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白鯊劇情
大白鯊 Jaws (1975) 劇情介紹
善化鎮是個偏僻的海濱小鎮,但一到夏季,這里就變得熱鬧萬分,人們都來到這里的浴場度假消閑。現在,旅遊旺季又快到了,然而不祥的事卻開始籠罩了小鎮。一對青年男女去游泳,然而女的卻沒有再上岸。第二天,巡警發現了她支離破碎的屍體。這是一隻鯊魚的傑作。警察局長馬丁下令封閉海濱浴場。但是市長哈瑞卻不同意這么做,因為這必然導致今年夏季的收入銳減。他要求不擴大事態,只招集一批人去捕殺鯊魚。
得到通知的海洋生物學家布朗來到了鎮上,他對市長的作法十分不滿。在看到屍體和解剖後,他發現這次出現的不是普通的鯊魚,而是一條巨大的十分罕見的大白鯊。捕魚的人很快捉到了一條鯊魚,哈瑞認為大功告成,但布朗知道這並不是那條殺人的大白鯊,它比之太小了。果然,開放的海濱浴場受到它的襲擊,又有兩人死於非命,哈瑞一籌莫展。
小鎮上出名的捕魚能手昆特自願去捕殺這條大白鯊,他不需幫手,不要政府資助,一意隻身前往。但馬丁與布朗終於說服了他,三人一同出海捕獵殺人鯊。到了遠海,拋下水中的肉發出的血腥終於將它引來了,三人將浮桶繫上魚槍刺入它身上,不讓它沉下深海。不料,這條鯊魚的龐大超過了三人的想像,它居然帶著四隻桶掙脫了控制,沉到水面之下。布朗決定坐在鐵籠中到水下去捕捉它,但失敗了。鯊魚開始攻擊漁船,它將船撞破,不論什麼東西它都吞下肚中,昆特也不幸喪生魚腹。
馬丁爬到了僅露出水面的桅桿架上,最終用槍擊中了鯊魚口中的氧氣罐,爆炸將大白鯊炸成兩半。布朗並未死在海中,劫後餘生的二人一同離開了這凶險的海區。
幕後製作:
時年29歲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即顯示出過人天賦,在艱難完成《橫沖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1974)的製作後,把自由記者彼德本切利( Peter Benchley)的暢銷小說《大白鯊》改編成電影,並取得的空前成功,令人刮目相看。影片不但造成了整個夏季死寂的海灘和影院熱鬧人潮的強烈反差,更回擊了權威影評人和媒體「故弄玄虛的怪獸恐怖片」的惡劣評價,為斯皮爾伯格一出悶氣、陰霾盡掃。
花絮:
·在試制期間,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隨同而來的還有好友馬汀·斯柯西斯、喬治·盧卡斯和約翰·米里烏斯,他們一起參觀了特效工作室。著名的大鯊魚布魯斯正在建造當中。盧卡斯想看清楚它是如何運行的,就把自己的頭伸進鯊魚的嘴巴里。為了開玩笑,米里烏斯和斯皮爾伯格悄悄留進操作間把鯊魚的嘴巴關上,盧卡斯的腦袋卡在了裡面。然而,很不幸的是,彷彿是為了應驗製造過程中將會遇到的技術上的問題一樣,大鯊魚出故障了,盧卡斯一直被大鯊魚含在口裡。當斯皮爾伯格和米里烏斯最終把他解救下來的時候,三個男人火速逃離了工作室,唯恐他們會把毀壞產品的罪過降落在自己頭上。
·雖然對外宣稱在影片中不用大牌明星,斯皮爾伯格還是考慮過請李·馬文出演昆特。馬文對於他的好意表示感謝但還是說與其答應不如去釣魚。
·除了眾人皆知的大鯊魚綽號布魯斯之外,當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因為這個機械製造的大魚感到惱羞成怒時,就把它稱之為"巨型的白色人渣"(the great white turd)。
·在最近的一本傳記中斯皮爾伯格提到在電影拍攝期間得到了羅伯特·杜維爾的極大鼓勵。為了回報,斯皮爾伯格想在電影中給他一個角色,但他拒絕了,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名氣變得太大了。
·昆特的船庫建在瑪撒的葡萄園一個荒廢的空地上。城市理事會要求影片製片方簽署一則協議,承諾電影拍攝完,會拆毀它,並對所有的碎片當成垃圾進行妥善處理。
·當試映觀眾看到在船底部的漏洞里出現一個被鯊魚咬死的犧牲者的頭顱時,發出了尖叫。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在剪輯師弗娜·菲爾德家的游泳池裡重新拍攝了這一場景。因為他想讓觀眾"更大聲地尖叫"。
