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春苗中李紅扮演何角色
春苗的扮演著是李秀明 。但是演員李紅扮演什麼角色就不清楚了。
⑵ 《春苗》的主要內容
1965年,江南某大隊婦女隊長田春苗,幫助阿芳嫂帶女兒小妹到公社醫
中國電影《春苗》精彩劇照
院開急診,錢醫生不進行搶救,將其推往縣醫院,致使小妹死亡。
毛主席發出指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春苗被送到公社醫院學習,她不顧杜院長和錢醫生的打擊刁難,刻苦學習,回隊後熱心為貧下中農治病。但不久,杜院長沒收了她的葯箱。
「文革」開始後,春苗成了造反派,她把久病的老貧農水昌伯接到醫院來治療。錢醫生下毒葯謀害水昌伯,嫁禍於春苗,杜又以搶救為名,用救護車劫走水昌伯。春苗識破他們的詭計,和他們進行斗爭。
最後,杜、錢受到批判,並且被趕下台去,春苗等赤腳醫生掌握了農村醫療大權。
⑶ 求春苗(1975)年由李秀明和高寶成聯合主演的影片百度網盤資源在線觀看高清
鏈接:
導演:謝晉/顏碧麗/梁廷鐸
編劇:趙志強/楊時文/曹雷
主演:李秀明/高寶成/達式常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75-10-01(中國大陸)
片長:113分鍾
又名:Spring'sSeedling
故事發生在文革前夕的1965年。婦女隊長春苗(李秀明飾)看不慣醫療衛生大權把持在有資產階級思想意識的人手中,她主動請纓到公社衛生院學習,以期學成回村為貧下中農服務。她不顧院長杜文傑(白穆飾)和醫生錢濟仁(馮奇飾)的刁難排擠,在方明(達式常飾)的幫助下,她刻苦鑽研專業知識,但杜與錢的所做所為還是讓她憤然離開了醫院。春苗回村後,在黨支部的支持下,她在村裡的衛生室做了一名赤腳醫生。
⑷ 文革時期 電影
那十年之間沒什麼好電影,前期幾年基本上顆粒無收,直到後期幾年才逐漸拍攝了一部分作品,一般多集中於74,75,76三年。
京劇樣板戲不推薦了,先看看這幾部好了,電驢上全部有源。
《偵察兵》1973
《艷陽天》1973
《青松嶺》1973
《戰洪圖》1973
《創業》1974
《杜鵑山》1974
《南征北戰》1974
《園丁之歌》1974
《平原游擊隊》1974
《一副保險帶》1974
《火紅的年代》1974
《渡江偵察記》1974
《閃閃的紅星》1974
《向陽院的故事》1974
《海霞》1975
《春苗》1975
《阿勇》1975
《紅雨》1975
《小螺號》1975
《金光大道》1975
《長城新曲》1975
《烽火少年》1975
《車輪滾滾》1975
《碧海紅波》1975
《黃河少年》1975
《年輕的一代》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第二個春天》1975
《沸騰的群山》1975
《沙漠的春天》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激戰無名川》1975
《山花》1976
《鎖龍湖》1976
《芒果之歌》1976
《江水滔滔》1976
《雁鳴湖畔》1976
《開山的人》1976
《鋼鐵巨人》1976
《南海風雲》1976
《南海長城》1976
《阿夏河的秘密》1976
⑸ 經典的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哪些
《春苗》、《海霞》、《創業》、《決裂》 、《青松嶺》
一、《春苗》
《青松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劉國權、姜樹森執導,李仁堂主演,於1974年上映。該片根據河北省承德地區話劇團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青松嶺生產大隊的青年社員秀梅、大愣等人在模範飼養員張萬山大叔帶領下與破壞生產的富農分子作斗爭的故事。
⑹ 求老電影《春苗》資源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⑺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這十年拍了許多好電影,並不是某人胡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我看過的電影有:《渡江偵察記》,《偵察兵》,《沸騰的群山》《紅孩子》,《春苗,《紅雨》,《決裂》,《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閃閃的紅星》,《南海長城》,不列舉了,太多了,都是經典。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故事片:雁鴻嶺下、芒果的故事、征途、十月、偵察兵、牛角石、金光大道、紅雨、春苗、青松嶺、戰洪圖、火紅的年代、艷陽天、青春似火、鋼鐵巨人、一副保險帶、無影燈下頌銀針、碧海紅波、車輪滾滾、閃閃紅星、黃河少年、阿夏河的秘密、向陽院的故事、山村新人、主課、海霞、難忘的戰斗、楓樹灣、沸騰的群山、沙漠的春天、小八路、決裂、激戰無名川、長城新曲、反擊、歡騰的小涼河、還有翻拍的渡江偵查記、南征北戰、平原游擊隊、還有十部京劇現代戲的彩色影片。以上這些影片都是十年文革期間拍攝的,至今難忘。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⑻ 1976年《紅旗》:評電影《春苗》上映
