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電影的片名
就是海神號 但沒有尼古拉斯凱奇 你看錯了吧
聖誕前夜,一艘豪華的遠洋游輪載著歡樂的遊客們緩慢地航行在北大西洋「平靜」的海面上。在船上巨大而豪華的禮堂大廳里,一場奢華的新年酒會正在進行著。達官顯貴、社會名流們正在觥籌交錯中享受著燈火輝煌氣氛,一些人更是陶醉於絢爛的舞池中肆意狂歡。當巨輪上的人們在茫茫的大洋之上盡情的歡歌笑語時,深不可測的洋底卻發生了劇烈的地殼運動,從而引發了一場空前的海嘯,先前略顯平靜的海面上陡然掀起一道洶涌的巨浪。高聳的巨浪如野獸般在海上咆哮,並迅速從側面撲向毫無准備的「海神號」。瞬間,「海神」號被高達90英尺的巨浪壓倒,底朝天傾覆在海面之上。無數乘客在毫無預兆的磨難中丟了性命,一些僥幸沒有被巨浪奪去性命的人一時間驚惶失措、亂作一團。「冷靜」的船長一聲令下:倖存的乘客不得亂跑,在原地等待求援。話音剛落,這位船長竟然轉身離開,獨自逃命去了。
在輪船的娛樂場里正享受博彩之趣的職業賭徒約翰·迪蘭(喬什·盧卡斯)在遭受突如其來的災難之後,不願坐以待斃,獨自勇敢地去尋找逃生的出路。在逃生途中遭遇一位與女兒失散的父親羅伯特·萊姆希(科特·拉塞爾),順道幫助他找到了女兒珍妮佛(艾米·羅素)以及她的男友克里斯蒂安(邁克·沃格)。為逃離險境,四人同心合力在迷宮般的船艙中尋找求生的通道。路上,他們救下一位單身母親(傑辛達·巴萊特)和她聰明的兒子科納(吉米·本奈特)以及更多需要援助的人……然而,兇殘的大海依然在肆虐,洶涌的海水不斷在湧入船艙,為了生存,眾人只得和時間在死神面前賽跑。
『貳』 有沒有那些非常值得看一看的美國電影
電影能夠反映出世界的千姿百態和人世間的炎涼冷暖,那些能夠打動人心、鼓舞信心的影片,往往運用或精妙或直白的方法來體現真理、人性和未來,下面推薦幾個我看過不止一遍的電影。
一、《辯護人》
「誰肯艱難際,豁達露心肝」,曾經身處於社會底層,就越能體會民眾的疾苦。
電影中的律師雖然沒有上過大學,但這正是他的優勢——對於地位較低的民眾有很強的同理心。這種同理心在主人公生活逐步改善的過程中並沒有消減。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人遭受不公,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觀念、讓我們站出來反抗。
律師的高中同學:
總的來說,愛情和正義是電影繞不開的兩個話題,同樣也是電影的魅力,最後再推薦幾個電影,不過就不一一詳細介紹了。
《天氣預報員》: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這狗屎生活,你總有需要照看的人。
《艾利之書》: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
《心靈捕手》:他在別人離開之前先趕人走,那是防衛心理。他因此孤獨了二十年。
《生肖克的救贖》:「你到底想了解什麼?我後悔犯罪嗎?我沒有一天不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溝通,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了,但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我得接受事實。改過自新?狗屁不通的詞!你蓋章吧,別浪費我的時間。告訴你一句實話,我他媽的不在乎。」
"Remember,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叄』 你對哪些美國電影有了解
《蝙蝠俠(俠影之謎)》是2005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T.坦普爾頓。從親眼目睹父母被人殺死的陰影中走出來的「蝙蝠俠」,經歷了成長之後,已經不再是那個桀驁不的孤單英雄了。在警官吉姆·戈登和檢查官哈維·登特的通力幫助下,「蝙蝠俠」無後顧之憂地繼續滿世界的奔波,與日益增長起來的犯罪威脅做著永無休止的爭斗,而他所在的高譚市,也是進展最為明顯的地方,犯罪率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持續下降著,畢竟對方是能夠上天入地的「蝙蝠俠」,不借兩個膽子誰還敢造次呢?不過像高譚這種科技與污穢並存的城市,平靜是不可能維持太久的,果不其然,新一輪的混亂很快就席捲了整個城市,人們再一被被恐慌所籠罩著,而聲稱願意為這一切負責的,自然就是所有混亂的源頭以及支配者--「小丑」了。
『肆』 講一群人被放到一個孤島上,他們之間互相獵殺,最後有一個人生存下來的歐美電影
這部電影是《死刑犯》。
劇情簡介
傑克·康拉德(史蒂夫·奧斯汀飾)是一名死刑犯,正在美國中部的一個監獄中等待著最後時刻的他,被腐敗的獄方賣給有錢的電視製作人,被迫參加一個非法的生死游戲真人秀。
Jack被帶到了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孤島上,他發現這場游戲的參賽者除了自己還有其他九個人,都是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死囚。他們彼此必須竭盡全力展開生死搏鬥,因為只有最後生存下來的人才有機會重獲自由。
(4)美國電影什麼之上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傑克·康拉德
出生地:拉伯克市,德州,美國
犯罪記錄:因在薩爾瓦多炸掉了一座大樓,並殺死三個人,而被宣判死罪。
2、尤恩·邁克斯塔利
演員維尼·瓊斯
出生地:曼徹斯特,英格蘭
犯罪記錄:英國特種兵。被非洲軍事法庭以強奸、動用私刑、謀殺判處死刑。
3、亞桑特瓦·埃迪猿
出生地:田馬,迦納
犯罪記錄:曾犯下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因罪案,有吸毒史。當她去摩洛哥旅行的迅時候,被人輪奸,飽受折磨。她涉嫌夥同他人一起殘酷地殺死了那些強奸過她的人,但她卻是惟一一個被捕並判處亥死刑的人。
『伍』 為什麼好多美國電影有意無意的都要把金門大橋拿來做場景
