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東方紅抗日戰爭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東方紅抗日戰爭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5-10 05:07:37

A. 哪些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影片,能喚起你的電影情結

中國電影目前,你在看的時候肯定會出來一個中國電影製造,其中八一電影製造肯定讓大家印象最為深刻。其中我覺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地道戰還有鬼子進城。

沒有想到兩個小男孩撒尿在他們的水壺里。但是鬼子沒有發現。喝掉了,後來小男孩又抓了青蛙放到了水壺裡面,沒想到鬼子又沒發現,最後還把青蛙喝下了,整個過程非常好玩又搞笑。所以我對這部電影一直印象非常深刻過了十幾年都沒有忘記長大後卻發現沒有這么多好看的電影了也有可能是我們長大了笑點不一樣了。希望以後能從八一電影製作裡面看到更多好玩的電影。

B. 適合二年級看的紅色電影

1、《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該片根據陳耘同名話劇改編。該片主要講了5個少先隊員手連著手把被敵人炮火炸斷的電線接上了,電流通過他們的身體通到了指揮所,當三連的炮火又向金門島發射時,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微笑。

C. 求電影《地雷戰》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歌詞

《民兵都是英雄漢》歌詞

作曲:李桐樹、李延生

民兵都是英雄漢

不怕艱苦不怕難

打日本 保家鄉

地雷是咱好夥伴

沒有鐵雷造石雷呀

沒有炸葯自己碾呀

滿山石頭開了花

炸得那鬼子心膽寒

民兵都是英雄漢

不怕艱苦不怕難

打日本 保家鄉

地雷是咱好夥伴

拿起鐵錘拿起鑽呀

山崖石壁把葯填呀

滿山擺成地雷陣

炸得那鬼子飛上天

炸得那鬼子飛上天

詞曲作者資料:

李桐樹,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著作權協會會員、曾任北京民族民間文藝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先進離休幹部」榮譽;2003年被北京市和海淀區先後評為「健康老人」。

多年來,他獨創和合作創作了許多頗受廣大群眾歡迎和喜愛的歌曲和樂曲。代表作有:歌曲《保衛世界和平》、《朱總司令下命令》、聯唱《歌唱英雄黃繼光》、雙簧管協奏曲《女英雄劉胡蘭》(合作)、電影音樂《地雷戰》(合作)、交響詩《風暴》、管樂合奏《葬禮進行曲》等。

李延生,作曲家,祖籍廣東中山。1943年生於延安。現為全國政協委員。

(3)東方紅抗日戰爭老電影擴展閱讀:

《民兵都是英雄漢》為1962年上映的戰爭電影《地雷戰》的著名插曲,該曲由我國著名作曲家李桐樹、李延生所作。電影講述了影片講述抗日戰爭期間,膠東抗日根據地村民用土製地雷組成各式各樣的地雷陣沉重打擊日軍的故事。

該曲作為這部經典電影的主題曲,歌頌的正是那時候的人民群眾團結起來,發動智慧,勇敢地對抗日軍侵略者的故事。

《地雷戰》在2014年被翻拍為電視劇,而此曲也作為插曲重新出現在大熒幕上,可見這首經典紅歌的影響力。

D. 於震都拍過哪些抗戰片

於震主演的抗戰題材電視劇2004年《呂梁英雄傳》飾演 雷石柱2006年《晉綏圍困戰》飾演 劉猛 2006年《五號特工組》飾演 馬雲飛2007年《中國兄弟連》飾演 曲虎2008年《海狼行動》飾演 蕭漢光2008年《戰後之戰》飾演 馬雲飛2009年《火線》飾演 林奉天2009年《黑玫瑰》飾演 郝瀚 2010年《特戰先鋒》飾演 中村一郎 於震主演其它戰爭/諜戰題材電視劇2006年《男人的天堂》飾演 鍾楚國 2008年《東方紅1949》飾演 張虛2009年《大西南剿匪記》飾演 羅二全2009年《特戰風雲》飾演 劉得遠2010年《南下南下》飾 魏九斤

E. 我國五六十年代拍的電影有哪些

《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 編劇:水華、王濱、楊潤身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田華、張守維、趙路、李百萬、胡朋、陳強、李壬林
《南征北戰》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成蔭、湯曉丹 主演:陳戈、馮喆、張瑞芳、項堃、湯化達、王力

《董存瑞》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編劇:丁洪、趙寰、董曉華導演:郭維 主演: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

