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ye 求一部講四川話的電影名稱
這部電視劇叫《紅顏》由李玉導演的。
一個巴蜀小鎮;一個美麗女人;一段錯綜曲折的經歷;和一雙稚氣未脫的眼睛。
薄命.禍水.知己……
劇情簡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四川山區河邊的一個小縣城裡,還在上學的十六歲的小雲
意外懷孕了。她和那個男孩同時被學校開除,男孩子遠走他鄉,漂亮敏感的小雲孤獨
地承受著來自社會、家庭的壓力和歧視……
小雲有一個家教很嚴的做小學老師的母親,在母親和小雲男友姐姐的精心策劃下,
小雲在生下一個男嬰的當天被告知孩子死了。十年後,小雲成了縣川劇團的當家花旦。
但是,她就像十年前一樣,還是大家「歧視」的對象。
一天,小雲偶然遇到了一個十歲的男孩小勇,這個調皮聰明的男孩很快成了這個
二十六歲漂亮女人的好朋友。小勇被「雲姐」的美麗吸引,每天追逐她,偷看她,也
保護她……一直被大家歧視的小雲在小勇的身上找到了久違了的友誼和莫名的感動。
就在此時,小雲的母親卻告訴小雲一個讓她震驚的秘密,小雲和小勇的生活被徹底打
亂,小雲又將面對怎麼樣的選擇……
看點分析:
成為威尼斯電影節正式參賽影片
備受關注的電影《紅顏》在應邀參加威尼斯影展的同時,包括釜山等世界知名的
電影節主辦方紛紛向《紅顏》發出了邀請。這部由年輕的女導演李玉指導的影片目前
已經成為了今年國產電影的焦點。
影片講述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四川山區的一個小縣城裡,一個叫小雲的姑娘
十六歲便因偷食禁果產下一子,但被母親告知孩子夭折……
十年之後,雲與小勇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逢,在互不知情下,兩人相互吸引並交往,
直到發現真相,小雲終於面對是否要離開這個城市的痛苦抉擇……
這部小成本影片受到各方關注其實並不出乎意料。這部電影的演員雖然不是大牌
明星,導演李玉在國內也並非大腕,但是李玉卻早在四年前就已顯示出超常的實力。
2001年她的第一部故事長片《今天夏天》就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還獲得了旨在表彰
為女性電影作出貢獻的「鼓勵獎」。而本次《紅顏》的劇本也曾在2002年獲得了釜山
電影節的最佳原創劇本獎。所以李玉雖然在國內名不見經傳,但是她卻已經是各大國
際電影節的獲獎常客了。韓國釜山電影節選片人金智燮僅僅看完尚未完成的《紅顏》
樣片,就當即拍板邀請其參加釜山電影節的展映。
幕後花絮:
緣於一種本色
電影在其本質上就是一種敘事的藝術,而且電影誕生為講故事的方式帶來一次革
命。故事片作為電影一直以來的主流,它的故事性毋庸置疑,但同時也存在著紀錄性。
而紀錄片作為一種資料性質的影像,其故事性也引起了關注。於是具有故事性的紀錄
片與具有紀錄性的故事片之間界線漸模糊。
李玉的《紅顏》雖然起用的是職業的演員,但是群眾演員就是真實的群眾,不加
修飾的外景。例如雲被指第三者而遭受毆打的這場戲,描寫的是雲在商場門口唱歌促
銷,突遭眾人圍毆。實際上當時圍觀的群眾並非已經知情的群眾演員,而都僅僅是自
