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海報雙珠鳳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海報雙珠鳳

發布時間: 2023-03-20 00:09:49

⑴ 電視劇漢口往事的劇情和演員情況誰知道

何賽飛

出生年月:1963年4月11日
專業職稱:國家一級演員
工作單位: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代表座: 李翠英,貂蟬,春草
愛 好: 收集茶具與香水.越劇.京劇
唱 腔: 輕力,委婉,多姿多彩
最喜歡的作品:電影《紅粉》 電視劇《漢口往事》

個人簡歷:
1980年浙江岱山縣越劇團從藝,師承袁雪芬、張
雲霞。
1981年浙江省現代戲劇調演中獲得「學員表演
獎」。
1982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因演出越劇《終身大
事》而獲獎,並因此而進入浙江省小百花越劇
團,成為當紅的越劇演員,並獲浙江省戲劇匯演
「優秀小百花獎」)
1985年加入中國戲劇家協會;畢業於浙江藝術學
校戲曲表演專業;並因飾演影片《五女拜壽》中
翠雲,獲長影廠最佳女主角獎
1987年出演《大觀園》獲浙江省戲劇節「演員一
等獎」;在六集電影《紅樓夢》中飾演妙玉。從
此開始拍電影
1989年被群眾評選為「浙江省藝術明星」第一名
1990年參加拍攝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威
尼斯電影節銀獎
1994年參加拍攝的電影《紅粉》獲柏林電影節銀
熊獎
1995年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
1996年因出演電影《敵後武工隊》獲第十九屆大
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2001年出演電視劇《大宅門》獲中央電視台美菱杯「觀
眾最喜愛的十佳女演員獎」。
《五女拜壽》中飾翠雲 《風月》中飾秀儀
《紅樓夢》中飾妙玉 《墜子皇後》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飾三姨太梅珊
《喂,菲亞特》中飾葉葉 《紅攔差粉》中飾小萼
《花木蘭》中飾花木蘭 《敵後武工隊》中飾小紅雲
《天涯歌女》中飾小紅 《雙槍假面人》中飾賽雲霞
曾經在越劇全集《五女拜壽》翠雲,《漢宮怨》許平君,《三弟簡指皮審兄》柳如煙,《唐伯虎落第》沈九娘,《大觀園》林黛玉,《雙珠鳳》霍定金,《白頭吟》卓文君,《漢武之戀》陳阿嬌,《白蛇傳》白蛇,《紅絲錯》章榴月,《終生大事》金梅兒,《沙漠王子》伊麗等經典名劇逗御中擔任主要角色.
還有摺子戲〈送花樓會〉〈惜別離〉〈庵堂相會〉〈春草闖堂〉

⑵ 用200到300字介紹無錫的地方戲——戲劇的歷史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

錫劇
錫 劇 (Xī Jù)

錫劇 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一帶。發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初為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為「東鄉調」,後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之後,灘簧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開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為二人一檔,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兩個腳色,如《雙落發》、《磨豆腐》、《拔蘭花》、《庵堂相會》,稱為「對子戲」。進入城市後,又發展為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劇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麗君》、《玉連環》等大戲。辛亥革命前後,無錫、常州的灘簧戲,正式搬上舞台,並先後進入上海,不久逐漸合班演出,改稱「常錫文戲」,1952年定名為錫劇。現江、浙、滬、皖共有錫劇團32個。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拔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綉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並分清主次,先後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一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特色。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錫 劇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是在太平天

國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並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解放前叫「常錫文劇」

,解放後才改成「常錫劇」,簡稱為「錫劇」。

錫劇的音樂,抒情優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風格。錫劇音樂

是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它並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錫劇的樂隊原來只有

一把二胡,現在除二胡外,還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簫、中胡和小提琴、

大提琴參加伴奏。打擊樂以四大件為主。

著名劇目有傳統戲《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孟麗

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

當代錫劇有很多著名演員如姚澄、王影影、梅蘭珍、王蘭英、汪韻芝、王

漢清、楊企雯、吳雅童、薛靜珍等。

無錫是錫劇的誕生地。清道光年間錫劇就流行於無錫農村,民國初年進入城市。錫劇初名灘簧,發源於無錫羊尖、嚴家橋一帶農村,由山歌小調演變而成。早期曾用採茶燈、花鼓戲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稱作「花鼓灘簧」。解放後,經錫劇藝人的共同努力和其他文藝工作者的幫助,錫劇在表演藝術、音樂唱腔、舞台美術設計等方面有很大改進和提高,成為江蘇省的主要劇種和華東地區的三大劇種之一。
錫劇,俗稱「無錫灘簧」,( 據文學記載:清代乾隆至嘉慶年間(1736-1820),無錫、江陰、武進等地城鄉已盛行灘簧。)在蘇南地區極為流行。解放後,從原有的太湖地區逐漸流傳至長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錫劇「黃金時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賢等縣及浙江的嘉興、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錫劇團四十餘個。躍為華東三大劇種之一,列為江蘇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目前,江蘇省內有錫劇團十多個。錫劇在民國時期稱「新戲」,抗戰時期稱「文戲」,建國前後稱「常錫劇」,至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始統稱「錫劇」。
無錫灘簧原稱「無錫東鄉調」或「東鄉小曲」。無錫縣東北鄉羊尖鎮嚴家橋一帶,擅唱山歌,「東鄉調」本來是農民自唱自樂的山歌、小調,從太湖沿岸傳播開來,受到說唱文學形式的影響,尤其是無錫縣農村中特有的民間舞蹈「調採茶」的影響,初具了「灘簧戲」的雛形。它與吳歌有著血緣關系。當年,葉聖陶先生在北京看了錫劇演出,贊美錫劇是「太湖紅梅」。
錫劇的特點是生長植根在農村,和農民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朴實的感情、生動的語言、濃厚的鄉土色彩,既是地方戲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農民戲曲、農民文藝。
無錫灘簧是從山歌小調發展而來,其特點:一是錫劇保留著唱山歌的本色,至今錫劇的演唱辦法,都是用本嗓演唱的,不同於有些地方戲用真假嗓結合的。二是錫劇樂曲的結構,是起調、清板、落調,只在起調和落調時用音樂伴奏,中間全是清唱,不用胡琴托腔,唱句字多腔少,僅在開端和結尾時腔稍多,基本上是敘事山歌的曲體。三是唱詞都是口語化、通俗化的群眾語言,有的則是山歌和民謠的匯合。它起源於山歌,在流傳中又受到「彈詞」、「宣卷」、「說因果」等的影響,逐步發展成為錫劇。

