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經典名句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經典名句

發布時間: 2022-05-04 16:22:11

1. 對於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應該如何評價

《我不是潘金蓮》這本書有三個部分,前面兩章都是序言,最後一章是正文,很簡短也有一個很簡短的名字:玩呢。我特別欣賞劉震雲的幽默之處,不低俗,用看似荒誕的情節和寫作手法引人發笑,別具一格。小說與電影情節基本一致,先來說說幾個我重點注意到電影不同於小說的部分:

1. 小說中官員以及其他群眾對李雪蓮的態度是更加惡劣的,而電影中官員對待李雪蓮只是沒有耐心,並沒有發展到言語攻擊她這么嚴重。

2. 李雪蓮和趙大頭在小說里去的是山東泰山而不是安徽黃山,小說中的李雪蓮在出行前就想通了,因為她的牛死了,經過趙大頭的勸解倆人一同東去了泰山。

3.電影中的結尾是史縣長多年後偶遇李雪蓮後敞開心扉的談話,而相比小說之下電影的結尾的確過於潦草。老史全名史為民,正是當年被撤職的縣長。


對於劇情的問題,官僚主義的問題,我就不做評論了。因為我對原著是敬重的,縮短成兩個小時變成劇本必有不足。無論你對某個角色抱有任何看法,it doesn't matter.每個人都有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一個電影的劇情並不需要天衣無縫,需要的就是給觀眾帶來感觸和想像的空間。劇情和標題相映起來十分諷刺,李雪蓮自始至終都沒有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所有的跑題都是有緣由的。

2. 我不是潘金蓮,劇中首長的(文言文)台詞

范冰冰
飾 李雪蓮

趙立新
飾 史為民

郭濤
飾 趙大頭

3. 你怎樣評價《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影片

馮小剛:「我對冒犯觀眾這件事特別有興趣」


什麼樣的世界是可悲的,一個讓干凈的人變臟的世界,她一路尋求正義說自己不是「潘金蓮」,但這一路下來她徹底成了潘金蓮。上圖歡愉之後的場景,窗戶橫豎的間隔像是牢獄的鐵欄,人物被放置在牢獄的下方,彷彿上方有重物往下壓。可能她也在疑惑,裡面和外面的世界,到底哪個好。其實不管是裡面還是外面,她從來都不是主導者。

4. 我不是潘金蓮裡面的女主人公很執念,,但不是每個故事都像她一樣

觀影,感世間百態,悟現實人生。前兩天跟朋友看了號稱馮小剛三年磨一劍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蓮》,馮小剛曾說幽默分三種:一種是語言的幽默,一種是事情的幽默,第三種是背後道理的幽默。
《我不是潘金蓮》就是第三種。電影故事講述了一個農村婦女李雪蓮假離婚變成真離婚,無證據的官司敗了後只要討一句前夫的口頭承認,卻被前夫當眾侮辱成「潘金蓮」,為洗白自己踏上了上訪之路。當官不為民辦事的官場現形記也由此展開,第一批市長、縣長、法院院長紛紛落馬,無奈李雪蓮還未洗冤,於是她這一告就是十多年,飽嘗世間冷暖,悟明白了另外的道理。這部諷刺性的電影折射了太多沉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觸。
1、有些關系,是建立在你有價值的基礎之上的
李雪蓮求律師王公道打官司證明假離婚案件的時候,扯了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系,王公道一臉懵逼。而十多年後,王公道熬成法院院長,怕李雪蓮進京告狀把他拉下馬,去求李雪蓮不要上訪時候扯出了十年前李雪蓮求他時候用的八竿子夠不著的關系,李雪蓮一臉漠然。看似荒誕的關系,當我有求於你,似乎就成了真的。

