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號兵站的劇情簡介
1943年,蘇中地區新四軍設在上海的一個地下兵站,因叛徒告密而遭到破壞。新四軍青年幹部梁洪奉命到兵站工作。他以幫會頭子範金生的門徒「小老大」的名義作掩護,與範金生的大徒弟、吳淞巡防團長黃元龍拉上關系。日軍情報處長龜田對梁洪的突如其來,深表懷疑。命情報科長馬浮根監視他的行動。
在一次宴會上,馬浮根用幫會中的黑話盤問梁洪,梁洪對答如流,始終未露破綻。龜田進而設計,表面上提升黃元龍為吳淞要塞副司令,統管吳淞防區,藉以引誘梁洪進一步利用黃的地位進行活動, 以便暴露目標。梁洪將計就計,與黃元龍的聯系更趨熱絡,並與他合作經商,故意運一批日用百貨從吳淞口通過。馬浮根斷定是兵站的軍用物資,便率眾追上,強行截留檢查。結果一無所獲,卻因之加深了敵偽之間的矛盾。
這時兵站急需調運一批無縫鋼管去蘇中根據地。但在啟運前被馬浮根偵知,無從得手。梁洪急中生計,與兵站其他同志化裝成日本憲兵,巧妙地將鋼管提出,先運至黃元龍司令部。正在此時,馬浮根跟蹤而至。梁洪鎮定自若,向黃元龍表明自己是新四軍幹部,對他曉以大義,陳明利害關系,終使黃元龍開槍打死馬浮根,並派出巡邏艇護送梁洪及滿船軍用物資出吳淞口,前往蘇中根據地。 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活動在蘇中根據地的新四軍,在上海設立了一個地下兵站。由於叛徒告密,這個兵站被敵人發現。經工作站同志機警沉著地應付,終於化險為夷。但敵人仍不甘心,加緊封鎖市區和吳淞口,搜查兵站物資的下落。上海地下兵站在運送軍用物資,支援根據地斗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新四軍某部為加強兵站的力量,決定派梁洪到上海參加兵站工作。
梁洪到上海以後,在我地下黨組織的協助下,以封建幫會頭子範金生守門徒弟「小老大」的名義作掩護,與範金生的大徒弟、偽吳淞巡防團長黃元龍拉上了關系。敵情報處長龜田,對梁洪的突然到來,十分懷疑。他命令情報科長馬浮根監視梁洪的行動。梁洪為了打開局面,巧使黃元龍出面替他請客拉場子。在宴會上,馬浮根用幫會中的黑話盤問梁洪,梁洪對答如流,始終未露破綻。雖然馬浮根疑心未消,但梁洪卻已立足。地下兵站利用敵偽之間的內部矛盾,積極開展工作。敵軍頭子惶恐不安,限令龜田破獲地下兵站。龜田設下陰謀,表面上撤消了吳淞口的情報組,並提升黃元龍為吳淞要塞副司令,統管吳淞區,引誘梁洪他們進一步利用黃元龍的地位去活動,以便暴露目標。梁洪識破了龜田的詭計,決定將計就計,表面上加強了與黃元龍的聯系,先由梁洪出面,與黃元龍合夥經商,故意運送一批日用百貨從吳淞口出口。馬浮根等人斷定那是兵站軍用物資,調來兵馬,不顧黃元龍的情面,強行搜查,結果一無所獲。
事後,黃元龍與龜田之間互相猜疑,各懷鬼胎,從而給梁洪開展工作帶來更多的機會。後來,根據地為製造炮筒需要一批無縫鋼管。不料,鋼管在啟運之前被敵人察覺,受到特務監視。兵站的同志急中生智,化裝成敵人,冒險提貨。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最後將鋼管提出並運往黃元龍的司令部。
這時,梁洪向黃元龍攤牌,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說服黃元龍掉轉槍口打死了緊逼而來的馬浮根,並使黃元龍派出巡邏艇護送梁洪將一船軍用物資運出吳淞口,順利到達蘇中根據地。
⑵ 介紹一些抗戰或內戰的中國老電影
1949年(10部)
1橋
2回到自己隊伍來
3光芒萬丈
4中華兒女
5白衣戰士
6無形的戰線
7表
8二百五小傳
9烏鴉與麻雀
10三毛流浪記
1950年( 27部)
1趙一曼
2光榮人家
3衛國保家
4紅旗歌
5鋼鐵戰士
6劉胡蘭
7高歌猛進
8遼遠的鄉村
十九頁
9內蒙古人民的勝利
10白毛女
11人民的戰士
12保衛勝利果實
13在前進的道路上
14呂梁英雄
15鬼神不靈
16民主青年進行曲
17女兒親事
18和平保衛戰
19農家樂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訓傳
23太平春
24思想問題
25我這一輩子
26腐蝕
27生命交響曲
1951年(17部)
1鬼話
2新兒女英雄傳
3陝北牧歌
4走向新中國
5女司機
6勝利重逢
7團結起來到明天
8上饒集中營
9海上風暴
10翠崗紅旗
11兩家人
12我們夫婦之間
13姐姐妹妹站起來
14紅樓二尤
15關連長
16彩風雙飛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時候
2六號門
3一貫害人道
4龍須溝
5南征北戰
6方珍珠
7美國之窗
十八頁
8勞動之花
1953年(8部)
