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王二小怎麼犧牲
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村頭那座破舊的草房裡住著王二小一家。11歲的二小是個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鬼子的炮彈落到了二小的家裡。在山上放牛的二小驚恐地看著遮天蔽日的濃煙烈火,他不能相信,剛才還溫暖的家和親愛的爹娘頃刻間就灰飛煙滅了。
鬼子掃盪來了,八路軍和幹部們組織鄉親們轉移。二小和鄉親們一起轉移到長城腳下。
村外有一個大山坡,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綠的青草間開著點點的小花。二小就在這片山坡上放牛,這里美麗安寧,二小躺在草地上,望著藍藍的天空想,沒有鬼子該多好。
二小參加了兒童團,跟著柳老師和吳連長,學了許多知識。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長大了,還要建設我們的國家。
鬼子的大掃盪又要開始了,吳連長帶著隊伍去山那邊,說要做個包圍圈等鬼子來鑽。
鬼子來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鄉親們轉移的方向走去,心裡著急,就唱著放牛歌走了出來。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為他們帶路。
二小牽著一頭壯牛,就帶著鬼子走了。
二小領著鬼子在山裡轉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頭拔出戰刀威脅二小。二小心裡很鎮定,卻裝出害怕的樣子,對鬼子說,那邊有條路,穿過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說你撒謊,你想騙皇軍。二小說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著他走了。
到了八路軍埋伏的山溝,二小機靈地從溝邊往山上跑。吳連長一邊高喊要二小快跑,一邊開槍打死了向二小瞄準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隊長端著大槍追上二小,把刺刀扎進了二小的身體,將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樹葉一樣落了下來,滿山的樹葉都一起落了下來,鮮血染紅每一片樹葉和綠草。
八路軍發起了進攻,消滅了鬼子。大壯牛像是要報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隊子。
鄉親們把二小放到擔架上。吳連長喊著二小,鄉親們喊著二小,可是二小安詳地閉著眼睛。他再也聽不到了。
② 電影《王二小》的梗概200左右
王二小,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團長,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2)老電影王二小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苦難童年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生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上庄鄉上庄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頭,父親閻貴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給本村大地主劉文勤扛活謀生,在座破舊的草房裡住著王二小一家,母親閻張氏給人做針線活,全家四口擠住在本村奶奶廟中。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災,莊稼顆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天災人禍,形成了「無村不戴孝,處處有哭聲」的慘象。結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後因病餓去世了。1940年無依無靠的王二小開始了逃荒的生涯。
1940年5月的一天,經過長途流浪的王二小因飢餓昏倒在了路邊,被狼牙口村委會王主任搭救並將其收養並改名王朴,安排給劉姓大戶放牛謀生。
2、參加革命
當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扎在這一帶。王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說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份飯給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③ 看完《王二小》你有什麼想法
我覺得思緒萬千!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藍的天……」當歌聲再次揚起之際,王二小的精神我們將它銘記在心,而此刻我們為革命的精神留下了敬佩的淚水。
④ 王二小的電影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⑤ 有關王二小影片最早拍攝的是哪一部
《少年英雄王二小 》
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十二歲的放牛娃王二小,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和爸爸、媽媽,哥哥生活在一起,雖然清貧,但他們相親相愛,生活充滿了溫馨。
一九四二年的一天,一聲巨響,日本鬼子的炮彈落到了二小的家裡。在山上放牛的二小和哥哥眼睜睜的看著剛才還溫暖的家和親愛的爹娘,頃刻間灰飛煙滅,驚恐得不知所措。
二小親眼目睹日本鬼子殘酷殺害村民,心裡種下了仇恨的種子。二小的哥哥石頭和鄉親們被鬼子抓去修炮樓,二小把鄉親們湊的幾個黑菜餅送給工地上的哥哥吃,可惡的鬼子卻一腳把菜餅踩進土裡。憤怒的二小看到地上有一隻蠍子,他用彈弓偷偷把蠍子甩進了鬼子的脖子里。不一會,鬼子被蜇得跳了起來。
惱羞成怒的鬼子端著刺刀刺向二小,一個鄉親舉起鐵鎬砸死了鬼子。工地上一片混亂,鄉親們紛紛逃走,二小躲開了鬼子的追趕,卻和哥哥石頭跑散了。
又累又餓的王二小走了三天三夜,沿著公路,昏昏沉沉地走進了八路軍伏擊鬼子的埋伏圈。
八路軍吳連長擔心會誤傷二小,放棄了這次伏擊行動。但一個掉隊的鬼子卻抓住了二小,吳連長策馬追上鬼子,救出了二小。
二小被帶到根據地,和邊區的女幹部柳老師住在一起。柳老師是大學生,她教村裡的兒童團員們學習文化。她對二小既像媽媽又像姐姐,讓二小感受到了溫暖。
王二小一心想著要報仇,兒童團長鐵柱卻瞧不起二小。二小為了讓大家瞧瞧自己的本事,從村裡偷了兩個地雷,要去炸鬼子,卻在雨夜中迷了路。
吳連長冒著大雨找回了二小,他很欣賞二小的勇敢。柳老師卻生氣了,她認為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不能做無畏的犧牲。
鬼子向山裡掃盪,二小因為淋雨而生病了。柳老師背著二小,和鄉親們一起轉移到長城腳下。
迷迷糊糊的二小躺在柳老師懷里,聽柳老師流著眼淚講要孩子們好好活下去的道理。他恍惚看到了自己的娘,也明白了柳老師一片苦心。
二小跟著柳老師和吳連長,學了許多知識。他懂得了,鬼子欠下的不僅是他一家,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血債。他還懂得了,等打走了鬼子,自己長大了,還要建設我們的國家。
鬼子的大掃盪又開始了。吳連長帶著隊伍去山那邊,說要設個包圍圈等鬼子來鑽。
