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有賣《解振國》電影盤的
圖書大廈
2. 英達老師多大了
英達,滿族,1960年7月7日生於北京,現58歲,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及密蘇里大學戲劇表演系 。
1988年,出演劇情影片《最後的貴族》,擔任周大慶一角,這部電影是英達大學畢業後出演的第一部電影 。1990年,出演歷史劇《圍城》,並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1993年執導的家庭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播出,是英達第一部導演的作品 。1997年,出演賀歲喜劇《家和萬事興》,該劇是中國第一部賀歲劇 。1999年,推出生活喜劇《閑人馬大姐》,並通過該劇獲政府飛天獎 。2001年4月,執導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2002年,執導劇情喜劇《候車室的故事》,獲得雨丁香杯觀眾最喜愛的電視節目獎 。2006年8月,拍攝長篇情景喜劇《奧運在我家》,首部關於奧運題材的劇情喜劇。2009年6月,創辦互動式娛樂脫口秀節目《英達故事匯》。9月,出演黑色幽默電影《我和你》。12月,出演劇情劇《美麗的事》與倪萍演對手戲 。2011年12月,出演抗戰題材劇《節振國傳奇》,飾演陳礦司角色,這是英達首部有重要戲份的電視劇 。2013年8月,主演喜劇《牛膽神偷》 。11月,執導生活喜劇《我們一家人》在天津衛視播出。2014年,出演《熱血男人幫》。2016年3月,監制古裝宮斗網路電影《深宮遺夢》 。
二、演藝經歷
1988年,出演謝晉導演的劇情影片《最後的貴族》,擔任周大慶角色,這部電影是英達大學畢業後出演的第一部電影,開啟了英達的演藝生涯。
1990年,起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同年出演電視劇歷史劇《圍城》,飾演趙辛楣,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為英達在演藝界喜劇角色的出演奠定了基礎。
1993年,執導《我愛我家》家庭情景喜劇,共120集,其中文興宇、宋丹丹、楊立新、梁天、關凌等演員參加演出,是英達第一部導演的作品,也是中國大陸第一部情景喜劇,獲新十期十年優秀喜劇獎。同年,出演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出任戲院老闆角色。
1995年,任「英氏影視公司」藝術總監。
1997年,出演賀歲喜劇《家和萬事興》,與吳孟達、趙本山、宋丹丹、曾志偉、范偉共同出演。該劇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賀歲劇,30多家電視台播出,最高收視率突破45%,總計受眾超過三億人次。同年出演馮小剛導演的劇情電影《甲方乙方》,飾演巴頓將軍,出演同樣是馮小剛導演喜劇片《大腕》,飾演路易王。
1999年,英達又相繼推出《閑人馬大姐》、《相約青春》等系列喜劇,其中《閑人馬大姐》獲政府飛天獎 。依然保持情景喜劇的風格。
2001年4月,執導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姊妹片,這是一部東北風味的情景喜劇。
2002年,執導情景喜劇《候車室的故事》,獲得雨丁香杯觀眾最喜愛的電視節目獎。從《我愛我家》到《候車室的故事》,「英氏兄弟」經營情景喜劇有十幾個年頭。
2004年,執導並主演新年賀歲片《家和萬事興之雙喜臨門》,英達自告奮勇擔任主演並飾演侯飛一角,這也是《家和萬事興》系列賀歲喜劇中的一部,由蔡明、曾志偉、姜武、虞夢、葛存壯等眾位明星聯袂加盟進入主創陣營。
2006年08月,長篇情景喜劇《奧運在我家》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開機儀式,由導演英達出任總導演,邢育森、成鋼任總編劇,英寧任執行導演。《奧運在我家》是首部關於奧運題材的劇情喜劇。
2009年6月,創辦《英達故事匯》互動式娛樂脫口秀節目。9月,出演黑色幽默電影《我和你》,英達飾演鳴先生角色。並與張信哲、蘇慧倫共同出演。12月,出演楊亞洲導演的《美麗的事》,飾演男主角袁航,並與倪萍演對手戲。
2010年,出演喜劇電影《愛情維修站》,飾演大款角色,這也是自《大腕》以來,英達首次回歸喜劇領域。
2011年12月,出演徐靜蕾導演的愛情片《親密敵人》,飾演Amy爸爸角色。同年出演30集抗戰題材劇《節振國傳奇》,飾演陳礦司角色,英達之前出演電視劇都是客串,這是首部有重要戲份的電視劇。
2013年8月,主演喜劇《牛膽神偷》,飾演黑社會老大友哥,繼續飾演喜劇角色,以搞笑破壞黑社會的嚴肅形象。11月,英達執導的《我們一家人》在天津衛視播出,該劇是英達力作《我愛我家》的姐妹篇,由《我愛我家》原班人馬出演。
2014年,出演《熱血男人幫》,並飾演老鐵角色,英達作為喜劇導演、喜劇演員在喜劇片《熱血男人幫》出演。
2016年1月,參與文化展示類節目《傳承者》。3月,英達監制古裝宮斗網路電影《深宮遺夢》。
3. 有個叫夏蓮鳳的叛徒是哪部電影里的人
節振國 (1965)
京劇戲曲片
......夏連鳳經受不住敵人的威逼誘惑,成為無恥的叛徒......
