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動漫電影你的名字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經典動漫電影你的名字

發布時間: 2023-01-15 07:45:45

㈠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1

《你的名字》里,情緒和手藝都在,但不似以前虛無縹緲了。甚至可以說,新海誠電影里所有莫名其妙的憂愁,所有惝恍迷離的追尋,都在這部電影里找到了共同的路徑和答案。誠哥終於在自縛多年的繭里拍翼成蝶。影片基於宏大格局而生的殘存記憶和潛意識召喚,引致男女主在不同時空滾落下一滴眼淚。漂浮的愁緒就這么找到了有力的支撐點。

那個有著頑固深海孤獨症的少年,成長為大叔之後,依然秉持著他使命般的孤獨與自由,展開對情感宇宙的探索秘旅。這一趟,找到了自己的玫瑰星球。

被洶涌人潮擠散的夢中人,地鐵上的縱使相逢應不識,「逢魔時分」過後的煙消雲散,為一份既視感而生的兩端情怯。三葉和瀧只能將記憶鑿刻在空氣里,那麼用力而又傷感,直到攥在掌心中的秘密被打開,一下子就把整顆心都擊沉了。

那一段長鏡頭真是神了:手腕上的紅線,幻化成彗星的軌跡,幻化成孕育生命的臍帶,幻化成個體的年輪,扭曲、纏繞、還原、連接,化作時間,化作「結」,破譯出土地與穹蒼的呼應。宇宙洪荒的孟浪讓繩索縱弛,宿命的牽絆又讓它綳緊。交匯時若即若離,冥冥中千絲萬縷。

所以一點不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在電影院里看得嚎啕大哭。說是「青春不滅、純愛不死」還是覺得清淺了些。新海誠的某一種固執,真的可以戳中很多人,那些相信「在某一個時空會有另一個我過得很開心」的人,相信「心愛的人死去會化作暗物質守護和改變星軌」的人,相信「於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人……為了吾道不孤,為了赤心和天真。

赤心能讓我們在宇宙萬物中涵泳優游,天真則讓我們在世道萬象中有所憑恃。任世界碾壓、沖刷和捏塑,看似百無一用的東西化為掩體後,至少能幫他們獲得甘願的勇氣。

說來也巧,看完這部電影的幾天,我就去了日本,雖然只在關西晃悠,可代入感太強烈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潮,地鐵的呼嘯而過,每個人都冷漠、禮貌、客氣地保持距離。腦子里回盪著《青春咖啡館》里寫的:大街上的邂逅,高峰時刻在地鐵站里的相遇。那個時候人們也許應該用手銬把彼此鏈在一起。什麼關系能夠抵擋住那種把你捲走、讓你失去控制的浩盪人潮呢?

生命何其蕪雜,相逢何其稀罕。人與人的孤島短暫接壤,浩瀚與溫柔,混沌與註定,動盪與記認,終究還是從哀愁中汲取的靈感。

一顆彗星會形成浩劫,一個村莊會湮滅,繁華頃刻會崩塌,記憶也會漫漶,曾有過的刻骨銘心變成不知緣由的悵然若失,無論本片的結局如何像童話般美好,餘味還是氤氳在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上。餘味里仍氤氳不去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將深刻的無奈化為美感封存,便是對當下抱著徹底的投入和敬惜之心,才能坦然無愧於來日的遽變。

想來又感傷又釋然。人與人的交匯,能在真實中捕捉的,都不過是些片面辰光,可是,人與人的關系,放諸寰宇、時空的坐標觀想,又豈止於生死。

這部片至少要去擼三遍,第一遍憑直覺,感動個一塌糊塗。第二遍仔細捋一捋誠哥的腦洞。第三遍,也抱著物哀的心境,沉浸於大銀幕上的星空與夢幻吧。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2

最近大熱的「你的名字」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吸引我,但聽聞大家的好評已經豆瓣上出奇的高分我還是決定去看一看的。於是選了電影下架的最後一天去了萬達影城觀看這部電影。

當我認真的看完最後的時候,我徹底的被這部電影感動了。我覺得幾乎沒有幾部電影可以影響我的心理,可以使我發自內心的融入電影中去,即使我看完電影後的三天,我的感受久久不能散去。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演員,人設是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因此無疑是個大手筆,大製作。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某個深山的鄉下小鎮。在這里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不得不說這個劇情簡直好到了極致,無數的人觀影時淚流滿面,劇情十分牽動人心,我觀看到高潮時,我甚至忘記了呼吸,忘記了眨眼,感覺整個人都置身與電影之中,無法自拔。

