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洪湖赤衛隊的導演是誰
新版的是石韋 新版電視劇《洪湖赤衛隊》介紹: 28集新版電視劇《洪湖赤衛隊》根據湖北省歌劇團同名經典歌劇改編。由著名導演石偉執導,溫崢嶸、常戎、杜旭東等領銜主演,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是對紅色經典的一次重要改編。除保留故事梗概和主題音樂外,其人物關系更復雜、故事情節更豐富,如在劇中增加了湖匪謝十三這個人物。看過該劇的專家高度評價其"有特色、有優勢、有區別"、"是近年來紅色經典改編最成功的一部"。 1959年的歌劇《洪湖赤衛隊》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紅色經典歌劇,也是湖北的文化品牌,其不朽的音樂被譽為 "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1961年紅遍全國的同名電影劇中《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難開》和《看天下勞苦人民得解放》等一些精彩唱段婦孺皆知、廣為傳唱,曾經影響過幾代人。此次電視劇《洪湖赤衛隊》編劇周振天坦言,編寫此劇的心路歷程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了把原來2個小時的電影改寫成一部28集的電視劇,他專程深入洪湖體驗生活,力爭讓80後、90後也喜歡看這部戲
❷ 誰有關於歌劇《洪湖赤衛隊》的資料
影片名稱]: 《洪湖赤衛隊》(1959)
[主要演員]: 王玉珍 張玉瑚 傅凌
[導 演]:
[地區語種]: 大陸影視 | 國語
[影片分類]: 中國舊電影|戰爭片
[ 首演日期 ]: 1959 年 (中國
60年代拍攝的電影《洪湖赤衛隊》,它反映了洪湖人民跟隨紅軍鬧革命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個英雄人物韓英。她是根據當年賀龍的姐姐賀英的革命故事改編的。韓英的扮演者王玉珍因為塑造了這個角色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王玉珍:洪湖赤衛隊這個戲,是43年前,也就是我們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的節目創作演出的,到北京來演出以後,受到黨中央和北京市人民的喜愛,特別是拍成電影以後,那影響就更廣了。碰上這么個劇本,是我塑造了這個人物,奠定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我的人生。
電影《洪湖赤衛隊》是根據同名歌劇改編的,影片中塑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特別是韓英這個巾幗英雄的成功塑造,成為影片中的亮點。
❸ 洪湖赤衛隊電影簡介
《洪湖赤衛隊》電影簡介:
中文名:洪湖赤衛隊
發行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導演:謝添
類型:抗戰、紅色經典
主演:王玉珍,夏奎斌,傅凌,謝添
片長:約112分鍾
對白語言:國語
劇情簡介:
1930年夏,彭家墩鄉黨支部書記韓英(王玉珍飾)和大隊長劉闖(夏奎斌飾),根據戰略需要率赤衛隊主動撤退——用韓英的話講就是把拳頭縮回來為了更猛烈地打擊敵人。民團組織白極會首領彭霸天(陳金鵬飾)勾結保安團馮團長(曹增根飾)乘勢卷土重來,韓英根據打入敵保安團的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張副官(謝添飾)提供的情報,組織力量重創犯敵。敵人偽裝撤退,意欲陰謀偷襲。韓英識破詭計,便和劉闖率員狙擊。在掩護鄉親時,她不幸身陷敵手。彭霸天抓來韓母(劉淑琪飾),企圖以母女之情軟化韓英,韓英大義凜然地表達了自己獻出生命都不會投降的高尚情操。但劉闖在失去與領導聯絡的險惡環境中,開始有些急躁頻頻出擊。這時,敵人派遣特務王金標(彭洪鈞飾)作內線,妄圖伏擊赤衛隊,同時又欲處死韓英,張副官聞訊後,冒險救出韓英,自己不幸殉難。韓英脫險返隊後當即處決叛徒,並配合紅軍主力,一舉消滅白極會與保安團。終於使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洪湖赤衛隊在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戰斗中屢建功勛。
