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鏡頭是如何對焦和控制景深的
電影鏡頭的對焦和景深控制和照相機一樣,都是需要轉動鏡頭調焦環聚焦,調整光圈控制景深。電影鏡頭都是手動對焦,由於電影鏡頭的特殊設計對焦環旋轉行程都很大,一般都有跟焦組件,大的攝影組攝影師負責取景構圖,副攝影師或助手則是跟焦員,時刻為了控制畫面焦點。
❷ 拍電影時,攝像師是用自動對焦還是手動對焦的
1、G12攝像時不能進行光學變焦。
2、光學變焦簡單解釋就是通過鏡片機械運動實現的將被拍攝物體拉近的變焦方式,就像望遠鏡一樣。這種方式不損失圖像畫質。
數碼變焦就是單純的把圖片放大,這樣做同在電腦里放大圖片效果一樣,放大了會不清晰。
3、自動對焦就是半按快門時相機自己找到被拍攝物並調節到最「實」最清晰的狀態。手動對焦就是靠手一點一點調節,把被拍攝物調到最清晰的狀態。
❸ 電影如何追焦
首先來解釋什麼是追焦攝影——抓到對的角度,對的拍攝點,順著被拍攝的移動物速度同步且水平移動,就可以拍攝出主體部分清楚,背景模糊且呈現流動感的作品。
隨著數字攝影的發達,加上相機的價格日趨平價,攝影的普遍性也與日俱增,同時的,以往看似精深的技巧應用,如今也可藉由聰明的相機或後制輕易達成,也因此,攝影玩家們也更加追求學習特殊技巧的應用。
本篇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可以造成「流動感」但又可「保留主題部分清晰」的「追焦攝影」,這個技巧常應用在拍攝移動中的物體,拍攝出物體移動的流動感。
▲上圖與拍攝物的移動方向成平行,清晰的部分反而沒有抓到,且畫面少了張力
1.首先,將鏡頭對准」即將而來」的物體對焦,或者對移動體即將經過的目標對焦,
2.在目標物體經過鏡頭的瞬間,按下快門,同時鏡頭隨著目標物體「速度同步且平行移動」且「直到快門關閉」,
3.如此就完成了追焦攝影,
▲上圖快門過快,雖主體清楚,但背景的流動感仍略嫌不足,
此種技巧十分簡單,但也有幾項要注意的事項:
1.當快門快於1/60秒時,由於快門太快,不大容易造成流動感,
2.當快門慢於1/4秒時,由於快門太慢,移動鏡頭時容易造成嚴重的「上下垂直」手震,尤其是小台的相機特別要注意上下的晃動,
3.鏡頭的移動務必與移動目標物速度相對同步,否則成像也是會一團糊,
4.由於目標物不斷的移動,所以事先對焦不論多准都一定會部分失焦,因此盡量拍攝的位置不要與被拍攝物的移動方向平行,最好與移動物的方向交角15~45度左右,如此比較能夠增加清晰部分(對到焦的部分)的保留和機會,也可增加畫面的張力
這個技巧其實非常的簡單,任何相機皆適用,但是運氣的成分與經驗的運用則佔了絕大部分,往往拍攝10張也不見得會成功一張,因此一開始拍不上手是不用太沮喪的,
由於此種技巧十分注重「速度的直覺性」和「機身平移的穩定性」,相對於以往「固定機身拍攝」的「大原則」大相徑庭,技巧性也沒有個可完全依歸的准則,因此相對於以往的技巧應用來說,攝影者需要更加磨練本身的經驗及穩定性,以期拍出追焦攝影的佳作,
▲與被拍攝物的移動方向交15~45度角,與被拍攝物呈速度同步且水平移動鏡頭,便可拍攝出一張成功的追焦作品~
❹ 電影的拍攝是怎麼控制光圈,感光度,對焦,曝光等攝影
電影基本都是135膠片拍攝的(目前偶有數碼設備拍攝的電影以及IMAX大膠片),135攝影機固定每秒拍24幀畫面,因此快門固定的都是1/50秒,膠片的感光度也都是固定的低感膠片,因此只能用人工不光照明和光圈來控制曝光。
在拍攝風景或人物遠景時都採用小光圈保證大景深,因此需要加大人工照明的強度,拍攝中景,近景,特寫等用大光圈來虛化背景,則減小照明的強度。拍攝前導演,攝影師和燈光師要反復研究光照強度,角度,色溫等等。。
至於對焦,中景近景和特寫人物都是固定位置的,對焦也就簡單些,如果移動的話,可以採用攝影機滑軌,與人物等速移動,保持對焦點固定。
❺ 電影中手動對焦的意義
電影中手動對焦的意義在於:人為干預對焦過程,實現拍攝者的拍攝目的,在以下的場合拍攝中,使用自動對焦會出現對焦出錯的可能,需要用到手動對焦。
一、隔著物體拍攝時
我們在拍攝人像時,非常常見的拍攝手法,是隔著物體拍攝,例如商店的櫥窗,操場上的柵欄,把它們當作前景來增加畫面的空間感,但是這種拍攝方法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自動對焦會很吃力,會在前景與主體之間飄忽不定。
這個時候我們只要把自動對焦換成手動對焦,對著人物面部進行手動對焦,這樣前景自然就被虛化掉了。
二、拍攝微距時
微距攝影大家都知道拍攝的主體是很小的,距離也是需要很近的,即便我們可以使用微距鏡頭解決距離的問題,但是還有景深的問題,微距攝影的景深都是很淺的,哪怕很小的移動都會讓對焦點脫離主體,微距攝影的主體大多是昆蟲一類的小動物。
相機的自動對焦,會發出一些提示音,這樣也很容易嚇走膽小的傢伙們,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最好的選擇也是手動對焦。
三、 錄視頻時
手動對焦不止是在拍照的時候可以使用,如果在錄制視頻時,恰好你手中有一個佳能的小痰盂鏡頭,你就會知道它的自動對焦是多麼的鬧騰了,它的自動對焦會不斷地在那來回拉風箱。
而這些聲音在錄制視頻時都會被記錄在視頻內,這是很影響視頻的體驗效果的,所以在此時,你最好的選擇依然是手動對焦。
四、人像拍攝時
平時都是習慣自動對焦,在拍攝的時候往往都是把對焦點往人物臉上一放,然後就開始拍攝了,但是我們在拍攝人像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證人物的眼睛清晰銳利,都知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一張人像照片眼睛都不清晰,那基本就是一張廢片了。
而且人像拍攝是喜歡用大光圈淺景深的,相機的自動對焦很容易對在離眼睛較近的地方,這都會容易使人物的眼睛變得模糊,讓畫面失去活力,所以在拍攝人像時想要更加精準,也是要選擇手動對焦的。
❻ 用單反手動對焦怎樣拍攝微電影
這是兩個問題!
