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假婿乘龍的電影劇情
香港古裝電影《假婿乘龍》改編自傳統戲曲《春草闖堂》。
相府小姐半月與丫環春草在華山進香途中,遇吏部公子吳獨調戲,幸有薛玫庭解圍。吳獨又因擄搶而打死民女張玉蓮。薛激於義憤,亦將吳獨打死,並立即到府衙自行投案。吳尚書之妻楊夫人,到公堂逼迫知府胡進,欲將薛當堂杖斃。春草闖到公堂辯理,但胡知府認勢不認理。春草為營救薛玫庭,被迫冒認薛為相府女婿,胡知府為核實李薛關系,帶春草親到相府訪問半月,春草竭力說服小姐,認薛為婿。
知府為邀功,遣王書吏進京向李相國送信,李怪其女越禮妄為,回信否認女婿,並命胡進將薛首級解京請功。春草和半月得知,巧妙地改動回書,詞意恰好相反。胡知府得書,不敢怠慢。不再聽從楊夫人威脅,立即釋放薛玫庭,並一路旗旌耀目,鼓樂聞耳,親送貴婿上京。京都為之轟動,百官俱送禮賀,皇帝御賜匾額,李相國不得不承認此假婿為真婿。這個喜劇也就到此結束。
『貳』 演蔍頂記神龍教的香港男演員
陳小春版鹿鼎記,神龍教教主由鮑方飾演,
鮑方(1922.11.13-2006.9.22),香港演員、導演。1922年11月13日出生於江西南昌,原籍安徽歙縣[1] 。
鮑方1954年加入了鳳凰影業公司[2] 。1959年與陳靜波聯合導演《有女初長成》,1963年後獨立導演《假婿乘龍》、《畫皮》、《密殺令》等影片。1980年獲邀參演無線長劇《京華春夢》。1993年獲得中國電影藝術表演協會頒發的「特別榮譽獎」,1995年獲得「中華影星榮譽獎」。2000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的終身成就獎,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3] 。
2006年9月22日,鮑方在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因肺功能衰退病逝,享年八十四歲。
『叄』 假婿乘龍的介紹
《假婿乘龍》是1964年上映的中國香港喜劇電影,由鮑方執導,朱虹、粱珊等主演。 《假婿乘龍》講述了相府之女李半月被吏部尚書之子吳獨調戲,義士薛玫庭憤而斃之,吳母楊氏迫令知府胡進杖斃薛玫庭,春草闖堂辯理,胡知府幾經周折,促成了「假婿乘龍」的美好結局。
『肆』 求1966年鮑方導演的《畫皮》的下載地址,謝謝了
《畫皮》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畫皮》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篇目改編,是由鮑方執導,朱虹、高遠、陳娟娟、翁午主演的恐怖電影。影片講述了書生王崇文因功利心切,錯把女鬼當考官女兒收留,結果被其所害的故事。該片於1966年7月29日在香港上映。畫皮》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篇目改編,是由鮑方執導,朱虹、高遠、陳娟娟、翁午主演的恐怖電影。影片講述了書生王崇文因功利心切,錯把女鬼當考官女兒收留,結果被其所害的故事。
『伍』 火玫瑰演海潮乾爹演員表
你是問演她乾爹的是誰?以下來自網路
鮑方
鮑方(1922.11.13-2006.9.22),香港演員、導演。1922年11月13日出生於江西南昌。
鮑方1954年加入了鳳凰影業公司 。1959年與陳靜波聯合導演《有女初長成》,1963年後獨立導演《假婿乘龍》、《畫皮》、《密殺令》等影片。1980年獲邀參演無線長劇《京華春夢》。1993年獲得中國電影藝術表演協會頒發的「特別榮譽獎」,1995年獲得「中華影星榮譽獎」。2000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的終身成就獎,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
2006年9月22日,鮑方在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因肺功能衰退病逝,享年八十四歲。
1947年法律系畢業後翌年至香港,先後在永華、泰山、藝文等公司演出,後來加盟左派(親中國共產黨)的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鳳凰影業公司任演員,隨後成為導演。
1959年與陳靜波聯合導演《有女初長成》,1963年後獨立導演《假婿乘龍》、《畫皮》、《密殺令》等影片。其中自編自導自演的《屈原》頗獲好評。1978-1983年任鳳凰影片公司編導室主任。後去電視台,在《京華春夢》、《萬水千山總是情》等電視劇集中飾演角色 。