我覺得在我所看的所有電影中,這部影片必是無法磨滅的記憶,可能數年後我重新觀看一遍也會同現如今一樣感觸萬千。這部電影帶來的不僅僅是觀影的愉悅,而是心靈的震撼。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3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關於男女互換身體,發現時間錯開三年,但最後又重新相遇的電影——《你的名字》。

生活在小鎮的宮水三葉早已厭倦了她的生活。她總幻想著來世自己要做東京帥哥。於是呢,她常在夢中變成東京的帥哥。就這樣享受著做一天自己做一天別人的美好生活。後來三葉知道自己在夢中與生活在東京的瀧進行了靈魂互換。於是開始對對方好奇,到彼此擔心惦念。二人開始了以筆記為載體的相殺相愛。瀧的霸道氣場給三葉贏得了許多爛桃花。三葉也漸漸適應了瀧的打工生活。二人在小打小鬧中漸生好感,驀然回首,已有真情。浪漫的生活總是短暫的,瀧看見三葉關於當晚有慧星的留言,在天台等了許久,卻並未看見彗星到來,悠然的情感鋪墊戛然而止。瀧和三葉停止了靈魂互換。

瀧為了尋找三葉,憑記憶將整個系守鎮畫了下來,並拿著畫四處詢問。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憑借那幅畫,找到了夢中的景色。當瀧千辛萬苦地來到系守鎮,他驚恐的發現這里早已毀於災難。彗星墜落在三年前,全鎮500人無一生還。三葉也沒能倖免。

這時瀧想起了三葉婆婆的話。繩的扭曲、纏繞,是時間流動的體現,它連接著時空。於是瀧找到了神社,喝下了三葉的口嚼酒。繩再次帶他回到了三葉的身體之中。為了拯救三葉和全鎮居民冷發動好友制定了避難計劃,結果失敗了。好在關鍵時刻,瀧在強烈的使命感中喚醒了三葉。他想起三年前三葉曾找到他,並給了他一個神秘的繩結。就這樣糸守鎮無一人生還的新聞奇跡般變成了無一人傷亡。

原來天作之合是存在的,千里姻緣一線牽是可信的,以至於若干年後,即使瀧已經完全忘記了曾經拯救過三葉的世界,也能在擦肩而過中,感受到強烈的命中註定。命運弄人,但幸運的是我們能在淚眼朦朧中找到彼此,並問出那句深藏心底的話——你的名字是?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4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故事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在現實中互相交織幻想的故事。這位日本導演另外兩部動漫《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

小心翼翼的將這部片子又看了一遍,生怕錯過每一個細節,唯美夢幻的畫風那種干凈、純白,是吸著霧霾的我們很難想像的。所以你看《秒五》以及其他日本電影裡面的風景,很多都把純白、美感做到了極致。清新的人物設定,憂傷的音樂,故事的敘述邏輯瞬間將我們拉回了我們的那個高中年代,影片以一條紅線展開了男女主人公之間,魂飛夢繞感情糾纏的夢境世界,現實和過去相互錯。

小鎮女孩三葉與東京男孩瀧互換身體,小鎮女孩三清早起床感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化用以此幽默的開端吸引受眾繼續往下觀看,用鄉村與城市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來回切換,傳統人文與自然之美呼之欲出,也令人所見看似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人的疲倦與狡詐,三葉所嚮往的都市生活其實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完美。電影過多內容就不講了,還是希望大家去影院觀看。

電影將懸念維繫到了最後一刻,多麼害怕在那階梯上已然經歷生死的兩人最終只是形同陌路,當昔日的少年鼓起勇氣說出那老套的'搭訕台詞「我在哪裡見過你嗎?」淚如雨下的她一句:「我也是」,在最後不僅將「你的名字」以升華,更讓人真正感觸到了那怦然心動的純愛。

這個故事描述的是就是這樣一種青澀而又真摯的感情,它甚至遠遠的比纏綿悱惻的愛情珍貴,那是人間最為純真的愛,不需要任何基礎和依靠的愛,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恆的愛,因為它本身就是永遠。

