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共有哪些版本(要全)
電影版本有:1963年李翰祥的黃梅調戲曲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凌波和樂蒂主演;1964年尤敏、嚴俊主演版本;2004年動畫片版本,劉若英和蕭亞軒配音;大陸1994年版本電影,濮存昕和胡慧中主演;還有一個越劇電影版是范瑞娟和傅全香主演的;香港方面還有另外就是吳奇隆和楊采妮主演的徐克版本;電視版本有:TVB1974年民間傳奇《梁祝》,劉松仁和李琳琳主演;台灣2000年版《少年梁祝》羅志祥和梁小冰;最新的版本就是何潤東和董潔主演的;不過電影版本方面,在40-50年代也有過,沒看過,演員也不熟悉,所以就不寫了。
②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大概內容50字
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2)老電影完整版梁山伯與祝英台擴展閱讀:
史籍記載
明朝著名文學家張岱(浙江紹興人)在其著作集《陶庵夢憶》第二卷《孔廟檜》一文中寫道:「己巳,至曲阜謁孔廟,買門者門以入。宮牆上有樓聳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讀書處』,駭異之。」
據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著名的梁祝文化研究專家樊存常先生考證:梁祝二人在濟寧市鄒城市嶧山讀書,曾慕名而至濟寧市曲阜孔廟拜祭過孔子,並參閱過孔廟的經文藏書,後梁祝二人因相互思戀而死,驚天動地,曲阜孔廟為了表彰紀念他們忠義精神,特地於二人在曲阜孔廟讀書的地方標以牌匾,以示紀念。
歷史影響
中國的梁祝故事,流傳到國外至今發現的最早要屬近鄰朝鮮、韓國了。新近研究發現,在五代十國至宋代(918一1200年)時期,唐代詩人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已被高麗王國時代人輯人了《十抄詩》,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並且衣化為蝶。
到中國宋代,高麗人編輯的《夾注名賢十抄詩》,不但收入了羅鄴的《蛺蝶》詩,而且在注釋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傳》。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傳到國外的梁祝故事,而且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比較全面完整地敘述了梁祝傳奇故事。可見,梁祝文化走向世界,歷史久遠。而且以後幾乎傳遍了整個朝鮮半島。
③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梁山伯與祝英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kc6t2H3HHMqLiBTude5Bqw 提取碼:nauv
《梁山伯與祝英台》
導演: 李翰祥
編劇: 李翰祥
主演: 凌波、樂蒂、任潔、井淼、高寶樹
類型: 愛情、古裝、戲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3-04-03(中國香港)
片長: 122分鍾
又名: The Love Eterne
東晉末年,某大戶人家小姐祝英台(樂蒂 飾)渴望前往杭城求學,無奈父親不允,以致英台茶不思飯不想,憂郁成疾。未久,英台想出妙計,假扮郎中闡明小姐病因,終於令父親點頭同意。在求學途中,假扮男裝的英台巧遇風流倜儻的梁山伯(凌波 飾)。二人相談投機,結伴通行。三年同窗,英台和山伯結為好友,情深意篤,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英台心中漸漸萌生對山伯的愛意。無奈礙於身份,不忍道破實情。某日,英台為父親苦苦催還,只得告假還家,由此演出十八相送的經典戲碼。雖是這般試探與暗示,那愚訥的心上兒卻沒能了知心意,一別成了永遠……
