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沒看過的老電影散文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沒看過的老電影散文

發布時間: 2023-01-28 20:44:35

❶ 獻給父親的散文詩——電影《誤殺2》有感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背景音樂單曲循環地播放著《父親寫的散文詩》,我的腦海里反復出現了電影里的畫面,那是一張父親的臉,飽含著滄桑,又有些絕望,平凡卻又偉大。

《誤殺2》這部電影改編自電影《迫在眉梢》,《迫在眉梢》這部影片我沒有看過,但是後續我一定會去看一下,因為《誤殺2》這部片子確實打動到我了。

我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淚點比較高的人,再加上年齡的增長,已經不會有太多的影視作品讓我的情緒有太大的波動,但是昨天坐在電影院里,看《誤殺2》的時候,我的眼淚幾度流了下來,我看到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的深沉。

網上一直在調侃這么一句話:父愛如山,一動不動。它的大致意思是:平時在育兒方面,大部分的父親要麼坐在沙發上打游戲,要麼躺在床上打呼嚕,任你怎麼叫怎麼喊,人家的耳朵會選擇性失聰,稍微嚴重一點的家庭,就出現了喪偶式育兒的現象。所謂的「一動不動」,就是「真的不動」。

可是《誤殺2》這部影片,卻讓我看見了,父親的愛。

影片中有這么一句話,是主人公林日朗說的:「你不知道一個父親,能為自己的孩子,到底能做出些什麼?」在影片中,他為了自己的孩子去爭,去搶,去製造社會恐慌,這都是為了引起輿論壓力,為自己的兒子找回那顆原本屬於他的心臟。可到了最後,當他發現那顆心臟已經回不來的時候,他獻出了自己的心臟,為了另一條命,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原來,父愛就像一顆原子彈,一旦爆發,威力極大。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前段時間有一個非常熱門的新聞,講述的是一對夫妻離婚了,兩個人有兩個孩子,3歲多的女兒判給了媽媽,一歲半的兒子6歲前由父親撫養,6歲以後再轉交給媽媽。這本是一個很普通的離婚事件。而不普通的事情發生了,父親為了和他的新女友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竟殘忍地將兩個孩子從三十多層的高樓上扔了出去,事後還假裝痛失愛子,嚎啕大哭。

在警方的調查下,真相浮出水面,兩個孩子死亡,其父與其女友以故意殺人罪,被執死刑。

同樣是父親,你看,多麼諷刺,所以,千萬別低估了人性。

不過話說回來,新聞里的父親,世間僅有,豬狗不如,影片里的父親,為了孩子放棄生命的,也不多見。但在我們的生活中,見到的最多的父親,就是忙忙碌碌,嘔心瀝血,為了孩子,為了家庭而奮斗的男人們。

人們常說,要對媽媽好一點,她們生娃不易,帶娃艱難,她們不是超人,只是被迫長大的小公主。

卻常常忘記了,在一個家庭中,爸爸也很重要。他們穩如磐石,護妻護子,他們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需要感情,需要溫暖。我希望所有的孩子也能跟爸爸說一句:我愛你。

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說:父親總是要給予的,只有給予才能得到幸福。永遠給予吧,這就是父親為什麼成了父親的緣故。

2021年即將結束,希望2022年的我們,是一個好父親、好母親和好孩子。

END.

❷ 看電影散文隨筆

七十年代,我們一幫孩子放學後、星期天,湊在一起跳皮筋、翻骨子、踢沙包、跳房(在地上畫幾個格子,名曰過關)、一群人倒立、藏貓貓,玩的項目真叫多,且常常忘記回家,忘記吃飯。每每天將黑時總能聽到媽媽們細長間或夾雜怒氣的喊聲「小梅,回家吃飯了……」「二妮,還不回家吃飯……」

除了湊在一起玩耍,我們最大的樂趣還有看電影,那時盼電影成了我們的夢想,因為放電影有時間限制,每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才輪到一個連隊一次。放電影前連隊會用廣播提前通知,每當大喇叭里傳出連隊文教「職工同志們請注意,今晚連隊放電影,請大家做好准備」的聲音時,不僅我們小孩子,就連大人們也異常興奮,下班後,會早早做飯,而我們也會以比往常快很多倍的速度做完作業,吃完飯,我們會搬上小木凳、小椅子早早去佔位置,而父母就會在家炒瓜子、炒花生,等放電影前揣上熱乎乎的瓜子、花生來找我們,邊吃邊看。

夏天放電影都是在外面,一般在連隊大禮堂後面的一面白牆上。佔位置有時去的稍微晚點,已經有很多人擺上凳子,畫上圓圈,把自家人的位置站好了,我們只好另找合適的地方,擺上凳子,畫上圓圈後再瘋跑著去玩。甚至有吵架、打架的,看著各式各樣的木凳、椅子,地上畫著的大小圓圈,滿場地瘋跑的孩子們,場面很熱鬧,也很有趣。

每當看見放電影的叔叔的車從連隊中心路下來的時候,不論孩子們在干什麼,都會發出歡呼雀躍的聲音「噢,來啦來啦」,然後一窩蜂的湧上去,有時那位叔叔的車只能慢慢的開過來,剛一停下,熱情的孩子們已經等不及的爬上車幫著叔叔往下卸東西,有些年齡大的小夥子,很熟練的取出幕布自覺地去掛在牆上了,鐵箱子搬不動,會有很多手合抬,有些擠不上的孩子,也會伸長了手,相互推推搡桑的走,哪怕只摸個邊,也是一付很神氣的樣子,根本不用叔叔動手,早就放到合適的位置了,只等電影叔叔支架子了,那時一圈光腦袋圍著電影叔叔,有些還很老道的說「站遠點,站遠點,碰壞了你可賠不起」,說著別人,自己的腳卻不自覺地往前靠。一切准備好了,天一黑,電影的.光束照在幕布上,再多的人也自覺地安靜了下來,等到電影開演時,底下黑壓壓的人群里,沒有人講話,只聽得噼噼啪啪嗑瓜子的聲音,如有人講話,立即招來周圍人的呵斥「別說話」,立馬就沒有人說話了,都安安靜靜的看電影了。那時正式放電影前,放個宣傳的紀錄片,人們都會靜靜的觀賞。

記得是1980年夏天,連隊姓田的文教結婚,特意的包場請全連隊的人看電影,開場前,當電影的光束打在幕布上時,連隊指導員先說了些祝福和表揚的話語,說他們思想先進、不大操大辦,節約簡朴,是年輕人的榜樣,祝他們幸福到老、早生貴子等等,然後新郎落落大方的牽著新娘的手站在了幕布前,眾目睽睽之下,新娘顯得羞澀、拘謹,新郎很大方,說他們感謝領導的關心支持,感謝大家的祝福,今後會努力的工作,為團場連隊做貢獻等等,說完他倆三鞠躬,贏得了大家長久的掌聲。

他的這場婚禮,被大家美談了很長時間。他們和我家住一排房子,當時還不到20歲,比我們大不了幾歲,我們叫姐姐,說起時她還臉紅,但語氣中很驕傲。

現在,坐在電視前,頻道幾十個,坐在電腦前,想看什麼就看什麼,雖然頻道多,節目豐富,但全然沒有了那種全連隊的人擠在一起看電影的樂趣。

❸ 鄉愁散文:看露天電影

歲月就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留不住,也挽不回,偶爾有幾朵浪花掀起漣漪,讓人禁不住回想那時難忘的一幕幕,不管快樂的還是難過的都是最美的記憶,也是人生中不可復制的。有時候,我對一些已經老舊而且已經被時代所拋棄的東西深懷眷戀,並不是因為它們有多麼的美好,而是我曾經經歷過、曾經擁有過。或許那一段時光在當時看來,都是稀疏平常的日子。其實它們已經悄悄地潛在我的骨子裡。時過境遷,當這樣的場景無意中再次出現在眼前時 ,潛伏在我心靈深處的那根記憶神經猛然被撩撥,心頓時變得無比的柔軟,雙眼就被淚水模糊了。