錫劇歷史
錫劇的形式和發展,在灘簧階段,一般都有以它經歷的三個重大演變過程來劃分,即為:對子戲、小同場戲、大同場戲時期。
「對子戲」:演出形式比較簡單,凡由二人一對,一男一女同場演唱的稱「單對子戲」;由二男一組、二女一組同場演唱的稱「雙對子戲」,進而又有一出戲獨立演出的「散對子戲」和合數出為一本連貫性演出的「本頭對子戲」。初時,不設台,不化妝,在田頭或是打穀場上演唱,後來才用四張方桌拼合,或用椿凳、門板、壽材板之類拼搭成戲台,搭後台化妝,略施脂粉,那時,女角都是男扮的,穿臨時借來的新郎新娘衣服。初時不用道具,男旦用手帕,小生用摺扇比劃各種動作。演唱時,旦角先出場,唱四句頭「開篇」,唱時用小步子扭斜角方向,換位走向另一台角,這種變換位置的唱法叫「走四方」,是照顧到多方面的觀眾,至今還保存在傳統表演程式中。「對子戲」都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為主,故亦叫「三小戲」。演出劇目,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故事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對地主階級進行嘲諷的。表演朴實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風趣,是無錫灘簧的原始形式。
「同場戲」:到了清代末葉,由於「對子戲」發展,內容增多,事件復雜,沒有三、四、五個演員同時出場,就無法處理和突破,於是,「同場戲」就開始產生。在發展過程中,又可分為「小同場」和「大同場」兩個階段。
前一階段叫「小同場」。隨著出場的演員增多,戲的場次也增多了,劇中的環境、地點、時間轉換上的限制也消除了。到了清末民初,進入了後一階段叫「大同場」,即多數演員同時登台,甚至增加到十多個演員演出。「小同場」是在農村演出時的產物,「大同場」則是進入城市以後的產物。進入城市後,演的戲大多採用宣卷(寶卷)上的故事,對彈詞故事的吸收也很明顯,一方面,城市裡的劇種交流方便,易於接受其他文藝、電影、話劇、曲藝的影響,使灘簧小戲的形式獲得壯大和發展;另一方面,在演出內容上,「對子戲」時期的劇目逐漸消失,農民開始退出舞台,最後完全讓位給公子、小姐、太太了。城市反過來影響農村,這是錫劇發展上的一個重要轉折。
二十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京、簧合班」,即是灘簧班子和京劇演員的合作。出於錫劇藝人的需求,一些從衰落的京劇班子出來的演員,自然地轉向錫劇班裡當起了業務指導,1927前後,已形成風氣,如《秦香蓮》中,陳世美唱京腔,秦香蓮唱簧調;《玉堂春》中,王金龍「嫖院」時唱「簧調」,蘇三「起解」時唱京腔,這稱做「雨夾雪」。三十年代初,宜興人何志尚,曾在京劇草台班中點燃汽油燈,做了二十年,天天看京戲,記住了大量的京劇,後來參加到李庭秀的李家班裡當「大衣箱」(管理服裝的),把《換刀殺妻》、《狸貓換太子》、《胡奎賣人頭》等京戲帶進了錫劇,還首排了《樊梨花》、《封神榜》、《孟麗君》等大型連台本戲。京劇老生黃翠芳,改唱錫劇後,一直從事錫劇工作,解放後成為無錫市錫劇團的錫劇老生。

「無錫灘簧」何時形成,據道光五年(1825)刊印的《履園叢話》中記載,這時的灘簧已以「新奇」替代「老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蘇南文聯舉辦藝人集訓班,錫劇老藝人周友良說他的父親在十來歲時(指道光十年左右),在無錫農村已看到過灘簧戲。早前,唱灘簧的大都是農村裡的竹匠、木匠、瓦匠、縫衣匠等,農忙時生產,農閑時演唱,他們都是唱山歌的能手,「調採茶」的能手,村中每逢春節和「待秋齋」(慶豐收的活動),都會邀請他們演唱。嗣後,就有了季節性的班子,旺季聚班,淡季散班以及長年不散的四季班,出現了半職業化和職業化的班社。
「灘簧」名稱的說法,《清稗類抄》稱:「灘簧者,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也。」由此可見,「灘」就是「說」的意思,「簧」應是「唱」的意思,「灘簧」實為指「說唱」而言。