本片根據中國經典民間故事改編,並榮獲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樂蒂)、最佳演技特別獎(凌波)等六項大獎。
④ 老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
1999年10月21日開鏡
片名:新梁山伯祝英台(又名:少年梁祝)
年代:2000
導演:徐進良
長度:42集
飾演角色:祝英台
同劇演員:梁山伯-羅志祥飾 / 馬文才-陳嘉輝飾 / 四九-歐漢聲飾 / 吟心-江祖平飾 / 路秉章-霍正奇飾 / 丁程雍-吳孟達飾 / 丁香-六月飾
角色介紹:
祝英台,一個流傳千古,讓人為之動容的女子!對學問的精進學習,對愛情的義無反顧,在當時的時代是一個多麼不平凡的女子!而這麼一個不凡的女子正是由戲精-梁小冰所飾演!小冰的英台不同於以往所看到的系列.多了些活潑俏麗、青春討喜,卻也表達了種種英台最深的無奈、苦處,還有她的堅強…
劇情簡介:
「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段千秋萬載的凄美愛情故事!祝英台,一個不同於時代的奇女子!為求學習更多知識學問,不惜男扮女裝帶著奴婢吟心到學堂求學.進而認識了梁山伯與路秉章,更梁山伯成為結拜兄弟!同窗數載,經過無數共患難!英台對山伯漸生情愫,半路卻竟然出現了個馬文才.雖然百般阻撓,但英台卻早已把心許給山伯!然而呆頭的山伯卻一直不知英台為女兒身~直到兩人分開,師母才將英台的身份告訴山伯.山伯歡喜到祝家提親,不僅得知英台許配給馬文才,而且兩家竟然也是世代的仇人!一對有情小兒女不甘心就這樣被拆散,於是決定私奔開始他們的新生活!好日子才沒多久,卻又遇上了馬文才,不僅將英台逼S把山伯打成重傷!但也因此,祝家也認清了馬文才的真面目,兩家人進而漸漸冰釋前嫌!但尤於馬文才的不甘心,又再度拆散二人!山伯被馬文才甌打至死,英台心死,但為求祝家平安,於是答應下嫁馬家!花嬌經忘情坡,狂風大作,雷電交加!英台奔至山伯墳前,傷心欲絕…忽然墳墓竟然打開,英台縱身跳入,山伯與英台最終化為羽蝶,天上人間永遠相隨…
羅志祥\\梁小冰主演的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下載地址
http://www.tudou.com
我經常在那裡看的~~~~~在右上角搜
片名:新梁山伯祝英台(又名:少年梁祝)
年代:2000
導演:徐進良
長度:42集
飾演角色:祝英台
同劇演員:梁山伯-羅志祥飾 / 馬文才-陳嘉輝飾 / 四九-歐漢聲飾 / 吟心-江祖平飾 / 路秉章-霍正奇飾 / 丁程雍-吳孟達飾 / 丁香-六月飾
⑤ 求 梁山伯與祝英台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梁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梁山伯與祝英台(1994年徐克導演電影)一般指梁祝(1994年徐克執導吳奇隆主演電影)
《梁祝》是1994年由徐克執導,吳奇隆、楊采妮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主要講述東晉時期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個流傳至今的凄美感人愛情故事。《梁祝》電影提名四項金像獎,並榮獲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提名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跨媒介改編劇本獎」。
⑥ 梁山伯與祝英台電視劇最早版是誰演的
最早的是戲劇
電影最早的的是
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邵氏版
1963
電視劇最早的是
電視劇1999版《七世夫妻之梁山伯與祝英台》
電影觀看地址是
http://v.ku6.com/show/2ShyLufkQvS_rp0l.html
這是最早的了!!
