才是被一個奇異美學害了一輩子的古怪導演,他經常一開口就是,當年張徹說,他、徐克和我是武俠電影的三個代表。張徹作古,仁港至今未成型,徐克就成了最大的代表。
據說資方投資《鴻門宴》是看了李仁港畫的人物造型圖,我聽說好萊塢製片人是拿劇本定項目,原來我們的電影人不但可以算命定檔期,還能根據人物草圖定投資。所以,當徐克說用3D拍「新新龍門客棧」《龍門飛甲》,誰都不會懷疑這是個好項目。
當年太多港片是邊寫邊拍,文戲武戲分開拍,連《新龍門客棧》拍到最後程小東都不知道甄子丹角色的結局,然而,黃金時期的港片就能憑借主導者的才華以氣御劍,將本來需要周密計劃嚴格管理的電影項目做得華彩非常。
但那,只不過是給了華語片或者港片一個千載良機,如果一個文化傳統下的電影產業抓住機會把產業做扎實,那將迎來真正的全盛時期;如果你將如此天賜良機來粗製濫造急功近利,無需多日,將自食其果。如今北上淘金的香港電影人,很多還有著當年的美夢,總以為感性的、隨機的做法依然能夠御劍而行,其實不過是新瓶裝陳酒,更何況,觀眾已經不是當年的觀眾了。不重視劇本,不豐富人物,你即便解決了最先進的視覺技術問題,但敘事的軟肋讓你一動真氣就全身乏力,你怎麼一飛沖天?
所以現在到了所有從業者得把電影當作一個工業來做的時候了。對比一下《狄仁傑》和《龍門飛甲》就知道,缺乏一個懂故事節奏和脈絡的監制,徐克劍走偏鋒的時候總難免走火入魔。《狄仁傑》雖不是武俠,但徐克對風神瀟灑的古典浪漫的把握依然崢嶸可觀,而《龍門飛甲》就剩下了場面和特效,前半個小時讓我興奮不已,之後越發昏昏欲睡。
順便說一句,當下的觀眾真的需要曾經的武俠嗎,也許不需要了。古裝與動作可以幻化出各種好看的類型,而不一定是武俠,即便需要,你也一定會覺得這個武俠不是你想要的武俠。時過境遷,時代已經變化,人心也在變化,古裝動作需要趕緊解決人物如何讓觀眾認同、故事如何讓觀眾代入,如何有一個觀眾能接受的價值觀,至於是不是武俠,另作別論吧。

