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南斯拉夫電影戰斗片有哪些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南斯拉夫電影戰斗片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6-26 23:08:17

『壹』 南斯拉夫的戰爭電影除了<<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還有沒有別的

鐵十字勛章 (1977)(Cross of Iron)
戰略大作戰 (1970)(Kelly's Heroes)

都是美國的,

南斯拉夫二戰影片

67天 (南斯拉夫二戰片)
巴爾干特快
多瑙河之波
跟蹤
南方鐵路戰
蘇捷斯卡戰役
戰斗列車
夜襲機場
他倆

『貳』 南斯拉夫二戰有哪些經典電影

1972年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叄』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有哪些

《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戰略大作戰》,《蘇捷斯卡戰役》。

『肆』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火力激烈的那種

1、意外危險Ranjenik(1988年)
1943年,一群游擊隊員試圖隱藏傷員的故事。

2、少女橋Devojacki Most(1976年)
一隊游擊隊員奉命去和德軍交換戰俘,地點定在少女橋。但由於一個游擊隊員的家人全部被納粹屠殺了,任務變得困難重重,最後終於完成。

3、戰斗在體育館Akcija stadion(1977年)
影片根據1941年發生在薩格勒布市的真實故事攝制。德國納粹和他們的走狗,在杜布拉瓦體育場組織了一個盛大的學生集會。目的是把猶太人從這些學生中間分離出來,然後集中屠殺。然而,納粹的想法最終落空了。

4、鋼盔下的貓
傳說中貓有九條命,影片刻畫了二戰期間南斯拉夫游擊隊一名勇敢的下士,他多次成功完成上級交辦的困難任務。這次,首長給了他一個特殊的任務...

5、大轉移1983年
根據發生在二戰時期的真實事件拍攝,伏伊伏丁那的游擊隊指揮部派遣波斯尼亞旅掩護一千多男孩、女孩和志願者轉移,這些人帶著衣服、食物和葯品。
1943年春天,在Vojvodinian平原,這些人穿越河流和鐵路,長途跋涉,開始了行程300多公里的艱難大轉移。

6、蘇捷什卡戰役
講述鐵托領導的反圍剿戰役,最殘酷的一戰

『伍』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1969)】
導演
哈·克爾瓦瓦茨導演
演員
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出品
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
地區
南斯拉夫
類型
經典二戰影片
劇情簡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的重要性,他們部署了一個團的軍力守衛,還安排了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在軍營中,大橋四周可謂戒備森嚴。
游擊隊在步步逼近目標的秘密潛入過程中,不幸被德軍守備隊發現,一名戰士為了掩護全體戰友脫險,孤身留守阻擋頑敵,不幸負傷後又大聲呼叫退走的戰友將手榴彈投向自己,殺身成仁,不當俘虜。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後,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背景
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是哈克爾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勛演員巴日沃伊諾維奇出演主角游擊隊少校老虎。這部影片承襲了南斯拉夫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像鮮明,飛機大炮加游擊隊,突出英雄人物。影片背景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邊緣。為了挽救危局,德軍將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故事就發生在南斯拉夫,德軍撤退將經過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一個游擊小分隊奉命炸橋,如果炸掉了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大橋的重要性,部署了一個團守衛,大橋四周戒備森嚴,另有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經過一系列驚險、曲折、慘烈的斗爭,在橋梁設計工程師的捨命幫助下完成了任務。這部電影最早在中國放映於七十年代,那是一個極度缺乏精神食糧的年代。所以生於七十年代的人對這部電影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他們津津樂道於劇情和台詞,學吹口哨和口琴並高唱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見》。
《橋》主題曲《啊!朋友再見》
感人的戰爭歌曲都是悲劇性的,中國人最喜歡的戰爭歌曲也都是悲劇性的。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中國人看來,朋友之事很重要,這大概就是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見》的原因之一。從美學角度講,這首歌有一種看似平淡、但極為深刻的蒼涼之美,歌詞平實而又深摯。影片歌頌的年輕的反法西斯英雄在微笑和犧牲的同時,這首歌一直在回盪:
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侵略者闖進我家鄉
啊游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游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我實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戰斗中犧牲
你一定把我來埋葬
請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再插上一朵美麗的花
啊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都說多麼美麗的花
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都說多麼美麗的花
進入中國30年了,誰也擋不住這首源自義大利民歌的電影插曲的魅力。「啊!朋友再見」成了中國語言中一句高頻句。

『陸』 推薦些南斯拉夫老電影,關於二戰的經典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蘇捷斯卡戰役
這是前南斯拉夫三部最經典的電影

『柒』 10部經典南斯拉夫電影是什麼

十部南斯拉夫的電影有橋,鐵皮鼓,美國隊長,環游世界八十天,新娘來了,黑貓白貓,蘇捷斯卡戰役,67天,流浪者之歌,審判。

『捌』 經典老電影 南斯拉夫戰爭片 滿載著多少童年回憶

南斯拉夫的經典電影除了耳熟能詳的《瓦爾特包圍薩拉熱窩》、《橋》、《蘇捷什卡戰役》等影片外,其實還有不少好作品。多年前我看過的那斯拉夫戰爭影片還有:
1、《開往克拉列沃列車》,是《瓦》劇中的吉斯主演的,風趣機智還很風流,最後英勇犧牲。
2、《游擊飛行中隊》,有吉斯的精彩表演,把飛機打游擊演繹的非常出彩。
3、《67天》(又名烏日策共和國),背景是貝爾格萊德陷落以後烏日策民眾抗敵的故事。
4、《縮小包圍圈》,是《瓦》劇中的蘇里主演的,基調很沉悶,不像其他戰爭片那麼火爆。
5、《游擊隊員》,裡面有表現德國軍官人性與兇殘並存的情節,「瓦爾特」是主要演員。
6、《巴爾干特快》,電視劇《黑名單上的人》里「普爾萊」主演的,「瓦爾特」反派出演,是喜劇,反映戰爭中的平民生活。
7、《夜襲機場》,《瓦爾特》和《橋》的許多演員都出演了。
總體來說,南斯拉夫戰爭片都拍得不錯,主題鮮明、情節連貫、場面逼真、道具服裝准確,在塑造人物的時候兼具東、西方的藝術元素,這和那個時代其國家既親西方也與東方國家友好相處的國策有關系,能夠頻頻製造高潮、打動觀眾,最值得一說的是絕不往戲里硬塞女演員。但也有遺憾和穿幫的地方比如「撞臉」,感覺就那麼幾個演員承包了英雄人物,還有射擊時沒有合理的「炸點」效果等等。但是看了這么多片子,唯有《瓦爾特》和《橋》是永恆的記憶,其他的無法超越。

『玖』 說有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資源,或者種子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3666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片,該片由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執導,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留比沙·薩馬季奇等主演。該片於1972年4月12日在南斯拉夫上映,1972年11月30日在匈牙利上映。該片講述了游擊隊長瓦爾特憑借個人出色的謀略與眾多英勇的游擊隊員讓打入內部的間諜現出了原形後,成功地挫敗了敵人的陰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