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一部養蠶的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一部養蠶的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5-01 11:29:22

Ⅰ 求一部電影名字

《絹》
■導演:佛朗索瓦·傑拉德

■原著:阿利桑德羅·巴里科

■主演:凱拉·耐特麗、邁克爾·皮特、役所廣司、中谷美紀

Ⅱ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誰的同名

《春蠶》是由夏衍改編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春蠶》,作家茅盾著作「農村三部曲」之一。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

(2)一部養蠶的老電影擴展閱讀

20世紀20年代,茅盾曾被看做堅實的自然主義信徒,他在這段時間內翻譯了大量的外國自然主義的書籍,並且為之撰寫了不少的理論書籍。而到了1928年,茅盾隨著思想的變化又申辯過他也並非依自然規律開始創作生涯,而是相反一一真實地去生活,經驗了生活和人生之後才來做小說。

到了1958年的《夜讀偶記》他甚至對自然主義給以全面否定----認為自然主義是個「暗坑」。雖然如此,茅盾的創作與自然主義依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茅盾早期剛步入文壇的時候極力倡導自然主義,他認為自然主義是文學上之寫實主義,是一種具有真實、客觀、細致、科學等特點的文學思潮和創作方法。因此他的前期創作和文論也因自然主義而聲名鵲起,較為著名的篇目如《評四五六月的創作》,這篇關於自然主義的評論引起了當時文藝界關於自然主義的激烈討論。

而1925年開始介紹新寫實主義的茅盾也開始了對自然主義的懷疑,1928年他開始明確的反對自身受左拉和自然主義的影響。然而茅盾此間的創作仍然帶有自然主義深深的烙印,如這期間發表的小說《滅亡》、《追求》無不閃現著自然主義的光輝。

30年代以後,茅盾自覺沿著革命現實主義的大道闊步邁進,對自然主義作客觀分析。認為自然主義發展是因為反帝運動高漲、社會科學思想發展而帶來唯物論思想的發展,自然主義在思想基礎上與唯物論更為接近。

自然主義優點在於對平民化、日常生活的描寫,勇於直接反映丑惡;而不足在於沒有留下餘地給讀者去用經驗和想像去填補。這可以說是他對自然主義認識的一次升華,故而這段時間,他的大作《子夜》誕生,裡面較為完美融合了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寫作手法。

然而茅盾後期有些過於執著對自然主義的崇敬,使之與中國正統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發生一定程度的偏離,因而產生了裂隙,引起落後焦慮導致了他創作萎縮,故而茅盾後期並無太引人注目的文學創作,而轉向文學評論。

Ⅲ 電影《春蠶》誰看過,好看嗎

我只看過介紹,沒真正看過電影

導演:宋楓

主演:李心敏、趙錦燾、李姝

故事梗概:

20世紀30年代的浙江農村。清明剛過沒多久,村頭的桑樹就已經長滿綠油油的葉子。通寶叔家已經半個月沒米下鍋了,看著孫子小寶見了南瓜就要哭的樣子,通寶叔心裡不好受,只能挑上最近編織的竹篾,去鎮上換幾個大洋,買點米回來改改口味。自從去年養蠶虧本以後,老通寶干什麼都要尋個黃道吉日,今年也是如此。在親家的擔保下,老通寶從陳家少爺那裡借來二十塊大洋,全部買成餘杭蠶種,企盼著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老話說,一年四季在於春。老通寶買回來蠶種就跟兒媳婦商量,讓小寶媽開始窩蠶種。村裡像小寶媽將沾有蠶子的紙貼在胸前內衣里窩蠶種的,還有小寡婦荷花。說起來荷花命苦,早些年被爹賣到上海給富家人沖喜,富家男人病死後,又讓大姨太給趕回來,好不容易嫁給根生,根生去年溺水死亡,從此讓荷花在村裡留下一個白虎星的罵名。

全村人包括通寶叔在內,見了荷花都繞著走,只有通寶的小兒子阿多對荷花好。阿多和荷花從小一起長大,荷花賣到上海後,通寶叔跟黃道士家換了帖子,就等著今年的春蠶能賣個好價錢,讓黃道士家的閨女六寶過門。六寶喜歡阿多純屬一相情願,在阿多的心裡,荷花永遠是她的荷花。通寶叔的虔誠終於得到蠶神的庇護,小寶媽貼身窩的蠶種,在穀雨那天有了讓通寶叔喜上眉梢的變化。蠶寶寶一天天長大,是非卻一天天增多。開始六寶妒忌荷花,讓村裡傳出荷花連蠶都克的謠言蜚語;接著是桑葉不夠吃,鎮上桑葉隨行漲價,荷花將自家的桑葉悄悄送給通寶叔,又讓通寶以沾有邪氣為名,白白扔掉。

一天天長大的蠶寶寶很快吃光了最後一片桑葉。為了不讓希望破滅,通寶叔以僅有幾畝桑地做抵押,向陳家少爺高息舉債。通寶叔買來的桑葉救了急,春蠶吐絲「作繭自縛」,蠶房裡白花花一片的時候,鎮上卻傳來蠶行不收蠶的消息。鎮上不收,通寶叔帶著阿多去無錫,從無錫失望而歸後,通寶叔一病不起。日子依然艱難,生活還得繼續,阿多將父親占卜的大蒜頭扔向河心,眼看著大蒜頭濺起水花,河水靜靜地流淌。

矛盾的短篇小說《林家鋪子》和「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中的瑰寶。
《春蠶》通過老通寶一家為養蠶而奮斗、掙扎、失敗的經過,真實生動地再現舊中國農民的重重壓迫下,陷入破產的情景。 《春蠶》的改編既忠於原著,又按照電影藝術的要求,發展了原著。劇作者採用了茅盾其他小說中的一些情節,豐富了電影的內容...