如果,有人對你開始熱情地建立關系,很可能是他要用你了。2、永遠別玩假離婚李雪蓮和丈夫秦玉河為了分得廠里的住房而假離婚,結果假離婚期間秦玉河娶了別人,假離婚變成真離婚,李雪蓮啞巴吃黃連,打官司都拿不出實在證據。敗訴之後本想放棄上訴,只要秦玉河親口承認當初是假離婚,她便回到農村,從此作罷。可惜,秦玉河不僅不認還當眾羞辱她是「潘金蓮」。不要低估一個渣男犯賤的實力,滿目猙獰,句句成刀,雖然他也曾對你甜言蜜語山盟海誓過。婚姻被糟蹋到這種地步,秦玉河固然是渣男,但真的只能怪他嗎?婚姻是神聖的,可是,有多少人在領取紅本的時候真的吃透了這句話?如果沒有假離婚,後面的鬧劇就不會一步步演變,李雪蓮也不會自討苦吃。那些以為假離婚能換取現實利益的,最終只能被現實血洗戳淚。在我的老家,也有這么個真實的案例。男人來自山村,女人在縣城長大,經人介紹後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孩子。丈母娘為他們購買了城市住房,還給沒有穩定工作的男人投資了輛貨車跑長途運輸。後來有一天,男人對女人說,在高速路上撞死人偷著跑了回來,為避免追查到他之後沒收房產貨車作抵押賠償,我們離婚吧,這樣就算他們找到家裡也沒有用,我出去躲著,過了風頭就跟你復婚。狡猾的男人還以避免走漏消息要求女人不要告訴任何人這件事,父母親人無一人知曉實情。結果離婚後,女人才知道被耍了,男人早就出軌跟別的女人鬼混在一起了,假離婚只是為了脫身。徹徹底底懵逼傻眼。前段時間也看到北上廣深等多地因為購房限制而假離婚,看得我很是痛心,婚姻被淪為了交換利益的工具,多麼可悲。
3、官場現形記里的套路太多李雪蓮本來只要告前夫一人,因法院院長、縣長、市長均不作為,不想惹麻煩而怒告上訪。每個人都只想著討好上級,下面的事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混就混過去。李雪蓮在大雨傾盆的雨夜找法院院長,看到的是法院院長、庭長等一幹人馬在請老領導吃吃喝喝,散場後酩酊大醉。老領導離開時交代院長荀正一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結果法院院長的手下把李雪蓮推倒在地。李雪蓮沖著雨夜裡模糊的法院工作者說「你們天天這么喝醉,能不把案子判錯嗎?」李雪蓮攔縣長的車要告狀,結果縣長說「你的案子太大了,我不能做主,我給你找領導去」,然後就開溜了。李雪蓮跑市政府門口舉著「冤」字坐了三天,市長安排手下去把她弄走,層令下達到警察局,卻把她當成擾亂公共秩序的人拘留了幾天。李雪蓮狀告北京,人代會上的首長震怒,一幹人紛紛落馬。十年後,新一波的政府幹部怕李雪蓮再上訪保不住烏紗帽,對李雪蓮軟硬兼施甚至派公安警察駐守她家防止她進京。最後以李雪蓮前夫意外身亡而結束了她告狀生涯,一場意外勝過官場處心積慮的謀算,赤裸裸的諷刺。
4、不要為了證明自己而浪費生命李雪蓮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將一二十年的時間都付諸在奔波告狀中。生命中除了復讎正身,再無別的目標和方向,更何談什麼快樂幸福。為了證明自己,李雪蓮幾乎被仇恨蒙蔽了雙眼。逼得最急的時候,想殺人,找老胡幫忙,差點拿身體做交易。從小暗戀雪蓮的趙大頭說:「人是願意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還是跟仇人在一起?」李雪蓮說,當然跟自己喜歡的在一起啦。可卻用了十多年,背離著最簡單的道理。最可悲的是,當得知前夫意外身亡,她居然想隨便找個地兒就自殺了。因為她這輩子,只把仇人當作了目標,仇人沒了,活著也沒勁了。為了證明自己,她活得太苦太悲哀!