翻閱生活的日歷,有很多往事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淡忘,但童年時期看露天電影的情景,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兒時的記憶里,晚上能有一場電影可看,對生活在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來說,那感覺就像過節一樣熱鬧、興奮。

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文化 娛樂 生活十分單調,村民們每天忙碌在田間地頭,那時候,如果晚上可以看一場露天電影,是村民盼望已久解乏最好的樂趣。

說起露天電影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有印象,這種獨特的電影播放形式從開始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逐漸消失,應該說露天電影是幾代農村人共有的記憶,曾經帶給了人們很多美好的回憶,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還帶有鄉愁般的懷念。

放露天電影,對環境要求一點也不高,只要有一片寬敞的空地就行,看露天電影是全村人最重要的 娛樂 活動。

傍晚的時候,一家幾口,成群結隊,每人手裡拿著椅子,夾著小板凳,三三兩兩從四面八方趕來看電影。那時,有的家裡人口多,且有老人和小孩子,扶老攜幼極不方便,索性就把自家的架子車用上,鋪上毛氈,把老的和小的拉上。有些年老的父母一輩子沒有走出過生養自己的村子,兒女們只能滿足他們這一小小的意願,看看電影。大家都想早點趕到,可以坐在前排離幕布近的位置,生怕去得晚了占不到好位置。那種迫不及待絕對不是現在玩手機、電腦的人所能想像和體會的。

夏天日子長,看露天電影必須得等天色完全暗下來,於是,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里,放映場的空地上又成了人們嬉戲打鬧的地方。孩子們在四圍亂竄,大人們互相問候,聊著家長里短,露天電影場地充滿著歡樂喜慶的氣氛。冬天天冷,放電影的地方就得變了,改在村裡的當時最時髦的也最神秘的戲院裡面,那是一個能容納全村老小的地方,我依稀記得,裡面的牆壁上畫了許多畫,內容大多是向日葵,還有就是毛主席語錄。當然最後的衛生就由那些地主富農分子打掃了。

對於六零七零後,一提起露天電影,心底就會升起一股濃濃的懷舊味道:銀幕一經掛起,大人小孩就喜氣洋洋地搬來小板凳,都想坐在離銀屏最近的地方,聽得真,看得清楚,不想錯過一個極小的細節。在有晚風輕拂的夜晚,那一陣陣爽朗的笑聲中洋溢著老百姓發自內心的幸福。

星空之下,放映機投射的光束播放著另一個世界的故事,至今回憶起來那種美好,都似乎只存在於夢中。

在我的記憶中,看過的這些電影印象深刻: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我童年的時候最喜歡看的電影是戰爭片了,那時還是黑白影片,《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白毛女》《洪湖赤衛隊》《雞毛信》《上甘嶺》……

小時候,村裡演電影,大都選擇在村中央的戲園子前一塊空地上,那裡足夠平坦敞亮,可以容納全村人觀看,也為調皮搗蛋的孩子提供足夠玩鬧的場地。

天還沒黑,小孩子就纏著自己的父母早點去那個地方,自己先佔地方,同時還要為沒來的小夥伴搶佔一個地方,故意把凳子距離拉開,擺放好板凳後,並不忙著坐下,大家就在戲園子周圍追逐瘋跑,在人群中竄出竄進,大人則怕跑丟了,扯著嗓子不時地叫喊著,整個場子亂做一團。

等待電影放映是最難耐的時刻,那時農村還沒有通電,發電用的就是汽油發動機,等看到放映員拉動那根細繩,發動機突突響起時就知道快了。焦躁等待好久,電影終於開演了,終於,放映機射出一束強烈的光,一會兒,銀幕上出現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下面的字大都是八一電影製片廠。電影開始了。全場頓時安靜下來,伴著放映機兩個膠片輪子輕微的吱扭聲,電影中響亮的人物對白和音樂透過空曠的村野飄向遠方。

那時放電影是一村一村挨著放的,前村完了後村的人就去接,消息靈通的人在頭天晚上步行四五里路,就在鄰村看了,所以在本村放映時他就噴著唾沫星子給大夥兒講。連演員的台詞都記得清,銀幕里剛說上一句,下面就接著對上了,有時候還立起來表演,大家有贊賞的,有罵他趕緊坐下的。

旁邊有小孩子坐在大人腿上,大人為他們扇扇子,看到害怕的鏡頭,一頭扎進大人懷里;有坐在大人脖子上,居高臨下,朝著周圍做鬼臉;還有的在人群里來回穿梭,引來大人一陣叫罵,不情願回到大人身邊。

一般一個月放映一次,一次放兩部片子,大家都特別珍惜這難得的機會,集中注意力觀看,有時發出"啊"的一聲驚呼,有時獃獃的一動不動,有時害怕到捂住眼睛,有時會罵電影的壞人。當聽到沖鋒號響起的時候,很多小孩子激動的立起來大喊"沖啊,勝利了"!

記得一次要放《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不知是什麼原因,人們在放映點等到夜裡十一點多了放映員和機器才從鄰村來到我村,我已經有了睡意,父親說孫猴子打妖精,特別好看,確實精彩,至今難以忘懷。

電影終於結束了,較小的孩子早已趴在大人肩頭睡著了,大人們招呼著家人,收拾凳子。我們扛著板凳,裹在大人們中間,看不清眼前的路,踉踉蹌蹌,深一腳淺一腳往家走。那個時代有一把手電筒就是最好的奢侈品。

歲月就是一把刀,一刻不停地刻畫我的面容和心靈。但童年那份美好,如今始終藏於內心深處,失意的的日子便拿出來,暖一暖自己,鼓勵自己繼續前行!

今天說起露天電影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有印象,這種獨特的電影播放形式從五十年代開始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逐漸消失,應該說露天電影是幾代農村人共有的記憶,曾經帶給了人們很多美好的回憶,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還帶有鄉愁般的懷念。

在那個 娛樂 項目匱乏的年代,露天電影是農村非常重要的 娛樂 活動,是日常生活里難得的消遣方式。

在那個精神生活單調、極其匱乏的年代,露天電影上放的片子來來回回就那幾部,即使看過多遍人們依然樂此不疲,絲毫沒有覺得這些反反復復播放的片子覺得單調。現在人們對電影的熱情不再有從前看露天電影那種快樂的感覺,也和露天電影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似乎再也難找回。有時候做夢都想回到兒時重溫一下那時的美好時光。

❹ 舊歲月老電影我續編散文詩

一、誰觸動了夜的心弦?