⑦ 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祝英台是誰唱的
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祝英台是樂蒂演唱的。
樂蒂(藝名),原名 奚重儀(1937年8月29日—1968年12月27日),香港國語片演員。
樂蒂自小受京劇四大家熏陶,接受過京劇基本訓練。在古裝電影獨創古裝京劇加生活化動作,細膩多變化入神演技,演繹古代仕女著名。2005年9月2本樂蒂個人紀念專書同時在台灣發行。作品有《倩女幽魂》、《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崎人艷婦》等。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紅梅閣 飾演 李慧娘
風塵客 飾演 慕容雪
太太萬歲 飾演 張瑞娟
亂世兒女 飾演 馬秀芸
鎖麟囊 飾演 薛湘靈
太極門 飾演 沈玉蘋
決斗惡虎嶺 飾演 段燕燕
扇中人 飾演 姚阿綉、仙子
嫦娥奔月 飾演 嫦娥
最長的一夜 飾演 阿翠
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1960 第14屆 最佳女演員 《倩女幽魂》 (提名)
台灣電影金馬獎 ▪1963 第2屆 最佳女主角 《梁山伯與祝英台》 (獲獎)
⑧ 誰知道,最早的梁山伯 祝英台 是誰演的呢
[編輯本段]【同名電影】1994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
電影名:《梁山伯與祝英台新傳》
上映:1994年
導演:劉國權
編劇:郎文耀 劉國權
類型:劇情片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國語
顏色:彩色
攝影:李大偉
主要演員
胡慧中飾祝英台
濮存昕飾梁山伯
程前飾馬文才
陳肖依飾銀心
景岡山飾四九
潘潔飾仙姑
江庚辰飾馬太守
管宗祥飾周先生
黃鍾飾祝管家
李明珠飾媒婆
樊淑棣飾老鴇
梗概介紹
好動活潑的女孩祝英台,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女扮男裝到學校去上課。在前往學校的途中,英台遇到了新同學梁山伯,英台對清秀斯文又富正義感的梁山伯一見鍾情,兩人結伴同行。
英台與山伯在學校認真辛勤的讀書,下課後,也經常一起出遊。每日的相處,讓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對英台而言,這是段最甜蜜的時光,而她對山伯的心意也越來越堅定。
三年後,英台家裡不斷催促她返家,掛念家裡的英台在臨行前晚,英台以「九妹」之名對梁兄自許終身。祝員外卻逼女兒嫁給馬太守之子馬文才,英台不從,但山伯誤認為英台變心,抑鬱而死。梁山伯墳前,祝英台悲痛欲絕經仙姑的幫助,兩人凌空齊飛,結為美滿幸福的一對蝴蝶。而他們所經過的地方都遍地開滿嬌艷的鮮花,以示他們愛情的圓滿結局。
劇情介紹
根據中國傳統戲曲改編。
馬太守之子馬文才看中祝英台美貌,茶飯不思,吵著要父親去祝家提親。百花盛開的季節,祝英台女扮男裝與丫環銀心郊遊,馬文才來到,又要搶英台的護身之物蝴蝶風箏,出言不遜,被銀心出手教訓一通。蝴蝶風箏又飛到正在趕路的梁山伯身上,馬文才飛馬來到,強要風箏,被梁山伯和書童四九打得落荒而逃。英台為風箏飛走而難過,她又想起夢中仙姑給她的詩,詩是藏頭詩,暗示「梁山伯至」,她不知道梁山伯為何人。一天,男裝的英台去寒山寺燒香,邂逅梁山伯,二人一見如故,互生愛慕。英台知梁山伯要去東林書院讀書,於是相約一同前往,並義結金蘭。
在東林書院,梁、祝同窗學習,練功習武,感情日篤。馬文才也在這里念書,但整日尋歡作樂,尋花問柳,並對祝英台心懷不軌。一個雷雨之夜,他借口怕雷,爬上英台的床,被英台的護身蝶衣擊倒。他好幾次算計祝英台,被梁山伯識破。馬文才氣得跑回家去,又催問去祝家提親的事。
祝英台因父病回家,臨行托師娘把蝴蝶風箏交給梁山伯。師娘心領神會,誇贊英台有眼力。
梁山伯十八里相送,英台允把「九妹」許梁山伯,山伯欣然應允,以玉笛交英台帶去為定情物。