5.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其中有哪些不易發現的細節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看的稀里糊塗,講的卻是一個道理!(不喜歡劇透的朋友可繞過,看過之後再回來,看你是否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影片根據劉震雲同名小說改編,表面上講述了一個被丈夫污衊為「潘金蓮」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訴中,堅持不懈為自己討公道的故事,其實也是說的一個法盲農婦誤打誤撞掐住官場命脈的故事。




電影中其實跟潘金蓮沒有太大的關系,至多是女主角李雪蓮(范冰冰飾)上訪的第二層推動力和誘因。而這個故事的起因其實就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就是一個農村婦女李雪蓮要離婚!可是為什麼離婚這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卻能引發出這么一連串的故事呢?

其實,故事的發展,就是講述了一個道理:就是一個農村婦女要討回一個公道,她要求的並不多,只是要一個說法而已,但是很多人都誤解了,所以才會有這么一段故事



電影中說李雪蓮是法盲,的確,她就是法盲,沒有證據,官司根本打不贏。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敢聲稱自己不是法盲,自己能把國家那麼多法律法規都清楚都知道!我相信,包括現在的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法律該去哪裡查詢吧!

或許,大家會認為故事到此就結束了,但是,李雪蓮是那個唯一知道真相的人,真相不是法院判處的那樣,她的倔強促使她要繼續,繼續找一個可以說理的地方!於是上訪,然後縣長逃之夭夭,市長避之不及,然後上北京,攔了首長的車子,首長震怒,縣長,市長,法院院長全部撤職。有人可能會說,這位首長做的好,事情到此該結束了吧。然而,即便是那位首長把縣長,市長,法院院長全部開除了,但那隻是解決的組織內部的事情啊,李雪蓮真假離婚的事情還是沒有解決啊,她假離婚的事情真相依然沒有得到政府的公正判斷!所以,一年又一年,她輕車熟路地跑北京,去上訪,去尋求公道,然而,這么十多年過去了,依然沒有得到真實的答案,可能很多人,都把她的上訪看成一種形式了吧,卻忽略了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她這么做想要的很見簡單,就是要證明那個離婚是「假離婚」,就是要找一個可以說理的地方,可以還自己一個公道,要讓人們知道,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就這么簡單,卻找不到那個可以說理的地方。

第二,是不是潘金蓮。

李雪蓮十多年這么的折騰的另外一個問題就出在她那個人渣老公身上,其實再她第一次找市長無門,反而被拘留到公安局之後,本來都已經死心了,她也不想折騰了,就是想問問她老公自己承不承認那離婚是假的。說她老公是人渣,一點都不過分,竟然當著這么多人說她是「潘金蓮」!本來李雪蓮是想讓他解釋一下,這樣她就放下了,可就這么一句話,讓那個因假離婚,分了房娶了小三的老公成了做的對的,自己卻成了那個被人唾棄不守婦道的「潘金蓮」。也正因為這么一句話,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她要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

6. 你怎麼評價《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


過去在農村,喝農葯自殺的女人很多。很多地方,簡直就有一種「一言不合就喝農葯」的風氣。

不知是否有人對國人自殺方式做出過統計。在我印象里,自殺這件事,也是有城鄉差別的。在城市,包括貪官、大學生、富士康員工等自殺大多以「跳樓」方式;在農村,則大多是喝農葯。城市高樓大廈平地起,跳下來比較方便;農村人種地普遍使用農葯,這也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一種吧。

有次我不知吃什麼東西過敏,身上起了一片片的紅疙瘩,瘙癢難耐,只好深更半夜跑醫院去掛急診。等醫生開葯的工夫,只聽到急診室外一陣大呼小叫,匆促的腳步惹得人心裡發毛。一個忠厚老實樣貌的三十多歲男人進門就癱軟在醫生面前:俺老婆喝葯了!……

那女的被拉去灌腸搶救,過道里一個年長點的、看上去就是農村打扮的婦女,一邊抹眼淚一邊說:你Fuo(說)好好地,喝什麼Yue(葯)哈?!不就一句話的事Man(嗎)?!

