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華山救母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華山救母

發布時間: 2023-01-12 11:33:51

1. 劈山救母的故事內容

劈山救母是古代的神話傳說,玉帝之女張雲台離宮下凡,以柳樹為媒與四川楊萊巷楊天佑婚配。惹動了桃山女妖孫七妹前來搶親。二人爭戰;七妹大敗,回山搬動了大妖袁洪下山大戰張雲台,屢戰屢敗,後盜了張雲台之水靈旗,才把張雲台打入桃花洞中。

在此之前,雲台和天佑生了一子,叫家院楊來抱到大街上去找百歲老翁起名。遇見了老君,給起名二郎楊戩,遂騙過楊來把二郎帶在兜率宮中撫養成人,送去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那裡拜師學法,學就了七十三變化,九牛二虎之力,手提三尖兩刃刀。

引嚎天犬,騎上雲霧馬下山救母,大戰袁洪。袁洪招架不住,請來了太陽神君前來助戰。這就是民間那段有名的傳說,二郎擔山攆太陽的富有浪漫主義的神話故事。

隨後,太陽神君狼狽逃竄,袁洪兵敗梅山,孫七妹死於嚎天犬之口。楊戩救出母親張雲台重回楊萊巷與楊天佑團聚。此劇又名「桃山救母」。

(1)老電影華山救母擴展閱讀:

劈山救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的是二郎神楊戩劈開桃山救母的故事。

楊戩稱號昭惠顯聖二郎真君、清源妙道真君、昭惠顯聖仁佑王、通常被當作傳說里二郎神的名字,簡稱楊二郎,二郎神傳說在歷史上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在漫長流傳過程中,不斷的發展演變。劈山救母只是他眾多傳之一,其中二郎神的擔山趕日比劈山救母的影響還要大。

二郎神擔山趕日的源頭也比救母更早,劈山救母於明代開始有文字記載,將二郎擔山趕日的故事結合進了劈山救母,參見《二郎寶卷》與《西遊記》,二郎神得到天上鬥牛宮西王母的指點,「擔山趕太陽」,劈山救出母親。

2. 有一部很老的寶蓮燈叫什麼名字

1、《天地傳說之寶蓮燈》,由林志穎、沈傲君、郭晉安、於莉、陳明真、徐錦江等聯袂主演的古裝神話電視劇。該劇講述了沉香在下凡仙女踏雪的幫助下,尋找「寶蓮燈」後得知自己命運真相,為救母親三娘,利用寶蓮燈幾番穿越,歷盡磨難,最後一家團圓的故事。

2、《西嶽奇童》,是1984年上映的國產動畫片,由靳夕導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出品,根據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劈山救母》改編。《新西嶽奇童》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電影,由胡兆洪執導,李銘祖、王肖兵、劉欽等人參與配音。於2006年7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沉香在霹靂大仙和仙女朝霞的幫助下戰勝楊戩,營救母親的故事。

3、《寶蓮燈》,是根據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而改編的一部35集古裝神話電視劇,由曹駿,舒暢,焦恩俊等主演,主要講述了二郎神忍辱負重幫助他外甥沉香救母改天條的故事。

3. 劈山救母故事的主要內容

代有個書生叫劉向,上京趕考時,順道登華山一游。華山上有一座神廟,廟神華岳三娘是一位美麗善良的仙女,自從被王母派遣到華山後,一向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這天,她正在廟中吟歌曼舞,消磨時光,突然發現一個書生跨進了廟門。她急忙登上蓮花寶座,化為一尊塑像。走進大殿的劉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麗、溫柔、安閑,劉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該多幸福啊!可惜這只是一尊沒有情感知覺的雕像。劉向懷著深深的遺憾,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取出筆墨,深情地在牆上抒寫了自己對三娘的愛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這個書生多麼英俊倜儻,文采斐然,他對自己滿懷深情,而自己又何嘗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嘗不愛戀他呢?但是,一個是上界仙女,一個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締結姻緣呢?目送悵悵離去又依依不捨的劉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靜了。她沉吟再三,最後決定不顧天條禁令,要與劉向結為夫妻。於是,三娘便化為一民間女子,追上劉向,向他道出了真情,從而二人兩情依依,結為伉儷,恩愛無比。劉向考期將臨,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別之時,劉向贈給三娘一塊祖傳沉香,說日後生子能夠沉香為名。二人十里相送,難舍難分。

