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破洪州常香玉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破洪州常香玉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3-14 22:16:55

『壹』 常香玉電視劇資源

電影九月十日才在美國公映,九月三十在香港公映,得過個把月才有資源

『貳』 常香玉破紅州原唱戲詞

1、原本太長,此處放不下,僅提供部分供參考:
站立在大軍帳傳將令,滿營里眾三軍仔細聽。
恨遼幫背信義又來犯宋,洪州城困住了十家總兵。
八千歲天波府傳下聖命,命本帥領人馬掛帥出征。
咱此番北征把兵進,軍規號令要嚴明。
臨陣三軍要聽命,不準任意違令行。
路途上公買要公賣,不準擾亂眾百姓。
前敵探馬要實稟,不準妄報亂軍情。
攻和守務要心齊整,節度不合亂軍容。
賞罰無私要公正,功過分明是非清。
立功的必定有重賞,有過的一定按律行。
咱營中可不分姐和妹,軍規也不論弟和兄。
誰要是違法抗軍令,抗軍令我定斬人頭不容情!
2、劇情介紹:
北宋時,遼邦肖天佐領兵犯界,北宋元帥楊延景和十家總兵圍困在洪洲城。楊宗保單騎突圍,回朝搬兵。朝中無人掛帥出征,八賢王趙德芳和天官寇準奉旨到天波楊府調兵遣將,佘太君以楊府無有兵將可調推辭。寇準帶八賢王溜入後花園演武廳鳴金擊鼓,穆桂英全身披掛率領楊家男女兵將威風凜凜而出。寇準採用激將法使其接了帥印,又以賞賜手法將先鋒官金印推給宗保。桂英不知夫為先鋒,宗保不知妻為元帥。校場點兵,先鋒誤卯,遇到妻子責夫的尷尬。桂英領兵來到洪洲,宗保未予父親、桂英道明,兩方相見鬧出翁媳碰面、翁參兒媳的笑話。宗保正在暗自發笑,卻遇帳內帳外、妻子父親兩處傳喚,兩方責備。肖天佐前來討戰,宗保不諳桂英之策,私自出戰,大敗而回。桂英責問,反斥桂英懼敵不戰。桂英下令軍法處置,責打宗保四十軍棍。桂英曉以軍法大義,宗保領悟妻子情意。肖天佐再來討戰,宗保獻計設伏,自己領兵迎戰,將敵誘入埋伏。桂英領兵廝殺,致使胎動腹痛。軍陣生產,背子再戰。刀劈肖天佐,解去洪洲危。
該劇又名《穆桂英大戰洪州》《破洪州》。刀馬旦為主之傳統戲。

『叄』 破洪州的其他相關

2014年7月18日晚,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大型古裝豫劇《破洪州》,演員們青春靚麗的面貌以及精湛的演技使得首都觀眾大呼過癮。
《破洪州》中穆桂英的扮演者由朱旭光飾演,朱旭光工花旦、青衣,師從豫劇大師常香玉的女兒常小玉,是常派第三代傳人,得到了兩位常派名家常小玉和高玉秋的悉心教授。楊宗保由楊歷明飾演,參加這次展演的主要演員都是去年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的豫劇本科生。
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復排的由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主演的《破洪州》是一出以楊家將抗遼的敵我矛盾為背景,以穆桂英和楊宗保這一對少年夫妻的內部矛盾為主線的喜劇。楊宗保和穆桂英本來是感情很好的夫妻,可是在這一次戰役中,他們又是元帥和先行官的關系,當時的社會倫理觀念是「夫唱婦隨」,可是這一回卻是做了先行官的丈夫,要服從做了元帥的妻子。也因為這一個微妙的關系和矛盾,才交織出動人的喜劇來。
大型古裝豫劇《破洪州》講述了北宋時,楊延昭被遼將白天祖於洪州,楊宗保突圍回朝搬兵,因朝中無兵可派,八賢王央請余太君發兵。太君不滿宋王聽信讒言,殘害忠良,而且孫媳婦穆桂英身懷有孕,不忍斷然令其率兵出征。但寇準運用機智激起穆桂英的愛國鬥志,慨然應允馳救洪州之圍。穆桂英褂帥,楊宗保為先行官,宗保因見女將褂帥,宗保不服調遣,違反軍令,即欲問斬,經眾將與楊延昭求情,方蒙赦免。桂英無奈責打宗保四十軍棍,以肅軍紀。退帳後,桂英對宗保婉言勸導,宗保被桂英的真誠所感動,夫妻和好,二人同心殲敵。白天祖幾次挑戰不成,銳氣漸失,桂英俟戰機成熟,即統精兵力戰強敵,終於殲滅白天祖全軍,解了洪州之圍的故事。

