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友誼牌電影放映機價格
電影放映機是一台光學及力學的電影放映設備,用於把映像投影至放映幕上。關於電影放映機的發明,有說是大發明家愛迪生,有說是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不過更多地偏向後者。盧米埃爾兄弟在1895年改造了愛迪生實驗室所創造的「西洋鏡」(活動電影攝影機),將其活動影像能夠藉由投影而放大,讓更多人能夠同時觀賞。X
電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對人類的視覺和感觀世界產生了一次重大沖擊。從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公開放映電影開始,「電影」這片光影交錯的世界,不僅記錄了人類發展史,同時也承載著人們對理想和現實、真實與幻覺的體驗。電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從活動的影像到有情節的故事,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伴隨著電影的發展,電影放映機不斷變革,從無聲電影放映機到有聲電影放映機、從黑白電影放映機到彩色電影放映機、從膠片電影放映機到數字電影放映機。
中國電影放映機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從1928年起,一些愛國有識之士,先後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創辦了電影機械私營小廠,開始了自己研製電影設備 的嘗試。1942年中西電影機器公司試制出標准牌35mm固定式電影放映機,同年強聲電影機械廠仿製出日本「羅亞魯」(Royal)半固定式35mm有聲放映機。新中國成立後,國產電影放映機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哈爾濱電影機械廠、南京電影機械廠和上海八一電影機械廠三大骨幹企業。其中具代表性的有松花江牌5501型、解放101型、紅旗牌8.75mm電影放映機等。
隨著數字電影時代的全面來臨,膠片電影放映機慢慢淡出了歷史舞台,但這些被淘汰的電影放映機在收藏者眼中卻是永不褪色的。從20世紀中期開始,國外就開始出現收藏電影放映機的萌芽。在中國,大概要從20世紀後期才興起老舊電影放映機的收藏熱潮,逐漸從沿海輻射到內地,涌現了一大批發燒友。近年來,電影放映機發燒友的圈子還在不斷擴大,包括一些攝影愛好者、廣告設計師、企業主及當年的電影放映員等。
一般來說,歐洲生產的電影機收藏價值較高,因為其生產工藝、外型質感都會好很多,一些產於上世紀30、40年代的機子,如果仍能放電影,外型較少瑕疵,其價格可望達到10多萬元。近幾年老電影機每年的升值幅度可達30%,而早期的手搖電影機更是非常罕有,其價值根本無法估量。部分由國內電影機械廠生產的電影機,外型仿外國機型,設計比較合
B. 電影機的歷史
最早的電影電影機(如幻燈機)大約出現在17世紀後期,但是它只能呈現靜態的圖片。
最早的一些能夠電影移動圖像的電影機也只是改進過的西洋鏡。精明的生產者在鼓上貼上半透明的條帶紙,並在盒子中間放置一個光源(通常是一盞燈)。然後通過一個小孔或者光圈將圖片投影到一個空白的牆上或者一塊展開的白布上。顯然,這些設備是非常簡陋的。最初都是手動操作的,並使用與原始西洋鏡相同類型的循環動畫或照片。
1891年,托馬斯·愛迪生發明了活動電影電影機,一切都隨之改變了。活動電影電影機在光源前使用一個發動機來旋轉膠片條。在一個小房間里,光源將膠片上的圖片投射到一塊銀幕上。當活動電影電影日漸成為一種商機時,許多投資者開始對愛迪生最初的設備進行改進。其中有一種手動操作的改進設備叫kinora,它由盧米埃爾(Lumiere)兄弟發明於20世紀30年代,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
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路易斯(Louis)和奧古斯特(Auguste)發明了一款讓全世界吃驚的電影電影機。這種攜帶型設備是照相機、膠片處理室和電影機的綜合體!兄弟兩個在法國鄉村拍攝了最多隻能播放幾分鍾的膠片。然後,他們當場處理和電影膠片!第二年,老式電影機(活動電影電影機的另一個變體)宣布了一個嶄新的娛樂時代的到來,老式電影機工作原理與活動電影電影機相似,但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圖像被投射到房間里的一塊大銀幕上,而不是在小房間的一塊小銀幕上。從此,第一家電影院誕生了,這就是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五分錢戲院」(The Nickelodeon)。