節振國傳奇 (2011)
電視劇
節振國與夏連鳳是同鄉,又一起拜師學藝, 交往甚厚,結為磕頭兄弟。罷工中,夏也是糾察隊員,一度很積極。罷工斗爭以後,夏連鳳被捕叛變,出賣了節振國, ...
4. 丁柳元演過什麼電視劇
丁柳元演過的電視劇列表:
演員簡介:
丁柳元,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女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1999年,參演話劇《綠蔭里的紅塑料桶》獲得第七屆全軍文藝匯演「個人表演單項獎」。2010年7月,主演電視劇《江姐》飾演「江姐」。
2011年,與郭濤、溫兆倫主演電視劇《節振國傳奇》;憑借諜戰劇《夜隼》獲得第二十五屆解放軍電視金星獎優秀女演員獎。
2013年,獲得第十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的「最受歡迎女演員獎」;第八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德藝雙馨」稱號 。
2010年,擔任中國四川省自貢市形象大使、榮譽市民;
2012年,擔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扶貧形象大使。
5. 平原作戰的幕後花絮
在1974年這一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另一部京劇藝術片《平原作戰》,由於取自於抗日戰爭題材,自然使人們聯想起「文革」之前另一部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著名國產影片——《平原游擊隊》,所以,從故事情節上首先能抓住觀眾的心,況且在當時的電影種類和形式,又是非常的單一。1966年2月,在阿甲、陳延齡、翁偶虹、張東川共同編寫的現代京劇《平原游擊隊》的基礎上,按照江青「要另起爐灶」的指令,由張永枚執筆,中國京劇團集體創作演出,著名京劇演員李光、吳鈺章、高玉倩、袁世海和京劇團青年新秀李維康聯袂主演。京劇所表現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山根據地八路軍排長趙勇剛,率領小分隊深入敵後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破壞鐵路、炸掉碉堡、燒毀糧倉,最後挫敗和粉碎了日寇對太行山根據地的猖狂進攻。用京劇表演形式,再現抗日戰爭這一段軍民浴血奮戰的歷史史實中的戰爭插曲,在當時的同一藝術領域里,除了河北唐山京劇團在1965年演出的京劇《節振國》並拍成電影以外,此劇為第二部同一形式的擴展和延續,其抗日題材的故事情節,有很強的吸引力,特別是對於當時的年輕一代,對過去打擊日本鬼子的一種好奇心理的迫切了解。所以,民間傳奇加上抗戰故事,京劇唱腔加上電影魅力,都使得這部京劇藝術片《平原作戰》令人難忘。擔任該片導演的是著名電影導演崔嵬和陳懷愷這兩個北影廠的老搭檔,「文革」前膾炙人口的著名京劇戲曲藝術片《楊門女將》、《穆桂英大戰洪洲》和《野豬林》均出自他們之手。而這部現代京劇,通過他們的調度和執導,同樣獲得了成功。攝影是拍攝「樣板戲」非常有經驗、且政治可靠過關的張冬涼和韋林玉。影片中的著名唱腔有「披星戴月下太行」、「哪裡有人民哪裡就有趙勇剛」、「人民的安危冷暖要時刻掛心上」、「紅心永向共產黨」、「做一個中華好兒女」,經過李光、李維康和吳鈺章等著名京劇演員聲情並茂的演唱和表演,早已成為中國現代京劇的首選唱腔。
「京劇《平原作戰》成型於1965年。早在1964年江青大搞『京劇革命』開始,她就下交給中國京劇院將故事片《平原游擊隊》改編成京劇的任務。而改編任務剛剛完成,『文化大革命』的狂飆不期而至。到了1969年,江青要繼續擴大『文藝革命』成果,准備改編創作新的樣板戲時,京劇《平原游擊隊》被再次提及,但江青布置任務時不知是口誤還是有意為之,說的是改編《鐵道游擊隊》。最終,新的京劇劇本取名為《平原作戰》。」
據當年趙勇剛的扮演者、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光回憶,為了排演《平原作戰》,中國京劇院不僅集全院之力,還請來許多專家出謀劃策。「《平原作戰》是由中國京劇院集體創作的。其中,劇本由張永枚執筆。這出戲不像《紅燈記》那麼有『扣子』,所以非常難寫,幸好張永枚是出色的作家和詩人,是他的妙筆讓這么復雜的故事不顯凌亂。另外,閻肅也給劇本出了很多點子。比如第四場『智取炮樓』中,趙勇剛和偽班長刻意強調的『紅豆』,就是閻肅的主意。」
除了大量精彩的唱段, 劇中眾多與敵人正面交鋒、鬥智斗勇的場景, 也讓眼花繚亂、種類繁多的武打場景成為《 平原作戰》區別於其他京劇現代戲的特點之一。李光說,《平原作戰》的武戲之所以出彩,應該歸功於京劇名家李少春。
