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耀陽電視劇電影
姓名:張耀揚
英文名:Roy Cheung
出生日期:1963年7月20日
星座:巨蟹座
貫籍:廣東
身高:6呎
體重:163磅
就讀中學:慈雲山德致英文中學
學歷:中學
喜愛的運動:健身
喜愛的電影:《最後勝利》《義蓋雲天》
圈中好友:翁世傑
入娛樂圈前工作:時裝模特兒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張耀揚,是香港諸多演員中頗有特色的一員,從藝以來他總共拍了五十幾部電影,所飾演的角色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反派。眼下,張耀揚正在青島拍攝一部電視連續劇《我的武林男友》,在片中他扮演一個從古代回到現代的武林高手——不過依然是個反派。 「我是一個外面很靜,但內心火熱的人。」張耀揚這樣評價自己。 張耀揚是個佛教徒,近年來一直以金剛經為伴。不過前段時間傳出香港台灣美女尹馨曾對其公開示愛,但張表現的很羞澀!~
其它
喜愛的電影:< 最後勝利 >、< 義蓋雲天 >
圈中好友:翁世傑
入娛樂圈前工作:時裝模特兒
[編輯本段]出演電影
1986年:《玫瑰的故事》 《逃出珊瑚海》
1987年:《監獄風雲》《龍虎風雲》
1988年:《學校風雲》《城市特警》《我在黑社會的日子》
1989年:《八寶奇兵》《伴我闖天涯》《新最佳拍檔》
1990年:《快樂的小雞》《老虎出更2》
1991年:《情聖》《逃學威龍》《天子門生》《猛鬼入侵黑社會》《監獄風雲2之逃犯》《蠻荒的童話》
1992年:《白玫瑰》(又名:《藍色情人》)《嘩!英雄》《英雄地英雄淚》《妖獸都市》
1993年:《新人皮燈籠》
1994年:《地下賭王》《戀愛的天空》(又名:《四個好色的女人》)《新邊緣人》
《重案實錄O記》《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
1995年:《95陀槍女警》《玻璃槍的愛》《尖東雙虎》
1996年:《旺角風雲》《傲氣的小雞》《龍虎砵蘭街》《古惑仔III之隻手遮天》
《飛虎雄心II之傲氣比天高》《火鴛鴦》《旺角的天空II:男燒衣》《去吧!揸Fit人兵團》
1997年:《97古惑仔之戰無不勝》《旺角大家姐》
1998年:《風雲雄霸天下》《獵豹行動》《怒吼狂花》《野獸刑警》
1999年:《槍火》《轟天綁架大富豪》《藍色情迷》《無問旅程》
2000年:《賊公子》 《花樣年華》《江湖告急》《古惑仔之勝者為王》《火武耀揚》
2001年:《拳神》《困獸》
2002年:《衛斯理藍血人》《天下無雙》《寶貝雙龍》
2003年:《兄弟》《無間道2》《亞洲警察之高壓線》
2004年:《天黑請閉眼》
2005年:《黑白戰場》《凶男寡女》《米尼》
2007年:《戰鼓》
2006年:《放逐》
2008年:《蝴蝶飛》
其他:《鬼同你玩》
[編輯本段]出演連續劇
1、 我的武林男友
主 演:李威 陳好 張耀揚 孫興 唐於鴻 陽光
上 映:200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時 長:31集
劇情介紹:
《我的武林男友》講述一個古今穿梭的故事,有點現代版《尋秦記》的味道,只不過將重心放在了現代部分。故事緣起於一千年前的武林奇才少年米倉(李威飾)被陰險的師叔陸宏開(張耀揚飾)追殺,在時光隧道前,米倉跌進2004年,陸宏開則闖入2002年的世界,在現代社會兩個古人又同時愛上的性格可愛直率的現代女孩cary(陳好飾),一段古今情就此展開……
米倉幼年時家破人亡,全都是因為走入邪路的師叔陸宏開為了強搶米倉父母所藏有的本門秘籍,決意下毒手血洗米家。幸虧米倉父親的大師兄左無嗔趕到,將襁褓中的米倉救出,也保全了米倉父親的秘笈。不料陸宏開逃走之前,卻意外發現米倉和他一樣,也是個身帶'金命」、擁有稱霸武林素質的人!
左無嗔將米倉救出之後,將他收為弟子,而左無嗔的獨生女兒阿細從小就被扮成男孩模樣和父親行走江湖,也順理成章的成了米倉的師弟。轉眼兩人都長成了英俊少年,左無嗔卻一直未曾將米倉的身世和上一代的恩怨告訴他。但當他發現自己死期已近時,終於告知米倉這一切,不料潛伏多時的陸宏開竟在此時闖入……危急時刻,米倉和阿細遵照師父窮盡一生的推算,在滿月夜裡,循著燭滅之處,當真碰見了一場百年星雨,時空缺口乍然出現……
2、愛情白皮書
主 演:楊丞琳 余文樂 彭於晏 范瑋琪 李元伯 江祖平 張耀揚 黃小柔
地區:中國台灣
語言:國語
集數:14集
導演:楊大慶
劇情介紹:
《愛情白皮書》是日本漫畫大師柴門文經典名作,並首次同意授權海外拍攝成高質的電影感劇集,參照日劇唯美的拍攝手法,每一個鏡頭、音樂都震懾人心,劇中透視愛情感覺的悲喜酸甜。一段圍繞五位年青人的愛情故事由無拘無束、寫意的校園生活里發生。由超人氣青春班底演繹,有炙手可熱的人氣偶像余文樂,憑《流星花園》小優一角被受關注的楊丞琳,加上首度參演戲劇的台灣知名歌手范瑋琪,來自溫哥華的彭於晏,以及洛杉磯的李元伯,清新亮麗的組合,譜出校園式的青蔥歲月情懷,揉合浪漫調子,將細膩情感娓娓道來。
《愛情白皮書》內容敘述一名高中體育選手袁成美,在學校練習體操時發生意外受傷,卻被一陌生人(歐陽掛居)所救,因而開始了這一段前後橫跨8年、融聚了愛情及友情的感人故事。
成美高三那年認識了"明日會"成員,歐陽掛居,翟守治,季星華及趙松崗,成美一直深受掛居所吸引。後來卻因成美之母生病而與"明日會"成員失去聯絡。多年後成美再遇掛居心中仍有愛意,雖然掛居已經有女朋友時繪及其打工環境相當復雜,但掛居仍勇敢向成美表白,兩人旋即陷入熱戀,由於交往過程十分不順遂,於是決定分手。分手後,成美與關心她的翟守治交往,但是心中仍掛念著掛居。
無獨有偶地星華與松崗均暗戀掛居,在某次松崗向掛居坦白心意後卻與星華有了肌膚之親,同時掛居也因為在牛郎店打工當服務生之事爆發而遭受學校退學處份。翟守治知道成美不愛自己後,便下定決心與之分手並出國工作,翟守治生日與松崗開車散心,未料途中發生車禍松崗不幸去世,而星華卻已經有了松崗的遺腹子。星華決定獨立生下松崗遺腹子,翟守治則參加海外叢林攝影隊,掛居赴日求學與成美分隔兩地,遠距離的戀愛卻讓成美不斷地猜疑,掛居在日本又巧遇維京,成美得知此事憤而與掛居分手。