「無錫文戲」的誕生,跨進了錫劇的文戲時期,是又一個重要轉折。1935年,江蘇嚴禁灘簧。偽江蘇省第一區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下令無錫縣黨部嚴加取締「淫劇」。9月27日,無錫第一台、中東、中央、耀記等戲院在報上聯合刊登宣言,責難當局對灘簧「既不改良,又阻止改良,是對不起無錫社會的」,同時,各戲院聯名向偽省黨部、偽省教育廳具呈宣稱:「誓死反抗任何不公道的待遇」,要求「派員來無錫調查處理」。10月5日,偽省黨部派委員潘國俊前來調查觀看,無錫第一台在《人報》、《錫報》上刊登廣告,使用「無錫文戲」名稱「公演《克寶橋》」。潘委員觀後表示「甚為滿意」,並稱「無錫文戲在藝術上、社教上評價都是極高的」「(灘簧)假使都能這樣,是絕無疑異的」,對遞送的一份《無錫文戲改進意見書》表示同意。
當即成立了「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聘請當時在無錫社橋「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擔任戲劇教授的谷劍塵為委員(谷教授為浙江上虞人,二十年代初,即和應雲衛等在上海組織成立「戲劇協社」,還和沈雁冰、鄭振鐸等成立了「民眾戲劇社」,影響很大)。「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在谷劍塵的主持下,討論了「無錫文戲實行徹底改革的方案」,發出了「徵集各界對無錫文戲批評改進之意見」,作出了「訓練灘簧演員的辦法」,規劃了「定期出版研究專刊」`等等措施,使「無錫灘簧」進入了「文戲時期」,也為錫劇開創了新局面。隨後,蘇州成立了「蘇錫文戲改進會」,上海成立了「常錫文戲改進會」,江陰成立了辦事機構。後來,文戲漸衰,錫劇又歸納為「錫幫」(含江陰、蘇州、常熟),「常幫」(含宜興),乃有「常錫劇」之名稱。
錫劇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產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據1961年10月江蘇省地方戲劇院編印的《錫劇老藝人座談會》、《錫劇傳統劇目工作座談會》等有關資料統計,錫劇傳統劇目約計有277個。
一、對子戲時期約有60出,是錫劇在灘簧小戲時期的劇目,其中,有一些「賣」字戲,如:《賣餛飩》、《賣桃子》、《賣湯團》、《賣花帶》、《賣草囤》等,有的自蘇灘中吸收改編的。有一些「摘」字戲,如《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等,有一些「借」字戲,如《借汗巾》、《借披風》、《借黃糠》等,這些劇目,大都以農村民間日常生活中男女相愛悅的故事為題材,屬農村小戲。這類戲里涉及男女私情,往往佔了很大比重。據女花旦儲素珍稱:有的戲早就受到老一輩藝人的抵制,露演不久即告輟演,如「母女偷情《摘菜心》,父子同科《陸賣餅》」,只聽到說法,內容已不詳,有的則僅存劇名,劇情也難以查考了。也有一些劇目看藝人功力的,如《盤陀山燒香》,燒香路上,一咱遇到三百六十行,便要唱出各行各業的特色,如算命、相面、賣拳頭、剃頭等,並要運用各地方言演唱。
二、大、小同場戲時期約有102出,是錫劇在灘簧戲後期的劇目。其中,「記」字戲特多,如《牙痕記》、《燒骨記》、《咬舌記》、《灰闌記》、《藍衫記》、《金環記》、《鯽魚記》、《紅鞋記》等,這類劇目的題材,已從農村現實生活開始轉向古代生活,人物顯著增加,情節更見復雜,大都系從寶卷中吸收而來,在內容上亦已出現了兇殺、淫穢、迷信等不健康成分,後來在灘簧班子里已很少演出。
三、京、簧合班時期的劇目約計34個。京劇藝人的介入,帶來了一批京劇劇目,錫劇以吸收文戲為主,多從才子佳人及公案戲入手。這類劇目,有《呂布與貂蟬》、《寶蓮燈》、《紅鬃烈馬》、《武松殺嫂》、《薛剛鬧花燈》、《金玉奴》、《斬經堂》等,大都是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的產物。全劇演出時依然充滿錫劇的語言特色和鄉土氣息。例如:《昭君出塞》、《陳杏元和番》(即《二度梅》)、《隋煬帝看瓊花》等,更以穿插蘇南民間舞蹈「調採茶」、花燈、花鼓、小曲為主。另有一些劇目,如《梁祝》、《碧玉簪》等,受越劇影響而移植。
四、連台本戲,約計29個,每個10-20本不等。如《火燒紅蓮寺》、《荒江女俠》、《包公案》、《七俠五義》、《血滴子》等,演出側重點已轉移到機關布景及燈彩上,故通常又稱「彩頭戲」。這類戲中常會出現「空中飛人」、「池女出浴」、「骷髏跳舞」等場面,以新奇取勝。甚至豬八戒與蜘蛛精在盤絲洞中、紂王與妲妃在鹿台之上,邊飲酒取樂,邊觀賞「西洋舞」。其內容均以神怪、荒誕故事居多。但是,其中有一些「征番戲」,它與淪陷時期群眾的心態有關,從側面反映了人民的抗戰呼聲。
五、彈詞戲,約計39個劇目,這些彈詞故事都是民間最熟悉的佚事、傳說和傳奇,演出效果較好。如《珍珠塔》、《雙珠鳳》、《玉晴蜓》、《白蛇傳》、《孟麗君》、《孟姜女》、《何文秀》、《楊乃武與小白菜》、《描金鳳》等,由於彈詞的章體與說表、道白、唱詞和戲曲較為靠近,不必大動故事結構便能搬上舞台,為同場戲吸收。
六、時裝戲,有7個劇目。如《啼笑因緣》、《秋海棠》、《槍斃閻瑞生》、《黃慧如與陸根榮》、《苦命的女單幫》等,都是根據電影、小說改編而成,有的來自滬劇,俗稱「西裝旗袍戲」,有的來自滑稽戲和通俗話劇。
七、鄉土戲,有6個劇目。如《卜靈望》、《陳阿尖》、《一條黃瓜三扁擔》、《顯應橋》等,根據地方實事和民間傳說編寫,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錫劇唱腔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拔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綉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並分清主次,先後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一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特色。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⑶ 歷史上,何賽飛與越劇有哪些故事

