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是什麼獎
一種關注獎項,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該單元的最高獎「一種關注大獎」設立於1998年,而自2005年起,法國的「安盟-甘」集團(Groupama-Gan)每年向這一獎項的獲獎者提供3萬歐元的獎金。
本單元素以影片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眾風格聞名,最佳影片也一般會頒給不知名的導演。
拓展資料:
戛納電影節獎項設置
一、官方競賽單元獎項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2、評委會大獎/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
3、評委會獎/評審團獎(Prix Jury)
4、最佳導演、影帝、影後、編劇獎
二、其他單元獎項
1、一種關注大獎(Prix Un Certain Regard)
2、電影基石獎(Cinéfondation prizes)
3、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
4、影評人協會獎,又稱「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
5、國際影評人周獎(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Prizes)
6、天主教人道獎(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7、同志棕櫚大獎,又稱「酷兒金棕櫚」(Queer Palm)
8、金眼睛獎,即最佳紀錄片獎。
9、金馬車獎
『貳』 姚安娜主演電影短片《破碎太陽之心》入圍戛納電影節,該短片都有哪些看點
共有兩部華語片入圍,分別是畢贛導演作品《破碎太陽之心》和95後青年導演陳劍瑩執導,姚安娜主演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陳劍瑩執導,姚安娜主演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與畢贛執導,譚卓,陳永忠等主演的商業短片《破碎太陽之心》入圍。華語片方面,畢贛執導,譚卓、陳永忠主演《破碎太陽之心》以及青年導演陳劍瑩執導,姚安娜主演《海邊升起一座懸崖》入圍。
《破碎太陽之心》是畢贛執導的一部品牌短片。官方劇情簡介:這是一隻黑貓的奇幻旅程,一個關於愛的童話故事,探討何為愛,以及如何獲得愛。這也是畢贛繼《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戛納一種關注單元後再度入圍戛納電影節官方單元。而伴隨著畢贛的再度入圍,加上湯唯已憑借《分手的決心》入圍主競賽單元,今年《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組有望在戛納重聚。
『叄』 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是什麼獎
「一種關注」單元1978年在戛納電影節正式啟動,主要關注國際新影人作品。本單元素以影片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眾風格聞名,最佳影片也一般會頒給不知名的導演。
2011年,第69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芬蘭導演尤霍·庫奧斯馬寧首部長片作品《奧利最開心的一天》當天獲頒「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獎。
2016年日本導演深田晃司新作《臨淵而立》(又名《小風琴》)獲得「一種關注」單元評委會獎,美國導演馬特·羅斯憑借《神奇隊長》獲得該單元最佳導演獎。
金棕櫚獎的獎項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創立到1954年,最高獎項名為「國際電影節大獎」,獲得大獎的導演一般會收到當代藝術家打造的一份藝術品作為獎品。
1954年,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幾位珠寶設計師為電影節設計獎杯,要求主題要與戛納的自然環境相匹配。設計師呂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從戛納海邊隨處可見的棕櫚樹獲得靈感設計出金棕櫚獎。同時棕櫚是戛納的象徵,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櫚獎首次成為電影節的獎杯。1964年至1974年期間,金棕櫚獎又恢復「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名稱。1975年開始,金棕櫚獎固定。1998年,瑞士珠寶商蕭邦(Chopard)對獎杯進行了現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與時俱進,具有現代生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種關注
『肆』 第74屆戛納電影節開幕,都有哪些電影入圍
引言: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各種大咖演員演技都能在大銀幕上得到體現,每年的戛納電影節都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在戛納電影節上,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明星大咖,同時也能欣賞到各種美輪美奐的作品以及精彩的表演。在今年第74屆戛納電影節已經正式開幕了,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電影入圍了戛納電影節。
三、永恆風暴之年
陳哲藝導演的影片在66屆法國電影節首映後多家院線上映,用自己的話來說,這部電影是在探索奧妙復雜的人際關系,講述的是新加坡中學女老師在面臨家庭和事業波折下與自己一位學生發生一段特殊愛情故事。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一部由疫情題材短片合集永恆風暴之年已經成功入選。
『伍』 戛納電影節是什麼
戛納電影節即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其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推動法國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戛納國際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台。