4年後,成美在某公司擔任總經理秘書一職,而恰巧明日會成員相約再度相聚,但是此時的掛居仍與維京交往,而成美則與她的上司總經理邱庭交往。成熟懂事的維京知道掛居心中仍愛戀著成美,於是決定成全掛居所愛與之分手。星華方面為了爭取海外留學的機會,決定將愛子小良交回松崗父母的手上,此時掛居突然宣布收養小良並向成美求婚……
3、男女字典(網劇)
導演: 夏永康
主演: 朱茵 / 杜汶澤 / 李蘢怡 / 陳曉東 / 黃又南 / 張耀揚
地區: 香港
劇情介紹:
HBO攝制的《慾望城市》自播出以來大受歡迎,以致香港、台灣和內地的很多電視劇製作人都在打相同的主意。日前,香港的《男女字典》,率先出爐,並以全新的方式,在網上播出,此劇的製作人文雋向記者表示,網劇這個新興玩意將會對傳統的娛樂渠道造成沖擊,若時機成熟,在不久的未來,人們就可在電腦前隨意選擇愛看的電影、電視劇,等於把整個電影院搬回了家。
4、補習天後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集數:60集
類型:時裝喜劇
導演:鄭偉文(Wai Man Cheng) 、李慧珠
編劇:鄭忠泰(Philip Cheng) 、余佩珊、莫偉健
主演:葛民輝 余安安 張耀揚 葉璇 陳雅倫 梁思浩 董敏莉
劇情介紹:
香港有線娛樂台誓要打破本地市場一成不變的劇集製作,斥資自製60集處境喜劇《補習天後》,補習天後為觀眾提供更優質的選擇!演員方面陣容鼎盛,除久未在電視演出的余安安和陳雅倫、跨媒體創作人葛民輝、兩位華裔小姐葉璇和吳天瑜外,首次演出電視劇的張耀揚、歌手董敏莉,以及梁思浩和衛志豪等傾巢而出,補習天後務求以新鮮配搭取悅一眾電視迷!劇集題材緊貼現實,以輕松筆觸,描述幾位補習天王、天後作育英才的喜怒哀樂,以至在補習社的明爭暗鬥,反映專業中產在都市壓力下的生存之道。
「A Hunter」補習社兩位創辦人葛禮時(葛民輝飾)和葛太太,補習社的成就是兩個人一起努力的成果,可是外面的人卻說葛禮時是靠太太發財。葛禮時唯有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在短短幾個星期後開了一家新補習社——「TEN A」;並且請到了新一代補習天後Suki(葉璇飾)成為TEN A的其中一員。
由於TEN A補習社有Suki的加入,來注冊的學生一日竟過千名,令A Hunter補習社受到威脅,更令葛禮時和太太之間產生了矛盾……
5、東陵大盜
電視劇《東陵大盜》頂著寒風在河北遵化清東陵開拍了。這是繼21年前拍攝的電影《東陵大盜》之後,拍攝的同名電視劇。而香港演員張耀揚則在其中扮演東陵大盜孫殿英。《東陵大盜》由一向擅長拍攝輕喜劇的張多福擔綱導演,主要演員有張耀揚、謝潤等。據張多福介紹,選擇曾經扮演「蠱惑仔」的張耀揚扮演孫殿英,主要是看上了他的「匪氣」。 據了解,上個世紀,西影廠拍攝的電影《東陵大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電視劇版《東陵大盜》,在將中華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展示給觀眾的同時,將突出表現一群愛國志士為保護國寶不流失海外,而進行的艱辛努力。
6、愛戀狂潮
主要演員:
張耀揚 岳翎 汪建民 高伊玲 張復健 艾偉 王百璐 唐禹哲 姚安琪 元翊 李至正
劇情介紹:
子芸原是一為服裝設計師,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相信了母親的遺言:找一個你愛的人,不如遇到一個愛你的人來的幸福於是他嫁了一個憨直的男人,過著平凡平順的日子,成了一個擁有外人看起來標准好先生及幸福家庭的女人但是屬於激情的悸動,在命運的安排下幾度巧合的切入了他的生活,一個豪邁浪漫的大提琴家,毫無預警的闖入了他的人生,當她發現自己無意間已不可自拔的愛上她時,藏在她內心深處的那股愛戀,就如狂潮般夜夜侵蝕著他的心。一場復雜而難解的三腳習題,開始展開...
7、震撼世界的七日(宣傳里有張耀揚,不過估計正片里沒有)
http://ke..com/view/1630243.htm
[編輯本段]反派專戶
張耀揚,是香港諸多演員中頗有特色的一員,從藝以來他總共拍了五十幾部電影,所飾演的角色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反派。眼下,張耀揚正在青島拍攝一部電視連續劇《我的武林男友》,在片中他扮演一個從古代回到現代的武林高手——不過依然是個反派。
「我是一個外面很靜,但內心火熱的人。」張耀揚這樣評價自己。
三部風雲誤終生:
1986年的某天,一個普通的廣告男模被介紹到新藝城電影公司試鏡,在表演了幾個動作之後,那位叫作林嶺東的導演讓他回家等通知,第二天他得到了自己第一份正式的電影合約——《龍虎風雲》。
當時的那部《龍虎風雲》後來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導演林嶺東從此一洗頹勢,成為當時香港的賣座片導演;主演周潤發與李修賢也雙雙成為銀幕上屹立不倒的英雄;而那個23歲的毛頭小子張耀揚則換來了他十八年的反派生涯。 「我演過的角色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反派,百分之九十是古惑仔。」張耀揚苦笑一聲:「從《龍虎風雲》開始,就註定了我與正派無緣。」 雖然大名鼎鼎的《龍虎風雲》是香港風雲片的代表作之一,但是張耀揚卻對林嶺東導演當年的另一部力作《學校風雲》情有獨衷。在片中他演活了兇狠跋扈的「瀟灑哥」,以至於十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人以「瀟灑哥」這個名來稱呼他,可見當初的這個人物有多麼深入人心。
在《監獄風雲》里,片中飾演獄警的張耀揚更是壞到無可救要,被周潤發飾演的阿正罵為「吃屎狗」,林嶺東導演的三部風雲,年輕的張耀揚鋒芒盡顯,自此正式奠定了自己的惡人形象。
壞到盡頭覆水難收:
這么多年的反派生涯,張耀揚自己又是如何看待?