英台回家,祝父已把她許馬家,逼她近日與馬文才成親,英台死不從命。經師娘說明原委,梁山伯明白了英台的一片痴情,匆匆趕去祝家提親,無奈為時已晚。祝父避不見面。山伯與英台在綉樓相會,誓約生死。馬家官兵趕來抓了梁山伯,祝英台逼馬文才放了梁山伯,並把玉笛還給他。梁山伯痛苦不堪,回去後就卧床不起。師娘來看梁山伯,從玉笛中發現了消息……
馬家迎親當晚,四九潛入洞房救出英台,他告訴英台,山伯已染病身亡,英台頓時昏了過去。英台到山伯墓前,悲痛欲絕。突然,遠處傳來笛聲,只見蝴蝶風箏飛來在墓地上空盤旋。一聲巨響,另一隻蝴蝶風箏飛起,在空中比翼齊飛。一穿新郎紅袍的人騎白馬走來,玉笛挑開蓋頭,露出山伯笑臉。英台悲喜交集。兩人由遠而近,凝目而視,含情脈脈…… [編輯本段]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邵氏版 1963</B>中文片名:梁山伯與祝英台
英文片名:The Love Eterne
出品地區:香港
片長:129分鍾
首映時間:1963年4月3日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語言:國語對白
片種:黃梅調/故事片
導演:李翰祥
編劇:李翰祥
執行導演:高立 王月汀 胡金銓
監制:邵逸夫
演員:樂蒂 凌波 任潔 李昆
劇情簡介:
天資聰穎的祝英台求學心切,祝員外無奈勉強應允女兒女扮男裝赴杭求學。英台途遇書生梁山伯一見鍾情,草橋亭上兩人義結金蘭。梁、祝同窗三載,英台深愛山伯,山伯卻不知英台是女子。祝員外催英台速歸,英台、山伯依依難舍。十八里相送途中,純朴的山伯始終不懈英台屢屢暗示的愛情。後來,山伯聽得師母介紹的實情,趕往祝家莊求婚,怎料祝員外已將英台許配大守之子。樓台相會,梁、祝柔腸寸斷。不久,山伯憂郁成疾而死,英台被迫出嫁。花轎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撫碑痛哭失聲。墓裂,英台躍入墓內,送親人想抓住祝英台,可是只抓住一片衣襟,梁山伯和祝英台化為一對蝴蝶,飛翔在百花叢中。 [編輯本段]同名戲曲電影 1954 中國導演:桑 弧、黃 沙
主演:袁雪芬、范瑞娟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張曦白 Xi Zhang
影片類型: 戲曲 / 舞台藝術
片長:120分鍾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混音: 單聲道
劇情
中國古代四大傳說之一,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祝英台是祝員外的掌上明珠,自幼習詩文,並想往訪師求學,祝員外勉強應允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途中,邂逅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草亭結拜,同窗三年,形影不離;祝父催歸,梁祝分手,十八里相送依依不捨,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喻;當梁山伯明白過來,前去提親,但二人只能樓台相會,美滿姻緣,已成滄影;梁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出嫁時,山伯墓前祭奠,風雨雷電大作,英台躍入墳中,梁祝化碟雙舞。
越劇電影版《梁山伯與祝英台》於195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是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該劇通過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台會、化蝶等幾段戲的串連,將這個民間流傳已久的愛情故事,表現得了淋漓盡致,是所有版本里影響最大的,更是越劇舞台上的經典劇目,可謂空前絕後。