作為一個路人甲,我沒問是什麼原因,就猜測是媳婦跟婆婆吵架,媳婦覺得受了委曲,喝農葯表達不滿,「我死給你看!」

我認識一個阿姨,就是因為有一天她老公喝了點酒,沖她說了句「你連個兒子都給我生不出來……」阿姨一定是悲憤交集吧,就喝了農葯。這句話可能只是個導火索,阿姨忍了肯定也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了,撇下三個未成年的女兒,走了。沒過一年,她老公又找了個老婆,給他生了兒子。

范冰冰飾演的李雪蓮穿針引線,向人們展示的其實是一個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復雜得多的現代官場現形記。其中有很多讓國人輕易就可以會心一笑的對白和段落,也許李雪蓮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的很多角落,正以其它的方式或形式,或猙獰、或險惡、或無奈,每一天都在上演,每一刻都在發生。
只希望那些當事的女人,不做潘金蓮,也不做李雪蓮,做堅強的自己,能過上更好的日子。用劉震雲另一本小說《一句頂一萬句》中的話來說,就是: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以前。如果李雪蓮在發現離婚弄假成真後,能過以後的日子,就不會有後來20年告狀的故事了。

目光炯炯內心溫暖 微信公眾號【丁是丁】ID:dsd555555

7. 你怎麼看《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

11月18號,也就是昨天,馮小剛的最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小格期待已久,開心地買了早場票,幫你們先鑒定了一把。

在140分鍾觀影結束後,小格想說,雖然並不贊同「《我不是潘金蓮》是馮小剛最好的電影」這種粗暴的說法,但是電影絕對值得一看。包括前期宣傳中反復提到的圓形畫幅和范冰冰的演技爭議,看完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張嘉譯、於和偉、李宗翰、劉樺、高明、還有李晨(壞笑),裡面能說的男演員太多了!!!你們自己去認臉吧TT-TT(噗通一聲跪下了)

8. 怎麼評價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

從私人訂制以後,馮導演一直沒有導演作品,不過還是沒有淡出人們的視線,拍手機廣告,參加各種綜藝節目,跟徐老師在節目上秀恩愛,順帶唱唱歌,中間還拿了個影帝。都說真導演拿作品說話,如果這些也算作品,那馮導還是以前的馮導,快言快語,想說啥說啥,馮導也不是以前的馮導,馮褲子沒事兒就哭的德行已經消失不見,隨歲月沉澱下來的,還有功成名就之後自有的一份篤定。
所以,我不是潘金蓮,他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用圓形的畫幅來拍,再讓范冰冰去演一個農婦,不管效果咋樣,至少勇氣可嘉,就算他說這是為了什麼中國風情畫的氛圍需要,你也千萬別信,這到底,還是不走尋常路的軸勁兒使然,(要不然也不用上這么多亂七八糟的節目,馮導想的說不定是,電影賠了就賠了,老子憑自己這張臉,也能先把計提預虧的錢賺回來。)
而且,這還是一部實打實的有關上訪的電影,劉震雲敢寫沒啥,因為中國看書的永沒有看電影的多,審查相對要寬鬆些,但是馮小剛敢拍成一個中國無分級市場上的作品,還是需要相當的技巧與打通關節的能力。你換個小年輕來,實在不一定搞的定這個事兒,而且他們也不願意搞,就跟我一個影視動漫業的朋友說的一樣,抄襲別人的創意錢都嘩啦啦的來,誰他媽還多費一道工序去創新,結果就是小年輕們都開始厚著臉皮吃老本吃別人,竟然是老炮們另闢蹊徑,響應萬眾創新(一定程度上也可見老一輩對政策號召之積極吧。)
撇過上一句,不胡扯。鐐銬上跳舞,其實就是馮小剛一直以來擅長做的事情,這一點上,另外兩位科班出身的第五代導演是讓人失望的,霸王別姬、活著這種現實主義題材,他們已經不敢碰了,或者說,懶得碰了,第一沒噱頭,第二不賺錢,第三操作難度還大。凱歌當年拍孩子王,黃土地,電影詩人名號妥妥的,現在好好當詩人了,電影沒了;國師沒事就去導一導晚會,現在的作品也向晚會看齊了。唯有馮小剛,夜宴之後覺得自己還是回歸現實吧,而且還不嫌麻煩,還是願意挑戰挑戰,拍一些自己想拍的東西,讓鏡頭在眉間心上過一遍,而不是讓鏡頭直接連上票房,這就不容易了。
對於電影,早先並不看好,且不說這種單筒望遠鏡的畫幅是不是能讓觀眾接受,單單范爺就是個軟肋,本身也不是靠演技起家,演一演狐狸精還行,李雪蓮,怕她hold不住,不是因為人物性格復雜,而是她的個人形象已經固化,穿上農婦裝,看起來也像是妲己微服私訪。配角陣容還行,但是主角薄弱,短板盡顯。相比之下,圓形遮罩反而沒啥,拍的時候展現全景,
剪輯以後變成了那麼小的一丟丟,其實留下的,說不定都是精華。而且這種小圓縱貫全片,也為結尾的豁然開朗留下了很好的對照伏筆。
不過轉念又想,原著其實還不是全部現實。