「如果說從來沒有過想法,那我一定是在說假話。」鮮花、掌聲、淚水總是毫不吝惜地拋向電影中的大英雄,演反派就沒有那麼自在了。他說早些年的時候,自己走在大街上都會被人指指點點,好像真的做了壞事一樣。年輕時,他也曾經為此而忿忿不平,「老實說我的外型也不差,為什麼每次都讓我演壞人?」 但是隨著演戲經驗的豐富,張耀揚變得愈發成熟:「其實導演讓我演反派,自然有他的想法。在電影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合適的位置,正派或者反派,都只是演戲而已。」
1992年的《白玫瑰》是張耀揚與張曼玉合演的一部文藝片,對於張耀揚來說,這樣的機會算是非常難得。在片中張耀揚對張曼玉的所說的那句自嘲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你什麼時候看過張耀揚和張曼玉配成一對過?」一句戲言道盡了「反派」的無奈與辛酸。
[編輯本段]居家好男人
在光影中的他,詮釋了無數反派和風雲人物的形象,極盡誇張和暴戾。但是,現實中的張耀揚卻是一個酷愛安靜的人。他的家在香港大埔,一個靠近深圳、遠離鬧市的郊區。他在那裡買下了一個農場,不拍戲的時候便回家以種花、種菜為樂,過著世外桃源的農家生活。這樣的人,在如今的娛樂圈中真算罕見,然而張耀揚卻樂在其中。他最喜歡的一本書名為《哲人的智慧》,似乎是在時時提醒著自己保持冷靜的思考;他最愛的電影則是阿倫·帕克於1981年執導的那部充滿MTV式迷幻色彩甚濃的《迷牆》,透過銀幕,他說他看到了自己的在潛意識進行著對話。
做為一個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成熟男子,張耀揚早已經對名利看淡。來到內地拍攝電視劇,他更多的理由是因為電視劇拍攝的周期長,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揣摩角色,磨練自己的演技;談到演員,他所佩服的不是別人眼中的大明星,而是比他更撈不上正派主角的「萬年綠葉」吳孟達;談到與自己合作過的演員中對哪位印象最為深刻,他很乾脆的說:「沒有。拍完便忘記。」戲一結束,便悄然抽身,張耀揚將生活與演戲分的清清楚楚。
如今的時代,似乎「壞男人」更能博得異性的芳心,但是演過無數反派的張耀揚卻有如古董般保持刻板的生活,他對異性的要求依然是「傳統、單純、愛家」。但是他表示感情事總是可遇不可求。談到目前的感情生活,張耀揚突然變得害羞起來,看來是已經心有所屬,只是還未到公開的時候。
雖然在年少輕狂的時候,就被林嶺東給一腳踹進了壞人堆里,一直演到了今天。但是談到這個發掘他進入電影圈的「師父」,張耀揚依然心懷感激與敬仰:「最想合作的導演?林嶺東!」
[編輯本段]張耀揚談「張耀揚」
瀟灑哥——《學校風雲》
其實在早期林嶺東導演的三部「風雲」里,我最喜歡的不是《龍虎風雲》,而是《學校風雲》。因為我覺得《學校風雲》更加寫實,社會意義也蠻大的。它反映的其實是七十年代香港青少年所處的環境。瀟灑哥這個人物也蠻有挑戰,很多人看完都對我恨得咬牙。
烏鴉——《古惑仔隻手遮天》
其實那個時候我蠻不順的,拍了幾年戲,但好像總沒有太大的進步。所以《古惑仔隻手遮天》算是我當時一個轉折點。烏鴉這個人物較之我以前的角色更加立體,也更為反叛。其實這個人物我演得比較卡通化,其實你我心中都有善惡兩面,烏鴉就將人性惡的一面展現出來。我覺得這個人物其實是給觀眾用來發泄的。」
阿愉——《江湖告急》
在《江湖告急》里,我演的這個角色很有趣,他以前是個足球運動員,後來作為保鏢,他拚命保護自己的江湖大哥,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卻向大哥真情告白。不過可惜的是,這個角色如果再多點戲份就好了。我覺得還有發揮的空間。我蠻喜歡這個角色的。
阿Mike——《槍火》
在《槍火》,我演五個保鏢中的一個,名字叫阿Mike。這個角色總體上感覺比較悶一點,當然杜琪峰導演選我演這個角色一定有他的理由。其實我比較喜歡阿來(吳鎮宇飾演),但是如果現在讓我選,我最想演阿信(呂頌賢飾演),我覺得阿信這個角色挑戰性更大一些。
高佬輝——《野獸刑警》
「高佬輝」這個角色與我在《新邊緣人》、《白玫瑰》和《旺角風雲》里的感覺都很像的。但是演「高佬輝」更過癮一些,人物的形象上更為豐滿一點,整體上發揮的空間也比較大。
羅繼賢——《無間道2》
在《無間道2》里,我演倪永孝的金牌打手,實際上他又是警方的卧底,因此他比較低調。原本這個角色是有幾句台詞的,但後來導演認為沒有台詞,或許效果會更好。我就拍多幾條,後來看樣片,感覺也挺好的。其實有沒有台詞對我來說,都沒所謂。 沒有台詞更難演。
Ⅱ 西遊系列電影為什麼總是爛片
想要明白周的西遊伏妖系列電影來由,先從周如何走上「神壇」說起。
封神分水嶺:《大話西遊》成網路文化現 象
1992年,《唐伯虎點秋香》在內地公映, 這是第一部正式進入內地市場的周星馳電 影。觀眾原本准備看鞏俐重演經典電影 《三笑》,卻意外接觸了來自香港的「無厘 頭」文化。不適應的人沒看完就立刻退場, 也有人很喜歡。《唐伯虎點秋香》票房不 錯,進入了1993年上海十大賣座影片的行 列。不過當時內地媒體還不太能欣賞周星 馳,有報章如此評論:「影片嚴重脫離生活 實際,內容虛假荒誕,演員表演膚淺,人 物形象完全失真,令人惡心的鏡頭比比皆 是,缺乏應有的美感。」
1994年,《大話西遊》打算和西安電影制 片廠合拍。一向出產藝術片的西影廠並不 喜歡這個劇本,但考慮到周星馳的商業號 召力,仍然與其合作。當時的副廠長張子 恩覺得這部電影不能代表西影廠的藝術追 求,只能算「文化垃圾」。
《大話西遊》上映後的商業成績並不算 好。香港觀眾普遍認為這部電影凌亂難 懂,最後香港票房為2532萬港元,在周星 馳作品中屬中下成績。台灣地區片商也大 倒苦水,說「賠得很慘,以後對周星馳都沒 有信心」。收入最少的是內地,觀眾反應冷 淡,不乏中途退場者,有些地方的電影院 乾脆沒要電影下半部的拷貝。
沒有人知道,一場狂歡正在慘淡中醞釀。 據《大話西遊寶典》一書考證,最早給 《大話西遊》好評的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學 生。1996年,結束影院蕭條放映的《大話 西遊》將拷貝傳到了北京電影學院,立刻 博得滿堂喝彩,習慣了傳統電影表達的學 生初遇無厘頭和時空穿梭,驚為天人。他 們開始四處尋找劇本,背誦電影台詞,研 究月光寶盒的意義。有人開始通過盜版 VCD反復觀看揣摩電影。
真正在傳播中發揮作用的是清華大學的理 科男。1996年進校的清華計算機系學生肖 剛回憶,水木清華BBS當時文藝氣氛濃 重,經常會出現一些關於生僻文藝片的影 評。1997年國慶以後,他發現有人在水木 清華貼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曾經有一份真 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 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月光寶盒是 寶物,你把它扔掉會污染環境。」直到有人 告訴肖剛那是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的 台詞,他才明白過來。肖剛很快到夜市買 了盜版碟,和幾個同學一起到有光碟機的北 京同學家中觀看。看完電影後,學生們為 周星馳所折服,他們認為電影中的經典台 詞還有很多,於是一到周末大家就集中起 來看盜版碟,一起記下台詞。幾個人分工 明確,有人負責按播放和暫停鍵,有人負 責聽,有人負責速記,記下來的台詞都要 被傳到BBS上去。這種貼台詞行為甚至是 有江湖競爭的,好幾撥人都在做這件事, 一開始學生們比拼的是量,看誰貼得多, 後來則變成聽寫劇本,還有人把台詞以外 的場景、動作都一並記進去。