『肆』 常香玉都有哪些作品呀

《拷紅》《白蛇傳》《花木蘭》《破洪州》《大祭樁》《五世請纓》

『伍』 桑振君與常香玉誰的藝術水平更高

遙想一年前,我們曾經期望用鏡頭來記錄一代宗師的風采,製作一個系列。走訪了許多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他們大多身體狀況不佳不能前來。常老當時正在北京住院,她最終答應前來,或許許多人還記得那期節目中她的神采飛揚,以及那件把她映照的分外燦爛的桃紅色的襯衫。其實,那時她的身體狀況已經很不樂觀,所有的劇組成員都知道,常老做客節目一方面是為了不讓幾次三番邀請她的編導為難,同時也為了把生命中最後的美好留給觀眾,傳授她的人生經驗。四個小時的錄制,老人絲毫沒有露出半點疲憊感,幾次提醒老人停下來歇歇,老人都不願麻煩大家,耽誤時間。那晚,老人猶如在舞台,精神飽滿,回憶了71年的演藝生涯以及伴隨其中的激情與浪漫。我們和老人結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緣,也深深地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動,祈禱她能夠平安。
2004年的元旦,當我們正在為元旦特別節目「溫暖2003」籌備忙碌尋找嘉賓的時候,我們又一次想到了常老。上次節目之後,她一直在北京治療,據說老人家每天還在練功,真正達到了「曲不離口」的境界。再次見面,常老已經遠沒有半年前那般精神,但是她依然欣然答應要參與節目,與大家共享「溫暖」。錄制的前一天,她的病情突變,身體的狀況容不得老人家再次顛簸與長時間地座談。於是面對面的夢想擱淺。但是我們依然拍攝了老人在家中養病的畫面,她的言語中依然是奮力堅持和從容不改。
兩次相聚,老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再次翻看影像,我們依然會淚留滿面,不僅僅是因為感動,還因為一種跨年齡的情感,我們體味到了她的可親與可愛。但是她已經悄然離去,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再次打開記憶的閘門,來翻看她的藝術之旅,領悟她的人生經驗。
九歲入行 執著一生
常香玉出生於一個藝人家庭,9歲隨生父張福仙搭班學戲,拜翟燕身、周海水為師並隨義父姓改名為常香玉。八九歲的時候正是出嫁做童養媳的年齡,為了躲避舊社會女人的悲慘命運,父親選擇讓她進入戲曲行當。但是,在舊社會唱戲被歸為三教九流之列,演戲的人也被侮辱地稱為「戲子」意為下賤。常香玉卻對豫劇樂此不疲,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強烈的熱愛。她說父親是她的啟蒙老師,常派唱腔就是父親為自己改制的,他的教育原則是「戲是苦蟲,不打不成」,「成」了的常香玉贊賞父親的卓識和遠見。
10歲登台,13歲主演6部《西廂》,那時的常香玉已經名滿開封,用她自己的話說:「那時候我就有身價了,一個月就能掙八塊大洋了。」但是,她決不向權貴和惡勢力低頭。她舉了個例子,一次,有個幫頭娶小老婆,要她去唱堂會。沒辦法只能去,在現場唱的是一出悲劇《孔雀東南飛》,流氓大怒,要動手打她,她跳到桌子上,把手裡的兩枚戒指吞到肚子里用自殺來表示憤怒,進行抵抗,幸好後來被搶救。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19歲那年的一場新戲表演中,陳憲章與常香玉邂逅。