李雪蓮也是個真實中透著荒誕的人,秋菊打官司是為了「要個說法」,是有邏輯基礎的,面目是嚴肅的,而李雪蓮整個行為的動機都是為了一口氣,不懂法理,不管丫的程序正義,只要出了這口氣,老胡也好,趙大頭也好,隨便都能上身,都能「弄那事兒」,她根本不會顧及到,弄了那事兒之後,潘金蓮的帽子其實已經戴在頭上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范冰冰倒又是適合的了。反正不管適合不適合,冰冰至少能夠拉起來一點票房,對於圓形畫幅也是一個中和。最後,張譯、范偉這些新老戲骨,也同樣是看點。再轉念,看射鵰英雄傳,真正出彩的其實不是郭靖,而是東邪西毒,是江南七怪,是全真七子,是成吉思汗,於是對於范爺,也就徹底釋然了。
說幾句原著,老劉文筆曉暢,結構與節奏的安排很有閱讀感,他基本是不雕飾語言的,所以在裡面,你根本看不到遣詞造句的華美,但故事與人物卻是鮮明的。寫趙大頭賓館里辦事一段,只用輕輕重重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幾個小學短語,就把整個情勢描摹貼切,這種摒棄了文字表現欲的敘述方式得讓多少騷柔的男女作家們汗顏。印象深的還有結尾,桃樹林中桃花開,南邊林子的老闆說,別在一棵樹上弔死,上那邊去吧,那邊林子是老曹承包的。
一場中國官場生態的白描,一幕盛世中的小民辛酸。原著裡面,老劉用了九成的篇幅說李雪蓮,其實說的卻不是李雪蓮,而是一幫因為李雪蓮而忙得團團轉的官員;其實也不是官員,而是官員們朝上諂媚朝下威嚇的嘴臉;其實也不是這些嘴臉,而是整個社會培養起來的朝廷文化如何將活生生的人異化變成工具的過程;其實也不是這些過程,而是每一個在這種文化中生存的人不得不承受的無奈。(寫著寫著就寫成了劉震雲老師的大繞筆法)
如果馮導能拍出這些,我到時候再給多一顆星。當然,我的一顆星也並不能代表什麼,純粹表達個人態度,少半為電影,多半為人事——為這紅塵俗世聲色犬馬中,還有人有那麼一絲絲執念,不為功名利祿,只為老子高興而去拍一部電影;為這天地不仁萬物芻狗中,還有人把目光聚焦到村婦之身,為聲張最底層的自由意志而大聲疾呼;更為這蠅營狗苟莽莽一片吸金地,還有人扛起那麼一面獵獵風中不倒旗。
近十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基本是單邊上漲的模式,好片有,爛片也多,不過從一開始我都相信,看電影的人們都不是傻逼,都不是給啥吃啥的填鴨。那種帶著妹子去電影院隨便看啥都行只要能拉拉小手的也有,但更多的人,還是想要在這90分鍾的光影之中去尋找那些現實生活中不曾擁有的東西,看一看天,抓幾縷風,做一場夢,帶進平凡人深存於心的理想與光榮。這一點,隨著市場的更加成熟,一定會更加得到凸顯。當大多數人的電影素養越來越提高,那些只為了圈錢的爛片的容身之地便更加逼仄。資本的力量永遠是為故事添翼,把特效,把大場面用到關鍵的點,讓電影更好看,而不是僅僅為了特效而特效,忽略故事的內核,僅僅為了實現投資的最大化,更而不是拖後腿,為了盈利不擇手段,錢不長眼睛,但拍電影用錢的人,總得長眼。經濟學上,劣幣驅逐良幣是人性使然,電影上優勝劣汰,也是人性使然,終有一天,看電影的人們都能夠寫出糾糾長文,為好片鼓與呼,顯爛片罪與罰,一切從真情實感出發,隨內心波動而動,打五星不單是因為某某好帥,打一星也不僅僅是因為某某出軌。
不管是功成名就後重拾理想,還是這理想的種子一直存在。只要有,就是好的。除了馮小剛,中國的商業片依然人才濟濟,曹保平、寧浩、程耳、路陽、張猛、管虎……等等一眾也是未來希望,大家不做糟心事,用心出作品,無不是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蹲茅坑拉屎臉朝外的好漢。最後,請一切不心甘情願走老路,不願受束縛於裹挾的老炮兒小炮兒們,務必好好射一發,一發、兩發,集聚成若干發,無數發,終成浩瀚精團,糊滿這些丫們的臉龐。