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每年頒發一次。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陸』 河北科技大學畢業生作品入圍戛納電影節,該作品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這個作品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只花了幾千塊錢的拍攝費用。所以大部分人看到了這個作品能夠入圍電影節之後,都覺得非常的驚訝。而且他們的整個拍攝團隊才剛剛六個人,所以大家都覺得這些學生非常的專業。因為他們拍攝的這些作品,也讓大家感覺到非常的真實。所以這件事情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也是非常勵志的,也希望大家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所以很多人看到了這個新聞之後,都給這幾位學生送去了稱贊和鼓勵。因為大家覺得這幾個學生的專業知識非常的牢固,而且他們在拍攝影片的時候選擇的角度也非常好。所以這部作品,才能夠得到很多專業人員的贊賞。大家會發現每年都會有特別多好看的電影,所以大部分都沒有想到這樣一部簡單的作品竟然會入圍戛納電影節。從這里也能夠看出來,越簡單的東西可能越能夠深入人心。
『柒』 戛納電影節一共分為哪幾個單元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1、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主要的競賽單元,也是決定「金棕櫚獎」等主要獎項歸屬的評獎單元。
2、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的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3、短片競賽單元
短片競賽單元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正式競賽單元之一,與電影基石單元「共用」同一個評審團。
4、電影基石單元
電影基石單元是1998年由主席吉爾·雅各布創立的學生作品單元,與短片競賽單元「共用」同一個評審團。
5、導演雙周單元
導演雙周單元被稱為導演專業單元,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特呂弗創立。1969年,革新過後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接納了導演雙周單元。導演雙周單元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最純粹、最具創新意義和探索精神的一個單元。
6、國際影評人周單元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誕生於1962年,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引入「法國全國評論家協會」的力量後創立的第一個次生單元,被稱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大女兒」。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為期10天,比主競賽單元提前一天結束。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設有單獨獎項,包括國際影評人周大獎、最佳劇本獎(SACD)、發行支持獎(ACID)等。
參加該單元展映和競賽的影片必須是導演執導的首部或第二部長片或短片,類似於其他電影節設立的「處女作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
『捌』 第62屆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片單
第62屆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片單:
《母親》奉俊昊、《睹物念妻》阿蘭·卡瓦利埃、《真愛》李·丹尼爾斯、《明日清晨》丹尼斯·德庫爾、《無人熟識貓人》巴赫曼·戈巴迪、《風的旅程》希羅·蓋拉、《我孩子的父親》米婭·漢森·洛夫、《黃金時代的故事》康斯坦汀·波佩斯庫、克里絲蒂安·蒙吉、《黑暗的故事》尼克珀雷·侯麥利基、《狗牙》歐格斯·蘭斯莫斯、《Indepencia》拉雅·馬丁、《警察,形容詞》柯內流·波藍波宇、《樹妖》彭力·雲旦拿域安、《像個男人去死》胡阿·佩德羅·羅德里格斯、《大開眼界》哈伊姆·塔巴克曼、《賽門和黛利拉》沃里克·桑頓、《沉默的軍隊》讓·范德維勒德、《皇帝》帕沃爾。
第62屆戛納電影節在法國當地時間2009年5月13日19時開幕。迪斯尼/皮克斯出品的3D動畫片《飛屋環游記》作為揭幕影片。本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主席由法國著名影星伊莎貝爾·於佩爾擔任。
『玖』 嘿~~~誰能告訴我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的歷屆獲獎影片
「一種關注」的歷屆獲獎影片如下:
1、第61屆2008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Tulpan》 (哈薩克);
2、第63屆2010年,"一種關注"大獎 洪尚秀《夏夏夏》(韓國) ;
3、第64屆2011年,一種關注」大獎 《阿里郎》 導演:金基德(韓)、《停站間》 導演:安德里亞斯·德里森(法);
4、第65屆2012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露西亞之後》 導演:米歇爾-弗蘭克 墨西哥 ;
5、第66屆2013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殘缺影像》(柬埔寨) ;
6、第67屆2014年,「一種關注」大獎 《白色上帝》(匈牙利)導演:凱內爾·穆德盧佐 ;
7、70屆2017年, 「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謊言》導演:默罕默德·拉索羅夫;
(9)戛納電影節關注哪些擴展閱讀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