然前來看熱鬧的當地群眾。他們對於雲這個女人的遭遇給予同情亦或是唾棄,都真實
地反映在影片里。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原汁原味的場景,地道的方言,質朴的表演,
還給人一種接近紀錄片的真實感覺,這就是李玉所追求的風格。
站在油桶當纖夫只為雕琢鏡頭
在《紅顏》的劇組里,導演李玉可以說是精力最旺盛、吃苦最多的人,每每一天
只拍幾個鏡頭,一個鏡頭有時要拍上幾十遍,有時為了一個鏡頭甚至不惜跋山涉水,
有時拍完後,遇到李玉產生新的想法或更佳的自然拍攝條件就要重拍。李玉嚴謹的創
作態度令劇組人員疲憊不堪,大多數人經常在片場就睡著了。
記得片中一個小勇在堤壩上奔跑的長鏡頭,在濕滑的堤壩上鋪設軌道顯然是不現
實的。為了拍好這個美麗的鏡頭,表現那條綠綠的河,泛著白色浪花的堤,還有小勇
腳下濺起的水珠,《紅顏》劇組竟然在河上用油桶排成一座棧橋,而所有的演職人員
都成了站在油桶上的纖夫,拖動攝影機完成了拍攝。但所有創作人員都毫無怨言,大
家共同的心願就是打造一部藝術精品。
❷ 國產電影《變臉》中台詞「袍哥人,兩下一請」是什麼意思
兩下一請是耿直的意思,這句話是四川方言。 兩下一請就是(性格)正直、直爽。也作梗直、鯁直。
《變臉》是由吳天明執導,朱旭、周任瑩、趙志剛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恪守傳統的老藝人「變臉王」為傳承衣缽收狗娃為徒,不料狗娃是女扮男裝,最終,變臉王打破「傳男不傳女」的陳規,傳藝給狗娃的故事。
該片於1995年6月9日在中國上映。
劇情簡介: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四川平原,有一位身懷絕技,孑然一身以小船為家,青猴為伴的老藝人叫變臉王(朱旭飾),川劇名伶梁素蘭(趙志剛飾)目睹了變臉王的絕活後,懇請他投身梨園,被他婉然拒絕,但倆人誠投意懇的交談,使變臉王萌芽了收留後代以傳絕活的念頭。
在人口市場上,變臉王相中了一個8歲但被變賣了七次的小男孩狗娃(周任瑩飾),他買下了這個男孩,並對他百般關懷愛護,但當他得知這男孩是女孩所扮,他堅決讓她離開他,後來在萬般無奈之中,這女孩才得以留下,但只能叫變臉王「老闆」不準叫爺爺。
❸ 易大膽是哪部老電影的人物
《易膽大》
講述明末清初川劇藝人血淚史的川劇《易膽大》是巴蜀鬼才魏明倫的成名作,由國家話劇院名導查明哲復排。名演員加上名編劇、名導演,這出「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獲獎劇目在參賽時,就受到觀眾和評委的高度關注。陳智林在該劇中扮演男主角易膽大,唱演俱佳,展現了深厚的川劇功底。著名川劇青衣崔光麗在劇中反串彩旦麻五娘,生動的表演贏得評委的肯定。
❹ 電影笑裡藏刀里的八喜自殺了嗎
沒有,被柴俊榮刺傷。
謝孟偉在片中飾演一個大反派柴俊榮,他原本是高曉攀飾演的金少爺的僕人,流落成都考入川劇團,憑借一身武藝成了紅牌,並逐漸當上川劇團團長,與少爺反目成仇。
這時,師妹八喜介入二人的生活,柴俊榮不僅搶了少爺的心上人,還在配演川劇名劇《打紅台》時因情生恨,刺傷對方致其毀容。
