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小龍拍的電影用的是什麼攝像機
拍攝李小龍的電影,大多數用的是膠片電影攝影機,如35mm寬銀幕,清晰度很高的。在1970年時,還是廣泛使用膠片攝影機來拍攝電影的。現在我們看那時的電影,已經把膠片影片,轉成數字影片了,清晰度還是很高的,只是可能會有膠片上的劃痕、污跡等存在,會在影像中閃現,但大多數這種缺欠會被後期修整好的,就看不到劃痕、污跡了。
B.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專業攝像機是存儲卡的還是錄像帶的像素好嗎
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卡,全是帶,80年代初以A4帶為主,就是A4紙張那麼大,厚度在3CM以上,只能錄30分鍾,用的也設備要兩人操作,後來出現了SONY的貝塔帶,這是80年代後期,這個帶比較小,設備價格高的驚人,之後就是VHF錄像帶,分辨只有320*240,這個帶一直流行到90年代末,這期間還出現了HI8帶,就是比普通音音帶大一卷但厚一倍的帶,解析度沒有提高只是攜帶方便。90年代末出現了數碼攝像機,也就是DV,開始是3ccd,用的是DV帶。尺寸約普通錄音帶的2分之1,這時解析度變成了720*576.這時也沒有卡出現,到2000年之後出現了HDV,就是解析度為1440*812的那種高清機,用的也是DV帶,但價格貴太多,2.5倍以上吧。
上個世紀的東西,現在看來基本上全是垃圾,功能完好的有收藏價值,視頻質量連現在200元的智能手機都不如。
C. 電影攝影機的歷史
1874年,法國的朱爾·讓桑發明了一種攝影機。他將感光膠片卷繞在帶齒的供片盤上,在一個鍾擺機構的控制下,供片盤在圓形供片盒內做間歇供片運動,同時鍾擺機構帶動快門旋轉,每當膠片停下時,快門開啟曝光。讓桑將這種相機與一架望遠鏡相接,能以每秒一張的速度拍下行星運動的一組照片。讓桑將其命名為攝影槍,這就是現代電影攝影機的始祖。
1882年,法國的朱爾·馬雷發明了一種攝影機,用它可以拍攝飛鳥的連貫動作,由此誕生了攝影技術。這種攝影裝置形狀像槍,在扳機處固定了一個像大彈倉一樣的圓盒,前面裝上口徑很大的槍管,圓盒內裝有表面塗有溴化銀乳劑的玻璃感光碟。拍攝時,感光碟作間歇圓周運動,遮光器與感光碟同軸,且不停地轉動,遮斷和透過鏡頭攝入光束。整個機器由一根發條驅動。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張的頻率攝影。馬雷於1888年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攝影機,他用繞在軸上的感光紙帶代替了固定感光碟,當感光紙帶通過鏡頭的聚焦處時,兩個抓色機構固定住感光紙帶使其曝光。後來,馬雷又用感光膠片代替了感光紙帶。馬雷的攝影機不斷改進,最終可以在9厘米寬的膠片上以每秒60張的頻率拍攝。
188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攝影機。這種攝影機用一個尖形齒牙輪來帶動19毫米寬的未打孔膠帶,在棘輪的控制下,帶動膠帶間歇式移動,同時打孔。這種攝影機由電機驅動,遮光器軸與一台留聲機連動,攝影機運轉時留聲機便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活動攝影機。攝影機中有一個十字輪機構控制膠片做間歇運動,另有一個齒輪帶動膠片向前移動。攝影機使用帶片孔的35毫米膠片。1891年,愛迪生獲得了這種活動攝影機的專利。
馬雷製造的人類第一架電影攝影機
愛迪生的活動電影觀賞機,內部可裝16米長的膠片,每次供一人觀賞
1879年,麥布里奇設計出這種活動放映機,用它可以放映活動的畫面
愛迪生發明的第一台電影放影機,膠片卷在圓筒上,要從目鏡觀看

D. 求老電影,一個人半夜扛著攝像機走馬路上,攝像機自動拍照!好像是恐怖片
樓上的別扯了,是活屍日記,08年的偽紀錄片
E. 老式電影攝像機運作原理,最好有圖片。
通過光學鏡片對膠捲成像,每秒24張圖像,然後將這些膠卷通過一些手段定相,然後再將這些圖片以每秒24張的速度播放出來就形成了電影。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可以連續照相的膠卷相機
F. 香港老電影用什麼攝影機拍的畫面比現在4k還高清呢
因為老電影用的是傳統膠片攝影機,膠片機最大的特點便是「高清」,能最大程度還原物體、場景的真實性,膠片機會具備更好的寬容度,並且還有著獨特的色彩和顆粒感,雖說現在有不少濾鏡,或通過後期能夠打造出膠片感,但真實使用膠片相機所拍出來的照片,還是非常與眾不同、無可替代的。所以有時候感覺修復完美而老電影畫面質感甚至超過現在的4k高清了。
但是膠片機拍攝成本太高,膠片又不容易保存,放一次就會磨損一次,所以現在被淘汰。

G. 找一部美國老電影,兄弟三人買了攝影機離家出走拍紀錄片,很好看,就...
勇闖天涯路 (1997)
劇情:
史托佛一家有三兄弟,小弟馬歇爾德是兩個哥哥欺負嘲笑的對象。但是在1967年,馬歇爾12歲的那一年夏天,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樣了。史托佛夫婦買了一台二手的16毫米攝影機,為男孩們開拓了視野,他們發現了比捉弄弟弟更有趣的事。透過攝影機的鏡頭,他們才知道原來住家附近的樹林間,有著許多美麗奇妙的野生生物,並深深為此情此景所感動,於是他們決定進一步記錄美國即將消失的野生世界。那年夏天,三兄弟踏上了探險之旅,一路上,他們遇到形形色色的危險生物與人類種族,並曾有多次在野地死裡逃生的經驗,但是,即使面對著飢餓的鱷魚,忿怒的大熊,他們仍不忘記攝影機的帶子繼續轉動。三兄弟從這趟冒險之旅中,學習到如何尊重大自然,及彼此信任的真諦。
H. 90年代拍電影攝像機是用松下m9000嗎
這個就是個攝像機,用錄像帶(磁帶),大帶子,在那個時代也是拍個開業慶典什麼的。
那時候拍電影是用電影攝影機,用膠片。按機型電影攝影機可分為大型、中型、小型三種,按膠片可分為70 毫米、50 毫米、35 毫米、16 毫米、8.75毫米和8 毫米幾種。
I. 拍電影用的攝像機要多少錢
你好,拍電影用的攝像機裸機的價格在人民幣20萬到80萬之間,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數字電影機型號:
ARRI ALEXA SXT系列:70萬左右
RED EPIC-W系列:25萬左右
RED WEAPON系列:45萬左右
SONY F65系列:50萬左右
以上價格均是裸機價格,不包含任何必要附件及電影鏡頭,最貴的應該算電影鏡頭,一些變形寬銀幕鏡頭單只的均價都在100W左右,多隻鏡頭組就更不是個人能夠負擔的了;
還有一些頂級的電影機廠家只租不賣,所以不好估價,比如IMAX數字電影機,ARRI ALEXA 65,PANAVISION 膠片電影機等等。
望採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