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曲劇五福臨門表演者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曲劇五福臨門表演者

發布時間: 2023-05-24 12:21:28

1. 楊帥學師父是誰

楊帥學畢業於河南省戲曲學校。
主要作品
其中,在《陳三兩》中飾魏朋,《風雪配》中飾嚴俊,被中央電視台製作並收入《中華戲曲精品庫》;另外在《曲魂》、《五福臨門》、《望江亭》、《花子情》、《卷席筒》、《鄭八怪聯親》、《龐酒壺坐轎》等劇目中擔任一號男主角。
1990年主演的《曲魂》獲省第三屆戲劇大賽表演三等獎;
1994年主演的《阿Q夢》獲省首屆曲劇熒屏賽表演金獎;
1999年《閆家灘》一劇(飾一號角色"王二")由中央電視台和河南省電影公司合拍成戲曲電影,並獲中國電影"華表獎",為河南在此獎項上信指填補了空白;同年在《借牛》中飾主角"陳抓勾",由中央電視台拍攝電視電影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多次播放; 2000年9月,他隨河南省委、省政府慰問團赴新疆建設兵團慰問演出;10月,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錄制並多次播放了他演唱的唱段專輯;
2001年代表河南省參加"第三屆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全國名丑薈萃演出;同年又參加了由河南省政府組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的"中原北京新年歌會大型文藝晚會";
2002年7月他表演的摺子戲《酒醉望江亭》,參加了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首屆地方戲曲精品摺子戲評比展演暨戲曲青年演員大賽"並獲三等獎;同年11月,第546期《中國戲劇》刊登了他的封面人物照片及評論文章--"曲劇及楊帥學的阿Q情結";
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和2005年7月他三次在中央電視台11頻道《名段欣賞》欄目為我團爭取了二十八集的專輯節目,使曲劇劇種和曲劇演員在全國得到了很大宣傳。
2003年8月由其策劃並領銜主演的全國第一部六集河南曲劇電視連續劇《鄭八怪聯姻》,由中央電視台影視中心投資拍攝,央視11套節目里多次播出;9月由其主演的獨角戲《阿Q夢》獲第二屆"全國國花杯中青年演員戲曲表演大賽十佳名丑"金獎榜首;11月獲河南省首屆聽眾最喜愛的"十大青年戲曲演員"的稱號;
2001年、2002年、2003年由其主滑尺配演的《阿Q與孔乙己》一劇三次晉京,國家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分別召開了專家困敗座談會,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錄制並多次播放;
2003年4月獲得了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河南曲劇"梅花獎"第一人。
2003年12月,在河南省第二屆曲劇演員大賽中獲得銀獎。
2006年4月河南省各界青年紀念"五四"運動87周年暨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表彰大會上,河南省曲劇團青年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河南曲劇第一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楊帥學被團省委授予"河南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榮譽稱號。他也是此次被表彰的10名"河南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 和90名"河南省新長征突擊手"中惟一的藝術界的代表。
2006年9月--11月參加了由國務院艾防辦主辦的《飄揚的紅絲帶》一劇在甘肅、山西、寧夏、青海、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安徽、湖北、重慶、廣西、貴州、北京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33個市、縣、區演出33場,行程25000公里,雖然本人在劇種飾演的是一個小角色,但在演出中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大戲結束後還要為觀眾唱上幾段清唱,每到一地都受到了當地的好評。

2. 五福臨門,美麗人生,出神入化連句

(1)春節祝您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馬年新年吉祥如意!
(2)一口氣念完有驚虧腔喜:我祝你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蔽耐四的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彩生活八面威風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里有緣萬貫家財新年快樂送你一樣精心備制的新年禮物!用絢彩的心情包裹,繽紛的祝福盛載,甜蜜的期盼纏繞,裝滿節日的喜慶與快樂,用吉祥的雪花傳送。
(3)布吉祥:我們一家人,兩個鍋,三雙筷子,四方土地,五福臨門。宏空春
(4)祈福日到!金龍賀歲,歡樂祥瑞。金龍扣門,五福臨門。金龍出洞,財源涌動。金龍戲珠,好運連珠。金龍祈福,拜年送福。金龍飛舞,闔家幸福!

