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還有什麼
有網友曾說過,看電影《紅日》怎麼這么像《南征北戰》呢。
沒錯,這兩部電影取材的歷史時間段和事件大體相同,因此在很多劇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這兩部電影還是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紅日》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是偏於寫實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戰斗過程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而且改編幅度並不算大。
《紅日》里還有一個細節非常棒,那就是關於「解放戰士」的,萊蕪戰役時解放軍俘虜了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軍。但在孟良崮戰役開始前,這個老兵油子對七十四師心懷畏懼,遭到了戰士的反駁。
到孟良崮戰役關鍵時刻時,這位解放戰士在戰友感召和鼓勵下沖上了主峰,立了戰功。
這個關於解放戰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視劇里少見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見,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再現。
最後說一個讓人「感動」的細節,《紅日》里機槍手在沖鋒時,身後居然還跟著一位扛彈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麼多軍事影視劇,這真是又普通又罕見的場面。
綜上,《紅日》這部電影,雖然在描寫孟良崮戰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對細節人物的刻畫非常真實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相當高,屬於老電影里的精品之作。
② 我父親想看老電影(紅日)
http://two.host520.com/ltxxlr.asp?ID=3912原 著:吳 強
編 劇:瞿白音
導 演:湯曉丹
主 演:張 伐 高 博 中叔皇
李 農 里 坡 楊在葆
Part1 http://www.megaupload.com/?d=37EU10HM
Part2 http://www.megaupload.com/?d=NM4QRIQ6
Part3 http://www.megaupload.com/?d=JL80VXNR
【影片簡介】
《紅日》拍攝於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於1947年的「孟良崮之戰」,這場聞名中外的慘烈戰役對交戰雙方有著存亡絕續的意義。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的時間里,72萬人在孟良崮決一死戰。戰勝的一方多年後樹起了一座永久性紀念物,以銘記在戰役中為了勝利不惜犧牲的人。戰敗的一方兩年後敗退台灣,之後建立軍人祠,將戰死的主將張靈甫敬為「烈士」第一人,以銘記殺身成仁的陣亡將士。
影片盡量客觀地塑造了國共雙方的各級將領達20多人,從軍師團到連排班,人物眾多,卻個個鮮活生動,是為經典。
【戰爭背景】
時 間:1947年5月
地 點:山東戰場
對 手:黨國五大主力之首74師 vs 華東野戰軍
結 局:「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紅日》的背景是六縱,司令王必成(江南王老虎),政委江渭清,副司令是赫赫有名的皮定均。
粟裕說,只有經過敗仗考驗的部隊,才會成為真正的英雄部隊。六縱就是這樣的英雄部隊。
在47年5月,毛澤東在陝北被胡宗南追得滿山跑,林彪剛剛安定住松花江防線正在三下江南,華東被逼到山東腹地,劉鄧要等到6月30日才開始過黃河挺進大別山。
