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中國老電影路漫漫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老電影路漫漫

發布時間: 2022-05-22 00:22:57

『壹』 國產經典老電影

1、《芙蓉鎮》

中國內地影史最佳,還原文革時期為官者的荒唐和百姓的無奈...

2、《大紅燈籠高高掛》

宅斗一點也不亞於宮斗,封建時期大戶人家妻妾們的勾心鬥角

3、《陽光燦爛的日子》

乏善可陳的夏天裡,一個少年難以抑制的躁動青春

4、《炮打雙燈》

制炮富商家女扮男裝的唯一繼承人和青年畫匠不被成全的虐戀,我本來就是個女人,我寧可不做你們的東家!

5、《霸王別姬》

假霸王與真虞姬之間跨越友誼的情感,文革時期的人心令人唏噓

6、《廬山戀》

中國內地「銀幕第一吻」,華僑女游廬山,譜寫純美愛戀

7、《小花》

看小鮮肉時期的唐國強、陳沖、劉曉慶,演繹解放戰爭期間的可貴親情

8、《老井》

張藝謀奪得影帝的經典作品,黃土高原村民們的打井日記,被壓抑的知識分子飢渴的愛情

9、《駱駝祥子》

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為生活掙扎的人力車夫終被舊社會吞沒

10、《神女》

中國電影史最佳默片,阮玲玉完美演繹一個舊上海妓女的凄慘遭遇

『貳』 彭德懷的電影

沒有。看書吧,,《彭德懷傳》。好幾部關於他的電影都只是描述他某一段時間的經歷,比如《少年彭德懷》,顧名思義,講述少年成長過程;《彭大將軍》,講述文革前後的經歷,還有其他戰斗片,解放大西北 鐵血大動脈 破襲戰 山雨欲來 悠悠故人情 進軍 ,,我就不多說了- -

『叄』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肆』 求一個890年代的國產老電影的名字

一個老人喜歡拿一個口哨還是什麼的東西吹,幻想中,一隊年輕人在跳舞,說:我們要是能永遠年輕,該多好,
老人最後好像老死了。
就記這么多,電影頻道放的

『伍』 老電影 《路漫漫》講的是誰的革命歷程

以彭德懷為原型。

『陸』 唐國強演過什麼電影嗎

1975年 電影《南海風雲》 於化龍

1977年 電影《走在戰爭前面》 李鐵成

1979年 電影《小花》 趙永生

1980年 電影《今夜星光燦爛》 何戰雲

1981年 電影《孔雀公主》 召樹屯

1983年 電影《路漫漫》 程康(配角)

1983年 電影《四渡赤水》 盧青松

1984年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趙蒙生

1987年 電影《共和國不會忘記》 藍雨蒙(配角)

1989年 電影《安麗小姐》 林亦平

1989年 電影《中國的「小皇帝」》 /

1989年 電影《龍雲與蔣介石》 龍繩武

1996年 電影《長征》 毛澤東

2004年 電影《張思德》 毛澤東

『柒』 介紹一下電影《路漫漫》

電影《路漫漫》(1981年)

中文名稱:路漫漫
外文名稱:A Long Way To Go
編劇:李茂林、杜自勉、湯煒
導演:蔡繼渭、谷德顯
攝影:蔡繼渭、許連慶
美術:任回興、費蘭馨
作曲:呂遠
主演:金鑫、趙秀麗、白志迪、唐國強、黃梅瑩
八一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內容提要革命之路長且險,唯有浴血奮戰,至死方休!
本影片描繪了通過青年農民朱華,從殺富濟貧到被官府所逼參加了軍隊,並在北伐戰爭中接觸了共產黨,找到了光明,最後率部起義,奔向井岡山的故事。
本片主人公是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懷的青年革命事跡改編而成;朱華原型即為彭德懷,程康原型為黃公略(或段德昌),細妹子原型為彭德懷的結發妻子劉坤模。劇情簡介
電影連環畫《路漫漫》封面
湖南鄉村小青山農民朱華,因帶頭搶大戶,遭到通緝,告別妻子細妹子,遠走他鄉。
他流浪到洞庭湖邊,加入了湘軍,受到連長胡淵的器重,後升為排長,駐防河口,河口大地主莫老爺橫征暴斂,朱華想為民除害,夜晚潛入莫府行事,卻發現一青年已搶先下手;莫老爺被刺,朱華以失職罪被革除軍職,胡淵保薦他到講武堂學習。
在講武堂,朱華意外地遇到了刺殺莫老爺的青年,名叫程康,原是秘密的共產黨員,一天,朱華在街上擔任糾察任務,發現程康與惡霸胡堤防的女兒胡湘玉挽臂而行,因而對程康產生了不滿。然而,他不知道胡湘玉是受廣州革命政府派遣來長沙與丈夫程康共商謀刺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特使。
由於朱華誤解了他們的行動,未能予以幫助,結果行刺失敗,胡湘玉被捕,朱華因此懊悔不已。
朱華從講武堂畢業後當了連長。不久,北伐軍進入湖南,朱華所在部隊也歸順了北伐軍,在攻打武昌城時,朱華發現帶頭沖殺的北伐軍營長原來是程康,他又得知胡湘玉也是共產黨員,決定也跟共產黨走。不久,發生了「馬日事變」 ,胡湘玉在一次戰斗中不幸犧牲,臨死時囑咐朱華不要走錯了路。
朱華不再對國民黨抱有幻想。這時,趕來看望他的程康代表組織接受他為中共黨員,朱華系起紅領帶,率領全團起義,和程康一起帶領部隊向井岡山進發。