9. 《我不是潘金蓮》作為一部荒誕劇,經典在哪裡

帶著濃重福建口音的李雪蓮遭遇丈夫假離婚變真離婚、丈夫再娶、丈夫侮辱她「你就像潘金蓮」的冤屈,想走正規途徑伸冤,目的就為出一口氣「我不是潘金蓮,是我老公不好」。
層層找上去,全部都是「只受理不解決」或「假裝解決實則不解決」或「為了穩定先把她關起來的解決方式」,最終事情上訪到北京,領導發火(注意,是驚動領導了),一串當事人全部撤職。
新換的一撥人繼續「不解決問題方針」,只關注「想方設法讓她不要上訪」,從不關注「她為何要上訪,真實訴求是啥」。一拖十年從未解決,她為此年年上訪。
最終由於某客觀情況(不劇透了),該上訪活動不得不結束了。李雪蓮自己逐步想通,開始新生活。光明收尾。

李雪蓮雖然是故事的起因,但是故事真正想表現的還是李雪蓮上訪事件相關的法院院長、縣長、市長乃至省長、首長等各級官員。故事就是想表現中國官場「只唯上不唯實」的行為方式。看了之後,裡面形形色色的官員形態,你會覺得很親切。結尾處某高官(張嘉譯)通過嘴說出了「政府要親民,工作作風要放低姿態」的橋段,永安市也展開了政府工作作風轉變專項整治活動。我覺得這是廣電總局強加上去的,為了正能量。
挺現實題材的一個故事,應該有不少人想看的吧。。

10.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我不是潘金蓮》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李雪蓮,為了糾正一句話,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在十多年時間里,從鎮到縣,由市至省,再到首都,廣闊天地中,一路與形形色色的大男人鬥智斗勇、周旋不斷。

縣長史為民(趙立新飾)是李雪蓮(范冰冰飾 )第四次告狀時所找到的人,最終結果是他非但沒有幫上李雪蓮反而還被其拉下馬,並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2017年8月,榮獲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錄音6項提名。

(10)我不是潘金蓮電影經典名句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范冰冰飾演李雪蓮,在一場荒唐的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的家庭變故之後,由於前夫的一句話,說她是潘金蓮,這位本來怯生生、嬌滴滴的女子,證明自己根本就不是潘金蓮,為了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她花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去打官司、告御狀。

2、郭濤飾演趙大頭,這么多男人里,唯一真心對李雪蓮好的就是廚師趙大頭。從中學就開始暗戀她,處處照顧她。李雪蓮第一次進京告狀,沒有他的無意相助,不可能見到首長。20年後又是他帶著李雪蓮逃過圍追堵截,兩人還差點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