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觀看電影時,如何調3DFan中電影的畫面比例
點擊屏幕右上角【· · ·】,可選擇【自動識別】即讓3DFan自動識別片源格式播放,共【2D】(2D效果)、【3D左右】(3D效果)、【原片】(如為3D片源,則為左右兩畫面格式)三種播放模式。步驟1/4
首先是【先鋒影音】,這個播放器可以又視頻的2D效果轉換成為3D效果的播放器,此播放器內置超強的解碼功能,在紅色標簽位置那裡可以彈出3D設置
步驟2/4
點擊3D按鈕之後,便會出現這個的,可以設置3D功能的,可以設置顏色模式以及畫面設置等
步驟3/4
視頻影片播放的這個是2D效果,如圖,沒有什麼變化,就是和我們平常看電話與電影一樣
步驟4/4
視頻影片播放的這個是3DD效果,如圖,有明顯的變化,臉上和頭發已經畫面都是已經變化的了,要是配上眼鏡,效果更佳因為影片有自己的視頻比例:16:9,那麼再放到16:9屏幕上就會進一步被縮小,就是你說的黑邊過大。
方法1:調整電視機菜單設置中的屏幕比例和自動縮放,找到適合的比例。
方法2:如果是電腦播放的話,如KMPlayer軟體,可以通過播放軟體中屏幕播放控制,調整自動比例、顯示比例、是否保持原片比例還是適應窗口調整。
⑵ 如何調節3D電影的畫面比例 放在電視里放出來 上下黑邊就佔一半了
:)因為影片有自己的視頻比例:16:9,那麼再放到16:9屏幕上就會進一步被縮小,就是你說的黑邊過大。
方法1:調整電視機菜單設置中的屏幕比例和自動縮放,找到適合的比例。
方法2:如果是電腦播放的話,如KMPlayer軟體,可以通過播放軟體中屏幕播放控制,調整自動比例、顯示比例、是否保持原片比例還是適應窗口調整。
⑶ 電影攝影中如何控制景深
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拍攝人使用大光圈以求得淺景深,模糊前景與背景以突顯主題。要注意的是對焦須精準的對在主體上,也就是被攝者的臉部。 主體比例 主體「人」占整個畫面上的比例越大,則景深越淺,背景更模糊,且較簡潔有力。 鏡頭焦距 長焦距的鏡頭視角較小,所涵蓋的背景范圍也小。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壓縮感強造成淺景深的效果」,筆者時常在拍攝全身照片時利用這個特性,使用200mm或300mm,缺點是與被攝者的距離很長,這一招常把模特兒搞的不明就裡,然後筆者自己也累個半死(因為拍攝時要跑來跑去)。 最後必須再提醒各位同學,淺景深拍攝人像時請務必精準的對焦。筆者在拍照時通常使用最精準的方式是對焦在眼睛上,並注意相機上對焦的提示,無論是合焦指示亮點或者是蜂鳴聲,確定無誤再按快門 。 看了以上景深的探討,各位同好是否比較了解「景深」與手上的器材及拍攝技巧之間的關連了呢?控制景深是攝影上很重要而必學的功夫,各位同學得多多練習多多拍照才行喔。
⑷ 電影畫面太小了怎樣調整
1.如果是在電腦上播放,那就再簡單不過了,滑鼠放在邊框,待滑鼠變成雙向箭頭後向外側拖動即可!或在播放器下角尋找一個斜向小箭頭,點擊即為全屏!
2.如果是其它數碼產品,就必須了解你手機或MP4所支持的視頻格式及支持的最大解析度!畫面很小,很有可能你下的是3GP格式或解析度不高的MP4格式。首先建議你使用MP4格式,畫質要好於3GP,再就是要用到高解析度。最好是你手機所能支持的最大格式,畫面基本上是你手機屏幕的大小!希望能給你幫助,還有不明白可補充問題,俺再做解答!
⑸ 電影鏡頭中運動畫面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需要留意是對象的運動可以是三維的,XYZ軸三個方向的運動可以讓空間顯得更飽滿。如下圖:阿甘的母親面對攝影機走動軌跡的一個分析(這是影片第10:20秒開始的一個鏡頭,其實這不是最好的例子因為攝影機還是有所運動)
這種方式的運動雖然鏡頭沒太大動作,但通過演員的走位設計讓畫面顯得豐富。人的走入走出,走近走遠,運動方向都可以用來製造動感。
方式二:以攝影機的運動為主
攝影機在空間中運動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它可以藉助三角架,軌道,升降機,或人的身體進行各種軌跡的運動。這種運動方式更容易去交待事情,可以很好地控制觀察的順序。單從畫面上看,如果你嫌攝影機前進太簡單,可以同時加一個搖攝,並再用升降機升高。當然運動並不是越復雜越好。
方式三:攝影機和對象的同時運動
前兩種方式常被結合起來,以創造更為流暢而豐富的影像。這種運動需要更為精心的場面調度的設計與控制。它常常帶有這樣一個特點:鏡頭中出現不同的角度與景別,產生各種層次的縱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