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仲宮老電影院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仲宮老電影院

發布時間: 2022-03-01 03:08:57

1. 長清大學城有電影院嗎如果有的話,晚上可以看嗎

乘車k方8式:(5)市內0乘15、85、84路車m到仲宮下e車x,然後換乘小e公2共車v到達本園區p。(7)市內3常年聯絡處:泉城公0園北門w(原濟南植物園)專q車z接送,凡i購買世際園車i票(成人g60元j。人o,兒a童0元l。人c)每人c均贈送世際園門h票一w張。(1)市內0聯絡處:經一j路延長6線大f明湖北門d對面大q明翠庭售票處。 發車e時間:周一a至周五t早2:70發車y,周六7周日6早3:00發車n(需提前訂2座),下t午458:00返程。 y⊙mje〃

2. 濟南那兒有汽車影院啊

103.1的汽車電影院,在南邊,快到仲宮了!!還行吧!戀愛中可以過去看!貼上103.1的車標,免費看!!我去過,效果還算一般吧!!

3. 濟南汽車影院

南部山區有一個龍門汽車電影院。在龍門山莊里。開車到山青世界後,繼續前行大概10分鍾就到了。在柳埠鎮龍門村裡。我去過。環境還可以。飯菜不錯。

4. 仲宮鎮的基本概況

仲宮鎮面積256平方公里,轄區內129個行政村,人口10.5萬人。全鎮有206 個黨支部。仲宮鎮歷史悠久。仲宮是終軍故里、秦瓊老家,鎮名即因西漢時代請纓報國的少年英雄終軍而得名。2005年底,原錦綉川鄉、高而鄉撤並到仲宮鎮。
仲宮鎮是省城濟南後花園的第一站,省道103線、327線、518線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轄區自然資源豐富,已形成無公害蔬菜、干鮮果品、花木養殖、玉米制種、農副產品加工五大商品農業基地。 仲宮鎮因西漢時代請纓報國的少年英雄終軍而得名,清人董芸曾詠贊:「出關慷慨棄儒生,故里終軍舊有名;畢竟戈船多漢將,少年多事請長纓。」