1豐收
2草原上的人們 東影
導演: 徐韜
烏日娜 恩和森 樹 海 葉賀 廣佈道爾基
3結婚
4智取華山
5金銀灘
6為孩子們祝福
7紡花曲
8太陽照亮紅石溝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機
2春風吹到諾敏河
3沙家店糧站
4土地
5無窮的潛力
6一件提案
7雞毛信
8斬斷魔爪
9三年
10偉大的起點
11淮上人家
12渡江偵察記
13山間鈴響馬幫來
14一場風波
15不能走那條路
1955年( 16 部)
1祖國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擊隊
6羅小林的決心
7董存瑞
8怒海輕騎
9哈森與米加拉
10天羅地網
11水鄉的春天
12青春的園地
13湖上的斗爭
14閩江橘子紅
15南島風雲
16宋景詩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蹤
2撲不滅的火焰
3新局長到來之前
4馬蘭花開
5哥哥和妹妹
6馬
7媽媽讓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節的人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嶺
12國慶十點鍾
13祝福
14為了和平
15春天來了
16小白旗的風波
17秋翁遇仙記
18誰是兇手
19母親
20落水記
21小夥伴
22李時珍
23兩個小足球隊(員)
24鐵道游擊隊
25家
26沙漠里的戰斗
27這決不是小事情
28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 33部)
1暴風雨中的雄鷹
2寂靜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劇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師
6蘆笙戀歌
7邊寨烽火
8尋愛記
9地下尖兵
10復試
11青春的腳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簫橫吹 海燕
14球場風波
15牧童從軍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誼長
19女藍五號
20霧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尋寶記
23鳳凰之歌
24護士日記
25乘風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戰斗里成長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戰前夜
32穿山巨龍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圓
2民兵的兒子
3紅孩子
4水庫上的歌聲
5黨的女兒
6徐秋影案件
7懸崖
8古剎鍾聲
9她愛上了故鄉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長
12黎明的河邊
13東風
14心連心
15患難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並肩前進
18畫中人
19列兵鄧志高
20服務員
21新的一課
22帥旗飄飄
23春水長流
24傷疤的故事
25快馬加鞭
26天下無難事
27紅領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寶山之歌
30風箏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親記
34山裡的人
35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頌
38平凡的事業
39夜走駱駝鈴
40紅色的種子
41深山裡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43巨浪
44戰斗的山村
45翠谷鍾聲
46聰明的人
47誰是被拋棄的人
48第三次實驗
49鋼人鐵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報告
52長青樹
53蘭蘭和冬冬
54三毛學生意
55鐵窗烈火
56大躍進中小主人
57前方來信
58布穀鳥又叫了
59千女鬧海
60林 沖
61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個命
63英雄趕派克
64重要的一課
