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二小放牛郎電影在哪裡拍攝的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二小放牛郎電影在哪裡拍攝的

發布時間: 2022-08-02 21:35:38

❶ 王二小放牛郎的故事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有一天,敵人來掃盪,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掃盪,

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炮,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我們那十三歲的王二小,可憐犧牲在山間。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它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

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

(1)二小放牛郎電影在哪裡拍攝的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60年後仍然被人們傳頌,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二小1929年1月22日生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上庄鄉上庄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頭,父親閻貴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給本村大地主劉文勤扛活謀生,在座破舊的草房裡住著王二小一家,母親閻張氏給人做針線活,全家四口擠住在本村奶奶廟中。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災,莊稼顆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天災人禍,形成了「無村不戴孝,處處有哭聲」的慘象。

結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後因病餓去世了。1940年無依無靠的王二小開始了逃荒的生涯。1940年5月的一天,經過長途流浪的王二小因飢餓昏倒在了路邊,被狼牙口村委會王主任搭救並將其收養並改名王朴,安排給劉姓大戶放牛謀生。參加革命

當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扎在這一帶。王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

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說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份飯給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❷ 急!!!有抗日小英雄的電視劇的簡介

《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

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

講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張嘎在老鍾叔,羅金保,錢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士的過程。

劇情:

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為背景,以嘎子(謝孟偉飾)夢想參加八路,夢想得到一支屬於自己的真槍展開。奶奶(黃素影飾)為了保護八路老鍾(杜源飾)犧牲了,嘎子隻身上縣城找羅金保(金宏飾),打鬼子替奶奶報仇。

在縣城結識了集賢居少掌櫃佟樂(張一山飾),嘎子仇沒報,反而陷入鬼子追殺。在佟樂和一個神秘便衣的幫助下,脫離險境。便衣原來是羅金保,將嘎子帶到區隊秘密隱藏之地,錢隊長(崔金華飾)收留了嘎子。嘎子從此以小八路自居。

❸ 王二小的故事50字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3)二小放牛郎電影在哪裡拍攝的擴展閱讀:

1、人物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60年後仍然被人們傳頌,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2、相關影視作品

《二小放牛郎》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安徽電影製片廠共同出品的一部抗戰電影,張馳執導,丁儼、沈丹萍、李加西等主演。該電影講述了放牛娃王二小與敵人鬥智斗勇並最終英勇犧牲的故事。

❹ 張國立演過那些電影電視

影片《混在北京》(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
《死水微瀾》(中國首屆電視藝術片最佳男演員獎),
話劇《朱麗小姐》(第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琉璃廠傳奇》(北京電視家協會春燕獎),
MTV《霧里看花》(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最佳導演獎),
MTV《霸王別姬》(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星光獎),
MTV《春天的故事》(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
MTV《今兒個真高興》(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
MTV《東西南北大拜年》(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星光獎),
MTV《二小放牛郎》(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
MTV《九一八》(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
MTV《松花江上》(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
MTV《鐵蹄下的歌女》(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
電影《我的九月》(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
MTV作品(中國流行音樂十年成就獎),
四川省十年青年群英獎,赴南極考察榮獲集體一等功一次,個人二等功一次,鐵道部建功立業獎章(省、部級勞模)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話劇:《楓樹灣》、《朱麗小姐》《人生感受》等

電影:《草莽英雄》、《玩主》、《混在北京》、《我的九月》、《杏花三月天》、《你沒有十六歲》、《一聲嘆息》

電視劇:《死水微瀾》、《編輯部的故事》、《紅岩》、《愛的彎道》、《宰相劉羅鍋》、《慈禧西行》、《康熙微服私訪記》、《一品夫人芝麻官》等

導演作品:《闖入》、《長城向南延伸》、《康熙微服私訪記》等。

在陝西長大。16歲去修鐵路,不久後參加了工地上的戰宣隊,任報幕員。很快調進鐵路二局文工團。1983年,參加了電視劇《彎彎的石徑》的演出。同年轉業到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任話劇演員。

1984年涉足影壇,在故事片《嫌疑犯》中飾主要人物馬斌。1986年在《草莽英雄》中扮演矢志反清的同盟會員唐彬賢,表演較為成功。1987年在武打片《八卦蓮花掌》中飾主人公麥耿,表演自然生動,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1987年應峨眉電影製片廠邀請,在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影片《頑主》中飾經理於觀,較好地把握住了人物性格的分寸,成功地刻畫了這位調侃別人也調侃自己的城市「多餘人」形象。張國立還參加演出有電視劇《都市芳草地》、《死水微瀾》等。他還是一位優秀的話劇演員。曾因在話劇《朱麗小姐》中的出色表演,獲得過「梅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90年他因主演影片《袁氏遺產案》而獲第13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近年來,他不斷活躍在影視界,1996年,他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飾乾隆皇帝,引起強烈反響,受到觀眾的喜愛。同年,在何群執導的電影《混在北京》中主要角色,以其出色的表演榮獲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此外,他還曾執導過電影《闖入者》以及從事MTV的拍攝。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鄉思》《嫌疑犯》《草莽英雄》《八卦蓮花掌》《頑主》《袁氏遺產案》《混在北京》中飾主角,獲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張國立、鄧婕這對形影相隨的影視夫妻,幾年來共同出演過很多部廣受觀眾歡迎的劇目,如《宰相劉羅鍋》、《慈禧西行》和《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一、二、三部等。而將於下月中旬在北京開機的,以清代官場為背景、以狀士生活為基礎的25集電視連續劇《審死官》,又一次將他倆「牽連」在一起。在《審》劇中,張國立不但飾演男主角——「京城第一狀士」,還將身負製片人、導演的重任。鄧婕將出演太後一角。