音符澄澈,彌漫在春繁。聽懂了嗎?晨光飛濺。

輕輕哼一曲悠閑,望著青春向盡頭伸延。桀驁的羽翼,翱翔在藍天。

悠悠奏一支清弦,流雲在指尖婉轉。波浪型的節拍,在天邊迴旋。

流年瀟灑,依舊是,無法忘懷。草帽飛舞,劃向山低雲遠。

夜,內心像流水一樣自由,此時,遠方的海在靜靜飄雪。

輕攏一懷暗夜小心翼翼,又將溫暖潤色一個剔透的夢境。

便在眼前柔軟不知什麼時刻,耳畔盪漾了一層層,微醺的晚風和著半夢半醒。

誰觸動了夜的心弦?無盡纏綿夢中。慾念恍惚,觸摸不到雨簾夢外。

零星的雨絲,優柔寡斷雲層的低語,忽近忽遠厚重的。

那是夜的眼淚,滴不完無論多麼蒼茫我都一意孤行。

將夜輕攬輕輕地,安慰,柔情地,呢喃等它走過,我就在晨曦中失戀——

二、那些可以雕刻的味道

花樣的日子謎一般盛開,吸引那些陽光。

只喜歡靜默在角落,各自發芽,各自花香。

花開落的時刻,依舊幽香。

遠樹幽幽隱叢樓,淡了鶯啼,暗了光流。

輕移蓮步問天雲,蒼斂明輝,花掩香眸。

款款銀波婉如綢。靜也羞羞,動也柔柔。

韶華轉去莫思量,勝罷春光,抹盡閑愁。

夜裡閃亮著眼睛,如此靜,雲渺渺,影依依。

繁星托皓月,芳草映花飛。閑拋詩筆娉婷立,微雨樓前雙燕歸。

夜雕刻,墨箋的味道,是夜裡寫不盡的詩章。

夜靜晚芳輕,暗香繞古燈。倦紛飛,悄許流瑩。

枕畔詩書讀一半,軒窗外,燕嚶嚀。

紅杏鬧春城,草芽映紫星。又一年,景秀清明。

滄海橫流人轉老,誰曾記?競風迎……

三、駐進花蕊

誰在花蕾中行走,心被花色染透。芬馥與輕柔,貯藏在眼中的嬌羞。

是否擎一杯清酒,盪漾懷中的清秀。飛舞的纖蝶,徘徊左右。

不得已,只好在夢里,把情偷走。輾轉一廊回首,可是曾經的邂逅?

風,似乎也有著記憶,暖暖地踏海而來。一如昨天,那時你殷殷寫著一首首詩。

說著這個季節春綠河岸,明窗映景,我是多麼嚮往那個地方,那個盛開美麗詩詞的`地方。

因為你在那裡,你生長在那裡。你寫的詩篇,有些記在心裡,更多的只收藏著。

和你的相遇,是前世緣分的敘舊?不然恍惚中,總留著你的牽手。

水漾的蕊,迴避了刻意的目光,又忍不住心跳遐想。

不敢再冒險,卻無法躲開註定的阻擋。

曾經,欣欣然然地躲過,錯落了憂傷的雨季,雪藏了春的希冀。

曾經,湉湉淡淡地路過,匯成一曲絕妙,裝點了空落的回憶。

曾經,揚揚灑灑的雪霧,禁不住風的誘惑,痴化成水晶般的冰戀。

曾經,點點滴滴的感動,譜成愛的音色,又散成空空的落寞。

因此,當與陽光相擁的瞬間,折射了七彩的淚珠,溶解了詩意的悔恨。

原來,錯落的不僅是雨季。

原來,裝點的不過是虛擬。

原來,痴迷的僅僅是過程。

原來,感動的只是自己……北方的天空布滿陰霾,那裡有我嚮往的你。

而你,是否還藏著那盆,枯萎的茉莉……

四、舊歲月·老電影·我續編

一季年華,漸漸消逝。一度夕陽,望見曾經。

一座青山,承載時光。一紙文字,柔情繾綣。

一紙素箋,寫盡紅塵悲歡離合,明媚笑靨。

一如曾經般絢爛。只是,雙眸多了一絲成熟的憂傷。

一筆流傷,掩盡紅塵風流滄桑,微笑如花。

一如往昔般唯美。只是,淚水多了一縷心靈的觸痛。

那年的你,一如藍色的天空般,永恆。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旖旎風光。

時光深處的舊歲月,老電影,得永遠。

過去的時光,如此蒼白,找不出任何珍藏,可以晾曬。

白鴿在心頭掠起痛楚,血絲還沒凝固成花蕾,便成了輕盈的雲彩。

剩餘的路途在陽光下耀眼,辨不清確切方位,只覺得一陣傷懷。

可能處處都是終點,即使四周斑斕五彩。如此美景,也不能阻擋心漸漸死去。

枯萎的軀殼,將慢慢化作塵埃。於是在你的夢里重生,成就那時的戀愛。

在夢里,演繹過無數開懷。也有淡淡的抽泣,和清甜無比的花海。

每一個片段都是真實,眼角里漾著沉醉,思緒浮動著歡快。

曾經迷一般的影子,輕輕擁攬入懷。紫百合熠熠生輝,似沉靜的飛雪,飄盪在塵外。

老電影的背景,是陳年的等待,如同眼淚結晶的滄海,白浪是彼時的花開。

夢境從未蒼白,翻過白堊紀,沉寂已久,浪漫開始於現在……

❺ 懷舊散文:電影

天氣一日緊似一日的顯露出它嚴酷、冷峻的臉色,氣溫一降再降,冷風吹著口哨呼嘯著穿街過巷。當夜色漸漸洇浸上來的時候,很多人便足不出戶了。嚴寒像緊急出動全城戒嚴的士兵,把人們統統驅趕回了家中。一家人在供著暖氣春意盎然的小巢里上互聯網聊天、打 游戲 、看網路電影或者在電視機前來來回回的更換頻道選著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一碟瓜子、一杯清茶,滿目溫馨、其樂融融、悠哉悠哉。要是擱在二十幾年前,這種生活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時候,冬天的農村蕭索、荒涼。在這樣寒冷的日子裡唯一像樣點兒的 娛樂 項目就是看電影。春播夏種秋收冬藏,冬天農活兒少了,晚上夜又長,老百姓的四肢都閑了下來,幾個人湊一塊兒除了打牌還是打牌,只要一聽說哪村放電影,耳朵就支楞了起來,匆匆吃過晚飯,幾個「鐵桿影迷」就一溜小跑出發了。用我們村五老鬧的話說就是,「耽誤了老婆生孩子也不能耽誤了看電影。」當然,五老鬧的老婆已經不生孩子了。五老鬧當年已是奔60的人,卻生性喜動不喜靜,見誰都愛開玩笑。因為叔伯兄弟排行第五加上輩份兒又小,大人孩子都喊他五老鬧,他也樂得答應。據說五老鬧參加過解放石家莊的戰斗,不過當的是國軍,後來被俘才參加的解放軍,大西南剿過匪,赴朝參過戰,這點兒光榮 歷史 他總是津津樂道。