清華學生對《大話西遊》的痴迷令他們「流 竄」到其他高校論壇繼續貼台詞,普及《大 話西遊》。據肖剛回憶:「到1998年底,如 果還有北京的學生說不知道這些台詞,很 容易就被當成怪物。」
來自清華瘋狂的普及最終讓《大話西遊》 成為了校園里的儀式和符號。學生們在校 園論壇里都用至尊寶、紫霞、菩提老祖等 網名,導致大家起名必須要加上復雜的前 綴和編號,例如「3號樓拎熱水瓶的紫霞」。 大學生最流行的說話方式,是把《大話西 游》台詞嵌進生活里的每個場景。教室外 忽然打雷,要喊:「打雷啦!下雨啦!收衣 服啊!」被索取物品時會不厭其煩地背 誦:「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話 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呢……」
1999年是《大話西遊》網上討論的繁榮 期,鼎盛時網上有四五十個關於《大話西 游》的網站。2000年6月,即將畢業的中 國人民大學學生用集體觀看《大話西遊》 的方式作為畢業典禮。這是所謂「集體回 憶」和「一代人情意結」,就像羅大佑之於80 年代、金庸之於90年代初期的大學校園。
黃袍加身:「後現代主義解構」
2000年,張立憲(現《讀庫》主編)等人 編著了一本《大話西遊寶典》,這本書里 搜集了網上關於《大話西遊》的小說(可 視作「同人文」)、影評、周星馳電影的文 化分析,甚至包括各主演的明星檔案。最 讓編者們自豪的是他們找到了給周星馳配 音的石班瑜,給他做了一次認真的人物專 訪。在今天來看,這更像一本純真痴狂的 粉絲剪貼本,後來成為著名媒體人的劉 春,和專欄作家連岳,都有文章被收錄其 中。該書首印兩萬冊被一搶而空,各地書 店都出現了脫銷的情況。
在序言中,張立憲寫道:「有人以老一代的 口味說新的一代是受《大話西遊》毒害的 一代人,而這些受《大話西遊》毒害的新 人則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們比前一輩 更智慧,人類在不斷地更新自己,我們有 生命力,因為我們是新的。當我們年老的 時候,希望可以看到一個經我們手整理後 的美麗中國……』」
關於《大話西遊》的評價能夠引出「智 慧」和「美麗中國」這樣的詞,如何評判周星 馳,在世紀之交是判斷兩代人不同價值觀 的重要指標。
2001年《中華讀書報》采訪了北大學生 後,這樣解釋《大話西遊》的流行:「學生 們由於在中學受老師的影響,有一定的語 言模式,進入大學後又不可能直接把成年 人的社會語言拿來用,於是就出現了這個 語言缺乏的過程。他們急於找到一種可以 表達自己、表達大學新生活的語言……《大 話西遊》戲謔的、荒謬的語言就在此時與 學生們一拍即?合。」
另一種常見的解讀是把周星馳的流行和網 絡時代連在一起:「周星馳隨心所欲的說 話、行為方式,也正好符合網路人群的審 美標准:自由至上。同時電影中宣揚的無 等級社會,比如唐僧為師不尊,正好契合 當今網路的生存狀況,沒有權力話語,每 個人都是傳播者,同時又是受眾。」而在更 多的網路影評中,年輕人更看重電影中的 情感元素:小人物的奮斗和對愛情的忠 誠。
這股潮流中,一些學院派知識分子亦大方 表達對周星馳的喜愛,更復雜的解讀隨之 而來。2000年6月,北大東門的文藝青年 坐標「雕刻時光」咖啡館舉行了一場名 為「《大話西遊》為何會受當代年輕人喜 歡」的座談,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 (時年56歲)和六個30歲不到的年輕人一 起聊周星馳。他提到了解構這個概念:「首 先解構了師徒關系,第二個解構了人神關 系,第三個解構了時空關系,第四個解構 了生死關系。而沒有被解構的一個是愛 情,另一個是信仰。」
後來頻頻被提及的「《大話西遊》是後現代 主義解構」的觀點在此時已經基本成熟。一 篇名為《從周星馳現象看後現代文化》的 文章中,從西方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寫到周 星馳的後現代主義形象,洋洋灑灑儼然學 術論文。不過,後來周星馳接受楊瀾訪 問,直接表示自己不懂復雜的理論:「很多 事情我都不知道」,「他們看到了我看不到 的東西」。
2001年,周星馳登上北京大學講堂和學生 交流。媒體也跟進報道了「無厘頭文化的流 行」,海量的媒體和網路討論中,對周星馳 的「過度解讀」顯而易見。有個笑話這樣 說:「周星馳上了一趟網,終於知道《大話 西遊》的含義是什麼了。」
慢慢跌下「神壇」
細心的星粉會發現,從少林足球開始,那些周的搞笑元素就流於浮誇了,是為搞笑而去搞笑。到了功夫,簡直就是
不知所雲。這種浮誇一直在,到西遊伏魔、美人魚一直都是。就是看看特技多過搞笑。與1996年之前的周的電影比,為什麼為前後差別這么大?正因為一部片子編劇相當重要,周的經典片的編劇都是別人給他寫好的,而從少林足球開始他單干之後,他自己參與編劇,風格突變也就在所難免,因為他18歲就出來電視台打拚,文化修養十分有限,能自己做主了自然就加上自己想當然的東西,也許他的能力只合適做演員,不能得干好編劇和導演,所以顯得很吃力,平均幾年才出一部電影。即使這樣,50多歲的他已然滿頭白發,看西遊伏妖做為他西遊三部曲第三部,大量粘貼網路句子還拉上徐克執導,可見他越來越力不從心。只是當年他還在演,他的個人魅力撐著,大夥兒出於對他的狂熱喜愛,順勢接受了他的電影。等到周自己抽身而出後,不再出演,專做編劇導演,雖然幾年才出一個片子,但越來越多的人會慢慢醒悟。等了幾年,等來等去只等到一部爛片。這已經不是原來的周星馳,人們認為他老了,其實正當壯年的他其實未老,只是他太自負,不再願低下頭接受別人的劇本,也不願再做一線演員,而要做高高在上的老闆和導演。慢慢的,他開始跌下「神壇」----正如他所說:我只是個演員。當然現在他不是個演員了,只是個導演。
說到周星馳,我想諸位不可避免的就會想到其電影的「無厘頭」的風格。這種風格基本貫穿了周星馳早中期的電影的始末,並在其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於說到「無厘頭」大家馬上就會條件反射般的聯想到周星馳。而無厘頭電影雖非是周星馳的首創,但卻是由周星馳的電影,而被人真正所熟知的一種電影類型。「無厘頭」也是周星馳喜劇電影中呈現喜劇效果的一種常用手段。「而無厘頭」這個詞彙,最早是來自廣東佛山等地方的粵語中的俗語,其基本含義是指某一事件或行為沒有來由,即某一個人說話做事沒有目的性、中心性和邏輯性,通俗來講,就是胡言亂語,瘋言瘋語。所以在周星馳電影中,周星馳往往扮演的就是看起來有些瘋瘋癲癲乃至於癲狂的小人物。周星馳的電 影里大量傳播一種反英雄情緒,我就是小人物,消解英雄,對龐大數量的普通大眾來說,這很容易引起共鳴。本來喜劇演員本身就是個丑角,類似馬戲團里的小丑做些翻跟頭,摔跤,或是做鬼臉,自己打自己臉詐作瘋癲以取悅觀眾的事,所以周有錢,做老闆之後不再願做喜劇演員就是這原因。