65兩個巡邏兵
66苗家兒女
67長虹號起義
68魯班的傳說
69三八河邊
70愛廠如家
71三個戰友
72黑山狙擊戰
73長空比翼
74英雄虎膽
75渡江探險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電波
79返老還童
80金鈴傳
81海闊天空
82狼牙山五壯士
83縣委書記
84陽關大道
85社會主義第一列車
1959年(61部)
1船廠追蹤
2鋼鐵飛車
3康莊大道
4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
5錫城的故事
6笑逐顏開
7試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風從東方來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黃河飛渡
14雲霧山中
15青雲曲
16海上神鷹
17金玉姬
18換了人間
19戰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歡歌
21前 哨
22林家鋪子
23無名島
24礦燈
25飛越天險
26風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糧食
30綠州凱歌
31好孩子
32黃浦江的故事
33聶耳
34今天我休息
35萬紫千紅總是春
36向海洋
37喬老爺上轎
38林則徐
39老兵新傳
40鋼鐵世家
41春滿人間
42沙漠追匪記
43地下少先隊
44香飄萬里
45地下航線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隊
48江山多嬌
49海鷹
50萬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島
53赤峰號
54友誼
55戰上海
56漁島之子
57雪海銀山
58天山歌聲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趕
61兩個營業員
1960年( 47 部)
1鴻雁
2太陽剛剛出山
3昆侖鐵騎
4再生記
5鐵道衛士
6烽火列車
7神秧手
8羌笛頌
9我們是一代人
1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義
13春暖花開
14耕耘播雨
15紅旗譜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闖 關
19激 流
20馬蘭花
21摩雅傣
22她們的心願
23風流人物數今朝
24向陽花開
25十二次列車
26三八線上
27林海雪原
28紅鷹展翅
29勐壠沙
30奇 襲
31英雄詩篇
32新隊員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銀花
35永恆的友誼
36抗旱曲
37草原風暴
38兩代人
39嘉陵江邊
40親 人
41父子倆
42革命風暴戰勝龍卷風
43他們在戰斗
44綉江山
45劉三姐
46十級浪
47 底下航線
1961年(20 部)
1馬戲團的新節目
2萬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禮物
5洪湖赤衛隊
6暴風驟雨
7北大荒人
8 51號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紅色娘子軍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烏江
14碧空雄師
15巴山紅浪
16延安游擊隊
17達吉和他的父親
18遠方星火
19風雪大別山
20雞毛飛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風雲
3爐火正紅
4花兒朵朵
5昆侖山上一棵草
6停戰以後
7阿娜爾罕
8錦上添花
9李雙雙
10魔術師的奇遇
11女理發師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14東進序曲
15哥倆好
16槐樹庄
17地雷戰
18鄂爾多斯風暴
19碧海丹心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來客
2自有後來人
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4滿意不滿意
5兩家人
6冰雪金達萊
7汾水長流
8紅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張嘎
11兄妹探寶
12飛刀華
13如此爹娘
14北國江南