血戰孟良崮在軍史和軍事史上的地位都是無以比擬的。 該戰斗,六縱也是最出色的部隊,終於報了「二戰鏈水」慘敗於74師的一箭之仇。
圖:2003年7月,長影,崔永元和程前,
背景的院子就是正在被拆除的長春電影製片廠,
殘垣斷壁正好拍攝了轟炸後的場景。
《電影傳奇紅日之昔日燃燒的戰場》:http://www.megaupload.com/?d=3LIPEIXR
【紅日之紅—曾經燃燒的戰場】
曾親歷孟良崮戰役的軍旅作家吳強在戰爭結束10年後,用紀實與虛構兼備的筆觸寫成宏篇巨著《紅日》;以戰爭片聞名的大導演湯曉丹在餓肚子的1963年,拍成經典影片《紅日》。
關於一場驚天動地的戰役,國共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成敗卻瞬間逆轉;
關於一支王牌部隊,74師擁有精良裝備、倍數於我方的力量和傳奇師長,卻不可思議的潰敗,更留下「張靈甫之死」的不解之謎;
關於一部經典影片的產生,編劇、導演、創作人員始終倍受煎熬;投資堪稱天價,卻餓暈了主要演員;
關於一部電影的命運,前後不過一年,贊譽和批判,翻雲覆雨;它的主創人員們也經歷了太多東西……《電影傳奇》解密不為人知的歷史傳奇和電影故事
③ 老電影戰爭片紅日
著名表演藝術家舒適;張伐;程之;高博;楊在葆;里坡;中叔皇;康泰等主演,【誰不說俺家鄉好】影片插曲至今流傳,電影原聲由著名歌唱家王音旋主唱,她也是電影【苦菜花】插曲的演唱者。
④ 紅日的幕後花絮
戰爭影片對於場景的真實性要求很高,為了再現孟良崮戰役激烈壯觀的場面,電影《紅日》劇組來到孟良崮進行實地拍攝。
當時拍攝條件非常艱苦,劇組住在一所破舊的小學校里,床是用課桌拼起來的,高低不平,又有縫,稍微胖一點的人翻身時倘不小心皮肉便被夾在縫里,早上醒來一身血印子。瘦子也睡得不踏實,骨頭碰木頭,第二天渾身都疼。其實,這只是磨難的開始。
看過《紅日》的人對影片中人山人海、氣吞山河的場景無不印象深刻。但誰能想到,那些氣勢恢弘的場面都是演員們餓著肚子拍出來的呢。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紅日》外景地周圍的樹皮、草根全被老百姓當作糧食剝盡、刨光了。一碗棒子麵粥、一碗地瓜乾和一個不大的饅頭便是一天的伙食。由於缺少糧食,大家常常工作到半夜還餓著肚子。由於飢餓,許多演職員腸胃都不適,難受得很。有時,演員演著演著就餓昏過去了。這樣下去怎麼能行呢?導演湯曉丹等人很著急。
在劇中飾演我軍團長劉勝的里坡是在農村長大的,對農作物種植十分熟悉。他發現外景地附近的土質很好,而且劇組要在這兒拍好幾個月,能不能在這里翻塊地來種些吃的呢?他與楊在葆一合計,便從集市上推回了一車蘿卜秧、茄子秧。大夥兒聽說要種蔬菜,頓時來了精神,全都來幫忙,翻土、澆水的、挑糞施肥的,好不熱鬧。里坡這個法子還真頂用,在大家精心呵護下,地里茄子、蘿卜長得很快,不久就可以食用了。拍了一天戲後,大家便爭先恐後地來到地里拔蘿卜,摘茄子,享受著自己辛勤勞動的果實。但蘿卜、茄子畢竟都是沒有油水的東西,無論生、熟,吃到肚子里終有不頂事的時候。於是,大家又買了些農民剛剛摘下的還沒成熟的梨,權當補充。
飢餓問題的解決好歹有了些著落,天氣卻越來越惱人了。尤其到了盛夏,拍攝時氣溫高達40度,由於拍的是冬天戲,演員還得穿著大棉衣,打著綁腿布,其感受是可想而知的。拍完戲,演員們的內衣都被汗水濕透了。而且《紅日》拍的是寬窄兩個銀幕,每個鏡頭都要拍兩次,演職員為此都得受「二茬罪」。
在烈日下,許多人都虛脫了,就連大個子中叔皇都沒能頂住,當場暈倒了,在場的護士趕忙把他轉移到陰涼處,他這才蘇醒過來。演員拍戲苦,攝影師更不用說了,沉重的攝影器材在肩上一扛就是半天,別看拍攝時很精神,一停機,整個人就像散了架似的。
盡管拍攝過程那麼苦那麼累,但同志們沒有絲毫埋怨,想到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烈士們,大家最大的心願就是要拍好這部影片,要對得起這些革命先烈們。遇到難拍的鏡頭,許多人都搶著上。劇中有一個敵軍過小木橋遭炮擊落水的鏡頭,按要求,落水的人有的要在水面上掙扎,有的則不能再露出水面。