3. 周玉珍的人物經歷

從藝以來,周玉珍在近200個劇目中任主演,《紅色娘子軍》中飾吳青華、《紅燈記》中飾李鐵梅、《沙家浜》飾阿慶嫂等。 以上劇目和唱段在中央電台播放,並錄製成盒式帶與唱片發行海內外。藝術成就已選入《中國文藝家傳集》、《新鳳霞與弟子專輯》、《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化藝術界 大辭典》、《國家人事部專家大辭典》、《河南先進模範名錄》、《科學中國人·中國專 家人才庫》等書。創立了曲劇獨特的周派藝術風格。
1952年前登台飾《雲樓會》中陳妙常被譽為「八歲紅」。後從山西文進曲劇團調入河南澠池曲劇團。1959年主演《 摘蘋果》獲省一等獎。1973年調洛陽地區曲劇團任副書記。1975年主演《拒台內外》參加全國調演,1981年主演《背靴訪帥》中飾柴郡主拍成彩色戲劇影片和電視,並赴京匯報,受到好評,被《戲劇報》、《電影報》、《香港大公報》譽為「洛陽牡丹又一枝」。
1985年應聘汝州曲劇團任書記、汝州市文聯副主席。1988年調河南省曲劇團演員。1991年合編《宋 江殺惜》、《小倆口借驢》、《周仁獻嫂》等劇。1993年主演《五福臨門》獲中央「五個一」工程獎等。同年改編、主演並設計唱腔的《小二姐做夢》獲曲劇大賽「金牌頭名」。1994年主演《寇準背靴》赴台灣獻演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勞模」。
主演的《殺齊王》獲(五六年)首屆河南省觀摩匯演演員獎、《雙晨花》省、地一等獎、《好媳婦》、《劉海砍樵》獲地.市一等獎、《櫃台內外》獲中央文化部、河南省、洛陽地區三級大獎、自編、自演《小二姐做夢》獲河南曲劇金牌頭名、《五福臨門》獲河南省會演、中國《金三角》會演、中國《人口文化》、中央《五個一工程》等獎、省委《嘉獎令》。並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被評劇大師新鳳霞收為高徒,代乃娣、黃苗子、吳祖光等國內外名家題詩贈畫。

4. 五福臨門的導演簡介

張石川(1890—1953),原名偉通,字蝕川,浙江寧波人,導演、電影事業家。他少年喪父,隨舅父經潤三到上海經商,先後供職於華洋公司、美化洋行。自學英語槐游,熟諳經營之道。
張石川是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是中國第一代電影導演的中堅,一生共導演150多部電影。他的影片傾向於「處處惟興趣是尚,以冀博人一樂」,較多地偏重於商業利益,以娛樂片為主。
他的影片大部分為社會言情影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蘭》、《啼笑因緣》等,故事性強,通俗易懂,受改明乎到市民觀眾的歡迎。
1928年後導演十八集神怪武俠片《火燒紅蓮寺》,在上海電影界引起競拍神怪武俠片的潮流。
1931年美國有聲影片輸入中國後,他導演了以蠟盤配音的中國第一部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
張石川憑著良好的英文功底,專攻西洋影戲的導演技巧,在早期電影藝術上的探索功不可沒,如《核悉一夜不安》運用了特寫鏡頭和動畫特技,而《橫沖直撞》中使用了多機位剪接的手法,更突顯了電影的特性。他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導演藝術家。
不可否認,張石川與左翼合作的決心並不堅定,而與國民黨有著更多的聯系——但這些都與他對中國電影的貢獻無關。
1953年7月8日,張石川先生在上海病逝,享年64歲。