看完電影後突然想到了韓寒的一篇文章,

高考結束了,馬上又將會有這么一群孩子,迫不及待的扔下書包,去聚餐,通宵上網,旅行,KTV,閑逛,狂歡……認為自己終於解放了……殊不知,你們離開的,就是天堂。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5

《你的名字》是一部很經典的日本動漫,很早就聽說了他的名字,但一直未有機會去欣賞。那一天政治晚自習,老師讓我得以與他見面。

《你的名字》畫面鮮亮,色彩搭配和諧明亮,人物構畫不算特別精美,但對全篇的背景勾勒的極為細致,劇情偏新穎獨特,只是我第一次對某些地方還是有諸多不解,電影講述了來自糸守鎮女孩三葉和東京男孩瀧因為一場彗星而交換身體所發生的事。前期電影偏搞笑,到了中期,我不由得開始羨慕起來,能夠以另一種身份去體驗另一個生活,想來也是極為奇妙的。

隨著劇情的展開,瀧去找三葉,卻發現三葉及糸守鎮早在三年前便毀於一場流星雨中,又陰差陽錯回到毀滅前一天。瀧和三葉在山上的場景是我不能忘懷的,有著時間差的兩人同時在同一處地方尋找對方,只聽得見卻看不見,所幸他們感受到了,這時不得不說電影的細節表現很好。畫面以兩個時間點的兩個人同框,卻只見三年前身體為三葉的瀧,另一處卻是空白,而在中間是一條透明白色的屏障,阻隔。兩人明明看不見,瀧卻感受到她的存在。

他問:「三葉,是你在那嗎?」慢慢伸出手,兩個來自不同時間點的人就這樣恢復到自己的身體里,同時,終於看見了隔了三年的心心想念之人。

我一直記得瀧為了阻止人們聚集的焦躁,一直記得瀧為了找到山上的山三葉而狂奔,不顧險些掉了山崖,一直記得兩人彼此握手,要寫下名字的那刻,同樣一直記得最後的最後,狂奔歸於相望,又轉擦肩後,瀧的一回頭:「那個……我好像在哪見過你!」三葉含著欣喜重重地點頭。兩個人,就這樣在時間的奔跑中再次相遇,即使想不起你的名字,即使不在一起,那又如何,我一直在尋找的,就是能在下次見面,能再次說:「你的名字是什麼?」

明明好像認識了好久,好可惜,你的名字是什麼呢?

沒關系,時間並不能將兩個真心相愛的人隔開。即使遠隔萬里,我也來到了你的城市,看到了見證你成長的家鄉;即使看不見你,我也知曉你的存在,拚命找尋不肯放棄;即使我們的名字並沒寫完,我也一直在等你親自告知我你的名字。你的名字,這次我會將它刻在心上,時間再遠,也不會遺失。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6

放假期之前,我就給自己制定了一份要看十部電影的計劃。第一部選的是口碑評分都很高卻是自己最不喜歡的動漫科幻類電影《你的名字》。

「黃昏之時可以看見不可見之人。」為了契合這種暗示,我專門找了個接近黃昏的下午,觀看了這部電影。

女主是生活在農村的高中生宮水三葉,她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簡單卻略顯枯燥的生活。她的父親是她所生活的鎮子的鎮長,由於種種原因她和妹妹跟隨外婆生活,並一起打理著神社的事情。另一邊,男主立花瀧是一個生活在大都市東京的高中生,他也同樣重復著枯燥無聊的生活,每日也不過是上學,打工,回家,如此循環罷了。

在無聊日子的某一天,他們兩個完全不搭邊的人因為某種神秘力量的作用而在早晨醒來時發現互換了身體。因為都對彼此原來的生活感到乏味,他們便對交換身體這件事沒那麼排斥。他們每周會交換兩到三次身體,漸漸地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對方的生活中贏得了或多或少的喜愛。

但突然有一天,立花瀧發現再也不能和三葉交換身體了,雖然他不以為然,但腦中卻始終好像被什麼事情羈絆著一樣。他開始憑借記憶去找三葉生活的那個村子,拼盡全力去找,最終找到了。但那個村子在三年前被彗星擊中,導致村裡大部分人都死了,瀧也從官方的統計中得知三葉一家的死訊……

他很著急,想起三葉的口嚼酒,找到放置口嚼酒的地方,義無反顧的喝了下去。終於他又和三年前的三葉交換了身體,並且去拯救村裡的人,讓他們撤離,提前告知他們將要發生的災難。最終全村人得救了,但三葉和瀧都失去了對彼此的記憶。