『捌』 路漫漫的介紹

《路漫漫》是王存發先生編著的文學長篇小說。《路漫漫》一書以一個普通村莊為基本素材,以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為指導,以建國後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為主要線索,以黨的「三農」政策為重要依據,真實生動地展現了以卜家莊八弟兄為代表的我國廣大農民為脫貧致富、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叉道路所經歷的艱苦努力,滿腔熱情地歌頌了中國農民不屈不撓、前仆後繼、改天換地的英雄壯舉。該書集於2013年5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路漫漫一詞一般用來感嘆未來道路艱險、漫長;如屈原的《離騷》中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徐林肖像章《路漫漫》則用畫面暗示我們:人生的路也可能艱險而漫長,當你迷路時一定要堅定地尋找到歸程;此外有同名電影、回憶錄、流行歌曲以及網路小說等。

『玖』 求《路漫漫》1981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金鑫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oBmElJUGChOuO6TgBPDGnw


提取碼: y892

《路漫漫》
導演: 蔡繼渭、谷德顯
編劇: 李茂林、杜自勉、湯煒
主演: 金鑫、趙秀麗、白志迪、唐國強、黃梅瑩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1
又名: A Long Journey、A Long Way to Go
本片根據彭德懷元帥青年時期事跡改編。湖南伢子朱華(金鑫 飾)因遭鄉紳土豪緝拿,隻身投奔湘軍,不久升任排長,後因故被胡淵(白志迪 飾)保薦進講武堂學習。在講武堂,朱華巧遇地下黨員程康(唐國強 飾),耿直的朱華見程康和惡霸之女胡湘玉(黃梅瑩 飾)挽行心懷不滿,但他不知胡湘玉也是地下黨,是專程來刺殺軍閥吳佩孚的特使。朱華的誤解導致行刺失敗,胡被捕入獄,朱華知悉懊悔萬分。畢業後朱華升為連長,隨北伐軍攻打武昌時,再次碰見程康,在程的開導下,他決定跟共產黨走。胡湘玉在「馬日事變」中受傷,臨終前叮囑朱華不要再對國民黨心存幻想。朱華繫上紅領帶,決定率部起義......
本片榮獲1981年度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拾』 反映紅軍長征題材的四部優秀影片是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其實是一句話:多了!!! 影片《來了》可看作是對於紅軍長征出發七十周年的致敬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推出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我的長征》 紀念紅軍長征的影片《心動歲月》。 影片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位為了革命勝利而英勇犧牲的女紅軍 反映長征時期的<<四渡赤水>> \《萬水千山》\《路漫漫》\《黨的女兒》\《紅孩子》 由瀟湘電影製片廠投拍,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70周年數字電影《跟你走到底》於近日在貴州開拍。這部數字電影為瀟湘電影製片廠投拍的一系列關於長征軼事的電影之一。 此劇主演之一影視新星牛夢堯在影片中飾演的是紅軍戰士大全的妻子黎英,電影中講的是丈夫參加工農紅軍長征的妻子們為了尋找丈夫,循著他們走過的長征路,歷經千辛萬難,終於找到丈夫,最後一起並肩作戰的故事。 牛夢堯主演的角色黎英原本是個十分潑辣但膽小、自私且愛臭美的小女人,在逃難的途中反而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穿得漂不漂亮。經過一番磨練之後,在找到紅軍後,經過艱難困苦的洗禮,她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結局卻是和丈夫大全雙雙犧牲。 劇中,黎英是唯一具有感情戲的一個角色,從表演上這也給牛夢堯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不過牛夢堯坦言,這也是一個挑戰。牛夢堯說:事實上,這還算是一部女人戲,妻子們的戲分在整個影片中對主題的表現很重要。黎英這個角色其實和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完全是不同的人,自己的個性非常隨和,也不潑辣。