冬天正是放電影的好時光,各村好像比賽似的三天兩頭兒放電影唯恐落了後。放電影一般是在曬場上或村當街進行,因陋就簡地找兩棵樹或電線桿扯起白帳子,安好機位,電線一拉通上電,就可以開場了。那時候我們村屬於「鐵桿影迷」的還有劉二歪、小迷糊、李犟牛幾個人。當年我才十幾歲,正讀初中,他們都要比我大上五、六歲。上外村看電影,我基本上是小跟班的幹活。那幾年,我們走路走的個個練成了「神行太保」,像鬼子進村一樣把周圍村莊都掃盪了個遍。當然,也看了不少電影,比如《小花》《火燒圓明園》《解放石家莊》《神秘的大佛》《地道戰》《少林寺》《忠烈千秋》等等,外國的片子也有,像《佐羅》《虎口脫險》《大篷車》《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多了去了。今天看來,當年看電影可真是個受罪活兒,黑燈瞎火的跑幾里路不說,看不上一會兒,就冷得渾身哆嗦,兩腳凍得跟冰坨一樣失去了知覺。我們幾個「鐵桿影迷」全都光榮負傷沒有一個不凍手凍腳的。當然,我們有時候也會邊看電影邊扯上幾個玉米秸烤火禦寒。有那麼一次就因為烤火五老鬧就出事了。五老鬧這人喜歡顯擺,不能看《解放石家莊》一看《解放石家莊》就興奮的大聲嚷嚷:「瞧見了嗎,那端著槍沖在最前邊的就是我。」旁人就說:「拉倒吧,看清楚了那是解放軍,你那時候不定躲在哪個旮旯篩糠呢!」他就嘿嘿地笑了。有一天,五老鬧悄悄地叫住我們幾個,神秘兮兮的說:「據可靠消息,今晚蘇陽村演電影是戰斗片,記著去啊!」蘇陽村在我們村西邊離著有6里路。等我們風風火火趕到的時候,大街上連人毛都沒有,我們情知上了他的當。第二天,我們在路上截住五老鬧,「你不是說昨晚蘇陽放電影嗎?」五老鬧笑嘻嘻的答道,不是已經演了嗎?片名就叫「戰斗英雄白跑路」。你看我們這個氣。出事那天,正好是我們村放電影,演的是《火燒圓明園》剛演不到一半兒的時間,或許是天太冷,幾個半大小子就弄了點兒柴禾烤起火來,還拿著燃著的柴禾棍子追逐打鬧。他們看到五老鬧斜躺在不遠處的幾個玉米秸上看電影,就想著和他開個玩笑。整天挨他捉弄今天也捉弄捉弄他,就悄悄的在他後邊把玉米秸點著了。估摸著他看見有火怎麼著也會跳起來,誰知那天白天,五老鬧去走丈人家給他大舅哥家幹了一天的活兒,加上喝了點兒小酒,不知不覺的合上眼皮夢周公去了。等到他發現事情不妙時,一身新衣服已經被燒得千瘡百孔。一片混亂中又停了電,結果圓明園沒燒成,倒把五老鬧給燒了。他老婆小辣椒跳腳大罵三日,餘音繞街,聲震屋瓦。嚇得那幾個壞小子都遠遠地躲著走就像老鼠見了貓。

要說起劉二歪看電影發生的事,五老鬧那破事簡直不值一提,它以至於改變了劉二歪的人生軌跡。劉二歪這人看別人總喜歡歪著頭、斜著眼,因此得了這個大名。那天晚上,我們幾個「鐵桿」是去井下村看電影。我記得看的是《地道戰》,還有一個片是反特片名字我忘記了。看完已是小半夜,我們幾個邊議論電影里有趣的情節邊往家走,一路上嘻嘻哈哈的誰也沒發現少了一個劉二歪。等快走到村邊時,大傢伙兒才覺出不對勁。李犟牛說,「好像剛才快出井下村的時候,劉二歪說要去路旁解手,後來就不注意他了。」我們急忙沿路返回,四處尋找,最後,在井下村邊路旁的一個山葯窖里發現了他。那時候,我們這一帶種山葯的比較多,為了貯藏山葯家家都有山葯窖,有的人家挖在了自家院子里,有的人家乾脆圖方便挖在了路邊。真是無巧不成書,這口山葯窖偏趕上主家忘了蓋上蓋。劉二歪這一下可摔得不輕,為泡尿把腿摔折了,要知道這樣就是尿了褲子也不願出這事。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自個在山葯窖里地道戰了半天。我們七手八腳、著急火燎的把他送到縣醫院,等安頓好,天光已經放亮了。傷好後,劉二歪腿部落下了殘疾,這下劉二歪真的歪了,也算是名副其實。
看電影當然也有因禍得福的,這個說起來非小迷糊莫屬。小迷糊小時候糊里糊塗的經常尿炕,直到十二歲了還讓他媽曬地圖。就這樣的居然傻人有傻福,有一天晚上,溝北村演電影放的是新片《少林寺》,結果三里五鄉的鄉親都涌到溝北看電影去了。那天,天特別的冷,散場之後,颳起了小北風,還飄起了零星的雪花,人們成群結隊、陸陸續續的往回走。這次小迷糊又犯迷糊了,本來出溝北村往北走二里路就是我們村,結果他迷迷糊糊的隨著人流往了東。若照著事情的正常邏輯發展,小迷糊回來回不來還兩說呢。誰知吉人自有天相,半路上有個和他一塊兒走的老頭兒,紙屯的,倆人挺談得來,得知小迷糊走差了路就力邀小迷糊上他家住一宿。老頭兒有個女兒正待字閨中,七繞八繞的竟和小迷糊對上了眼。到了年底老頭兒就變成了小迷糊的老丈人,第二年秋天,妻子就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看這傢伙樂的,嘴都咧到後腦勺上了。在這兒我也想提李犟牛幾句,他爹對他黑夜看電影,白天睡大覺是深惡痛絕,曾經拎著擀麵杖追打了這個不務正業的不肖之子半個村子,成了坊間的笑談。「十大家法」都使了個遍,但收效甚微,最後,想方設法給他娶了媳婦,李犟牛才漸漸地收了心,看來還是「三十六計」中的美人計管用啊!
後來,日子漸漸地富裕起來,好多人家都有了電視機,村子裡偶爾放一次電影看的人也寥寥無幾,演電影終於退出了 歷史 的舞台。「看電影隊」自動解散了,我也到了城裡讀書,幾年後考上了大學。參加工作後,有一年臨近春節,我回村裡,劉二歪、小迷糊、李犟牛幾個人正在向陽的牆邊曬太陽,看到我過來叫住了我,不知不覺的說到當年看電影的事。劉二歪一聽,一言不發,拿起拐杖,一歪一歪的一邊去了。

❻ 看電影隨筆散文

現在說誰誰去「看電影」,許是這樣兩種意思,一是去電影院里觀影,憑票入場,票價不菲。一是安安靜靜呆在家裡,坐在沙發上,看大屏幕的電視機播放的電影。這兩種,和我要說的「看電影」目的差不多,形式卻大相徑庭。我說的是小時候去露天地里看電影,是在自己的村子裡或去別的村子看電影。

那時候青山鄉分成幾個片區,一個片區只有一個電影放映員。我們是西南片區,放映員恰好是我們小徐屯村的。任慶發,個子不高,瘦瘦的樣子,臉色總有些蒼白。自己村裡有放映員,在我們這些孩子看來就是近水樓台的幸事。

任慶發吃力地推著鄉上給的自行車,車後架子兩邊馱著沉重的鐵質膠片箱。他要是從往村外去,男孩子們就一窩蜂似的追著跑,邊跑邊問:「你是換片子去嗎?」「是啊,我去鄉里換片子。」任慶發的耐性好,誰的問題他都認認真真地回答,也不管是大人問,還是孩子問。「這回你能不能換個武打片?」「看看吧,上邊來什麼片子就得換什麼片子。」

孩子們就在村頭的樹林里等,等任慶發換片子回來。遠遠地,他的身影一出現,大家馬上歡呼雀躍起來,紛紛迎上去嚷:「今天演什麼片兒?」「你換什麼片兒啦?」「新片兒好看嗎?」任慶發小心地穩穩推著車子,不緊不慢地說:「今天這個片兒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孩子們興奮地往回跑,一路大聲喊:「演電影啦!演電影啦!」「今天演《自古英雄出少年》啦!」