當時,李少春是《平原作戰》導演組中最早的成員,他為李光塑造趙勇剛這個角色給予了非常多的幫助。「在京劇演出中,演員的第一個亮相至關重要。趙勇剛出場時的唱詞是『披星戴月下太行,流水疾風赴戰場』,李少春先生為了這個『流水疾風』似的出場,幫我設計了10個方案。」當李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如今呈現在舞台上的這個方案時,李少春笑著告訴他,這其實是他精心策劃的出場。
李少春不僅親力親為幫助李光設計唱腔、身段,還用自己的方法激發他的創作熱情。「李少春先生經常對我們說,演戲要多動腦子,所以他總是在啟發我們。有一次,先生給我說戲,說到興起,就打了一套拳。這套拳非常精彩,放在趙勇剛身上真的是天衣無縫。打完之後,我讓先生教我。他說:『教不了,這是即興的,我自己都來不了第二回。』從那以後,我明白了,能把自己的想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才是一個成熟的演員。」
6. 溫兆倫演過的所有電視劇(全)
截止2019年12月8日溫兆倫演過的所有電視劇:
1、1986年,與郭晉安合作,演出單元式處景劇《城市故事》,飾演「表哥」角色,故此有了「溫表哥」的綽號(第一次演出,單獨列出)。
2、1987年,參演第一部電視劇《檸檬丈夫》,飾演一位為了移民而拋棄女朋友的香港男人。
3、1988年,參演第一部古裝劇《吉星報喜》首次剃頭演出,飾演一代才子陳夢吉。
4、1989年,參演《義不容情》,飾演反面角色「丁有康」而一舉成名。
5、1990年,他擔任男一的電視劇《我本善良》播出。
6、1991年3月,與邵美琪、周海媚、黎明等主演電視劇《今生無悔》,再次出演反派人物,飾演「高天俊」。
7、1992年3月,與羅嘉良、溫碧霞主演的電視劇《火玫瑰》播出,溫兆倫飾演心地善良、處世穩重的好大哥"Uncle Rain"。
8、1993年5月,赴中國內地拍攝武俠劇《武尊少林》。
9、1994年3月,主演的連續劇《第三類法庭》播出,飾演善良忠厚的「馬忠寶」。
10、1995年7月,赴台與葉童合演《我本善良II雄霸天下》。
11、1997年,接拍中國內地電視劇《天地情緣》。
12、1998年,參演電視《風雨澳門》。
13、2000年,與黃日華領銜主演《別無選擇》。
14、2002年9月,參演TVB時裝劇《流金歲月》,飾演鍾守康,與羅嘉良演繹一段兄弟情。
15、2004年2月,與郭羨妮合作主演TVB古裝劇《牛郎織女》飾演牛郎,這是他主演的最後一部TVB電視劇。
16、2006年9月,主演的電視劇《無國界行動》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溫兆倫出演美籍華人緝毒警察。
17、2007年,參演內地劇《血色薔薇》,扮演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青年律師。
18、2008年,參演中國內地劇《大宋才子黃庭堅》飾演秦觀。
19、2009年,參演中國內地民國傳奇劇《丐俠傳奇》,飾演反面人物外號銅獅子的王祥和。
20、2009年7月,與王識賢和侯天來主演的電視劇《兄弟無間》在四家衛視播出。
21、2010年9月,參演《黃河古鎮》,與李光潔出演對手。
22、2011年12月,與郭濤、英達主演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節振國傳奇》登陸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溫兆倫首次挑戰日本軍官。
23、2012年8月,參演中國內地劇《女刑警李春春》。
24、2012年8月29日,主演的以台商在大陸創業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台商》登陸央視第八頻道。
25、2014年,參演抗戰傳奇大戲《我姥爺的故事》。
26、2015年在《我姥爺1945》中飾演一名在中國土生土長的日本人。
27、2016年4月,主演電視劇《楊光那些事》。
(6)老電影節振國劇照圖片擴展閱讀:
溫兆倫早年經歷:
溫兆倫從小到大是唱歌發燒友,受幾個舅父影響喜歡唱歌,在中學時代已開始參加歌唱比賽並取得過冠軍、亞軍。
1982年,參加無線電視舉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止步十五名,一個星期之後無線一個女編導打電話叫他去香港電台電視部試鏡被取錄,1982年底,還在讀高中的溫兆倫加入香港電台電視部主持兒音節目《香蕉船》。
一年之後,被前香港電台同事徐益平介紹入電台做DJ,1985年被唱片公司看上,簽約成為全職歌手。