·影片中布洛迪的狗實際上是斯蒂文·斯皮爾伯格自己的愛犬。
·作曲者約翰·威廉,在1976年奧斯卡頒獎晚會上,擔任現場樂隊指揮。當宣布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時,他必須跑出指揮台去領獎,然後再回到原位繼續指揮樂隊。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對電影最擔心的,不是機械制的鯊魚的外形或者是表演,而是攝影機被島上的美景吸引住,搶了影片的風光。
·根據記錄片"Making of..."可知,夜晚場景中,布洛迪裝好他的左輪手槍向天空中的星星射擊這段,完全是真實的,並沒有經過光學效果處理。
·第一個簽約的演員是扮演艾倫·布洛迪的洛林·加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定下她的原因是,看了她在電視劇《鬼頭神探》The Marcus-Nelson Murders (1973)中的演出後,認為她的表演十分自然
❷ 電影《大白鯊》的大白鯊是怎麼做出來的
假的~ 應該是小的模型! 在模擬的場景中做好 再放大結合的! 因為《泰坦尼克號》 船斷了的時候就是那麼做的! 中央台以前介紹過!
❸ 《大白鯊》這部電影為什麼給網友留下深刻印象,它有那些精彩瞬間
《大白鯊》是美國於1975年上映的一部驚悚電影,本片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攝的經典影片之一。是根據彼得本奇利的同名小說《大白鯊》改編而來。由美國演員羅伊施奈德、理查德德萊弗斯、羅伯特肖、莫瑞漢密爾頓等人主演。
其中最精彩的劇情是三人沒有別人的幫助和資助,義無反顧地踏上獵鯊征程的情節最精彩。他們最後在遠海區,通過血肉吸引來了大白鯊,但是他們的獵殺並不順利,這條體型巨大嗜血如命的大白鯊不但逃出了他們的陷阱,甚至開始殘暴地攻擊他們的漁船,捕魚能手昆特不幸葬身魚腹,最後警察局長馬丁用氣槍擊中了鯊魚口中的氧氣瓶,最終殺死了鯊魚。經歷過搏鬥、死亡的他們最終決定返回家園。雖然過程是殘酷的,但是結果還是令人欣慰的。
《大白鯊》獲得了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以及劇情片最佳原創配樂,是一部值得多次重溫的經典電影。
❹ 《大白鯊》為什麼能成為終極電影
《大白鯊》在當時的轟動效應也引起了學術評論界的各種解讀,比如電影中保留了水門事件後對政治冷嘲熱諷的思潮(以罔顧人命、唯利是圖的市長為代表);再如將「唯心主義」(以昆特為代表)、「科學」(以胡珀為代表)、「凡夫俗子」(以布羅迪為代表)視為解決問題的三種不同方法等等。個人認為,這些見解固然有理有趣,但實在沒必要對一部娛樂電影過分解讀,當電影負載的隱含喻意越多,其本身的屬性反而顯得廉價了,《大白鯊》只是《大白鯊》而已。四十年過去了,以《大白鯊》為代表的生物類驚悚片顯然已被玩壞,當鯊魚、鱷魚、巨蟒一遍又一遍地出現在二三流驚悚片中時,我們早已不再害怕。驚悚(恐怖)片是最需要與時俱進的類型片之一,對比如今「生態災變」、「網路危機」、「人工智慧」等新恐怖元素的大行其道,再翻回頭看看當年《大白鯊》的橫空出世,不由感嘆那個時代竟是如此單純。除了恐懼之外,在《大白鯊》中明顯能夠看到《白鯨記》和《老人與海》的影子,職業捕鯊人昆特儼然便是另一個亞哈或者聖地亞哥。表面上看,昆特接受任務的動機是為了賞金,但在潛意識中挑戰怪物、挑戰自然的慾望才是指導其行為的根源所在。在他身上,我們既能看到類似亞哈那樣對獵物的仇恨心理,以及貪婪的殺戮欲和征服欲,也能看到像聖地亞哥那般不屈不撓、頑強執著的品質。昆特是這部驚悚片塑造得最好的一個角色,《帝國》雜志在2008年評選了100個最出色的電影角色,昆特能夠排在第50位,殊為不易。
❺ 介紹一下大白鯊