《祝福》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桑弧 主演:白楊 、魏鶴齡、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

《鐵道游擊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6年出品 編劇:劉知俠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年出品 編劇:石言、黃宗江 導演:王蘋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張璋、康天申、陳東崗

《永不消逝的電波》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8年出品 編劇:林金 導演:王蘋 主演:孫道臨、袁霞、王心剛、陸麗珠

《青春之歌》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楊沫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

《林則徐》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呂宕、葉元導演:鄭君里、岑范 主演:趙丹、韓非、秦怡、藍谷、錢千里

《林家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水華 主演:謝添、張亮、林彬、馬薇、韓韜、於藍

《五朵金花》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趙季康、王公浦 導演:王家乙 主演: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1959年出品 編劇:李天濟 導演:魯韌主演:仲星火、上官雲珠、馬驥、李保羅

《戰火中的青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編劇:陸柱國 導演:王炎 主演:王蘇婭、龐學勤、林農

《紅旗譜》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胡蘇、凌子風、海默、吳堅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

《劉三姐》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喬羽 導演:蘇里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克、賀汝瑜
《紅色娘子軍》 天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梁信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陳強、王心剛、向梅、金乃華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夏衍、水華 導演:水華 主演:於藍、孫道臨、於洋、田方、秦漢

《甲午風雲》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穎、李頡、龐學勤

《冰山上的來客》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烏·白辛導演:趙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徐光耀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吳克勤、李小燕、李健、張平

《紅日》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瞿白音 導演:湯曉丹 主演: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里坡、楊在葆、舒適

《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

《野火春風斗古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李英儒、李天、嚴寄洲 導演:嚴寄洲 主演:王曉棠、王心剛、陳立中

《阿詩瑪》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葛炎、劉瓊導演:劉瓊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毛烽、武兆堤導演:武兆堤 主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周皓 導演:水華 主演:趙丹、於藍、張平、項堃、蔡松齡、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林谷、徐進、謝晉 導演:謝晉 主演:謝芳、曹銀娣、李緯、馮奇、上官雲珠

F. 求大型音樂劇《東方紅》的基本特徵,作品的繼承,創新幾個方面的內容。

《東方紅》誕生於「文革」前夕,這一點看似偶然,而實際上卻恰是最富歷史意味的一刻,它彷彿為「十七年」中國電影畫上了一個意味深長、可堪回味的句號。

《東方紅》是為新中國成立15周年而創作的大型歌舞劇,1965年被搬上銀幕。音樂、舞蹈工作人員共三千多人聯合創作演出。以《葵花向太陽》(序曲)、《東方的曙光》、《星火燎原》、《萬水千山》等七個段落,刻畫了中國人民反帝、抗日、內戰至新中國成立的過程。

歌舞劇《東方紅》率先誕生

1964年正值新中國成立15周年,慶祝活動中需要一些重點節目。7月13日,周恩來受陳毅邀請到上海,觀賞第五屆「上海之春」開幕式演出過的音樂舞蹈劇《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看罷此劇,周恩來受到啟發,下決心親自抓一部大型舞蹈史詩作品。

周恩來一回到北京,馬上找來周揚及文化部、總政文化部有關負責人談了他的設想。周恩來表示:「我有這么一個想法,就是最好在15周年國慶,把我們革命的發展,從黨的誕生起,通過藝術表演,逐步地表現出來……」一開始有人主張用音樂會的形式,後來周恩來建議是否能搞歌舞會,這樣更貼近群眾,更容易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7月18日決意提出,7月底晚會開始啟動,這意味著僅僅50天的時間就要弄出一台大型晚會。

關於大歌舞的名稱問題,導演周巍峙建議用「東方紅」,周恩來立即表示贊同。而且參考了國外的概念後又經過討論研究決定,晚會還冠以了「音樂舞蹈史詩」的名稱。

周恩來親自在全國調兵遣將,動用了3000多人的大型陣容,聚集了當時最權威、最著名的作詞、作曲家和歌唱家,綜合歌曲、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講述了從帝國主義侵華,中國共產黨成立,二萬五千里長征,八年抗戰,到新中國成立的革命歷程。

將歌舞劇搬上銀幕

《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結束後,八一電影製片廠奉命同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一起承擔拍攝該電影的任務。為此周恩來特意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電影藝術家座談會,討論怎樣把舞台演出搬到銀幕上。「要讓觀眾像坐在大會堂里看《東方紅》演出一樣」被當作拍這部電影的總體要求。