7. 電影京劇節振國主演是誰是譚派嗎
《節振國》的主演張海濤,唐派,唐韻笙的女婿,唐山市京劇團著名演員。
8. 電視劇黎明破曉前演周木陽的女演員是誰
朱婷。
朱婷,1986年5月29日出生於江西省鷹潭市,中國大陸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4年,參演軍旅劇《八路軍》,飾演劉茜茜。
2008年,在歷史劇《幽靈計劃》並飾演周雪。2010年,參演戰爭劇《敢死隊》,飾演秦可風。2011年,在抗戰傳奇劇《節振國傳奇》中飾演孫羨武。2012年,由其主演的警匪劇《警中警之警中兄弟》播出。
(8)老電影節振國劇照圖片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2006年,在科幻賀歲劇《非常24小時》中飾演韶晗;參演歷史劇《我的青春我的夢》,飾演蘇月;在革命歷史劇《愛在戰火紛飛時》中飾演周銀杏。
2007年,在諜戰片《海狼行動》中飾演陳明珠;在古裝歷史劇《台灣一八九五》中飾演李菊藕;參演歷史劇《周恩來在重慶》並飾演羅瑩。
2010年,參演諜戰劇《敢死隊》,飾演秦可風;在軍事歷史劇《江南鋤奸》中飾演白鷺。
2011年,在軍事劇《烈火》中飾演朱筠;在抗戰題材電視劇《血色玫瑰2》中飾演尚小蘭;參演抗戰傳奇劇《節振國傳奇》並飾演孫羨武。
2012年,客串抗日諜戰劇《五號特工組2》,飾演一名婚紗店老闆娘;同年由其主演的警匪劇《警中警之警中兄弟》播出。
9.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10. 翼東抗日民族英雄傑什麼國
節振國,冀東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10年出生於山東武城縣劉堂村(今屬河北故城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0歲隨父兄逃荒到開灤趙各庄煤礦,14歲起進礦當工人。
1938年3月,開灤煤礦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節振國被推舉為趙各庄礦工人糾察隊隊長。5月6日,大批日偽憲兵包圍節家,搜捕節振國等工人領袖。敵人抓住了節振國的哥哥,剛從井下回來的節振國沖上去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搏鬥中,他奪過日本憲兵隊長的軍刀,當場劈殺日本憲兵隊長和數名日偽軍,後在工友們的幫助下沖出敵人的包圍和追捕,負傷脫險。節振國刀劈日本憲兵的消息震動了冀東,振奮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情緒,就連遠在陝北的中共中央也知道了這件事,毛澤東同志稱贊節振國是民族英雄。礦工們更是奔走相告:「節振國是好樣的!」
節振國傷愈時,正逢中共冀熱邊特委按照黨中央指示,發動冀東抗日大暴動。他聞訊後迅速聯絡礦工,豎起抗日大旗,組成工人抗日游擊隊,參加暴動。不久,他率部加入冀東抗日聯軍李運昌部,被編為冀東抗聯第二路司令部直屬特務第一大隊,即工人特務大隊,節振國任大隊長。
1938年7月起,節振國率領部隊活躍在礦區和廣大農村,發動礦工參加抗日武裝,神出鬼沒地打擊日偽軍,威震冀東。在工人特務大隊的號召和鼓舞下,工人抗日聲勢日益浩大,由趙各庄礦擴展到開灤煤礦各礦區。成立了數支抗日游擊隊,3000多名工人先後參加了抗日隊伍。節振國率領工人特務大隊和日偽軍數次激戰,兩度收復趙各庄、唐家莊礦區,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東地區的抗日斗爭。
在黨的領導下,在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中,節振國率領的工人特務大隊越戰越強,後改編為八路軍第十二團一連,為開辟冀東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貢獻。1939年秋,節振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年8月1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戰士、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時年30歲。
1940年8月,延安《中國工人》雜志向根據地抗日軍民介紹了節振國從刀劈日本憲兵開始的英勇的抗日業績。新中國建立後,節振國的英雄事跡被編成小說和現代京劇、拍攝成電影在全國放映。他那崇高的民族氣節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