劉向在京城一舉中榜,被任命為揚州府巡按。就在他走立刻任之時,華岳三娘卻遭難了。原先,這時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宮大辦蟠桃會,各路神仙均來赴會祝壽,但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脫染病而留在華山。誰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明白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責怪妹妹私嫁凡人,觸犯天條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懲罰。三娘一身正氣,毫不畏懼,況且她隨身還有一件王母贈的寶物寶蓮燈,此物是三娘的鎮山之寶,無論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寶蓮燈大放異彩,都會被震懾稱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敵,就令自己的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際,偷盜而出。這樣,可憐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壓在華山下的黑雲洞中。三娘在暗無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兒子沉香,為防不測,她偷偷懇求夜叉,將兒子送到揚州,留在其父劉向身邊。

沉香長大了,漸漸懂事了,明白了母親被壓在華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親三娘。他把想法對父親說了,無奈劉向也只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嘆氣搖頭。於是沉香便獨自離家,去找母親。他吃盡了千辛萬苦,最後走到了華山。但是母親在哪裡呢?這個只有八歲的孩子,不知所措,放聲大哭起來。凄厲痛苦的哭喊聲,在空谷回盪,驚動了飄過此地的霹靂大仙。好心的大仙,問明情由,深為善良的三娘和受苦的孩子鳴不平,但是也無可奈何。於是他將沉香帶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點下,刻苦認真的學習,漸漸學會了六韜三略、百般武藝、七十三變。十六歲生日那天,沉香向師父辭行,要去華山救母。大仙稱他有志氣,並贈給他一柄萱花開山神斧。

沉香騰雲駕霧,來到華山黑雲洞前。他大聲呼喚娘親,聲聲穿透重重岩層,傳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情緒激盪,百感在心。她知兒子已長大成人,一片孝心來救自己,激動不已,就將沉香喚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廣大,當年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也敗在他手中;沉香又年幼,況且二郎神還盜去了寶蓮燈,兒子哪能是他對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飛身來到二郎廟,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誰知二郎神鐵石心腸,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兩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覺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掄起神斧,與他打起來。兩人雲里霧里,刀來斧往,山裡水裡,變龍變魚;從天上殺到地上,再從人間殺回天宮;直殺得山搖地動,江翻海搗,天昏地暗。這件事驚動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個究竟。四仙姑在雲端里看了一陣,覺得二郎神身為舅舅,如此兇狠地對待一個孩子,太無情無義了。於是相互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越戰戰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寶蓮燈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飛回華山,舉起萱花開山神斧,奮力猛劈。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華山裂開了。沉香急忙找到黑雲洞,救出了母親。整整十六年,受盡了苦難的三娘才重見天日,她與兒子緊緊抱在一齊,百感交集,淚流滿面。

之後,二郎神也向三娘、沉香認了錯;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職。

從此,三娘、劉向和他們的英雄兒子沉香全家團圓,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齊啦。

劈山救母的故事描述(二):

劈山救母的故事

劈山救母是漢族民間傳說故事之一。華山的西峰頂上,有一塊十餘丈長的巨石齊茬茬被截成三節。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鐵斧。相傳,這就是當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鐵斧叫開山斧。有同名越劇、同名秦腔、同名連環畫等作品。下面是的劈山救母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神話傳說華山西峰有一塊巨石,攔腰斷為三截,石下空間宛如一位婦人仰卧時留下的印痕,形象生動,這就是斧劈石。世間流傳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發生在那裡。

