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文學名著改編電影張愛玲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經典文學名著改編電影張愛玲

發布時間: 2022-05-10 23:45:31

Ⅰ 張愛玲的影視劇改編哪部最成功 簡單說出理由

近日馬思純在微博上運動「張愛玲語錄」來發博,沒想到遭到文學博主的抨擊,稱她讀的都是假的,張愛玲沒說過那些話,還要她多讀原著,少看「青春疼痛文學」作品。

張愛玲的小說曾經轟動過中國的文壇,文筆細膩,尤其對愛情觀察的細致入微,將男女在一起時候的感情吃的很透,「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後開出一朵花。」像這種句子,在張愛玲的小說中比比皆是,已經成為這些年來文藝青年最喜歡的作者之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張愛玲的小說影視化的作品有哪些:

紅玫瑰白玫瑰

「頭頂的白月光」和「牆上的蚊子血」,她用細膩的文筆寫出了普通人戀愛的心理和情結。在作品在1994年被翻拍成電影,由著名導演關錦鵬執導,陳沖和葉玉卿主演,該電影入圍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這部作品裡的經典語錄,到現在還是經典中的經典。

色·戒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前生今世」。在2007年的時候,該作品被李安導演翻拍成了電影,由湯唯、梁朝偉、王力宏等主演,講述的是女學生王佳芝去誘惑並刺殺漢奸易先生,最後產生感情,滿盤皆輸的故事。

這部電影情感處理相當細膩,湯唯跟梁朝偉有三段超大尺度的床戲,但該電影在內地遭到封殺,李安也被「請」出大陸,湯唯也因此被封殺一段時間。正因為李安大膽的詮釋,所以《色·戒》成了張愛玲小說影視化最轟動、名聲最響亮的一部作品。

怨女

1988年被翻拍成了電影,主要講述封建社會中,少女銀娣逐漸成長為一個專橫的母親,最後對抗刻薄的婆婆的故事,但故事主要是想要表達舊中國對女性和人性的摧殘。

半生緣

一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舊上海灘發生的凄美愛情故事,第一版是林心如、蔣勤勤主演的。第二版是蔣欣、劉嘉玲主演,電影版是黎明和吳倩蓮、梅艷芳等主演的。故事講述顧曼璐和顧曼楨兩姐妹跟兩個男人經歷的感情糾葛。

Ⅱ 關於張愛玲的電影有哪些

你是要介紹張愛玲的電影?貌似沒有專門的,有劉若英演的話劇《她從海上來》三毛的名作《滾滾紅塵》是以張愛玲的事跡改編的,但與史實差別較大。

Ⅲ 張愛玲的哪些作品被拍成電影了

李安的《色·戒》之前,張愛玲的小說已經四度被搬上大銀幕,依次是:《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1984年,邵氏出品)、《怨女》(但漢章導演,1988,台灣中央影業出品)、《紅玫瑰與白玫瑰》(關錦鵬導演,1994年,嘉禾出品),《半生緣》(許鞍華導演,1997年,東方出品)。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觀眾就開始在各種媒介上接觸張愛玲作品:1976年,就有電視劇《半生緣》播映,由鍾景輝監制,張之珏編導,包括劉松仁在內的一班演員演出。80年代的戲劇界有海豹劇團的《香片》(也是根據《茉莉香片》改編),林奕華改編的「進念·二十面體」劇場的《心經》,和陳冠中改編的香港話劇團版的《傾城之戀》。林奕華自己,就曾經有過8次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經歷,被香港媒體稱為「改編張愛玲著作最多的導演」。90年代還有香港電台由洪朝豐改編、葉玉卿參與的播音劇《傾城之戀》。