由於參加拍攝的戰士們都是旱鴨子,在水面上掙扎還好,但不冒頭就難了。拍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急得湯曉丹直跳腳。就在這時,一位戰士自告奮勇地對湯曉丹說:「我來試試看吧!」湯曉丹看著這位一米八幾身材魁梧的戰士,便點了點頭。果然,只聽得「撲通」一聲,這位戰士跳進水裡就不見了蹤影,正當大家為他擔心時,他卻從遠處冒出頭來,還朝大家招手呢。這位戰士就是後來著名性學專家陳愷。
外景地的戲拍完後,劇組回到上海開始拍內景。由於伙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沒過多久,大家原來的那副塌架子臉便開始變圓了。可導演湯曉丹對此卻犯了愁,並不停地嘀咕:「壞了,拍外景的時候都是尖臉,現在不少人成圓臉了,這前後的模樣怎麼銜接呀?」好在化妝師那雙巧手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
經過全劇組的努力,1962年8月,《紅日》終於殺青了。影片以恢弘的氣勢和細膩的筆觸,准確地把握住了戰役過程和人物的命運,精心刻畫了敵我雙方20多個富有個性的正反面人物,對雙方高級指揮員形象的塑造很成功,特別是我軍軍長沈振新的堅毅果斷與敵師長張靈甫的剛愎驕橫形成了鮮明對照,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片中還有一場我軍連長石東根醉酒縱馬的場景,很有生活的情趣。當時不少人擔心這樣會有損解放軍形象,主張刪去,但湯曉丹堅決不同意,好在陳毅後來看了片子後對此也沒有說什麼,於是保留了下來。 影片拍完後,湯曉丹按規定,先將片子送到文化部和中央電影局送審。由於文化部領導此前並不看好劇本,湯曉丹等人心裡也是忐忑不安。
果然,文化部電影局有關領導看了片子後很是不滿,說:「人物性格不連貫,陳堅、劉勝、石東根都是時隱時現。團長與政委之間的矛盾沖突也不夠。總之,人物情緒沒有展現。」好在軍委方面對這部片子還是比較贊賞的,陳毅在審看了片子後激動地說:「我看《紅日》影片拍得不錯。這么長的小說,能提煉成一部影片,很不容易,是部好片子,可以讓全國的解放軍都看看。告訴他們(指攝制組),片子能拍成這樣,不容易了,可以公開發行。」陳毅發了話,電影局只得簽發了審查通過令。湯曉丹那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他感激地說:「要不是陳毅副總理發話,《紅日》還升不起來。」
《紅日》公映後,廣大觀眾反響非常強烈,許多評論家撰文稱贊說:「《紅日》寫了戰爭,也寫了戰爭中的人物命運,確實是部好影片。」然而,江青看了影片後卻大為不滿,說了好些指責的話。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又將《紅日》打成「大毒草」,小說作者吳強及導演湯曉丹等參與該片製作的許多人都遭到迫害。後來大家才知道,江青指責這部片子的理由就是由於陳毅肯定了這部影片,她這是成心要和陳毅唱對台戲。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山東舉行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回顧展,《紅日》終於再見天日。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哎,誰不說俺家鄉好得呀兒喲……」無論看沒看過電影的人對《紅日》中的這首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幾乎都是可以哼上幾句的。說來這首歌的誕生還得益於導演湯曉丹的「舉薦與保護」。湯曉丹拍電影很講究插曲的運用。
《紅日》攝制組剛成立,湯曉丹就找到了曾創作《紅旗頌》等許多優秀歌曲的作者呂其明,要他為電影《紅日》創作一首歌。
他對呂其明說:「孟良崮戰役圍攻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場面很大,戰斗也是異常的激烈。在這場戰役到來之前應該有一首歌來宣揚解放軍戰士愛家鄉、愛部隊、保衛勝利果實的情感……」呂其明領命後與詞曲作家楊庶正、肖培衍一起立即投入了歌曲的創作。為了使歌曲與影片融為一體,呂其明先看了《紅日》電影文學劇本,然後深入軍隊體驗生活,並和湯曉丹等反復研究,定下了歌曲的基調:這首歌既要反映出孟良崮人民對家鄉的熱愛,又要反映出解放軍戰士熱愛家鄉保衛家鄉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音調與節奏上要與後面表現孟良崮戰斗場面的音樂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至深的藝術感受。