相傳玉帝的妹妹的三外甥女(一說三女兒)楊蓮(也叫楊嬋)住在西嶽廟內的雪映宮,百姓求簽問卜,異常靈驗,所以宮內一年四季香火甚隆。人們稱她為三聖母。

有年春天,一位姓劉名璽、字彥昌的舉子進京趕考,飄過華陰。聽說西嶽廟里的三娘娘慈懷普度,十分靈驗,就恭恭敬敬地走進廟來,在雪映宮的香案前,誠誠懇懇地上了一炷香,叩了三個頭。然而不巧的是三聖母當時並不在宮中,劉彥連抽三簽都是空簽。想到十載寒窗,九載熬油,前程未卜,功名無望,不由悲從心生,便肥一腔怨恨信口吟成一首打油詩,題在雪映宮的牆壁上。詩是這樣寫的:劉璽提筆怒滿腔,怨奶聖母三娘娘,安居神龕心如鐵,枉受香火在一方。題詩罷,劉彥昌拂了拂衣袖上的塵灰,昂首挺胸,揚長而去。劈山救母的故事

三聖母加駕著祥雲回到宮中,聽看門童兒將剛才發生的事情訴說一遍,又看了牆上的題詩又羞又惱。隨身丫環靈芝更是義憤填膺,忙安慰三聖母說:聖母且莫生氣,想那狂生去了沒有多遠,我必須給他點顏色看看,為聖母報這辱罵之仇。於是主僕二人駕起雲頭,喚來風伯雨師雷公電母,命令他們即刻作法。

劉彥昌正在趕路。清朗朗的天空突然間陰雲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如注,還沒有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就變成了一隻落湯雞。可憐他一介書生,怎經得如此雨打風吹,沒掙扎幾步,就跌倒在泥濘中。

三聖母怨恨已掃,心中大快,一邊令四位仙師收去雲雨,一邊站在雲頭向下仔細一望,這才發現倒在地上的竟是一位眉清目秀、弱不禁風的白面書生。只見他藍衫上沾滿泥水,書箱一旁傾翻,文房四寶散落一地,一看就是位赴京應試的舉子。一想到這場風雨說不定會斷送這位書生的前程,一絲憐憫、幾分愛慕油然而生,她不由得輕輕地嘆了一口氣。靈芝見劉彥昌的狼狽相,早動了惻隱之心,又看三聖母對劉彥昌心生愛慕,更欲成人之美,連忙說:看來那書生粉牆題詩,並無甚惡意。這場風雨也太猛了些。我們可不能見死不救呀。說著,只見她纖指一點,一座竹籬茅舍就出此刻劉彥昌的前方。不久,茅屋裡就走出了一位70歲的白發老婆婆和一位17歲的伶俐村姑來。

婆婆與村姑把昏迷不醒的劉彥昌攙進了茅屋,煎葯熬湯,沏茶煮飯,照料得十分周到。村姑與劉彥昌一見如故,竹間和詩,燈下伴讀,相敬如賓,漸生愛慕。婆婆看這一雙小兒女情投意合,連誇天生一對,地造一雙,便擇吉日,做主讓他們締結了百年之好。只可惜考期在即,劉彥昌不敢久留,於是約定歸期,戀戀不舍地赴京應試去了。

人常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可惜這段奇緣很快進天庭,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派法神楊戩去捉拿三聖母。三聖母的二哥二郎神來到雪映宮,斥責三聖母違犯天規,罪責難赦。三聖母卻表示,寧可仙籍除名,也要與劉彥昌兩情相伴,白頭偕老。二郎神看三聖母意志堅決不思悔改,一氣之下,施法力把她壓在華山西峰的石頭下。

劉彥昌考場得中,朝廷派他去往洛州出任知縣。他春風得意急於回家團聚,然後攜妻子同去洛州赴任。但是進入華陰地界,幾月前喜結良緣的那座竹籬茅舍早已盪然無存。劉彥昌四處打問,人們都說那兒從來沒有過什麼村莊,更沒有過什麼婆婆與村姑。劉彥昌感嘆一段似水柔情,突然間化為雲煙,他欲哭無淚,欲訴無門,只好獨自一人到洛州赴任去了。

