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電影地雷戰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A4iVOSF4Fo/
㈡ 小時候看過的國產老電影,現在我都想重溫一下,但是我只記得地道戰和地雷戰。其他的片名我都不記得了。
漁島之子;喜鵲嶺茶歌;出嫁女;楊門女將;塞上風雲;南島風雲;勝利重逢;平原槍聲;南國之春;苦戀;大地重光。
㈢ 老電影《地雷戰》與《地道戰》,為什麼是教學片
這兩部電影都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當時上映時並沒有冠以「教學片」。
比如《地道戰》是在片尾最後有一行小字「民兵傳統教育片」。
「教學片」是在1970年重新拿出來放映時,新添加進去的。
據《地道戰》的導演任旭東回憶,他刻意強調不是故事片,而是教學片,這樣《地道戰》得以重新
正式上映。
㈣ 電影《地雷戰》《地道戰》的拍攝地點分別在哪裡
《地道戰》在河北保定冉庄取景拍攝,《地雷戰》在山東海陽朱吳鎮取景拍攝。
河北省正定縣高平村是「抗日先鋒村」,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壞後,不具備外景拍攝條件,因而選擇臨近的冉庄、李庄、唐庄進行拍攝的,導演將這三個村莊合而為一,影片中的高家莊實際上是這三個村莊的「合成」。
1943年春,中共海陽縣武委會在小紀區南埠村召開各區武委會主任會議。參謀楊兆龍傳授了埋雷方法,並發給各區數顆鐵制地雷,海陽民兵才開始認識了地雷,並同地雷結下了不解之緣。
是年5月,小紀區瑞宇村民兵副隊長於鳳鳴在瑞宇、東村莊之間公路上埋下兩顆地雷,炸死炸傷從行村出來搶小麥的日偽軍5名,揭開了海陽地雷戰的序幕。
(4)地雷戰老電影地擴展閱讀: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從保定清苑的冉庄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使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阻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地段。地道戰曾在北京也有發現,說明這個戰術,對保護廣大的戰區群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5年5月,高平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民兵隊長劉傻子帶領村裡七八十個人打退了1000多個日本鬼子,而且還打死了50多個偽軍。戰斗結束後他去打掃戰場,結果被敵人打了回頭炮。
劉傻子就是《地道戰》中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這兩個人物的原型。電影中,高老忠最後鳴鍾向鄉親們報警的時候,拉響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而在實際中,劉傻子也的確犧牲了。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據歷史遺物顯示,地雷戰戰術形成並匯集成冊是在民國30年12月28日(1942年),作者署名劉丁,書名叫《地雷課本》,全書共分十課,第一課《總說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區的地雷戰概況,由此書可知,地雷戰最初是在太南地區誕生。
至1941年,已經形成戰術,匯編成冊後流通至其他地區。
㈤ 求老電影《地道戰》和《地雷戰》的所有台詞。
高實在是高
㈥ 地雷戰老電影
http://www.56.com/w27/play_album-aid-5518105_vid-MzQ1OTA4Nzk.html
㈦ 老電影地雷戰是在什麼地方拍的
八一電影製片廠以海陽地雷戰為背景,以趙守福、於化虎、孫玉敏三位全國民兵英雄為原型,在海陽實地取景拍攝電影《地雷戰》。
㈧ 被稱為老三篇的電影地道戰地雷戰還有一個什麼片子
除了地道戰、地雷戰,另外叫南征北戰,此謂老三戰。
㈨ 地雷戰地道戰出自哪家電影製片廠
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地道戰》
電影《地雷戰》也是當時一部經典的抗戰題材教學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1962年的作品
㈩ 電影 《地雷戰》 故事情節
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和附近幾個村莊,經常遭日偽軍的襲擊和「掃盪」,損失慘重。為此,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依靠群眾,想出了對策。他們一方面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壯大了武裝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據點,從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為對付地雷陣,日軍中隊長中野特地從青島搬來了工兵,攻入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趙家莊的民兵總結了教訓,不斷改進地雷技術,使敵人的工兵無法起雷。麥收季節,日偽軍乘聯防民兵搶收麥子的機會,又一次偷襲了趙家莊,擄走一部分村民。他們讓被俘村民在隊伍前踩地雷,再次進攻趙家莊。趙虎領導民兵巧擺地雷陣,用子母雷、連環雷、釘子雷、碎石雷、鐵夾子雷、頭發絲雷等各種各樣的土造地雷打擊敵人。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終於解救了被俘的群眾,全殲進犯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