看完這部電影,心中感慨萬千……

奇妙的夢中互換身體,交換著彼此的生活,把生活活成最喜歡的樣子。彼此心靈感應著,漸漸互相喜歡。美麗的慧星隕落,深邃的眼裡滿留著遺憾,或許那時三葉在想……啊,多遺憾啊,瀧在這時還不認識我呢……會不會永遠都不知道我呢?瀧竭盡全力尋找著,這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痛,但幸運的是他最終成功了。黃昏時隕石坑旁的奔跑,以及後來美好的相遇,都成了日落時最好的畫面。

想要見的人就去見吧,該記住的人也都記住吧,不然你以後會為此付出數倍的代價想去實現或者留下遺憾。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7

終於得空看完了新海誠導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於《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講述,《你的名字》將夢與現實交織融合在一起,以「交換身體」這一新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干凈澄澈的天空,鄉村田園式的清景,絢爛的彗星尾焰,都讓這部電影深深印在觀眾們的腦海中。

而令我極為佩服的,是新海誠對時間的虛化處理。「時間」是人為創造的,是人們為了證明事物變化過程而選擇的一種描繪方式。而電影中,新海誠將時間虛化了。兩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時間軸:男孩認識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著三年後的京都。即使是地鐵相遇,也只是一個人的欣喜,在同一個世界的兩個不同時間點,他們真實地存在卻又真實地錯過。其中一段,兩人在夕陽下第一次跨越時間短暫相遇,想要寫下彼此的名字,卻終究沒有寫完,男孩留給女孩的,不過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歡你(反過來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誠使人們面對這樣的場景時,除了揪心還在思考:男孩與女孩的名字是什麼?時間洗禮後,他們互換的身體記憶漸漸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尋覓?八年光陰過後,他們於地鐵站相遇,凝望進彼此眼中時,名字對於他們來說,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佛語曰:「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在虛化過後的時間與空間中,男孩女孩不曾記住彼此的姓名,但他們記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個念想:「我是不是忘記了什麼?我在尋找什麼?他(她)在哪裡?」當他們擦肩時,不需要解釋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個人」。

原來所有的遺忘都是我們自我欺騙的產物,認清這一事實後,生命原不會剩下些什麼。但新海誠以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兩個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畫橋;白雲出岫,倦鳥歸巢。當男孩鼓起勇氣轉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兩人眼眶微潤,異口同聲地問:「你的名字是——」

影片結尾的處理十分感人,兩人在相遇中結束全片。電影結束,屬於我們的生活卻沒有結束,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們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緣分。

時間敵不過的,是感情。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8

當年那句:「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我要用什麼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紅遍了各大紙媒,我第一次看見,是在成都的報紙上。

後來老爸花五塊錢買了張碟,吃晚飯的時候全家一起看了。然而除了超級超級美的作畫和名字很好聽的導演外,我記住的大概只有最後那個錯過的回眸。

再一次看新海誠的作品,已經是高中的時候了,那部評價並不好的《追逐繁星的孩子》。當年是幾個動漫愛好者聯合,每個人花了三十塊包了省游泳館旁花園影城(現在拆了,變成了小雜貨店)的小廳看的,看完後大家都蠻失望,稀稀拉拉也就散了。

後面再有了《言葉之庭》,記得哪個網站還買了版權,也是在一片「畫風真好看」「感情描寫真細膩」中消散了。但感覺新海誠還是沒走出秒五的影子,一切的一切,那麼好,又那麼平,沒有驚喜感。

後面又是什麼高考廣告,還以為要出正片結果沒有……白期待了好久……

漸漸少看動漫了起來。志同道合的夥伴,去外地、出國、失去音訊,喜歡的動漫雜志一一停刊,也就很少再接觸了。

有一天刷朋友圈看見了新海誠新作的消息,一看預告,刷的一下,熟悉的感覺被觸碰了,雖然很多東西不一樣了,但也有很多東西還在啊!