大白鯊學名:噬人鯊 拉丁文:Carcharodon carcharias 英文:Great white shark;white shark 目:鼠鯊目 亦稱白鯊(great white shark)。 鯖鯊科(Isuridae,或稱鼠鯊科〔Lamnidae〕)大型進攻性鯊魚,學名為Carcharodon carcharias。被認為較其他鯊類對人更有危害性,又稱食人鯊、白死鯊。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因有時會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對游泳、潛水、沖浪的人,甚至小型船隻進行致命的攻擊而惡名昭彰。食量大,食物包括魚類、海龜、海鳥、海獅、海船上所棄雜物等。 白鯊身體碩重,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它的危險性在於其體大且具攻擊性。其標本重3,300公斤(7,300磅),身長約6.4公尺(21呎)。鯊的身長最長約可達11公尺(36呎)。一般體灰色、淡藍色或淡褐色,腹部呈淡白色,背腹體色界限分明,體型大者色較淡。 大白鯊所享有的盛名和威名舉世無雙。作為大型的海洋肉食動物之一,大白鯊有著獨特冷艷的色澤、烏黑的眼睛、凶惡的牙齒和雙顎,這不僅讓它成為世界上最易於辨認的鯊魚,也讓它成為幾十年來極具裝飾性的封面「人物」。 大白鯊是分布最為廣泛的鯊魚之一,這是因為它有一種不尋常的能力,使它可以保持住高於環境溫度的體溫,而這讓它在非常冷的海水裡也可以適意地生存。雖然很難在大多數的沿海地區看到它,但漁船和潛水船經常會與它不期而遇。 大白鯊是卵胎生的 大白鯊還以其好奇心而聞名 ——它經常從水中抬起它的頭,並且更令在水中的人擔心的是,它經常通過啃咬的方式去探索不熟悉的目標。許多鯊魚生物學家認為對人類的進攻是這種探索行為的結果,由於大白鯊令人難以置信的鋒利牙齒和上下顎的力量,很可能會輕易地導致人的死亡。大白鯊造成了對人類致命攻擊的最大數字,特別是對沖浪者和潛水員的進攻。 大白鯊具有極其靈敏的嗅覺和觸覺,它可以嗅到1公里外被稀釋成原來的1/500濃度的血液氣味並以40km/h以上的速度趕去,它還能覺察到生物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微小電流,以此判斷獵物的體型和運動情況,有一個還未被證實的推測:這種生物的極度敏感甚至能覺察到其他生物的情緒,感知它們的想法。 我們人類更換牙齒只是在小時候才進行,當長大後就不再可能更換牙齒。而且即使在小時更換時,也是先前的脫落,然後在牙床上再慢慢長出新牙。可是,大白鯊在這一點上卻與人類大不相同。它那血盆大口中,上鄂排列著26枚尖牙利齒,牙齒背面有倒鉤,獵物被咬住就很難再掙脫。一旦大白鯊前面的任何一枚牙齒脫落,後面的備用牙就會移到前面補充進來。在任何時候,大白鯊的牙齒都有大約三分之一處於更換過程之中。據估計,大白鯊一生之中將丟失並更換成千上萬枚牙齒。如果大白鯊的牙齒也可以賣錢的話,那麼大白鯊也將是千萬富翁。想想看,我們人類要是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不過如果那樣的話,可能牙醫和口腔醫院就要失業或者關門了。 不光牙齒,大白鯊的皮膚也是具有殺傷力的,「鯊魚皮」並不是光滑的,雖然沒有魚鱗,但是長滿了小小的倒刺,比砂紙還要粗糙,獵物哪怕只是被它撞了一下也會鮮血淋漓。 大白鯊會將一切它們感興趣的東西吞下去:肉、骨頭、木塊,甚至鋼筆、玻璃瓶什麼的。它們的胃內有一層堅韌的壁,這樣吞入的東西不會弄傷它們。 大白鯊的數量正在減少,目前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它都受到保護。盡管如此,它們仍然是定期捕獵的犧牲品,並且黑市上已經興起了與這些健壯動物的牙齒和上下顎有關的交易。 最大體型:6.1米/1250公斤甚至更大。 分布:世界上溫帶和熱帶海域的任何地方。 頭部直立於水面 你見過魚類可以把頭豎立在水面上么?在所有的鯊魚之中,大白鯊是惟一的可以把頭部直立於水面之上的鯊魚,這賦予它們在水面之上尋找潛在獵物的優勢。不過,大白鯊通常是在水下發起攻擊的。 