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小花就像抒情音樂散文詩。很好,陳沖演的是動真,劉曉慶演的是感人。唐國強則是迷人,你認為
我非常贊同你的說法。
《小花》是由黃健中、張錚聯合執導,劉曉慶、唐國強、陳沖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79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小說《桐柏英雄》,講述了兩個「小花」董紅果與何翠姑因戰爭相識,並最終各自找回真正親人,奔向革命的故事。1980年,該片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Ⅱ 電影《暖春》觀後感
1、讓世界充滿愛
——《暖春》觀後感
電視劇《暖春》是一個平凡、朴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劇中的小花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一部電視劇,讓人哭碎了心,看完電視留下的只是人們同情的眼淚,辛酸的淚
小花,是個七歲的孤兒,在奶奶去世後,不堪忍受寄住人家的毆打跑了出來,帶著奶奶留給她的紙風車。一個中年男人撿到了已經餓昏的小花,拉回村裡。村裡人都不想收養她,最後還是寶柱爹把她領回了家。而爺爺的兒媳正百般求子不得,一時把小花當成了眼中釘,即使小花是那麼懂事貼心。她送小花回家被爺爺攔了回來;送人小花怎麼也要跟著回來;用眼光威脅小花不能吃東西,最後爺爺不得不和小花另起爐灶;她甚至還為了兩個雞蛋踩碎了小花心愛的紙風箏。小花最終感動了所有人,並以她的聰明才智取得了學業的成功,最後當上了理想的鄉村教師。
暖春的畫面並不算美,但是它在闡述著人性的美,撇開了外表的虛無,讓我們觀賞到了愛的美。這部電影究竟說了哪種愛?是爺爺對於小花的憐愛?是小花對於所有人的愛?小花是怎麼做到不去怨恨別人,用誠懇的愛去對待所有人的?她只是個七歲的小女孩,我不想說這只是拍戲,她的懂事實在讓我震撼,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寬大的心,就和收養她的爺爺一樣,他們的心都是如此的寬大。能夠坦然面對別人的閑言碎語,別人的怨恨的人,在這個社會實在是找不到。
愛,愛心,慈善,這些詞原本是那麼的高尚,但如今這些詞似乎和名聲,利益掛起了勾。《暖春》的出現,就如同潔凈的泉水,洗滌著我的心靈,告訴我,愛心的真正定義。小女孩的善良、懂事融化了兒媳的心。這種毫無根據的想法,不但傷害他人,連自己都不會好過,最終嬸娘還是不再執著於自己的自私想法,這段真是可喜可賀。物慾,是目前最可悲的東西,也只有靠多體會人間的真情,相信人性的善良,才能對抗它。
這部劇並不跌宕起伏,它朴實的美感動了很多人。血濃於水,而愛卻比任何物質都來得濃烈,它是人類的精髓,它使我們能夠愛生活,愛他人,愛自己。
讓世界充滿愛吧!