Ⅳ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別看這么多,全是我一個一個想的,絕不復制粘貼!
王朔系列
《頑主》
《陽光燦爛的日子》
《看上去很美》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我是你爸爸》
《永失我愛》
《無人喝彩》
《一聲嘆息》
李碧華系列
《青蛇》
《霸王別姬》
《胭脂扣》
《古今大戰秦俑情》
《三更2之餃子》
張愛玲系列
《傾城之戀》
《半生緣》
《色戒》
武俠系列(這就多了,隨便列幾個)
金庸《碧血劍》《神鵰俠侶》
古龍《流星蝴蝶劍》
零零散散的:
王安憶
《長恨歌》
余華
《活著》
劉震雲
《我叫劉躍進》
賈平凹
《高興》
趙本夫
《天下無賊》
蘇童
《妻妾成群》(《大紅燈籠高高掛》)

Ⅳ 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改編有沒有什麼好的電影

《太太萬歲》1947年。
《不了情》(1947年)
《哀樂中年》(1949年)
《太太萬歲》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場如戰場》(1957年)(改編),1956年攝制,收入《惘然記》。
《人財兩得》(1958年)
《桃花運》(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南北一家親》(1962年)
《小兒女》(1963年)
《一曲難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紅樓夢》(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分上、下集,未有拍成)
《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有拍成)

Ⅵ 張愛玲小說有哪些好的影視化作品

張愛玲的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的不少,比較出名的有《傾城之戀》、《色戒》、《半生緣》等。

曾經有一段時間,張愛玲受到了萬眾追捧,大家都喜歡她文字中那種憂傷與甜蜜。也正是這段時間,大量的張愛玲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其中不乏一些精品。

張愛玲的小說有不少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其實《第一爐香》也是一部非常深刻的作品,一次改編不成功也沒什麼,也許之後會有別的導演來繼續改編,拍攝出張愛玲的真實風格。這些都是未可知的。

Ⅶ 張愛玲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觀眾就開始在各種媒介上接觸張愛玲作品:1976年,就有電視劇《半生緣》播映,由鍾景輝監制,張之珏編導,包括劉松仁在內的一班演員演出。80年代的戲劇界有海豹劇團的《香片》(也是根據《茉莉香片》改編),林奕華改編的「進念·二十面體」劇場的《心經》,和陳冠中改編的香港話劇團版的《傾城之戀》。林奕華自己,就曾經有過8次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經歷,被香港媒體稱為「改編張愛玲著作最多的導演」。90年代還有香港電台由洪朝豐改編、葉玉卿參與的播音劇《傾城之戀》。 從以上影視劇改編的篇目可以看出,導演們的眼光似乎都只集中在張愛玲有限的幾個篇目內:《半生緣》、《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張愛玲自認《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有「蒼涼的人生情義」,還有「華美的羅曼斯,對白,顏色,詩意。」傅雷當年批評《傾城之戀》的一段文字——「幾乎佔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盡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練到近乎病態的社會的產物。」卻恰好成為今天人們熱愛它的緣由。 而《半生緣》,是張愛玲作品中最通俗、最激烈的一個,改編過話劇版的林奕華認為,《半生緣》里的男女主角,是張愛玲塑造過的最淳樸的人物,他們之間,也沒有張其他作品中的涼薄和算計,她第一次講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所以這個故事有最多的改編,電視劇、電影,話劇,還有歌劇。

Ⅷ 張愛玲有哪些被拍成影視劇的作品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觀眾就開始在各種媒介上接觸張愛玲作品:1976年,就有電視劇《半生緣》播映,由鍾景輝監制,張之珏編導,包括劉松仁在內的一班演員演出。80年代的戲劇界有海豹劇團的《香片》(也是根據《茉莉香片》改編),林奕華改編的「進念·二十面體」劇場的《心經》,和陳冠中改編的香港話劇團版的《傾城之戀》。林奕華自己,就曾經有過8次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經歷,被香港媒體稱為「改編張愛玲著作最多的導演」。90年代還有香港電台由洪朝豐改編、葉玉卿參與的播音劇《傾城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