15紅 日
16水手長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18寶葫蘆的秘密
19蠶花姑娘
20球迷
21野火春風斗古城
22農奴
23抓壯丁
24怒潮
25奪印
26跟蹤追擊
27桃花扇
28七十二家房客
1964年(24部)
1獨立大隊
2兵臨城下
3英雄兒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隊員
6小 鈴 鐺
7青年魯班
8小二黑結婚
9千萬不能忘記
10草原雄鷹
11青山戀
12阿詩瑪
13豐收之後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問題
16霓虹燈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邊激浪
20帶兵的人
21雷 鋒
22分水嶺
23逆風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會計
2浪濤滾滾
3三進山城
4小足球隊
5景頗姑娘
6黃沙綠浪
7特快列車
8這是我應該做的
9青松嶺
10年青的一代
11路考
12櫃台
13烈火中永生
14舞台姐妹
15山村姐妹
16打擊侵略者
17紅色背蔞
18苦菜花
19龍馬精神
20秘密圖紙
21地道戰
22天山的紅花
1966年中國拍攝的電影
1雁紅嶺下 ( 長影 導演 常甄華 主演 趙文瑜 張園 史健 )
2紅色郵路
3女飛行員
4紅石鍾聲
5他們在成長
6大浪淘沙
7戰洪圖
⑶ 誰能提供四大名捕四個人的詳細資料
無情---伍衛國:
英俊小生,當年曾高調表白喜歡葉玉卿;1976年,周潤發曾給 伍衛國跑龍套!主演過的電視劇:
<金鳳凰> (2001)
<蛇蠍夜合花> (1996)
<天蠶變> (1984)
<四大名捕 >(1984)--- 無情
<絕代雙驕> (1983) ---花無缺
<紅樓夢 >(1975)
<天蠶再變 >
冷血--黎漢持:
也算得上一位帥哥,無論是正派反派,或是亦正亦邪的角色演來都得心應手。只是形象氣質演技都相當出眾的他卻從來沒有大紅過,始終是一片「資深綠葉」,令人惋惜。參演的電視劇:
《霍元甲》 龍海生
《馬永貞》(1981) 石秀峰
《再向虎山行》(1981) 紀青雲
《太平天國》 石達開
《四大名捕》(1984) 冷血
《楚河漢界》 張良
《倚天屠龍記》(1986) 楊逍
《楊家將》 楊大郎
《陸小鳳之鳳舞九天》 葉孤城
《隋唐演義》 李淵
《天狼劫》 葉凌霄
追命----梁小龍:
梁小龍的資料應該不用多述,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小龍出生於香港一個貧寒家庭。15歲入武行後,由一個小小的替身演員一躍成為香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武打紅星,他當時在《霍元甲》和《陳真》中扮演的陳真形象為他贏得了一生中最光耀的榮譽。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梁小龍被邀請到祖國大陸做一次文化交流和訪問,因為當時太灣是香港影視的主要市場,太灣當局便讓他按他們的意思寫「悔改書」,說在大陸看到的都是一片狼籍,人民民不聊生,遭到梁小龍的拒絕,因此遭到太灣當局「封殺」,隨後被迫息影。演過的作品:
電影:《生龍活虎》《白鶴拳》、《迷魂拳》、《功夫》
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霍元甲》、《陳真》、《四大名捕》
鐵手---張翼:
對於張翼,可能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張翼其實是台灣明星,而且比王羽、傅聲、狄龍、姜大衛等崛起更早。原名張雨亭。原籍浙江慈溪,生於上海。曾在青年會所設中學讀書,後當過水手、店員。1925年後任上海海峰電影公司、暨南影片公司演員,曾主演七十餘部武俠片,成為當時知名的武俠明星。1934年起任聯華影業公司演員,改名張翼。在《大路》、《狼山喋血記》等影片中扮演角色。抗日戰爭時期曾在香港藝聯,上海民華、藝華、光華等影片公司拍攝的《孔夫子》、《中國羅賓漢》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並主演《女皇帝》等影片。後在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任演員。抗戰勝利後入昆侖影業公司,參加拍攝《麗人行》、《大地回春》等十餘部影片。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在《宋景詩》、《林沖》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一生參加拍攝影片一百二十餘部。
