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老電影紅燈記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經典老電影紅燈記

發布時間: 2023-01-10 17:18:39

① 《紅燈記》的創作背景

《紅燈記》,唱遍、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這部戲是根據1963年沈默君和羅靜兩位先生創作的電影劇本《自有後來人》改編而成,它的家喻戶曉的程度在中國內地無與比肩。
2004年上半年,我的朋友朱昭賓先生在珠海給我打電話,問我願不願做電視連續劇版的《紅燈記》,我在電話里支支吾吾了半天,既不敢肯定要做,也沒有否定不要做。我平常並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每臨大事也算是有靜氣,但眼前面對的這個題目太大了,我實在沒有膽量一諾千金,經過電話中四十多分鍾的交談,我終於說出了一個「那就做吧」,這一聲承諾耗費了我三年的時間。
這部耳熟能詳的《紅燈記》,在中國,任何一個上了四十歲的人張口都能唱得出它的主要旋律;很多人對劇中的台詞可以倒背如流、一字不差;對它的故事更是瞭然於心。真可以說每人心裡都有一盞「燈」,每人都有權做審判官。改編的難度顯而易見。
有膽量觸碰、改編《紅燈記》,真的需要很大的膽量,光創作劇本就耗費了兩年多的時間,它經歷四任編劇、五易其稿才勉強達到了我們的要求。
劇中的李玉和扮演者吳京安曾經說過「我是一個勇扛紅字招牌的人,從《紅旗渠》到《紅旗譜》又到《紅燈記》。這部《紅燈記》差點把我壓垮了,它給我的壓力太大了,在我接這個角色的時候,我知道『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偶像地位,盡管意識到了,但在分量上還是低估了,我是在斗膽再造一個人們心中的『神』。」他說得很對。
我深深地知道,無論把《紅燈記》拍成什麼樣都會有人看,都會有很高的收視率,這是由於人們的懷舊情節在起作用,我們不可以濫用和褻瀆觀眾心目中時代留存給他們的神聖的偶像,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他們每個人都有權對它作出自己的評判,以往紅色經典的改編都證實了這一點,我們絕不可以做一部挨罵的作品。
雖然說改編《紅燈記》困難重重,但並非沒有一點有利條件,前面那麼多紅色經典劇作的改編,前赴後繼,為我們趟出了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我們知道該寫什麼、不該寫什麼。最後,劇本定稿以後,我們徵求了各方意見,尤其是原作沈默君和羅靜先生的意見。沈默君先生對劇本的評價是:「電視連續劇《紅燈記》的劇本創作。創造性地發展了原作。改編的不錯,其劇情是煞費苦心的。基本上是圍繞三代人護送密電碼故事展開的。在故事情節調度上很見功力。懸念一個套一個,在以往電視連續劇創作上從未有過的懸念迭起。可以稱得上是懸念電視劇。這可能也是一種創造、一種推陳出新吧。我向你們表示祝賀。」

② 老戲《紅燈記》講的是個什麼故事

樓主你好,講得是抗日時期,鐵路工人李玉和是地下黨,為保護傳遞「密電碼」而就義,其母也因此犧牲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最後由其女李鐵梅完成了任務。「紅燈」即鐵路上用的號志燈,是劇中一個重要的道具。因這一家三口實質上並沒有血緣關系,而紅燈的傳遞,則代表革命火種的延續。這部作品也是根據電影《自有後來人》改編的。

③ 《紅燈記》的資料

《紅燈記》的故事取材於電影《自有後來人》,它的原創作者是黃泳江。《自有後來人》是一部以東北抗日聯軍為背景、反映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電影,故事的發生地點在虎林鐵路上的「輝崔」小站(黑龍江省虎林市境內)。上世紀60年代,電影在全國上映,不久,該劇便由上海滬劇團改編為滬劇,接著由哈爾濱京劇院率先搬上京劇舞台,當時名叫《革命自有後來人》。

此劇是中國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六十年代至今,眾多藝術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錢浩梁、劉長瑜、李維康、馮志孝、孫岳、王晶華、杜富珍、張嵐等都曾先後參加演出。近幾年來,青年團排演此劇,得到老藝術家們的指導,演出取得成功。