何賽飛老師,有名演員、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越劇張派傳人、當代影視女明星、我國有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越劇名家、國家一級演員。

她其實當時這一次是8月14日帶著她的一套新專輯要跟大家見面、在上海書展和大家見面,名字叫做《何賽飛越劇精選》,那她怎麼會想到有這么一個創意要錄一套越劇精選,她在想可能還是對越劇的感情吧,當時出版社有一個電話還問她,他衫陸御說因為精裝版比較大比較重,他說人家購買以後抱在手裡不方便,他說是不是外面設計一個袋子,外頭也印上封面的內容,再加上幾個字,說什麼好,這個怎麼都不合適,然後她就「嘭"一下子蹦出來,她說「情歸越劇"應該是比較合適,這很恰當。因為越劇演員出身的、之後在影視界工作了這么多年,再以專輯這樣的形式跟越劇觀眾跟大家見面的話,說什麼呢,因為她出這個碟的使然是情,那她覺得「情歸越劇"好像這四個字蹦得還蠻好的。

熟悉何賽飛的觀眾肯定都知道,她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妹妹夏賽麗,1984年的時候還在上海演出呢,就是特地為她們姐妹倆還創作了一台戲《送花樓會》。《送花樓會》呢從地區匯演、小百花匯演的時候就給她們倆定、就是說已經開始特意給她們這樣子的一個機會了。1984年的時候,她們到上海來演出,然後又進京演出,那個時候上海是越劇的這樣一個非常富有很多越劇迷悉握的一個地方、大城市,進京演出、進北京那是相當有榮譽的,而且她們去的是人民劇院、人民大會堂、懷仁堂,中南海里邊的懷仁堂,待遇很高啊、那時候。何賽飛她記得那個時候鄧穎超奶奶很關心她們小百花,因為周總理當年也是很關心他們全國的文藝工作以及他們的越劇,他們老一輩的藝術家都得到過周總理的關心、關心他們的越劇,那麼鄧穎超奶奶對她們小百花也很關心。何賽飛她記得那個時候,他們幾個代表團裡面的一些各部門的代表去她們家作了客,在她們家的廳堂里在中南海作客,然後她還叫她跟夏賽麗唱《送花樓會》,現場的、現場給她們唱這樣子。這樣的年少時光,無論何時、哪個階段的時候回想起來都會覺得是快樂的,這份職業帶給她的是快樂,是,應該是很幸運的,因為他們那一代剛好是老一輩年紀大了,正等著他們這一批快點成長,快點演、快點傳承,那麼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成了幸運兒了,當時國家的政府、各級領導都關心、包括浙江省的、包括他們上海市的,然後看了以後都是非常好的評價,包括上海也有很多觀眾看過她們的戲。