5. 請推薦好看的中國老電影

黃英姑 白蓮花 歸心似箭 滿山紅葉似彩霞 今夜星光燦爛
最後八個人 第二次握手 戴手銬的旅客 梅花巾 神秘的大佛 天雲山傳奇 霧都茫茫 。。。太多了,再給你一個目錄:
1. 中國1979:歸心似箭(李俊)
2. 中國1978:小街(楊延晉)
3. 中國1978:剪輯錯了的故事(楊延晉)
4. 中國1980:小花(黃建中)
5. 中國1980:巴山夜雨(吳貽弓)
6. 中國1980:天雲山傳奇(謝晉)
7. 中國1980:三個和尚
8. 中國1981:廬山戀
9. 中國1981:西安事變(成蔭)
10. 中國1981:鄰居(謝非)
11. 中國1981:喜盈門
12. 中國1981:沙鷗(張暖昕)
13. 中國1981:巴山夜雨(吳貽弓)
14. 中國1981:人到中年(王啟明、孫羽)
15. 中國1982:牧馬人
16. 中國1982:少林寺
17. 中國1982:駱駝祥子(凌子風)
18. 中國1982:沒有航標的河流(吳天明)
19. 中國1982:許茂和他的女兒
10. 中國1982:城南舊事(吳貽弓)
11. 中國1983:鄉音(胡炳榴)
12. 中國1983:一個和八個(張軍釗)
13. 中國1984:人生(吳天明)
14. 中國1984:紅衣少女(陸小雅)
15. 中國1984:邊城(凌子風)
16. 中國1984:黃土地(陳凱歌)
17. 中國1985:獵場扎撒(田壯壯)
18. 中國1985:高山下的花環
19. 中國1985:青春祭(張暖忻)
20. 中國1985:良家婦女(黃建中)
21. 中國1986:黑炮事件(黃建新)
22. 中國1986:野山(顏學恕)
23. 中國1986:芙蓉鎮(謝晉)
24. 中國1986:人鬼情(黃蜀芹)
25. 中國1986:孫中山(丁蔭楠)
26. 中國1986:盜馬賊(田壯壯)
27. 中國1986:湘女瀟瀟(謝飛)
28. 中國1987:老井(吳天明)
29. 中國1987:紅高粱(張藝謀)
30. 中國1988:棋王(滕文驥)
31. 中國1988:孩子王(陳凱歌)
32. 中國1989:本命年(謝飛)
33. 中國1989:晚鍾(吳子牛)
34. 中國1989:百色起義(陳家林)
35. 中國1989:開國大典(李前寬)
36. 中國1990:菊豆(張藝謀)
37. 中國1990: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夏剛)
38. 中國1990:過年(黃建中)
39. 中國1990:雙旗鎮刀客(何平)
40. 中國1990:北京,你早(張暖昕)
41. 中國1990:血色清晨(李少紅)

6. 誰有河南地方戲劇情介紹

河南地方戲興起大約在明末清初,發展至今,除豫劇、曲劇、越調三大劇種外,各種劇種達二十一多個,常年演出的專業表演團體近200個,所有劇種演出的傳統劇目達4000多個,每年演出場次達4萬余場。近年來,新編的歷史劇和現型改代戲十分繁榮,每年立上舞台的新戲80台左右,一大批新的表演藝術人才不斷涌現,許多新編的劇目在全國獲得各種獎勵,影響很大。
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產生於明末清初,多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喜愛。其發展速度迅速,流布地域不斷擴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分支:有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還有活動在漯河、許昌、周口一帶的沙河調。豫劇演唱以名角為主,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陳素貞、馬金鳳、閆立品、崔蘭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陳派明快清新,馬派剛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閆派細膩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亮喚豫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才於歷史小說和演義。如封神戲、三國戲、瓦崗戲、包公戲、楊家將戲和岳家將戲,還有很大一部分描寫婚姻、愛情、倫理道德的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使豫劇事業又有了新發展。如《朝陽溝》、〈小二黑結婚〉、《人歡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試夫〉、〈紅果,紅了〉、〈風流才子〉、〈王屋山下〉、〈能人百不成〉等,這些劇目,都是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風格在全國獲獎。 豫劇一向以唱見長,在劇情的節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暢淋漓,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朴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由於豫劇的獨特風格,使豫劇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演出團體遍及全國十六個省、市、自治區,約200多個,僅每年躍在河南省的業余團體,達兩千多個,目前,豫劇已成為全國劇團數量最多的第一大戲劇劇種。

