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一隻駁殼槍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一隻駁殼槍

發布時間: 2022-05-13 19:28:47

㈠ 洪金寶拍過的電影名字5個字的

ke和qiao
讀qiao時是厚重物體表面
如地殼
讀ke時薄物體表面
如雞蛋殼
彈殼

㈡ 二戰期間駁殼槍為何卻廣受中國青睞

在上世紀多次戰爭中,有一種武器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同時也令人非常難忘,那就是——駁殼槍,駁殼槍又名「盒子炮」「匣子槍」有的叫「自來得手槍」,像是全自動連發射擊功能的則叫「快慢槍」。其實它正式的名稱可是很高大上的,叫毛瑟M1896年式7.63毫米軍用手槍。

駁殼槍從清朝末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到中國了,經常看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清朝末年時期的電視劇上面,像一些軍閥還有革命同志基本上用的都是它,直到1950年的時候,才由駁殼槍變成了54式手槍。可以說當時要是有這樣一把槍就能像螃蟹一樣橫著走。

在那個年代備受歡迎的駁殼槍卻一直不對歐洲人的胃口,據了解,駁殼槍在歐洲的銷量少的可憐,而歐洲也只是在一戰中從德國買了一些,僅作為沖鋒槍的替補。而歐洲人為什麼不喜歡這款槍呢,原來是因為它的退彈殼開口在上面,如果正常直線發射子彈的話,就特別容易傷到人。

但是它的優點是裝彈多,射速也快,所以我國在使用駁殼槍的時候還是因為八路軍改變了射擊方法才廣泛使用的,在老電影中就能看出來,端槍的時候都是45度偏向外側,並不是直立端槍的,現在的抗日電視劇中那些用駁殼槍和普通手槍一樣端直著用都是騙人的。

㈢ 50分找老電影<橫沖直撞>

貌似是斯里蘭卡的電影

㈣ 小兵張嘎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小兵張嘎》觀後感
我喜歡看一些抗日影片,如《閃閃的紅星》、《地道戰》、《地雷戰》、《亮劍》、《小兵張嘎》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兵張嘎》,尤其是里邊的主人公——張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暑假裡,有機會我又看了一遍,我深深地被嘎子的機智和勇敢所吸引,被嘎子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動。
《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主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了替奶奶報仇、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的故事。
真是聞名如見其人!影片中的嘎子是多麼可愛呀!「嘎」氣十足!在路上,他誤把羅金保當漢奸,雖然鬧出了笑話,但顯示了他的執著!與胖墩打架,犯了錯誤,羅隊長關他禁閉,只要他承認錯誤即可,可是嘎子拗著頭就是不說話。多可愛的嘎子!看到這里,我不禁為他鼓掌!
嘎子又是多麼機智勇敢啊!他和胖墩,樂樂等結成了兒童團,他們與日本人鬥志斗勇。在一次戰斗中,嘎子的奶奶犧牲了,這使嘎子更加痛恨日本鬼子。為了報仇,嘎子偷偷地溜進鬼子司令部,看見有日本人要騎摩托車走,他就找來兩個釘子,將摩托車的輪胎給放了氣,又將兩個釘子放進了鬼子的車座上,那幾個日本人沒注意,坐在了釘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車子沒開多遠就翻了。看到這兒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為嘎子的機靈感到高興。嘎子在鬼子司令部左跑右拐,一會兒爬到樹上,一會鑽在車底下,探出了白洋淀的內奸,搞的鬼子司令部雞犬不寧。嘎子真勇敢!
在《小兵張嘎》這部電影里,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兇殘,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橫行霸道。在他們的槍口下,多少老百姓被無辜殺害,這些日本鬼子真是可恨至極!
當看到八路特派員被鬼子抓住時,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來了,兩眼緊緊地盯著電視。殘暴的鬼子嚴刑拷打特派員。特派員寧死不屈,最後被鬼子迫害致死,光榮犧牲了。我的心情頓時變得很沉重: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練好本領。
《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不僅豐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使我認識到我們應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中華。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處處以嘎子為榜樣,從嘎子身上汲取更多更豐富的養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觀《小兵張嘎》有感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小嘎子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一提起小兵張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們佩服。因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給殺死了,所以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在部隊里幫助老羅叔和區隊長完成了許多任務。有一次因為他和一個農民家的孩子比賽摔跤,結果被區隊長軟禁。他是多麼的可愛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總是讓區隊長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麼的愛國啊!
看完電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麼任務總是漫不經心的做,一遇到困難就有點要放棄的感覺,但是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從不放棄,堅持不懈。記得那次學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當我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電風扇」時,卻發現了一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果把電池和螺旋槳做好了該怎麼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盡棄嗎?當我想好了該怎樣接上的時候,電線又不通電了,我沒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棄,但是我一想到小嘎子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的時候,我又堅持了下來。終於我做好了這個「電風扇」。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小嘎子一樣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㈤ 求名字,有一部抗戰片裡面有個場景是肥頭大耳的便衣漢奸手拿駁殼槍威脅掌櫃,後來還被做成了表情很經典的

28.人的一生,都有一些說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遺憾,觸不到的夢想,忘不了的愛。