Ⅲ 抗日時期的電影小花表達了一種什麼精神請專家回答。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Ⅳ 小花電影說的是什麼故事
故事內容: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姓趙的貧困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人家。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董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後,解放軍進入桐柏山區,已經十八歲的趙小花到部隊中尋找兩年前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隊伍的哥哥趙永生,沒想到趙永生負傷掉了隊。小花沒有找到哥哥,卻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把小花認作了乾女兒。 再說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幾年後,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救了身負重傷的趙永生,但並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小花與哥哥相逢。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賣的身世。後來翠姑在一次戰斗中為營救小花而身負重傷。 戰斗結束後,小花和親生父母相認。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斷斷續續地呼喊哥哥,眾人不禁熱淚盈眶。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
Ⅳ 急!!!《暖春》觀後感500字
《暖春》是大家都愛看的電視劇,故事情節非常感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小花。她是一個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孤兒。在無人收留的情況下,一位好心的爺爺把她帶回了家。老爺爺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上,哪裡有錢供她上學呀!小花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上學去了,她多麼想上學呀!可沒有辦法,她怕老爺爺傷心,就偷偷地跑到學校,趴在班級的窗外偷聽老師講課……
我看到小花,想起了王冕小時候的故事。因為家裡窮,上不起學,王冕就給人家放牛,路過私塾時,就偷偷地在窗外聽老師講課……後來,王冕成為非常有名的畫家。
看到她們,我心裡非常慚愧。我們今天的孩子們,父母給我們非常優越的條件,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要星星都不給月亮,難道就不想點什麼嗎?我們有好的學習環境,一流的教學條件。學校老師教我們,課後輔導班教我們,回家父母叫我們;課外書家裡沒,書店買,書店沒有網上購……
我們今天這些獨生子女,還缺少什麼呢?缺少的就是像小花和王冕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現有條件的珍惜。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今後,我一定要時刻銘記他們的故事,把他們作為我的一面旗幟,指引著我,在將來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作為我心中學習的榜樣,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父母對我的期望。
我們不要再做溫室里的花花草草,要做經得起考驗的參天大樹,將來能遮風擋雨,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電影《暖春》觀後感
浙江省紹興紹興縣柯岩中心小學阮社分校四1班 陳寧
影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偏僻的窮山村裡,一位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小花,孤立無援,被飢餓折磨得暈倒在荒涼的草地上。一位老爺爺含著眼淚把她救回了家。可是,老爺爺家也太窮了。小花被她的「嬸娘」送走了多次,是老爺爺多次找到她,以寬厚而溫暖的胸襟頂住了各種壓力,堅持把這個孤兒培育成人。