一路關注,有了資源乾脆沒收忍住不看,堅信著它會在國內上映,中途各種不好消息紛紛,跌宕起伏,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周四也不回家了,起了個大早第一個沖進電影院買好了首映票,晚上和裁裁頂著寒風出門了,順便加餐啃雞腿。

學校的小電影院把廣告輪流放了三遍,才開始播,第一個畫面一出,心都攥緊了。

那電影般的鏡頭,恰到好處的音樂,扣人心懸的節奏,從捧腹大笑到哭泣,再到釋懷。最重要的,和秒五不同的,是那完美的故事。

如果秒五是在特定的經歷後才能完美理解的劇情,那你的名字就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求。

放完以後,和電影院大多數一樣,一直坐到最後一秒。

重要的人的名字,說不定三年後我也能碰上呢。

一激動寫了好多,實在是太幸福的夜晚了,以後一定會看到新海誠更多好的作品的,一定。

像全世界安利,《你的名字》。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9

除了《大魚海棠》,我最喜歡的動漫電影便是《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是日本作品,都說日本動漫作品很好,所以這個電影也是非常的完美。

據我所知,《你的名字》在全世界票房排名榜上在第二十幾名,而整個榜只展出前三十,所以說已經不錯了。

其實最讓人喜歡的是劇情,很玄幻,很有趣。

一個少女和一個少男,時隔三年互換身體,真正原因是因為一顆隕石。而少女的家族世世代代在規定的年齡,都會和遠在幾年前或者很遠的地方的人交換身體,醒來後會當成夢,記憶越來越模糊。而少女所在的這個家族居住的地方在1200年前就因為隕石砸出過一個坑,而現在這顆隕石也會掉落到同一個地方,這個小鎮會因為隕石不復存在。男孩知道一切之後,喝了少女的另一半——口嚼酒,回到了隕石墜落之前,試圖阻止這一切。而這時,兩人換回到自己的身體,在黃昏之時,在同一個世界相遇。男孩講了他的計劃,希望少女去實現,並在女孩手心裡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也提議女孩這么做。可是黃昏之時很快就結束了,兩人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男孩發現自己記不起女孩的名字了,女孩在實行計劃中也摔傷了,發現記不起男孩的名字,打開手心,男孩寫的是「喜歡你」。

這一段是非常感人的,但結局很完美:兩人工作後相遇,發現似乎認識對方。

《你的名字》我看了四遍,每次看到兩人在黃昏之時相遇的情節都忍不住哭。

而且這部電影編劇很厲害,在故事中有一些隱藏劇情,我也是看了兩三遍才看出來。而結尾也非常引人深思,不敷衍、不覺得突然結束、覺得還有下一部。

另外,它的主題曲、插曲,也編的非常好,我自己都忍不住找譜,用鋼琴彈了下來。

所以我一直很喜歡,接下來給大家看一張圖,是導演談《你的名字》。

其中幾句經典的話也送給大家:

不管在哪裡,不管過多久,不管是要跨過高山,還是要越過湖海,我一定會去見你一面。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

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你。

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再次連接,這就是結,這就是產靈,這就是時間。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10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麼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嚮往的是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築師。三葉和瀧並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於是,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有夢想的人,無論夢想怎樣,大多在性格深處是浪漫的。而浪漫本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賭注。當你和我在夢醒許久之後,站的莫可名狀般繁華的東京街頭,如何才能一抬眼就認出彼此是連名字都不記得的那個他/她?

這個世界無論旋轉了多少個維度,折疊了多少個交接點出來也無非就是讓我們這些愛無能的人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而已。而選擇性越是充沛,選擇之後的滿足感常常越是匱乏,而這種愈發明顯的疏離感與愛無能或許才是那些自古以來喜歡一個人在深夜獨自觀察天象的人內心最恐懼的情感黑洞,也是所有的科幻、時空旅行、二次元世界探討的核心問題。

把結局打開的時候,原來最浪漫的瞬間,是你奮不顧身跑來告訴我要勇敢救自己,和你還不認識我時就問我「你的名字」,我們相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因為彼此的幫助而走過了與青春告別的時光,卻無法看到彼此。

請記住,無論在未來相遇與否,與青春離別的那一刻是你陪我度過,我愛的你也是我自己。別因為我還不認識你就忘了我們相遇的夢。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無力治癒病例。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裡,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我們一起去離再見最遠的地方吧」!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11

最近微信圈已被日本動漫《你的名字》刷屏,它並沒有如同中國電影做足廣告宣傳。為對得起這么優秀的製作和朋友的電影票,我也想來說一說我的感受。

害怕像上次《我們誕生在中國》一樣優秀的電影,上映幾天就匆匆下架。所以沒等到周末就選擇在家旁邊屏幕並不理想的影院觀看。誰讓我們如此期待呢,吃過晚飯離開始一分鍾就狂奔到影院,最終還是錯過開頭,只能自行腦補。