音樂基調確定後,呂其明便進入了艱苦的創作中,不久,便拿出了《誰不說俺家鄉好》的三段歌詞,湯曉丹還根據這首歌配合劇中情節拍了300多個場面。然而,當這首歌在膠東拍攝地給攝制組主創人員試唱時,盡管大家對這首歌很是喜歡,但許多人又覺得它太長了,應當縮短一些才好。然而,這三段歌詞已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並且與所拍場面相互映襯,裁去哪一段都不太合適。當呂其明聽說要裁歌曲的消息後,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平時不發脾氣的他立即跑到攝制組大發一通火氣。對於呂其明的「發火」,湯曉丹卻一點也沒有動氣。其實,他早已決定要完整地保留下這首歌。呂其明得知湯曉丹的想法後,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並專門就「發火」一事向湯曉丹道了歉。
歌曲完成了,找誰來唱呢?呂其明和湯曉丹等人對當時的民歌手一一排隊比照,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了上海歌劇院的歌唱演員任桂珍身上。
任桂珍是個極善於博採眾長的歌唱演員,她的演唱在吐字、聲音控制、音色變化等方面汲取了民族唱法的特點;在行腔處理、表現人物等方面則汲取了我國傳統戲曲的方法,同時又借鑒了西洋發聲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由她來唱這首新創作的民歌是再合適也不過了。
於是,劇組立即將任桂珍接到劇組試唱,她那清純、甜美的歌聲如春風撲面般,立刻征服了整個劇組。片中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演唱任務自然也非她莫屬了。
《誰不說俺家鄉好》最終唱遍全國,經久不衰。
⑤ 能提供一個紅色經典電影的劇本么
金色的魚鉤
時間:1935年秋。
地點:長征路上,一望無際的草地。
人物:炊事班長(近四十歲,個兒高,背有點兒駝,兩鬢斑白,皺紋滿臉)。
紅軍戰士小梁(十七八歲,瘦弱有病)。
小戰士甲和乙(十二三歲,病弱交加,疲憊不堪)。
第一幕 草地夜話
畫外音:1935年秋,紅軍進入草地。炊事班長奉命照顧三個病號。青稞面吃完了,戰士們只好吃野菜、草根。一天,老班長用縫衣針做成魚鉤釣來了小魚。
(幕啟,小戰士們津津有味地喝著魚湯。老班長坐在一旁慈祥地望著他們。)
小梁:老班長,你怎麼不吃啊?
班長:(摸摸嘴,回味似的)吃過了,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
(老班長收拾好碗筷,下,從另一邊上,小梁悄悄地跟上,老班長坐在草地上艱難地嚼著草根和剩下的魚骨頭。)
小梁:(失聲地)老班長,你怎麼……
班長:(支吾著)我,早吃過了。看到碗里還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
小梁:不!我全知道了。
班長:小點聲,小梁。(摟過小梁,又指了指兩個小戰士睡覺的地方)咱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能再告訴別人。
小梁:可是,你也要愛惜自己啊!
班長:不要緊,我身子骨還結實。(抬頭望瞭望星空,良久)指導員把你們三人交給我時說,一路上,我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再苦再累,也要把你們帶出草地。我估摸著還要20天的路程,這20天,難熬呀!眼看你們一天天衰弱下去,真要有個三長兩短,我怎麼向黨匯報呢?
小梁:可是,你總該跟我們一起吃點兒呀!
班長:唉,太少了。(輕輕搖頭)小梁,弄點兒吃的太難了。有時候等了大半夜,也不見魚上鉤。為了弄條蚯蚓做魚餌,我不知翻了多少草皮。還有,我的眼睛壞了,一到夜裡,找野菜得一棵一棵地摸……
小梁:(搶著說)老班長,以後我幫你,我看得見!