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老爺爺對小花無微不至的愛:一天,他上山采柳條,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而下,老爺爺全身都被雨淋透了,老人也終於累倒在泥濘的山路上,小花拿著一塊塑料薄膜去接爺爺。小花看見爺爺的時候摔了一大跤,爺爺也摔倒了……
「爺爺,請留下我吧!」「爺爺,爺爺……」聽到小花撕心裂肺的的叫喊,我眼裡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禁不住淚流滿面,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是呀,為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的小女孩而操勞成疾的老人,怎能不感動呢?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身上流淌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善良、真誠,面對孤兒,用暖春般的真誠關懷她,感染著周圍的人。我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老爺爺這樣一份暖春般的美德!
當我看完《暖春》這部片子後,有許多的感觸湧上了心頭。
片子講述了一個名叫小花的女孩,她的生命之路非常坎坷,她的父母在一次煤礦事故中身亡,大家都不願意收養她,她就住在大隊書記家裡,大隊書記給她找過很多戶人家,可最終還是沒能將她送出去。有一位老人見小花這么可憐,就好心收養她,但是她的叔叔和嬸娘不願收養她,嫌她是個累贅,曾多次把她送走。她的爺爺頂著很大的壓力撫養她,為了讓小花上學,她的爺爺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柳條編筐子給小花攢學費。
小花很乖,只要爺爺上山砍柳條她就跟著爺爺,幫他背柳條。回到家,小華又是刷碗,又是收拾衛生,鄰居見她可憐,都給她好吃的,她都捨不得吃,留一點和爺爺吃,剩下的全都給她嬸娘送去,可她嬸娘對她還是冷眼相待,嬸娘叫小花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從不叫苦。她的行動終於感動了她的嬸娘,他們同意收養小花,並繼續供她上學。長大後,小花考上了師范學校,回到家鄉任教。
片中有一個情節讓我深受感動,就是小花的爺爺背著柳條回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爺爺摔倒了,小花擔心爺爺,就披著雨衣在大雨中尋找爺爺。
想到小花,我不禁慚愧起來,我擁有這么幸福的生活應該珍惜,應該孝敬父母。小花在如此坎坷的命運中,依然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我要向她學習,開心的生活,並盡力幫助別人。
眼淚始終在我的眼裡不停地轉動,終於在影片收尾的時候,它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
看完《暖春》這部電影後,我覺得很驚訝,沒想到世界上還會有這么一個不幸的小女孩。
首先是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的她被一個好心的老大爺收養。但老大爺的兒子、兒媳(繼父、繼母)並不喜歡她。後來,只為聽到的繼母說的一句話,她便在每天放學後拿著向別人討來的玻璃瓶去捉蚱蜢。她這么辛苦地去捉蚱蜢只為一個理由:她認為繼母吃了蚱蜢,便會生出小弟弟,生下小弟弟後,繼父繼母會喜歡她,愛她。看到這里,我覺得心好酸,她的繼父母雖然對她不好,但是小女孩卻一點也不怨恨他們。
故事中的小女孩只有7歲,但她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種寬廣的胸懷,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和她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甚至有天壤之別,我的父母愛我、寵我,有時候,只要我喜歡還可以在父母懷里撒撒嬌,我不必為一個愛,一個喜歡,去捉「蚱蜢」。
故事一小女孩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繼父繼母的愛為結局。但我感到的卻是悲哀,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太不一樣了。
我真的好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不要再有不幸的小女孩、小男孩。
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愛吧!