可能現在年輕一點的觀眾都是從影視劇當中認識何賽飛老師的,其實殊不知何賽飛老師其實第一次接觸影視劇也是跟越劇有著淵源的,就是《五女拜壽》舞台戲搬上銀幕以後,然後漸漸地對電影的一些技術方面的、一些表演方面的這樣一些特點慢慢地接觸熟悉了。是哪一年拍的這個(越劇電影),1984年,也是第一次擔任那麼重的一個角色吧,對、是這樣的,《五女拜壽》翠雲,然後在舞台上呢也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到了屏幕上當然也是,拍攝的時候,遇到很多第一次的陌生的問題,因為舞台上他們演戲的時候,有真人、她的表情她的眼神能反饋給你一些刺激,電影上有時候如果不是兩個人同時演的話、一個人的話,可能這個演員根本就不在、不在你對面,必須得找一個點讓你看實了這樣,有一次就拍一場送銀子的戲給三小姐,然後導演說你看那個石頭、石頭就是那個三小姐。啊、她說石頭、那石頭,那差太大了,對啊,就跟你說很多體驗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就一點一點這樣,把他(她)們帶入到影視表演的門檻里,也正是因為這次拍或岩《五女拜壽》有了這個開始,所以也可以說是開啟了她之後的影視劇道路,可以這么說。何賽飛她記得《五女拜壽》在長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拍了有半年,那個時候你想想看整批人都是很年輕的,長得蠻好看的,然後那個時候拍的時候有很多他們電影廠的小夥子來看,也有導演來看,演得美一點漂亮一點,也就是那個時候有一些導演她(何賽飛)了,有這么一個小姑娘,他們拍完戲之後,有那麼一兩年、兩三年斷斷續續有人會來找她,想叫她出去拍點電影什麼的,可那個時候她也算是團里的一個主要演員,基本上就出不去,很少,接不到,但是到了後幾年,1986年,她記得謝鐵驪導演有一個電影《紅樓夢》有一個小角色但是很重要,就是那個妙玉,妙玉戲不多,但是他要求人物的氣質各方面還是蠻有一點講究、蠻多內在的東西,然後小百花忙、出不去怎麼辦呢,領導也不同意、就怕你飛了嘛,然後就利用去戲曲晚會的時候,那個時候基本上每年都去,然後就留那麼一兩天,拍了幾個鏡頭回來,這樣拍完的,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好事多磨,其實這張專輯從她籌備到發行,這中間也是經歷了種種挫折,這其中她都碰到,肯定,她在想做每一件事情、它都有一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的。她這個專輯錄以前是在上海拍一個叫《國色天香》的電視劇,拍完快停機那兩天,她是重感冒的,喉嚨全是泡、全是一顆一顆的泡,聲帶也全部都腫了、水腫,錄了大半段《雙珠鳳》她記得那個時候,完了不行了,根本沒有狀態,哇,那幾天的壓力崩潰了,真的是不知道怎麼好,但是表現出來的還是很輕松的,自己知道這事情是很嚴重的,因為什麼呢,錄音棚時間,你錄完別人要錄,那邊開機時間,12號一定要開機的,第二天28號她去看嗓子、一看,你的嗓子怎麼能唱、趕緊,就話都不能說了,你休息、你禁聲,那個時候她真是汗都出來了,怎麼辦呢,用什麼辦法呢,什麼辦法都沒用,然後她就想起來她在浙江小百花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一個醫生,在浙江的,會針灸,那時候已經月底了,馬上5月1日她打電話過去約的時候,醫生說5月1日我要休息,他說我好多年不休息了,我今天咬緊牙關今年一定要休息,忽然你又來電話,難道我又要泡湯嗎,「她把人家的假期毀了」,然後她第二天就過去了,三針下來以後呢,這個水泡就癟下去一點,好多了,那個聲也出來一點嗎,聲音好一點,然後到了6號那天她說一定要回去了,7號必須要錄,拼了沒辦法,買上涼涼的糖讓它降溫的,然後錄音棚支上一個休息椅,拍戲的時候休息椅、全副武裝,那你不唱的時候躺下,讓它保持精力、讓它保持體力,然後再唱。她就感覺一個意志,意志克服自己、一定能唱好,我一定行就這樣,她後來說說有一點激動,有一點誇張,這么多年來遇到過很多困難,她覺得自己這一次也一定能沖過去,小百花的精神又出來了。那她覺得、確實錄音的時候這個人通過這種精神狀態也是挺好的,科學的、唱一段休息一下、唱一段休息一下,科學地掌握它,最後還是令人相當欣慰的。

⑷ 天一影片公司的製作片目

太平洋上的風雲Incident in the Pacific (1938)
富貴榮華 Riches (1937)
王先生生財有道Mr.Wang Gets Rich in A Good Way (1937)
楊柳村 They Are from Willow Village (1937)
王先生奇俠傳 Mr.Wang Asks for A God (1936)
廣州一婦人 A Woman of Guangzhou (1936)
花花草草 Flower and Grass (1936)
黃浦江邊 By the Huangpu River (1936)
女同學 Nv Tong Xue (1936)
美人恩 The Beauty's Favour (1935)
母親 Mother (1935)
堅苦的奮斗 Hardworking (1935)
兩兄弟 Two Brothers (1935)
海葬 Death at Sea (1935)
重歸 Three Girls (1935)
舞宮春夢 Broken Dream in the Dancing Hall (1934)
萬花團 Circus Show (1934)
歌台艷史 Romance on the Stage (1934)
百花洲 Buried with Flowers (1934)
春宵曲 Just One Night (1934)
黎明 Dawn (1934)
紅樓春深Hide Her Feelings in Deep (1934)
歡喜冤家(1934)
破鏡重圓Reunion after A Fabulous Tragedy (1934)
似水流年 Elapse (1934)
熱血青年 A Just Young Man (1934)
紉珠 Renzhu (1934)
青春之火Fiery Youth (1933)
生機 A Woman'行緩s Life (1933)
飄零 Drifting (1933)
孽海雙鴛 All for Legacy (1933)
吉地 The Lucky Land (1933)
苦兒流浪記A Waif (1933)
白金龍The White-golden Dragon (1933)
飛絮衡態Willow Blossoms (1933)
四郎探母Silang Visits His Mother (1933)
掙扎 Struggle (1933)
一個女明星A Movie Star (1933)
追求 The Loving Pursuit (1933)
一夜豪咐帶源華 One Night Wealthy (1932)
有夫之婦A Married Woman (1932)
小女伶 A Youngger Actress (1932)
芭蕉葉上詩 Poetry Written on the Banana Leaf (1932)
東北二女子Two Daughters of the Northeast (1932)
蘭谷萍蹤 Trace (1932)
上海小姐韓綉雯 Han Xiuwen the Shanghai Beauty (1932)
乾隆游江南第8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Ⅷ (1931)
乾隆游江南 第9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Ⅸ (1931)
空門紅淚 It's Unlucky to Be A Woman (1931)
夫妻之間 Between Themselves (1931)
歌場春色 Pleasures of the Dance Hall (1931)
福爾摩斯偵探案 Stories of Sherlock Holmes (1931)
亞森羅賓 Yasen and Luoping (1931)
芸蘭姑娘 Yunlan the Girl (1931)
最後之愛 The Last Love (1931)
姨太太的秘密 The Secret About Having a Baby (1930)
楊乃武 上中下 Yang Naiwu and Xiao Baicai (1930)
楊雲友與董其昌 Yang Yunyou and Dong Qichan (1930)
大學皇後 上下集 The Queen of College Students (1930)
李三娘 Li Sanniang (1930)
乾隆游江南 第5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Ⅴ (1930)
乾隆游江南 第6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Ⅵ (1930)
乾隆游江南 第7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Ⅶ (1930)
施公案 初集 A Collection of She's PartⅠ (1930)
施公案 第3集 A Collection of She's Part Ⅲ (1930)
施公案 續集 A Collection of Shi's (1930)
雙雄斗劍 A Duel of Swordsmen (1929)
乾隆游江南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Ⅰ (1929)
乾隆游江南 第2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Ⅱ (1929)
乾隆游江南 第3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Ⅲ (1929)
乾隆游江南 第4集 Emperor Qianlong Tours the South Part Ⅳ (1929)
江洋大盜 The Great Robbers (1929)
荒唐將軍 A Fabulous General (1929)
混世魔王 He Is a Monster (1929)
火燒百花台 上下集 Flowers Platform on Fire (1929)
血滴子 The Bloody Blade (1929)
無敵英雄 The Greatest Hero (1929)
尋父遇仙記 Meet Fairies as Seeking Dad (1928)
夜光珠 A Luminous Pearl (1928)
蓮花洞 The Lotus Cave (1928)
紅寶石 前後集 Red Precious Stone (1928)
泣荊花 Mourning of the chaste tree flower (1928)
雙珠鳳 前後集 Double Pearl and Phoenix (1928)
拳大王 Boxer (1928)
女律師 The Female Lawyer (1927)
白蛇傳 第三集 Wails to Pagoda (1927)
大俠白毛腿 The Legs With White Hairs (1927)
劉關張大破黃巾 A Crushing Blow (1927)
新茶花 New Camellia (1927)
唐皇游地府 Emperor Visits the Hell (1927)
鐵扇公主Princess Iron-fan (1927)
朱洪武 Zhu Yuanzhang the First Emperor of Ming Dynasty (1927)
忠孝節義 Four Commandments (1926)
珍珠塔 The Pearl Pagoda (1926)
梁祝痛史 The Lovers (1926)
白蛇傳 上下集 The White Snake (1926)
電影女明星 The Movie Actress (1926)
夫妻之秘密 Secret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1926)
孟姜女 Meng Jiangnu (1926)
孫行者大戰金錢豹 Monkey King Conquers the Leopard (1926)
唐伯虎點秋香The Flirting Scholar (1926)
母親 Mother (1925)
女俠李飛飛Lee Fee-Fee the Heroing (1925)
立地成佛 Repentance (1925)