(4)川劇老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笑裡藏刀》是人生生命的命題,通過電影將川劇及川劇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將川劇藝術真實自然的本質進行了完美的詮釋,是一部難得的藝術精品。
首次看到這部電影,主演杜少傑回憶起去年夏天在成都周邊頂著烈日拍戲的點滴。她透露,為了展示原汁原味的川劇,他們提前跟隨川劇演員學習川劇的表演程式,一絲不苟地模仿老師的手眼身法步和聲腔發音。
❺ 尋找一部老電影,應該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映的,畫面有在河邊拉船,就是纖夫,後來又扮成演戲的。。。
你說的片子有兩部合乎條件,一部是《南拳王》一部是《過江龍》。
《南拳王》是南海影業公司攝制於1984年的電影,導演是肖龍和范東尼主演邱建國李彥龍;其主要劇情為:清朝咸豐年間,旅居南洋的反清義士林海南受僑居地的愛國華僑委託,攜10萬兩白銀支持太平天國;清廷鷹犬崔佐邦設計在林接頭時將林打傷。林海南逃到花錦綉戲班的江船上,巧遇花錦綉戲班,崔佐邦帶領兵丁,把戲院團團圍住。林海南不願連累眾人,說出自己真實身份,戲班被清廷剿殺,餘下眾人隨五伯去福建投奔開元寺;林海南等人發憤習武,端午節賽龍舟那天,林海南奮力將崔佐邦、哈爾蚩殺死,為民除害,然後踏上新的征程
《過江龍》是1987年出品的香港內地合拍片,導演是大導演張徹主演董志華徐小健,劇情為:30年代中期,與日本暗中勾結的川軍師-長劉紹基,垂涎川劇名旦花雲舫的美貌,欲行不軌。他借給自己做壽的機會,請花雲舫所在的戲班子到府中唱堂會。但因戲班人多勢眾,未能得手。劉紹基在花雲舫處一再碰釘子,加之川劇名角曹玉昆和隨戲班子入川的京戲名武生穆小樓如影隨形地保護著花雲舫,使其險惡居心難以得逞。他便指使副官沈桂生買通班主賈三連和武丑丁春華,在台上假戲真做,丁用利刀刺-死曹,班主又嫁禍於花雲舫。在花被拘傳期間,沈桂生勾結警察局逮捕了穆小樓。為救穆出獄,花雲舫答應嫁給劉紹基,但要在成親之前演一台"封箱戲",劉一口應承。劉陪著日本軍官田中前來觀看《白蛇傳》,當演到"斷橋"這場戲時,穆小樓已神不知鬼不覺地代替花雲舫上了台。穆小樓以刀代鏢,將台下的劉紹基打死。劇場頓時大亂。穆小樓一面掩護花雲舫的戲班子撤離,一面施展武功,擊斃丁春華以及田中和他的侍衛。接著,他又將沈桂生的追兵引進爆竹作坊,沈桂生也被除掉。正當穆小樓准備突圍時,埋伏在作坊四周的軍警亂槍齊發,穆小樓倒在血泊之中。洶涌奔騰的長江激流中,一艘大船載著花雲舫等人起伏沉落,艱難地駛向前方。
❻ 求老電影《羊城暗哨》觀後感急!!!!!!!!!
寫作思路:電影觀後感可以寫描寫一下影片劇情內容,或者比較精彩的地方,然後描寫電影讓我懂得了什麼道理或者獲得了什麼感想,具體範文如下:
《珠海號》巨輪在大海上乘風破浪地前進,船內定時炸彈的」滴滴」聲令人窒息.千均一發之際英俊年輕的共產黨員王練奮不顧身地抓起炸彈,沖上甲板,扔向大海。
這就是《羊城暗哨》的精彩片斷。《羊城暗哨》就是寫了王練為了消滅潛伏的敵人,隻身深入虎穴,智斗頑敵,最後終於把敵特一網打盡的故事。
《羊城暗哨》使我懂得了共產黨人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信念堅定,前赴後繼,英勇無畏,甚至用生命實踐共產主義的信仰!
