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老版聊齋中的一個故事名
《葛巾》
《葛巾》改編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部同名小說,描述了洛陽書生常大用到山東曹州尋訪名貴牡丹,與牡丹仙子葛巾結下姻緣,並促成了其弟常大器與葛巾表妹玉版的婚事,最終卻以悲劇結尾,令人感慨萬千。
❷ 聊齋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聊齋改編的電影有:
1、倩女幽魂:
該片改編自經典名著《聊齋志異·葛巾》,講述了書生常在田中榜後衣錦還鄉,卻發現昔日戀人曹玉全家被害,偶遇一位相貌行事和曹小姐極為相似的姑娘玉版,由此陷入了一場理不清的情感迷局的故事。
❸ 86版的《聊齋》 中一個情節 請問是哪個故事或片名
我也記得那畫面,可忘了具體哪個故事了。給你提供電視劇里所有故事名,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陸1986版聊齋具體篇名(共74集 括弧里的為書中的名字,上下兩集的有27部共54集 )
1.辛十四娘
2.阿綉
3.賈奉雉
4.嬰寧
5.封三娘
6.阿寶
7.鸚鵡奇緣(阿英)
8.雲翠仙
9.竇女情仇(竇氏)
10.西湖主
11.花仙奇緣(葛巾)
12.地府娘娘(錦瑟)
13.陸判
14.書痴
15.魯公女
16.狐仙馴悍記(馬介甫)
17.八大王
18.連瑣
19.峨嵋一笑(連城)
20.田七郎
21.喬女
22.梅女
23.狐俠(紅玉)
24.蓮香
25.鬼宅(小謝)
26.香玉
27.嬌娜
只有一集的有18部共18集:
1.袖中奇緣(鞏仙)
2.金釵奇情(王桂庵)
3.翩翩
4.鴉頭
5.無頭案(<折獄>里的一節)
6.司文郎
7.冥間酒友(王六郎)
8.花姑子
9.荒山狐女(張鴻漸)
10.瑞雲
11.生死情(章阿端)
12.仙媒(彭海秋)
13.公孫九娘
14.荷花三娘子
15.殺陰曹(伍秋月)
16.細侯
兩個半集組成一集的有4部共2集:
1.雨錢/佟客
2.良琴知己(<局詐>的第三節)/罵鴨
❹ 誰知道聊齋故事《葛巾》拍成的老電影名
《葛巾》
❺ 請問這部影視叫什麼名字這個演員是誰
吳佩柔,1992年1月5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008表演本科班,中國內地女演員。
❻ 問舊版聊齋的一集片名
就是《花仙情緣》,不過不是紅衣,而是紫衣(不過劇中衣服的顏色好像也偏紅些),那是紫牡丹葛巾(演員叫鄒熠熠,很漂亮);她有個妹妹,白牡丹玉版——本部《聊齋》共47部、74集,全部劇情介紹詳見這里——個人搜集整理,並對其中劇情錯誤的篇章和錯別字進行了訂正(《花仙情緣》是第三十九集;《香玉》是第四十六集):
難忘1986版《聊齋》(五):劇情簡介
http://hi..com/yunfeiliu1/blog/item/2115d995b8f72e41d1135e81.html
貼張圖,看是不是她們:
❼ 趙寶剛都拍過什麼電視劇
1983年《聊齋故事--葛巾》飾:常大用
1984年《四世同堂》飾:祁瑞豐
1990年《渴望》導播
1991年《編輯部的故事》導演
1992年《皇城根兒》導演
1994年《過把癮》導演
1995年《東邊日出西邊雨》導演
1996年《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導演
1996年《血色婚戀/愛的灣道》總策劃
1997年《無雪的冬天》導演
1998年《永不瞑目》導演
1999年《男人離婚》總監制,合作者:沈 曄
2000年《像霧像雨又像風》導演,合作導演:汪俊
2001年《浮華背後》監制