班長:不,咱們不是早分好了工了嗎?再說,你病得也不輕,不好好休息會支持不住的。
小梁:不……
班長:(嚴厲地)小梁同志,共產黨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你的任務是堅持走路,安定兩個小同志的情緒,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小梁張口無語,撲在老班長懷里哭了,幕落。)
第二幕 凝重的眼神(略)
第三幕 最後的囑咐
(幕啟,遠處重重疊疊的山峰依稀可見。近處,四個衣衫襤褸(lán lǚ)的紅軍戰士圍在一起。身後,是茫茫的草地和一行踩得稀爛的路)
老班長:(快活地)同志們,咱們快走出這草地了(指指遠山)。我們在這兒停一下,好好弄點兒吃的,鼓一鼓勁,一口氣走出草地去。(說罷,拿針鉤找水塘去了;小紅軍們快活地找野菜、拾乾柴。)
小梁:怎麼老班長還沒回來?
戰士甲乙:啊?(有些慌亂)去找找!
(老班長在水塘里昏迷不醒,魚竿還握在手中。)
小梁:我來釣魚,你倆一個照顧老班長,一人趕緊生火。
(終於釣到一條小魚,趕忙熬魚湯。)
小梁:(伏下身)老班長,你醒醒!喝點兒魚湯就會好的……
(小紅軍甲乙跪在一旁哭泣。)
老班長:(微微睜眼,盯著魚湯)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吃了還要趕路,這二十多里路,一定要走出去!
小梁:老班長,你吃呀!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哭泣)!
老班長:(撫摸小梁的頭)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手突然滑下去)
三個戰士:(齊哭喊)老班長,老班長,你醒醒呀,醒醒呀!
(小梁小心翼翼地包紮好魚鉤,放在貼身衣袋裡,動作緩慢。)
畫外音又起:(小梁的聲音)老班長,等革命勝利了,我一定把
這珍貴的魚鉤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瞻仰它,永遠記住這金色的魚鉤,記住這崢嶸的歲月。(幕落)
第一幕
時間: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間的一天
地點: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指揮部
人物:聶榮臻、八路軍戰士、警衛員、美穗子姐妹、炊事員
(剛工作過之後,略帶倦意的聶榮臻將軍正在指揮部院中散步,兩名滿身征塵的八路軍戰士抱著兩個日本小姑娘來到院子)
戰士甲:報告聶司令,我部昨晚在攻克敵一據點時發現了兩名日本小女孩。
聶榮臻(略感意外):哦,就是這兩個小女孩嗎?
戰士乙:是!
聶榮臻(對警衛員):快把那小女孩抱過來。
(警衛員從戰士甲手中抱過小女孩,遞給聶榮臻)
聶榮臻(看了看小姑娘,見是一個不滿周歲的小姑娘,手上包著潔白的紗布,此刻睡得正香。問戰士甲):怎麼,她受傷了?
戰士甲:發現她們時房子已經著火,估計時搶救時劃傷的,衛生員已經處理過了。
聶榮臻(點了點頭,對警衛員):快把她抱到老鄉家給她找點奶喝。
(警衛員接過小女孩下)
聶榮臻(對另一名約兩歲的日本小姑娘,親切地):小妹妹,到伯伯這兒來。
(戰士乙把滿臉驚恐的小女孩領到聶榮臻跟前)
聶榮臻(撫摸著小姑娘,親切地)小妹妹,別害怕,告訴伯伯,你叫什麼?
小姑娘(滿臉驚恐,不停地哭泣,用日本話不停地說)媽媽死了,媽媽死了……
戰士乙:報告司令員,她聽不懂中國話,聽日本俘虜說她叫美穗子。
聶榮臻:(從桌子上拿起一隻梨,和藹地對小姑娘說):小妹妹,這梨洗干凈了,吃吧。
小姑娘(哭泣著,慢慢地接過梨,吃了起來。)
聶榮臻(對兩戰士):這事你們處理得很好,小女孩放我這里,你們回去吧。
(八路軍戰士下,警衛員上)
炊事員(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上):司令員,開飯啦。
聶榮臻(抱起美穗子):吃飯嘍。
(聶榮臻將美穗子抱到飯桌前,慈祥地拿起小勺給美穗子喂飯,美穗子已稍稍平靜,乖乖地吃起飯來。)
警衛員(不解地):司令員,日本鬼子殺了我們那麼多人,你干嗎對這日本女孩這么好?