這具多麼崇高的信仰,多麼偉大的精神!無論敵人多麼狡猾可惡,我們在黨的堅定領導下,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廣大黨員不畏艱險,勇於犧牲,一定能把敵人全部殲滅,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共產黨員,才使我們黨的事業能發展壯大,建立了新中國。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時期,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應該學習和發揚他們無私奉獻,不畏艱險的大無畏精神,努力學習,不斷攀登,為祖國繁榮昌盛作出更大貢獻。
❼ 對於老電影《羊城暗哨》你怎麼看
年青觀眾知曉的不多,但講到電影《南征北戰》中有勇有謀的解放軍「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虎膽英雄偵察員王練、《鐵道游擊隊》中睿智老練的游擊隊政委李正,相信觀眾再熟悉不過了。片中的故事劇情時至今天仍被津津樂道,角色扮演者是一代又一代影迷所喜愛和崇拜的偶像——馮喆。
馮喆,原籍廣東南海,1921年出生於天津。父親是一名高級知識分子,母親也有相應的文化水平。馮喆自幼勤奮好學,刻苦用功。他二十歲時,參加了抗日救亡活動,向群眾進行抗日宣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佔領上海的租界地區。當時,就讀於聖約翰大學的馮喆被迫停學。在這期間,由於他經常觀看話劇演出,接近共產黨員和進步文藝 工作者,對以戲劇形式鼓舞民眾抗日熱情,有了新的進一步認識。1942年,他參加 了由地下黨領導的進步文藝社團演出,並先後在美藝、華藝和同藝等文藝團體演出《家》、《風雪夜歸人》等40餘部話劇。1946年加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主演了《裙帶風》、《憶江南》等多部影片。1948年到香港,在《戀愛之道》、《結親》等影片中扮演各種角色。1950 年,馮喆回到解放後的上海,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這對於馮喆來說,是新生活的開始,也是他表演藝術的新起點。從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10多年間,馮喆曾在《勝利重逢》、《淮上人家》、《南征北戰》、《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記》、《金沙江畔》、《桃花扇》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和解放前不同的是,他扮演的人物更豐富多樣了,而且大都是他以前所不熟悉的,其中有解放軍、公安戰士、農民等等。作為長期生活在城市文化圈中的馮喆,要演好這些人物,難度是比較大的,而馮喆塑造的這些銀幕形象,大都真實、自然,還具有他那獨特的瀟灑風度,是較為難得的。馮喆在表演藝術上這種新的成就,新的突破,不是單純的技巧問題,這和他滿腔熱情地投身到沸騰的戰斗生活中去是密不可分的。1961年,由於由於不久前「街頭追女」的風波,被名列第一批入川援助峨影廠建設的人員之內,但美其名日是照顧夫妻兩地分居;因為在此之前1957年,他的妻子張光茹為了重新找回失去的川劇事業,已經調往四川成都川劇院。
馮喆從上影廠調入四川峨眉山電影製片,逐漸轉入幕後工作,期間只參加過《金沙江畔》、《桃花扇》的演出。
❽ 求一老電影 動作片 主角是唱戲的 有一段劇情是 一個唱戲的將道具刀換成一把真刀 殺死了另一唱戲的
1987張徹導演電影 《過江龍》
故事梗概