2002年《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導演
2003年《別了,溫哥華》總導演,導演:汪俊
2003年《滄海百年》總監制
2004年《錄像帶》導演
2005年《給我一支煙/夜雨》導演
2007年《奮斗》導演、製片、監制
2007年《梅艷芳菲》總導演
2007年《落地,請開手機》總監制
2008年《夜幕下的哈爾濱》導演
2008年《我的青春誰做主》導演
2008年《蘇菲的供詞》製作人,主演
2009年 新版《四世同堂》飾:冠曉荷
2009年《婚姻保衛戰》導演
2010年《家的N次方》飾:薛茂祥
2011年《男人幫》導演
2011年《北京青年》導演
2012年《老有所依》[3]導演
2012年8月16日起,趙寶剛大劇《北京青年》熱映。
❽ 《聊齋》中葛巾,香玉,素秋,黎氏的人物形象
您好,我只找到2個,希望會對您有幫助<<葛巾》寫的是「雙美」——兩個牡丹花妖。其中主要敘述的是葛巾與常大用的愛情故事,然而卻又以另一女子玉版相襯托,使得姚黃魏紫,相得益彰。葛巾與常大用一見鍾情,沒想列好事多磨,第一次幽會即為玉版所打斷——玉版在葛巾屋裡與之下棋。第二次約會,幾句話尚未說完,「遙聞人語」,玉版又來邀葛巾到她那裡下棋,並強把葛巾拉走。通篇之中,作者只寫了玉版的兩句話(顯然玉版只是一個次要人物),但就是這兩句話,卻既表現了玉版的性格,同時又襯託了葛巾的形象。她邀葛巾時說:「敗軍之將,尚可復言戰否?業已烹茗,敢邀為長夜之飲」。足見其心境悠閑,風采淡雅。然而卻正是她這悠閑的心境和淡雅的風采。把葛巾此時從「辭以困頓」、「堅坐不行」所表現出來的焦灼心情映襯得十分鮮明。她同葛巾開玩笑說:「如此戀戀,豈藏有男子在家耶?」無意間又恰恰道出了葛巾的秘密,葛巾不得不置伏於床下的常大用於不顧而聽憑玉版強拉去。玉版風趣的語言和豪爽的行動把葛巾含而不露、溫柔蘊藉的性格特點映襯得更是突出,使得這朵「葛巾紫」更加嬌艷動人。葛巾、玉版,一個是「宮妝艷絕」,一個是「素衣美人」,作者在這里不僅把二者寫得
楚楚動人,象花一樣美,而且所展示的愛情生活也有如牡丹花一樣「璀燦似錦」,沁人心脾。 我們再來看看《香玉》。前面所談過的「阿寶」寫的是人的痴情感動了人,而「香玉」則寫的是人的痴情感動了花妖。《連城》寫的是「士為知己者死」,《香玉》則寫的是,「花為悅己者夭」,讀來纏綿悱惻。
膠州黃生讀於勞山下清宮,於窗中見一紅一白之女郎.便對這兩個女郎愛慕至極,情意難禁。於是題了一首情詩:「無限相思苦,含情對晚窗。恐歸沙吒利,何處覓無雙」。因為這首詩,得與牡丹花妖香玉交往。不料好景不長,不久,白牡丹被人挖走,枯萎而死,「生始悟香玉乃花妖也」。黃生又恨又想,一氣作了五十首哭花詩,「日日臨穴涕」。他的痴情感動了原不願與他往來的香玉之好友——耐冬花妖絳雪,答應作為膩友少慰他的寂寞。而黃生並未忘情香玉,仍然時常「臨穴灑涕」,哭悼香玉。他的至情終於感動了花神,香玉得復生宮中。黃生與香玉得以重聚,誓言死後也要變成牡丹,生在香玉旁。他死後第二年,白牡丹旁果然長出一株牡丹。數年後,這株高數尺的牡丹由於不開花被老道士的徒弟砍去,於是白牡丹和耐冬花也雙雙枯死。對此,作者評論說:「情之所至,鬼神可通,花以鬼從,人以魂寄.非其結於情者深耶?一去而兩殉之,即非堅貞.亦為情死也。人不能貞,亦其情之不篤耳。」
❾ 葛巾的介紹
《葛巾》,出自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十中的篇目,描述了洛陽書生常大用到山東曹州尋訪名貴牡丹,與牡丹仙子葛巾結下姻緣,並促成了其弟常大器與葛巾堂妹玉版的婚事,最終卻以悲劇結尾,令人感慨萬千。
❿ [聊齋志異]中有沒有一個故事叫[葛巾]的
聊齋志異·葛巾
葛巾
常大用,洛人,癖好牡丹。聞曹州牡丹甲齊、魯,心嚮往之。適以他事如曹,因假縉
紳之園居焉。時方二月,牡丹未華,惟徘徊園中,目注勾萌,以望其拆。作《懷牡丹》詩百
