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中國人在國外的一部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人在國外的一部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5-06 16:11:30

1. 有一部電影是中國人在國外開飯店,被黑社會騷擾,後來中國人掃平了黑社會成員

《英雄本色2》是電影《英雄本色》的續集,由吳宇森、徐克執導,周潤發、張國榮、狄龍、石天等主演。
電影講述宋子豪獲得假釋,和弟弟宋子傑一起打入高英培犯罪團伙;宋子傑隻身潛入高宅竊取犯罪證據,被發現後以身殉職,宋子豪、龍四等聯手,血戰後殺死了高英培[1] 。1987年12月17日,影片在香港上映[2] 。
請採納

2. 求一些關於中國人在外國生活的電影

李安的電影~推手~喜宴~少女小魚~龍在天涯(李連傑)~紅番區(成龍)~富貴一家系列~

3. 華人在海外生活的電影有哪些

《推手》、《刮痧》、《不見不散》、《少女小漁》、《秋天的童話》。

1、《推手》。

該片講述了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由於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與孩子們不同,而引發家庭矛盾的故事

2、《刮痧》。

該片以中醫刮痧療法產生的誤會為主線,講述了華人在國外由於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而陷入種種困境,最後又因人們的誠懇與愛心,困境最終被沖破的故事。

3、《不見不散》。

該片由著名導演馮小剛繼電影《甲方乙方》在全國電影市場上廣受歡迎後,再度推出了1999年賀歲電影《不見不散》。

影片講述了兩個流落到美國的北京人之間的愛情故事。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4、《少女小漁》、

由張艾嘉執導,劉若英、庹宗華、丹尼爾·J·特拉萬提主演的劇情片,於1995年4月22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該片講述了二十四歲的小漁為了在紐約讀書的男友江偉能安定下來,經人介紹與一位年逾六十的義大利老頭馬里奧假結婚的故事

5、《秋天的童話》。

由張婉婷執導,羅啟銳編輯,周潤發、鍾楚紅、陳百強主演的一部經典愛情故事片。主要講述的是在美國紐約居住的兩位華人中的一段愛情故事,但李琪(鍾楚紅)因初戀的創傷尚未癒合,而且兩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趣味南轅北轍,故未與船頭尺表態。

4. 你知道哪些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

我非常的喜歡的一部電影華人身居他鄉的一部電影

影片華麗,細膩。故事情節非常好的。

推薦:特別好的獲得金球獎的《喜福會》

有空去看看!!

下面是我的摘抄

情節:

影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在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姊姊時,卻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導演:王穎WayneWang

主演:溫明娜Ming-Na鄔君梅VivianWu周采芹

作家介紹:

譚恩美是當代最受囑目的華裔美籍作家之一,她以第二代華裔美國人的雙重身份,用英文寫作族裔經驗,並藉由其母親在中國發生的故事,建構和想像中國的文化傳統。她的第一本小說《喜福會》於1989年出版後,即廣受美國市場好評,同時登上暢銷排行榜。2001年的作品《接骨師的女兒》問世後,依舊風行美國;延續《喜福會》里一貫的寫作風格,書中我們依然可看到她交錯運用不同的敘述觀點來說故事,串連起母親和女兒、中國和美國、過去和現在。然而,有別於《喜福會》中著重四對母女八個角色的探討,這次她把重點集中在同一族系裡三代的女人身上,透過層層鋪陳,揭示其中母女關系的愛恨情仇,並非單單來自母女間的代溝問題,還來自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階級落差以及美國化深淺程度不同種種因素,進而導致其價值觀上的相異。