終軍故里位於仲宮鎮仲南村。《漢書》載:「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清乾隆《歷城縣志.古跡考》載:「歷城南九十里,有終軍村。古名終翁聚,即終軍故里」。1942年前,仲宮南閣樓有石匾刻「終軍故里」四字,閣樓旁有廟宇。此處原系終軍故居,後改為家廟,四季奉祀。1950年代初,仲宮鎮尚存南閣樓,刻有「終軍鎮」三字。
終軍(前140年~前112年),西漢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歷城仲宮人。十八歲被選送為博士弟子。受漢武帝常識,封謁者給事中。參與朝政,後擢升諫大夫。曾彈劾博士徐偃鼓動地方私營鹽鐵,成功出使西域、匈奴、南越。漢朝建立後,南越與漢朝的關系時好時壞。終軍曾請求漢武帝賜他「長纓」出使南越。如果不肯歸順,就用長纓活捉南越王。「弱冠請纓」的故事便成為歷史佳話。終軍到了南越,終於說服南越王趙興和王太後答應歸順於漢,並願向朝廷歲歲進貢。漢武帝當即向南越王頒賜印綬,令他們改用漢朝法規,令終軍暫留南越鎮撫。不久南越相呂嘉發 動叛亂,南越王、王太後、終軍與隨行人員全遭殺害。漢武帝得悉呂嘉叛亂,便分兵兩路,進擊南越,殺了呂嘉,在南越分置九郡,由西漢政府直接統治。《濟南府志》記載:「漢終子雲(終軍)使南越而死,時年二十餘,其後歸葬濟南郡」。終軍墓,在今臨淄牛山之西,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地周圍八個村莊,均以「終村」命名,如李家終村、亓家終村等。
《漢書》載有終軍事跡及終軍著作《終軍書》,清學者馬國翰《玉函山房文集》輯終軍文章八篇,其餘皆散失。 境內人文遺產豐厚,有齊魯第一大佛、明代寧海王墓、普門寺石刻雕像、金黃花山石刻、南泉古寺、明清民宅、子房洞遺址、隋唐太甲山石刻像、濟南戰役山東兵團指揮所等。
普門寺遺址位於仲宮南部「四道溝」。在這三面環山,峻嶺起伏,滿目青翠的深山處,有50餘畝的開闊地,便是舊時普門寺所在地。普門寺建築年代無考,北面有一大山俗稱「穆柯寨」,相傳是穆桂英佔山為王操練兵馬之地。子房洞位於境內東溝村北幽谷中,峪北銅壁山巍然峻拔。山腰有洞,面南,洞門由青石券成,額嵌「漢留侯子房隱仙洞」八字,鐫刻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洞東西兩側,各有碑碣,分別為明隆慶、崇禎和清康熙年間重修子房洞、創建五帝閣記碑。洞周圍翠柏蔥郁,蔚然深秀。一株千年銀杏數仍傲然挺拔,枝繁葉茂。子房洞外山下,約400米處,有「子房廟」。南泉古寺位於東郭村附近深山峽谷中。著名南泉位於寺旁太甲山下。清道光年間《重修南泉寺碑》載:此處仕女喧嘩,雞犬相聞,登山遠眺,南觀泰岱,北瞻鵲華。大佛寺隋唐石窟造像位於錦綉川水庫北面青銅山麓。石窟正中央是佛祖釋加牟尼的雕像,佛像高達9.05米,軀體偉岸,造型豐滿,高度居全省雕刻佛像之首,有「齊魯第一大佛」之稱。 休閑旅遊業取得顯著成效。依託良好的山水資源,連續舉辦了18屆賞花會、3屆滑雪節等一系列四時民俗節慶旅遊活動,建成開放了紅葉谷風景區、卧虎山國際滑雪場、錦陽川門牙景區、波羅峪休閑旅遊度假區、八里峪農庄等一大批生態旅遊項目,形成了四季旅遊的新格局。
1、大小門牙景區:大小門牙景區是一組唐式的建築群,它組合了從停車場到檢票口的69級長台階,氣勢恢弘的唐大門,院內古樸的廣場和廣場中的鍾馗塑像,整組建築造型典雅,巧妙的利用了所處的地勢,特別是南面的長廊,更是觀景、休憩、納涼的好地方。
2、絢秋湖:絢秋湖是在建設過程中攔河蓄壩圍合而成的約15畝的水域,岸上亭台樓閣,青山綠樹,倒映水中,秋日尤為絢麗多姿,故名絢秋湖。湖中有休閑小島以曲橋與湖岸水榭相連,島上建有「陶亭」;湖岸有垂釣平台,可遠覽山色,可近觀水光。
3、薔薇園:薔薇園遍植櫻花、碧桃、美人梅、薔薇、玫瑰等薔薇科植物,或叢生密植為花海或星羅棋布,點綴於不同風格的南北兩組建築之間,求方寸之地,做百處美景。
4、天趣苑:天趣苑取天然成趣之意,於植被豐富的兩條山谷上覆鳥網以成散養區,區中綠蔭濃郁,瀑布飛瀉,百鳥群舞,人行其中,耳聽鳥鳴,宛若仙境。
5、朱老庵:興教寺是山東境內較早的佛家寺院,始建於西漢,歷代香火繁盛,後又有別名朱老庵,這中間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明白那段歷史的內涵。庵畔有泉名曰聖水,此泉又是泉城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水質甘洌,常年豐旱如一,頗具靈性。
6、蔓園:蔓園位於景區中最深的山峪中,其中共有山谷三道,全長800餘米,谷中遍地是野葡萄、葛藤等藤蔓植物,自在枝頭纏纏繞繞,寓意永不分離,故又名「情人谷」。置身其間,小橋流水,亭榭樓台,雖是人工,宛若天成,更有谷中深處的同心鎖,為來谷的戀人們鎖住一個美麗的承諾。
7、水趣苑:水趣苑是紅葉谷新開發的精品園區水趣苑,它的佔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以突出山清水秀觀景娛樂為主要特點。水趣苑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整個園區因形就勢,因勢成形,是一處與山、與水、與花鳥魚蟲和諧共存、共游、共樂的休閑場所。喜動的遊客在此可攀緣跳躍,觀魚戲水;喜靜的遊客可品茗聊天閑敲棋子;天熱可遮陰避暑;天涼可擋風避雨。當您置身水趣苑中,您會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會感到天地造物之精美絕倫,會令您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8、歐洲風情谷:紅葉谷中的歐洲風情谷主要是展示荷蘭鬱金香為主要特色的專類園區。鬱金香品種多達50餘種,數量多達100萬余株,花期不一,花色繁多。而且,全是荷蘭鬱金香市場上新培育出來的品種。洲風情谷佔地近百餘畝,五顏六色的鬱金香花帶點綴在園內富有歐洲特色的風車、雕塑與建築之間,造化天成,美不勝收。