聶榮臻:那照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呢,也象鬼子似的?
警衛員:那可不行。
聶榮臻:是呀,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如果濫殺無辜,不也成鬼子了嗎?這個小女孩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我們有責任照顧好她。
警衛員(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第二幕
時間:幾天後
地點: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指揮部
人物:聶榮臻、八路軍幹部、美穗子
(工作之後的聶將軍正與美穗子游戲,美穗子已全無剛來時的緊張害怕,此刻正拽著將軍的馬褲跑前跑後。這時,一八路軍幹部上。)
八路軍幹部:報告, XX奉命趕到。
聶榮臻:你來啦,坐。
(八路軍幹部坐下。)
聶榮臻:叫你來有一個任務,想讓你去華北日軍司令部去一趟。
八路軍幹部(疑惑地):日軍司令部?什麼任務?
聶榮臻(對著小女孩):把她們姐妹倆送還日軍。
八路軍幹部:是!保證完成任務!
聶榮臻:我這還有一封信,你帶給他們指揮官,准備一下,明天上路。
八路軍幹部:是!
第三幕
時間:兩天後
地點:石家莊華北日軍司令部
人物:日軍司令官、日軍哨兵、八路軍幹部
(日軍司令官正坐在辦公桌前批閱文件,一日軍哨兵上。)
日軍哨兵:報告,抓到一支八路軍小分隊,他們帶著兩個日本女孩,八路軍指揮官說有封信帶給您。
日軍司令官(疑惑地)有封信?帶上來!
(兩名凶惡的日軍士兵押著八路軍幹部上)
日軍司令官(高傲地):你就是指揮官?來這里干什麼?
八路軍幹部(從容鎮定地):在幾天前的一次戰斗中,我方戰士從火場中救出了兩名日本小姑娘,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予以救治,現奉我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聶司令員之命,送還貴方。
日軍司令官(驚訝):聶司令員?就是聶榮臻將軍?
八路軍幹部:不錯!聶司令員還讓我帶來一封親筆信。(拿出信,日軍勤務兵接過,交給日軍司令官)
日軍司令官(展開信紙,看著看著,高傲的神情逐漸消失,滿臉莊重,不由自主念了出來)……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人民為仇敵……我八路軍本著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意,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斗到底……
(司令部內一片寂靜,凶神惡煞似的日軍士兵也低下了頭。全劇終。)
⑥ 電影紅日主要內容50字
1946年冬,我軍在蘇北漣水城與敵軍74師激戰後,主動北撤山東。敵74師師長張靈甫向我山東沂蒙山區進犯,企圖與我主力決戰。戰斗中連長石東根因魯莽上了敵人假投降的當。在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企圖將我軍主力吸引於孟良崮。沈軍長切斷74師退路,團長劉勝在戰斗中犧牲,石東根連搭人梯攀上懸崖,直搗敵師部全殲74師,擊斃了張靈甫。
1946年,我軍在蘇北漣水城與敵軍激戰後撤退山東,敵軍師長張靈甫向山東進犯,戰斗中,團長劉勝英勇犧牲。石東根連搭人人梯攀上懸崖,全殲74師,擊斃了張靈甫。(自己刪減的,弄的不好不要介意……)
⑦ 《紅日》電視劇
只看過《紫日》沒聽過《紅日》
⑧ 致青春-紅日 片段是出自那部電影
出自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現在電影院有的看哦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趙薇的導演處女作,也是其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的畢業作品。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由香港著名導演關錦鵬擔任監制,內地著名編劇李檣親自操刀改編劇本,海峽兩岸著名演員趙又廷、韓庚、楊子姍、劉雅瑟、江疏影等領銜主演,華語歌壇天後王菲演唱主題曲《致青春》,於2013年4月26日全國公映。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心懷溫暖直面殘酷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心懷溫暖直面殘酷】是的,青春終將散場,現實遠比電影更加殘酷無情,有著更多的失望甚至絕望,有著更加濃重的黑色,曾經的愛情、夢想、信仰可能會被擊得粉碎。但不妨為心保留一塊溫柔的地方,心懷溫暖,直面殘酷。