絕。未幾花漸含苞,而資斧將匱;尋典春衣,流連忘返。一日凌晨趨花所,則一女郎及老嫗
在焉。疑是貴家宅眷,遂遄返。暮往又見之,從容避去;微窺之,宮妝艷絕。眩迷之中,忽
轉一想:此必仙人,世上豈有此女子乎!急返身而搜之,驟過假山,適與媼遇。女郎方坐石
上,相顧失驚。嫗以身幛女,叱曰:「狂生何為!」生長跪曰:「娘子必是仙人!」嫗咄之
曰:「如此妄言,自當縶送令尹!」生大懼,女郎微笑曰:「去之!」過山而去。
生返,復不能徒步。意女郎歸告父兄,必有詬辱相加。偃卧空齋,甚海孟浪。竊幸女
郎無怒容,或當不復置念。悔懼交集,終夜而病。日已向辰,喜無問罪之師,心漸寧帖。回
憶聲容,轉懼為想。如是三日,憔悴欲死。秉燭夜分,仆已熟眠。嫗入,持甌而進曰:「吾
家葛巾娘子,手合鴆湯,其速飲!」生駭然曰:「仆與娘子,夙無怨嫌,何至賜死?既為娘
子手調,與其相思而病,不如仰葯而死!」遂引而盡之。嫗笑接甌而去。生覺葯氣香冷,似
非毒者。俄覺肺膈寬舒,頭顱清爽,酣然睡去。既醒紅日滿窗。試起,病若失,心益信其為
仙。無可夤緣,但於無人時,虔拜而默禱之。
一日行去,忽於深樹內覿面遇女郎,幸無他人,大喜投地。女郎近曳之,忽聞異香竟
體,即以手握玉腕而起,指膚軟膩,使人骨節欲酥。正欲有言,老嫗忽至。女令隱身石後,
南指曰:「夜以花梯度牆,四面紅窗者即妾居也。」匆匆而去。生悵然,魂魄飛散,莫知所
往。至夜移梯登南垣,則垣下已有梯在,喜而下,果有紅窗。室中聞敲棋聲、佇立不敢復前,
姑逾垣歸。少間再過之,子聲猶繁;漸近窺之,則女郎與一素衣美人相對弈,老嫗亦在坐,
一婢侍焉。又返。凡三往復,漏已三催。生伏梯上,聞嫗出雲:「梯也,誰置此?」呼婢共
移去之。生登垣,欲下無階,恨悒而返。
次夕復往,梯先設矣。幸寂無人,入,則女郎兀坐若有思者,見生驚起,斜立含羞。
生揖曰:「自分福薄,恐於天人無分,亦有今夕也!」遂狎抱之。纖腰盈掬,吹氣如蘭,撐
拒曰:「何遽爾!」生曰:「好事多磨,遲為鬼妒。」言未已,遙聞人語。女急曰:「玉版
妹子來矣!君可姑伏床下。」生從之。無何,一女子入,笑曰:「敗軍之將,尚可復言戰否?
業已烹茗,敢邀為長夜之歡。」女郎辭以困惰,玉版固請之,女郎堅坐不行。玉版曰:「如
此戀戀,豈藏有男子在室耶?」強拉出門而去。生出恨極,遂搜枕簟。室內並無香奩,惟床
頭有一水精如意,上結紫巾,芳潔可愛。懷之,越垣歸。自理衿袖,體香猶凝,傾慕益切。
然因伏床之恐,遂有懷刑之懼,籌思不敢復往,但珍藏如意,以冀其尋。
隔夕女郎果至,笑曰:「妾向以君為君子,不知其為寇盜也,」生曰:「有之。所以
偶不君子者,第望其如意耳。」乃攬體入懷,代解裙結。玉肌乍露,熱香四流,偎抱之間,
覺鼻息汗熏,無氣不馥。因曰:「仆固意卿為仙人,今益知不妄。幸蒙垂盼,緣在三生。但
恐杜蘭香之下嫁,終成離恨耳。」女笑曰:「君慮亦過。妾不過離魂之倩女,偶為情動耳。
此事宜要慎秘,恐是非之口捏造黑白,君不能生翼,妾不能乘風,則禍離更慘於好別矣。」
生然之,而終疑為仙,固詰姓氏,女曰:「既以妾為仙,仙人何必以姓名傳。」問:「嫗何
人?」曰:「此桑姥。妾少時受其露覆,故不與婢輩等。」遂起欲去,曰:「妾處耳目多,
不可久羈,蹈隙當復來。」臨別,索如意,曰:「此非妾物,乃玉版所遺。」問:「玉版為
誰?」曰:「妾叔妹也。」付鉤乃去。
去後,衾枕皆染異香。從此三兩夜輒一至。生惑之不復思歸,而囊橐既空欲貨馬,女知之,曰:「君以妾故,瀉囊質衣,情所不忍。又去代步,千餘里將何以歸?妾有私蓄,卿
可助裝。」生辭曰:「感卿情好,撫臆誓肌,不足論報;而又貪鄙以耗卿財,何以為人乎!」
女固強之,曰:「姑假君。」遂捉生臂至一桑樹下,指一石曰:「轉之!」生從之。又拔頭
上簪,刺土數十下,又曰:「爬之。」生又從之。則瓮口已見。女探入,出白鏹近五十餘兩,
生把臂止之,不聽,又出數十鋌,生強分其半而後掩之。
一夕謂生曰:「近日微有浮言,勢不可長,此不可不預謀也。」生驚曰:「且為奈何!