演出結束後,大家紛紛發表意見。陳憲章見解獨特且頗具幽默感,常香玉對這個才華橫溢的青年有了好感。但是,此時的陳憲章已經有了家室,相見只能恨晚。但是,常香玉並不介意陳憲章的身份,陳憲章也按奈不住內心的喜歡,於是兩人開始了戀愛。常老羞澀地講述兩人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情景,他以給她剪指甲為由牽了她的手,誰知道這一牽就是一生。
兩人的婚姻受到了常香玉父母以及各方面的阻礙,但是常香玉卻堅持自己的選擇。婚前,常香玉與陳憲章約法三章,一是她不嫁當官的人,二是不給別人當小老婆,三是不能因為她是個唱戲的就看不起她。陳憲章一一答應,與前妻離婚,並且解甲歸田,專心為常香玉的事業奔波,甚至包攬了整個家務。同時,他開始教妻子識字讀書,為妻子寫作劇本,《花木蘭》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幾年前,陳老去世。子女們回憶父親重病住院的日子說,那是他們見過的世間最動人的愛情。那段時間,常老每天都要去醫院陪伴老伴,每每離別他們總是用深深的吻來表白內心的憐愛與不舍。老伴去世許久她還常常會念叨:「你爸那麼聰明的一個人,他怎麼就不發明一種葯,讓我們倆同時一天死?」陳老先生在彌留之際也交待子女要照顧好母親,那是他走後最大的擔憂。
子承母業艱難與遺憾
常老在節目中感嘆自己此生有兩大遺憾,一是沒能夠盡所能照顧家庭,照顧孩子和丈夫,女兒也在節目中說母親讓他們感覺陌生;其二是子女沒能夠將常派豫劇傳承下去,而眼看著自己就要面對生命的盡頭和藝術的盡頭。小女兒在母親看來是天生唱戲的料,但是她偏偏不喜歡,於是採用了逃避的戰術,逃避到了國外。為此,母女產生很多矛盾和不解。如今,女兒歸來,已經為人母的小女感悟到:「母親從九歲開始做的事情是她的生命,繼承她的事業比為她端茶倒水更能夠讓她溫暖。」金發碧眼的小孫女在現場唱了一出《花木蘭》,頗有姥姥的強調和神采。女兒用實際行動來解除母親的遺憾和擔憂,但是無人能夠完整地傳承常派唱腔依舊是她的遺憾。
先天下之憂而憂
每每到國家危難的時候常香玉總是能夠挺身而出,捐錢捐物。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劇社巡迴西北、中南、華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斗機一架,有「愛國藝人」之稱。如今,這一事跡已被小學課本收錄,文章的名稱為《「香玉劇社」號飛機》。去年非典時期,她又拿出幾萬積蓄捐給醫務工作者,表達她的「急國家之所急」的熱情。但是,身邊熟悉的人都知道,常老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為伴,沒有享受過物質上的極大豐富。她的衣服都是補了又補,縫了又縫的舊衣服。她的學生也說,老師家裡至今都是石灰牆,刷的綠漆,水泥地面。冬天的時候,就吃白菜、蘿卜。即便是已經仙逝,也告誡子女身後事從簡,不要驚動更多的人。
與最愛的人團圓
老人一生「戲比天大」,致力於豫劇事業,留下了諸多經典:《花木蘭》、《拷紅》、《白蛇傳》、《斷橋》、《大祭樁》、《破洪州》、《五世請纓》和現代戲《漳河灣》、《母親》、《人歡馬叫》、《紅燈記》、《杜鵑山》、《柳河灣》。戲幕合上,老人悄悄離開,悲傷之餘我們默默地為她祝福,因為那將是她與戀戀不舍的愛人的重逢…… 文/周敏