傍晚,天色剛剛暗下來,家家戶戶都趕緊把家務做完,雞鴨趕進窩,門窗關好鎖好,各個院落間催促聲說笑聲不絕於耳。正值夏天,菜園里好吃的`多得很,摘幾個酸甜的柿子,折一棵甜高粱,搬個小板凳,歡歡喜喜地朝空場地走去。平日里大人忙耕種,孩子去上學,村裡見不到幾個人影,可一到放電影的時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會兒功夫就匯聚成黑壓壓一大群了。自己村裡的人凡是能走路的,都齊全了,外村的也涌來不少。李家店的,楊木浦的,何家屯的,周家屯的,生面孔熟面孔混在一處,齊刷刷朝銀幕望去。有時我來得早,坐在銀幕跟前,電影看了半天,冷不丁一回頭,媽呀,人怎麼這么多呀,里三層外三層的,臉挨臉,頭碰頭,簡直是人山人海。那場面,真可謂氣勢宏大。

看電影讓我們感到非常快樂,因此也更增添了一份擔心,最怕無端無由地停電。那時大家才深刻意識到,電是好東西,它在生活中十分重要。如果連續幾天沒有電影看,大家的心情就變得異常煩亂,孩子們打架的多了,大人們吵鬧的也多了。任慶發放電影的時候是放映員,平時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裡也種了很多田。如果白天勞動過於疲累,晚上他也不想去放電影,所以他也要歇息幾天。可是人們不想這些,只想著放映員就應該好好地放他的電影,鄉里對放映員是有待遇的,拿國家的錢憑什麼你在家裡睡大覺,不讓大家看電影?漸漸地,全村人都對放映員心懷不滿,都埋怨他越來越懶惰。

起初有些人是善意地鬧,他們去溝沿邊的任慶發家,圍著兩間小土房喊:「任慶發,放電影!任慶發,放電影!」任慶發無可奈何地出來說:「等明天換了新片子,我再給你們放。」

有一次,幾個性子暴躁的小夥子又去鬧,他們拿土塊朝人家窗玻璃上扔,還哇哩哇啦地怪叫。任慶發嚇得不敢露頭,他媳婦拎著鐵鍬站在院子里:「你們不讓人安生,再鬧看我不拍死你們!」她人高馬大,一對銅鈴眼,嗓門很亮。小夥子們只好悶悶地撤回去。村裡的老人說:「任慶發太老實,欺負老實人有罪呀。」

電視機走進各家各戶以後,人們依然對露天電影情有獨鍾。任慶發的臉色一直蒼白,但他依然在堅持為大家放映電影。

在外讀書,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次數漸漸增多,可始終覺得還是老家的露天電影看起來有味道。一次回家,與母親談起這種感受,母親霎時神色黯然,感傷地說:「任慶發再也不能給大夥放電影了。」原來,村裡幾個霸道的年青人總去任家鬧事,逼著任慶發放電影,老實巴交的任慶發被逼得走投無路,情急之下拿起用來嚇唬人的扎槍,一下子扎進那個最可惡的傢伙的胸膛。

姓王的那個傢伙死了,任慶發蹲了監獄,沒判他死刑,判他防衛過當,有期徒刑三十年。他媳婦帶著兒子走了,三間小土房在溝沿上一直空著。

記憶中看電影是那樣讓人興奮,那樣讓人留戀,可沒想到最後的結局竟如此悲涼如此無奈。一個孩子看露天電影的時代過去了,一個村子的蒙昧野蠻的時代過去了,一個國家的灰暗落後的時代也過去了。任慶發,這個微小得如塵埃一樣的人,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也是終結者;是這個時代里沉默的奉獻者,也是無辜的受害者。在他蒼白的面容和瘦弱的軀體上,凝結了一段歲月中所有的歡樂和所有的傷痛。他的名字,像一個花朵般的血痕,永久地留存在我的心上。

❼ 露天電影的歲月散文

我很喜歡看電影,尤其喜歡看武俠電影。記得在渭南師專讀書的時候,我一有空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會去電影院看電影。現在,有了電腦,我一有閑暇就會坐在電腦前搜尋一部兩部武俠電影看看,以消磨無聊的時光。每次看完電影,我的靈魂就像經過了雨水的洗禮,明澈寧靜極了,也舒服極了。電影曾經伴隨著我度過了許許多多寂寞而無聊的時光,也給予了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開闊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智慧。尤其是小時候在家鄉看了十幾年的露天電影。現在,每當坐在電腦前欣賞電影的時候,我的腦海都會浮現出小時候在家鄉看露天電影的情景,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清晰。

我看露天電影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小學畢業前。那時候,農村還幾乎沒有電視機,就連收音機和收錄機也很少很少。每當夜晚降臨之後,農家人大多都是呆在昏黃的油燈下聊天。婦女邊聊天邊抓緊時間納納鞋底,縫補衣服。男人則喝著茶,聊著天。條件好點的甚至還會倒上那麼一壺淡酒,吆五喝六地暈暈。我們小孩子們則在外面瘋跑。或者躲迷藏,或者玩打仗,不到玩累的時候不回家。所以,一旦村裡有電影放映,那就成了我們的狂歡節。

那時候,每個公社都有一個電影放映隊。每晚在各個大隊輪流放映。放映前都要在村子的顯眼地方貼海報。海報上有當晚要放映的電影的名字,和故事簡介。當海報貼在村口的時候,立馬就引來了村民圍觀。隨即,期待和快樂的氛圍便在村子裡蔓延開來。

我們大隊的電影大多數時候都在我們學校的操場上放映。往往在放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了有沒有電影,電影的名字是什麼。當電影放映員推著自行車走進學校的時候,我們的心就隨著他飛走了,心裡滿滿當當地裝滿了對電影的遐想和對過去放映的電影情節的回憶。至於老師講了什麼,怎麼講的,一概沒有了印象。放學後,還沒有進村,我們就一個接一個大喊著:「今黑了有電影。《閃閃的紅星》。」生怕大人聽不見似地。回到家,又匆匆忙忙地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馬馬虎虎地吃了飯,就向學校跑去。

還沒到學校,就聽見了柴油發電機隆隆隆的聲音。隨著發電機聲音的逐漸加大和地面震顫力度的加劇,我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狂跳起來,那種激動和嚮往簡直就和青年男女約會前的感覺有些相似。

等到了學校,放映員才開始綳銀幕,就在我們學校東面路旁的兩株桐樹中間。我們小孩子就在銀幕前歡呼著,跳躍著,讓掛在綁在課桌腿上的棍子上的電燈的明亮的光把我們的影子投在銀幕上。

不一會兒,銀幕綳好了。放映員就開始調試機器。這時候,村裡的人就陸陸續續地搬著凳子進場了。他打開機器。一個方形的光柱就打在了銀幕上。或者偏左,或者偏右,或者偏上,或者偏下。他微調著機器下面的旋鈕。終於,光柱打在了銀幕的正中間。此時,人們開始佔位置。或者放下凳子,或者從旁邊找來一塊半塊轉頭放下。這時候,放映員就把加演的紀錄片的膠片搭在機器前面的小軸上。拉出片子,在機器上繞來繞去,又卷在後面空白的圓盤上。隨即,他拉滅電燈。銀幕上就出現了活動的人影和音樂。很快,人們便老老實實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靜靜地看著電影。一般加演的電影都不太好看,大人們還能坐在下面欣賞,可我們這些孩子都坐不下去,就神經質地在銀幕前跳著蹦著,讓光柱把自己的身影投射到銀幕上傻樂。於是,為了爭有力的位置,你掀我,我掀你,不一會兒就打了起來。不是你被打哭了,就是他被打趴下了。銀幕前頓時亂成一團,引來了大人的一頓呵斥。呵斥過後,銀幕前能夠稍稍安靜一會兒,但不久,又打鬧開了。又引來大人的呵斥。於是,反反復復,直到正片開演後,銀幕前才能夠真正靜下來。

