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紅絲錯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紅絲錯

發布時間: 2023-01-10 02:01:50

❶ 上世紀早期的戲曲電影有哪些比較好看的,請推薦幾部。

在這個目錄里慢慢找吧。
http://wenku..com/view/f19f1be8b8f67c1cfad6b871.html
其實比較好的:
京劇《鐵弓緣》《楊門女將》《紅梅閣》《借東風》
越劇《梁祝》《紅絲錯》《情探》《三看御妹》
黃梅戲是嚴鳳英的三部電影《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
等等都是很好的。

❷ 越劇紅絲錯

何賽飛那個版本比較早吧:張秋人——方雪雯,章榴月——何賽飛,章榴花——顏佳,薛春林——江瑤
另外一個版本是94版貌似,拍成的電影版有真實景物……除了章榴月換成了何炯華,別的主演沒有變。另外這個版本薛春林是周偉君配唱
上面兩個是浙百的版本,小班貌似也演過,不是很清楚
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哪個團的版本……
張秋人……竺科芳、章榴月……張璐、薛春林……金丹青、章金濤……任偉利、章母……李水華、章榴兒……王秋英、張母……周莎莎、劉半仙……鄭亞萍、雁兒……邵葉琴、春燕……張鴻燕、家院……鄭亞君、伴郎……王淑芬
http://www.amazon.cn/dp/zjmu355477#
餓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版本……

❸ 越劇老電影有哪些

紅樓夢,碧玉簪,柳毅傳書,五女拜壽

❹ 方雪雯的藝術人生

1979年進浙江台州地區越劇團學戲,工小生,師承范(瑞娟)派,成為了當時被錄取的8名學員中唯一一名「試用學員」。
1980年試用期滿後,先天條件不太好的方雪雯反而以唱念做打諸功均躍居8名學員之首,並以「優秀學員」畢業,成為排行首位的正式學員。並第一次扮演了《盤夫索夫》是的小生曾榮,即獲成功。
1980年方雪雯第一次來到杭州觀摩省青年戲曲演員會演,所見所聞所感受使她的思想與這條藝術發展規律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1982年春,選送浙江藝術學校進修。
1982年10月在浙江省首屆小百花會演中,方雪雯以一折《庵堂認母》(飾 徐元宰)前來參賽,名列前茅,並榮獲了省「優秀小百花」獎。
1982年,方雪雯作為劇團的藝術尖子,被選入新組成的「浙江省小百花演出團」集訓班。
1983年正式加入了正式成立的「浙江省小百花越劇團」,主攻范派小生。
1984年《五女拜壽》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後,獲戲曲「百花獎」。
1984年赴京參加建國35周年獻禮演出,與茅威濤、何英、何賽飛、董柯娣一起被譽為越劇界的「五朵金花」。
1988年在全國越劇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中獲優秀演員獎。
1989年獲浙江省戲曲明星獎。
1994年在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獲金獎。
1995年她主演《紅絲錯》獲「文華表演獎」。
1997年於杭州大學成人教育學院進修大專畢業。
1999年,她主演的《紅絲錯》由浙江省電影公司與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攝製成越劇藝術片。《相思曲》由浙江越劇團電視部攝成電視劇。

❺ 哪位親有《紅絲錯》的劇本嗎需要唱詞含念白的。謝謝了!