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在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有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之稱;同類的電影作品非常之多,最著名的是李翰祥1963的版本,並獲得第2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影片,徐克在1994年拍攝了最新版的《梁祝》;而陳鋼與何占豪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使這部協奏曲成為音樂殿堂里的經典之 [編輯本段]【同名電視劇】 版本一
電視劇1999版《七世夫妻之梁山伯與祝英台》
基本資料
全名:《七世夫妻之梁山伯與祝英台》
別名:新梁山伯與祝英台
導演:馮凱
主演:
賈靜雯 飾 祝英台
趙 擎 飾 梁山伯
張晨光 飾 馬文才
張鳳書 飾 銀 心
李國超 飾 四 九
地區:中國台灣
劇情簡介 :
經典愛情千古流傳,悲喜交織張力十足。
全新偶像情人演繹千古佳話,本年度絕不能錯過的愛情大戲。
江蘇宜興祝家莊內,十八歲的祝英台個性活潑、善良,上有八個哥哥,集家人寵愛於一身。
祝家與馬家是世交,祝父要將英台嫁與馬太守之子馬文才,馬文才不學無術,但為人陰狠、好勝心強,想要的就會不擇手段的得到。
在成親當天,祝英台在半路將自己與胖女調包,並找來多位被馬文才始亂終棄的姑娘當眾讓馬文才顏面掃地,馬文才卻被英台的獨特的個性所吸引,決定一定要得到祝英台。而英台誓言絕不嫁這種花花公子,為擺脫馬文才的糾纏,決定與馬文才來一場比試。
馬文才為贏得比賽,找上在街上賣字畫的梁山伯,梁山伯家境清寒,為人十分誠實,堅決不肯作弊,後因書僮四九的勸說,才不得以答應。
比賽場中,梁山伯見到祝英台,驚為天人,後因四九闖入,祝英台看見了躲在馬文才台下的梁山伯,被他的文采傾倒……
版本二
電視劇2000版《新梁山伯祝英台》
基本資料
劇名名:《新梁山伯祝英台》
又名:《少年梁祝》
資源類型:RMVB
劇長:全42集
時間:2000年
導演:徐進良
地區:中國台灣
語言:普通話
主要演員
羅志祥 飾 梁山伯
梁小冰 飾 祝英台(配音:劉小芸)
陳嘉輝 飾 馬文才
歐漢聲 飾 四九
江祖平 飾 吟心
吳孟達 飾 丁程雍
李璇 飾 丁師母
六月 飾 丁香
瀋海蓉 飾 梁母
何雨雯 飾 如 意
霍正奇 飾 路秉章
劉瑞琪 飾 祝 母
勾峰 飾 祝公遠
九 孔 飾 婁敬文
職員表
徐進良(導演、編劇、戲劇指導)
曾斐莉(監制)
周大祥(策劃)
朱永昆(編劇)
王 曦(場記)
柳信合(陳設)
包中強(劇照)
古煥坤(電腦字幕)
華盼明(外景攝影)
王 耀(武術指導)
陳幸治(執行製作)
蔡玉鈴、潘淑伶(副導)
黃仁傑、郭庭郢(道具)
鄭錦棠、楊德毓(剪接)
傅清榮、葉文榮(外景燈光)
尤宜珠、陳瑞君(梳妝及其助理)
李鳳珠、王文妏(服裝及其助理)
高啟芳、張律文、黃明來(製作助理)
廖明惠、廖悅菁、鄭雯雅(化妝及其助理)
劇情介紹
梁山伯自幼與寡母相依為命,讀書勤奮,且生性樂善助人,赴杭城尼山書院求學。而祝公達則獨霸一方,其女祝英台不僅聰穎敏慧,好學不倦。山伯與喬裝的英台在城內遇上,惺惺相惜義結金蘭,來到書院後,曾救他們的俠士路秉章亦前來求學,三人結為知己。英台屢次險被山伯發現其為女兒身,巧施妙計脫離。為掩人耳目,英台只好接受書院夫子程雍之女兒丁香的愛意。未料,山伯再次撞破英台扮回女裝之身,山伯又被妙計所騙,但對英台的美貌留下深刻印象。
程雍向英台提親被拒,丁香落落寡歡,執意尋死,英台有告知直相,丁香一時無法接受,但在情緒平復後,二人化為姊妹之情。祝威酒醉後無意向宜興府太守馬俊升之子馬文才道出其妹英台秀麗脫俗,女扮男裝到書院讀書之事,使文才對英台起了好奇之心。
文才轉來尼山書院讀書,乍見英台雖女扮男裝,卻是俊秀脫俗,屢藉機親近,一次,更於英台沐浴時,趁機潛入,迫英台就範,英台卻言文才若要強占己身,但此心仍屬山伯,文才暫且放過英台。文才表面裝作友善,為英台保守秘密,內里妒火中燒,多次伺機陷害山伯。山伯中計險送命,與英台反而因患難而加深情誼。秋圍試舉揭榜,山伯高中魁首。英台、山伯均得回鄉,英台暗示要山伯盡快來祝家提親,迎娶九妹,山伯似懂非懂,直至師母言明英台身份,山伯才恍然大悟,待發派官職後,立往祝府提親。