電影一演,往往要幾個小時。每次電影放映期間,總有那麼幾個小孩子睏乏了,但又捨不得精彩的情節而強撐著。往往撐著撐著就睡著了。也不怕臟,就那麼順勢一躺,就在泥地上呼呼大睡起來。等到電影結束了,小朋友、或者哥哥姐姐、或者父母叫他起來回家時,他還要迷迷糊糊地喊著問:「演到哪裡了?打仗了沒有?誰贏了?」惹得周圍的大人小孩哈哈大笑。

我們公社有十幾個大隊,再加上天氣的原因,每個村至少要等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看一次電影。因而,人們對電影的渴望就會像現在的孩子對放假的渴望一樣熾烈。如果聽說附近那個村子演電影,那麼,村子裡的大人小孩就會一溜一串地相趕著趕去看。也不管天熱天冷,風大風小,只要不影響演電影就行。我曾在我外婆家隨著舅舅和他的夥伴連夜趕了一來回十六路去醍醐公社劇院看了一次電影。我們是從田野里插斜路去的。一會兒跳下一個塄坎,一會兒爬上一個小坡,有時候還會掉進刺窩里被酸棗刺掛的滿腿的血絲,就這樣還打消不了想看電影的慾望。至於跑得腿酸腿疼,那就更不在話下了。大家一路上說說笑笑追追打打地,不覺就到了目的地。那天晚上,我們看的電影好像是《洪湖赤衛隊》。片子也許演的次數多了,還不時地燒片子。放映員就要不時地停住機器,把燒壞的片子重新接起來再演。即使這樣,我們也看得津津有味。還有一次,我隨著大人去七里外的醍醐公社看電影。那晚月亮很明,就像在地面上灑下了一層雪白的銀粉。醍醐村的北面有一個土堰,堰下面是一個光潔的麥場。堰壁立在麥場旁,足足有一丈高。堰東面是一條僅一丈闊的下坡通進醍醐街道。在堰北面的'大路上看,堰下的麥場和路面一樣的顏色,都是朦朧般的銀白色,連成了一體。我心裡幻想著電影情節,迷迷糊糊就像在夢里一樣,也不看路,只是憑感覺往前走。一腳踩出去就掉到了堰底下,幸好,摔在了麥場邊的荒草地上,僅僅摔疼了屁股而已。我呆了呆,仔細看了看堰,才從夢境般醒了過來。隨後起來拍了拍屁股,就緊跑了幾十步,趕上大人們,又向劇場走去。

有時候,運氣並不是都那麼好。有很多次,聽說哪裡哪裡有電影,於是,晚飯後,一群人相約著趕去了。但到了目的地之後卻發現,那隻是傳話人的惡作劇。這才想起傳話人說的電影名,那就是《英雄磨鞋底》。看電影的人自己成了電影的主角,英雄。雖然被騙了,但大家還是很高興。在回家的路上笑著罵罵傳話的人,然後就合計著下次怎麼又去騙傳話的人的辦法。畢竟,在看電影的路上,大家消磨了漫長的無聊的夜。我也當過一次磨鞋底的英雄。到現在想起來還記憶猶新。那晚,月亮很明。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全是亮閃閃的星星。聽說雷家圪嶗有電影。我就隨著一群大孩子向雷家圪嶗大隊部趕去。去的時候,大家的心思都在電影上。都在互相打問電影的名字。但大家說的都不一樣。這時候,就有人覺得被別人捉弄了。但又不甘心。幻想著捉弄人的人並沒有去過雷家圪嶗,也許說的是實話。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回到家裡後還是沒事干。還不如去碰碰運氣。就這樣,我們抱定了當英雄的念頭急急地趕往了目的地。等到了雷家圪嶗大隊部一看,只有明月下的泛著銀白色光亮的土廣場在搖曳的樹影下吟唱著夢囈般的歌吟。我們只好失望地向回走去。在回家的路上,大家的腳步緩了許多,不再那麼急迫。月光把田間小路照射得很亮,連路邊的香茅草、刺角、把地楞都能夠看清楚。蛐蛐在草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遠處村莊里的雞狗也在有一搭沒一搭地疲倦地叫著。我好奇地觀察著這美麗而朦朧的夜景,聆聽著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心情非常寧靜與愉悅。大孩子們則在議論著星座和星辰。我順著大孩子的目光和語言,認識了銀河、北斗七星、北斗星、牛郎織女星等等星星星座,長了許多見識。那晚,我並不覺得很虧,反而覺得很有意義。

我對看電影是非常痴迷的。有一次,我感冒了,高燒不止,惡心欲吐,渾身酸軟無力,整天茶飯不思。躺在熱炕上渾身難受得輾轉反側不能入寐。爸爸媽媽看我病的不輕,就趕緊出去找醫生。我一個人躺在炕上想入非非,感覺自己似乎就要死了似地。這時候,村裡有人喊叫說雷家圪嶗有電影。我不知道哪裡來的心勁,竟然一骨碌爬了起來,也忘記了自己的感冒。也沒有告訴家裡人,就匆匆地跑了出去,追上村裡的大人,向雷家圪嶗大隊跑去。那晚演的是什麼電影,我沒有印象了,但記得回家的時間很晚。去的時候北斗七星的勺柄還在南方,回來的時候已經跑到了西邊。到家後,感冒竟然不治而愈了。那晚,媽媽說,爸爸帶著醫生來給我打針,卻找不見我了,後來聽村裡人說看見我隨著大人去看電影了,這才放下心來。

鄉村得露天電影一般都是小銀幕。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寬銀幕,而且是兩機連放的時候,我才感受到了什麼是震撼,什麼是大美。外婆家村裡住有西安來的知青。西安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派電影放映隊慰問知青。在大隊知青點(和家樓大隊大隊部)一連放映三天。那年我上五年級。暑假去外婆家玩。剛好知青點放電影。那天加演了一個木偶劇。還是彩色的,中間不換片,不停頓,劇情很流暢很連貫。人物很大很逼真,那個木偶就好像在我跟前一樣。加上完美的立體聲音箱製造出來的聲音效果,讓我體驗到了不同的美,從此,我對電影多了一層新的感受。

後來,隨著電視越來越多,電影對農村人的吸引力就慢慢下降了,慢慢地就很少有人看電影了,即使天天在家門口放電影也很少有人看了,還不用說跑著去幾里甚至十幾里路去看電影了。露天電影慢慢地就成了我記憶深處的回憶了。

2013年1月6日於草廬書屋

❽ 電影的散文

記得第一次看電影是在廣西凌雲縣中學的操場上,那時我還小,是剛剛上小學的哥哥帶去的。初初感覺非常新鮮:那張巨大的白布上面,竟然有房子有樹木有山水還有人,人會走路會說話嘴對著嘴(當時不知道那叫做「親吻」),看完後竟像是著了魔。