9、萬葉塔:萬葉塔建築風格採用的是傳統的六角飛檐尖頂石塔,塔共分七層,根據佛教裡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建,取一個比較吉祥的數字,古人有詩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以說「登臨萬葉塔,能盡攬紅葉谷風情,登上塔頂能把這里的各個景點盡收眼底」! 大力實施生態農業工程。果品、蔬菜、三鮮、畜牧、良種等五大支柱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無公害蔬菜面積達到萬畝。產業結構調整後,全鎮糧經比例現為2.5∶7.5,1999年,被農業部門評為「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單位」,2000年,被山東省農業廳確定為濟南市首家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被評為濟南市「藍天工程」先進單位。「紅荷包」、「卧虎山」等農產品商標已注冊並走向省內外市場 。
【蔬菜生產】1986年,全鎮蔬菜面積313公頃,品種單一,經濟效益差。1987年起,引進先進的蔬菜品種和技術,由大路菜向精細菜發展,栽培方式由過去的露天雙季栽培轉向保護地常年栽培,成為濟南市無公害蔬菜基地。1995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710公頃,保護地栽培面積達95%以上,蔬菜產量28171噸,畝產值3200多元,分別比1986年增加3358噸、 2100元。先後建成了4處蔬菜批發市場,產品遠銷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天津等省市。1995年,國內貿易部何吉海副部長視察了全鎮的蔬菜生產,給予很高評價。
【良種基地建設】仲宮鎮有三川四峪,溝多谷長,是制種的天然隔離屏障。利用這一優勢, 建起了667公頃的良種基地,先後有32個行政村承擔了繁種任務,繁種面積穩定在400公頃左右。 1984年,鎮農技站與省農科院玉米所聯合成立了「省農科院玉米所仲宮種子公司」,以繁育玉米雜交種為主,同時經營小麥、地瓜、蔬菜等良種。1990年,仲宮鎮被列為省種子管理總站、市種子管理站、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原種保純、 親本繁育基地。1995年,良種產量達到200多萬公斤,比1986年增加150萬公斤, 銷往11個省、市的110多個單位。1986~1995年,累計銷售良種2000多萬公斤。1993年,聯合國糧油開發署梁學禮博士來此視察,對制種質量給予了很高評價。同年,鎮農技站被農業部評為「全國振興農業先進單位」。 基礎設施完善,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交通網路。S103線、S518線、S327線的貫通,使仲宮成為南部山區的交通樞紐;繞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88路公交車的開通進一步加快了城市化進程。水力、電力、通訊設施配套齊全,鎮區全面實現集中供水;110萬伏的變電站通過八達的電網向全鎮供電;三萬程式控制電話直撥海內外。興建了終軍廣場、西郭綜合集貿市場。長2.2公里,寬45米的商業北街兩側全部建設成為歐式建築,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引資興資了金宮山莊,加洲花園 等一批高檔別墅,居住小區開發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一個集生態、環保於一體的現代化城鎮已初具規模 。
文化 1975年建立鎮文化站,至1995年,全鎮已陸續建立村文化活動中心32處,建起了電視轉播台、廣播站、電影院、書店等文化設施,並成立了文藝演唱隊、籃球隊、龍燈高蹺隊等9支群眾性文體隊伍。1986~1995年共舉辦各種文藝匯演11次,舉辦元宵煙火晚會6次, 32個村的龍燈、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表演隊參加市、區、鎮的民間藝術調演80多場次。 1986年, 籌建電視轉播台,1988年元旦正式開播,覆蓋160平方公里。1992年建成有線電視台,輸送10套節目,1995年有用戶3200多戶。為促進濟南南部山區的經濟發展,1992年3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仲宮鎮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實行單列,單列內容包括工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建設、土地使用與開發、外經外貿、勞動工資、財政、信貸、物資、主要商品收購調撥分配、科技和教育等。仲宮鎮實行單列後,享有縣(區)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可直接向市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報告請示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議計劃直接報送市計委和市直有關部門,並抄報歷城區。同時,該鎮黨、政、群、人事、公安、司法等隸屬關系仍由歷城區直接領導。全鎮有宜林荒山6200公頃。 1986~1991年, 大搞綠化保泉工程。1994年, 實施市長2號工程和軍民共建大環境綠化工程,基本完成了綠化任務。10年間,全鎮有林地面積增加995公頃,達到6021公頃。 仲宮鎮的泰山小白梨、紅荷包杏、雞爪綿核桃、磨盤柿等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1986年,全鎮僅有各種果樹92萬株。10年間,新植桃、杏、蘋果、梨、石榴、山楂等果樹107萬株,果園面積達到1466公頃,建成3處專業批發市場。1995年,干鮮果品產量8500噸,比1986年增加1705噸,初步形成了萬畝梨園、萬畝桃園、萬畝杏園、萬畝蘋果園的綠色大工場。