小生素迂謹,今為卿故,如寡婦之失守,不復能自主矣。一惟卿命,刀鋸斧鉞,亦所不遑顧
耳!」女謀偕亡,命生先歸,約會於洛。生治任旋里,擬先歸而後迎之;比至,則女郎車適
已至門。登堂朝家人,四鄰驚賀,而並不知其竊而逃也。生竊自危,女殊坦然,謂生曰:「
無論千里外非邏察所及,即或知之,妾世家女,卓王孫當無如長卿何也。」
生弟大器,年十七,女顧之曰:「是有慧根,前程尤勝於君。」完婚有期,妻忽夭殞。
女曰:「妾妹玉版,君固嘗窺見之,貌頗不惡,年亦相若,作夫婦可稱佳偶。」生請作伐,
女曰:「是亦何難。」生曰:「何術?」曰:「妹與妾最相善。兩馬駕輕車,費一嫗之往返
耳。」生恐前情發,不敢從其謀,女曰:「不妨。」即命桑嫗遣車去。數日至曹。將近里門,
婢下車,使御者止而候於途,乘夜入里。良久偕女子來,登車遂發。昏暮即宿車中,五更復
行。女郎計其時日,使大器盛服而迎之。五十里許乃相遇,御輪而歸;鼓吹花燭,起拜成禮。
由此兄弟皆得美婦,而家又日富。
一日有大寇數十騎突入第。生知有變,舉家登樓。寇入圍樓。生俯問:「有仇否?」
答雲:「無仇。但有兩事相求:一則聞兩夫人世間所無,請賜一見;一則五十八人,各乞金
五百。」聚薪樓下,為縱火計以脅之。生允其索金之請,寇不滿志,欲焚樓,家人大恐。女
欲與玉版下樓,止之不聽。炫妝下階,未盡者三級,謂寇曰:「我姊妹皆仙媛,暫時一履塵
世,何畏寇盜!欲賜汝萬金,恐汝不敢受也。」寇眾一齊仰拜,喏聲「不敢」。姊妹欲退,
一寇曰:「此詐也!」女聞之,反身佇立,曰:「意欲何作,便早圖之!尚未晚也。」諸寇
相顧,默無一言。姊妹從容上樓而去。寇仰望無跡,哄然始散。
後二年,姊妹各舉一子,始漸自言:「魏姓,母封曹國夫人。」生疑曹無魏姓世家,
又且大姓失女,何得置之不問?未敢窮詰,心竊怪之。遂託故復詣曹,入境諮訪,世族並無
魏姓。於是仍假館舊主人,忽見壁上有贈曹國夫人詩,頗涉駭異,因詰主人。主人笑,即請
往觀曹夫人,至則牡丹一本,高與檐等。問所由名,則以其花為曹第一,故同人戲封之。問
其「何種」?曰:「葛巾紫也。」愈駭,遂疑女為花妖。既歸不敢質言,但述贈夫人詩以覘
之。女蹙然變色,遽出呼玉版抱兒至,謂生曰:「三年前感君見思,遂呈身相報;今見猜疑,
何可復聚!」因與玉版皆舉兒遙擲之,兒墮地並沒。生方驚顧,則二女俱渺矣。悔恨不已。
後數日,墮兒處生壯丹二株,一夜徑尺,當年而花,一紫一白,朵大如盤,較尋常之葛巾、
玉版,瓣尤繁碎。數年茂蔭成叢,移分他所,更變異種,莫能識其名。自此牡丹之盛,洛下
無雙焉。
異史氏曰:「懷之專一,鬼神可通,偏反者亦不可謂無情也。少府寂寞,以花當夫人
;況真能解語,何必力窮其原哉?惜常生之未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