因為金門大橋所在的舊金山和好萊塢所在的洛杉磯同屬加州,而且是離得最近的超級大都市。美國很多製片人、編劇、導演住在加州,把故事寫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一點不奇怪。這些地方因為離得好萊塢比較近,人員設備交通費用等等較低。經常被拍攝,很容易找到各種各樣的素材,比如,缺一個金門大橋的大全景,或者說自己航拍太貴了,很容易可以從別人那裡買到素材。同樣是經常拍攝的緣故,外聯製片工作更容易做。當地政府部門,主管部門之類的大家都很熟悉劇組的要求、手續辦理流程。民眾對拍攝見怪不怪了,不會大量出現看鏡頭之類穿幫。同樣道理,一拍山道或者山區的戲就常常是內華達山脈,賭城拉斯維加斯也經常出鏡,都是因為離得近,經常拍戲,所以在電影中出現得多。金門大橋(英文:Golden Gate Bridge),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金門海峽之上,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也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橋身全長1900多米的,歷時4年,利用10萬多噸鋼材,耗資達3550萬美元建成,由橋梁工程師約瑟夫·斯特勞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設計。因其歷史價值,英、美兩國於2007年合拍同名紀錄片。1579年英國探險家FrancisDrake發現了連結太平洋和舊金山的一個海峽,這就是後來的金門。盡管這個名字在1849年的淘金潮以前早就使用,但淘金潮使得金門(進入北California的入口)成了加利福尼亞神秘魅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1872年就討論過要在金門海峽修建一座大橋的想法,但是直到1937年才在海峽上修了一座懸索橋。金門大橋橫跨南北,將舊金山市與Marin縣連結起來。花費四年多時間修建的這座橋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結構之一。它已不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但它卻是最著名的。金門大橋的巨大橋塔高227米,每根鋼索重6412公噸,由27000根鋼絲絞成。193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車。
『陸』 《美國往事》在電影史上究竟是什麼地位
二十年代的美國,紐約少年「面條」(羅伯特•德尼羅 飾)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大」(詹姆斯 • 伍茲 飾),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面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若干年後,「面條」出獄,當時的小夥伴們已經變成了健壯的青年人,在「麥大」的帶領下,他們開始了一系列搶劫、盜竊、敲詐活動。隨著犯罪活動的不斷深入,「麥大」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竟然把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列入了行動目標。「面條」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毀滅,偷偷打電話報警,想逼迫「麥大」收手。警察與「面條」的朋友展開激烈槍戰,「麥大」等人全部被殺。「面條」帶著深深的悔恨和痛苦,離開紐約,回到年少時生長的地方。
三十五年過去了,幾近垂暮的「面條」重新回到紐約的傷心地,他遇見了少時的朋友和舊情人,而當年「麥大」他們的死,背後竟然包含著出乎意料的陰謀。
有一種片子,伴隨你走過熱血沸騰的青春期,在成年後來看卻又是另一番感受。在巴西,它叫《上帝之城》,在日本,它叫《大佬》,在韓國,它叫《朋友》,在香港,它叫《古惑仔》,在大陸,它叫《陽光燦爛的日子》,最早的在美國,叫《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柒』 戰場之上,上帝不存!血腥殘酷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真實原型是什麼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是一部非常真實,特效超厲害的片子,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其真實原型是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影片前半段有種四五十年代美國電影的輕松浪漫氣息。年輕小夥子對漂亮的女護士一見鍾情,愣頭愣腦地追求,閃電式地戀愛——老電影里總有這種天雷碰地火的橋段,男女主角無比幸運地彼此看對眼,戀情順利得有種夢幻般的浪漫感。
『捌』 簡述美國電影分級制度的目的、內容和中國電影 在此方面的現狀
美國電影分級制度始於1968年。這種分級是由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民間組織「美國電影協會」(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PAA)制定的。這是一種自願分級制度,既避免由政府官員來審查電影藝術和管束電影工作者,又及時幫助家長做出什麼電影適合他們的孩子觀看的決定。
按照目前的分級,最無禁忌的是G級,意思是「普通觀眾」級,這是指那些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觀看的電影。PG之上是PG-13級。這一級是警告家長說,這部影片有可能包括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的內容,比如不算嚴重的暴力、裸體、性感、粗話等等。在PG-13以上是R級,也就是「限制級」。如果評級委員會認為電影里有一些成人內容,包括不斷出現暴力、裸體、吸毒或粗話等等,就會把電影定成R級。最為兒童不宜的級別是NC-17,這是「不許17歲以下未成年人觀看」的意思。NC-17的評級不意味著「淫穢」或「色情」,但是影片中的暴力、性、變態或吸毒等成人內容,對未成年人來說實在「太猛」。
中國電影分級制度上是不可能明確的寫出來的:電影作品要符合政治要求意識形態要求。
『玖』 美國電影分級中x p和m分別代表什麼
美國並沒有X、P、M電影的分級。
美國電影分級介紹:
1、G級
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2、PG級
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畫面可能讓兒童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3、PG-13級
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會有吸毒鏡頭和臟話。
4、R級
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過分血腥等場面和臟話。該類影片在部分國家上映時,會被評為15歲、16歲以下禁止觀賞的影片。
5、NC-17級
青少年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不適宜在影院播放。一般這樣的電影會流失一部分青少年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