在觀看新海誠這個作品以前已經看過被很多人推薦過的《秒速五厘米》,但是記憶並不深刻。據說這次新海誠相比以前情節設置更加完整,這個我並不太關注。這部電影看到的第一瞬間就被美麗清新,真實而夢幻的畫面所吸引。淡藍的天空,大朵的白雲,明亮的顏色都散發著青春的靈動和夢幻。故事情節構造也是也是亦真亦幻,彗星隕落將生活在小鎮的姑娘三葉和大城市東京的帥氣少年瀧聯系在一起。基本上每周兩個人都會交換身體,開始以為是夢,後來接受並且認真過起彼此的生活。就這樣兩個少年的心漸漸走近,想要見到彼此。當真的要行動的時候才發現怎麼都見不到,因為他們是穿越三年時間的交換。當彗星真的落下時為了記住彼此把名字寫在各自掌心,遺憾的是。各自恢復彼此的生活怎麼都記不起那個人,只是隱隱感覺有那麼一個人在自己生命里重要的存在過。

瀧一直都在等這么一個自己也不確定是否存在的人,擦肩而過只覺心裡一動,但不覺那期盼的人就在不遠處。電影就是電影,最後瀧見到要等的人。即將轉身離開,瀧還是鼓起勇氣說句「我好像見過你」,」我也是「,兩人淚流滿面,終於找到彼此。

新海誠完成了我的很多幻想,大片藍天朵朵的白雲和帶有童話風的色彩和建築。小時候想像自己如果可以成為另外一個人或者換一下性別會怎麼樣,電影里實現啦。也曾經很多次感覺發生在自己生活中某個情節好像真實地經歷過,卻不能說出所以然,或許那就是自己曾經穿越過。總覺得自己在靜靜地等待著那個人,而他最終真的出現了。我的生活里或許都不能實現,或者實現一兩件,但新海誠讓我依然對童年的幻想和美好小情懷抱有期待。

㈡ 大家覺得電影《你的名字》好看嗎

我看了,畫風挺好,劇情不是很喜歡。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從來不是拍給孩子們看的,他的電影,一直是拍給這個殘酷世界看的。

新海誠說「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製作,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大家喜歡嗎?

㈢ 《你的名字。》在動畫電影歷史地位上是否超越了千與千尋

從票房數據上看是超越了,但在不同國家口碑反響不同。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是一部很經典好看的動漫電影。並不僅僅是一位少女跟隨父母闖入異鄉的奇異夢幻,還代表了一代日本長輩囑托年輕人的警示之夢。

畢竟長久以來,新海誠的作品大抵來說也就是圍繞著青澀男女之間的「愛戀情感」而已,即便在《你的名字》里引入了時空觀,但其作用也僅僅是為了凝重兩人之間的感情深度,為隨後出現的分離和多年後的回眸相會帶來感人的觸動。 但是《千與千尋》不同,在劇中看見的不只是千尋和白龍這份純真爛漫的感情。

㈣ 動畫《你的名字》主要講了什麼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作品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






這部電影在日本是第一部宮崎駿的作品以外的票房突破100億日元的動畫電影,票房249.4億日元,總票房第4名,國內電影總票房第2位。

㈤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1

新海誠導演因《雲之彼端,約定的場所》而走紅,憑借《秒速五厘米》奠定了在觀眾心中有著獨特風格的形象,此次的《你的名字》是繼《言葉之庭》後3年再度創作的新片。影片講述在深山田捨生活的女高中生宮水三葉某天夢見了在東京生活的男子,而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夢見了自己未曾去過的深山中的女子。兩位從未見面的二人相遇,一段少女、少年奇妙物語隨之展開。

影片的人設是由《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可以影片集結了日本最高峰的三位動畫人士。在新曝光的海報上,分別站在左右兩側的二人似乎發現了對方的存在,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