老師帶著二小和孩子們又轉移到了長城邊上。太陽高高地照著,柳老師要教孩子們識字。一轉身,她看見悄悄逼近的鬼子鋼盔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柳老師一把將孩子拉到自己身後,槍聲響了,柳老師倒下了。
鬼子來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鄉親們轉移的方向走,心裡著急,他不能讓鬼子追上了鄉親們。二小急中生智,唱著放牛歌從山坡上走了出來,他要把鬼子引到另一條道上去。
鬼子果然抓住二小,要二小為他們帶路。
二小領著鬼子走到了八路軍埋伏的山溝,大叫著要吳連長快開槍。此時才知道中計的鬼子氣急敗壞,把刺刀扎進了二小的身體,將二小挑了起來。
二小像一片樹葉飄落下來,滿山的樹葉都一起紛紛飄落下來。每一片樹葉都像被二小的鮮血染紅,滿山遍野都是紅葉。
鄉親們得救了,八路軍發起了進攻,把鬼子全部消滅在山溝里。
⑥ 王二小的故事50字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6)老電影王二小擴展閱讀:
1、人物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60年後仍然被人們傳頌,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2、相關影視作品
《二小放牛郎》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安徽電影製片廠共同出品的一部抗戰電影,張馳執導,丁儼、沈丹萍、李加西等主演。該電影講述了放牛娃王二小與敵人鬥智斗勇並最終英勇犧牲的故事。
⑦ 紅色電影《王二小》觀經感
觀《王二小》有感
八年的「抗日戰爭」
,涌現了許多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就是其中
的一位。今天看了《王二小》
,才真正知道抗日的艱辛,王二小的英
勇。
現在就讓我帶領大家進入王二小的世界。
那是
1939
年
9
月的一天王二小和幾個小夥伴正在山上放牛,忽
然聽到槍炮聲。
這是怎麼回事呢?王二小把牛託付給鐵蛋,
回到村裡,
王二小一聽鬼子要來了,
急急忙忙回到了家裡。
王二小家不是本村人,
因為窮,只得住在一個破廟里。屋裡只有一個破土炕和一個破桌子。
二小爹有病躺在床上呻吟。
這天,天剛蒙蒙亮,日本鬼子一個中隊開到了上庄村北頭。村裡
一下子像開了鍋,子彈、炮彈一起飛進了村子。好多房屋被炸塌了,
著了火,頓時哭聲四起。
二小爹躺在炕上不住地呻吟,二小的哥哥和二小鑽到了桌子底
下,一顆炮彈打來落到破廟的房頂上,掀掉了大半個房頂。房梁塌了
下來,正好砸在二小爹身上,二小娘也被埋到了土裡。二小和哥哥從
桌子底下爬出來一看,
爹已經斷氣了,
於是趕緊把娘從亂土石里救了
出來。
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
二小的哥哥也被捉去修炮樓,
媽媽又
被活活餓死了。二小的心裡對日本鬼子充滿了怨恨。他默默的想,這
深仇大恨一定要報。
兩年後,
鬼子再次進犯村子。
正在放牛的王二小不幸被鬼子捉住。
鬼子要他帶路,
王二小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區。
鬼子發現自己
上當後,把王二小殺死了。
王二小是出生在苦難中的抗日小英雄,他英勇犧牲是在
1941
年
9
月,犧牲時年僅
13
歲。鬼子第一次進犯,讓他成了孤兒。而當他
再次面對鬼子時他沒有自亂陣腳,而是冷靜、勇敢的與鬼子較量。他
的深仇大恨雖然報了,
但是他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失去了自己的
生命。就連這么小的孩子在面對危險和困難的時候,都可以冷靜、勇
敢的去挑戰它、戰勝它。更不用說我們了。生活在和平時期的我們,
擁有更好的條件戰勝困難,而如果我們再去逃避,就太對不起自己、
對不起為我們犧牲的人了。
我們其實應該慶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亂、沒有傷亡、沒有
骨肉分離、沒有痛苦。但在當時那個戰亂的年代,像這種看似尋常但
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趨疏遠、
感情日趨冷漠的當今社會中,
當
時人們之間的感情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
雖然我們的生活沒有戰爭,但是我們卻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別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在這部電影中,我學會了堅強、冷靜,學會了要勇敢面對生活中
的一切困難。
無論在將來會遇到什麼困難、
什麼挫折,
我也堅持下去,
勇敢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困難。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王二小,我為你
自豪。
⑧ 電影《放牛郎王二小》介紹
歌唱二信牛郎 獻給我們少年英雄王二小! 詞:方冰 曲:劫夫 牛兒還山坡吃草 放牛卻知哪兒去了 貪玩耍丟了牛 放牛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天早上 敵人向條山溝掃盪 山溝.
⑨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電影故事簡介怎麼寫
王二小,1929年生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天災人禍,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後因病餓去世了。王二小開始了逃荒的生涯。
1940年5月的一天,王二小被狼牙口村委會王主任搭救並將其收養並改名王朴,安排給劉姓大戶放牛謀生。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早晨,13歲的王二小正在當地老鄉稱狼牙溝門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見一隊鬼子進山來掃盪,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二小機智地和鬼子周旋,騙取了他們的信任在前邊帶路。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時才知道上了當。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
(9)老電影王二小擴展閱讀
影響:
1、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2、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3、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的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二小
⑩ 王二小電影里的人物名字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廣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平山縣滾龍溝。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丁儼 .....王二小
沈丹萍 .....蘭英
李加西.....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