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鞍山有那幾家象翠林一樣的大型洗浴中心拜託各位了 3Q
翠林(開發區20路車站底,目前馬鞍山最大的洗浴"航母",價格40元一位,小孩一米的半價,全套分138元和148兩種)鼓浪嶼(江東大道與湖北路交叉口,原來最早的洗浴中心,因為地理位置好,不少南京人和浙江來這洗澡,價格40元,一米2下的小孩免費,全套128元)碧海藍天(雨山路這,原來老的馬建電影院改建的,因為在家屬區集中地所以有時去人滿為患,價格40元,全套也是138元和148元兩種)家興隆(也就在鼓浪嶼的正對面,因為是才開的,所以裡面各項設施都不錯啊!價格40元,全套128元和138元兩種)在水一方(雨山路最東段,在安民農貿大市場前200米,原來搞的不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在生意好差的,票價原來是28元的,有段時間的,現在不知道了沒有去過)現代水療(春暉家園小區的邊上,佔地面積挺大的,人氣差了些,環境也還好,票價40元)亞龍灣(康樂花園的小區大門邊上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每次從那走好象沒有什麼人似的,票價40元)皇朝浴都(當塗開發區外圍,沿著湖西路往當塗去路上,就在路邊好明顯的,價格28元,現在不知道什麼價格)
希望採納
② 當塗電影院有長津湖嗎
摘要 當塗電影院有長津湖
③ "立於當塗」什麼意思
我當塗的。不知道你說的「利於當塗」是什麼意思。如果是古建築話請產考以下。畢竟當塗是一個千年老鎮
當塗為東晉、南朝、明初之畿輔,江左之勝地,古跡甚多。舊志記有宮闕2座、古城3座、樓閣亭堂館宅75座、寺廟塔橋120餘座,絕大部分湮沒。下列為城關地區主要湮沒古跡。
一、采虹橋
亦稱下浮橋,始建何年無考,志載「唐邑令建亭其上,李白紀之姑孰亭」,可見唐時就有此橋。後廢,明洪武二年(1369)復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鄉耆張四聰修南北埠頭石級,以便行旅。咸豐年間毀於兵燹,同治四年(1865)重建。民國19年(1930)已捐募置田108畝,為每年維修基金。1969年夏大水毀,同年9月拆除。
二、南津橋
亦稱上浮橋、東采虹橋,明洪武二年(1369)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咸豐年間因兵燹曾移至上司渡口。光緒元年(1875)重修,有橋11排,船22隻,橋夫14名。民國18年(1929),邑人吳竣捐田32畝作歲修資。1965年拆除。
三、凌雲塔
在縣城東南1公里凌家山巔(即凌雲山)。明嘉靖年間在山頂建一石塔,後以基址不固而坍塌。萬曆四十年(1612),巡按駱駸曾、知府胡爾慥創建磚塔,與黃山塔、金柱塔相鼎峙。塔中窒實,不便登躡。清宣統三年(1911)六月大風雨,塔全圮。
四、夫子廟
位於縣城內東南方向(今縣人民電影院至南城河一片場地),約3600平方米。主建築大成殿為3大間,殿正中供至聖先師木主(即牌位),後面是孔子雕像。東配位是復聖顏子、述聖於思子;西配位是宗聖曾子、亞聖孟子。兩側供列12哲位,東哲位是閔子損、冉子雍、端木子賜、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西哲位是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顓孫子師、宋儒朱熹。殿上方懸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奉頒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殿前露台為石砌雕欄,台下有4株參天古柏。左右翼廡房各12間,供祀歷代賢、儒123位,廟門3扇,左右為翼門。二門外兩側豎立諸碑記,離廟門10餘步外有泮池,跨以3座石橋。東西豐碑2塊,詩記並佳,書法遒勁,為臨川吳宣手筆。門左有土地祠,敬一亭。亭左樹棹楔,舊稱龍門,上懸匾額「名教樂地」,為出入由路。泮池前,為石柱欞星門,兩側翠柏森森,周圍繞以宮牆。南端是照屏,抵南城垣。民國25年(1936)縣志稿記載:「西廡傾圮,泮池湮塞,龍門、宮牆、照屏俱廢。」此後,辟為體育場。建國初期,廣場南面設糧庫基地。以後,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均先後遷此。1953年拆大成殿建電影院。