小城無以為樂。每到晚上,城裡值得消遣的地方就是那家獨一無二的電影院。我們家很窮,父親在外地工作,母親靠縫補衣服拉扯我們兄妹四人,想要母親買票帶我們去看電影,那是萬萬不可能的。看著其他小朋友被他們的家人帶進電影院,心裡羨慕的不得了。我有時壯著肚子去拉扯正要走進電影院的叔叔阿姨的衣襟,希望他們帶我進去,這樣一來,不是遭人白眼,就是被看門人呵斥。無奈,只好圍著電影院兜圈子,細聽那撩人肺腑的聲音直到電影散場。久而久之,放了多場影片的主題歌竟被記住,有時,裡面唱歌,我們在外面也跟著大聲地唱。

有一天早晨,哥哥悄悄對我說,晚上要帶我去看電影,我高興得給他當了整整一天的「馬」——我們的一種騎馬游戲。我以為他會帶我堂堂正正地從大門走進去,那知道到了晚上,他卻帶我偷偷摸摸地鑽進電影院後面的'陰溝,出了陰溝我們便在影院的圍牆里了,難忘的是那晚的影片正好是《地道戰》,我是鑽了「地道」之後才看到它的。更難忘的是看完電影回到家,母親聞到我身上有股氣味不對,仔細檢查才發現我的褲腿上沾有一片屎糊。原來那條「地道」是排屎排尿的。母親問我到哪裡去了,我說去捉迷藏,摔倒在草坪上。平生第一次撒謊竟然瞞過了她。

「哥,以後還看不看電影?」

「看!」

「被媽發現怎麼辦?」

「我有辦法。」

我以為他有什麼高招!原來是「地道」還是要鑽的,不過是脫衣服再鑽;電影還是要看的,不過是看完後跳到小河裡洗個澡再回家。

一次,看完電影,夜已深了,北風呼嘯,像要剝掉人的皮,我走到小河邊就是不肯下水。哥說,你還要不要看電影?經不住電影的誘惑,我哆嗦著下了水,整個身子篩糠似的在水裡打抖。回到家,一頭栽在床上,已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地下。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母親為此欠下三十二元伍角的債。

從此,我再也不敢「地道」看什麼《地道戰》了。一到晚上,老早就上床,可怎麼也睡不著,一直等到電影散了場,聽到門外雜亂的腳步聲,才肯安心睡去。母親發現我們整天魂不守舍的樣子。她一咬牙,花了三角六分錢買了一張票,背弟弟,抱妹妹,手拉著我和哥哥,一家五口堂堂正正地走進電影院的大門。記得那晚放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我看得非常認真,盡管還看不懂。

當然,看完電影後好幾天,我們家的飯菜難得找到一顆油星┅┅

參加工作後,第一個月發工資那天我連看了兩場電影,雖然看的都是最沒意思的樣板戲,但從那張巨大的銀幕上,我彷彿找回了自己的童年。

❾ 童年記憶片段散文

我小時候,家裡還沒用上電。最早的收音機,是裝電池的,四四方方半塊磚頭大小的樣子,上邊一根小天線,右側兩個半露的小輪子,手指滑動輪子,一個是管開關,一個是換台的。這個神奇的小匣子,是我們接收外界信息、娛樂生活的唯一電器。

常常,聽著那個小匣子里有人說話及各種聲音,帶著各種奇怪和胡思亂想的疑問,問父親那裡面有人嗎,那麼小的地方,人是從哪進去的?是從兩個輪子的小孔爬進去的嗎?他們怎麼出來?不用吃飯睡覺嗎?父親就大笑。那時年紀尚小,還不懂什麼無線電、信號波,父親的笑倒是讓我更覺得神秘了。

後來,見過父親把收音機拆開過,原來後蓋是可以打開的,前蓋裡面除了放電池的地方,就是一塊線路板上小釘似的各種元件,看來這也沒什麼路數嘛,那應該就是兩節電池裡面有內容了,因為它們才是「總指揮」,有了它們,才會有聲音。於是電池就像一個萬花筒,在我腦海里充滿著各種神秘的想像。

天上過飛機時,收音機會嚓嚓地響幾聲,父親說是飛機干擾了信號。這飛機離那麼遠,怎麼會影響到收音機哪?我又多了一些疑問。這些十萬個為什麼,就像天空眨眼的小星星,偶爾在我這傻傻的小腦袋閃現出來,激發著天馬行空的想像。

從小在沒有電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許有點理解不了「電」是個什麼概念。見到有些大哥哥大姐姐上山放牛時,也帶上收音機,邊聽邊跟著哼哼,有時還會跟著裡面的旋律手舞足蹈。我好像感覺到,收音機能給人帶來快樂。

這小小收音機的好處就是便於隨身攜帶。常常大人們去幹活時,晚上出去乘涼時,都會邊走邊聽。父親他們多是聽些新聞民生類的,而我和堂哥他們,就主要聽聽音樂、故事類。那時,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流行音樂,不知道什麼是明星,那些離我們的世界很遙遠。而最早會唱的歌,是堂哥他們從收音機里學會再教我的,就是當時應該很流行很火的歌,記得有《粉紅色的回憶》、《十不該》、《信天游》。

後來知道了一個鄰居爺爺家還有更大的收音機,聲音比我家的大。夏天每天午飯後,就跟堂哥他們一起去爺爺家聽小說,有什麼《七俠五義》、《三國演義》、《少林寺》,其實我根本聽不懂,也沒注意去聽,所以等於跟大家一起去混時間、湊熱鬧。

再長大一點後,把廢電池砸開,裡面除了一層一層的.膠紙,就是一根黑色的電池芯。之後才知道電池只是提供電的,而收音機的聲音是通過接收天線才有的。

比收音機更讓人們著迷的,是露天電影。因為有聲音有圖像還有故事,放電影的人只需把一張大幕布扯好,用放映機轉動膠片,隨著幻影燈光投射到幕布上,就成為有聲有色的流動畫面了。

那時能趕上一場電影很難得,一般是誰家有喜事了,如果是比較殷實的人家,就放一場電影以慶祝,同時也熱鬧眾人。觀看者不用花錢買票,自帶椅子前去即可。父親說,為了看場電影能跑幾里地的村子,有些年輕人甚至能跑十幾里,往往都是全家出動,或者大人帶孩子們去。沒有電話,都是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一個村子一個村子這樣傳播開的。

起初人多的時候,電影都是放在大空地或曬谷場上,還未放映,場上就擠滿了大大小小黑壓壓的人,一排一排的,沒搬凳子的就站在後面,還有的坐到樹上、柴垛上,到處人頭攢動。小孩兒為找個好位置興奮地跑來跑去,嬉鬧聲、喊人聲、說話聲,不絕於耳。直到電影出現了畫面,人們的視線才被聚焦到一處,場上也安靜了不少。看著看著就聽到鬨堂大笑了,有時膠片放完暫停了,人群里就開始出現嘆息聲,焦急的催促聲。一般一場都是兩個影片,天冷時也有些老人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的,就提前退場了。電影結束,人群開始散場,搬椅子的,抱孩子的,拿手電筒前呼後應呼朋引伴的,熙熙攘攘,聲勢浩大。走著走著就兵分幾路分道而行了。盡管凍的不行,也樂此不彼,現在想起來,真是活受罪,卻是童年不可磨滅的、承載著溫暖開心的記憶。

其實那時候我是看不懂電影的,主要是為了好玩。有時候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回去時被大人背著,路上鞋子掉了都不知道。有時候,看到有孩子很懂事的劇情,父母就會在一邊教導我,看看人家怎麼怎麼樣。我不吭聲,其實心裡是不以為然的,因為我覺得電影裡面都是假的,不能拿真人去做比較。記得有一次跟姑姑們一起看《媽媽再愛我一次》,記得身邊很多人都哭了,我什麼也沒看懂,也不知道大家為什麼哭,自己也跟著掉眼淚。第二天大家討論電影情節,說怎麼怎麼苦,怎麼怎麼難過,說他們眼淚止不住地流,問我哭了沒有,我就傻傻地笑,不知道看個電影為啥要哭。