5. 濟南是不是有個東鎮那裡有個做黃面窩窩的很有名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11

6. 濟南的南部山區,仲宮一代,哪裡吃飯不錯,比較像樣子。

有星級酒店泰瀛,另外一些老牌子,福美,甘雨坊。鑫老家老菜,水庫南岸農家飯,門牙附近農家樂,並渡口回民區吃烤串,涮羊肉···········

7. 濟南仲宮的由來

從濟南沿著新建寬闊的一級公路南行約17公里許,即抵達著名的小城鎮——仲宮。沿途丘陵起伏,莊稼蔥蘢茂盛,漫山的柿樹、蘋果、山楂,凝紅吐翠,構成一幅大自然的美景。尤其令人神往的是這里蘊藏著許多古文化遺跡,有漢武帝攀登過的號稱小泰山的玉函山,有相傳穆桂英奮勇抗敵的月牙橋,以及山勢挺拔的穆柯寨。來到仲宮,古文化的遺存和民間傳說就更豐富了,仲宮古鎮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地處九山附近斷頭處,原稱終宮。俗語稱:「九山斷頭,出王侯」,她的來歷與名稱和少年英雄終軍有著密切聯系,古代秦漢時期,「宮」系指房屋、住宅,終宮之意為終軍府第之所在地。關於終軍的生卒年月與籍貫,眾說紛紜,史載多有出入,經筆者考證,據《二十四史·漢書》載: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終軍年十八,被選為博士弟子。由此推算其生年為公元前140年,被害於元鼎五年,應為公元前112年。關於他的故里,《漢書》僅載:「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並無確切地址。據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歷城縣志·古跡考》載:「又歷城南九十里,有終軍村,地沃民勤……或日古名終翁聚,即軍故里」。經實地考查,了解到50年代初尚存的仲官古鎮南閣樓,即刻有「終軍鎮」三字,在1942年前,仲官南閣樓有石匾刻「終軍故里」四字,此匾長約80厘米。據當地老人回憶,閣樓旁尚有廟宇。經查此處原系終軍故居,後改為家廟,四季奉祀。據此,終軍故里應在濟南市仲宮鎮仲南村無疑。建國後建終宮區,後撤區建終宮鎮。60年代後,因「終」字筆劃較多,「終」簡化為「仲」。
終軍(公元前140年—前112年)字子雲,西漢武帝時期青年外交家,故人們又稱之為「終童」。為了寄託家鄉人民對他的景仰,仲宮大街上樹立高大的牌坊,上書「終軍故里」四字。系著名書法家蔣維崧題寫,安作璋、林言順撰寫銘文的這位少年英雄的高大雕塑,巍然屹立在仲宮鎮的街心。
終軍自幼聰慧好學,他能言善辯,學識淵博,又能寫一手好文章;鄰里有糾紛,幾句話便說的大家心服口服,在郡中頗有名氣。漢武帝為了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便廣開仕途,招攬人才,在全國實行「察舉制度」,採取了「舉賢良方正」的措施,由太常選擇18歲以上的博學青年補博士弟子,通過考試,合格者便可成為官吏。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終軍18歲時便被選為博士弟子,由地方政府推薦到京城長安受業。在他離家赴京的路上,有一段慷慨棄繻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為佳話:終軍懷著為國家干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辭別了父母與親友,毅然踏上了征程。經過長途跋涉,到了京城要隘函谷關口,守關士卒見是一位勞累困頓的年輕書生要求過關,便冷冷地交給他一帛制的「繻」,告訴他這是出入關的憑證,要好好保存,回來時再經過此關,仍要憑此帛符交驗出關。不料終軍聽後哈哈大笑,聲稱「大丈夫志在四方,此次人關不幹出一番事業決不回來」,說罷將「繻」丟在一旁,揚長而去,守關人員見此情景,不禁目瞪口呆,暗自稱奇。終軍到長安後,以其出眾才華,得到漢武帝的賞識,遂拜他為謁者給事中。這一官職是給事殿中專備顧問應對,議論政事的,亦有利於充分發揮終軍雄辯之才,施展遠大的政治抱負。兩年後,終軍以朝廷使臣的身份奉命出使郡國,路過函關谷,他身佩長劍,手持皇帝特賜的旌旗,威風凜凜地騎在高頭大馬上,前呼後擁地出關東去。守關人員認出為首的這位大員正是當年過關時棄縞而去的英俊青年,莫不驚嘆,並誇贊這位青年人果然有出息。