30年代中期,與日本侵略者暗中勾結的國民黨川軍師長劉紹基,垂涎川劇名旦花雲舫的美貌,欲行不軌。他借給自己做壽的機會,請花雲舫所在的戲班子到府中唱堂會。但因戲班人多勢眾,未能得手。劉紹基在花雲舫處一再碰釘子,加之川劇名角曹玉昆和隨戲班子入川的京戲名武生穆小樓如影隨形地保護著花雲舫,使其險惡居心難以得逞。他便指使副官沈桂生買通班主賈三連和武丑丁春華,在台上假戲真做,丁用利刀刺死曹,班主又以"謀殺"的罪名嫁禍於花雲舫。在花被拘傳期間,穆小樓每天守護陪伴著她。歹毒的沈桂生勾結警察局以"姦夫"的罪名逮捕了穆小樓。為救穆出獄,花雲舫答應嫁給劉紹基,但要在成親之前演一台"封箱戲",劉一口應承。劉陪著日本軍官田中前來觀看《白蛇傳》,當演到"斷橋"這場戲時,穆小樓已神不知鬼不覺地代替花雲舫上了台。有人看出破綻,在千鈞一發之際,穆小樓以刀代鏢,將台下的劉紹基打死。劇場頓時大亂。穆小樓一面掩護花雲舫的戲班子撤離,一面施展武功,擊斃丁春華以及田中和他的侍衛。接著,他又將沈桂生的追兵引進爆竹作坊,沈桂生也被除掉。正當穆小樓准備突圍時,埋伏在作坊四周的軍警亂槍齊發,穆小樓倒在血泊之中。洶涌奔騰的長江激流中,一葉小舟載著花雲舫等人起伏沉落,艱難地駛向前方。
❾ 帶川劇變臉的電視劇有什麼
電影《變臉》,電視劇《笑傲江湖》,微電影《川劇往事》。
龍越,男,民間藝人,川劇變臉演員,出生於1988年06月20日(農歷 五月初七),祖籍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巴蜀變臉王親傳弟子。15歲時進入中國遂寧川劇團拜巴蜀變臉王、龍怡策為師學習川劇變臉藝術,隨後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進修。其以「川劇變臉」身份強勢跨入演藝圈,逐漸發展至演員。
❿ 一部關於變臉的電影
變臉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盡管邵氏公司的電影製作方面已經沒有了多大建樹,但轉為投資者後所投資拍攝的一些電影還是相當有水準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因為中華民國政府的腐敗統治導致了全國范圍內的民不聊生,《變臉》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時代。身懷變臉絕技的老藝人變臉王,孑身一人居住在一葉小舟之上,遊走在川江兩岸靠賣藝為生。因為早年喪子,一身絕活無人傳承,感覺自己已是暮遲之年的變臉王決定買一個男孩來當作孫子承襲香火。孩子買了,卻是個女拌男裝的丫頭,絕藝傳男不傳女,結果女孩和變臉王以師徒相稱結伴賣藝。好景不長,女孩狗娃不慎燒毀小船,不敢再見變臉王,流浪中再次被人販子擄走。在人販子處,狗娃結識同樣被人販擄來的男孩天賜,天賜是當地駐軍師長文家的少爺,不知情的狗娃帶著天賜脫逃,並將天賜送到了變臉王的船上給他當孫子。變臉王被當作人販子抓走並屈打成招,判了死刑,狗娃哀求當初欣賞變臉王絕活的男旦活觀音幫忙求情,最終感動了文師長出面斡旋。變臉王獲救,也終於將一身的絕活傳授給了狗娃,繼承了自己衣缽。
影片展現了一個川劇老藝人艱苦的一生,變臉王是一個典型的保守主義者,中國自古的絕藝傳兒不傳女、傳里不傳外觀念導致了無數民間絕活的失傳,實在可惜,而變臉王也正是一個堅守此觀念的人。因為這種保守的觀念,也就決定了變臉王在這個年代註定的艱難生活。變臉王為人正直,骨子裡高傲,但在這個年代一如虎落平陽,也只能淪為街頭賣藝。縱使身懷過人絕技,也難以擺脫生活的貧困,只能是獨自感慨命運多桀。
活觀音是這個年代另外一種藝人形象的代表,儼然已是民眾心理寄託的他是能夠充分融入社會大潮的典型,而變臉王則是另一種被社會主流所排斥在外的典型,也就是所謂的識時務者。變臉王拒絕活觀音的邀請是因為不肯放棄自己的理念,他當然就是不識時務者的代表。而活觀音則是變臉王後半生遇見的最大的貴人。在影片所展現的這個道德淪喪的年代,能夠遇見活觀音這樣的善良人,確實是變臉王最大的福分,而最終為狗娃所救也是對好人有好報的一種肯定。