18歲的鄭微(楊子姍飾)終於如願考上青梅竹馬鄰家大哥哥林靜(韓庚飾)所在學校的鄰校,等她滿懷期冀地步入大學校園,卻遭遇打擊——林靜出國留學,杳無音信。鄭微倍感失落,患難時刻與室友朱小北(劉雅瑟飾)、阮莞(江疏影飾)、黎維娟(張瑤飾)及師哥老張(包貝爾飾)結下深厚友誼,同時富家公子許開陽(鄭愷飾)對鄭微展開了瘋狂的追求,而備受男生歡迎的阮莞用她特有的清冷守護著對於愛情的忠貞。一次偶然的誤會使鄭微與老張室友陳孝正(趙又廷飾)結為死敵,在一次次地反擊中,鄭微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表面冷酷、內心善良的高材生,於是瘋狂地反擊演變為死纏爛打地追求,而陳孝正也終於在強攻之下繳械投降,歡喜冤家終成甜蜜戀人。大四畢業之際鄭微的生活再次經受考驗:陳孝正迫於家庭壓力選擇出國留學,卻遲遲不敢告訴鄭微。感覺再次被欺騙的鄭微痛苦地離開陳孝正,卻遇到摟著新歡的許開陽。
多年後,鄭微已蛻變為職場上的白領麗人,竟再次品嘗命運的無常:帶著悔意和愛意的林靜和陳孝正同時回到她的生活里!鄭微,這個昔日的玉面小飛龍,將怎樣面對生活和青春賜予她的迷霧和抉擇……
自喻為「玉面小飛龍」的鄭微,洋溢著青春活力,心懷著對鄰家哥哥——林靜濃濃的愛意,來到大學,認識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阮莞。可是當她聯系林靜的時候,卻發現突然出國的林靜並沒有告訴她任何消息。而這時,家中又遭到重大變故,父母離異,原因竟然是她的媽媽和林靜的爸爸互相愛慕。生性豁達的她,埋藏起自己的愛情,享受大學時代的快樂生活。卻在一場鬧劇後,意外地愛上同學校的陳孝正,經歷種種坎坷,鄭微終於和陳孝正在一起了。自閉、敏感自尊、家庭貧困的陳孝正卻在畢業的時候選擇了出國留學,放棄了鄭微。
三年後,自信鄭微還在痴等自己的陳孝正出現在鄭微面前,而工作後的鄭微也糾葛在工作、感情甚至陰謀之中。鄭微感情的天平,經過搖擺之後,卻重歸林靜,因為她想通了一件事……
http://ke..com/view/1152550.htm
⑨ 好看的抗日電影老電影
《地道戰》和《地雷戰》就很不錯
⑩ 找一部電影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8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激情
《U-571》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多少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1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7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穆斯林作戰浴血撕殺。
老牌經典有:
《橋》
《卡撒布蘭卡》
《巴頓將軍》
《坦克大決戰》
《莫斯科保衛戰》
中國的戰爭片嘛
《大決戰》不錯
《開國大典》經典
《渡江偵察記》還兼具娛樂效果
《上甘嶺》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奮人心,爆炸效果一點不遜色外國大片。
先說大陸那些歲月的(如果您很懷舊):
1。上甘嶺(1956)(Shanggang Hill)
本片根據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講述1952年秋朝鮮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上甘嶺戰役的整個過程。在電影美學和影片主題上達到了和諧統一。
2。英雄虎膽(1958)(COURAGEOUS FIGHTER)
講解放初期,在廣西南部的十萬大山地區剿匪。
3。林則徐(1959)(The Opium Wars)
不用多介紹了。
4。紅色娘子軍(1961)(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5。甲午風雲(1962)(Naval Battle of 1894) ]
打吉野的
6。冰山上的來客(1963)(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還愛情呢
7。小兵張嘎(1963)(ZHANG GA,THE SOLDIER BOY)
你就是羅京寶叔叔。
8。紅日(1963)(Red SUN)
打74師的
9。歸心似箭(1979)(ANXIOUS TO RETURN)
獲1982年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語片獎
10。一個和八個(1983)(ONE AND 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