鮑方 版 無嗔(3張)
1980年獲邀參演無線長劇《京華春夢》,於1983年正式加入無線電視,主要演出父親、長輩、武林高人等類型的角色[5] 。
1992年參演電影《群英會》、《俠聖》、《夢醒時分》。
1993年參演霍耀良執導的電影《黑豹天下》,飾演師傅一角。
1996年出演TVB版《笑傲江湖》飾演風清揚,1997年參演TVB版《天龍八部》,飾演掃地僧 。
1999年拍攝《茶是故鄉濃》在廣西拍攝外景時突然中風入院,並昏迷三個月,由次女鮑起靜代其宣布退休。後來又輾轉送往深圳及香港繼續治療,同年他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的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第五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終身成就獎,2005年,當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位香港優秀演員。
2006年9月22日在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因肺功能衰退病逝,享年八十四歲。
『陸』 畫皮 古代 朱虹主演
不是連續劇,是多年前的香港電影
朱虹是當年與夏夢、石慧齊名的影後常青樹之一,曾經於《畫皮》中飾演過女鬼、《假婿乘龍》中飾演過丫環春香、《屈原》中飾演過南後鄭袖、《審妻》中飾演過素娘,忽正忽邪,宜喜宜嗔
《畫皮》也是我搜尋多年的電影,沒見市面上賣過。網上有幾家賣刻錄碟,但是畫面質量極其糟糕,也就是勉強可以看清人臉的地步,顏色非常黯淡,雜質雪花繁多;不過還能辨出朱虹妖嬈的模樣和精純的演技,也能依稀看到男主角高遠那俊秀的容貌和一貫的平靜
樓主如果搜到清晰版,請一定通知無生。先行感謝
『柒』 60--70年代經典古裝電影
金玉良緣紅樓夢、三笑、江山美人、喬老爺上轎、追魚、紅樓夢、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秋翁遇仙記、桃花扇、三看御妹劉金定、王老虎搶親、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假婿乘龍、董小宛、金鷹、獨臂刀、大醉俠、龍門客棧、雲海玉弓緣、十三太保、刺馬、少林五祖、南少林與北少林、鷹爪鐵布衫、月夜斬、情人看刀、血旗變、多情劍客無情劍、天涯明月刀、五郎八卦棍、寶蓮燈等等很多
『捌』 陳仁鑒的主要成就
鯉聲劇團創始人之一
一九五三年,陳仁鑒正式投身戲曲的改革與劇本創作。他是仙游縣鯉聲劇團的創始人之一。一九五四年夏天,陳仁鑒先生與人合作整理的《琴挑》一劇。參加福建省第二屆戲曲會演,得了大獎。同年又赴華東地區參加調演並獲獎,選入《華東戲曲劇本選》。古老的莆仙戲首次與專家學者和上海觀眾見面,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倍受贊賞。
一九五五年,陳仁鑒先生被調進了仙游縣編劇小組集中精力搞劇本創作。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餐,嘔心瀝血,刻苦寫作。他編的戲,演到哪裡,紅到哪裡,上座率極高。許多劇團爭著要他的劇本,他都有求必應。一九五六年,他寫的現代劇《大牛與小牛》、《三家林》在福建省現代劇會演中獲大獎,奪雙魁。
整理改編《團圓之後》
一九五七年,他整理改編的《團圓之後》(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被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莆仙戲這個小劇種,引起了全國劇壇的注目。一九五九年,《團團之後》作為進京獻禮劇目,譽滿京華。途經上海公演時,出現了滿城爭說《團圓之後》的盛況,《文匯報》全文刊登了該劇;在京演出期間,哲學界、史學界、文學界、戲劇界的專家學者們盛贊它「列入世界悲劇之林毫無愧色」。鯉聲劇團載譽歸來時,先後到濟南、南京、蘇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九江等地演出,受到隆重接待,到處佳評如潮。這次席捲半個中國的演出,使莆仙戲「雷響天下知」。一九六0年,該劇赴長春拍攝成舞台藝術片。之後,香港影視界改編成《同命鴛鴦》(夏夢主演)上映,影響海外;幾十年來,被改變成電視劇、各種舞台劇,盛演不衰、百看不厭。
