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好萊塢電影: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史的內容簡介
作為全球商業電影的楷模,好萊塢的運作機制影響著全球的商業電影市場。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可以重新看待好萊塢電影作為獨特的娛樂方式,增加對於電影的知識;對於電影創作者來說,可以學習好萊塢式商業電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規則;對於製片人來說,可以從好萊塢式的商業規則中,學習好萊塢的電影理念和運作方式;對於理論家來說,可以通過對好萊塢特性的認識反思電影的歷史和問題。
本書曾被美國多所大學評為最受歡迎的電影學教材。
本書作者理查德·麥特白是英語世界最著名的電影學者之一。
② 電影算是一門藝術還是工業
電影確實是藝術,但歸根到底還是工業。電影工業的各部門、各環節以及產業鏈上的所有人之間,必須密切配合,大家的權、責、利是清晰的,大家做什麼事情都是有一個預期的,知道什麼可以干,什麼不能幹,也知道自己在這個位置上該怎麼干。
影視工業圍繞影視作品所進行的生產、營銷、發行、後產品開發等一系列產業鏈環節、廠商及相關服務所構成的工業體系。狹義上影視工業圍繞影視作品的生產所需要的所有產品及服務:包括前期製作、後期製作、成品製作等環節所需要的設備技術服務及廠商等所構成的影視生產工業體系。
相關信息
1、數字化已經並將繼續對影視工業產生深遠重大的影響:包括前期、後期、發行、從業人員全方位的影響,DV時代將逐步推動真正的數字電影時代的到來。
2、全球化將進一步加快全球影視工業的整合,加速影視市場的全球分工合作,各國影視工業化程度將決定該國在全球影視市場的地位。
3、互聯網對於人類各領域的進一步滲透,將對影視工業的製作、發行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4、影視工業將成為一國主要的GDP貢獻行業之一,並成為一國展示推廣軟實力的重要領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影視工業
③ 電影工業和電影產業的區別
電影產業是指以電影製作為核心通過電影的生產、發行和放映以及電影音像產品,電影衍生品,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等相關產業經濟形態的統稱。
影視工業指:圍繞影視作品所進行的生產、營銷、發行、後產品開發等一系列產業鏈環節、廠商及相關服務所構成的工業體系。 狹義上,影視工業指:圍繞影視作品的生產所需要的所有產品及服務:包括前期製作、後期製作、成品製作等環節所需要的設備技術服務及廠商等所構成的影視生產工業體系。
④ 電影工業中的里程碑都有哪些
我來講一下中國電影工業的里程碑吧,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便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帶有買辦性質。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出版,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中國第一次出現「導演」專用名詞,1922年陸潔在《影戲雜志》發表的文章中首先將指揮拍攝影片者稱為「導演」。自此,影劇界有了「導演」這一專用名詞。中國第一部電影理論專著,1924年中國最早的電影理論專著《影戲學》出版,由徐卓呆譯著。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中國第一部電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學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創辦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電影講義》是該校之教材。
⑤ 據說由北京文化出品的《封神三部曲》有很高的工業化,什麼是電影工業化
《封神三部曲》的導演烏爾善曾這樣解讀:「電影工業化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類型化的創作,每個類型都有一定的創作標准,無論從劇本、製作都有一定的規范;第二是科學且系統化的製片管理,以保障大規模的生產;第三就是新技術的應用,科學和藝術的結合也是電影工業化的重要標准。」
⑥ 什麼是電影工業化
現在所說的電影工業化可能是所有的電影都區域某一個規定的方向去發展區有一個大桶性的條條框框,來去安置他來去束縛他,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電影工業化,現在它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⑦ 什麼是電影工業化
「分工」,這是工業化生產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電影創作領域也表現出了強烈的分工現象。以電影工業基礎最強大的美國為例,在一部商業大片的製作周期中,參與製作的公司數量可以達到上百個之多。他們其中有專門提供劇本創意的,有做分鏡繪畫的,有作聲音的,有作特效的,有做後期合成的,幾乎在電影製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專門的公司來提供服務。而且像特效較多的商業片其特效製作公司往往可以是很多家一起上。如果我們把好萊塢比作一個工廠的話,那麼這些為電影創作的每一個階段服務的公司就是流水線上的工人,而這些公司里的人甚至可以比喻成工人的手指頭,在分工細致的電影生產領域單個人的作用及其微小。
這就是電影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