『陸』 老豫劇電影常香玉白蛇傳全場,有沒有,

壓縮包已經上傳到網路網盤了,

在你的提問里可以看得到附件

點擊下載就可以下載或轉存自己網盤里了,下載後直接解壓就可以了,

不需要解壓密碼的。

如果感覺好請採納為【滿意答案】


如果使用手機查看網頁,有可能看不到附件,請要用電腦查看下


『柒』 常香玉的主要作品

劇目名稱首演時間飾演角色備注打土地1938年2月5日青衣農婦豫劇第一個現代戲秦雪梅弔孝1945年秦雪梅拷紅1945年紅娘花木蘭1952年花木蘭第一屆戲曲觀摩匯演榮譽獎,後被拍成電影桃花庵1956年8月竇氏大祭樁1956年黃桂英五世請纓1957年12月12日佘太君破洪州1959年穆桂英參加河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匯演三哭殿1959年12月1日銀屏公主游龜山1961年胡鳳蓮朝陽溝1964年栓保娘現代戲李雙雙1964年5月30日李雙雙現代戲人歡馬叫1965年6月9日吳大娘後被拍攝為電影紅燈記1974年10月9日李奶奶現代戲斷橋1980年4月9日白素貞柳河灣1981年12月郭大腳

『捌』 經典豫劇劇名

1、穆桂英掛帥

講的是北宋年間楊家將的事,唱的是報國忠君的大戲,那一年,楊家將屢次擊潰遼軍,保住了大宋朝的大好河山,天下太平二十餘載。怎奈昏君無道,聽信奸佞讒言,佘太君攜子孫辭官河東,這一去就是二十餘年。

不久,遼東安王起兵造反,率軍侵犯邊關,邊關告急,佘太君聽說後,曾派楊洪去探軍情。雖然此時的天波府沒有兵權,辭官回鄉,但是佘太君一直心系國家。楊洪回來之後,稟報軍情,佘太君聽說後心裡非常擔心,不知道是何人領兵作戰。

於是把楊宗保,穆桂英等人召集起來商討如何應對,眾人商議之後,決定派遣文廣、金花進入汴京城內打探。文廣、金花進入汴京城內,正看見張貼皇榜,校場比武點兵,兩人商量後便進入了校場。這時候主持點兵工作的正是堅持王強,他有自己的小算盤,想要他的兒子王倫做將軍。

2、對花槍

講的是隋朝末年,羅藝少年時,進京赴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薑桂芝父親救回家中,並讓女兒薑桂芝向羅藝傳授姜家花槍,二人一同練習花槍,彼此愛慕,由姜父做主,結為夫妻,一年後,羅藝再次赴京應試時薑桂芝已身懷有孕。

離別後,音訊難通,薑桂芝父母亡故,攜子離開家鄉,流落在龍口村,隋朝戰亂四起,羅藝投奔瓦崗寨,又娶秦氏,生子羅成。四十年後,瓦崗寨史大奈,責於秦氏和兒子羅成,又怕在眾人面前有失自己長者尊嚴。

3、花木蘭

講的是北朝時番邦犯境,邊關告急。花木蘭的父親列名徵兵軍帖。木蘭慮及老父體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決定女扮男裝,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從軍。木蘭辭別雙親,披星戴月,快馬加鞭,奔赴邊關。

途中,她還結識了幾個朋友,全是應征入伍的戰士,相伴同行。他們在接近前線時,忽聞戰鼓齊鳴,殺聲震天,魏軍正與敵兵交戰,突力子等三人夾戰魏軍賀元帥,木蘭一馬當先,殺退敵人。從此,她便得到賀元帥的賞識。

戎馬倥傯,十二年過去,身經百戰的木蘭已晉升為將軍。某夜,木蘭外出巡營,忽聽群鳥飛鳴,她料想必是敵兵前來偷襲,驚起宿鳥。便稟告元帥,建議四面埋伏,智擒敵酋。果然,敵軍中計,突力子被擒。

