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電影渡江偵察記觀後感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經典電影渡江偵察記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5-02 20:36:33

❶ 南征北戰讀後感

讀《南征北戰》有感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歷史的車輪,已跨過二十世紀,回首往昔,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取得了一項又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正邁著大步向美滿的、火熱的生活前進
還記得小的時候,我最喜歡聽媽媽給我講過去的故事,最喜歡看打仗的電影。那個時候黨在我心中,就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個個英雄組成的。像描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紅孩子》、《飛奪滬定橋》,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的《小兵張嘎》、《英雄王二小》,描寫解放戰爭時期的《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以及後來描寫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兒女》,還有毛澤東、周恩來、董存瑞、黃繼光,這些扣人心弦、驚心動魄的故事和這些閃亮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深深紮下了根
那個時候,每次看電影時,我總是要問媽媽,誰是好人?誰是壞蛋?但是,當我知道誰是共產黨員的時候,那麼我可以肯定的說他(她)一定是好人。而且,每當看到電影上,有人喊出「共產黨員,跟我沖!」我就會激動不已,甚至也會和他們一起吶喊「沖啊!」那時,我的理想,就是長大以後,能夠成為一名英勇的解放軍戰士,更要作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因為,他們都是那麼的堅強,那麼的不怕犧牲。因為,他們都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❷ 請問誰有關於《渡江偵察記》的專業影評

木有
革命題材

❸ 《打過長江去》的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打過長江去》作為一部獻禮片,在創意上的確不錯,之前,表現類似題材的,只有一部「渡江偵察記」。

影片導演邀請的是香港導演彭順,之前彭順曾經導演過抗美援朝題材的《我的戰爭》。這部影片在表現戰爭場面上展現的彈火橫飛、炮火連天的情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為近年來少見的一部表現此題材的影片,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彭順作為香港導演,也有著他在執導這類題材時必然遭遇到的水土不服的問題,所以影片引起爭論也多。《我的戰爭》當年取得的票房為3648萬元。


而弟弟斥責敵人的時候,也不是什麼個人仇怨,而是直指林長官:「你分裂國家。」可見整個電影都是統一地圍繞渡江戰役的歷史意義而展開了情節的編織。應該說這是電影立意的新穎處所在。

但是,我們也必須指出,在電影里設置出的兄弟關系的轉化上,缺乏必要的合理性,這關鍵的問題,正是我們在標題中所指出的文戲太弱的緣故。影片里的兄弟見面,本來有很多的內心沖突的戲,但整個電影里,兩個人的性格沖突嚴重不到位。特別是電影里的重點人物、解放軍教導員李綬光在電影里台詞量非常有限,估計不會超過一千多字,在兄弟見面時,弟弟李緩明的轉變,根本不是李綬光動之以情、曉以大義的勸說,而是因為頭號敵人林長官把弟弟綁架到郊外,准備槍殺,而無巧不成書的是,這里正是哥哥李綬光的埋伏地點,於是哥哥把弟弟順竿爬蛇地給解救了,弟弟也就一言不發地站到哥哥的陣營里來了。可以說,電影粗暴地把弟弟推到了歷史正道的陣營中來,而不是哥哥用自己的思想影響了他,從中正可以看出,電影對人物刻畫的粗疏,不得不通過強制性、偶發性的情節來推動人物立場的轉變,這不能不說是電影的一個敗筆。

❹ 《打過長江去》的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摘要 楓葉荻花瑟瑟,長天秋水澄澄,眼前彷彿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墨畫,然而江南之秀麗與硝煙交織,最令我震撼的是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❺ 渡江偵察記老電影

渡江偵察記確實是一個老電影,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我小的時候3、4年級的時候看過,現在仍記憶猶新。

❻ 渡江偵察記觀後感

LZ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別人這次替你寫了,下次替你寫了,都不如你自己的觀後感真實!

❼ 革命電影觀後感作文400字

亮劍
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團結。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氣魄。一個有魄力的果敢領導者,才能帶領團體無懼無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對困境是的果斷抉擇,是永不言敗的信心,是鍥而不舍的執著。魄力讓敵人望而生畏,讓隊友充滿信心。具有這種魄力的人,
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軍人,真正的領導者,是國家、民族、團隊真正的不屈的脊樑!亮劍精神講的就是驚天駭地的氣魄。

❽ 打過長江去觀後感

[《渡江偵察記》觀後感] 這是一部驚險樣式的軍事片,影片情節曲折多變,細節生動,懸念迭起,表現了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民兵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精神,成功地塑造了李連長、吳老貴、劉四姐等人物形象,《渡江偵察記》觀後感。「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渡江戰役可謂解放戰爭的關鍵一戰,當年面對長江天險和反動派的重兵布防,僅憑著木帆船,中國人民解放軍卻實現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舉。在看影片前,我采訪了渡江戰役的親歷者----原28軍南京干休所的老爺爺紀鳴鐸,當時是28軍某團的宣傳幹事。紀爺爺在書房中講道:「當時解放軍一方面渡江偵察、勘察地形,了解敵人的情況;另一方面後勤保障上組織船、找船工;軍事上、戰士們學習水上作戰要領,觀後感《《渡江偵察記》觀後感》。解放軍沒有什麼軍艦、也沒有什麼機動船,找的全是靠人力劃的木帆船。軍民一心,一舉突破了長江防線……」爸爸告訴我,《渡江偵察記》堪稱激盪幾代觀眾心靈的經典之作,也是很多革命長輩懷舊的老片子,他小時候就最愛看這部電影。英雄們所處的歲月,離我們遠去了。然而,我們只有像先烈們一樣具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為了人民幸福英勇奮斗的精神,才能使祖國的明天變得更加美好。四(1)方思遠 〔《渡江偵察記》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❾ 《渡江偵察記》故事,老電影也有浪漫愛情,兩位元帥親自指導什麼

《南征北戰》《紅日》等電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電影的代表,這兩部影片包括那個時代的其他大部分戰爭題材電影,在感情戲上都是著墨不多或者乾脆沒有,像《南征北戰》里稍微有那麼一點兒苗頭,《鐵道游擊隊》里進了一步但還不完整,也不是很浪漫。

相對來說,誕生在1954年的《渡江偵察記》里卻擁有一段比較完整也比較浪漫的感情戲,這在當時的戰爭電影里是極少見的。

在《渡江偵察記》拍攝完樣片去接受上級審查時,有一部分人就提出了片中這樣的感情戲是否合適,是否需要刪掉或者刪一部分的問題。

參與審查的羅榮桓元帥對本片給予了肯定,他認為片中的感情戲應該存在,只要不過分造成喧賓奪主就行。

陳毅元帥則提出,影片結尾的感情戲可以再豐富一些,氣氛甚至可以再浪漫一些。

在兩位元帥的指導下,湯曉丹修改了結尾,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他讓劉四姐和李連長告別戲的情感更為豐富,但在語言上則含蓄很多,「我們就會再見面的」和「我一定會等你」其實是一語雙關的,這也符合當時的現實。而影片最後一個鏡頭並不是大軍出發,而是劉四姐站在坡上遠望著李連長遠去的背影。

最後,用一句什麼話來結束本文呢?

還是用陳老總那句話吧:我們的創作,需要革命的現實主義,也需要革命的浪漫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