《春草闖堂》飲譽九州
此後,陳仁鑒先生又相繼寫出了《春草闖堂》(與人合作,由他主筆)、《嵩口令》等名劇。一九七九年,《春草闖堂》進京獻演,再次飲譽九州戲苑,獲得創作與演出一等獎。專家撰文指出:「中國的月亮也是圓的」。「抬轎」一場戲的表演,更是博得了高度的評價,許多表演團體,都上門拜師學藝;全國各地有六百多個劇團上演該劇;香港鳳凰電影製片廠將其改編拍攝為故事片《假婿乘龍》,廣東潮劇院移植後赴泰演出,公主、總理都到場看戲,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評論;香港《大成》月刊載了劇本;台灣首批開放大陸的五個劇目,其中就有《春草闖堂》;香港昭英社在國際青年節上演的《春草闖堂》劇,被列為精彩節目之一。1998年,鯉聲劇團赴台灣演出《團圓之後》受到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贊譽。
為戲曲事業鞠躬盡瘁
陳仁鑒先生為戲曲的現代化和大眾化傾注了畢生精力,他不但對莆仙戲走向全國有特殊的貢獻,而且其作品在全國劇壇也享有崇高地位。他對傳統劇目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注入強烈的當代意識,以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雅於俗的完美結合,震撼我國劇壇,風靡港台及東南亞,到處常演常新,保持永久的藝術魅力。他的《團圓之後》和《春草闖堂》分別被選入王季思教授主編的《中國當代悲劇選》、《中國當代喜劇選》。全國入選兩部作品的,唯有他一人。《春草闖堂》還被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戲劇卷。他的作品被列為藝術院校教材。他晚年針對戲曲的殿堂化和貴族化,大力呼籲通俗化和大眾化。引起重視和爭論。因而更受到普遍尊重和敬仰。上海藝術研究所對他的作品的評價是「高山仰止」。中國協會認為他的代表作「是我國劇壇的閃光之作」,「但福建乃至全國的劇作家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劇協副主席郭漢城認為,他的劇目作「光照曲苑」,他本人「在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地位」。
陳仁鑒先生用畢生心血創作的戲劇精品,他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風格以及高尚的人品道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與精神財富;他為戲曲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
『玖』 鮑方74歲演龍套紅遍全國,女兒金像獎兒子奧斯卡,你怎麼看
鮑方前輩曾經經常說一句話就是,自己拍戲只是單純的喜歡拍戲,為了享受生活,並不是非常在意名利。但是鮑方前輩的女兒卻拿到了影視界的金像獎,兒子作為攝影師也拿到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實力都可見一斑。
鮑方簡介1922年11月13日出生於江西南昌。鮑方1954年加入了鳳凰影業公司 。1959年與陳靜波聯合導演《有女初長成》,1963年後獨立導演《假婿乘龍》、《畫皮》、《密殺令》等影片。1980年獲邀參演無線長劇《京華春夢》。1993年獲得中國電影藝術表演協會頒發的"特別榮譽獎",1995年獲得"中華影星榮譽獎"。2000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的終身成就獎,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
其次,現在的影視劇大都追求流量,也就是明星效應。不可否認的是,老戲骨們在影響力等方面有點日薄西山,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所以製片方更願意選擇當下的粉紅小生,哪怕這個人的演技一塌糊塗。
其實,有些代表性的「老戲骨」還是活躍在影視一線的,比如陳道明、唐國強、張國立、李保田、關海山、李立群等老一批演員都是我的偶像,真可謂越老越有味道,在圈內權威性很強,德高望重,被觀眾廣泛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