⑸ 雙珠鳳的介紹

《雙珠鳳》,中國章回體小說,二言目,總計十二卷八十回,無署名作者,公元1863年(清同治癸亥)海上一葉道人題序,凈雅書屋刊發。此書可在清朝丁日昌查禁小說書目中找到。與此書故事內容相同者,有佚名傳奇《雙珠鳳》,寶卷與溫州鼓詞也有《雙珠鳳》,或名為《王美緣》,京劇則有《選花樓會》與《堂樓伴夢》,地方戲有越劇、閩劇、廬劇、錫劇、淮劇、湖劇、五音戲《雙珠鳳》,高甲含液滑戲《珠鳳釵》等。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在1963年將錫劇《雙珠鳳》拍埋早攝為電談臘影。

⑹ 老演員舒適演的哪些老電影網上是可以觀看的

有一部分還是可以找到的!!


舒適(1916年4月19日——2015年6月26日),男,原名舒昌格,祖籍浙江慈溪,持志大學肄業。1938年後任青鳥劇社、上海大同攝影場、金星影片公司演員和編導。1952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導演,中國影協第三、四屆理事。在《紅日》中飾演張靈甫家喻戶曉。演出影片


1938年:歌兒救母記桃色新聞

1939年:歌聲淚痕夜明珠紅花瓶李三娘新地獄董小宛

1940年:亂世英雄孟麗君蘇三艷史秦淮世家紅粉金戈

1941年:無花果孤島春秋花濺淚桃花湖紅淚影地老天荒

1942年:白衣天使風流世家博愛

1943年:夫婦之間芳草碧血逃婚生死劫

1944年:樂府煙雲霍元甲英雄美人

1945年:回頭是岸戀之火

1946年:長相思春之夢

1947年:浮生六記

1948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清宮秘史怨偶情深

1949年:春風秋雨怒潮

1950年:火鳳凰

1951年:青春之歌

1954年:雞毛信三年斬斷魔爪

1955年:宋景詩

1956年:為了和平李時珍

1957年:情長誼深

1958年:林沖

1959年:水上春秋

1963年:紅日

1986年:最後的太陽

1987年:古幣風波

2.導演影片

1938年:地老天荒(兼編劇)

1943年:母親秋之歌

1944年:苦兒天堂(兼編劇)

1948年:蝴蝶夢(與黃漢合作)

1949年:怒潮

1951年:神·鬼·人(與顧而已、白沉合作)不知道的父親

1958年:林沖戰斗的山村

1963年:雙珠鳳(戲曲片)

1976年:江水滔滔(與趙洪斌合作)

1979年:綠海天涯

1982年:劍(舞劇)

1984年:龍女(戲曲片)