Ⅳ 養桑蠶的一部老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春蠶》

Ⅳ 有一個很老的電視劇是有關養蠶的,我只記得陳天文在裡面演.請問是哪部片子

陳天文?養蠶的。。恩。。。是95年的〈情絲萬縷〉嗎?陳天文演的邵文軒~

范勤 - 潘玲玲飾 邵文軒 - 陳天文飾
鮑雯汐 - 洪慧芳飾 耿直 - 陳傳之飾 鍾琪 - 黃碧仁飾

24集電視劇《情絲萬縷》,由中國江蘇電視台與新加坡電視機構聯合拍攝,以新加坡在中國投資企業為背景,展現了女主人公范勤一生的遭遇,以及兩代人之間的感情糾葛。由於故事交替發生在新加坡和中國蘇州,在表現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的同時,也描寫了中新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淵源。扮演蘇雲娘、范勤母女的是新視藝員潘玲玲。其他的演員還有陳天文、陳傳之、黃碧仁、林梅嬌等。

片頭曲:辛曉琪《倆倆相望》
片尾曲:辛曉琪《深情難了》

Ⅵ 油城不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什麼同名

改編自矛盾的同名小說《春蠶》

劇情簡介:

三十年代的浙江農村,每到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開始養蠶。蠶農老通寶借來高利貸買桑葉喂蠶,他非常迷信養蠶的各種禁忌。

大兒子阿四生性忠厚。小兒子多多頭卻讓人不省心,他經常和根生的老婆荷花耍笑,而老通寶認為荷花就是不吉利的人物。她以前做過大戶人家丫頭,村裡人都瞧不起她,而多多頭不顧家人和村裡人的冷眼,仍願意和見過世面的荷花在一起。

(6)一部養蠶的老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荷花為了報復老通寶,她故意跑進老通寶的蠶房裡去「沖克」蠶寶寶。老通寶知道後,心想,這下完了,等著破產吧。但奇怪的是,這一年他家的蠶繭獲得了豐收,老通寶百思不得其解,「禁忌」怎麼不靈了…

該影片改編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導演為程步高。這是第一次將新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實現了電影和新文學的結合。

Ⅶ 電影春蠶簡介!!!!!!!!!!!!!!!

這個是香港的春蠶
江菡(葉楓)不幸患上絕症,醫生指其生命只有半年,江卻瞞著丈夫劉世民(關山)。劉任職的公司來了一位年青寡婦羅楚楚(胡燕妮),劉欣賞她的才幹,亦同情其悲涼身世。後羅愛上劉後,不欲破壞其幸福家庭,決心離職。江雖知羅對其夫之愛意,不僅未為此妒忌,還從中拉攏……

這個是中國大陸的春蠶
浙江東部的一個小村子,村民們幾乎都以養蠶為生,蠶農老通寶非常迷信,他總是用一顆塗泥的大蒜頭卜測蠶寶寶的長勢情況,當他卜知今年是養蠶的好年頭時,他決定多下本錢養蠶。老通寶的大兒子老實忠厚但做事不靈活;小兒子多多頭是個很精明的年輕人,他並不相信老通寶的迷信言論,他經常和村裡的姑娘六寶以及鄰居李根生的妻子荷花開玩笑,村民們認為荷花會沖克蠶寶寶,他們都不敢和荷花講話,老通寶也不讓兒子和她說話……

Ⅷ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哪裡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說。

三十年代的浙江農村,每到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開始養蠶。蠶農老通寶(肖英飾)借來高利貸買桑葉喂蠶,他非常迷信養蠶的各種禁忌。大兒子阿四(龔家農 飾)生性忠厚。

小兒子多多頭(鄭小秋飾)卻讓人不省心,他經常和根生(王徽信 飾)的老婆荷花(艾霞飾)耍笑,而老通寶認為荷花就是不吉利的人物。她以前做過大戶人家丫頭,村裡人都瞧不起她,而多多頭不顧家人和村裡人的冷眼,仍願意和見過世面的荷花在一起。




全文

春天是養蠶的季節。每到這時候,我常常想起母親來。解放前,我們家很窮,母親就靠養蠶換點兒錢,給我們姐弟倆交學費。

我們家門口有幾株桑樹。春天一到,桑樹剛發出新芽,母親就照例拿出幾張蠶種來。每張蠶種不過一尺見方,上面布滿了比芝麻還小的褐色的蠶卵。等桑葉長到榆錢大小的時候,蠶種上便有許多極小極小的蠶在蠕動。蠶的生命就是這樣開始的。

母親微笑著,把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匾里已經撒了一層剪成細絲的嫩桑葉。這是母親帶著我從桑樹上摘來的,擦得乾乾凈凈,剪得又細又勻。

Ⅸ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什麼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茅盾的同名小說。

《春蠶》是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浙江農村裡,村民老通寶一家辛苦養蠶、蠶花豐收卻負債愈重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8月22日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首播。上映時間是2008年8月22日,片長九十五分鍾。

影片看點:

影片通過20世紀30年代浙江農村農民老通寶一家養蠶豐收、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反映了當時條件下中國江浙農村的真實歷史記載,表達了對身處社會下層的農民的深深同情。

影片真實地遵循了小說故事的構架,用平實的鏡頭語言,將茅盾先生的作品成流淌的影像,奉獻給觀眾。在導演朱楓的鏡頭前,跟「老通叔」的扮演者李心敏合作的幾個年輕演員憑借本色表現,恰如其分地塑造了當時歷史條件下江浙農村人的精神風貌、內心世界和愛情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