內容提要:講述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東北敵占區,我地下黨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擊隊轉送密碼的任務。由於叛徒的出賣,遭日寇殺害,李玉和的女兒鐵梅繼承父志,將密電碼送上山,游擊隊殲滅了追趕鐵梅的日寇。

主演:劉長瑜 錢浩梁 高玉倩 袁世海

【沈默君】

沈默君是著名的電影劇作家,原任解放軍總政文化部創作室電影編劇。他的電影作品《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和《海魂》早已被廣大觀眾所熟悉。1957年,沈默君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軍墾農場勞改。1961年底,沈默君「摘帽」時,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將他借調去哈爾濱搞創作。這時,沈默君收集到許多反映東北抗日聯軍英勇斗爭的故事。特別是一位北滿抗聯交通員的故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東北抗戰時期,這位交通員從黑河來到哈爾濱送情報,住在道外區的一個小客棧里。到了規定的時間,接頭的人卻沒來,他身上帶的錢花光了,又不能擅自離開。於是,他裝病卧床,硬餓了4天。到了第五天,接頭的人才來,這位交通員幾乎餓斃。北滿抗聯英烈的不朽業績,在他心中湧起創作的沖動。1962年5月,組織調他到長春電影製片廠任編劇。電影導演蘇里催促他寫一個成本低、故事性強、人物突出的電影劇本。一天觀摩話劇回來,在漫談中尹弋青導演對沈默君說:「如果能寫一個『一家人都很親、都不是親』的本,那就有戲了。」一句話沖開了沈默君靈感的大門,他聯繫到北滿抗聯地下交通員英勇斗爭的故事,結合看戲曲《趙氏孤兒》的啟發,構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親、都不是親」的故事。歷時9個月,《自有後來人》電影劇本才最後完成。1963年,電影《自有後來人》在全國上演,受到觀眾的普遍好評。

【人物表】

李玉和——鐵路扳道工人。中國共產黨員。
鐵 梅——李玉和的女兒。
李奶奶——李玉和的母親。
交通員——八路軍松嶺根據地交通員。
磨刀人——八路軍柏山游擊隊排長。
慧 蓮——李玉和家的鄰居。
田大嬸——慧蓮的婆婆。
八路軍柏山游擊隊隊長。
游擊隊員若幹人。
賣粥大嫂。
賣煙女孩。
勞動群眾甲、乙、丙、丁、戊。
鳩 山——日寇憲兵隊隊長。
王連舉——偽警察局巡長。原為秘密共產黨員,後叛變投敵。
侯憲補——日寇憲兵隊憲補。
伍 長——日寇憲兵隊伍長。
假交通員——日寇憲兵隊特務。
皮 匠——日寇憲兵隊特務。
日寇憲兵、特務若幹人。

④ 紅燈記老電影故事片名字

《紅燈記》是樣板戲電影的名字,原來的故事片原名叫《自有後來人》
自有後來人 (1963)
導演: 於彥夫
編劇: 沈默君 / 羅國士
主演: 趙聯 / 齊桂榮 / 車毅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3-11
片長: 97分鍾
自有後來人的劇情簡介:
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侵略者的鐵蹄在中國的土地上肆虐馳騁,而華夏兒女不甘淪為亡國奴,他們紛紛起來反抗,為了最終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家住東北的一戶人家,李奶奶(車毅 飾)、兒子李玉和(趙聯 飾)以及孫女小鐵梅(齊桂榮 飾),歷史的原因使這三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成為一家。身為共產黨的李玉和准備和交通員接頭,負責將黨的指示轉給游擊隊。但是交通員因傷死去,李玉和承擔起這項重任。狡猾兇狠的鳩山展開全城圍捕,叛變革命的王巡長供出李玉和。
李家三口人面臨著最大的磨難,而他們崇高的靈魂也將在黑夜中閃耀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⑤ 紅燈記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為向游擊隊轉送密電碼而前仆後繼、與日寇不屈不撓斗爭的英雄故事。

