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電影經典中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經典中國

發布時間: 2022-04-01 03:49:12

⑴ 中國十佳電影是哪十部

中國大陸十佳經典電影
第一名:中文片名:《霸王別姬》 英文片名:(Farewell My concubine)
時間:1993年
導 演:陳凱歌
出 品:1993年
發 行: 北京電影製片廠 香港湯臣電影公司
領銜主演: 張國榮 張豐毅 鞏 俐 葛 優
獲獎情況:第46屆夏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美國電影「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二名:中文片名:《紅高粱》譯名:Red Sorghum
原著:莫言
導演:張藝謀
編劇:陳劍雨 朱偉 莫言
主演:鞏俐--我奶奶 姜文--我爺爺
攝影:顧長衛
錄音:顧長寧
作曲:趙季平
美術:楊剛
獲獎情況:1988年獲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大獎

第三名:中文片名:《荊柯刺秦王》
領銜主演: 鞏俐 張豐毅 李雪健 王志文 趙本山
導 演: 陳凱歌
上映日期: 1999-5-1
獲獎情況: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 1999 金棕櫚 / Golden Palm 提名 陳凱歌 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 1999 技術大獎 / Technical Grand Prize 獲獎 Juhua Tu

第四名:《黃土地》
發行時間:1984年
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制
編劇:張子良
導演:陳凱歌
攝影:張藝謀
美術:何群
作曲:趙季平
主演:薛白(飾翠巧)、王學昕(飾顧青)、譚托(飾翠巧爹)、劉強(飾憨憨)
獲獎情況:1985 年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和攝影獎 西班牙洛迦諾電影節銀豹獎

第五名:中文名稱:《活著》 英文名稱:To Live 別名:Lifetimes
發行時間:1994年
電影導演:張藝謀
電影演員:鞏俐 葛優 牛犇 劉天池 郭濤 張璐
獲獎情況:法國戛納第47屆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人道精神獎 全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六名:中文片名:《秋菊打官司》
導演:張藝謀
時間:1992年
主演:鞏俐/雷恪生/戈治均/劉佩琦
獲獎情況:義大利第1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第七名:中文片名:《無極》 英文片名:《The Promise》
公映日期:2005年12月15日
導 演:陳凱歌
攝 影:鮑德熹
服 裝:正子公也 葉錦添
美術指導:葉錦添 武術指導:林迪安
主要演員:張東健 真田廣之 張柏芝 謝霆鋒 劉燁 陳紅
獲獎情況: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美國電影「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八名:《芙蓉鎮》
出品年代:1986年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導演:謝晉
編劇:阿城、謝晉
主要演員: 劉曉慶 姜文 徐松子 張光北
獲獎情況:法國第1屆蒙彼利埃電影節「金熊貓獎」

第九名:《陽光燦爛的日子》
上映日期: 1994-1-1
導 演: 姜文
主 演: 夏雨 耿樂 寧靜 陶紅
獲獎情況: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獎(銀獅獎)

第十名:《不見不散》
導演:馮小剛
主要演員:葛優、徐帆

⑵ 中國經典電影有哪些

本人看過的之中本人認為,經典的有:
末代皇帝
沖出亞馬遜
暖春
離開雷鋒的日子
地道戰(所有的抗戰電影)
我的兄弟姐妹(電影版)
火燒圓明園
三毛從軍記
紅櫻桃
等等。
本人認為原來的電影都太經典了。最近幾年就是暖春、沖出亞馬遜感動了我,其他都不行……人人看法不同,真正的經典還是得由您親自觀賞後自有一番評論吧。

⑶ 中國經典電影有哪些求推薦。

中國經典電影有:《看上去很美》、《讓子彈飛》、《十七歲的單車》。

1、《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是張元導演的一部作品,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講述3歲男孩方槍槍的成長故事。

2、《讓子彈飛》

《讓子彈飛》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本片是姜文導演的第四部電影作品,馬珂為製片人,主要演員有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和陳坤等;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馬識途的長篇小說集。

這部被稱為中國經典青春影片的電影,因未經有關部門審核就參加銀熊獎展映而被禁止公映,原因是「拍了太多胡同,沒把北京現代化的一面拍出來,有關方面認為不利於申奧」。2014年7月13日、7月14日,該片首次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開始公映。

⑷ 中國有哪些經典電影,可以在國際上排名

一定有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那部電影是由張國榮主演的,非常的經典。在國際上也有影響力,很多人都看過這部經典的中國電影。張國榮版的程蝶衣,深深的留在了我們心中,盡管他已經逝去,但是作品依然留在這世上,讓大家欣賞。這部電影展現了人性的錯亂,電影中,兩個男的和一個女的發生了情感糾紛,讓大家都非常的感動和糾結。