在實際拍攝工作中,有些舞台演出的特點在拍電影時都成了特大難點。比如,原來大歌舞全部演出的幻燈背景,是由200多個小幻燈同時投影到天幕上,組成大約800平方米整幅巨大的,可以有簡單動作(如流水、飛雲、光芒等)的畫面———幾乎同電影的切換鏡頭差不多,有很好的藝術效果。但在拍電影時,幻燈背景的亮度不夠,而如果把強烈的電影燈光打到台上,幻燈背景就成了白茫茫一片,拍攝陷入困境。

後來經周恩來批示,劇組從上海借來全國著名的制燈專家蔡祖泉同志到《東方紅》攝制組工作,用提高幻燈背景亮度的方式解決了這個難題。另外,周恩來又交代外貿部的林海雲用外匯在國外購買伊斯曼彩色膠片,以保證電影的拍攝質量。

在周恩來的全力支持下,攝制組僅花了三個月時間就全部拍攝完畢《東方紅》一部彩色寬銀幕和一部彩色普通銀幕兩部電影的所有鏡頭。到1965年9月,周恩來再次到八一電影製片廠親自審查了《東方紅》,這部電影終告完成。

文字出處: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紅鏡頭中的周恩來》

整理:本報記者劉晉鋒

回眸

《東方紅》劇組四十年後再聚首

今年是《東方紅》誕生四十周年,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劇組歷經幾個月的時間找尋當年參與舞蹈史詩創作和演出的人們,期望3000多人重新聚首。當晚有200多位主要的演職員匯聚一堂,所有的話題都隨著「東方紅」展開。

革命夫妻導演周巍峙與演員王昆

導演周巍峙戲稱自己是《東方紅》的「打雜兒」,理由是劇組里大小所有的事務都歸他管。當年,周巍峙經歷了《東方紅》劇組從創意到雛形到最後完成的整個過程。當王昆和周巍峙同坐在台上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知曉他們是一對革命夫妻。周巍峙率先表態,選角兒依賴實力,當年妻子參與演出並沒有「走後門」。王昆說,當時兩人相見相處的時間也並不多。他總是晚歸,她總是早起,兩人或許會在清晨打個照面。

郭蘭英的謙和

面對幾百位當年《東方紅》的戰友,郭蘭英在簡短的十幾分鍾采訪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說了,沒時間了,留給他們吧。」她甚至把自己在歌舞會上演唱的《南泥灣》的功勞也推掉,解釋說自己並不是首演,之前在延安已經有了合唱。此外,印象最深的是她的開場「三鞠躬」。嗓音甜美的郭蘭英留給觀眾的是另一種謙和的作風。

賈世駿唱出了偉人的感覺

賈世駿當年在劇中演唱的是《長征》,只善歌唱、不善表演的他由於動作的不協調在舞台上鬧過很多笑話。好在賈世駿進步飛快,最後的舞台效果超出想像,賈世駿感受最深的還是劇作體現的精神。演出之後有導演找到賈世駿商量能否出演毛澤東。他婉言回絕,理由是:第一演技不好;第二演唱者的形象在觀眾中已普遍被接受,突然以偉人形象出現,觀眾會不適應。

文字資料由《藝術人生》劇組提供。

評價

電影的一個特殊品種

電影評論家羅藝軍評價《東方紅》

對於《東方紅》這部在特定情況下產生的「音樂歌舞史詩」,原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電影評論家羅藝軍有一些獨到的看法:這部電影產生於極左思潮泛濫的年代,它採用歌舞的形式,把過去流行的歌曲串起來,屬於電影中的一個特殊品種,應該說它在藝術上有一定的創新,而影片中的革命激情也有可取之處。

因為它是把一部成型的舞台劇搬上銀幕,電影導演談不上有什麼了不起的創作,但它在鏡頭運用方面還算細致。這部電影的局限之處在於,它所反映的歷史與真實的歷史之間到底有多大的距離?