配音瀧的神木隆之介是新海誠導演作品的粉絲,「看到瀧在片中劇照後,我很期待能夠純粹地完成這部作品。瀧是在都市生活中的普通高中生,但如何表現這種『普通』卻不是易事。一句句說來說去的台詞如果不細細考量來表現就很難成為這個角色。」而配音三葉的上白石萌音也表示:「我是第一次看到瀧和三葉的面孔,兩人的表情都尤為豐富,讓我想早點來演繹她。在《你的名字》中存在的角色絕對受人喜愛,今後我也會更加愛著,能夠為這部作品貢獻綿薄之力也深感榮幸。」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代戲,所以在配音演員上需要有年輕人身邊的影子,新海誠導演對兩位配音大加贊賞道:「我是想要那種在普通中透露優秀的氣質,用青春清新的嗓音展現,我認為兩人都做到自然的流露。」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2

新海誠的幾部長片,有一點一直被人詬病——故事講的零散瑣碎,唯美的畫面背後其實是一片無盡的空虛。

其實,新海誠真的不會講故事嗎?也不是,他的電影就是情緒多過於敘事。情緒這種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感受到了就是感同深受,感受不到就是格格不入。

新海誠的電影,無論是美輪美奐的畫面,還是好聽的BGM,全都是為了把觀眾帶到某種特定的情緒當中去,情緒一旦到位,故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就像是你的初戀,回味一下,是心酸還是甜蜜,是會心一笑還是痛哭流涕,全都是情緒。瑣碎的細節你可能早都忘了,但那感覺似乎還近在咫尺。新海誠的作品就是為了讓你重新回味某種情緒,回憶、孤獨、遺憾、落寞、依依不捨。打動你的未必是特定的事件,反而是突然湧起的某種情緒。

只不過,情緒電影特別容易失控,太過於沉浸就顯得自憐自哀、矯情做作,一旦情緒傳遞失敗,整部作品就會不知所雲。《言葉之庭》就是最好的例證,一味的烘托情緒,但卻忽略了觀眾對於故事走向的期待,以至於顯得有那麼一絲乏味和無趣。

觀眾們不想一味體會情緒啊,遺憾和悲傷成不了多久就會乏味啊,他們喜歡一波三折的故事,喜歡跌宕起伏的懸念,喜歡最後一分鍾營救,喜歡大團圓結局,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你的名字》其實也在一直不斷地烘托無法相見的急迫情緒,和《秒速五厘米》如出一轍,就連結尾處在大街上尋尋覓覓的戲碼都一樣。但為什麼這次的電影更加打動人心,以至於痴漢大叔信以為真呢?

因為《你的名字》不光只注重情緒,它在故事層面上,更貼近了人民群眾,而不是一味的情緒導向。新海誠把情緒和敘事做到了完美融合。雖然有點俗套,但講故事這碼子事兒只能靠套路啊,不按套路出牌就等於砸了老祖宗的招牌,與觀眾為敵。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3

這部動畫電影由新海誠執導,由參與過《未聞花名》的田中將賀擔當人設,作畫導演則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電影講述了每一千二百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的糸守町一位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三葉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黃昏之時已過,三年前的三葉還沒來得及寫下自己的名字,而三年後的瀧也沒有寫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寫下了「喜歡你」。他們忘記了對方的名字,而忘記的'那個人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能忘記的人」啊。原來因為隕石死亡了多人的糸守町因為三年後的瀧回來,幾乎全鎮人都生還了。在隕石墜落後的年間,他們兩人一直在尋找著,就連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尋找什麼。八年後,他們在電車上相遇,他們下車,飛奔著,尋找著,可找到後,卻誰也不認識。但最終他們還是相認了,因為「我們好像在哪見過」。

我看什麼,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也許能打動我,但是不可能讓我哭出來。但這部不同,它是第四部打動我的影視作品。我看到了他們無數次地相逢;無數次地錯過;那種曾似相識的感覺,卻是怎麼都錯不了的。

是啊,雖然是一個夢,可是,誰說夢不能是真實的呢?夢還是要有的,萬一是真的呢?瀧穿越茫茫三年找到三葉,只為遇見她。三年,沒關系,因為我堅信,你會找到我,找回我們丟失的夢,找到我們共同的記憶。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4

第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凡是重要的事情請一定要及時再及時、反復再反復記錄,不要認為自己的記性有多好。重要的事情說多少遍都沒用。這也是動漫當中實在無力吐槽的一點。