譚恩美小說里的女人們一生中都在進行自我探尋的旅程:如何在母女關系與雙重文化價值觀中尋求一個平衡點以及摸索出適切的身分認同。作者並不提供一個完美的結局,只娓娓敘述女兒們如何透過母親的指引在雙重文化的困境中表達自我;而母親原來並不只如女兒想像一般,僅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事實上她們的某些想法和作為似乎比女兒更美國化,她們希望創造更好的機會和環境讓女兒能在美國出人頭地,並且能同時擁有中西文化的優點。雖然雙重文化的背景提供左右逢源的機會,然而,若不能好好利用,也可能落入兩邊都不是、不中也不西的窘境。小說里的女主角都還在摸索如何在雙重文化的背景下找到最利於自己生存的方法,她們或許還沒有充分找到自我,但至少從母女漸漸互相妥協和解的情節里,讀者看到了希望。本論文探究因文化沖突、語言隔閡、甚至階級差異,而造成更復雜的母女關系,並進而討論在雙重文化的處境里,這些女兒們在經歷與母親沖突和磨擦的過程之後,如何擷取中西文化上的特點來適應美國情境和完成女性主體認同的建構。本篇論文分成三個章節進行:第一章討論女人們如何藉由聲音和緘默來表達情感和溝通想法;第二章討論母女之間的中西對立狀態,與女兒們如何將母親他者化的過程;最後一章則在強調母女之間難分難舍的愛恨情仇,及女兒們如何藉由認同或是反抗母親來尋找自我為。從小說里的情節安排來看,母女之間血濃於水的聯系可以超越代溝及文化隔閡。最後女兒們藉由母性傳承提供正面的協助,進而解決她們在雙重文化中遭遇到的問題。

5. 有什麼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

《北京人在紐約》《狂吻俄羅斯》

6. 想尋老電影,忘了名字,一部是講中國人在外國的故事,主要是三個人,年紀較大的男人要申請他老婆到美國,

後面一部是《上海假期》,我看過這部電影。

《上海假期》是一部在上海取景拍攝的倫理喜劇,由許鞍華導演,午馬、劉嘉玲、王萊、孫鵬、黃坤玄等主演,展現了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交會時的上海平民生活的面貌。

電影劇情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上海,六十多歲的單身退休老人顧老伯(午馬飾)在上海渡著平靜、孤獨的晚年生活。一天,兒子從美國打來電話,要讓小孫子顧明(黃坤玄飾)回國與爺爺過一段日子。顧老伯滿心欣喜地把自己美國國籍的外孫接來度假,但由於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兩代人的代溝在這個特殊情境中發生了強烈的沖突,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使祖孫二人怎麼也無法相互適應。而平凡卻充滿真情的生活,終於使小孫子有所改變,最終使得兩代人和樂相處。

演員表

顧老伯午馬

顧明黃坤玄

姚麗劉嘉玲

職員表

出品人:於本正;杜又陵

監制:朱永德;王化吉

導演:許鞍華

副導演(助理):成家驥

編劇:吳念真

攝影:李屏賓

剪輯:唐於龍;廖慶松

道具:丁道英;桑克文

美術設計:張萬鴻;秦柏松

服裝設計:章根寶

燈光:郭金海;李亞東▪布景師:朱產芳;楊岳定;汪時中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中國電影《上海假期》精彩劇照集錦(8張)

許鞍華沒有把這部電影拍成一部喜劇片或者荒誕片,而是一部嚴肅的現實主義色彩的電影,李屏賓的鏡頭下有許多寫實的上海弄堂街道,用他的敏銳和細膩的鏡頭語言紀錄下當年的上海,他以一個與大陸既親切又疏離的特殊情結來講述這個特殊的故事,顯得如此恰當和真實。

提名時間獎項名稱提名屆次提名稱號

1991年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亞洲最佳影片

7. 類似《喜宴》的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電視

《推手》同是李安的作品,也同是父親三部曲之一
【劇情簡介】
移民美國的北京太極拳師朱師傅在兒子優裕的家庭生活,卻有寂寞之感。原因是美國的兒媳婦瑪莎接受不了這個異國的公公。加上語言的不通,兩代人的鴻溝產生了。老人在寂寞中有一次出外散步時,迷失了。回到家的兒子,見父親不在,出門尋找,幾次失望而回,與妻子產生沖突。老父在餐館里與流氓大打出手後由警察送回家。本來是幸福的家庭生活,由於老父的到來,面臨崩潰的邊緣。兒子在無可選擇下,於是生出驅逐老父的念頭……
朱老先生最後離開了兒子,自己去唐人街的餐館洗碗打工,惟一能給他一點安慰的是一位從台灣來的陳老太。李安通過這兩位老人對故土的懷戀,表達了所有海外移民一種無法遏止的鄉愁。
《喜福會》根據美籍作家譚恩美的同名小說改編
【劇情簡介】
全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妹妹時,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8. 電影類老電影中國人在美國