整部電影都在展現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非常的激奮人心。張藝謀也因為這部作品成為了中國電影界的著名導演,有了更好的發展和資源。這些電影都非常的經典,盡管時間會流逝,但是經典永遠不會被忘記。

⑸ 國內經典電影100部排名

《勞工之愛情》 中國 1923
《小玩意》 中國 1933
《春蠶》 中國 1933
《神女》 中國 1934
《漁光曲》 中國 1934
《桃李劫》 中國 1934
《大路》 中國 1935
《浪淘沙》 中國 1936
《新舊上海》 中國 1936
《夜半歌聲》 中國 1937
《馬路天使》 中國 1937
《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國 1947
《小城之春》 中國 1948
《萬家燈火》 中國 1948
《清宮秘史》 中國 1948
《哀樂中年》 中國 1949
《烏鴉與麻雀》 中國 1949
《我這一輩子》 中國 1950
《上甘嶺》 中國 1956
《英雄虎膽》 中國 1958
《林家鋪子》 中國 1959
《林則徐》 中國 1959
《青春之歌》 中國 1959
《野玫瑰之戀》 中國香港 1960
《平原游擊隊》 中國 1961
《紅樓夢》 中國 1962
《錦上添花》 中國 1962
《紅日》 中國 1963
《農奴》 中國 1963
《早春二月》 中國 1963
《冰山上的來客》 中國 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中國香港 1963
《小兵張嘎》 中國 1964
《舞台姐妹》 中國 1965
《大醉俠》 中國香港 1966
《獨臂刀》 中國香港 1967
《金燕子》 中國香港 1968
《俠女》 中國香港 1969
《愛奴》 中國香港 1972
《精武門》 中國香港 1972
《半斤八兩》 中國香港 1976
《少林三十六房》 中國香港 1978
《保密局的槍聲》 中國 1979
《歸心似箭》 中國 1979
《蝶變》 中國香港 1979
《第一類型危險》 中國香港 1980
《小街》 中國 1981
《喜盈門》 中國 1981
《邊緣人》 中國香港 1981
《父子情》 中國香港 1981
《烈火青春》 中國香港 1982
《投奔怒海》 中國香港 1982
《人到中年》 中國 1982
《一個和八個》 中國 1983
《打擂台》 中國香港 1983
《新蜀山劍俠》 中國香港 1983
《芙蓉鎮》 中國 1984
《黃土地》 中國 1984
《省港旗兵》 中國香港 1984
《似水流年》 中國香港 1984
《黑炮事件》 中國 1985
《童年往事》 中國台灣 1985
《警察故事》 中國香港 1985
《盜馬賊》 中國 1986
《英雄本色》 中國香港 1986
《老井》 中國 1987
《紅高粱》 中國 1987
《人·鬼·情》 中國 1987
《倩女幽魂》 中國香港 1987
《悲情城市》 中國台灣 1989
《賭神》 中國香港 1989
《奇跡》 中國香港 1989
《喋血雙雄》 中國香港 1989
《阿飛正傳》 中國香港 1990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中國台灣 1991
《黃飛鴻》 中國香港 1991
《喜宴》 中國台灣 1992
《血色清晨》 中國 1992
《秋菊打官司》 中國 1992
《阮玲玉》 中國香港 1992
《霸王別姬》 中國 1993
《藍風箏》 中國 1993年
《活著》 中國 1994
《背靠背,臉對臉》 中國 1994
《重慶森林》 中國香港 1994
《東邪西毒》 中國香港 1994
《陽光燦爛的日子》 中國 1994
《愛情萬歲》 中國台灣 1994
《西遊記101回之月光寶盒/西遊記101回之仙履奇緣》 中國香港 1995
《民警故事》 中國 1995
《甜蜜蜜》 中國香港 1996
《一個字頭的誕生》 中國香港 1997
《小武》 中國 1997
《香港製造》 中國香港 1997
《鬼子來了》 中國 2000
《卧虎藏龍》 中國香港 2000
《一聲嘆息》 中國 2000
《我們害怕》 中國 2001
《少林足球》 中國香港 2002
《無間道II》 中國香港 2003