❹ 《洪湖赤衛隊》的創作背景
1、背景
拍攝於1961年的電影《洪湖赤衛隊》曾影響一代人,《洪湖赤衛隊》中赤衛隊隊長劉闖、黨支部書記韓英等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據介紹,這部原創歌劇是根據賀龍將軍的姐姐賀英的革命故事改編,40多年前飾演女主角韓英的王玉珍說:「歌劇《洪湖赤衛隊》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而創作的,被拍成電影後,它的影響就更廣了」。
2、劇情簡介
1930年夏,彭家墩鄉黨支部書記韓英(王玉珍飾)和大隊長劉闖(夏奎斌飾),根據戰略需要率赤衛隊主動撤退——用韓英的話講就是把拳頭縮回來為了更猛烈地打擊敵人。民團組織白極會首領彭霸天(陳金鵬飾)勾結保安團馮團長(曹增根飾)乘勢卷土重來,韓英根據打入敵保安團的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張副官(謝添飾)提供的情報,組織力量重創犯敵。敵人偽裝撤退,意欲陰謀偷襲。韓英識破詭計,便和劉闖率員狙擊。在掩護鄉親時,她不幸身陷敵手。彭霸天抓來韓母(劉淑琪飾),企圖以母女之情軟化韓英,韓英大義凜然地表達了自己獻出生命都不會投降的高尚情操。但劉闖在失去與領導聯絡的險惡環境中,開始有些急躁頻頻出擊。這時,敵人派遣特務王金標(彭洪鈞飾)作內線,妄圖伏擊赤衛隊,同時又欲處死韓英,張副官聞訊後,冒險救出韓英,自己不幸殉難。韓英脫險返隊後當即處決叛徒,並配合紅軍主力,一舉消滅白極會與保安團。終於使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洪湖赤衛隊在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戰斗中屢建功勛。
❺ 洪湖赤衛隊是什麼時期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洪湖赤衛隊》,改編自同名歌劇,是湖北省委宣傳部聯合湖北省廣播電視總台、湖北經視、湖北電影製片廠四家出品的28集的革命抗戰題材電視連續劇。由石偉執導,周振天、柳樺編劇,溫崢嶸、常戎、杜旭東、石小滿、張明健、劉衛華、烏日根聯袂主演。
該劇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初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西洪湖地區赤衛隊及工農紅軍與國民黨反動派及湖霸進行斗爭的傳奇故事。
(5)老電影洪湖赤衛隊作者擴展閱讀
角色簡介:
1、韓英
韓英人物原型為賀龍元帥的姐姐賀英。也有說建國後擔任監察部部長、內務部長的錢瑛是韓英的原型之一。
2、王金標
《洪湖赤衛隊》中的反面人物。最終,王金標因為去挖掘彭霸天埋在祖墳的窖藏金銀而被彭霸天抓住,隨之叛變。為劉闖所殺(老版電影里他是韓英殺死的)。可以說,王金標是一個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犧牲一切代價的人。
❻ 歌劇《紅湖赤衛隊》的曲作者是誰
您好!您咨詢的歌劇《洪湖赤衛隊》的音樂創作改編者為董樂弦——
中國當代作曲家、深圳交響樂團首席作曲、國家一級作曲、獲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閉幕式作曲,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作曲。其作品多次與國內外頂級交響樂團、著名導演、藝術家們合作,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作品風格大氣、恢弘、柔美、純凈,擅長將東方的音樂靈魂與交響樂融合,是一位當代不可多得的優秀作曲家。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
❼ 1961年播放《洪湖赤衛隊》的是電影還是歌劇
《洪湖赤衛隊》是於1961年上映的歌劇藝術片電影,由謝添執導,由王玉珍等主演。電影導演謝添、陳方千。
❽ 洪湖赤衛隊的創作背景