圓月彎刀 (1997) .... 任天行
中神通王重陽 (1992) .... 霍景山
再戰江湖 (1990)
俠客行 (1989)
四大名捕 (1984) .... 鐵手
黃禍 (1984)
五(2)班 (1984) .... 吳勇
平鷹墳 (1978) .... 宋老忠
征途 (1976) .... 關爺爺
奪魂鈴 (1968) .... 衛虎
家庭問題 (1964) .... 李廠長
北國江南 (1963) .... 張忠
水手長的故事 (1963) .... 司令員
51號兵站 (1961) .... 老楊
黃浦江的故事 (1959) .... 李德發
向海洋 (1959) .... 老船長
林沖 (1958) .... 魯智深
鐵窗烈火 (1958) .... 老沈
無名英雄 (1958) .... 偽艦長
第一列快車 (1958) .... 老高
鋼城虎將 (1958) .... 倪文波
乘風破浪 (1957) .... 趙船長
母親 (1956) .... 王老德
宋景詩 (1955) .... 張崇德
⑷ 51號兵站的原作者是誰
導演是樓健
改編自老電影《51號兵站》
原作者胭脂
總監制:李 建
監 制:魏 平
製片人:賈曉晨
導 演:樓 健
出品人:高建民
主要演員:杜 淳 飾演 梁 宏 姚安濂 飾演 馬浮根
李 婷 飾演 蔡芸芸 桑葉紅 飾演 徐曼麗
電視劇《51號兵站》改編自上世紀60年代的同名經典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活躍在上海的地下黨的故事:由於叛徒出賣和特務破壞,運往蘇中地區新四軍的物資渠道被敵人掐斷,隱藏在上海的新四軍第「51號兵站」也遭到日軍破壞,危急時刻中共華東局委派新四軍某部作戰科長梁宏,以青幫「小老大」的身份前往上海重建「51號兵站」,並將大量軍需物資運往新四軍根據地,支援抗日戰場的斗爭。
較之老電影,電視劇版《51號兵站》在劇本創作過程中,堅持了原著的基本結構和人物設置,電視劇故事情節基本沿襲了電影《51號兵站》的原線,看過老電影的觀眾再看該劇,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同時,導演婁健前後十餘次修改劇本,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對部分情節進行了改編,但新增的人物及故事情節,都有切實的歷史依據。
⑸ 梁波羅的人物簡介
梁波羅,1939年出生,廣東中山人,國家一級演員,1959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61年在海燕電影製片廠的電影《51號兵站》中飾演主角「小老大」梁洪一片而紅。隨後,梁波羅接連參與拍攝《小足球隊》、《瞬間》等電影,80年代初的《藍色檔案》、《小城春秋》又使他蜚聲海外;此後他主演了《人之初》、《浣紗女的傳說》等多部電視劇,其中,《人之初》獲得了1982年度「飛天獎」。 1984年,中國唱片公司廣州分公司為他錄制、發行了《梁波羅獨唱歌曲》音帶,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電影演員出版歌唱專輯的第一人。
1939年1月1日梁波羅在西安呱呱墜地。梁波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小時他長得胖乎乎、圓溜溜像個球似的,父母歡喜地用英文叫他「球」。為了照顧他,父母雇了個保姆,保姆是河南人,發不出這個音,於是把他叫成了「菠蘿」,日子久了,他就被家人稱為「菠蘿」了。後來,梁波羅有了弟弟,家人為了區分乾脆叫他們「大菠蘿」、「小菠蘿」。他進了上影廠,決定改名「梁仁」,但他主演的影片字幕和海報上已經印上「梁波羅」三個大字,生米煮成熟飯,使他改名的打算泡湯。現在說起來,他很開心這個名字一直「沒有重名」。
梁波羅剛會走路,就隨父母及奶媽輾轉來到上海定居,居住在愚園路一條弄堂里。由於梁波羅的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因此梁波羅從小就受到藝術的熏陶。之後在光華附中讀書時他就開始參與話劇演出,這也為他於1955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梁波羅自小就對電影表演感興趣,高中畢業時,他選擇了報考電影學院。那時,要考三場,連過兩關的梁波羅竟然在第三關弄錯了考試時間。等他趕到考場時,考試早已開始了,監考員當然不讓他進門,但禁不住梁波羅的苦苦懇求和帶有表演成分的解釋,還是讓他參加了考試。結果,梁波羅同時被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和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錄取,他選擇了戲劇。