目前,活躍在河南省演出市場的豫劇表演團體有110多個,主要有: 河南省豫劇一團,以演出傳統劇目為主,劇目有〈五世詛纓〉、〈清風亭〉等,演員陣容強大,著名演員有谷秀榮、李金枝、王慧、李樹建等。團長李樹建,電話:0371-5728640; 河南省豫劇三團,以演現代戲為主,主要劇目有:〈朝陽溝〉、〈小二黑結婚〉、〈紅果,紅了〉、〈螞蜂庄的姑爺〉等,主要演員有馬蘭、郭建民、辛愛等,團長馬新升,電話:0371-3932735; 鄭州市豫劇團,代表演員有王希玲、馬剛良、王寬等,團長王希玲,電話:0371-7974818。 其它較活躍的劇團有:河南省豫劇二團、洛陽市豫劇團、許昌市豫劇團、安陽市曲劇團、商丘市豫劇團、新鄉市豫劇團、濮陽市豫劇團、周口地區豫劇團、焦作市豫劇團等。

曲劇
曲劇是在河南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是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後發展成高台曲,出現了一大批戲班,演出的傳統劇目200個左右,一般多以民間故事、家庭生活、兒女戀情為主要題材,唱詞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主要代表劇目有:〈胭脂〉、〈閆家灘〉、〈陳三兩爬堂〉、〈卷席筒〉、〈風雪配〉、〈寇準背靴〉等,主要名角有:張新芳、王秀玲、高桂枝等。曲劇的現代戲代表劇目有〈酷情〉、〈李豁子〉、〈五福臨門〉等,劇目以生、旦、丑為主,擅長唱功戲,其唱腔曲牌有150多個,表現活潑歡快情緒的有〔銀扭絲〕、〔太平年〕、〔垛子〕等,表現悲傷哀嘆情緒的有〔在漢江〕、〔詩篇〕等,表現激昂憤慨情敬租凱緒的有〔陽調〕等,根據劇情和人物情感的需要,可將幾種不同調門的曲牌組合,其唱腔朴實自然、悠揚纏綿,抒情性強,生活氣息濃郁。

經常活躍在演出市場的劇團有河南省曲劇團,該團陣容強強大,老一輩藝術家有張新芳等,中青年演員有:胡希華、李振乾、周玉珍、楊帥學、劉艷麗等,常演的劇目有《寇準背靴》、《李豁子》、《屠夫狀元》等,團長王正卿,電話:0371-5954383。

其他如鄭州市曲劇團、南陽市曲劇團、洛陽市曲劇團,也都影響較大。

越調
越調主要流行於河南南部、東部,影響較大的演員有申鳳梅、毛愛梅,各表演行當一般以唱取勝,表演質朴粗獷,生活氣息濃厚。越調傳統劇目有500多個,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有《收姜維》、《諸葛亮弔孝》、《李天保弔孝》、《白奶奶醉酒》、《三請諸葛》等,新編的現代戲有《扒瓜園》、《賣籮筐》、《吵鬧親家》等。 越調原有的傳統戲結構嚴陣以待格,唱詞少,道白多,語句比較文雅深奧,唱調按一定的曲牌和調門演唱,根據說唱故事和小說新編的劇目,唱詞多,道白少,通俗易懂。唱腔曲牌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調口的說法,現代音樂唱腔一般以真嗓為主,假嗓為輔,唱詞多七字、十字格律。

越調的主要劇團有河南省越調劇團,該團常年活躍在豫南、豫西一帶,以中青年演員為主。其他許昌市越調劇團、社旗縣越調劇團,也比較活躍。

其他劇種
河南流行的其他劇種有大平調、懷梆、懷調、宛梆、大弦戲、落腔、道情、墜劇、四平調等,這些劇種,音樂唱賦地方色彩,其演出活動各有自己的范圍區域,深受當地觀眾喜愛。