采寫:本報記者劉晉鋒

電影筆記

動容於被貶低和壓抑已久的藝術尊嚴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過來的人,相信大多不會忘記一部名為《東方紅》的大型音樂歌舞史詩電影和片頭那首雄渾而輝煌的同名樂章。在人們的印象中,這部電影和《東方紅》的旋律早已遠遠超越了它們自身的存在,而被滄桑的歲月和急遽變幻的時空沉澱為一段關乎我們這個民族和她的每一個體的某種揮之不去、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這記憶不是漂浮於人們大腦皮層的那種似是而非的視聽表象,而更像是一道被烈火與青銅所鑄就的歷史銘文,深深地鐫刻進我們的肌膚和血液,交融於我們的骨肉和靈魂。它就像童年某個清冽的早晨,在人們耳畔奏響的一首遼遠而明朗的晨曲,與那些寫滿了虔誠的篤信和熾熱憧憬的純真年華緊緊纏繞在一起,讓人咀之而低回,嚼之而沉湎。

記得在「文革」剛剛結束的歲月里,被塵封了10年之久的影片《東方紅》,在一塊塊陳舊得有些泛黃的銀幕上重新閃爍顯影的時候,郭蘭英那一曲《南泥灣》曾使無數巾幗須眉為之淚灑沾襟。或許人們並不是僅僅感懷於這首久違了的優美的民歌,而是動容於一種被貶低與壓抑已久的藝術精髓與藝術尊嚴的蹣跚復歸。那些歷經時代的錘煉和汰選而屹立不倒的音樂歌舞經典,曾經與它們的演繹者一道被無情地打入另冊,一去十餘載,生死兩茫茫。一個懷疑與否定美的年代,最終必遭人們的否定與唾棄,而那些美的創造者、傳播者與欣賞者,卻總是能夠披瀝風霜,傲視冰雪,即使輾轉成泥,也依舊芬芳如故。正是由此,「文革」陰霾初散之際,包括《東方紅》在內的一批舊片才得以重見天日。

影片《東方紅》具有宏富闊大的篇章架構和沉鬱激盪的敘事品貌,不僅源於它包蘊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近代革命音樂舞蹈的累累碩果,同時,亦源自它薈萃了從軍隊到地方16個專業文藝團體共計3000多名新中國優秀藝術家的珠璣精華。尤其值得今人唏噓稱道的是,這部尊為史詩的文藝巨片,在創作、排練與拍攝的過程當中,並未因「詩」而廢「史」,而是以一種嚴謹的歷史唯物主義態度和現實主義美學原則,准確把握了「詩」與「史」的審美表現關系,以「詩」證「史」,「詩」、「史」互見,從而使影片既准確深刻地傳達出一份厚重而蒼涼的歷史追懷感,又抒發了作為勝利者對於自身輝煌業績的歡欣和滿足。

G. 一級紅色電影 紅色電影有哪些

有《林海雪原》、《烈火金鋼》、《南征北戰》、《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斗古城》等。

註:紅色電影是指紅色題材的電影。「紅色電影」中的「紅色」是指流貫在作品血脈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義的思想風貌。

1、《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電影,由劉沛然導演,王潤身、張勇手、張良主演,於1960年上映。

該片根據曲波同名小說中「智取威虎山」一節改編,講述了解放軍剿滅盤踞在東北的由國民黨殘部組成的土匪武裝的故事。

5、《野火春風斗古城》

《野火春風斗古城》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題材劇情片,由嚴寄洲執導,王曉棠、王心剛主演,於1963年11月上映。

該片改編自李英儒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楊曉冬、金環、銀環等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不畏艱險在敵人內部進行斗爭的故事。