『陸』 《龍門飛甲》怎麼樣,看看無情的結局

與其說是看龍門飛甲,不如直接說是看回憶。雖然當年徐老怪那部龍門客棧裡面的演員這裡面一個都沒有,但單單龍門客棧這四個字就能讓我義無反顧地一頭扎進人頭攢動的售票處在眾人的體味中爭得兩張可憐的票子,就像當年在錄像廳里第一次看龍門客棧一樣。
那時候的張曼玉已然跳脫出花瓶的行列;那時候的林青霞正趕上巔峰,眉宇間的英氣攝人心魄;那時候的梁家輝身材依舊健碩,周淮安三個字說出來擲地有聲,臉上的線條勾勒起的都是江湖子弟的豪爽氣。一眾配角也是個個性格分明,劉洵甄子丹的奸角同樣讓人過目難忘。金鑲玉裹著酒旗在月光和漠風下高歌和邱莫言拼酒時候不失時機的兩滴眼淚至今都是腦海中凝固的經典,驅不散化不開抹不,因為融入了當時的情境,因為交匯著當年的感情。至今再看,夏天錄像廳中臭襪子臭汗加上劣質香煙的味道還依舊在身周繚繞不,只是那時候旁邊的各色人等如今已然各奔他鄉,不知向。
所以進影院看到開場就忍不住出戲了,聽著序幕的鑼鼓嗩吶就覺得當年的徐克又回來了,在龍門客棧之前的戲份依稀看到的是青蛇是倩女幽魂是黃飛鴻的影子,只是這裡面除了萬年打神李連傑以外都換成了嶄新的面孔,周迅陳坤不是演的不好,但是明顯外在壓倒內核,陳坤的雨化田至始至終都是以自己的45度側臉示人,以此凸顯出自己的狠毒冷漠傲然於世,但是還是太表面太表面了,雖然當年的甄子丹也同樣不會演戲,但他的一舉一動卻分明是個大內高手的做派,而陳坤演的,怎麼看都只是一個會武功的太監而已。至於周迅則保持了自己一貫的迅哥法則,中規中矩,沒有出彩點也無吐槽點,遺憾就在還是太單薄了,跟虎背熊腰的李宇春打架的時候覺得真是穿花繞竹,輕舞飛揚,活脫脫一個十面埋伏裡面跳袖子舞的章子怡。至於范曉萱李宇春兩人,只是因為市場需求,不做評價。另外一個想提出來說的還是那個被風里道連打三巴掌的千戶,那眼神中的執拗與不屈就像龍門客棧裡面的吳啟華和頭上有顆紅痣的那位仁兄。徐克的電影裡面往往是需要這樣鮮明的小人物撐場的,大明星往往只能吸引一個族群,真正能成就一部好戲的,還得小角色們同時給力。
至於劇情完全就是脫節的,視覺奇觀雖然層出不窮,龍卷風的特效也做的像那麼回事,但看過就看過了,心裡根本什麼都留不下。另外一個敗筆還在於徐克的不自信,雖然自己也知道龍門客棧已經是經典了金鑲玉邱莫言周淮安都是不可再復制了但你把所有人重新起個名字又延續到前面的那些故事究竟是什麼意思?初衷是想破,到了半途發現破了這個後面的也立不起來了,便只好灰溜溜地續個貂,於是觀眾都成了苦主,何必?更苛刻一點甚至可以說龍門飛甲完全是一系列的元素堆砌起來的偽後現代大片,每一個情境的轉換間根本沒有邏輯上的連續性,最後一場龍卷風大決戰完全就是為決斗而決斗,明顯是想炫耀自己的災難特效為之後而來的災難片試水,但是這些跟龍門客棧有何關系。同面人的橋段本也可以大挖特挖,但是最終限於整個片子的節奏做的不倫不類,之前將近半個小時的鋪墊只為了一個「甲你個頭」的低級笑料,何苦?說到最後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復雜心情,只是看著當年的龍門客棧變成如此模樣還是有點傷懷,徐克本來是可以拍出來同樣的江湖情懷的,但是時代在進步,現代人的想法也在日新月異,世情便是如此,閑情逸致臭汗淋漓看錄像的時代已經過,如今熒幕前留下的已經是面無表情的爆米花機器們,只要high只要in只要最新的談資已經足夠,江湖子弟江湖老,昔日紅顏如今已成白首,過的總是過了。龍門飛甲拍成這樣,在當下這個龍蛇混戰唯利是圖的電影商業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想問徐克的也只有,你在龍門客棧裡面說的那個無情無義的世界,如今真的告別了么?

『柒』 推薦你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電視或書籍。要講清作者的名稱、主要講誰什麼事還可以寫自己的感受。

向你推薦一本書《草樣年華》
作者: 孫睿
這是一部描寫大學生活的長篇小說,以邱飛和周舟的愛情生活為主線,塑造了邱飛、楊陽等個性鮮明的人物。
很多人從這部小說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共鳴。有網友將這部當時還不叫《草樣年華》的小說稱為「校園文學第一奇書」。
將大學生校園生活描寫得特別現實,值得一看。

『捌』 《龍門飛甲》 大概劇情是什麼啊

《龍門飛甲》是傳奇導演徐克2010年拍攝的作品,是《新龍門客棧》的續集,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影片投資3500萬美金,是導演徐克與動作巨星李連傑繼《黃飛鴻》系列之後再度合作的電影作品,並匯聚周迅、陳坤、李宇春、桂綸鎂及范曉萱等實力影星傾情加盟。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已與IMAX公司正式簽約,雙方宣布《龍門飛甲》將被製作成IMAX 3D版本於2011年底登陸全國的IMAX影院,同時該片也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官方認證的IMAX 3D電影。

『玖』 龍門飛甲的觀後感怎麼寫200字左右

這年頭打著巨制大片旗號的電影無非是將各種Maya. 3D Max等的後期特效噼里啪啦的通通往電影里放,用此類需要按幀按秒算的巨額砸錢的電腦科技活兒定義電影的大小好壞,最後卻總是顯得各種"假.大.空"的田地了.錢是能砸出一部大片,卻不一定能砸出一部好片,忽略了思想跟邏輯的東西,其實是錢砸不出來的,只是感覺大罷了。

《龍門飛甲》一部整整兩個多小時的片子。從頭至尾無不精心編織起了一張巨大的特技網,卻只是為了用技術裝點閃亮,而非裝點了電影題旨與該有的內涵。就我看來,整整半多個小時的特技時間都是無關痛癢的包裝,但如果按現今的特效行情記價的話,這半個多小時就是一筆多麼可觀的人民幣呀。