京劇藝術片《紅燈記》,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八大樣板戲之一,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年攝制。 影片根據中國京劇團的現場演出拍攝,片中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為向游擊隊轉送密電碼而前仆後繼、與日寇不屈不撓斗爭的英雄故事。

本片導演成蔭,編劇阿甲,監制李燕,製作人畢建平,出品人王曉棠。中國京劇團《紅燈記》劇組演出。 主要演員:浩亮飾李玉和,高玉倩飾李奶奶,劉長瑜飾李鐵梅,谷春章飾磨刀人,夏美珍飾慧蓮,杜福珍飾田大嬸,袁世海飾鳩山,孫洪勛飾王連舉。

(5)經典老電影紅燈記擴展閱讀:

《紅燈記》的由來:

《紅燈記》的原作者是沈默君,改編者是阿甲。沈默君受《趙氏孤兒》的啟發,構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親、都不是親」的故事梗概,於1962年5月開始從事劇本創作,歷時9個月的精雕細琢,創作電影劇本《革命自有後來人》。這個劇本,就是《紅燈記》的原稿。

作品完成後,先取名《紅燈記》,經考證與越劇《紅燈記》撞車,改為《自有後來人》,又名《紅燈志》。

為進一步增強劇本的現實感和歷史厚重性,沈默君於1962年秋赴沈陽皇姑屯車輛廠、大連機車製造廠、哈爾濱鐵路局補充收集材料,找老工人、老抗聯戰士座談,讀劇本給他們聽,徵求意見。沈默君邊補充材料,邊聽意見,邊修改,很快形成了第二稿。

⑥ 紅燈記介紹

抗日戰爭時期,在東北的一個小城市裡,鐵路扳道工人、中共地下黨員李玉和與六十多歲的母親、十七歲的女兒李鐵梅,祖孫三人在一起生活。他們雖是一家人,卻不是一個姓。原來他們是在十七年前,一次大罷工的流血斗爭中,組成一個革命的家庭。革命先烈傳給他們一盞紅燈,這是他們的傳家寶,是戰斗的信號,是革命勝利的象徵。一次,李玉和接到上級黨組織派人送來的一份密電碼,要他通過組織轉交給柏山游擊隊。由於叛徒的出賣,密電碼還沒有轉交出去,李玉和就被捕了。堅強的李奶奶,為了鼓勵後人繼續戰斗,將他們三人的身世,告訴了鐵梅。階級仇,民族恨,將鐵梅心中的革命火種燃燒起來,她立志繼承革命事業。陰險毒辣的日本憲兵隊長鳩山,把李奶奶和鐵梅也抓走了。他為將密電碼搞到手,對李玉和母女說盡了甜言蜜語,用盡了酷刑,還妄想以骨肉分離殺害親人的殘忍行為和陪綁的辦法,威逼鐵梅。但這一切絲毫沒有動搖鐵梅的鬥志。革命的三代人,堅貞不屈,表現了工人階級崇高的革命品質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李玉和、李奶奶犧牲以後,鳩山故意放了鐵梅,妄想用放長線釣大魚的詭計,從鐵梅手裡得到密電碼。早在鐵梅和李奶奶被捕前,李奶奶已經告訴鐵梅和黨組織的聯絡地點。鐵梅得到鄰居劉大娘和桂蘭姐的幫助,安全地找到了地下黨員周師傅,把密電碼送到根據地柏山。柏山的游擊隊全殲了追趕鐵梅的鳩山等日偽軍。

⑦ 紅燈記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該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為向游擊隊轉送密電碼而前仆後繼、與日寇不屈不撓斗爭,在父親和奶奶犧牲後女兒李鐵梅接過紅色任務,勇敢堅強的開啟革命新征程的英雄故事。

1938年冬,東北小鎮龍潭被日軍所佔,成為了日軍輸出資源的重要地點。濱江憲兵司令部特高課課長鳩山上尉帶部下摧毀了我黨北滿省委位於龍潭鎮的地下電台,上級又派交通員送來新的密電碼;