五、城隍廟
在縣城東北隅(今解放軍八六醫院內),祀府城隍、縣城隍之神,每年春秋二仲同祭於山川壇。明洪武元年(1368)定封號,府曰「公」,縣曰「伯」,加城隍神以王爵稱「承天鑒國英烈王顯應之神」。後革去封號,只稱府、縣城隍之神。清康熙十一年(1672),鄉耆鮑一鰲重修,置儀仗鹵簿,隔年興賽城隍會;二十年(1681)鄉耆金鏡等募捐買街南民房建戲樓1座;三十二年(1693)邑生張名著修建廟門3間,鄉耆張四聰捐建大堂前卷棚3間,咸豐年間毀。同治五年(1866)邑人孫瀛洲倡捐重建後5間;同治八年(1869)曹本貴、朱士英等相繼募建閻王十殿、廟門、迴廊、廂房;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廟門、戲台。光緒年間重修大殿,另置縣城隍廟在府城隍廟東。縣令謝維喈倡捐新建後三進,中供神像,前進頭門各3間。民國12年(1923),邑人王大鈞重修並建卷棚。建國後,廢神祭活動,拆除廟內神鬼塑像。1953年兩城隍廟作為醫院庫房。
六、報恩光孝禪寺
俗稱南禪寺,在城南(今團結街小學地址),南寺巷由此而來。據傳唐貞觀二年(628),民戶崔氏院中生有駢竹,當作佛門之兆,遂舍家做寺院,稱駢竹院。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改稱「報恩光孝禪寺」。乾道年間,僧景華重建殿堂樓閣。明崇禎六年(1633),大殿及宏音閣遭毀。清順治十年(),郡紳鍾斗倡募重建大殿及大悲閣。清順治十八年(1661),僧大拯募眾金重修,立一碑於佛殿西廊,嵌壁間,明鏡如拭。
七、長江水師提督署
清同治九年(1870)建署於當塗縣城東十字街,原為縣署並衛地舊址(今當塗飯店地帶),提署街由此得名。署衙規模甚大,轅門東西各1座,左右牌坊各1座,照壁牆1面,鼓亭東西各1座,頭門3間,旗牌廳左右5間,儀門5間,左右軍械庫各5間,東西廡各10間。大堂5間,二堂5間,左右側屋各5間。三堂5間,樓廳5間,其東為簽押房兩進5間,其西為花廳5間,戲台3間,再西為花園1所,又西首為演武廳3間,其餘側屋若干間。宣統三年(1911),革命軍起,提督不守,僅存空署。民國元年(1912),李燮和為長江水師總司令,繼而黃漢湘為總稽查,自後改為長江巡閱使行署。民國初期,南北交戰,軍隊過住繁雜,破壞較多,傾坍日甚。20年代,作為教養院。
④ 初一看電影曙光之約的讀後感
一下子能准確說出曙光電影院的門牌號碼是合肥和平路89號的人,估計從小就生活在這里,對這里一定爛熟於心。如今,我們站在新的建築物前,或許還能從人們的片段描述中,感受到當時的盛世場景。
曙光就在前頭
我是在安紡總廠站下的車,一路打聽,人們告訴我,曙光電影院就在前頭,我下早了,還得再走一站。
羅以傑,今年已經50多歲,在曙光電影院旁邊的一處公廁當管理員。聽說我是報社記者,是采寫曙光電影院的,連聲說,早知道我就不收你的如廁費了。我笑著搖搖頭,為他的憨厚所感動。
他指著不遠處的一幢新樓房告訴我,那就是曙光電影院,老樓早就拆了,這是重新蓋的。不過,大樓裡面如今主要是賓館、銀行、葯房和合肥市總工會服務中心的天下,只是在二樓預留了電影院,至今還沒有放過一場電影。
我問羅以傑師傅在那裡看過電影嗎?他笑著回答,怎麼沒有看過,這一塊看電影都上這里,特別是曙光影院靠近老的合鋼公司,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里成了許多合鋼年輕人談戀愛的好去處。
我又問羅以傑師傅帶老婆一起去看過嗎,他有點羞澀,半天才擠出句:那都是好久好久以前了,連看的什麼片子都忘了。只記得那天的月亮好亮,散場的時候還是我送她回的家。
下班都去搬磚頭
「曙光電影院最早是我們安紡的工人俱樂部!」原安徽紡織總廠工會主席胡曉良說這話的時候,眼光里滿含激動。他告訴我,曙光電影院可以說陪伴了安紡人的大半生,記錄和見證了許多愛情的誕生。那時候,不僅安紡人,附近工廠的年輕人談戀愛都喜歡去曙光電影院看電影。當年沒有空調,夏天白天放映關上門,裡面悶熱得全身大汗淋漓,整個影院里散發著酸餿味,至今還難忘。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安徽第一棉紡織廠和第二棉紡織廠以及安徽印染廠先後落戶那裡,一時間,荒涼的東郊變成了熱鬧的地方。廠里的小青年下了班後沒有地方去,業餘生活及其乏味、枯燥。正是在這樣情況下,廠里的領導才決定修建一所電影院。