3.電影劇作

1938年-1950年:賣花的女兒、紅燈籠、八寶圖

⑺ 電影演員舒適履歷

舒適,原名昌格。電影演員、導演。浙江慈溪人。持志大學肄業。1938年後任青鳥劇社、上海大同攝影場、金星影片公司演員和編導。在影片《歌聲淚痕》、《花濺淚》中飾演角色,編導《地老天荒》影片。1946年後任香港「大中華」、「永華」、「長城」「五十年代」影業公司演員和導演。主演《清宮秘史》、《春風秋雨》,導演《神鬼人》等影片。1952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導演,中國影協第三、四屆理事。主演《林沖》、《水上春秋》,在《紅日》中飾演角色,導演《綠海天涯》等影片。作品

  1. 1.演出影片
1938年:歌兒救母記桃色新聞1939年:歌聲淚痕夜明珠紅花瓶李三娘新地獄董小宛1940年:亂世英雄孟麗君蘇三艷史秦淮世家紅粉金戈1941年:無花果孤島春秋花濺淚
桃花湖紅淚影地老天荒1942年:白衣天使風流世家博愛1943年:夫婦之間芳草碧血逃婚生死劫1944年:樂府煙雲霍元甲英雄美人1945年:回頭是岸戀之火1946年:長相思春之夢1947年:浮生六記1948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清宮秘史怨偶情深1949年:春風秋雨怒潮1950年:火鳳凰1951年:青春之歌1954年:雞毛信三年斬斷魔爪1955年:宋景詩1956年:為了和平李時珍1957年:情長誼深1958年:林沖1959年:水上春秋1963年:紅日1986年:最後的太陽1987年:古幣風波
  1. 2.導演影片
1938年:地老天荒(兼編劇)1943年:母親秋之歌1944年:苦兒天堂(兼編劇)1948年:蝴蝶夢(與黃漢合作)1949年:怒潮1951年:神·鬼·人(與顧而已、白沉合作)不知道的父親1958年:林沖戰斗的山村1963年:雙珠鳳(戲曲片)1976年:江水滔滔(與趙洪斌合作)1979年:綠海天涯1982年:劍(舞劇)1984年:龍女(戲曲片)
  1. 3.電影劇作
1938年-1950年:賣花的女兒、紅燈籠、八寶圖獲獎1994年第二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中國人》

⑻ 戲曲演員轉型丨浙江戲曲舞台 輸送出多少男神女神

昨日黃昏,一代越劇大師徐玉蘭在上海辭世,享年96歲。

作為越劇界的一代宗師,徐玉蘭對後輩關愛有加,曾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著名小生、現賽麗控股集團董事長的夏賽麗,回憶起徐玉蘭老師,不禁熱淚盈眶:「心中永遠的寶玉哥哥,敬愛的徐玉蘭老師我們想念您!」

原來夏賽麗的啟蒙老師徐春鳳是徐玉蘭的姑姑,夏賽麗說,就在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成立時,徐玉蘭還經常來到杭州,親自教演員們表演和唱腔。夏賽麗主演的大戲《雙珠鳳》與摺子戲《長樂宮》等戲,就得益於徐玉蘭的言傳身教。

夏賽麗(右)飾演許仙

除了夏賽麗,還有許多戲劇演員因為各種原因轉型,有人下海經商,有人走入了影視圈,多少人心目中的男神女神,就來自浙江的戲曲舞台。

夏賽麗:美「許仙」變身房地產公司女老總

浙江的老戲迷們都認識小百花的一對姐妹花——何賽飛和夏賽麗。

1967年,4歲的何賽飛因父母離異跟隨父親,而剛剛出生的夏賽麗跟母親生活,也因此兩人一人隨父姓,一人隨了母姓。

1979年,何賽飛考入岱山越劇團,竟遇到了分別了14年之久的妹握祥妹。第二年,夏賽麗也加入了浙江舟山市越劇團。

兩姐亂斗妹都深愛越劇藝術,1982年,姐妹倆雙雙選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年輕時的姐妹倆

姐妹合作的成名曲是《送花樓會》、《白蛇傳》等,姐妹倆在越劇舞台上做了十多年「夫妻」,夏賽麗是小生,演的美許仙、司馬相如讓戲迷們如痴如醉。

用現在的話來說,夏賽麗在最紅的時候離開了越劇舞台,1994年,夏賽麗毅段陪搏然下海,進入房地產領域,創辦浙江美達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從最初的美達房地產到現在的賽麗控股集團,從美許仙到女老總,夏賽麗成了演員成功轉型商人的一個經典案例。

何賽飛:越劇並蒂姐妹花 走入「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深宅

左:五女拜壽中翠雲;右:《大紅燈籠高高掛》梅珊

何賽飛師從張雲霞,成名較早,1982年的越劇電影《五女拜壽》中飾演義女翠雲,跟茅威濤演一對兒。憑借這個角色,20歲的何賽飛獲得了長春電影廠第七屆「小百花獎」優秀女主角獎。

1982年電影版《五女拜壽》是越劇史上的一部經典,舞台版更是直接讓浙江小百花成為了小百花。

五女拜壽劇照

何賽飛和妹妹走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雖然沒有完全告別越劇舞台,但現在觀眾認識何賽飛,更多是通過《大紅燈籠高高掛》、《大宅門》、《孝庄秘史》等影視劇。

1991年,何賽飛出演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飾演三姨太梅珊,專業越劇演員出身的何賽飛,在雪地中唱戲的橋段,成了整部電影的點睛之一。

《大宅門》里的楊九紅一角,何賽飛的美貌和演技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陶慧敏:最美的林黛玉到最近爆紅的「廳長夫人」

很多觀眾不知道,最近熱播的《人民的名義》中的「廳長夫人」陶慧敏,也曾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一位專業越劇演員。