三聖母石下生子,起名沉香,並用血書包裹,讓丫環靈芝送去洛州。沉香長大成人,知出生的原委,悲痛萬分,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去華山救出母親。靈芝為了使沉香練出一身能夠戰勝二郎神的武藝,也為了能從天宮盜出神斧,不惜毀壞自己千年修煉的道行,寧肯化身為石,也要幫忙沉香救出母親。

之後,沉香用神斧打敗了二郎神,沉香便舉著神斧來到華山,看見滿山巨石林立,不知母親到底壓在哪塊石下,急得放聲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連山神也被感動了,忙出來指點說:孝順的孩子啊,你娘就在蓮花峰頭。

沉香遵照山神指點,擦乾眼淚,舉起神斧朝西峰頂端奮力劈下。只聽轟然一聲,天搖地動,巨石攔腰斷為三截。三聖母從中慢慢走出,母子相認,悲喜交集,痛哭失聲。此後,劉彥昌也棄官不作,來華山隱居,為的是親人團聚,終生相守

如今,沉香痛哭呼喚母親的山峰,被命名曰孝子峰;劉彥昌隱居的地方稱劉璽台;峪道里丫環靈芝所化的靈芝石亭亭玉立。西峰斧劈石旁,華山神斧巍然矗立,斧把上還題著一首詩:華山神斧,七尺有五。賜於沉香,劈山救母。之後這個故事還被藝術家們編成戲劇、拍成電影,久演不衰。

無論這是因為他們卓爾不群,或是由於他們卑微無能。愈是完美的人愈受人尊敬。如果他人總是遙遙領先,而你只是步其後塵,如此,即使你贏來人們的尊敬,這種尊敬也不過是殘羹剩汁。月亮獨掛天庭時尚可與眾星爭輝,而驕陽一出,它便光彩頓失不再顯赫,甚至乾脆消失。因此,不要接近令你黯然失色的人,而要和那些能映襯你風採的人為伴。馬歇爾詩中聰明的法布拉之所以在她其貌不揚又不修邊幅的女僕當中顯得美麗不凡、光彩照人,也正是出於這個緣故。不要自尋煩惱,也不要貶損自己徒增他人榮光。青少年時須多結俊友高明,成年後則當與凡人為伴。即使最完美的人也有缺陷。缺陷為什麼與人形影不離呢?才智有其缺陷。智力非凡的人,缺陷最多——或最引人注目。不是他本人沒有察覺這些缺陷,而是因為他喜歡它們。這是戰勝自我的一種勇敢的方式。人們都善於看見他人的缺點。他們不會欽佩你的才華,只會注意你的缺陷,並利用它使你其它的資質黯然失色。

繼續閱讀

4. 沉香華山救母,二郎神救母,劈山救母的到底是楊戩還是沉香

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寶蓮燈的故事,它講的是沉香救母親的故事。他的母親因為愛上凡人,違反了天規,被他的叔叔二郎神壓在華山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沉香的叔叔二郎神之前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但是他的叔叔卻阻止沉香去救他的母親。

後來,沉香學了一身本領,他就去攻打天庭。當他即將成功時,楊戩攔住了他,沉香很不理解,沉香問他是否希望他的妹妹永遠被困在華山下面。孫悟空此時也在現場,他對沉香說,在三界之中,有多少有權勢的人,玉帝只是一個傀儡。事實上,是有些人要求他做這些事情,楊戩阻止是因為他看穿了這一切!二郎神煞費苦心的讓沉香救他母親。他只能偷偷地露面,不讓別人注意到。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聯系起來,二郎神是付出最多的實在讓人感動!