電影明星 大白鯊還是超級明星。在《星球大戰》電影出現之前,好萊塢的《大白鯊》是最賣座的電影,當年這部成本僅有800萬美元的電影票房收入卻達26億美元,收入與成本比值達到325倍,創造了一個奇跡! 游泳冠軍 大白鯊在水中的泳速最高可達43英里每小時,合計69千米每小時,在中國許多汽車沒上高速公路之前,大部分汽車都達不到這個速度。它的這個速度相當於奧運百米冠軍速度的8-9倍。科學家曾經在加州海邊跟隨一條鯊魚直到夏威夷,行程2400英里(3862千米)--僅僅用了40天! 雜食家 雖然他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甚至其它鯊魚,但除此之外他們也吞食許多其他東西,如海獺、海面上漂浮的死魚等。在解剖許多大白鯊的胃部時,人們發現裡面有瓶子、罐頭盒、草帽、皮靴、捕龍蝦的籠子。煤塊甚至還有布穀鳥和汽車牌照。這充分說明,大白鯊並不是挑食的動物,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雜食家。 它們有耳朵么? 大白鯊有耳朵么?雖然從外面看不見,但大白鯊確實是有耳朵的。大白鯊通過位於顱骨內兩個很小的感測器來辨聽聲音。有時他們能專注傾聽接受來自受傷的魚或者是海豹發出的呻吟聲。 高於周圍水溫的體溫 人類的體溫維持在37攝氏度左右,但是生活在水中的魚類的體溫可沒有這么高,它們體溫通常和周圍水溫一樣。但是大白鯊卻很特殊,他們的體溫要比周圍水溫要高得多,最多時高出15攝氏度。這一點對於大白鯊很有用,高體溫可以幫助他們游得非常快,而且有助於消化良好。 體態寬胖的懷孕媽媽 一頭懷孕的雌性大白鯊其腹部最多可以容納14個小白鯊。而且小白鯊出生時長達1.52米,22公斤重, 就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樣。想像一下,如果一頭大白鯊腹部裝了14條小白鯊,那麼其重量將達308公斤,換句話說,相當於14個十幾歲的人類孩子。成年大白鯊平均體長在3米到4.9米之間,雌性比雄性要大一些。目前已知最大的大白鯊長度達7米,體重3200公斤。但是無論是雄是雌,他們都是最大的食肉者。 全是白色的么? 雖然名字是叫大白鯊,但他們並不全都是白色的。其腹部是灰白色,背部則是暗灰色。這可以幫助他們有效地隱藏自己。從上面看去,他們的背部暗色很容易與深色海面融為一體,而從下方往上看,他們的灰白色的腹部又與帶著亮光的水面相匹配。 它們吃人么? 「他們吃人么?」看起來不是這樣的。有些科學家認為將大白鯊描述為「咬人魚」似乎更確切。在大白鯊攻擊游泳者事件中,大部分都只是在他們離開前咬一下人類而已。科學家們認為這也許是人類的肉吃起來沒有海豹、海獅那麼香! 食物:魚類(包括其它鯊魚)、海豹、海豚、鯨魚屍體、魷魚、海龜、海鳥以及一切能吃到嘴裡的東西。 繁殖方式:卵胎生。一次可以產5到10尾幼仔。據人們所知,白鯊的幼仔還在母親的子宮里時就相互殘食。
❻ 大白鯊是靠什麼獲得空前成功
大白鯊,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厘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大白鯊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它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
❼ 大白鯊電影是不是真的怎麼拍的
以前電影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會做一些等比例模型,經過後期處理達到逼真效果,可仔細看還是會看到瑕疵!!《大白鯊》就是斯皮爾.伯格用橡膠模型做的!!現在電影特效技術已經發達到「憑空捏造」的水平了,也就是業內所說的CG技術,通過電腦特效製作你說的動物模型,經過渲染和後期的合成就成了那些巨大的怪物!至於你說的只剩下半身,也是在化妝的基礎下,經過處理得到的!!如果不懂建議你去網路搜一搜比如《變形金剛》,《指環王》的特效製作,其它電影也大同小異!!
