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賺夠三千萬就收手那個電影說的是啥意思
我賺夠三千萬就收手是電影《門徒》中阿力說的台詞。意思是賺3000萬元錢就金盆洗手,不幹這個行業。
《門徒》是由爾冬升執行導演,陳可辛監制的犯罪劇情片,由劉德華、吳彥祖、張靜初、古天樂、袁詠儀領銜主演。
《門徒》對吸毒者細致入微的描述,看完後除了驚悚就是對毒品的恐懼:
阿芬(張靜初飾演)想戒掉毒品,可是當毒癮發作時,全身哆嗦,奇癢難耐,好似千萬只螞蟻在肚子里爬,撓又撓不到。單純的抽煙已經無法緩解,只有在大腿內側來一針才能感受進入天堂與升華到如夢似幻的快感,一種從頭到腳的高潮。
打完針後,整個人變得神經,分不清現實與幻覺,自顧自地順著顱內的興奮做著一些違背常理的事兒,好似鬼上身一般。阿芬死前的窘態和死後的慘狀也是如煉獄一般,慘不忍睹。
② 電影 門徒 評論,意義.
電影之後,樓外的陽光明亮依舊,仿若阿力繼續行走在充滿希望的卧底之路上,這希望悖謬地只能耕植於未知的黑暗和殘酷中,但卻因卧底阿力本質的善、對自己職責的信仰和責任,將全部的信仰和光明負載其身,有他的存在,似乎做為局外人的觀眾在未卜之前就確定了吸毒女阿芬在不幸染上毒癮之後的幸運,以及那些癮君子身邊朝夕相關人的幸運。影片里,以往卧底頹靡、骯臟、壓抑,「近墨者黑」的痞氣一掃而光。角色出彩的跳脫出匍匐於污濁中的光明所不得已癱成的同類,而是立於明暗兩地之上,阿力最大的特色便是堅決,他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即使與昆哥之前相處七年,多多少少建立起的真感情也不能一時混淆他心中那桿秤。
以往類似題材電影,之中仍有正義有希望存在,只是這樣的希望僅僅被小心翼翼懷揣在身陷荊棘的卧底心中,其自身的保全、社會的安定、生命的希望成為觀眾從頭到尾擔心的必然,一路喘息著。而《門徒》的刺激、喘猜大部分被阿芬的糜爛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淳淳母愛的狀態下打醒。真實,恐怖,讓人為之驚覺而後漾起陣陣動容。
縱觀,影片沒有像《傷城》那樣將懸念打造成首張王牌。看似自然截取千千萬萬個卧底之中的阿力生活工作的一個片段,之後這個人在和上司不到一分鍾的聊天中,輕松選擇繼續當卧底,面對嶄新的警服,沒有以往慣常的無奈和悲傷,我們解讀到阿力更多的是出於職業和道德的信仰。影片隱示的另一層碩大的希望豁然灌穿全幕。
記得麥兆輝說他們拍《傷城》是因為香港人民當時經歷了太多傷痛的事情,拍電影就是想給自己的香港情結和香港百姓一種希望,昭示生命的美好和可能。兩部電影沒有必要去探討之間的聯系或必然。但《門徒》的上演正如阿力之於故事的意義,歷經黑暗與殘酷之後的光明和繼續走下去的可能是他們的追求。但需要理解的一點是阿力並沒有因為擁有這種追求而自認為多麼偉大,只是簡單平凡的如同口渴要喝水。
實力鑒證
吳彥祖在戲中台詞不重,神態成為其殺手鐧。做事出於心,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和錚錚誓言,沒有疲倦和沉重,機巧和堅韌全部由內噴薄而發。堅決的眼神讓你不得不信由他。失敗或者不成功,大部分就應歸於那顆你是否全心全意的心。戲里戲外比比皆是。
和《墨攻》相比,更欣賞劉德華在這部影片中的表現,也許是年代太久遠,表演古人,帶給他更多的史一個套子,一種模具,試著剝開外層,剔除台詞、衣著,我們是否還能感覺到墨者革離劉德華還是劉德華式的墨者革離?昆哥的演繹,有內到外,讓人完全忘記了劉德華的存在。他的狠和恨、他對家人的親愛、他最後面對自己一心兄弟待的內鬼阿力,瞬間卸下所有昔日的霸氣,對其苦苦哀求的狼狽,好似一種概念,以什麼樣的氣質和內容填充,就會讓人產生相對應的當下氛圍。劉德華認為能夠帶給觀眾快樂的就是好電影,現在才明白,也許這「快樂」不僅僅指happy還有touch。
相比之下,吳彥祖的角色性格可能稍顯單一不及昆哥角色的多元。但阿力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維度,顯然領悟到,一部電影什麼是好電影,電影的影視劇作,應當是各就各位的狀態。劇中每個人物無論主配,每個場景,無論能否進入觀眾的視域,關於電影的每個部分都應是做到盡善盡美。《宮》的導演曾說:「盡管皇宮的一些擺設細節觀眾是不會注意到的,但做為影片製作者都應做到盡善完美。」該做好的都做好了,觀眾的注意力當然會始終集中在電影故事本身啦。
類似題材電影,粗口不粗口,頹廢不頹廢,這都不是問題關鍵,重要的是我們抽離掉這些外在形式,還能感受到的電影是否還依然能將其中的韻味意義品盡。
電影好看不易做。
感謝原作者三下寵!