周的「無厘頭」的風格喜劇電影本來無可厚非,但他錯就錯在對西遊記的變味的改編上,他的西遊三部曲,大話西遊、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不止是對西遊記原著的不尊重,特別是對唐僧這個中國歷史上作出極大貢獻的聖僧(唐僧對中國的佛教乃至世界的佛教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唐僧即玄奘法師從天竺取經和翻譯佛經對全世界佛教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要知道唐朝佛教的興盛與玄奘法師從印度取來的佛經是分不開的,況且法師把取來的佛經翻譯成中文;後來才有了中國大唐時期佛教的大興。在唐朝時期佛教後來又東傳朝鮮、日本,北傳蒙古、俄羅斯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玄奘法師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人稱三藏聖師 具菩薩果位,佛教法相宗創始人,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創立宗主。據史料記載玄奘法師臨終前預知時至,集眾徒弟准備後事,作睡佛卧狀,第五日中夜,徒弟問「和尚定生彌勒菩薩前不?」答曰。「決定得生」。言已氣絕。迄經兩個月身體面色依然如平常深睡一般。皇帝下敕葬於白鹿原四十里中白塔,後又因白塔太近燭帝城,又令改葬於樊川。一挖出棺,眾人咸嘆神異。因為經久埋痤,法師竟然色相如初。史上六祖大師是肉身不腐,玄奘法師也是一位肉身菩薩啊。)
周的西遊三部曲特別是對唐僧是非常的不尊重的,可以說是在黑暗化,妖魔化的黑這位聖僧的。如果說黑他的三個小說虛構的徒弟,因為是子虛無有的人,沒人會覺得難受,但是黑這個現實中真正存在的聖僧,就太過分了。央視版《西遊記》不敢黑,因為人家尊重原著,因為原著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不敢黑,因為他知道玄奘法師是真正的聖僧,他只敢虛構出他的三個徒弟出來,作為法師的護法,保唐僧去取經成功。整部西遊記以一個修行人,去除貪嗔痴三大心魔,轉貪嗔痴為戒定慧,戰勝外魔,終成正果取回真經的故事。寫的是本心,一心向佛之心(唐僧),克服心猿(孫悟空等徒弟)意馬(白龍馬),戰勝外魔(九九八十一難妖魔鬼怪)終成正果的故事。師徒四人如同一個整體,唐僧身為師傅是正心善念的代表,孫悟空是打殺外魔的利器,但也要止殺(克服心猿),不然與魔何異?所以孫悟空有緊箍咒的圈是無法摘下來的,也說明他與唐僧本是一體兩面,唐僧念緊箍咒就是在降服自己的心魔(孫悟空)就好比和尚要把向外跑的心拉回來,就要不停的念咒一樣,讓心放在咒上,就能得到定就不會被外界所迷惑了。因為歷史上唐僧取經只有他自己一人,所謂的孫悟空三徒都是他心魔代表,以小說形式來外顯修飾而已。豬八戒好色性貪(貪)孫悟空好殺性頑(嗔)沙和尚好狠性凶(痴)。貪嗔痴三毒,是修行之人要降服的三頭惡龍,其實就是他心中的心魔,能降服內心,才能戰勝外魔,終成正果。所以吳承恩並沒有黑唐僧,也沒有黑西遊,因為唐僧西遊本是個很殊勝的佛事,影響世界千萬年的大事,他可不敢黑。所以那些看了周的西遊三部曲說是最能體現出原著的暗黑本質的人,都是自以為是,都是被周影響曲解西遊,因為西遊原著根本沒有黑暗性質,如果你能看出黑暗來,說明你的內心是暗黑的,才會如此曲解西遊。
正因為當年周的大話西遊影響力太大,所以他黑唐僧的罪過也就越大,所以他一樣得到了現世報,他的現世報就是也一樣被人黑,他被向華強動員整個和他相關的娛樂圈子裡的明星黑他,搞得眾叛親離,以前的合作夥伴,明星們都與他反目為仇,就連跟了他十幾年的女朋友離開他後都成為仇敵,50出頭就白發蒼蒼形同老者,孑然一身,個中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可不止止是人品差,太看重錢就造成的,更多的原因是因為黑了聖僧得了現世報。現在西遊三部曲黑得更變本加厲,這種果報最終地點是地獄了。所以做明星,有的時候是不可不注意,有的事可為,有些事不可為,特別是香港這么信神佛的社會,他竟然如此放肆,難道他不懂得尊重聖人嗎?或者他沒有看過西遊原著?難道聖人是可以用來開玩笑的嗎?下面貼下六小齡童的:反對觀音和唐僧接吻擁抱
文學是平面的,成為影視劇作品後便是立體的了。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也不是胡說,名著的改編是有一個底線的,主要情節和這些角色的人物基本性格不能變。我參加的央視版《西遊記》也有改編,唐僧師徒路經女兒國,女兒國國王愛上了唐僧,親臨禪房深表愛慕之心,唐僧一看愣了神:啊,太美了!隨後他額頭上直冒冷汗,但馬上眼睛一閉,「阿彌陀佛」,理智戰勝了情感。這些小說里沒有的情節就叫改編,但是我們有一個原則:忠於原著,慎於翻新。最後結尾時,唐僧頭也不回的上路了,女兒國國王眼淚汪汪的相送。如果你設想唐僧和女兒國國王有一夜情呢?那別說孫悟空、豬八戒了,恐怕連沙和尚也不幹了。所以我覺得這都不是可以探討的問題了,不在百花齊放之列。我們是研究和溝通如何來改編世界名著,而不是商討孫悟空能否結婚生子,唐僧有否有浪漫愛情,豬八戒究竟是否大色鬼,沙和尚可能會有一妻多妾之無聊事,如果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對愛情的忠貞超過了對取經的堅定,這根本違反了這部文學名著的本意了。唐僧原型玄奘法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佛學家、翻譯家和教育家,玄奘精神一直被尊敬和推崇,所以我希望改編者一定筆下留情,千萬不要拿先祖的名著去開涮或戲說,甚至惡搞,要防止一些影視劇作品為了商業利益或一時的所謂收視率,滿足少數人的樂趣而喪失藝德和人格。
記得有一次我去小學做講座,一位小同學問我:「孫悟空一共有多少個女朋友?」我無言以對。《西遊記》這部舉世聞名的神話小說,成書四百多年來深受海內外讀者的歡迎,世界各國不同文字的《西遊記》大約有一百多種版本。2004年農歷猴年,也是小說作者、文學大師吳承恩先生誕辰五百周年,江蘇淮安楚州政府,為了表彰我們家族四代人為中國西遊文化的發展和猴王精神的弘揚,出巨資在「吳承恩故居」旁建造了一座2700多平方米的「美猴王世家藝術館」(啟功先生題字)。館內展出的三百五十多件文物都是我們捐贈的。我認為,孫悟空是中華民族偶像型的神話人物,不要認為神話就可以說胡話,改編也並非亂編。一部好作品不是迎合一時的所謂潮流,而是跨越時空,由時間來證明的。
中國獨一無二的猴戲表演藝術獨樹一幟,自成體系,我們歡迎眾多國家來關注我們的文學作品,但反對類似唐僧與悟空談情說愛,或者觀音和唐僧接吻擁抱。
九月底,38集電視連續劇《吳承恩與<西遊記>》就要開拍,我主演吳承恩和孫悟空二個人物,告訴世人:吳承恩是如何寫?為什麼寫?為什麼只有他能寫成《西遊記》?同時,電影《西遊記》也會在明年開拍,可謂中國「西遊記年」。
謝謝大家的支持!