❽ 電影大白鯊是怎麼拍出來的
特效
❾ 你知道國內第一家把電影做成游戲的產品嗎
由游戲改編成的電影,大家應該都聽多了吧。
知名IP《寂靜嶺》一共出了八部數字作游戲,後期被改編成同名恐怖影片,還出了續作。票房大賣,兩部電影的票房達到驚人的1.5億美元。
游戲《寂靜嶺》
插句題外話,這么大的IP為啥科樂美要賣它域名呢????日常迷惑,看不懂系列,在線求科普......
繼續扯游戲,出了六部影片的《生化危機》,被認為是好萊塢生命力最強的游戲改編電影,也是游戲改編電影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了。
游戲《生化危機》
《古墓麗影》系列游戲始終在玩家心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後期改編成電影也成功捧紅了安吉麗娜·朱莉。(集性感與清純於一身的大嘴姐...)
電影《古墓麗影》劇照
除了以上幾部比較出名的游戲改編成電影之外,還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
那麼雞友們,你們知不知道有哪些游戲是由電影改編的嗎?(真拗口呀...)
你們又知不知道歷史上第一部由電影改編成的游戲,是哪部嗎?(快把自己繞暈了...)
來,讓我們把時間往回撥。
上個世紀80年代,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執導的經典電影《E.T.外星人》上映。據稱,當年全球票房大賣7.9億美元。
次年1983年,雅達利公司為Atari 2600游戲主機開發了一款家用機游戲,它就是改編自同名電影的《E.T.外星人》。
雅達利共准備了400w份的游戲,結果只賣出了150w份。這些粗製濫造大量積壓的游戲卡帶被拖到新墨西哥州沙漠里掩埋,造就了游戲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滑鐵盧事件——「雅達利大崩潰」,成為了玩家們的一大笑談。
還可以正常運行的《E.T.》
你以為這就是史上第一款由電影改編的游戲?不不不,這只是雅達利與斯皮爾伯格的其中一段「風塵往事」,他們之間的「緣分」還可以追溯到70年代。
1975年的夏天,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經典電影《大白鯊》(Jaws)獲得空前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票房過億美元的電影,最終瘋狂吸金4.7億美元。
這部影片是多少人的童年陰影嗷
敏銳的雅達利創始人諾蘭·布希內爾(Nolan Bushnell)嗅到了商機,他想製作一款同名的電子游戲。
於是興致沖沖地找到《大白鯊》的出品公司環球影業想要得到電影授權,結果人家都不帶正眼瞧他,慘遭拒絕。
布希內爾沒有被一時的困難打倒,為了避免吃官司,他成立了一個叫做「恐怖游戲」(Horror Games)的空頭公司。
並且利用這個公司的名義來發行街機游戲《大白鯊》(《Shark Jaws》),結果自始至終也只是發行了這么一款游戲......
也不知道是該說他蠢還是說他傻,在《大白鯊》這個街機游戲的說明書內,還是明目張膽地印著雅達利的logo。真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你們細細品......
蹭著這個大白鯊的熱點,雅達利也趁機撈了一筆,賺得盆滿缽滿的。只不過風水輪流轉,《E.T.》還是讓布希內爾狠狠地摔了一跤。
由於沒有得到版權,布希內爾沒有直接引用電影名字「Jaws」,而是用了「Shark Jaws」的名字,但是這logo......算了不吐槽了。
《Shark Jaws》這個街機游戲的玩法很簡單,玩家需要控制潛水員捕魚得分,並且盡可能地避免被鯊魚攻擊,很像我們小時候玩4399網游《大魚吃小魚》的感覺。
佩奇妹在B站找到了一個玩家的視頻,有興趣的雞友可以輸入「av76944370」觀看~
《Shark Jaws》除了是歷史上第一款依據電影原型改編製作的游戲外,還是第一款有動畫化角色的游戲。
科普結束啦,愛寧們!請多多支持ipega專業游戲手柄,一手柄通完所有游戲!發揮你的極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