⑹ 中國電影的經典電影

1、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環》 、《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 2、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
3、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中國美術片從形式到內容都極富有民族風格和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美術片是中國影片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一個片種。新聞紀錄片已向縱深發展,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料,系統地編輯一些重要的文獻片,並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與重要事件進行綜合報道、專題報道;還注意表現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豐富的細節,以情動人。科教片也有新發展。電影廠在原有的基礎上陸續增建八一電影製片廠、兒童電影製片廠、珠江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峨嵋電影製片廠、瀟湘電影製片廠、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天山電影製片廠、福建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製片廠、青年電影製片廠、深圳影業公司、雲南電影製片廠13個主要生產故事片的電影製片廠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譯制廠和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
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國電影資料館,1989年在該館基礎上建立了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並創辦《當代電影》和《電影信息報》。電影工業和科研方面都有相當大的發展。國產電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決放映和製片需要,還研製成功立體電影、環幕電影等 。全國放映單位已達14萬之多,比1949年增長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1979年改組為中國電影家協會,頒發電影金雞獎;影協下設中國電影出版社;還編輯出版《大眾電影》,舉辦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上年度的優秀影片頒發政府獎。中國電影發展的關鍵在於提高質量,開拓新的題材和體裁,繼承和發揚中國電影的優秀傳統,借鑒外國影片的經驗,創作出既有中國特色、民族風格又有國際水平的影片。 1945—1955 衣缽南傳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香港電影又揭開了它新的一頁。由於中國內地爆發了解放戰爭,大批躲避戰亂的內地影人相繼南下,形成了第二次的移民風潮。在這一時期先後來港的有何非光、朱石麟、卜萬倉、但杜宇、任彭年、舒適、周璇、胡蝶、殷明珠等著名的導演明星,內地資本和人才的湧入也為百廢待興的香港電影業注入了一股活力。戰後初期,蔣伯英成立了大中華影業公司,拍攝了香港光復後的第一部影片《蘆花翻白燕子飛》。李永祖同製片家張善琨合作,創辦了「永華」,明星雲集的大片《國魂》和《清宮秘史》等就誕生於此。而張善琨隨後脫離「永華」成立的「舊長城」也出品了《盪婦心》、《血染海棠紅》、《一代妖姬》等影片。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香港國語電影界形成了「左派」和「右派」兩股勢力,以「長城」、「鳳凰」、「新聯」為代表的左派電影公司在與右派的角逐中一方面延續著中國主流進步電影的傳統,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香港國語片市場的良性競爭。戰後,由於海外市場的需求,為香港製片業吸引到了大量的投資,但同時也助長了香港影壇粗製濫造的歪風邪氣。「七日鮮」和「雲吞面導演」之風對香港電影的發展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因而也就誕生了香港電影史上著名的「清潔運動」。吳楚帆、黃曼梨、白燕、關文清等164位影人聯合簽名,發表了「盡一己之責,期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不負社會之期望,停止拍攝違背國家民族利益,危害社會,毒化人心的影片」的宣言。而這一時期拍攝的粵語片和國語片,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著濃郁的舊上海電影特徵。
1955—1966東方好萊塢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港英政府「積極不幹預政策」的鼓勵和「左右」政治勢力影響減弱,香港電影迎來了它自由發展的黃金時期。光藝、電懋、邵氏等大型製片企業在港登陸,標志著香港電影工業由獨立製片向「垂直整合」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轉型的完成。同時,香港電影也掙脫了舊上海電影的束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品位和商業特色。從此,有人開始將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冠之以「東方好萊塢」的頭銜。在這一時期,「電懋」和「邵氏兄弟」在爭奪市場方面進行著激烈的競爭。「電懋」以拍攝時裝片為主,如《四千金》、《曼波女郎》、《空中小姐》、《香車美人》等;而「邵氏」則延續了前身「天一」公司的創作傳統,提出了「大中華文化圈」的發展戰略,積極製作《貂蟬》、《楊貴妃》、《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古裝片,並且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持續了十年之久的「黃梅調電影熱潮」。憑借這股熱潮,「邵氏」也在兩強之爭中始終處於優勢地位。為了逆轉不利的局勢,「電懋」的掌門人陸運濤親自上陣,先是花重金從「邵氏」挖走了林黛、樂蒂的當紅明星,又說服李麗華和嚴俊自組公司,最後策反李翰祥帶著凌波等一批「邵氏」的演職人員遠走台灣,組建了「國聯」。同時,兩公司大鬧「雙胞胎案」,爭拍同一題材的影片搶占市場。這種惡性競爭直到1964年雙方簽訂「君子協定」才宣告結束。不久之後,陸運濤意外辭世,「電懋」也無力再和「邵氏」抗爭,香港電影的格局就此從「楚漢相爭」變成了「邵氏」的一家獨大。