元帥擬為木蘭封官進爵,並把愛女許與將軍。木蘭不慕官爵,更不能與元帥之女成婚,只求賜與千里馬,回故鄉探親。木蘭返回桑梓,脫去戰時袍,換上舊時裝。朝廷冊封木蘭為尚書郎,元帥率領眾將,抬著禮物,親臨花家,請見花木力將軍。

木蘭出堂,相見之下,元帥驚訝不已。於是,木蘭細述從軍經過,元帥盛贊木蘭不愧是一位巾幗英雄。

4、三上轎

講的是明萬曆中期,首相張居正之子張秉仁見同窗李通妻崔氏貌美,心懷不良,邀李赴宴,將其毒死。李父鳴官,知府黃成玉畏張之勢,斷崔氏為張妾。

崔氏先索壓轎銀三千兩以養公婆。再約事三件,一請知府為媒,二要新人房中免去燈火,三要張秉仁披麻載孝為李送葬。張皆從之。

將上轎,不忍離公婆,幼子;上而復下者凡三,最後決別而去。夜入洞房刺殺張秉仁遂自刎身亡。《三上轎》正是崔秀英懷揣利刃,哭別李桐靈堂、公婆、嬌兒的場面。抓住「三哭三別」的剛烈不屈,唱腔表演愈發悲壯感人。

5、桃花庵

豫劇《桃花庵》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傳統劇目,許多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都曾演唱過此劇。其中,尤以桑振君大師的演唱別具一格。該劇充分體現了桑派藝術「口伶齒利,字乖音巧」的演唱風格和閃、滑、搶、離的演唱技巧,成為桑派的優秀代表劇目之一。

講的是一段跨越十六年時間的悲歡離合故事。九盡春回之時,竇氏登門樓思念自己十餘年前離家的丈夫張才,恰逢知府蘇昆之子寶玉經過門前,竇氏因其酷似丈夫張才,便把他認為義子。時光荏苒。

四年後的一天,貧婆王桑氏長街叫賣衣衫,竇氏認出此衫乃是張才之物,一再逼問,王桑氏道出實情。原來舊衣來自虎丘山桃花庵女道姑陳妙善處。竇氏遂與小郎以燒香為名前往桃花庵中。在庵中,竇氏探問妙善,妙善極力隱瞞。

竇氏又設計與妙善結為金蘭,將她請至家中。在竇氏的旁敲側擊、一再追問下,妙善只得道出當年隱情。原來十餘年前,張才虎丘逛會偶遇妙善,兩情相悅,在桃花庵內成就魚水之歡。不料三月後,張才染病身亡,妙善也身懷有孕。

產下男嬰。妙善托貧婆王桑氏將男嬰送與他人,並且用張才的外衣包裹著嬰兒。道出實情後,竇氏與妙善盡棄前嫌,兩人又從王桑氏口中得知,知府之子便是當年她轉送的男嬰,也就是四年前竇氏認下的義子寶玉。此刻,寶玉高中狀元。

竇氏與妙善到蘇府認子,蘇夫人不允。三人爭執起來。寶玉深明大義,生養之恩皆不敢忘,於是一子認下三母,一家團圓,皆大歡喜。由於幾位主要演員的唱功和表演功底十分深厚,嗓音清脆、明亮、甜潤、俏麗,且隨著劇情時而婉轉、時而高亢。

時而緊張,時而松緩,或如泣如訴,或如珠玉落盤,清脆分明,擲地有聲。尤其是苗文華扮演的竇氏,扮相俊美,舉致優雅,持重大方,風格委婉俏麗,一亮相便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叫好。

她的演唱委婉細膩、字乖韻巧,以情傳聲,聲情並茂,使觀眾能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而引起共鳴。再加上劇情的輾轉起伏,絲絲入扣,深深吸引著觀眾,精彩之處不時爆發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