1959年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梁波羅進入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做演員。在這里梁波羅得到孫道臨老師各方面的提攜與藝術上的指導。1960年春夏之交,梁波羅參加影片《51號兵站》的拍攝,他以自己的全部生活經驗塑造了主人公「小老大」梁洪的形象,其在影片中機敏、睿智、果敢的形象令觀眾為之著迷,梁波羅因此而被廣大影迷所熟知。在拍攝過程中,孫道臨老師不僅客串演出了戲份很少的政委,而且幫助梁波羅調整心態正確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指導梁波羅完成創作總結。孫道臨老師還力主梁波羅當兵,在之後幾個月的步兵生涯給梁波羅的一生生活與創作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⑹ 電影《51號兵站》故事,老戲骨捧紅小鮮肉,小老大原型更傳奇,還有誰
在江湖行當里比如相聲,我們經常會聽到頂門大弟子、入室弟子和關門弟子等稱呼,同樣都是徒弟,之所以給這幾位弟子冠名,就是因為他們的身份特殊。
比如關門弟子,曾經侯寶林收徒師勝傑時特意強調這是我的關門弟子,其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我要關山門了,以後不收徒弟了。另一個則是師勝傑足夠優秀,優秀到有了他我就不想再收其他徒弟了。
四、小花絮
影片最後,小老大帶著軍用物資乘船遠去,他在船上意氣風發的鏡頭是該片的宣傳片封面。
觀眾有所不知的是,當時的梁波羅事實上非常「狼狽」,拍這個鏡頭時本來帆船旁邊是有一艘巡邏艇作為動力輔助的,由於故障巡邏艇被迫退出,帆船失去動力就跟著水流漂走了。
此刻的船上只有梁波羅一名演員,其他九個人中除了一位船老大剩下八位全是勞改犯。一艘失去動力漂走的船,十個船員八名在押勞改犯,可想而知梁波羅當時的心情,估計比小老大在盤海底時都緊張。
幸虧沒發生任何意外,天黑以後帆船漂回了碼頭,劇組和梁波羅都鬆了口氣。
在該片中有一場重頭戲,也就是地下黨提鋼管那場,本來按照劇本是應該由小老大喬裝打扮一番後親自去提的,畢竟他是主演,而這場戲又是該片兩大高潮段落之一。
但等梁波羅貼上鬍子戴上眼鏡之後,導演覺得他還是顯得太稚嫩不像特派員,就算他能演但恐怕觀眾不能接受,畢竟一眼看去他都是個小開而不像頤指氣使又老謀深算的特派大員。
因此導演決定修改劇本,讓高博飾演的地下黨假扮成特派員去提貨,等於把兩場重頭戲的其中一場安排給了配角,主角此刻反而在碼頭上閑著。
為此,導演還曾專門找梁波羅談話,告訴他不是不信任他的演技,主要還是為了觀眾的感受考慮。
對此,筆者不得不想到現在有些所謂諜戰劇懸疑劇的套路,觀眾一眼都看出來那是女扮男裝或者男扮女裝,片中所有人愣是看不出來,等到女人把頭發一甩就立刻驚呼原來你是假扮的。
這就是拿觀眾當上帝和拿觀眾當傻瓜的區別。
⑺ 《51號兵站》主要的內容
內容簡介:
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活動在蘇中根據地的新四軍,在上海設立了一個地下兵站。由於叛徒告密,這個兵站被敵人發現。經工作站同志機警沉著地應付,終於化險為夷。但敵人仍不甘心,加緊封鎖市區和吳淞口,搜查兵站物資的下落。上海地下兵站在運送軍用物資,支援根據地斗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新四軍某部為加強兵站的力量,決定派梁洪到上海參加兵站工作。梁洪到上海以後,在我地下黨組織的協助下,以封建幫會頭子範金生守門徒弟「小老大」的名義作掩護,與範金生的大徒弟、偽吳淞巡防團長黃元龍拉上了關系。敵情報處長龜田,對梁洪的突然到來,十分懷疑。他命令情報科長馬浮根監視梁洪的行動。梁洪為了打開局面,巧使黃元龍出面替他請客拉場子。在宴會上,馬浮根用幫會中的黑話盤問梁洪,梁洪對答如流,始終未露破綻。雖然馬浮根疑心未消,但梁洪卻已立足。地下兵站利用敵偽之間的內部矛盾,積極開展工作。敵軍頭子惶恐不安,限令龜田破獲地下兵站。龜田設下陰謀,表面上撤消了吳淞口的情報組,並提升黃元龍為吳淞要塞副司令,統管吳淞區,引誘梁洪他們進一步利用黃元龍的地位去活動,以便暴露目標。梁洪識破了龜田的詭計,決定將計就計,表面上加強了與黃元龍的聯系,先由梁洪出面,與黃元龍合夥經商,故意運送一批日用百貨從吳淞口出口。