《審死官》採取的是「戲說歷史」的形式。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皆小有名氣的狀士父子,然而,在一場官司中,父子倆分道揚鑣,分別為原告、被告辯護。父親被康熙皇帝一方僱用,兒子則被奸臣鰲拜一方僱用。於是,權威、道義、親情、責任、事實、理念……在一種充滿喜劇色彩的氛圍中,被渲染得淋漓盡致。故事結局還將揭開「順治之死」的千古之謎。

❺ 放牛的是王二小還是王小二

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出自歌曲《二小放牛郎》
1、電視劇《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本劇是根據紅色經典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創作。王二小出生在一個窮苦農家。父親、母親和哥哥,一家四口
2、《二小放牛郎》京電影製片廠、安徽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抗戰類型電影,第一部講述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影片。
請採納。

❻ 關於反法西斯戰爭小英雄的故事 誰知道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1940年河北唐縣兒童團員在執行「安檢」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手持紅纓槍站崗放哨的兒童團員

「消息」樹上的小哨兵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主角是12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帶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

抗戰期間,學生在製作木刻書籍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知識分子創辦的兒童藝術團體。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後,立刻派人前往,於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小團員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目的排練,然後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的足跡遍及8個省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演出過《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等優秀節目,為宣傳抗日做出了貢獻。

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

晉察冀邊區第二屆群英會上三個小英雄:張玉芬(左)、牛中才(中)、溫三郁(右)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❼ 二小放牛郎的介紹

《二小放牛郎》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安徽電影製片廠共同出品的一部抗戰電影,張馳執導,丁儼、沈丹萍、李加西等主演。該電影講述了放牛娃王二小與敵人鬥智斗勇並最終英勇犧牲的故事

❽ 王二小的相關影視

二小放牛郎
電影名:二小放牛郎
別名:少年英雄王二小
導 演:張弛
編 劇:熊郁 肖尹憲
主 演:丁儼 沈丹萍 趙曉菲 朱嘉曦
上 映:1992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製作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中國]安徽電影製片廠 [中國]
【故事梗概】抗日戰爭時期,放牛娃二小,父母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下,國難家仇,使二小心中充滿了對敵人的仇恨,並不斷萌發起為死去親人們復仇的決心。他故意在敵人掃盪的路上放牛,把敵人引進八路軍的埋伏圈,終於消滅了敵人,為鄉親們報了仇,而他自己壯烈犧性在敵人的屠刀下。
少年英雄
電影名:少年英雄
導 演:沈東
編 劇:陳模
主 演:崔林李夢男 陳松滴妮
上 映:200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時 長:100分鍾
類 型:劇情片 戰爭片
《少年英雄》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故事片獎、兒童評委優秀影片獎兩項大獎。《少年英雄》是團中央自主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該片塑造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這一生動的藝術形象,生動的情節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觀眾的心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上映日期: 2013-04-28(中國大陸)
類型:動畫電
製作: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1941年日寇對我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大掃盪,在一場場對敵斗爭中,英勇的平山團讓敵人聞風喪膽。駐扎在平山縣一帶的日寇為了削弱平山團的戰鬥力量、打擊平山團的戰斗意志,將矛頭對准了平山團戰士們的家園。南滾龍村的兒童團團長王二小是個倔強調皮的孩子王。一天,敵人掃盪了南滾龍村,二小的家被毀了。失去親人的痛苦讓王二小一蹶不振,他的好朋友核桃、棗花,還有其他西柏坡村的孩子想方設法安慰二小,給他鼓勁。二小重新振作起來,和大家一起勞動、練兵、重建家園。進山抓八路軍傷員的日本鬼子在山裡迷了路,被二小和棗花發現。為了給鄉親們和八路軍傷員爭取時間轉移,二小和棗花兵分兩路,由棗花回西柏坡村報信,二小則故意暴露自己,被敵人抓住。在給敵人帶路時,二小故意走陡峭山路、兜圈子,最後把敵人引進了八路軍的伏擊圈。日本鬼子被消滅了,二小也壯烈犧牲了。

❾ 十大兒童必看愛國電影

1、小兵張嘎


《革命家庭》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水華執導,孫道臨、於藍、張亮等人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一個共產黨員家庭進行對敵地下斗爭的故事。兩歲便失去雙親、由後娘養大的周蓮,16歲便與長沙第一師范書的進步青年江梅婚結婚。

江梅清也是父母雙亡,由祖母養大,師范畢業後教書,1924年,他們已有兒子立群,小清和女兒小蓮,他為了真理,離家而走。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很快佔領了長沙,直逼武漢,江梅清參加了革命軍,在長沙總工會緊而繁忙的工作,立群加入了兒童團,小清成了交通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