所以,為了這個角色,自己事前做了很多准備工作,揣摩角色花了很多時間。為了角色需要,她甚至還狂瘦了15斤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由南京電影製片廠和河北龍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拍攝的電影《中國·1949》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廳舉行開機儀式。 《中國·1949》用西方人的眼睛看1949年的中國,講述中國革命戰爭故事。影片通過兩個美國人湯姆和傑克1949年在中國的生活經歷,以及親眼目睹毛澤東帶領的人民軍隊取得勝利的歷程,重溫了1949年共產黨與老百姓的魚水之情,感受到偉人毛澤東的偉大情懷。 據悉,此影片投資1000萬人民幣,主要拍攝場景在西柏坡、南京、北京、橫店等地。該片打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拍攝常規,選用了台灣知名導演於記偉,他曾導演《太陽在哭泣》、《禁愛》、《檳榔西施》等多部影片,執演電視《一代佳人》、《楊乃武與小白菜》、《紅與黑》等,並以《弘一法師》與李安的《喜宴》同獲台灣優秀劇本獎。劇中毛澤東的扮演者為同廣學。 ◆八一廠:紅色拍攝緊鑼密鼓 2006年適逢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和建黨85周年,作為軍隊廠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再次擔當起了重大節慶紀念活動獻禮的重任。據八一廠廠長明振江介紹,目前八一廠正在操作的有四部影視作品,將在10月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之際獻映。 第一部是八一廠投資5000萬元的大製作電影《我的長征》。《我的長征》以紅軍戰士王瑞在長征途中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展開故事,改變注重重大事件、高層領導和歷史人物的創作觀念,從普通人視點切入,展示長征大背景。 第二部是二十集電視連續劇《雄關漫道》。該劇由八一廠和北京懋伯蘭文化公司投資近2000萬元聯手打造,作為紅色文化魅力主題系列活動影視項目之一,已被中宣部列入慶祝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重點劇目。該劇是一種歷史補白性作品,描寫了賀龍領導的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歷程, 第三部是動漫版電影《閃閃的紅星》。該片由八一廠與深圳方塊動漫畫公司共同投資1000餘萬元製作,即保留了原作中的精華,又大量採用電腦製作技術,以動漫的形式進行了大膽演繹。據明振江介紹,動漫版《閃閃的紅星》將採用國際化的運作方法,在國內外同時發行,並連鎖開發相關的後電影衍生產品 第四部是大型專題片《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計劃今年10月推出。此外,據八一電影製片廠生產部主任劉金柱介紹,反映紅軍長征的紀錄影片《不能忘卻的長征》、電視劇《龍吟虎嘯》、《明天的戰爭》、《士兵的突擊》等也已經在積極的籌措中。 ◆中央台:紅色活動方興未艾 圍繞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央視文藝節目中心主任朱彤介紹,中央電視台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長征組歌大型演出,安排五次「心連心」赴全國各地慰問演出活動,並播出《當兵就要當紅軍》等新創作電視劇,以及《那時花開》、《井岡山》兩部反映這一題材的央視年度大製作電視劇。目前他們已經和八一廠的《雄關漫道》等劇達成了初步的購買意向。汪國輝說,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這個重大時刻,讓一大批以此為主題的優秀影視作品獻禮熒屏,他們責無旁貸。 ◆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紅色紀錄傾情奉獻 由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全景式展現紅軍歷史的文獻紀錄片《中國工農紅軍》,3月29日開始已在中國工農紅軍的誕生地江西開機拍攝。該紀錄片共12集,對中國工農紅軍為民族解放浴血奮戰的悲壯歷史進行全面、多視點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