山伯偕母喜孜孜地來祝府提親,未料卻驚見公遠夫妻竟是殺害山伯生父的仇人,梁母拉了山伯立刻離開祝家,梁母深怕二十多年的冤怨再起,遺害山伯前程,不願說明。公遠力阻英台與山伯見面,積極推動與馬家親事,並深鎖英台於閨房內。
梁母見山伯非英台不娶,遂道出其身世,出伯原是姓趙,其父趙慶平為馬俊升、祝公遠聯手殺害,山伯驚聞,決心重審二十多年前的殺父血案。英台獲悉山伯義斷情絕之意傷慟不已,懸梁自盡,幸及時獲救。山伯夾在愛與恨之間,亦感矛盾痛苦。山伯知殺父之仇全是馬家一手策劃,欲法辦馬俊升,未料文才棋高一著,先一步扣山伯以貪污罪嫌。英台求救山伯,被迫答應文才。為除後患,文才暗中用殺手取山伯性命,梁母為保山伯而身受重傷,山伯亦奮不顧身保護母親,其孝心感動殺手,因而放梁家一條生路。山伯巧遇英台,英台執意將梁母帶回祝家療傷。不料,被公遠發現,文才欲親自解決二人,幸梁家得以逃離。
英台在成親前夕,竟與梁家一同患難,深感一切皆為天意。山伯與英台得到梁母與祝母的認同,躲在荒廢的尼山書院。山伯與英台在書院內舉行簡單的婚禮,後得知丁香被趙中書所害而淪落風塵,決定設法贖出丁香。英台喬裝回祝家拿錢,與祝母不勝感慨。英台回祝家之事被文才知道,並跟蹤至尼山書院,幸山伯英台順利逃脫,但文才繼續窮追不舍。
文才帶兵追捕,危急關頭,已成為征西大將軍的路秉章出現解救了他們,並將文才定罪,押解進京。趙中書假傳聖旨,救下文才。文才立即帶人趕往尼山書院,把山伯打成重傷,棄置荒野,後被丁香救回梁家。文才擄回英台將其玷污,發現英台非完璧之身,盛怒之下將其痛打,並丟在祝家門口。英台遭此巨變,神智錯亂,六親不認,只對山伯有好感。一日,山伯為英台試穿梁母所做的新衣,觸動了英台的記憶,神智恢復。兩家一笑泯恩仇,山伯擇日前來迎娶。
祝威出差回到江南,認為文才能助他青雲直上,要英台嫁入馬家,遂向文才告密英台神智恢復。祝父母被文才抓走,而山伯英台等則逃離,丁香自願前去與文才交涉,謊稱山伯與梁母丟下英台徑自逃命,英台心死,願意嫁與文才為妻,救回祝父母。豈料文才發現新娘乃是丁香假扮,攔下了正欲逃走的山伯、英台等人。文才抓住英台,將山伯毒打至死。英台與山伯是否從此陰陽相隔,難難兩人最終只能含冤化蝶。
⑨ 求各種版本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傳說。其中,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有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之稱。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鄮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奉化縣)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歷史淵源(1)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馬庄、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2)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有一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墓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發掘出來。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志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3)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4)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州縣志》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台應是上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