地下黨員李玉和與王連舉前去接應,王連舉為掩護李玉和背走受傷的交通員,開槍打傷了自己的胳膊,但被狡猾的鳩山識破,王連舉招架不住,出賣了李玉和及地下組織。

(7)經典老電影紅燈記擴展閱讀

該劇是趙恆煊何雨虹繼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後再度合作,也是趙恆煊繼電視劇《當你老了》後再次與習辛導演的「鐵軍」劇組合作。趙恆煊向習辛導演推薦何雨虹在《最美的青春》中的表演片段,促成了習辛導演對何雨虹的選定。

李玉和:鐵路板道工,意志堅定的中共地下黨員,充滿勞動人民的智慧。作為父親他慈愛女兒,作為兒子他孝順母親,一家人雖然沒有血緣芙系卻緊密相連。

他躲在黑暗中深藏著自己的秘密,卻無時無刻不在為了光明而執著奮斗。他是那個年代干千萬萬地下黨員的化身,燃燒自己的生命為革命事業點亮一鎣紅燈。

⑧ 問。京劇電影紅燈記。是幾幾年拍攝的.

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拍攝單位:八一電影製片廠
出品時間:1970年
繼《智取威虎山》之後,第二部投拍的樣板戲影片是京劇《紅燈記》,這部片子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來完成的。
《紅燈記》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的東北,鐵路工人李玉和在一次完成傳遞「密電碼」的任務時,由於叛徒王連舉的出賣,與母親李奶奶、女兒李鐵梅先後被捕,他們與日本憲兵隊長鳩山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李玉和、李奶奶英勇犧牲,李鐵梅在群眾幫助下,將「密電碼」送到了游擊隊手中。
這個故事最初與觀眾見面,是1962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的故事片《自有後來人》。影片公映後,觀眾如潮,並且很多戲劇工作者也感興趣。很快這個故事就被改編成多種戲曲形式搬上了舞台,主要有京劇《革命自有後來人》、話劇《紅燈志》、昆劇《紅燈傳》、滬劇《紅燈記》等。

⑨ 《紅燈記》經典句子有哪些

  1. 提籃小賣拾煤渣,擔水劈柴也靠她。

  2. 里里外外一把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3.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4. 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

  5. 鳩山設宴和我交「朋友」,千杯萬盞會應酬。

  6. 時令不好風雪來得驟,媽要把冷暖時刻記心頭。

  7. 小鐵梅出門賣貨看氣候,來往「帳目」要記熟。

  8. 睏倦時留神門戶防野狗,煩悶時等候喜鵲唱枝頭。

  9. 家中的事兒你奔走,要與奶奶分憂愁。

  10. 一路上多保重山高水險,沿小巷過短橋僻靜安全。

  11. 為革命同獻出忠心赤膽,烈火中迎考驗重任在肩。

  12. 決不辜負黨的期望我力量無限,天下事難不倒共產黨員

  13. 黨教兒做一個剛強鐵漢,不屈不撓斗敵頑。

  14. 兒受刑不怕渾身的筋骨斷,兒坐牢不怕把牢底來坐穿。

  15. 山河破碎兒的心肝碎,人民受難兒的怒火燃。

  16. 革命的道路再艱險,前赴後繼走向前。

  17. 孩兒雖死無遺憾,只是那筆「賬目」 未還兒的心不安。

  18. 恨不得變雄鷹沖霄漢,乘風直上飛舞到關山。

  19. 要使那幾萬萬同胞脫苦難,為革命粉身碎骨也心甘。

  20. 賊鳩山要密件毒刑用遍,筋骨斷體膚裂心如鐵堅。

  21. 赴刑場氣昂昂抬頭遠看:我看到革命的紅旗高舉起,

  22. 抗日的烽火已燎原,日寇,看你橫行霸道能有幾天!

  23. 百花吐艷,新中國如朝陽光照人間。

  24. 那時候全中國紅旗插遍,想到此信心增鬥志更堅!

  25. 我為黨做工作很少貢獻,最關心密電碼未到柏山。

  26. 王連舉他和我單線聯系,因此上不怕他亂咬亂攀。

  27. 我母親我女兒和我一樣肝膽。

  28. 賊鳩山,要密件,任你搜,任你查,

  29. 你就是上天入地搜查遍,也到不了你手邊;

  30. 革命者頂天立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