胡曉良先生的父母都是從繁華的大上海來合肥支援內地建設的,聽他的母親說,當年修建曙光電影院的時候,廠子里號召全體工人都要出力流汗。大家下了班,就去位於合鋼附近的窯場搬磚頭,有的用板車拉,有的兩個人抬。那時大家建設新中國的熱情非常高漲,電影院很快就蓋好,1962年正式開業放電影。
電影院放第一場電影的時候,全廠工人都免費獲得了一張票。不過,電影院很快就交到了合肥市總工會,1964年的時候,曙光電影院作為市屬幾十家電影院之一,在東邊那一片的名聲很大。那時遊玩設施很少,正是電影這種大眾媒體的潛移默化,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築就了一代人的道德情操。
郎中羞澀的記憶
時光飛逝,時代也在變遷。和安紡總廠一樣,如今,曙光電影院現在已成了一個公交站點的名字,提醒著人們這里曾經是多麼的熱鬧。
王援朝先生永遠都記得第一次請女朋友看電影忘帶錢的尷尬。上世紀60年代初,父親作為留蘇的鋼鐵方面的專家,一紙調令舉家從東北鞍山南遷,來到了江淮之間的廬州城。當時他的家就住在合鋼南邊的變電所旁邊的家屬區,離曙光電影院很近。
那時還沒有修當塗路,到曙光電影院看電影還要從小路走。後來,王援朝也進廠當了工人,工資很低,只有18元。那時,他已經談女朋友了,是附近安紡總廠的。每星期一次的約會,他們大多選擇看電影。有一次,電影院放映《青松嶺》,好不容易排隊到了窗口,一摸口袋,竟然忘了帶錢,只好出來。女朋友問怎麼了?他吞吞吐吐說出了緣由。女朋友哭笑不得地說,你喊我呀,我裝錢了。他有點羞澀地說,那麼多人,多丟臉呀。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影內容多了,但秩序卻壞了,以前排隊買票看電影的好習慣被社會上的一些小混混破壞了。大家買電影票時擠作一團,好不容易才買到一張。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放映的幾部國產故事片《火紅的年代》、《戰洪圖》、《閃閃的紅心》等都很好看,而外國的電影主要是和我們友好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比如朝鮮的,阿爾巴尼亞的,羅馬尼亞的。每當散場和平路上總是人流涌動,那情景至今還記憶猶新。
王援朝先生至今還記得當時曙光電影院里有39排座位,每排大約是36個座位。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由於電視的普及,到曙光電影院看電影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再也沒有了當年的輝煌。
手記
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大概都有自己的電影院的記憶。
網友「老三屆」說,孩提時代他最熱切盼望的就是放暑假。因為只有放暑假家裡大人才允許看電影。那時放假前,學校照例要預訂電影票,一部新片子是5分錢,老片子只要3分錢。
網友「咪咪笑」說,」在「曙光」看電影,頂喜歡的是下午4點30分那場。媽媽怕他餓著,總給他一毛錢。看電影之前趾高氣揚地跑到電影院門前烤山芋桶前大聲嚷嚷道:「拿個南瓜山芋!」那神氣、那滋味,今天想起來都饞得慌。暑期里的電影,基本上是國產的故事片。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樣,幾乎都愛做當兵的夢。看了《冰山上的來客》,就想騎上賓士的軍馬守衛在帕米爾高原;看了《羊城暗哨》,又想當個公安和特務較量一番;看了《小兵張嘎》就想上房堵煙囪、抓那個胖翻譯官。
後來「咪咪笑」高中畢業真的去當了兵,實現了兒時的夙願。一別3年才重回合肥。上班不到兩年,家裡大人張羅著給他找了個「對象」。女方的媒人就是她的嫂子,經她一番審視和盤問後,才給了他一張電影票。一看,嗨,又是「曙光」!那天在「曙光」和「對象」看電影,幾排幾座記不清了,電影好像是越劇《紅樓夢》,哼哼嘰嘰的也聽不懂,沒看一半,拉著准太大的手就溜出「曙光」。
80後中也有曙光電影院的老朋友,他們雖然趕上了媒體空前發達的年代,電視機前、電腦旁,甚至在公交車上手拿MP4,隨時隨地可以欣賞到電影。不過,坐在電影院裏手牽著心上人的手,那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何況大銀幕、立體聲帶來的震撼是別處無法比擬的。
電影還是要在電影院看——他們異口同聲地如是說!