昨天的《北京晨報》刊登了對我們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李培森的采訪,他表示「拍攝名著需要注意,一是門檻要高,不能誰想拍都能拍,必須有實力,萬一把《水滸》拍成黑社會就沒法看了,建議國家應該成立一個四大名著審查小組,就像現在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審查小組一樣。二是不能過於市場化,當年央視拍四大名著不是為了賺錢,教育性藝術性是排在第一位,公司行為肯定是要利潤,但是也要考慮名著的影響力大,為了錢失去其藝術魅力就錯了。三是不能戲說,適當藝術加工很必要,但是孫悟空變得貧嘴滑舌、完全無厘頭,那就不是孫悟空了。」對李主任的觀點我很贊同,早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就說過中國的世界名著不多,國家要立法保護,現在廣電部的領導也開始重視這件事,陸續槍斃了一些戲說名著題材的電視劇,我認為今後還是要更加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百花齊放不是對原著精髓變味的改編,希望網民朋友都來關注探討這個現象。
近期,我會把更多精力放在《吳承恩與<西遊記>》上,在此對所有給我寫信的觀眾表示感謝,我會在完成這部戲後再給大家回復。
Ⅲ 西影廠近二十年出品的電影有哪些
野媽媽 《草原風暴》《碧空銀花》《桃花扇》《天山的紅花》《生活的顫音》《第十個彈孔》 《西安事變》 《沒有航標的河流》《默默的小理河》《人生》《野山》《老井》《紅高粱》《龍年檔案》《突發事件》《地下交通站》《西安事變》《關中風雲》《美麗的大腳》《天地英雄》《驚蟄》《日出日落》《情癲大聖》《愛亦無聲》《雪花那個飄》《女檢察官》《阿妹的諾言》《老港正傳》
Ⅳ 請問女主演名字是誰啊
石蘭啦.
姓名:石蘭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7年8月20日 民族:漢族 籍貫:江西樂平人 出生地:江西省南昌市 學歷:大學 身高:168cm 體重:50Kg 星座:獅子座 血型:A型 個性:內外兼有 擅長技能:鋼琴、舞蹈 嗜好:唱歌、看音樂劇 優點:樂觀、大方 缺點:沒記性 個人座右銘:做真實的自己 最喜歡的科目:音樂、美術 最喜歡的顏色:藍色 最喜歡的零食:水果 最喜歡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最喜歡的國家:中國 最喜歡的運動:網球 最喜歡的樂器:鋼琴 最喜歡的歌手:王菲 最喜歡的科目:音樂、美術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時光倒流》 最想合作的男影星:尼古拉.凱奇 最想合作的女影星:茱利亞.羅伯茨
1967年8月20日出生於南昌。 1985年畢業於南昌第十中學,同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1989年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9年在電視劇《王司馬的大學生涯》中飾女主角高原;電影《女神探寶蓋丁》中飾「西班牙」。
1990年電影《鐵血金魂》飾「金麗」。 1991年北影廠電影《寶貝、小偷、大盜》中飾女主角「耿小梅」。深圳廠電影《新潮姑娘》中配演。 1992年北影廠電影《青春無悔》中飾女主角「麥群」。並獲當年「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該片曾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芝加哥、紐約、舊金山四城市舉辦的中國電影展並獲`92年上海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西影廠電影《青春沖動》中飾女主角「艾華」。獲16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3年8集電視劇《殺人街的故事》中飾女主角之一「肖雅」;25集電視劇《新大陸》中飾女主角之一「小魚」。
1994年長影廠電影《永無寧日》中飾女主角「小芳」;32集電視劇《美容院》中飾女主角之一「方梅」。
1995年10集電視劇《顧城與英兒》中飾女主角「英兒」;長影廠電影《翡翠大劫案》中配演;22集電視劇《一路等候》中配演;北影廠電影《米》中飾女主角「織雲」。
1996年10集電視劇《秋來夢醒時》中飾女主角;20集電視劇《老公不在家》中飾「王美麗」;20集電視劇《無冕之王》中飾「令狐女」。
1997年28集電視劇《呂後傳奇》中飾「戚夫人」;20集電視連續劇《龍子龍孫》中飾女主角「葉文」;上影廠電影《靈魂出竅》中飾女主角「寧馨」;上影廠電影《激情辯護》中飾女二號「林小光」。此片榮獲第二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北京台22集電視連續劇《未了上海情》中飾女主角之一「若紅」;中央台22集電視連續劇《天下財富》中飾「顧浣」;20集電視連續劇《無雪的冬天》中飾「曾依妹」。
1998年17集電視連續劇《多雨時節》中飾「劉麗春」;15集電視劇《黑白布局》中飾女主角;12集電視劇《本色的人》中飾女主角。 名人名言網歡迎您的光臨
電視劇:《王司馬的大學生涯》、《殺人街的故事》、《新大陸》、《美容院》、《顧城與英兒》、《一路等候》等 名人名言網歡迎您的光臨
電影:《鐵血金魂》、《女神探寶蓋丁》、《青春無悔》、《青春沖動》、《寶貝、小偷、大盜》、《永無寧日》、《激情辯護》等
Ⅳ 星爺的《大話西遊》最後夕陽武士那段是什麼意思
夕陽武士的出現,堪稱《大話西遊》的神來之筆。
然而,夕陽武士在兩部《大話西遊》的內容安排上,都屬於空降型角色,出現後讓人感覺很突兀。好在他探討的主題和大話中的是一脈相承的,所以還能讓人接受。
說到這里,很有必要說一下王家衛和劉鎮偉的關系。
《東邪西毒》是澤東影業出品的第一部電影,澤東影業的創始人就是王家衛。王家衛拉劉鎮偉做股東,老劉不幹,表示只接受非利益夥伴的合作模式,在公司成立初期確保「澤東」的資金流。
有了自己的電影公司,王家衛決定大幹一場,看到徐克拍《笑傲江湖》,很賺錢,於是老王也從金庸那裡拿到了《射鵰英雄傳》的版權。
《東邪西毒》就是王劉聯合做的第一個項目。然而短平快拍攝為主流的香港電影圈,王家衛的拍片效率可以說是低到反人類。
從1992年9月開機,快到93年了,毛都沒有整出來。
投資商是有黑社會背景的,交不出電影,聲稱要砍人。在這個背景下,劉鎮偉花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據說是27天,用原先人馬拍了《東成西就》。
王家衛曾經對記者吹牛逼,說《東成西就》就是他語老劉計劃的產物,其實不是的。在這么短的時間拍片,老劉焦慮到想自殺,多年之後還說《東成西就》是他最恨的電影。
《東成西就》臨時救場,為他們賺了一筆錢。王家衛繼續磨《東邪西毒》。沒錢的話,張國榮還幫忙找錢,所以在《東邪西毒》中張國榮的鏡頭最多。
坊間還傳聞,王家衛給劉鎮偉開的是空頭支票。只要了他的銀行卡號碼,然後就沒然後了。
但老劉收獲了王家衛帶給他的精神財富。《大話西遊》中有的台詞抄《重慶森林》,抄《東邪西毒》,都證明劉鎮偉確實受到王家衛的影響。
後來劉鎮偉寫《大話西遊》的劇本,也是在精神上復制《東邪西毒》。
兩部電影講的都是痴男怨女愛的要死要活,但就是不能在一起。
夕陽武士和紫霞仙子的對話就是來自《東邪西毒》中盲劍客(夕陽武士)與歐陽鋒的對話。
《大話西遊》的構思和部分故事來自《東邪西毒》也得到了王家衛的承認,他曾說,
《大話西遊》某些情節就是源自《東邪西毒》的第一稿,春三十娘和至尊寶是當時發展出來的故事,後來沒用上。去看《大話西遊》午夜場,發現至尊寶變成了周星馳,我就樂了。
春三十娘這個名字就很讓人炸毛,一不留神就會讓人誤讀為春十三娘,多少人因為這個名字寫錯挨罵——不禁想起我的黑歷史。
講了這么多,其實還是想說,有才華的人需要錢來養著,有錢的人多要與有才華的人交往,賺錢更容易。
然而有意思的是,1995年左右,劉鎮偉和周星馳拍《大話西遊》,正是彩星電影公司與西影廠合作的產物。
然而,《大話西遊》把周星馳的彩星電影公司都搞垮了。那兩年王家衛的電影真是不賺錢啊,周星馳都鎮不住。
兩者還有個共同點,公映是都被視為爛片,多年後口碑逆轉,被封神作。
Ⅵ 我想找部老電影但名字忘了 大家幫我想想!