5. 劈山救母的劇情介紹

華山西峰頂上,有一塊十餘丈長的巨石齊茬茬的被截成三節,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300多斤重的月牙鐵斧。相傳這就是當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鐵斧叫「開山斧」。
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年,王母娘娘壽誕,大擺蟠桃會,天上的各路神仙都來赴宴、拜壽。玉皇大帝的小女兒三聖母和殿前金童也來了,拜壽期間,他倆互相笑了一下。庄嚴的蟠桃會,怎容得這種輕薄的行為?眾仙議論紛紛,玉帝知道後,大發雷霆,把三聖母貶到西嶽廟旁的雪映宮去了,金童也被打下凡間。
金童托生在一個姓劉的家中,起名劉璽,字彥昌。劉家非常喜愛劉昌,每天叫他攻讀經文,20歲時他便中了秀才。那年皇王開科,劉璽上京趕考,路過華陰,聞聽三聖母十分靈驗,遂進廟求簽,問問前程。他望著三聖母秀麗、端莊的塑像,不僅肅然起敬,便恭恭敬敬地遙搖簽筒。事不湊巧,適逢三聖母外出赴宴,看門童子不敢貿然賜簽。劉璽虔誠的抽出了第一簽,一看是個白板空簽,心中有點詫異。抽了第二支,還是空簽。他惶恐地去抽第三支,把簽筒搖了又搖簸了又簸,久久不敢去抽,第三支簽落在地上,不看則刻,一看他滿腹希望頓時化為烏有,全身癱軟。原來還是一支空簽。劉璽頂了定神,看了看三聖母像,提筆在牆上寫道:「劉璽提筆氣滿腔,怒怨聖母三娘娘。連抽三簽無靈驗,枉受香煙在此間。」寫罷,揚長而去。
三聖母赴宴完畢,腳踏祥雲,高高興興地回到宮里,看門童子侍奉之後,將剛才地事情講了一遍。她看了看牆上的提詩,又羞又怒,不由得罵道:「膽大的狂生,竟敢如此,不給他一點教訓,怎知我厲害!」於是他喚來風伯、雨師,興起雷電交加地狂風暴雨。劉璽正在趕路,忽然狂風大作,烏雲四起,雷鳴電閃,大雨傾盆。一軟弱書生怎經得起風吹雨澆,他踉踉蹌蹌,掙扎前行,終因雨大路滑,體力不支,倒在泥水之中。這時,三聖母透過雲層,看見劉璽相貌堂堂,一表人材,便產生了愛慕之心,馬上收起了雷雨,點化一座山莊與劉璽結為夫妻。
一日,三聖母下嫁劉璽一懷有身孕的事傳到二郎神楊戩的耳朵里,這位玉皇大帝的兒子,怎容得皇妹干出這種有失體面的事。便提起他的三刃兩尖刀,匆匆向華山腳下的雪映宮奔去。
三聖母見哥哥來勢很兇,急忙施禮問安,端茶讓座,楊戩劈頭就問是否婚配凡人劉璽之事。三聖母怎敢承認?這時,楊戩拿出閃閃發光、寒氣逼人的寶刀,要求三聖母在寶刀上吹一口氣,三聖母嚇的顫纏嗦嗦的吹了一下。楊戩一看,果然懷了孕,大罵三聖母不知羞恥,私配凡人,違犯天條,有失仙體,馬上把她壓到華山西峰頂上的一塊大石頭下面。
劉彥昌和三聖母結為夫婦,數日之後,上京考了進士,做了洛州知縣。可憐三聖母在那塊石頭下,受盡了各種苦難,生下了一個男孩起名沉香。她怕二郎神害了沉香,包好嬰兒,寫了血書,交給丫鬟靈芝,讓她送往洛州。
沉香長到10歲時,一天秦國舅的兒子秦官保,譏笑沉香沒有親娘,是個私生子。沉香大怒,失手打死秦保官,跑回家去,向父親說了闖禍的根源,劉彥昌只得講出真實情況。沉香聽後,決心到華山救出母親,匆匆逃出洛州。
那日,呂祖在蒲團閉目靜坐,忽覺心中翻騰,屈指一算,沉香要來華山救母,心想這是一樁義事,我要助她一舉成功。呂祖便親自前往山下等候。沉香來到山下,見了一位道長,急忙施禮:「請問道長這山可是華山?」
「問華山做什麼?」
「救我母親。」
「你母親是何人,現在哪裡?」
「我母親是玉帝小女兒三聖母,被舅舅楊戩壓在山上的石頭下,故到此來救。」
「去不得!去不得!楊戩乃是天上凶神,心毒手狠,武藝高強,你小小年紀,豈是他的對手,勸你罷了此念!」