魔宮帝國

9. 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或電視劇,類似於《別了,溫哥華》《愛封了/我電你》、《北京遇上西雅圖》

電視劇《林師傅在首爾》 、《北京人在紐約》、 電影《喜宴》、《沖出亞馬遜》、《巴黎寶貝》、《青蜂俠》

10. 我想找一部 描述中國人在國外生活的英文電影,能推薦幾部么

。。。只想到《刮痧》

故事發生在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許大同來美八年,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業頒獎大會上,他激動地告訴大家:我愛美國,我的美國夢終於實現!但是隨後降臨的一件意外卻使許大同夢中驚醒。

五歲的丹尼斯鬧肚發燒,在家的爺爺因為看不懂葯品上的英文說明,便用中國民間流傳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而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後許大同虐待孩子的證據。

法庭上,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證人和證詞,使許大同百口莫辯。而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理論又無法解釋通過口耳相傳的經驗中醫學。面對控方律師對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規范的「全新解釋」,許大同最後終於失去冷靜和理智……法官當庭宣布剝奪許大同的監護權,不準他與兒子見面。

惱怒的許大同與朋友昆蘭之間產生誤解和沖突;為讓兒子能留在家裡得到母親的照顧,許大同搬出了家;父親也決定回國,為了讓老人臨行再見一面孫子,許大同從兒童監護所偷出兒子丹尼斯到機場送別。受到通緝的許大同帶著兒子逃逸,和大動干戈圍追堵截的警察兜圈子,玩了一場追車游戲,「從容地」在逃亡中享受父子團聚的片刻快樂。

父子分離,夫妻分居,朋友決裂,工作丟失……接連不斷的災難惡夢般降臨,一個原來美好幸福的家庭轉眼間變得支離破碎,努力多年、以為已經實現了的美國夢,被這場從天而降的官司徹底粉碎。貧民區的破舊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婦借酒澆愁,抱頭痛哭。

聖誕之夜,許大同思家團圓盼子心切,只有鋌而走險,裝扮成「聖誕老人」,從公寓大廈樓外的水管向高高的十樓——自己家的窗戶悄悄爬去,結果引來警車呼嘯而至……

發布者:Mtime (2006-03-09 19:47:24)

電腦動畫設計師許大同與妻子簡寧在美國奮鬥了八年,事業有成,兒子丹尼斯聰明可愛,一家人和睦幸福。許大同的老父親從中國來探親。一天,丹尼斯患感冒與爺爺一起呆在家中,爺爺因不懂英文不知道該給孫子吃哪種葯,便用中國傳統的刮痧療法為孫子治病。丹尼斯的病很快就好了,大家都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沒過幾天,丹尼斯因不慎碰傷,被大同送進醫院。醫生發現孩子背上有紫紅色的刮痕,認為他受到了家長的虐待。於是大同被保護兒童權益的機構以虐待兒童的罪名送上了法庭。大同辯解那不是傷痕,是刮痧,一種中醫療法,但卻苦於無法證明,並且家中曾經發生的許多與西方文化傳統不同的事情,使法院判他敗訴。許大同輸了官司又丟了工作。妻子簡寧為能讓孩子回到身邊不得不違心與丈夫提出分居。老父對於自己給孫子刮痧引發這么多變故非常內疚,找到許大同的同事,用打手勢的方式向這個美國同事解釋。許大同思子心切,冒險從外面爬樓進自己的家看兒子。最終,大同的同事和保護兒童權益機構的工作人員理解了刮痧,一家人終於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