馬浮根等人斷定那是兵站軍用物資,調來兵馬,不顧黃元龍的情面,強行搜查,結果一無所獲。事後,黃元龍與龜田之間互相猜疑,各懷鬼胎,從而給梁洪開展工作帶來更多的機會。後來,根據地為製造炮筒需要一批無縫鋼管。不料,鋼管在啟運之前被敵人察覺,受到特務監視。兵站的同志急中生智,化裝成敵人,冒險提貨。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最後將鋼管提出並運往黃元龍的司令部。這時,梁洪向黃元龍攤牌,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說服黃元龍掉轉槍口打死了緊逼而來的馬浮根,並使黃元龍派出巡邏艇護送梁洪將一船軍用物資運出吳淞口,順利到達蘇中根據地。
⑻ 51號兵站劇情
51號兵站分集劇情介紹 第1集 搜視網tvsou.com
1944年夏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了轉折時刻德國法西斯歐洲戰場節節敗退日本侵略者中國戰場被淹沒於人民戰爭汪洋大海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上也遭到了盟軍重創
為了挽回被動局面並保持後勤補給線暢通侵華日軍總司令部命令駐中國華中軍隊對蘇北新四軍進行大規模清剿並上海實行「白色恐怖」政策日軍對所有進入蘇北物資嚴格控制妄圖掐斷新四軍後勤供給
由於叛徒出賣上海日軍憲兵司令部諜報處偵緝科科長馬浮根和吳淞口巡防團團長黃元龍聯手破獲了共產黨上海軍需物資地下轉運站 - 51號兵站們殺害了電台報務員並繳獲了兵站正准備運往蘇北根據地葯品等物資兵站負責人楊顯庭僥幸脫身
破獲兵站當晚憲兵司令部諜報處處長田中敏行派遣一支小部隊利用兵站運送物資船隻混進根據地妄圖偷襲新四軍後方醫院被新四軍某部作戰參謀梁宏率部隊擊潰其陰謀未能得逞
為了盡快恢復甦北新四軍後勤供給中共華中局委派梁宏(化名范雲洪)以《茂隆商號》老闆身份前往上海重建51號兵站同時也著手根據地秘密排查尋找日偽隱藏我內部奸細
參考資料:http://tv.info.china.com.cn/intro2.asp?id=11293
這個是在線看的http://www.wltd.cn/articleview/2007-5-17/article_view_350.htm
⑼ 杜淳的個人資料他的爸爸是
杜淳,200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畢業前夕拍攝了他的成名處女作《漢武大帝》,在劇中扮演青年漢武帝,雖然只有6集的戲份,卻讓人印象深刻,深深記住了這個霸氣果敢的少年皇帝。之後又相繼在《大旗英雄傳》、《大河頌》、《51號兵站》、《愛無悔》(又名《江南第一店》)、《敵營十八年》及央視09開年大戲《走西口》等多部作品中擔任男一號,表現斐然,演技精湛,成為電視圈一線小生,受到廣大觀眾的熱捧被譽為新一代「紅色偶像」。
2009年伊始,《敵營十八年》第二部《虎膽雄心》、《中國家庭之新渴望》、《租個女友回家過年》相繼殺青,據悉,2005年拍攝劇目《大河頌》在眾人的盼望聲中將於今年在央視首播。且由其領銜主演的國慶60周年獻禮劇《南下》已於7月初殺青,有望在09年國慶登陸央視黃金檔。相信這將是杜淳的又一個豐收之年。
目前杜淳正在拍攝都市生活劇《保姆與保安》,扮演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保安 [編輯本段]【個人檔案】姓名:杜淳
性別:男
星座:雙子座
生日:1981年5月22日
身高:178cm
體重:63kg
血型:B型
籍貫:河北省
現居:北京市
婚姻狀況:未婚
別名昵稱: 小杜(昵稱)
特長:表演、舞蹈、唱歌
現經紀公司:強視傳媒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99級表演系(本科)
官網網站:淳真年代
粉絲名稱:淳米 [編輯本段]【從藝經歷】由於深受作為舞蹈演員的母親楊麗的影響,杜淳從小時候就學習舞蹈。11歲考入北京中央民族大學附中舞蹈系,進行了六年的舞蹈學習,學習舞蹈的這段經歷,使他發現內心深處對表演的渴望。