好吧,我再承認,我不解風情,不懂浪漫,不懂欣賞。可是這劇情需要的意圖也太明顯了吧。硬生生將你帶入那個場景,告訴你,你就是不記得那個人的名字了。唉。

第二:女配角一定不能漂亮,絕對不能漂亮,一定的一定絕對的絕對不能漂亮。動漫當中出現的一個人物,奧寺前輩。果然女配角比女主角漂亮,這就一定是青春言情劇的套路。而且確實相當吸引眼球,完美形象唄。至於一個小細節,故事最後奧寺前輩手上的戒指,和男主角死黨手上的戒指,總是有種就是想要你往兩個人應該是結合在一起的方面去想。哎。

第三:莫名其妙網上看見一個點,說是男主在寫給女主手上的名字,為什麼不是男主的名字,而是那啥。因為正面去看,是男主的名字,然後調轉180°反過來看,就是幾個字。我還以為新海誠還有這么變態感人的點,結果一查,YY罷了。只不過是另一個感人的梗罷了。

假設你們互相曖昧,但彼此並不知道對方名字,相約不說出來而是寫在對方手心。寫那三個字總比寫名字直截了當浪漫得多吧。而更加不解風情的在於,在咨詢朋友之後得知,更有可能男主不寫名字的原因在於,日文里那個名字短時間內還真沒辦法寫好。所以咯,攤手狀。

當然了,要強行解釋為,為了給整部動漫主題「你的名字」作點睛之筆,我也認了。

第四:男女主角,你認真去想,他們其實是姐弟戀。正所謂女大三抱金磚。我給大神長跪不起。這雞湯得趁熱喝。

㈥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講的什麼

電影《你的名字》主要講述的是:

1.靈魂交錯的青春劇

電影的前半部應該說是一部靈魂交錯的青春劇。

千年後再度回歸的彗星造訪地球的一個月前,日本深山的某個鄉下小鎮。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三葉身居這小鎮之中,又處於過多在意周圍人目光的年齡,因此對大都市的憧憬日益強烈。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 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兒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

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兩人發生了身體互換或者說了靈魂互換,但周圍的人們卻並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

身體互換後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尷尬和搞笑的事情,通過周圍人的詫異反應得到了側面烘托。例如男主醒來發現自己的身體是女生,情不自禁要抓一抓那啥部位。而事後,兩人才羞愧得意識到對方用自己得身體做過得種種荒唐之事,不禁更加滑稽可愛。

新海誠將前半部分的喜劇性和荒誕感鋪陳得可謂極好。


乘坐電車的男主無意間對面車廂內的女主碰面了,隨即喚起了彼此內心的感覺,命運督促著兩人下了車,焦急地在街道上跑著,追尋著彼此的氣息。兩人重逢在台階上下, 異口同聲地問對方:「你的名字是?」

縱然忘記了對方的名字,但是深愛的感覺一直都在。後沒有山盟海誓,沒有天崩地裂,但有個Happy End。

㈦ 《你的名字》講了什麼故事,求分集劇情的介紹。

《你的名字》主要講的是不同時空的兩個男女一覺醒來互換了身體,並在這樣的循環中彼此產生了感情,最後為了尋找對方踏上旅途的過程影片的開始是男女主角從早上的一聲尖叫,從此開始多彩生活。該電影主要講述了少年瀧和少女三葉在夢中互換身體,感受對方的生活,他們在夢中不斷穿越,他們彼此互相交流影響著各自的生活,只是一直未曾見面,最後為了能夠見到面,彼此互相尋找對方。

整部影片結構清晰合理,劇情多變。從互換身體到逐漸習慣,產生感情,尋找對方,最終相遇。整個經過讓觀眾在心裡捏了一把汗,充分調動觀眾情緒,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

㈧ 男生一覺醒來變成妹子的動漫片叫什麼名子

是《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飛驒市的鄉下小町糸守町。在這里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町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

在這個小小的町,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

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町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8)經典動漫電影你的名字擴展閱讀:

《你的名字。》的宣傳口號是「尋找未曾見過的你」。這種在相隔遙遠土地上生活的少年和少女的相遇,是新海誠2014年製作的Z會CM《十字路口》中得到的啟發。另外,創作靈感來源於兩個日本古典,小野小町的和歌「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新海誠還表示在尊重1950年代的愛情電影《你的名字。》和大林宣彥導演的男女換身體情節為主題的電影《轉校生》的同時做了這部電影,但《轉校生》中描寫的性別轉換不適合現在的時代,所以決定不考慮加入性別轉換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