《天地英雄》,樓主我是第一個回答的,分給我哦~
名將系統電影簡介
中文片名:天地英雄英文名稱:WarriorsofHeavenandEarth對白:漢語日語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影股份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主演:姜文飾李校尉趙薇飾文珠中井貴一飾來棲王學圻飾響馬子安哈斯巴根飾CaoJin李海濱飾ZaoZimo楊海泉飾Baldy導演/編劇:何平攝影:趙非作曲:A-R-RAHMAN上映時間:2003年9月23日劇情介紹:史詩動作巨片《天地英雄》由著名導演何平執導,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盛唐時期的大漠邊關的傳奇故事:戍邊李校尉(姜文飾演)因違抗軍令,不願屠殺突厥的俘虜——一些手無寸鐵的老人,婦女和孩子而被朝廷通緝,日本遣唐使來棲(中井貴一飾演)因屢請回國而被朝廷貶為捕快,派往西域緝拿逃犯,二人相遇後,一場大戰不分勝負,於是相約再戰。正在此時,他們迎頭碰上了護送經書的朝廷商隊、覬覦駝隊的響馬子安(王學圻飾演)、曾被李所救的將軍之女文珠(趙薇飾演),而安的背後,似乎還另有主謀。一場生死大戰就此展開,「問天下誰是英雄?」內心頗有「俠氣」的何平導演力圖給中外影壇帶來一部充滿陽剛氣和英雄氣的巨制。
Ⅶ 倪萍在甘肅拍過一部電影名叫什麼
《美麗的大腳》
是西安電影製片廠、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於2003年的勵志片,由楊亞洲執導,倪萍、袁泉、孫海英主演。
該片通過一位普通山村婦女對自身命運價值與情感的寄託與追求,揭示出若要徹底改變落後的生存狀態便需要人們從愚昧和貧瘠中徹底覺悟。
倪萍飾演的張美麗是一名農村教師,她唯一出眾的地方就是那雙能穿43碼鞋的大腳,她總覺得自己這輩子不太成功,所以竭盡所能的讓村裡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丈夫因無知犯罪被斃,孩子因病夭折,最後,她只得把所有感情都寄在別的孩子身上,請求村長,當上了「孩子王」。
劇情簡介:
西部農村少婦張美麗(倪萍飾)的丈夫因無知犯罪,被斃了,孩子因病,夭折了。面臨人生的苦難,張美麗悟出了一些道理,她把所有感情都寄在孩子們身上,請求村長,當上了「孩子王」。
張美麗熱情達觀、自然真誠、俠骨柔腸、視學生為已出,在土房子里教著一幫子「泥孩子」。她用她那濃厚的地方話教他們識字、造句;她用那跑了調的嗓子笨拙的姿勢領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戲;她用她那寸寸柔腸感動影響了都市麗人夏雨(袁泉飾),她用她那錚錚的俠骨給孩子們贏來了資助。
張美麗帶著一群孩子們連走連唱,跳著飛揚的黃土迎來了北京的志願者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夏雨。黃土地上的生活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夏雨的人生軌跡,同時也逐步地改變了「美麗的大腳」的足跡。
影片評價;
幾個具有震撼力的特寫場景,幾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幾段風趣詼諧的彈唱,再加上恰到好處增添感人分數的配樂,讓這部影片表達流暢、顯得立體、豐滿。擅長拍生活情感故事的導演楊亞洲把這部影片發揮得很成功,在厚重的故事之中融入不少的「煽情」成分,頗為動人。
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笑料的電影,在結束後沒少讓觀眾悄悄抹淚。一位觀眾說:「我還以為是喜劇呢,沒想到這么感人,拍得真好。」觀眾往往是前一分鍾還開懷不已,後一分鍾又唏噓感嘆。
這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並不想片面地去追求情節的離奇曲折,而是試圖在情節的自然流動中,最大限度揭示隱藏在人性最底層的沖突與矛盾,從而把傳統西部電影更多的是通過鏡頭語言、畫面結構表現出來的張力,引向了深層、引向人性的深處。
倪萍,1959年2月16日出生於中國山東省威海市榮成,主持人、演員和作家,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
1983年,倪萍被定為國家二級演員。 1990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台,先後主持了13屆春節聯歡晚會,1992年,獲得第6屆星光獎最佳主持人獎,1993年又獲得了第7屆星光獎最佳主持人獎。1994年,獲得第1屆全國廣播電視「百優雙十佳」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2002年,與楊亞洲導演首次合作電影《美麗的大腳》並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2003年,倪萍獲得第六屆金話筒特殊榮譽獎。同年因參演電視劇《美麗的大腳》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和第1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2004年9月憑借參演電視劇《浪漫的事》獲得了第2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 2006年,憑借電影《雪花那個飄》獲得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010年憑借參演的電影《大太陽》在中美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同年《姥姥語錄》出版,憑此書獲得冰心散文獎。
2011年,開始擔任中國達人秀第三季評委。2012年,憑借參演的電影《大太陽》獲得第11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014年,擔任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等著我》節目主持人。
人物評價;
倪萍始終是個優秀的主持人,她很善於把握人的感情心靈,作到以情動人,她在主持方面有很高層次的專業積累,同時她又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人。
她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主持人的真實狀態,她也給人帶來很多優秀電影、是金雞獎影後。
她在《綜藝大觀》及春節聯歡晚會中的朴實自然的主持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無論從主持人身份還是演員身份來評價倪萍,她都是個有才華的女性
倪萍的喜劇天賦,那真的是叫好
Ⅷ 陝西方言的電影有哪些
陝西方言的電影有:
1、高興:故事發生在陝西,農民劉高興(郭濤飾)是個喜歡設計飛行器的有心人。為了拍攝「劉高興」在空中飛行時俯瞰地面上的美麗景色,導演早在一年前就到陝西陝北等地考查外景,並不惜重金邀請來了亞洲唯一一個flyingcam航拍設備攝影團隊專門拍攝空中景色。
2、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是一部都市喜劇電影,由張藝謀執導,姜文、李保田、瞿穎等主演。故事講述的是青年趙小帥以奇特的方式,狂熱的追求漂亮姑娘安紅,而引發了一場詼諧幽默和社會意蘊的故事,該電影於1997年5月16日上映。