電影《暖春》觀後感 浙江省紹興 紹興縣柯岩中心小學阮社分校四1班 陳寧 影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偏僻的窮山村裡,一位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小花,孤立無援,被飢餓折磨得暈倒在荒涼的草地上。一位老爺爺含著眼淚把她救回了家。可是,老爺爺家也太窮了。小花被她的「嬸娘」送走了多次,是老爺爺多次找到她,以寬厚而溫暖的胸襟頂住了各種壓力,堅持把這個孤兒培育成人。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老爺爺對小花無微不至的愛:一天,他上山采柳條,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而下,老爺爺全身都被雨淋透了,老人也終於累倒在泥濘的山路上,小花拿著一塊塑料薄膜去接爺爺。小花看見爺爺的時候摔了一大跤,爺爺也摔倒了……「爺爺,請留下我吧!」「爺爺,爺爺……」聽到小花撕心裂肺的的叫喊,我眼裡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禁不住淚流滿面 ,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是呀,為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的小女孩而操勞成疾的老人,怎能不感動呢?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身上流淌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善良、真誠,面對孤兒,用暖春般的真誠關懷她,感染著周圍的人。我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老爺爺這樣一份暖春般的美德!
《暖春》觀後感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暖春》。
電影講述了一位從小失去父母的女孩小花苦難的童年的故事。小花由於飢餓,暈倒在路邊,被一位好心的爺爺收養。她的養母因為家窮,自己又有三個兒子,所以不願意養她。
一次小花穿著長長的破衣服,在河邊洗衣服,一群背著書包上學路過的孩子譏笑她窮得沒學上。小花很羨慕他們,也渴望上學,但家裡沒錢,所以很難實現。回到家,她看見小孩在玩識字的游戲,她就在一旁學,別人念一個字,她記一個字。當她學會26個字後,非常高興。小花是個重感情的女孩,一次,下起了暴雨,小花想起了爺爺砍柴沒帶遮雨的東西,一把抓起塑料布頂在頭上到山上去找爺爺。她看見爺爺時他正背著柴艱難地行走,一不小心摔倒在泥坑裡,小花趕忙跑上去,自己也摔倒了。小花堅強地爬起來,扶起爺爺,為爺爺遮住雨,兩人在雨中相擁而泣。看到這里,我為小花的真情而淚流滿面。
後來她上學了,非常刻苦,勤儉節約。她給了老師一根鉛筆,讓老師用鉛筆給自己批改作業,她說:「用鉛筆批改了還可以擦掉,本子又可以利用了。」他的話感動了老師,也感染著我們。
小花堅強的與命運抗爭,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看完電影後,使我深受教育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一定要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Ⅵ 觀《暖春》有感
愛,是影片圍繞的主題,正是這份愛,打動著千千萬萬觀眾的心!看完這部影片,我流淚了,這感動的淚水滑過我的面頰,影片中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又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讓我不得不說:相信人間有真情! 一段婉轉的音樂拉開了《暖春》的帷幕,一個滿臉泥土拿著一個破風車的7歲小女孩在田野里跑著,無力、疲憊的身軀讓她重重地倒在了地上……這,就是影片的主人公——小花。她是一個孤兒,在她親人臨死前,只留下了那個已粘滿泥土的破風車!親人的死,給她那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就是小花在生死邊緣掙扎時,是一位老爺爺將她救起,用愛心融化了她生命中的堅冰,給了她一個溫暖的春天!這位老爺爺,年紀也很大了,蒼白的頭發和那飽經滄桑的臉,顯得是多麼親切、和善!正是這位老爺爺的出現,改變了小花的命運。她,不再是沒有親人的孤兒,不再是到處流浪,沒有家的孩子,不再是沒人疼沒人愛的可憐兒! 爺爺的愛是無私的愛。他可以將他的愛奉獻給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孤兒。他的愛源於對生命的珍視。爺爺的愛是溫暖的愛。爺爺自己並不富裕,可為了給小花買鞋他掏出僅剩的一些錢,可那並不夠啊,賣鞋的小販也被爺爺的這份愛所打動,將鞋賣給了爺爺。雖說只是一雙普通的布鞋,可代表的是爺爺對小花的一種愛,是那賣鞋的小販對爺爺對小花的一種關心的愛!爺爺的愛是一種勝過親情的愛,為了能讓小花上學,他上山砍柳條,辛苦攢錢。 在一場大雨中,爺爺在山坡上摔倒了,泥濘的山路,磅礴的大雨,爺爺摔倒了……當爺爺躺在床上不斷地喊著小花的名字,小花哭了,我也哭了,爺爺的那份愛深深地打動了我,泥濘的山路算什麼!磅礴的大雨又算什麼!和爺爺的愛相比,那些都顯得是那麼得渺小! 爺爺為小花付出愛,小花以愛回報爺爺。愛不僅偉大,還具有無比巨大的力量。它不僅給人以溫暖,還能溶化仇視和怨恨的冰層。一直對小花心存怨恨的嬸娘,摔倒後,被自行車壓在地上不能動彈。是小花用愛心搬開了自行車,也搬開了嬸娘心中的怨恨,救了嬸娘也救了自己。 十四年後,小花成為了他們村裡唯一的大學生!當我看到爺爺拿著那本紅色的錄取通知書欣慰地笑時,我也笑了,我為小花感到驕傲,為爺爺感到高興! 影片結束了,小花帶著學生放風箏的情景還浮現眼前,我只覺得大山悠悠,愛心悠悠,都會像那風箏,延伸得很遠、很遠…… 以愛開始,以愛結束,更以愛為永恆主題!這,就是人間真情!正像影片題目那樣——暖春,就讓我們用愛,去融化冰雪,給那些需要愛的人一片溫暖的春天!