H. 求一篇《東方紅1949》觀後感

《東方紅》誕生於「文革」前夕,這一點看似偶然,而實際上卻恰是最富歷史意味的一刻,它彷彿為「十七年」中國電影畫上了一個意味深長、可堪回味的句號.
歌舞劇《東方紅》率先誕生
1964年正值新中國成立15周年,慶祝活動中需要一些重點節目.7月13日,周恩來受陳毅邀請到上海,觀賞第五屆「上海之春」開幕式演出過的音樂舞蹈劇《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看罷此劇,周恩來受到啟發,下決心親自抓一部大型舞蹈史詩作品.
周恩來一回到北京,馬上找來周揚及文化部、總政文化部有關負責人談了他的設想.周恩來表示:「我有這么一個想法,就是最好在15周年國慶,把我們革命的發展,從黨的誕生起,通過藝術表演,逐步地表現出來……」一開始有人主張用音樂會的形式,後來周恩來建議是否能搞歌舞會,這樣更貼近群眾,更容易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7月18日決意提出,7月底晚會開始啟動,這意味著僅僅50天的時間就要弄出一台大型晚會.
關於大歌舞的名稱問題,導演周巍峙建議用「東方紅」,周恩來立即表示贊同.而且參考了國外的概念後又經過討論研究決定,晚會還冠以了「音樂舞蹈史詩」的名稱.
周恩來親自在全國調兵遣將,動用了3000多人的大型陣容,聚集了當時最權威、最著名的作詞、作曲家和歌唱家,綜合歌曲、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講述了從帝國主義侵華,中國共產黨成立,二萬五千里長征,八年抗戰,到新中國成立的革命歷程.
將歌舞劇搬上銀幕
《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結束後,八一電影製片廠奉命同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一起承擔拍攝該電影的任務.為此周恩來特意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電影藝術家座談會,討論怎樣把舞台演出搬到銀幕上.「要讓觀眾像坐在大會堂里看《東方紅》演出一樣」被當作拍這部電影的總體要求.
在實際拍攝工作中,有些舞台演出的特點在拍電影時都成了特大難點.比如,原來大歌舞全部演出的幻燈背景,是由200多個小幻燈同時投影到天幕上,組成大約800平方米整幅巨大的,可以有簡單動作(如流水、飛雲、光芒等)的畫面———幾乎同電影的切換鏡頭差不多,有很好的藝術效果.但在拍電影時,幻燈背景的亮度不夠,而如果把強烈的電影燈光打到台上,幻燈背景就成了白茫茫一片,拍攝陷入困境.
後來經周恩來批示,劇組從上海借來全國著名的制燈專家蔡祖泉同志到《東方紅》攝制組工作,用提高幻燈背景亮度的方式解決了這個難題.另外,周恩來又交代外貿部的林海雲用外匯在國外購買伊斯曼彩色膠片,以保證電影的拍攝質量.
在周恩來的全力支持下,攝制組僅花了三個月時間就全部拍攝完畢《東方紅》一部彩色寬銀幕和一部彩色普通銀幕兩部電影的所有鏡頭.到1965年9月,周恩來再次到八一電影製片廠親自審查了《東方紅》,這部電影終告完成.

I. 《東方紅(1965)》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東方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QyizAzGOlXUD8feyADwrvg 提取碼:up59
《東方紅》
導演: 王蘋、李恩傑
編劇: 集體
主演: 鄧玉華、王昆、楊和柏、雷良萍、寇家倫、賈世駿、張越男、李光羲、郭蘭英、胡松華、才旦卓瑪、莫德格瑪、崔美善、阿依吐拉
類型: 劇情、歌舞、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5-10-01(中國大陸)
片長: 120分鍾
又名: The East Is Red
電影《東方紅》的拍攝,對1964年的舞台演出版本進行了必要的刪減。把舞台劇原有的8場,只選取了序幕「東方紅」和前6場的「東方的曙光」、「星火燎原」、「萬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蔣家王朝」、「中國人民站起來」,而後兩場的「祖國在前進」和「世界在前進」,則遵照毛澤東的意見,沒有收入到電影畫面中去。
在拍攝演出過程時,大部分畫面採用多機位拍攝,而舞台上的許多集體亮相和群眾演員的造型,則採用舞台全景和台下觀眾相互融合在一個畫面的廣角鏡頭,以顯示出舞台演出的盛大規模,同時,也是把周恩來所反復強調的「不要離開舞台」的指示,很好地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從而使整部電影畫面流動,情景交融,而不是機械式地一個機位固定拍攝。所以,拍攝完成的舞台藝術紀錄片,既絲毫沒有脫離舞台,又大膽創新,把舞台演出和藝術紀錄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為今後同類樣式的電影拍攝,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J. 有哪些舊中國老電影如《上甘嶺》,《洪湖赤衛隊》,《劉三姐》,《東方紅》,《地道戰》, 還有哪些

《英雄兒女》,表現抗美援朝時期,解放軍戰士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經典的台詞有:向我開炮。主題曲是:我的祖國。
《地雷戰》,反應在1942年抗日戰爭艱苦時期,膠東根據地軍民利用地雷技術發展地雷戰,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冰山上的來客》,講述邊疆戰士和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影片上映於1963年。
《紅色娘子軍》,講述海南地區的革命斗爭故事,主角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和海南紅色娘子軍戰斗的故事。
《林海雪原》 講述1946年,人民解放軍組成小分隊深入林海雪原消滅土匪的故事。片名也叫《智取威虎山》。
《鐵道游擊隊》講述抗日戰爭期間,山東臨城棗庄的一支鐵道游擊隊在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的帶領下,活躍在鐵路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斗爭的故事。電影主題曲《彈起我那心愛的土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