當那些從經典,從輝煌中走來的導演們,寧可放下劇情邏輯,放下思想內容,放下精彩的蒙太奇剪輯,轟轟烈烈的走在了像好萊塢看齊的大道上。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一個「三維武俠巨制」的噱頭就以為足夠博人眼球,還有一串構成號召力的演員們。而觀眾們,有時候更顯得像個傻子,買了票,為了看噱頭,為了看明星,卻也只為了這些。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倒是真的大有當初那場「大躍進」的勢頭了。

所以,張藝謀不再是當初那個《紅高粱》時期的張藝謀了。徐克不再是當初那個《新龍門客棧》時期的徐老怪了。陳凱歌也不再能夠回得他《孩子王》《霸王別姬》的那個光輝歲月了,就連賈樟柯,當我那個時候看了《海上傳奇》的時候,心裡一下覺得味兒變了,我突然想念起了那部叫做《小武》的片子,卻只是他才剛開始依附於理論的處女作實踐而已。當然他們完全能夠說:「時代在進步,我們身不由己的跟著時代走。」就算這個時代變得越來越迂腐,這個時代要的東西越來越不純粹,越來越對於「畸形美」的曲解。哪怕只是需要一坨用鑲鑽的禮品盒精心裝點起得糞便,為了生存,為了錢,也得努力給他們那坨他們需要的糞便。

作為一個學這個專業試圖需要靠著這個謀生的我來說,卻一直對於電影特效有著莫名其妙的仇恨,就好像沒有了這些電影特效,就不像了電影似的。那些專業素養,那些曾經孜孜不倦的理論,都不再那麼的有意義了。所以,大多數的時候,我更願意找些小眾的片子看,會覺得更有意思,更有收獲。

在我的理解中,合理化完整的劇情、常規化的蒙太奇、一群演的不假的演員構成一部正常水準的電影,特殊且精心的編劇、不管是悲劇或者是喜劇,或現實或虛構,都能夠直抵人內心最敏感神經,以及蒙太奇的出位但合理不亂用、演員精湛的演技,構成一部精彩的電影。這是我自己每次看完一部電影之後一直慣有的衡量標准。

最後,我還是必須要把李宇春在《龍門飛甲》里的表現單獨拿出來講的。當一個人對於另一個人從初始就帶著偏見的時候,我們寧可裝聾作啞的主觀性惡意化,誰也不願意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批判自己的當初設下的主觀想法。就像我自己對於一個帶著偏見極討厭的人,也真的很難那麼客觀的評價她的一些其實努力和正確的做法。在我心裡,雖然七年來我依然那麼欣賞她,但是當初《十月圍城》中得首次表現,除了她打的努力、吃得努力、和最後那句終於帶了點兒感情的「爹,女兒不孝」,而後就翹了之外,作為一個試圖入行的演員,是沒辦法及格的。包括《十月圍城》之後的各種獎項的提名,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合適她,裡面一定摻雜了很多別的因素。但是這次的《龍門飛甲》,面對一群「戲骨」,我能夠感受到她在努力希望拉近距離,讓自己任然顯得拙劣的演技不過分的影響到這部片子。她的表演顯得不那麼有如當初《十月圍城》的開場蹩腳的讓我想笑了。倒是把這個「女匪」演的挺詼諧幽默的。你想,兩個小時的片子,大把大把空洞的特效。李連傑一如既往的打打殺殺和穩定的表現,周迅一如既往的那張沒什麼太多情緒的臉和慢條斯理的對白,看多了沒有了欣喜之感顯得沉悶。倒是陳坤和桂綸鎂的表現,還有裡面樊少皇那隻奇怪的眼珠子(我盯著那眼珠子好奇了半天是怎麼做出來的),讓我覺得是比較精彩的看點之外,就只剩下詼諧的「顧少棠」了,帶了點兒稚氣的言語本色,對風里刀隱匿的愛慕之心卻死要面子的漠不關心,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土匪身上的那種俠肝義膽,卻也不乏細膩的真摯。看上不輸別人的打戲,還有那張在別人眼裡看來黑黑又方方的臉兒,不是很有提神的功效么?所以,我認為這一次的再度嘗試,足夠讓李宇春的演技從不及格邁入60的及格線。就商業的角度來講,沒有李宇春,沒有李宇春的話題效應,沒有那些試圖想看她出醜了沒有的人心作祟,沒有了李宇春龐大的粉絲團包場,這個片子會顯得更沒有太多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