⑺ 必看中國經典電影

從1988年到1998年這1O年裡,中國電影事業發展很快,拍攝了一大批反映革命歷史、反映社會主義建設、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八女投江》、《開國大典》、《巍巍昆侖》、《百色起義》、《烈火金鋼》、《大決戰》、《開天闢地》、《紅櫻桃》、《大進軍》、《秋菊打官司》、《大轉折》、《本命年》、《龍年警官》、《過年》、《香魂女》、《鳳凰琴》、《大撒把》、《沒事偷著樂》、《男婦女主任》、《不見不散》、《花季雨季》等,一批年輕有為的導演也各自施展才華,佳作迭出。謝飛、黃健中、張藝謀、馮小剛、馮小寧、夏銅、吳貽弓、顧長衛等,他們的作品也頻頻在國內外電影節上獲獎。

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仍然不是很景氣,所出作品與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並不諧調。雖出現了一批佳作,如《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緊急迫降》、《美麗的大腳》、《和你在一起》、《首席執行官》、《沖出亞馬遜》、《卡拉是條狗》、《生活秀》、《開往春天的地鐵》、《孔雀》、《可可西里》……一批更年輕、更有為的導演顯露了頭角,如賈樟柯、王小帥、張元、陸川等,他們被稱為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他們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思考,更具魅力的藝術姿態引起了各界的關注。

如今,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是被大量的美國大片所壟斷,一大批韓日電影也在不斷地膨脹,期待中國電影能夠迅速擺脫困境,重新崛起。

⑻ 中國經典電影100部排名

國內經典電影排名前幾位的有《霸王別姬》、《無間道》、《大話西遊》、《活著》以及《我不是葯神》等等。

陳凱歌導演的作品《霸王別姬》,絕對可以說是觀眾心中的經典電影之一,而且排名非常靠前。不但劇情精彩,而且演員表演的也非常寫實,令人看過之後有種刻骨銘心的傷痛。

另外,除了以上經典電影,排名比較靠前的還有《茶館》、《大鬧天宮》、《天書奇譚》、《芙蓉鎮》、《城南舊事》等影片,都非常不錯,可以進入前一百名。

⑼ 中國經典電影排行榜

經典是有很多標準的,每個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所以,沒有確切的說法~~~

⑽ 中國十大經典電影是哪幾部

一,《少林寺》,中國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它影響的已經不只一代人,天下武功出少林,我想大多是從那時開始的吧。
二,《霸王別姬》,不知道這是不是中國最早的一部世界級電影,但它絕對是在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產影片。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看到過可以將墮落演繹的這樣華麗,用藝術舞出如此悲情的影片了。
三,《紅高梁》,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片子,在這個商業凌駕於藝術之上的時代,或許已經沒有多少人有耐性去讀懂它的內涵與風格,但是這並不影響它對於中國電影的價值,現在的老謀子已經成為中國最賺錢的導演,但在我看來,只有這一部才是屬於他的經典。
四,《東邪西毒》,它是典型的武俠片,卻又被稱為香港藝術電影的代表作,就像王家衛掩在墨鏡後的雙眼,讀不透,卻總是好奇的想要去探索。它開創了電影的另一個時代,同時也造就了香港電影另類的主流文化。
五,《英雄本色》,周潤發票房毒葯的翻身之作,吳宇森落魄十幾年後名揚天下,從此世界電影多了一個名詞,叫做暴力美學。它不止開創了一個時代,還讓我們明白,白鴿滿天才叫美,風衣持槍才叫帥。
六,《精武門》,如果說少林寺是中國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那精武門就是讓中國的俠義道真正的走向世界,從此英文世界有了第一個真正屬於中國人的單詞,它叫做功夫,而成就它的,就是中國最偉大的演員,李小龍。
七,《甲方乙方》,把這部電影放在這里似乎不太恰當,即使在馮小剛的電影中它也算不得最出色的。之所以把它排在這里,是因為它的意義非凡,從此以後,中國電影又有了新的名詞,叫作賀歲。
八,《卧虎藏龍》,從來不知道原來血腥的俠義恩仇也可以拍的這么美的,中國幾千年的武道俠情,經典無數,直到這一刻,才在大銀幕上締造出了真正的江湖,同時也第一次在好萊塢留下了華語影片的足跡。
九,《陽光燦爛的日子》,人們所追求的是成功,慨嘆的便是無法回頭的青春,曾經的荒唐年少,曾經的羞澀朦朧,這部當年的世界十大佳片,就像我們的青蔥歲月,只能追憶,不可復制。
十,《媽媽再愛我一次》,如果論影響力,或許它不應該出現在這里。我一直不喜歡台灣的影視劇,脂粉氣太重,要麼聲嘶力竭,要麼肉麻濫情,唯獨這一部,二十年後依然無法割捨。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看電影也能讓人哭的。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而且純屬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