⑤ 老電影院那片什麼情況,要拆了么
本不會。
酒仙橋那邊的老樓說要拆遷,市區的老樓拆不動,費用太高,真就是要拆,不像農村拆平方,說了10多年了,開發商負擔不起。再說了,租房費,所以這就是拆不了的原因,到現在一塊兒磚也沒拆走呀。,還有回遷房,那也得給拆遷補償款呀
⑥ 安徽宣城市有幾家電影院啊,在什麼位置呢,現在還放映新片子嗎,規模怎麼樣啊
工人影都,最近都放新片子了,一般的片子10塊,阿凡達20,環境一般,就在新華書店南邊100米
⑦ 在當塗哪裡可以買到電影票
你那裡有什麼電影院?可以網上訂票,可以上大麥電影訂購影票,哈票也可以
⑧ 2D/3D影院和以前的老電影院有什麼區別
以前的老電影院都是膠片的,現在都是數字影院,
膠片和數字放映有什麼區別?
1、膠片放映有保底(保底是影院拿片保障最低的票房,如未達到按規定扣款),數字無保底。
2、膠片拷貝數量有限,數字不限。
3、膠片拷貝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影院,二三級城市影院一般只能拿到二輪或三輪。數字影片用快遞寄個硬碟,影院接到後拷貝到每個放映伺服器即可。2K的數字放映設備,通過增加相應的配件就可以放映相應的3D立體電影。
4、膠片放映機一個放映員只能放一台機,多廳即需要多安排放映人員,人力成本高。數字放映機,放映人員一個人可以放映多台,目前最大的影院有10個影廳一個班次只安排1-2名放映員即可。
5、膠片對放映員技術要求很高,要有專業的放映資格才能放映,工資較高。數字放映就相當與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普通員工即可放映。
6、膠片放映隨著數字的發展,將會推出市場。數字放映是行業發展的需要,就像數碼相機取代膠卷相機一樣的道理。
7、膠片經過多次放映,音色和畫質都會有損壞,影響放映的品質。數字可以無限制的重復放映,沒有任何影響。
8、膠片對比1.3K設備的好處是膠片不管是不是進口分賬片,膠片通用,都可以放映。而數字1.3K的設備則無法放映進口分賬片,但2K的設備都可以放映。
⑨ 7080後,還記得你們鎮上曾經的那個電影院嗎
前幾天到我們附近的鎮上玩,走到街中心,一個非常蒼老的建築展現在面前,那是一家非常老的電影院,電影院的名字依稀還有看到,兩邊毛主席語錄還能念得出來,電影院的頂上已經長了些野草,可能是這個鎮的人對老電影院有感情吧,它沒有被拆掉,很奇怪的是我看到這個老電影院在那裡一點沒有違和感,反而更好地襯託了小鎮巨變的歷史。
拿著電影票,從兩側的門都能進去,門口有一個專門收票的,數了票數和人數,然後打開門,我們就進去了,此時的電影正在放,一個戰爭片,現在記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講一匹抗戰中白馬的故事,剛進去,我們只能看到屏幕,四周一片漆黑,以前看電影,也是講票和號要對,我們努力找了半天才找著,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不管是畫面還是聲音,都讓我們幾個印象深刻,聲音的沖擊力太強,有時候我們還會捂著耳朵聽。
看到中間換片的時候,裡面有的觀眾在吃瓜子,我們有一個同學也到外面買了一包,說起這個包也很特別,是用報紙捲起來的。那天我們在電影院看完了一遍沒有出去,又看了第二遍,到現在印象都很深刻。
⑩ 最近當塗電影院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公牛歷險記
喜劇 / 動畫 / 冒險
年代:2018
地區:美國
演員: 約翰·塞納 吉娜·羅德里格茲 鮑比·坎納瓦爾
導演: 卡洛斯·沙爾丹哈
簡介:影片根據曼羅·里夫1936年經典童書《愛花的牛》改編,講述西班牙一頭名為「費迪南德」(約翰·塞納 John Cena 配音)的公牛的爆笑歷險故事。費迪南德體型健壯,但卻心地善良性格溫和,它被誤認為是危險的野獸,從而被捕送往他鄉被逼做一隻「鬥牛」。為回到家人身邊,他不得不踏上了一場終極冒險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