終軍的博學與辯才充分表現在對博士徐偃的詰問。當時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削弱地方割據勢力,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於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下令解除郡國鑄錢的權利,並嚴禁商人把持鹽鐵,投機倒把,大發橫財,卻又「不佐國之急」,下令壟斷鹽鐵業,把鹽鐵業收歸國家專營。這些有利的措施卻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一次博士徐偃在外地巡視時,違抗朝廷鹽鐵官營的政策,公然假借君主名義,鼓動膠東、魯國等郡國煮鹽、冶鐵,對於徐偃違抗國家法令的行為,御史大夫張湯對他提出彈劾,要求依法處死,但徐偃卻引《春秋》的規定,大夫到諸侯國去,只要有利於國家安定和百姓生存,可以不請示國君而擅自作出決定,因此其作法是無罪的。這種狡辯竟使張湯一時無言以對,這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於是下詔召來終軍,他聽到徐偃的解釋,便針鋒相對地批駁說,「古代諸侯國之間,風俗各異,百里不通,經常有會盟之事,國家安危之勢,呼吸成變」,因而大臣在外可以不授君命,見機而作,而現在「天下為一,萬里同風」,情況與古代已大不相同,你在國內巡視,何以稱為「出疆」?你又假借君命,鼓勵郡國煮鹽、冶鐵,這是為什麼?況且膠東、魯國的鹽鐵都有「余藏」,兩郡的煮鹽、治鐵的權利本該廢除,你卻不考慮國家的財政利益,而以「安社稷、存萬民」為借口,目無國法,獨斷專行,這又是為什麼?接著又詰問徐偃:「膠東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魯國,西枕泰山,東有東海」這四郡完全可以供應鹽鐵,你所說為解決春耕使用的農具而讓那兩郡冶鐵完全是謊言,最後又斥責徐偃曾三次上奏要求准許郡國煮鹽、冶鐵,皇上皆未允准,說明這種意見是根本行不通的,你卻仍一意孤行,沽名釣譽,收買人心,豈非罪該當死。終軍的層層駁斥,使徐偃理屈詞窮,被迫低頭服罪當死,於是終軍上奏:「徐偃假傳聖旨,喪失了作奉使大臣的體統,請下詔命御史治罪,漢武帝當即准其所奏。

8. 仲宮鎮有抗日英雄嗎

西老泉村坐落在仲宮鎮仲宮大橋西南幾公里處,村裡有兩間山石蓋成的石屋,密封極差,用了幾十年的門窗根本擋不住風。77歲的郭德發在這個石頭屋裡住了幾十年。現在他和83歲的哥哥都有病,但還是得在冰冷的石頭屋裡過冬。「老人知道我們過得也不好,不願跟我們同住,就是有時下來吃口飯。」郭德發的兒媳說。相比起哥哥還有女兒在家照顧,只有一個兒子的郭德發顯得很孤單。

9. 仲宮電影院在哪理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電影院音像店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仲北村
是這個吧 不知道對不對啊

10. 我老公在濟南仲宮看守所,還沒有判刑,可以探視嗎

只要在看守所只有律師和辦案人員,辦案人員主要是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辦案機關,其它人員都是沒法探視,所以你也是無法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