在電影《五女拜壽》中,陶慧敏飾演「五小姐」五鳳。

當年,陶慧敏可是眾多男生心中不折不扣的夢中情人,被稱史上最美的「林黛玉」。

1989年,陶慧敏主演了電影版《紅樓夢》,「寶黛初見」一幕,陶慧敏演活了「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同年,陶慧敏主演了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至今仍有影迷稱她為「小白菜」。此後,陶慧敏便活躍在影視圈,出演了多部電視劇和電影。

如今,52歲的陶慧敏,是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左:越劇梁祝劇照;右:電影梅蘭芳劇照

80後余少群,14歲時進入武漢市藝術學校學習漢劇,後進入上海越劇院學習越劇。2006年,余少群加入浙江越劇團,並舉辦了個人越劇專場演出。

2008年,余少群被導演陳凱歌相中,出演電影《梅蘭芳》中「青年梅蘭芳」一角而受到關注,並憑藉此片獲得金馬獎、華表獎及亞洲電影大獎等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邢岷山:崑曲演員演大俠 功底顏值都在線

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當年痴迷的武俠電視劇《白眉大俠》中的帥哥「白雲瑞」,原來是浙江昆劇團演員邢岷山演的。

邢岷山1978年考入浙江省昆劇團學習昆劇表演,修習並公演了《十五貫》、《長生殿》等幾十齣崑曲傳統、新編劇碼。

1993年出演白雲瑞一角後,邢岷山備受關注。此後,又接演了多部武俠劇,《游龍驚鳳》、《策馬嘯西風》等,其俊秀瀟灑的形象,圈了一票女影迷。

去年,邢岷山主持了浙江昆劇團舉行的建團60周年、紀念《十五貫》晉京演出60周年活動,他說:「我1978年進團唱老生,也學了《十五貫》里的很多摺子戲,1987年我去北京上學,離開了昆劇舞台,但時刻不忘。平時排戲間隙,還經常和演員聊(崑曲),很多人被我拉下水,開始喜歡崑曲。」

⑼ 楊童華是不是一級演員身高多少

楊基仔童華,上海市畢派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徐匯越劇團團長。
9歲習唱並開始在上海市各區登台演出。1981年進入黃山越劇團和海寧越劇團。
1985年被畢派創始人畢春芳老師作為好苗子調入靜安越劇團。當年就擔任了由上海昆劇團周志剛導演的越劇《獄卒平冤》的主角吳明,被視為最有潛力的新人。
2003年舉辦弘揚畢派三代同堂並主演《王老虎搶親》中的周文賓和《玉蜻蜓》中的徐元宰。畢春芳老師作為藝術總監親臨現場並參加演出。
全面傳承畢派藝術特色鏈鋒譽,表演飄逸瀟灑,鬆弛自然,嗓音清脆而富有彈性,唱腔明朗豪放流暢自如,具有粗獷的男性特點。嗓音脆亮、音域較寬、氣息充沛,唱腔咬字有力,字音清晰,並強調重音處理。在演唱中根據塑造人物需要,吸引越劇其他流派、行當和兄弟劇種的音調融化在自己的唱腔中,使唱腔呈現不同色彩,在新棚段戲唱腔中根據塑造人物唱腔,因字生腔、因情生腔,使畢派唱腔生動活潑,富有新意。又吸取了崑曲舞台表演的精華融入到越劇的身段當中來,使舞台表演更富有張力。繼承了畢春芳老師尤擅表現喜劇人物的特典,善於在唱腔中運用誇張多變的唱法處理,使曲調活潑、輕松、詼諧,妙趣橫生。這種風格在越劇中並不多見,卻是畢派唱腔的獨到之處。
在越劇舞台上扮演了諸多形象鮮明的越劇角色:
《玉堂春》中的王金龍
《血手印》中的林招得
《王老虎搶親》中的周文賓
《賣油郎》中秦鍾
《雙珠鳳》中的文必正
《玉蜻蜓》中的申貴升和徐元宰
《豆腐郎》中的杜光
《花為媒》中的賈俊英
《白兔記》中的劉志遠
《沉香扇》中的徐文秀
《天雨花》中的左維明
《白羅衫》等26部大戲中擔任主演。
數次參加上海電視台戲劇頻道節目錄制,出版了畢派經典唱段《楊童華演唱專輯》,合作靜安越劇團建團五十周年暨戚雅仙、畢春芳合作五十專場演唱會。在上海電視台錄制了百姓戲台欄目——越劇《畢派小生楊童華專場》。拍攝電視劇《彩色的謎》、紀念京昆藝術大師
俞振飛專題片《百年振飛》、《經典回訪畢春芳》。《玉堂春》、《血手印》等幾十部個人專輯和電影電視音像作品,曾多次與戚派優秀傳人合作演出戚畢名劇,為弘揚和傳承畢派藝術做出了重要貢獻。
個人事跡:
1986年參加靜安越劇團第一盤卡拉ok卡帶的出版錄制,分別飾演《紅色醫生》中的李虹和《玉蜻蜓》中的徐元宰
1987年參加江浙滬老中青越劇藝術家與愛好者聯誼晚會

⑽ 求所有「珠」字的電影

是說電影吧!
《豬與珠》《碧海珠》《蛇珠》《秀珠》《雙龍吐珠》《珠聯璧合》《珠城之戀》《鋼珠飛車》《珠穆朗瑪峰:諸神的山嶺》《珠殺》《雙珠鳳》
還有張天愛,王大陸還沒上映的《鮫珠傳》
一下說這么多帶珠字的電影不容易啊,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