拍攝於1961年的電影《洪湖赤衛隊》曾影響一代人,《洪湖赤衛隊》中赤衛隊隊長劉闖、黨支部書記韓英等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據介紹,這部原創歌劇是根據賀龍將軍的姐姐賀英的革命故事改編,40多年前飾演女主角韓英的王玉珍說:「歌劇《洪湖赤衛隊》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而創作的,被拍成電影後,它的影響就更廣了」。
❾ 洪湖赤衛隊的導演
謝添1914年6月18日出生在天津,就讀於天津英文商務專修中學。1933年謝添在天津開始業余話劇演出,曾參加鸚鵡劇社,演出田漢、曹禺等人的劇作。1935年謝添來到上海參加業余劇人協會。
1936年謝添初登銀幕,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攝了《夜會》、《清明時節》、《生死同心》等影片。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隨上海業余旅行劇團赴四川。1939年在成都任西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參加拍攝了影片《風雪太行山》,並演出話劇《蘆溝橋》、《太平天國》、《欽差大臣》、《重慶二十四小時》、《小人物狂想曲》、《金玉滿堂》等。抗戰勝利後在中電三廠拍攝的影片《追》中飾演角色。建國後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先後在《民主青年進行曲》、《新兒女英雄傳》、《六號門》、《無窮的潛力》等影片中飾演了老教授、地主惡霸、封建地頭和老工人等性格迥異的形象。
1958年在影片《林家鋪子》中,謝添成功地塑造了林老闆這個既是被壓迫、被剝削者,又是壓迫、剝削者的舊社會小商人的藝術形象,細致入微地刻畫了這個人物的雙重性格,盡管他善於辭令,精於算計,對做生意很內行,但在社會動亂,經濟崩潰的現實面前,在反動統治者的欺壓和壓迫面前,他只能走向崩潰。謝添准確地把握了這一特定人物的復雜心態,以精湛的演技從不同側面刻畫了江南小鎮林老闆的獨特性格,使其在十七年影片工農兵英雄形象林立的情況下獨具風彩,之後入北京電影學院專修班學習。導演影片十餘部,其中《小鈴鐺》於1980年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甜蜜的事業》於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七品芝麻官》於1981年獲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茶館》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和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特別獎。由他導演的電視連續劇《那五》,於1989年獲全國電影製片廠優秀電視劇一等獎。謝添的作品風格多樣,感情真摯,富於幽默感,他還參加了《洪湖赤衛隊》、《老人與狗》等影片的演出。
❿ 洪湖赤衛隊梗概
1927年,洪湖地區的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掀起洶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革命政權。1930年的夏天,國民黨保安團乘紅軍主力部隊離開洪湖開辟新區之際,糾集當地的地主武裝卷土重來,妄圖復辟。
留在原地堅持斗爭的洪湖赤衛隊和革命群眾,紛紛奮起殺敵。赤衛隊大隊長劉闖更是義憤填膺,准備率領隊伍去打擊敵人。鄉黨委書記韓英從縣委回來,向大家傳達了縣委的指示,決定遵循毛澤東同志在江西中央蘇區對敵斗爭的經驗,運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不與敵人死打硬拼,而要機智勇敢、機動靈活地去打擊敵人。
幕後花絮
1、1960年9月初,該片在洪湖瞿家灣開機。因為當地天氣變化無常,「劉闖叉魚」的鏡頭拍了三天才拍好 。
2、該片在北京拍攝時,時值物資困難時期,所有演職人員每天只有七兩米的指標,餓得渾身浮腫。劇中韓英身陷牢房形容憔悴,其實,扮演者王玉珍那張浮腫的臉是飢餓造成的[8]。而飾演「劉闖」的夏奎斌餓得面黃肌瘦,而劉闖這一角色又必須看起來強壯,於是,化妝師把棉花塞進他的腮幫子,並讓攝影師仰拍 。
3、「文革」中因賀龍受迫害,該片遭禁映,直至1977年初才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