7. 曲劇 拉荊笆 下載

學知網有免費500G戲曲資料下載,有您要的曲劇免費下載,不過要注冊的。
www.downknow.com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河南曲劇/曲劇全場/張新芳《拉荊笆》/拉荊笆 A.rm [0] 106.4MB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河南曲劇/曲劇全場/張新芳《拉荊笆》/拉荊笆 B.rm [0] 87.9MB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河南曲劇/曲劇全場/張新芳《拉荊笆》續集/拉荊笆(續集)A.rm [0] 103MB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河南曲劇/曲劇全場/張新芳《拉荊笆》續集/拉荊笆(續集)B.rm [0] 74.6MB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河南墜子/墜子/河南墜子 郭永章《拉荊笆》.mp3 [0] 11.8MB
學知網的其他免費下載的曲劇資料:
├—曲劇全場
│ ├—《三娘教子》
│ │ 三娘教子.rmvb
│ │
│ ├—《驚蟄》
│ │ 驚蟄01.rmvb
│ │ 驚蟄02.rmvb
│ │
│ ├—蘭文祥《包公辭朝》
│ │ 包公辭朝1.rm
│ │ 包公辭朝2.rm
│ │ 包公辭朝3.rm
│ │
│ ├—周玉珍 李振乾《千里送京娘》
│ │ 周玉珍 李振乾《千里送京娘》.rm
│ │
│ ├—周玉珍 李振乾《跑汴京》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A.rm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B.rm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C.rm
│ │
│ ├—周玉珍《賢良女勸賭》
│ │ 周玉珍《賢良女勸賭》.rm
│ │
│ ├—夏金亭 曹桂英《小寡婦上墳》
│ │ 夏金亭 曹桂英《小寡婦上墳》.rmvb
│ │
│ ├—張新芳《拉荊笆》
│ │ 拉荊笆 A.rm
│ │ 拉荊笆 B.rm
│ │
│ ├—張新芳《拉荊笆》續集
│ │ 拉荊笆(續集)A.rm
│ │ 拉荊笆(續集)B.rm
│ │
│ ├—張新芳《祭塔》
│ │ 張新芳《祭塔》全劇.rm
│ │
│ ├—張新芳《秦香蓮後傳》
│ │ 秦香蓮後傳 A.rm
│ │ 秦香蓮後傳 B.rm
│ │
│ ├—張新芳《荊釵記》
│ │ 荊釵記1.rm
│ │ 荊釵記2.rm
│ │
│ ├—張新芳《陳三兩》
│ │ 陳三兩01.rm
│ │ 陳三兩02.rm
│ │
│ ├—張曉鳳《淚灑相思地》
│ │ 淚灑相思地01.rm
│ │ 淚灑相思地02.rm
│ │
│ ├—張曉鳳《花庭會》
│ │ 花庭會上.rm
│ │ 花庭會下.rm
│ │
│ ├—楊帥學 胡希華《閻家灘》
│ │ 閻家灘01.rm
│ │ 閻家灘02.rm
│ │
│ ├—楊帥學《李豁子結婚》
│ │ 李豁子結婚1.rm
│ │ 李豁子結婚2.rm
│ │
│ ├—楊帥學《草人媒》
│ │ 草人媒01.rmvb
│ │ 草人媒02.rmvb
│ │
│ ├—楊帥學《鄭八怪聯親》
│ │ 鄭八怪聯親01.rm
│ │ 鄭八怪聯親02.rm
│ │ 鄭八怪聯親03.rm
│ │ 鄭八怪聯親04.rm
│ │ 鄭八怪聯親05.rm
│ │ 鄭八怪聯親06.rm
│ │
│ ├—楊帥學《阿Q與孔乙己》
│ │ 阿Q與孔乙己01.rm
│ │ 阿Q與孔乙己02.rm
│ │
│ ├—河南省曲劇團《五福臨門》
│ │ 五福臨門 (周玉珍 高桂枝 李振乾)A.rm
│ │ 五福臨門 (周玉珍 高桂枝 李振乾)B.rm
│ │
│ ├—海連池《卷席筒》
│ │ 海連池 《卷席桶·上》.rm
│ │ 海連池 《卷席桶·下》.rm
│ │
│ ├—海連池《卷席筒續集》
│ │ 海連池 《續卷席桶·上》.rm
│ │ 海連池 《續卷席桶·下》.rm
│ │
│ ├—海連池《孤男寡女》
│ │ 孤男寡女01.rm
│ │ 孤男寡女02.rm
│ │
│ ├—王少坤《三子爭父》
│ │ 三子爭父A.rm
│ │ 三子爭父B.rm
│ │ 三子爭父C.rm
│ │ 三子爭父(續集)A.rm
│ │ 三子爭父(續集)B.rm
│ │
│ ├—王福忠《洛陽令》
│ │ 洛陽令01.rm
│ │ 洛陽令02.rm
│ │
│ ├—王秀玲 張香蘭《龐酒壺坐轎》
│ │ 龐酒壺坐轎01.rmvb
│ │ 龐酒壺坐轎02.rmvb
│ │
│ ├—王秀玲《游鄉》
│ │ 王秀玲《游鄉》.rm
│ │
│ ├—王秀玲《風雪配》
│ │ 風雪配01.rm
│ │ 風雪配02.rm
│ │
│ ├—王榮光《劉備哭靈》
│ │ 王榮光《劉備哭靈》.rm
│ │
│ ├—白均選《桂香勸母》
│ │ 白君選《桂香勸母》(又名 小姑賢).rm
│ │
│ ├—胡希華《屠夫狀元》
│ │ 屠夫狀元01.rm
│ │ 屠夫狀元02.rm
│ │
│ ├—馬 騏 周玉珍《背靴訪帥》(電影)
│ │ 馬騏 - 背靴訪帥 1.rm
│ │ 馬騏 - 背靴訪帥 2.rm
│ │ 馬騏 - 背靴訪帥 3.rm
│ │ 馬騏 - 背靴訪帥 4.rm
│ │
│ ├—馬 騏 劉愛雲《寇準背靴》(舞台)
│ │ 寇準背靴 A.rm
│ │ 寇準背靴 B.rm
│ │
│ ├—馬遂合《劉秀還鄉》
│ │ 劉秀還鄉01.rm
│ │ 劉秀還鄉02.rm
│ │
│ ├—馬遂合《斬白袍》
│ │ 斬白袍A.rm
│ │ 斬白袍B.rm
│ │
│ └—馬騏《九齡救主》
│ 九齡救主 A.rm
│ 九齡救主 B.rm
│ 九齡救主 C.rm