㈥ 駁殼槍真的有影視劇里演的那麼優秀嗎

肯定會有區別,影視作品本身就是要一個輿論導向,突出一個正能量,同時為了影視作品特殊的渲染氣氛的需要,需要能夠吸引眼球。其實所有的武器,如果把實戰中的表現照搬到影視作品中來,這個電影就沒人看了,甚至是氣得把電視機給砸了。不用說影視作品,就是逼真的實彈演習,都不及實戰中的四分之一,這還是好聽的,連百分之一都做不到,所以,軍事演習也被稱為軍隊中的影視作品。

駁殼槍

駁殼槍也不是那麼一無是處,曾經也通過使用駁殼槍打仗勝利過。可是,那是在雙方的火力都已經不足的情況下,而敵人又缺少自信,然後勝利了的。可是後來,在使用威力比較大的武器打仗時,駁殼槍相比其他武器又顯得比較遜色了。

㈦ 盒子炮(駁殼槍)我什麼在當時的中國那麼流行

民國軍閥混戰時期,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軍事禁運,而手槍不在禁運之列,駁殼槍作為一種手槍卻擁有近似沖鋒槍的火力,被軍閥青睞也就不足為奇了。那時候甚至有手槍旅這樣的部隊。

駁殼槍真實名稱為毛瑟手槍,又名盒子槍、盒子炮。是德國毛瑟公司研㓡的一種可以連發的手槍,有效射程120米,有單發和連發裝置,配有裝彈量為10發和20發兩種彈匣,槍套為木㓡,可以變為槍托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鑒於教訓,限制了對發展中國家武器的限制,連發步槍類不允許進入發展中國家,但當時毛瑟手槍不在此限,所以可以大量進口,北洋政府,張宗昌等均曾大量購入過此類武器;

希特勒上台後,大力發展軍事力量,為此需要大量的鉬、銻等稀有金屬,而中國又富有此類物質,當時的國民政府就與德國簽了協議,類似於現在的石油換食品吧。不僅如此,比如蔣有大量的德國軍事顧問,甚至有全部德式裝備的部隊,部分軍官曾到德國受訓等政策。而毛瑟手槍更是大量擁入;

毛瑟手槍槍身短小,20多厘米,便於攜帶和隱蔽。所以當時的八路、便衣隊、土匪均喜歡此類手槍,更由於其強大的火力,亮劍就有過李雲龍和楚雲飛等四人以此槍組成交叉火力,將平安縣城的大小官員一網打盡的鏡頭,其火力 威猛由此可見一斑。與同期長官們配備的只能用於自殺和殺自己人的勃浪寧手槍相比,確實為名符其實的:盒子炮;

毛瑟手槍更是便於從帶機狀態轉變為擊發狀態,亮劍里有和尚在拔槍的同時從大腿上蹭開機頭的場面,鐵道游擊隊中有彭亮在肘部蹭開雙槍機頭的鏡頭,我覺的這個動作對於雙槍將來說是最為重要的。試想,如果你用雙槍,怎樣能快速的推彈上膛呢?

裝彈量大更是毛瑟手槍的天生優點,彈容量20發,當時㓡式步槍的裝彈量為5發,且還得打一槍拉一栓。如果用雙槍,相當於可以連開40槍,這在戰斗中一般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火力強大,生存的比率自然也大。

毛瑟手槍由於火力強大,槍口較短,在射擊時槍口跳動比較明顯,一般連開二槍,第三槍的子彈基本上就打不著人了。但在實踐中,中國老百姓自然而然的將此問題改善:採用橫手持槍。這樣的話無論槍口怎樣跳動,都是在水平方向,命中率自然提高。所以電影中好動鏡頭都有這樣的情景。相對而言,土匪們是最有創意的,比如鳳凰三點頭,七點梅花槍之類的(有興趣的可以閱讀,有詳細介紹)。也許毛瑟公司在開發此槍的時候,也不會想到會有人將其功能發揮的淋麗盡至吧。

直到建國初期,隨著沖鋒槍的大量裝備,毛瑟手槍逐漸退出了舞台。作為一種歷史的見證,毛瑟手槍參與了軍閥混戰,搞日戰爭,國內戰爭,連南昌起義時也是主力。應將此槍作為一種紀念,永存。

㈧ 哪些影視有駁殼槍

駁殼槍 是德國的毛瑟軍用手槍···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使用的很多·尤其是橫向打法·化解槍的後坐力·這是中國人發明的···
至於駁殼槍的電影·抗日戰爭電影最多·尤其是講述游擊隊的
例如《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等等···

㈨ 中國大名鼎鼎的駁殼槍為什麼建國後就銷聲匿跡了

中國大名鼎鼎的駁殼槍為什麼建國後就銷聲匿跡了?

記得小時候看戰爭題材的電影時,經常會看到影片中有駁殼槍的出現。我依稀記得電影《小兵張嘎》裡面的羅金寶所拿的,就是一把標準的駁殼槍。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該電影中的主角嘎子,他一直有個夢想,就是想擁有一把駁殼槍。

總之,時代在進步,再先進的武器,最終也會被將來更先進的裝備所代替,所以說,駁殼槍退出了歷史舞台,這也是我國軍事進步的必然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