Ⅶ 小花電影觀後感
去年秋天,我學唱了歌曲《絨花》
。歌曲旋律優美,可是我怎麼
也不能理解歌詞的含義。於是,媽媽給我找來了電影《小花》
,我看
完了電影,
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電影的情節和歌曲
《絨花》
緊密相扣,
我終於能夠理解什麼叫做「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了她」
。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戶窮苦人家為了生計賣掉了親生女兒小
花,種種巧合,
他們又收養了一對紅軍夫婦留下的女嬰,並給這個女
嬰也取名小花。十幾年後,哥哥趙永生和小花失散了,哥哥投奔了革
命隊伍,在一次戰斗中身負重傷,被女游擊隊長翠姑所救。哥哥看到
翠姑酷似自己的母親,
認定翠姑就是當年失散的親妹妹。
小花在解放
軍中打聽哥哥下落時,巧遇親生母親周醫生,母女相逢卻互不相識。
就這樣,
最後證實了翠姑就是當年失散的妹妹,
而小花也找到了親生
父母。
十幾年前失散的親人在戰火中又一次重逢,
共同的理想讓他們
又聚到一起,譜寫了一曲壯烈的英雄之歌。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
翠姑發現戰斗中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的哥哥趙
永生後,為了盡快安全將他送到醫院搶救,要翻越多個山頭。他們在
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進,
當遇到陡峭的階梯時,
為了不讓昏迷的趙永
生從擔架上滾落下來,翠姑雙膝跪地爬上階梯。她褲子磨破了,雙膝
流出鮮血,
陡峭的階梯上到處是她的汗水和鮮血。
可是她仍然忍住劇
痛堅持爬過階梯,
最後將趙永生安全送到後方醫院。
在翠姑忍著劇痛
在階梯上攀爬的時候,
《絨花》的旋律在電影中響徹起來。這是整部
電影最震撼我的一幕,我終於能夠體會歌詞所寫的:
「錚錚硬骨綻花
開,漓漓鮮血染紅了她」
,翠姑為了素不相識的革命同志,甘願以膝
做腳,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流汗流血。她的鮮血染紅了「絨
花」
!她能這樣做,心中該充滿了多麼偉大的力量啊!這種力量的源
泉是她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
現在是和平年代,
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很難體會戰爭年代無產階級
戰士的偉大追求。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自立
的人。也許有人會說,這還不簡單嗎?我想說,這當然不簡單!我們
這些二十一世紀出生的幸福兒童,
生活在科技發達的時代。
優渥的家
庭環境,獨生子女的生活現狀,讓我們知道消費知道享樂。可是,優
越的環境是誰提供的呢?是我們的父母。
父母們努力工作,
為的是什
么?不就是希望我們長大了能自立,
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嗎?我
從長輩們的談論中得知,
現在有些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成了
「啃老族」
,
顧名思義就是不工作,
靠父母養活。
是啊,
不管學習也好,
工作也好,
都很辛苦,
哪有呆在家裡讓父母照顧舒服?可是,
父母辛苦了一輩子,
養育我們長大,到老了,做子女的不但不能孝敬父母,反而要他們繼
續養著,父母們該有多痛心啊!我有一個勤勞、善良、百般照顧我的
媽媽,一個辛勤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的爸爸;我是他們唯一的孩
子,為了我的健康成長,他們做了每一件他們能做到的事情。而他們
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努力學習,將來做個自立自強的人。為此,我下
定決心,我將來絕不做「啃老族」
,我一定要做一名自立的人。
Ⅷ 電影《小花》觀後感500字,拜託了,急用!
該片在藝術上的顯著特點就是敢於寫人的情感,敢於以情感人,具有抒性詩般的清新風格,這就使其大不同於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
它不僅敢於寫情,而且善於寫情。創作者通過精心選擇典型細節,通過具有視覺形象的典型動作,調動電影藝術的多種手段,來描繪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該片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是電影手法運用上的探索。