狗娃是社會中重男輕女、民不聊生的寫照,那個年代,一個女嬰只要兩個大洋就可以買到,孩子在父母的眼中已經是一種負累。扮成男孩來欺騙買家是狗娃的無奈,被先後賣過七次的她所經受的牲口不如的生活是現代人所無法想像的,凝結在她身上的,同樣是舊社會的苦大仇深。狗娃將天賜帶給變臉王是為了報答收留之恩,再現活觀音戲文中觀音捨身救父成佛的場面同樣也是為了報答變臉王,不論變臉王對待她的態度怎麼改變,在狗娃的心中,他始終還是救了自己給了自己安定生活的爺爺。她不懂得什麼古史典籍,模仿觀音的故事也只是因為看了活觀音的演出,但她知道什麼叫知恩圖報。說實話,買到這樣的孩子,除了體現了種瓜得瓜的道理外,也確實是變臉王的一種福氣。
影片的拍攝手法細膩,對於人物的感情處理拿捏准確。對於時代背景,鏡頭中並沒有太多的刻意表現,只是借著講述變臉王的一段坎坷經歷來表現了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變臉王被屈打成招並被扣上了所有拐帶兒童的罪名是社會中政府黑暗的體現,文師長出面將變臉王救出是那個社會時期兵權大於當地政府的體現。造就這些的,是時代的丑惡,這也正是影片所要揭示的。世人的冷漠,還不如變臉王身邊的一隻猴子來的有情有義。影片的音樂以民樂為主,當中包含著一種淡淡的哀愁,用來表現這個充滿哀愁的年代。
影片名為變臉,除了取自變臉王的絕活外,更多的是用來展現現實中人們的種種態度改變,當中也包含了變臉王對狗娃的幾次態度的變化,這些變化,是來自社會的丑惡嘴臉。影片中最值得稱道的還有台詞,充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意境,各種至理俗語和江湖行話出自變臉王這個社會底層人物的口中,除了表現了他社會閱歷的豐富外,更多的還是用來和不通文理的手握政權和兵權者來做一個對比,體現這個社會中當權者的淺薄。
即使是最後變臉王得到了他所需求的接班人,但他仍然沒有擺脫在川江上漂泊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得到了天倫之樂,但在這個動盪的歲月里,任何悲劇依然可能再來找上他們。盡管如此,他們依然是在堅強的生活著,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有著屬於自己的快樂。
比起表現聲色犬馬的貴族生活,底層人民的坎坷艱辛似乎更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導演們的偏愛,畢竟當中很多人曾經經歷過。看到這些困苦,才能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影片資料:
導演:吳天明
年份:1995年
演員:朱旭、周任瑩、趙志剛
獲獎狀況:1995年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後記:《變臉》中包含著很多名詞術語,其中變臉是指川劇中的一種表演手法,現在多被稱為川劇絕活,目前最常見的表演形式就是用事先畫好的臉譜一張一張的貼到臉上或一張張從臉上揭下來,主要還是考驗手法快的功夫。變臉王加入的袍哥會,是清末民國時期盛行於四川地區的一種民間幫派組織,在其他地區被稱之為哥老會,是民國期間和青幫、洪門並稱的三大民間組織,袍哥的成員主要集中在社會底層之中,變臉王加入袍哥會顯然是為了方便自己的賣藝生活,至於其他的企圖應該是沒有。變臉王生活的川江是指長江自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的一段,期間還出現了著名的樂山大佛,不過這個標志性的建築只是為了交代故事的地點而存在,當然能夠天天看到這樣的美景之地,我本人是非常羨慕的。
扮演變臉王的老演員朱旭,演技之好,不必多敘,當中的變臉表演雖然有電影手法的關系,但也能看出當中演員所下的工夫。扮演狗娃的小演員周任瑩應該是練雜技出身,具有一些雜技柔術的功底。
最後再說句閑話,本文和吳宇森在好萊塢拍攝的《變臉》(《奪面雙雄》)沒有任何關系,不要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