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漫長發展,電影和電影機更加復雜了。工程師用輸片齒輪和卷軸來裝配電影機,使得膠片在光源前的快速移動更為容易。電影的長度從幾分鍾變為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在20世紀20年代末,常去看電影的人就已經可以欣賞到具有聲道的有聲電影了。第一部彩色電影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40到50年代期間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處理方法,同時銀幕格式也得到了發展。輸片盤始創於20世紀60十年代,它使電影業發生了徹底的改變。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自動化開始佔主導地位,90年代數字音響問世,同時LCD技術開始發展。雖然現代的電影機比前身更亮、更快、性能更優越,並由生產商增添了許多高級功能,但其本質和20世紀初相比沒有變化。雖然在一些一流的電影院里數字電影機蓬勃發展,但模擬信號還是電影院行業中的主流。這完全是出於實際考慮。大多數電影院都有備用的零件和設備問題也可以由本地技術員輕松解決。而相比之下,維修數字電影機則要麻煩的多,額外購買零件以及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都會增加影院的成本。數字電影機使用LCD來產生圖像,而不是膠片。聽上去這很不錯,不會再有劃傷或污漬!但LCD存在一個重要缺陷:如果LCD有一、兩個壞的象素(這種情況經常有),那麼在這台電影機上電影的每一部電影都會全程出現瑕疵。而使用膠片時,一旦替換了劃傷的膠片或觀看其他電影,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C. 我想要老式電影放映機的圖片,就像中央10台《第十放映室》里的那台,能給我發個么謝了!
我有一些老的膠片機的圖片,不知道是否需要,
D. 老電影放映機誰喜歡賣了!70年代的膠片電影
貝爾豪威爾的,淘寶應該有
E. 八九十年代放電影用的那個機器叫什麼 放一大卷膠片的那機器!
35mm電影放映機,35mm電影膠片
F. 老式電影放映機,價格多少
16MM的買不到了,35毫米的
珠江是5.5W一台。松花江的應該也差不多。現在作為珍藏品還是可以的,賣錢賣不了好價錢。全年我買了一個和你的一樣的舊的,大概800元左右。並且這種機子的影片還不好找。
G. 收藏老電影機價格高嗎
收藏老電影機價格高嗎?我覺得沒有多高。但是你得能買到便宜的。
H. 我有一台老54電影機,65年產,幾乎全新!質量杠杠的!你現在還要嗎給多少錢
這個我覺得應該是作為收藏,不能再作為拍攝的需要了,所以我覺得你可以聯系博物館
I. 電影放映機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喬治梅里愛
1896年,梅里愛拍攝了《貴婦失蹤》,在影片中,梅里愛扮演的魔術師將一名女人變成了一具骷髏。拍攝方法是先拍攝女人,然後關掉攝影機,再將女人換成骷髏,接著再拍。
梅里愛用這種拍攝方式與其他特效技術結合,製造了獨特的魔幻場景。尤其是他拍攝的科幻影片,廣受觀眾的歡迎。
梅里愛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出資修建了豪華的攝影棚。他最著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記》,講述了科學家從地球乘坐太空飛船到月球,被一個神秘種族監禁後逃跑的故事。
從1900年之後,梅里愛幾乎從未走出他的攝影場地一步。在電影尚未成熟的時代,梅里愛的科幻影片「代表著一個驚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個充滿科學奇跡的世界」。
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經在2011年拍攝電影《雨果》來表達自己對梅里愛的敬意與懷念,他說:「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我認為今天有關電影的一切都是源自喬治·梅里愛。」
(作者:劉楊)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J. 一台八幾年的老式電影機現在什麼價位
80年代的電影機國產有、長江、甘光、南寧、泛星、長春、風光等品牌,光源有銦燈、氙燈、溴鎢燈、錫燈、高效燈、反射燈等,看你的機器是啥牌子的啥光源的,新舊程度,附件是否齊全,使用狀況來定價格。市場價格500以上,長江新機器1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