③ 《門徒》 經典台詞
「狗沒得選擇,你是人,你有選擇!!! 」
阿力對重新惹上毒癮的阿芬感到絕望,不願意再幫助她。
「三十分鍾才跟丟,比上次有進步!」
「接貨前一秒被抓,你都不用付錢,接貨後一秒被抓,錢你要照付。」
「聯合國還真不錯,幫我們做了國際調查 。」
昆哥對自己的門徒阿力從各個方面傳授工作知識。
「除了石油和軍火,毒品是全球最大的貿易。」
「生意是講供求的,他們買,我們賣。我有叫他們吸嗎?我有嗎?我沒有!是他們自己要吸!我又沒逼他們!根本不怪我們!要怪怪他們。我有逼他們嗎?我根本沒有逼他們……」
「買賣是講供求的嘛,誰要他們買啊??他們傻啊!!到時在毒品里加些老鼠葯,吃死他們!」
劉德華飾演的昆哥對自己從事販毒這一行當的不斷自我安慰,甚至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論。
④ 門徒的經典台詞
1、「狗沒得選擇,你是人,你有選擇!!! 」
2、「三十分鍾才跟丟,比上次有進步!」
3、「你不怕禽流感嗎?」 「這是一個局,你跟他的感情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
4、狗沒得選擇,你是人,你有選擇!
5、我吸毒是因為我要證明毒是可以戒掉的……可是,我戒不掉啊!
6、除了石油和軍火,毒品是全球最大的貿易 。
7、三十分鍾才跟丟,比上次有進步!
8、接貨前一秒被抓,你都不用付錢,接貨後一秒被抓,錢你要照付。
9、究竟人為什麼要吸毒?直到昆哥和阿芬死後我才明白,吸毒是因為空虛。那麼,究竟是毒品恐怖,還是空虛恐怖?
10、「99%的純海洛因鹼以前叫嗎啡磚, 警察管他叫4號, 我們叫美金。如果就這么吃真的會吃死人的, 所以一定要勾兌, 加些澱粉啊什麼的。 無聊的人加牆灰, 到65%了就差不多成品了, 我們叫港幣。」 「接貨前一秒被抓,你都不用付錢,接貨後一秒被抓,錢你要照付。」 「除了石油和軍火,毒品是全球最大的貿易 。」 「生意是講供求的,他們買,我們賣。我有叫他們吸嗎?我有嗎?我沒有!是他們自己要吸!我又沒逼他們!根本不怪我們!要怪怪他們。我有逼他們嗎?我根本沒有逼他們…… 」 「買賣是講供求的嘛,誰要他們買啊??他們傻啊!!到時在毒品里加些老鼠葯,吃死他們!」 「聯合國還真不錯,幫我們做了國際調查 。」 「我吸毒是因為我要證明毒是可以戒掉的……可是,我戒不掉啊!」
⑤ 《門徒》開頭和結尾的經典對白詳細怎麼說的
我一直不明白,人為什麼要吸毒?直到昆哥和阿芬死後,我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是源自空虛。那到底是毒品恐怖,還是空虛恐怖呢?
⑥ 電影《門徒》怎麼評價結局有什麼深意
眾所周知香港地區的警匪題材電影在內地一直都是頗受關注和歡迎的,而《門徒》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香港警匪電影中比較經典的一部作品了。這部匯集了劉德華、吳彥祖以及古天樂等一眾男神的電影深受很多觀眾追捧,即使距離電影上映已經有十餘年的時間,也依然還會有很多網友會把這部電影翻出來重溫一下。
阿力又很像很多生活中迷茫的人,有時候一個決定和舉動就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一念之差就容易釀成大錯,如果最後不是阿芬女兒及時出現的話,那麼阿力的結局或許也將是和昆哥和阿芬一樣悲慘。整部電影的氛圍和基調相對壓抑一些,但還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的。再加上各位實力大咖們精彩的演繹和在線的顏值,所以才成就了這一部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