3、舉起手來:對白語言主要是漢語普通話或陝西方言。講述了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地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但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搖搖晃晃地走出來。
4、古寶奇緣:該片除了涉及陝西方言外,關於文物保護的話題也是其一大亮點。研討會上,主創就圍繞了三方面的話題進行討論——關於陝西方言,關於收藏鑒寶以及關於原生態式的喜劇表演。在談到創作影片的初衷時,導演徐捷透露除了力主推廣陝西方言外,也有迎合當今時尚熱點話題文物鑒寶。
5、私人定製:《私人訂制》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出品的喜劇電影,馮小剛導演,葛優、白百何、李小璐、鄭愷聯袂主演,范偉、宋丹丹、李誠儒、王寶強、成龍等參演。2013年12月19日正式上映。
Ⅸ 求一部中國老武俠電影名
片名:雙旗鎮刀客(1990)
導演: 何平
編劇: 楊爭光 何平
主演: 王剛 孫海英 高偉 趙瑪娜 常江
上映: 1992年12月4日 瑞典
類型: 冒險片
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國語
時長: 90分鍾
顏色: 彩色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雙旗鎮是西部荒漠上一個孤零零的古老堡子。因殺人從不回刀而得名。「一刀仙」兄弟二人在鎮上橫行霸道,使鎮子里充滿神秘和恐怖。
小刀客孩哥遵父遺囑,為接「指腹為婚」的小媳婦,尋覓到雙旗鎮。未婚妻好妹和她開客棧的父親瘸子對孩哥非常冷漠,但礙於情面,留他當了客棧的伙計。一天,「一刀仙」的胞弟二爺在客棧喝酒,看上好妹欲施強暴,孩哥挺身而出殺死了「一刀仙」的胞弟。「一刀仙」聞訊趕來,為弟復仇。孩哥從小隨父習武,練得「關西無極刀」法,從未嘗試,兩強相峙,一陣狂風卷過,「一刀仙」成了關西無極刀下之鬼。日出,孩哥騎馬帶著好妹離開了神秘而恐怖的雙旗鎮。
[編輯本段]獲得獎勵
1993年第四十三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獎
1991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
1992年東京第三屆夕張國際驚險與科幻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1992年香港第十一屆金像獎十大華語片獎
1992年第五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年度大陸優秀電影獎
[編輯本段]影片花絮
西部的英雄與浪漫
如果中國有西部武俠電影這個名詞的話,那麼應該是從《雙旗鎮刀客》開始的。西部的蠻荒力量和浪漫英雄為綿延了幾十年的武俠片歷史增添了一道異樣的色彩,並且何平將之延續到了十多年後的《天地英雄》,盡管那些更精心營造的畫面里已經很難再見到彼時的創新與激情。
何平:西部的英雄與浪漫
《雙旗鎮刀客》就像《天地英雄》前傳
《雙旗鎮刀客》是我獨立導演的第二部故事片。當時吳天明擔任西影廠廠長,正是西影發展的黃金時期,我拍完第一部電影《川島芳子》後,就想要拍一部動作片。其實我最開始寫的故事叫《大漠落日》,也就是後來的《天地英雄》,但是當時拍不了,因為預算很大,沒人信得過我,正好故事裡有一個小孩,於是就用他做個實驗,後來在《天地英雄》里還有這個孩子,所以從創作的聯繫上,它有點像《天地英雄》的前傳。
現實與浪漫的結合
從拍第一部影片開始我就反對寫劇本搞集體創作,但是在有了這個故事梗概之後,還是要找一個作家寫第一稿。開始我找了蘆葦,但他因為要去拍一個皮影戲的短片,就給我推薦了楊爭光。楊爭光的第一稿劇本給影片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對於中國西部農村帶有特別典型的劣根性的小人物把握得特別好,而我自己寫的東西很飄,如天馬行空。比如影片中一刀仙的神勁兒就是我的靈感,在第一稿的基礎上,我又寫了第二稿,所以《雙旗鎮刀客》在氣質上是現實與浪漫的一次很好的結合。
萬里尋到雙旗鎮
從創作劇本到選景完成,前後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但是在找到「雙旗鎮」之前,我們幾乎要放棄這個計劃了,因為找不到故事中的那座古城這個戲就不能拍。我們那部戲花了127萬元,預算決定了我沒錢搭景,我和楊爭光、攝影馬德林,美術錢運選一行人沿著河西走廊已經走了一萬多公里,終於在一個叫駱駝城的地方有了突破。我們開著一輛北京吉普,沿著蘭新公路一路開過去,隔著不少沙丘看到一個小角,有點當年絲路驛站的模樣,我們用指北針定了位置,然後就下了車,在沙漠里走了兩個小時。當我們越過最後一道沙丘,在夕陽的余暉里,一座完完整整的古城遺址出現在我們面前,漂亮極了!
孫海英有種西部刀客的神勁兒
一刀仙的扮演者孫海英是西影廠的另一位導演周有朝推薦的。我在幫吳天明給《老井》選演員時見過他,黑黑瘦瘦的,也很年輕,有一種西部刀客的神勁兒,那時有一個好處,不興用明星,只要我看上了就用了。當然最難找的還是孩哥。片中雖然沒有更多的武打戲,當時我要求必須得找練過武的人,因為他一舉一動,跟一般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找到北京師范學院的時候,我看中一個孩子,大概15歲,個兒很矮,黑黑的,牙很白,眼睛很亮,長得像藏族孩子,老師告訴我這是全國少年刀術冠軍。這個叫高偉的孩子後來就成了影片中的孩哥,現在做了導演。
用過期膠片拍出一部好作品
當時中國電影界比較流行用靜止畫面,長鏡頭敘事,可《雙旗鎮刀客》卻有大量的運動鏡頭,需要花時間、花膠片。吳天明有一個政策,對於好的導演片比可以到1∶3,像我們年輕導演只有1∶2.5~2.8。於是我和馬德林跟生產辦主任談,將倉庫里之前拍剩下的即將過期的廢棄膠片包了,膠片的數量大概能有1∶8.5,馬德林對我說,我們年輕導演就算是用這些過期膠片,也一樣能拍出一部好作品。那時沒有監視器,也沒法看回放,只能是邊拍邊洗,然後拿到縣城的電影院去看。
它帶給很多人夢想
從《雙旗鎮刀客》到《天地英雄》我的四部電影都選擇在西部拍,一是因為我要遠離城市,二是希望發生故事的地方蠻荒一點,不要太有秩序,否則我的想像空間就要被阻斷,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將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完美結合。
這是一個成長的故事,一個發現能力的故事。我一天大學沒讀過,在江湖中遊走而生的這么一個人,當你真正去面對事情的時候,才能發現你的能力有多少。所以拍完我就講,雖然製作很粗糙,但這是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20年之後觀眾還能得到啟發。它帶給很多人夢想,周星馳跟我說過,他拍過一部戲,到後來怎麼也找不到故事的結尾,於是把《雙旗鎮刀客》找出來反復看,找到了靈感,那部電影就是《少林足球》。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本片在影像風格上具有濃厚的日本劍俠片味道,與大陸傳統武俠片差別甚大。獲1993年第四十三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獎;1991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1992年第三屆夕張國際驚險與科幻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1992年香港第十一屆金像獎十大華語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