評《春苗》(內容有刪減)
初 瀾
《紅旗》1976年1期
江南水鄉,晨曦曚曨,旭日正從波光閃爍的湖面升起。通宵搶救病人的田春苗,這時又拎著一籃新採的草葯走來,赤著的雙腳還沾著泥巴和水珠。「千家萬戶留腳印,葯香拌著泥土香」,歌聲唱出了貧下中農對自己的醫生的無限深情。影片《春苗》通過對春苗藝術形象的塑造,從她「頂著風雨長,挺拔更堅強」的斗爭經歷,展現了赤腳醫生這一 社會 主義的新生事物是怎樣在階級斗爭、路線斗爭中成長起來的。
在舊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造成了廣大農村缺醫少葯的深重災難。影片中春苗的父親,就是到臨死時連一口湯葯也沒有喝上。在那些地主老爺們的眼裡,赤腳人「生來就是窮命,死了不如一根草」。解放以後,貧下中農翻身作了主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舊 社會 遺留下來的農村缺醫少葯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影片中的朝陽公社衛生院,就被杜文傑這類走資派和錢濟仁這樣的老爺醫生把持著,湖濱大隊就有賈月仙這樣的巫醫騙錢害人。
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偉大號召。影片動人地體現了毛主席的光輝思想是多麼符合廣大貧下中農的迫切願望,真使人有雲開日出之感。廣大貧下中農是多麼盼望有自己的醫生啊!陽光雨露育新苗,春苗這個「一腳牛屎一腳泥」的赤腳人,在毛主席的偉大號召的鼓舞下,由貧下中農推薦出來,到衛生院學醫去了。這表明,赤腳醫生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是人民的需要,是 歷史 的必然。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春苗要為貧下中農背葯箱,拿針頭,那有多難啊!她不但要破除千百年來舊的傳統觀念,而且還要頂住在醫療衛生領域仍然佔有優勢的資產階級的種種打擊和刁難。赤腳人當醫生,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大事。這一 社會 主義的新生事物,新就新在它體現了一個嶄新的方向,赤腳人既拿鋤頭,又拿針頭,亦農亦醫,去佔領廣大農村的醫療衛生陣地。錢濟仁以其反動階級的政治嗅覺,一開始就意識到不能小看這些「泥腿子」,「讓田春苗得了勢,我們腳底下這塊地盤都要讓人家佔去了」。是的,新陳代謝,這是一個斗爭的規律。任何新生事物的誕生,都意味著要推翻和代替舊事物。
杜文傑、錢濟仁既然不讓赤腳人學醫,春苗就只好回到生產隊,在大隊黨支部支持下,在知識分子方明的幫助下,自力更生地辦起了衛生室。而杜文傑卻把這看成是在和自己「唱對台戲」,憑著手中的職權,硬要把它砍掉。於是,在大隊衛生室里,春苗和杜文傑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交鋒。
一個是襟懷磊落,堅韌不拔,一個是威脅利誘,色厲內茬。任何時候,斜著眼睛看新生事物的人總是有的。但杜文傑走得更遠,在他看來,他們不執行毛主席的指示,卡住貧下中農的脖子,倒是「有理」的;而春苗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治病,竟是「非法行醫」,甚至連黨籍都成了問題!杜文傑宣布春苗「沒有處方權」,奪走了她的葯箱。
春苗不是考慮什麼個人的得失,而是用毛主席的教導、白求恩的光輝榜樣來鼓舞自己的革命鬥志,這正顯示了她崇高的精神境界。
⑼ 求老電影片名
呵呵,這是部非常老的電影了,我在小學時學校組織看的.你所說的那個場景是幾個小學生欺負一個女同學,這名女同學結巴,他們拿了些坑臟的東西包著給她吃,騙她說吃了這個結巴就會好.這部電影叫做《春苗》,是反映70年代小學老師和小學生的一部電影,真的是很古老的電影了,呵呵。不過我相信許多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都應該有印象。
電影的基本資料如下:
片 名:春苗
年 代: 1975
地 區: 中國
片 長:
導 演: Bili Yan / 謝晉 (Jin Xie) / 梁廷鐸 (Tingo Liang)
編 劇:
類 型: 劇情
別 名: 春苗(中)
主要演員:
李秀明 高保成 白穆
張瑜 馮奇
出品公司: 其他
色 彩: 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