後來看電影不用那麼稀奇,也不用跑那麼遠了,因為隨著人們生活越來越好,幾乎每家遇到娶媳婦、生孩子的喜事,就會放場電影。因為電影老闆資源有限,有時候看多了,就發現有些已經看過了重復了,有些能重復看好幾次,就成了雞肋一樣的感覺。然後,鄉村大戲台又成了一道新的風景。

剛上小學的時候,每年三月或夏季農忙後,人們說是趕會時節,男女老少要去趕會。「趕會」就是大戲班子們下鄉演出,或多家戲班子聚集到一個地方唱戲,少則三五天,多則持續十多天甚至一個月之久,是當時鄉下最隆重最為吸引人的一個大型娛樂活動,同時又像是一個農貿市場聚集會。因為在戲會的駐扎地,會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前來擺攤,從小吃、玩具到衣物、布匹,從花鳥魚蟲到書畫古玩,從家什雜物到工具首飾,應有盡有,目不暇接。除了行人、生意人,還有各種修修補補的手藝人、有獎競猜的釣魚者,賣唱賣藝的乞討者,坑蒙拐騙的壞人,形形色色好不熱鬧。

這趕會,不僅僅是為了看戲,更多人是為了買所需東西,或者是圖熱鬧順便看幾眼戲。那段時間,人們見面最愛提的話題就是,去趕會了沒有,准備啥時候去?有啥新鮮玩意兒可看,淘到好東西了沒有?好像趕會看不看戲並不重要,只要去了,轉一趟多少買點東西回去,就算不枉此行。

看戲不用買票,唱戲人的生活及勞酬是由地方政府及當地百姓共籌的。

如果戲台集中在街上,那是相當熱鬧。借著戲會的熱烈影響,那些魔術表演、歌舞團、馬戲團、民間雜耍藝人們,也都紛紛慕名而來,各自搭台,然後跟圍觀或看錶演的人,多多少少收點錢。他們錢也賺了,老百姓也樂呵了,引得人更多更熱鬧了,也更利於生意人大賺一筆了,對誰都有好處。

當然更加豐富了老人們的精神世界。幾乎每個老人都熱衷於看戲,因為那是帶給他們最初激情的新奇經歷,是曾經貧瘠之地迎來一年一度的別樣繁華,是老人多年來自娛自樂、融入藝術的痴迷。就像小孩子渴望童話故事一樣永遠充滿期待,老人們才是絡繹不絕真心想看戲的大部分群體。

街上的戲,好像母親就帶我去過一次。記得經過的地方,到處人山人海,說是看戲,還不如說是趕集。母親可能是想著,既然來一場,怎麼也得看一會兒吧。於是就帶我到了一個小戲台的大棚子里,又擠又悶,還被不停涌進來的人推推桑桑,實在是難受。原來是表演魔術的,看了一會兒,覺得也不怎麼喜歡,我們就出來了。之後就去外公賣東西的地方玩去了。

大人帶著孩子的,也就是簡單地買點東西。看到琳琅滿目的東西,小孩不停地要玩具、要吃的,央求聲哭聲、大人哄著訓斥聲、小販的吆喝聲、買東西的討價還價聲,盤旋在頭頂上空,聲聲入耳。外公給我買了一份水煎包吃,因為這份香濃的幸福,再看身邊的人,才覺得有了幾分可愛。

除了看來來往往的人,絲毫不覺得好玩。但是這戲會,卻是孩子們最嚮往的,也許正是因為大戲台在人們心裡的特殊意義吧。哪怕能出趟門看看景緻,能吃到一串夢里甜到掉牙的糖葫蘆,得到一件母親千挑萬選、比較到最低價才買下的一件衣服,就是戲會帶來的歡樂。

記得有一年,三爺去看戲,問了一圈哪個小孩想一起去,去的趕緊找媽媽要錢。其實每個孩子都想去,但沒有大人開口,知道是要不到零花錢的,誰也不敢回應。後來母親答應了讓弟弟跟三爺一起去,盡管一群孩子起鬨,母親還是只給了弟弟五毛錢。弟弟回來時,我們問他都買啥了,他說就買了一串米花團。當時覺得母親真吝嗇,覺得弟弟挺可憐的,可是他卻顯得興奮無比。

有一年,戲會到了我們村裡唱戲。因為離得近,我們常常一放學就跑去看。說是看戲,其實是去玩,根本不知道台上在唱些啥,母親也會給一點零花錢,一次只能買一樣吃的。還有兩次,被同學攛掇著,下課時間也跑去戲場,本想玩一會就趕緊回去,結果一去就忘了時間,不記得返回去上課了。

吃過晚飯後,到了天黑,還要纏著大人去看晚場戲。有一次沒找到父親,以為他提前走了,我就一個人就著月光跑到戲場,一路上也沒見到父親,也不驚慌,就獨自坐在地上等戲開場。正擔心到時候一個人怎麼回去時,父親就找了過來,我不安的一顆心才定下來。

家鄉戲台,總會在每年的一段時間,吸引著孩子們無邪的童心,給沒有娛樂的童年增添了多彩童趣。讓鄉村人有機會重溫心裡的經典,是一種無法取代的溫暖。

我10歲的時候,家裡用上了電。一夜之間家家裝上了燈泡,感覺把房間照的如同白晝,特別驚奇。

鐵蛋兒家是最早買了電視機的,老式黑白,沒遙控,開關、換台、調音量,都是手動按鈕,還有一根天線接收。山裡沒信號,還得配一套室外天線,電視機連接室外天線頂端的信號架上,信號架要用一根固定好的長長高高的竹竿擎起來,越高越好。越高可能收集到信號越多,收到的頻道就越多。有時候換台,還得去外面轉動那根竹竿,對應的方向才是一個頻道,想不停換台,還得不停折騰那根天線架。但這樣絲毫不影響人們的熱情。

白天晚上,鐵蛋兒家都像看電影似的,屋裡屋外圍的水泄不通。那時的《小龍女》是我最早看到的一部非常喜歡的電視劇,每晚都去早早地等著,演完了還不捨得走,為了能多聽幾句片尾曲。星期天也不再出去瘋跑了,集中到鐵蛋兒家看電視,也不管人家煩不煩。除非停電,才老老實實在家待著。

後來陸續買電視的人家多了。我家也買了電視,不用再去別人家守候了,興奮到不行。

很快地,錄音機也開始相繼熱鬧開了。有小有大,小的輕巧可以提,大的有帶彩燈的大喇叭,聲音很大,能從這片村莊傳到那片村莊,但還是沒有後來音響的音質漂亮。那時候只能放磁帶。然後知道了什麼是流行音樂,知道了一些歌手的名字和名氣,有了很多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電視開闊了一代人的視野,帶給我們知識的同時,也帶給我們無限歡樂。

等到我家換了大彩電,用上了衛星定位接收器,電話等一些常用電器開始在鄉下普遍,收音機、露天大電影開始逐漸被人們淘汰的時候,我已經結束了童年時期。

家鄉的變化,時代的發展,伴隨著我童年的成長,承載了我從懵懂到懂事的喜怒哀樂,成了我多年後念念不忘、想起來就喜笑顏開的記憶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