第一:手動對焦是在鏡頭的左側有一個AF/MF的按鈕,MF為手動對焦。
第二:微電影拍攝首先要有劇本,然後演員,攝像工具及器材然後就可以拍攝了!
❼ 佳能5d2視頻拍攝怎麼對焦
佳能5d2在視頻時,不能用相位檢測對焦,但可以用對比度(反差)對焦方式,在設置中,設置成「實時對焦」模式,在錄像時,屏幕中有個框,要對焦時,按af-on就可以自動對焦了,但這種對焦方式在對焦時,鏡頭組件會發出聲音,畫面亮度會發生短時間變化,建議音頻、視頻分離錄制,短暫的畫面亮度變化的片段可以截掉,這種對焦方式成功率、速度都會降低,特別是光線不是很好的時候,在用紅圈鏡頭錄像也會拉風箱,要注意這些。
(7)電影是怎麼對焦的擴展閱讀:
從2000年開始,佳能就在EOS D30上使用了獨立開發的CMOS圖像感應器。
歷經5年的發展,這一技術更加成熟,佳能已經將CMOS感測器應用到了旗下的各款數碼單反相機之上。
在2005年8月22日,EOS-5D數碼單反相機的發布正式的填補了這個空白,讓准專業用戶也能夠使用上35mm全畫幅的數碼單反相機了。
這款採用了佳能獨立開發和生產的全畫幅CMOS圖像感應器的產品具有1280萬有效像素,拍攝的照片最高解析度達到了4368×2912。EOS-5D採用的這塊全畫幅CMOS感應器尺寸是35.8mm×23.9mm,與35毫米膠片的大小基本相同,而EOS-5D也是第一款售價在3萬元以內的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
❽ 電影那些運動鏡頭的對焦怎麼這么准,而且景深也很好
這種拍攝方式稱為「跟焦」。
需要用跟焦器來完成。
跟焦員是一個標准崗位,跟距離沒關系,跟焦段有關系。
如果你是放在廣角狀態,好跟一些,長焦就難一些。
根據運動中物體的速度選擇快門速度、光圈大小以及鏡頭防抖設置(根據運動方向選擇縱向防抖或者橫向防抖),一般快門速度應當在1000以上,根據景深大小選擇光圈大小(景深大光圈孝景深小光圈大),對焦模式應當選擇點對焦。
❾ 用單反拍攝視頻時應該如何對焦
單反相機主要功能是拍攝照片所用,在早期單方相機是沒有視屏拍攝功能的近幾年隨著數碼產品的不斷更新,各大相機廠商都在不斷的推出能拍攝視屏的單方,從高端到入門相機都能拍攝視屏。而且能得到相當不錯的畫質,很多電影商都用到單方相機拍攝電影。
單方相機拍攝視屏時改如何對焦:
1、那麼閣下手中的單方很明顯能拍攝視屏,雖然大部分相機都支持視屏拍攝,但是一般相機還分支不支持自動對焦。
2、自動對焦的單反使用很簡單了,設置好模式直接拍攝就OK了和攝像機使用方法基本一樣,只是單反相機對焦速度比較慢(自動對焦的相機可設置為手動)。
3、不具備自動對焦的單方相機在拍攝視屏時可以將鏡頭上的AF撥動至MF,拍攝時須觀察顯示屏並轉動調焦環以達到自己需要的效果。(鏡頭在AF模式下半按快門也可以實現自動對焦,但是對焦速度慢到急死人)。
4、使用單方相機拍攝高端視屏,推薦使用手動對焦。另外還有購買許多周邊產品配合使用。如果閣下是鐵手大師那麼單機一台基本全場。
❿ 請問拍電影時候攝影師用尺子量演員到鏡頭是為了對焦嗎具是怎麼算的
的確。特別是當光線比較暗的時候拍大特寫,絕不能用自動對焦,否則會變成不停頓的連續對焦,拍出來的畫面全是虛的。
如果是大口徑、大光圈鏡頭,距離的測量就要從人物的眼睛到攝像機的CCD,這樣才算準確對焦。
這種對焦方式,要全手動拍攝,需要進行白平衡測定、各點照度測定、反差測定、焦距測定。然後由攝影師根據經驗選擇三組以上的曝光值,類似於數碼相機的包圍曝光。膠片沖洗出來以後,再根據情況,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