主要人物:
1、趙小花
演員陳沖
單純、天真、活潑、敢愛敢恨的農村姑娘。本名「董紅果」,是共產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因為部隊轉移,不滿周歲的她由何向東送到趙家寄養,改名「趙小花」。
2、趙永生
演員唐國強
生長於桐柏山區的貧窮人家,從小就體驗了與親生妹妹離散的悲痛,因此把父母收養的「小花」當成親妹妹一樣疼愛,父母慘死後,更是與小花相依為命。後來,他參加了解放軍,成長為一個英勇、睿智、成熟的革命戰士。
Ⅸ 小花的精神讓我感動讀後感
一天早上,我去上寫作班,走著走著,無意中發現了一朵不起眼的小花。小花雖小,但很頑強。 我向小花走近,仔細地打量著它。原來,這朵小花被緊緊地卡在了兩塊大石頭的中間。大石頭向大地媽媽一樣保護著它,不想讓它受一點兒風吹雨打。可是,它卻迫不及待地要探出頭來,想看看這迷人的人間美景。經過春雨姐姐緦的滋潤,經過太陽公公溫暖的照耀,小花兒長大啦! 這時,我才發現,原本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花,現在變得那樣漂亮、純潔、樸素。
這朵小花雖不像百合那樣高雅,也不像桂花那樣清香撲鼻,讓人聞了神清氣爽,但它有天使般的純潔和美麗。這,朵小花是潔白的,有五片花瓣,花芯里有些嫩黃,它非常挺拔枝乾和枝葉嫩綠里透著黃。看得出,它就像一個婷婷玉立的小姑娘,穿著白色的衣裳,非常秀氣也很漂亮。如果它和其他花比起來,一定分不出高低!「啊,這朵石縫里的小花,它的生命是多麼頑強,能長得這么美麗啊,我好喜歡你呀,美麗的小花!」我不禁對這朵小花發出了發自內心的贊嘆。 不知不覺,十幾分鍾的時光過去了,可我一點兒也沒發覺,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朵小花仔細地欣賞,都入迷了。
這時,我彷彿聽見了一個聲音在叫我,也打斷了我對小花的美好幻想。我回頭一看,是鄰居的老爺爺在叫我,老爺爺說:「小姑娘,你在干嗎呀?」我本想說,我在看花,可突然想起我還要上學呢,就立刻站了起來。 我剛轉身想走,又忍不住回頭望瞭望那朵頑強的小花。這時,我驚奇地發現,那朵小花正在嘲我笑呢,好像在說:「我等著你,你要快點回來,要多來看看我,我會想你的,再見……」。 聽著聽著,我走了,慢慢的消失在人群里。可我的魂魄好像還在那像天使般的白色小花邊游盪,直到晚上心裡還想著那朵小花,想要去看看它。
啊,美麗的白色小花,你的樣子深深刻在我心上,我愛你,我的白色小花!
Ⅹ 怎麼寫出一篇好的觀後感答案25o個字以上
談到寫觀後感,總感覺抓不住要害,這是普遍的現象,筆者在這里談如何寫好觀後感,也是有著班門弄斧之嫌,只算是拋磚引玉,談點粗淺的看法。
如何寫好觀後感,這類的文章不計其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地說,寫好觀後感重點在一個感字上,觀與感並重。
上面這位博友說得好,一部電視劇少則十幾集,多者二三十集,寫起來觀後感總是茫然,那麼如何寫好觀後感呢?
所謂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觀而感之的過程,其實這是重點突出一個感字,觀後感首先要有細致的觀,只有細致入微地觀了,你才能從中領悟到劇情所表達出精湛的思想,從觀到感這是一個領悟的過程,也是一個感的過程。
有些博友觀看了一部電視劇,也總想寫篇觀後感,但是當你看了博友的觀後感之後,好像找不到有自己的觀後感,也就是說缺乏自己的觀點和認識,相反整篇文章成了劇情介紹就是重復別人說過的東西,劇情介紹不能沒有,但是所佔的篇幅不可過大,最多佔到篇幅的三分之一,同時劇情介紹要圍繞你的感服務的,不能脫離了一篇讀後感的中心而談劇情介紹,更不應重復別人的觀點,對於已有的相同的觀後感,你可以引用過來為你服務,這就是烘雲托月,而不是孤立地大篇節選他人的東西。
寫讀後感我的體會是,要抓重點,突出一部電視劇里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或情節來寫。
我曾經試著在博客上寫過紅色經典電影《小花》觀後感,這篇在兩千字左右的觀後感,我重點把感字放在了這部電影里的情上來寫,而不是寫這部電影的戰爭場面和時代背景,更不是在寫導演當時如何編導的,更不是在寫演員劉曉慶和陳沖及唐國強三位早期演員是如何合作拍攝這部紅色經典的,因為要是寫這些,現成的東西太多,隨便一篇寫得都很到位,我們再寫也寫不過人家的水平,因此我在寫的時候,抓住了電影中最感人的幾場情感戲來談感受,這就突出了這篇觀後感的`中心思想:《小花》是以抒發了兄妹情、母女情的一部人情味濃厚的紅色經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