沉香大瞪兩眼,說:「為了救我母親,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和他較量一番。」
「有志氣!」呂祖向沉香說:「如不嫌棄,我願給你傳授武藝,不知意下如何?」
沉香聽罷,滿心歡喜,急忙上前跪拜師父。從此,便在呂祖門下學藝。他每天起早貪黑精心學練,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一天,呂祖外出,囑咐沉香好好習藝。沉香閉了廟門舞槍弄棒,用心練習,飯時,不見師父回來,他又練了起來。一直練到太陽偏西,肚子實在餓得不行了,才去廚房做飯。他進了廚房,發現籠里有用面做的九頭牛和二隻虎,覺得有些奇怪,但飢餓難忍,顧不得許多,就吃完九牛二虎,馬上覺得力大無比。來到院中拿起平時用的武器,輕飄飄的不應手。他東張西望,見牆角放一碗口粗、八尺長的鐵杵,用手一抓,不輕不重便揮舞起來。正在這時,呂祖回來了,他哈哈大笑,說:「好了!好了!」沉香收起鐵杵,雙漆跪下,呂祖對他說:「你的武藝學成,可以上山救母了。開山鑰匙在你舅父楊戩那兒放著,他有一犬一鷹,十分厲害。我賜你葯丸二枚,圓的伏犬,長的伏鷹,到時自有用處。」沉香聽罷,便提著鐵杵,上山去找楊戩。
他到了天門,看到許多天將簇擁著一位威風凜凜、傲氣十足的大神,便打躬說道:「我叫沉香,前來救母,找我舅父要開山鑰匙。」
楊戩聽了,雙眉豎起,大瞪兩眼,吼道:「大膽畜生,竟敢放肆,早早滾開,免你一死!」
沉香看他那股神氣,料是楊戩,便先禮後兵地說:「請你把開山鑰匙給我,以便放我母親出來」。 「孽障!不給你點顏色,怎知我神威!」楊戩拿出三尖二刃刀,朝著沉香腦袋劈下來。沉香舉起鐵杵,奮力一揚,只聽「咔嚓」一聲,那把刀斷為兩節,上半截朝天空飛去。二郎神又氣又急,一聲咆哮,叫來了哮天犬。哮天犬張著血盆大口,騰空撲來。沉香拋出圓形葯丸,哮天犬張口吞下,霎時牙關緊閉,躺在地上打滾。楊戩見哮天犬死去,放出神鷹。神鷹雙翅一展,遮天掩地,兩只利抓,猶如尖刀。沉香又拋出長型葯丸,把那神鷹地兩只翅膀都定在空中,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來。這時,威風一世的二郎神滿臉紫青,頭疼身軟,坐在一塊石頭上。沉香向前,索要開山鑰匙,他只得命天將取出。沉香一看,原來是一柄閃閃發光的月牙斧。
沉香提著月牙斧:「娘啊!娘啊!」北峰喊道南峰,南峰又喊到東峰,這邊叫,那邊應,始終找不到娘在哪裡。他心想,縱然有了開山鑰匙,找不見娘的住處,也難以救出娘來。於是,他便放聲大哭,直哭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一位山神聽見沉香的哭聲,深深感動,跑來說:「孝順的孩子啊,你的娘在西峰」。沉香這才抖數精神,邁步登上西峰,大喊一聲:「娘呀!」立即聽到「兒呀,娘在這里」的回聲。沉香騰空越起,高舉鐵斧,朝著峰頂上奮力劈下,只見萬道金光一閃,霹靂之聲震天,峰頂被劈開一道縫子,三聖母徐徐走了出來。
當年沉香大哭的地方就叫「孝子峰」。
劉彥昌在洛州聽說沉香救出了三聖母,便棄官不做,來到華山,一家人才得以團聚。
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早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入人心。已被搬上戲劇舞台,秦腔劇「劈山救母」與京劇「寶蓮燈」均演唱的是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