├—曲劇卡拉OK(純伴奏)
│ 01、(伴奏)打王強.rm
│ 02、(伴奏)十二個月.rm
│ 03、(伴奏)四十八哭.rm
│ 04、(伴奏)十不該.rm
│ 05、(伴奏)編荊笆如同把娘殺.rm
│ 06、(伴奏)老天你為啥不睜眼.rm
│ 07、(伴奏)清晨起老父撿柴離庄村.rm
│ 08、(伴奏)騎毛驢離江夏洛陽不遠.rm
│ 09、(伴奏)下朝來一邊走一邊長嘆.rm
│ 10、(伴奏)楊元帥死不死還不一定.rm
│ 11、(伴奏)當初咱三人三姓曾結拜.rm
│ 12、(伴奏)接御酒我先謝皇恩高重.rm
│ 13、(伴奏)他雖然年幼性猛勇.rm
│ 14、(伴奏)小蒼娃我離了登封小縣.rm
│ 15、(伴奏)它好比殺人不見血的刀.rm
│ 16、(伴奏)都怪我當初吸大煙.rm
│ 17、(伴奏)八字衙門朝南開.rm
│ 18、(伴奏)有錢把親成無錢把臉翻.rm
│ 19、(伴奏)殺豬殺到月出山.rm
│ 20、(伴奏)李豁子清晨起來去拾糞.rm
│ 21、(伴奏)李豁子我氣得跺跺腳.rm
│ 22、(伴奏)打光棍不如有老婆.rm
│ 23、(伴奏)聽我把豁子的來歷說.rm
│ 24、(伴奏)陳三兩邁步上公庭.rm
│ 25、(伴奏)陳奎家住陝西延安城.rm
│ 26、(伴奏)為陳奎操碎我一片心腸.rm
│ 27 、(伴奏)今晚上這日子實在是不好受.rm
│ 28、(伴奏)勸郡馬展愁顏莫把眉皺.rm
│ 29、(伴奏)清晨起他父子去到瓜園.rm
│ 30、(伴奏)周桂英十三年眼淚成河.rm
│ 31、(伴奏)許翠蓮一陣陣好羞慚.rm
│ 32、(伴奏)前日里咱的娘把葯煎.rm
│ 33、(伴奏)老爹爹且息怒容兒細講.rm
│ 34、(伴奏)俺拿個錢袋配對對.rm
│ 35、(伴奏)你看我凄涼不凄涼.rm
│ 36、(伴奏)連連懇求親生父.rm
│ 37、(伴奏)今日是我出閣的前一晚上.rm
│ 38、(伴奏)孫二姐在房中胡思亂想.rm
│ 39、(伴奏)夜闌人靜更鼓響.rm
│ 40、(伴奏)叫哥哥你不必如此介意.rm