於是附中畢業後,性格內向的他對父親說他要考電影學院,但包括父親在內的很多人都說他不適合做演員,原因就是他的性格非常的內向,行為方式等也與演藝圈格格不入,但杜淳並沒有因此而打消這個念頭,並於1998年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但最終還是因為表演經驗不足而失敗。回到家後,杜淳對父親杜志國說他要剃光頭,哪兒也不去,在家准備功課,以備來年繼續考。正是因為他的執著與努力,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9年便順利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並於03年畢業前夕拍攝了胡玫導演的大戲《漢武大帝》,在劇中扮演青年漢武帝,從此他的演員生涯拉開帷幕。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話用在杜淳身上卻有些不符。連自己都說他的朋友幾乎看不到他開懷大笑的時候,許多人都以為他在裝酷,殊不知是本性使然。父親杜志國及認識他的人幾乎都認為他不適合演藝圈。父親尤其對他信心不足,直接說他身上缺少做演員的一些感覺,因為在演藝圈,性格太內向了是一種缺陷。但在選擇職業時,杜淳只說他喜歡表演。
自《漢武大帝》播出後,許多人打電話向他表示祝賀。著名導演吳子牛也為他感到自豪。而且,還希望杜淳 能出演由他執導的電影。當初極力反對他學表演的父親杜志國也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因為那個性格內向的兒子如今真的出乎他的意料。雖然,自從杜淳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以後,他從外形到心理完全變了一個人。但做父親的還是對兒子說:「你要把心態放正,觀眾的評價對你只是一種鞭策,你要把這作為一個起點。記住,你還不如任何人!這樣想你才能進步。」其實,平常父親很少和杜淳談這些,他說他更希望杜淳靠自己去感受和領悟,希望兒子即使跌倒了也能自己爬起來,這對他的成長有好處。而不想讓他對父親有依賴感。
生活中的父子兩人更像是朋友和哥們。在父親眼中,杜淳很聽話,只是什麼話都習慣放在心裡。
杜淳認為人得有自己的目標,就算苦一點也無所謂。他說他的優點和缺點都是自信。談及將來,杜淳笑言自己沒有太大的野心,只要在事業上有個立足的空間,能站得住腳,在圈裡大家一提到杜淳,都會考慮有沒有適合他的角色,這就夠了。而能被觀眾認可,是一個演員最大的願望。為此,他正在一步步踏踏實實的走下去。 [編輯本段]【影視作品】作品按拍攝時間計算:
電視劇作品
◆2009年
都市生活劇:《保姆與保安》飾演 李國梁(男一號)
國慶獻禮劇:《南下》 飾演 孟思遠(男一號)
都市輕喜劇:《租個女友回家過年》 飾演 孫翌偉(男一號)
◆2008年
家庭倫理劇:《中國家庭》飾演 嚴川(男一號)
紅色諜戰劇:《敵營十八年》第二部(又名《虎膽雄心》) 飾演 江波(男一號)
傳奇勵志劇:《走西口》 飾演 田青(男一號)
◆2007年
紅色諜戰劇:《敵營十八年》第一部 飾演 江波(男一號)
時裝倫理劇:《非親父子》 飾演 喬曉東(男二號)
年代情感劇:《愛無悔》(又名 江南第一店)飾演 杜浩然(男一號)
◆2006年
年代情感劇:《換子成龍》 飾演 林鈞山(男一號)
紅色經典劇:《51號兵站》 飾演「小老大」梁宏(男一號)
◆2005年
治河歷史劇:《大河頌》 飾演 康熙皇帝(男一號)
古龍武俠劇:《大旗英雄傳》 飾演 鐵中棠(男一號)
◆2004年
古裝搞笑劇:《江湖俏佳人》 飾演 黑木(男主演)
現代時裝劇:《少女總裁》 飾演 江南雨(男一號)
◆2003年
戲說古裝劇:《大漢天子II 》 飾演 李勇
經典歷史劇:《漢武大帝》 飾演 青年漢武帝劉徹(網路版16~24集中的男一號)該劇05年1月在央視1套播出, 05年 1月9日《漢武大帝》中青年劉徹第一次出場。
◆友情客串劇目
09新版《水滸傳》飾演 西門慶
單元劇:《龍虎山客棧》飾演 林沖(08年)
反腐劇:《監察局長》 飾演 季風(06年)
反腐劇:《公民良心》 飾演 常揚
清裝劇:《大清御史》 飾演 小多
探案劇:《大宋提刑官》飾演 孟書吏 [編輯本段]【代言】2006年出任藍天愛心計劃公益形象代言人 [編輯本段]【榮譽】09年
憑借2009年央視開年大戲《走西口》獲 第49屆 蒙特卡洛國際電視節 最佳男演員獎提名
憑借2009年央視開年大戲《走西口》獲CCTV觀眾「最喜歡的男演員獎"
由他領銜主演的2009年央視開年大戲《走西口》榮膺CCTV觀眾"最喜歡的電視劇獎"
憑借2009年央視開年大戲《走西口》獲搜狐春季電視劇最受歡迎男演員
獲2009年度 「最時尚家居」票選最受歡迎名人家居獎
07年
憑借央視一套紅色經典劇《51號兵站》榮獲2007南方盛典「年度最佳男主角獎」
由他領銜主演的武俠巨制《大旗英雄傳》榮膺新浪電視劇排行榜「最佳古裝劇獎」 [編輯本段]【主持】2008年5月受吉林衛視邀請擔當《成功》欄目的特約主持人,共4期 主持人杜淳 [編輯本段]【演唱】與彭芳演唱電視劇《敵營十八年》第一部插曲
《虎膽雄心》(又名:敵營十八年 第二部)片尾曲《兩難》 [編輯本段]【封面雜志】◆09年
5月《中國文藝家》封面
◆08年
4月《電影畫刊》雜志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