└—視頻
└—劇目
海蓮池 《卷席桶·上》.rm
海蓮池 《卷席桶·下》.rm
海蓮池 《續卷席桶·上》.rm
海蓮池 《續卷席桶·下》.rm

8. 求 中國老電影 目錄

這里有個中國老電影的目錄:<a href=" http://web.sst.org.cn/ChinaMovie/movielist.asp?class=2 " target="_blank"> http://web.sst.org.cn/ChinaMovie/movielist.asp?class=2</a > 這里還有一些: 擲果緣 (1922) 飯桶(1921) 柴房女 (1921) 呆婿祝壽 (1921) 得頭彩 (1921) 海誓(1921) 憨大捉賊 (1921) 紅粉骷髏 (1921) 李大少 (1921) 猛回頭 (1921) 死好賭 (1921) 四傑村 (1921) 閻瑞生 (1921) 車中盜 (1920) 春香鬧學 (1920) 琵琶記 (1920) 荒山得金 (1920) 天女散花 (1920) 兩難(1919) 黑籍冤魂 (1916) 一夜不安 (1913) 五福臨門 (1913) 貪官榮歸 (1913) 難夫難妻 (1913) 老少易妻 (1913) 腳踏車闖禍 (1913) 滑稽愛情 (1913) 二百五白相城隍廟 (19… 賭徒裝死 (1913) 打城隍 (1913) 店伙失票 (1913) 不幸兒 (1909) 瓦盆伸冤 (1909) 偷燒鴨 (1909) 西太後 (1909) 收關勝 (1907) 白水灘 (1907) 金錢豹 (1906) 定軍山 (1905)

求採納

9. 曲劇演員劉志學是那一年生的!

劉志學:國家二級演員 1962年山配出生,漢族 《孤男寡女》中飾演村長 《五福臨門》中飾演大福,《賣苗郎》中飾演公爹等 , 曾獲河南省戲曲大賽三等獎、「電視華表獎」、國家槐舉「五個一工程獎」。2002年應邀赴美國鉛唯碧進行文化交流演出。

10. 河南省曲劇團的藝術家

劇團主要藝術家:張新芳(一級演員,代表作品《陳三兩》)、王秀玲(一級演員,代表作品《風雪配》)、高桂枝(一級演員,代表作好哪品《掩護》友塌碼、《江姐》)、周玉珍(一級演員,代表作品《背靴訪帥》、《五福臨門》)、胡希華(一級演員、代表作品《屠夫狀元》)、李振乾(二級演員,代表作品《五福臨門》、《背靴訪帥》)、潘永長(一級作曲,代表作品《五福臨門》)、馬牧(一衫歷級作曲,代表作品《孤男寡女》)、方可傑(二級作曲,代表作品《呂不韋》、《五福臨門》)、李傑(二級導演,代表作品《五福臨門》、《呂不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