第一場·算命
(廟會)
幕後合唱:三月江南春來早,水鄉廟會好熱鬧。
章榴花(唱):看那邊紅男綠女放春鷂;
章榴兒(唱):聽那邊敲鑼打鼓響鞭炮;
章榴月(唱):出籠鳥不覺春已曉,喜看春風染紅桃;
榴花(唱):我要去游城隍廟;
榴兒(唱):我要去看打虎跳;
春燕(唱):誒~你們一個往東走一個往西跑;
榴月(唱):我們私出家門總不好,若被爹爹來知曉
榴花(白):怕什麼,(唱):有榴花大膽前行來開道;
(白):啊呀,說曹操 曹操就到;
榴兒(白):阿爹
章老爺(白):恩~
榴花(白):爹爹,
榴兒(白):啊爹,嘿嘿~
章老爺(白):嘿嘿,你們不在書房好好讀書,到此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榴花(白):爹爹,今日難得廟會,外面桃紅柳綠,人山人海,
我們終年關在綉樓之中,實在悶死了,蹩死了,愁死了。
章老爺(白):住口,為父特請 張秋人先生學館教書
你們不該心猿意馬,更不該到此出乖露醜,有失體面。
還不快快回家讀書,恩?
榴花(白):爹爹~
榴月(白):妹妹,聽從爹爹吩咐。
章老爺(白):恩~哈哈~
劉半仙(白):算命來~啊呀呀~
章老爺(白):啊呀呀~劉先生
劉半仙(白):章老爺,儂是好福氣呀,兩個女兒,
一個叫榴花,一個叫榴月,真是如花似啊~
章老爺(白):劉先生,我為大女兒之事在此恭候已久了,
劉半仙(白):啊呀,章老爺儂又要算命哉,
章老爺(白):劉先生(唱):有道女大不中留,
劉半仙(白):是呀
章老爺(唱):家有長女年十九
劉半仙(白):哦,十九歲,
章老爺(唱):擇婿獨怕命相剋
劉半仙(白):恩,要緊要緊格,
章老爺(唱):還望你半仙掐指定春秋
劉半仙(唱):可是那學館先生張秋人
章老爺(唱):張先生破落門第難成偶
劉半仙(白):對對對
章老爺(唱):請他來教讀兒女讀春秋,本是我憐惜寒士來收留,
劉半仙(白):啊呀呀~
章老爺(唱):選中的女婿叫薛春林, 家有良田走馬樓,
劉半仙(白):原來是薛公子,官宦人家,
章老爺勿曉得公子,小姐今年幾歲哉?
章老爺(白):公子25,小女19。
劉半仙(白):25 19 相差6歲,六沖
章老爺(白):什麼?
劉半仙(白):六六順通,六六順通也,
章老爺,男大六金子砌樓屋, 勿錯勿錯格,請問八字呢?
章老爺(白):哦,先生請看庚貼
劉半仙(白):啊呀,章老爺,
(唱):子丑寅卯算仔細,啊呀,薛公子是官宦人家好子弟。
章老爺(白):哈哈,對對,其父在京為官
劉半仙(白):我老早曉得哉,
章老爺(白):先生,不愧為劉半仙,
劉半仙(白):誒,過獎,過獎,章老爺,
(唱):掐指算來男命屬兔女屬雞,金童玉女配夫妻,
啊呀,男為龍德星,女為月德星,
章老爺(白):哈哈~
劉半仙(唱):龍鳳程祥是天意,到將來福星高照百無禁忌,
兒孫滿堂萬事如意,
章老爺(白):哈哈~
劉半仙(白):啊呀呀~章老爺,我三十年算命從來沒算介好格命,
章老爺(白):哈哈~托先生金口,先謝先生十兩紋銀,到時再請先生吃喜酒,
劉半仙(白):哦~多謝大老爺,
榴兒(白):吃喜酒,啊呀,阿爹,我也要吃喜酒。
章老爺(白):哦,好好好~
管家(白):老爺,薛公子定親來了~
劉半仙(白):哦~~
管家(白):滿船彩禮已經吹吹打打進城來了,
劉半仙(白):啊呀,章老爺誒,這是福星降臨,財運進門啊~
章老爺(白):對對對,立即回府,迎接。
榴兒(白):哦~迎接福星咯~
章老爺(白):哦~
劉半仙(白):啊呀,章老爺(再見的姿勢)。

❻ 為什麼像《雲中落綉鞋》《紅絲錯》和《血染深宮》這樣的老越劇電影現在已經沒人唱沒人演了

現在的文藝都是迎合年輕人,這個群體不喜歡,也不會,關鍵是國家對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重視,當地政府不保護,不發揚,就有了現在的局面

❼ 建國後我國拍攝的越劇電影都有哪些

1948年《祥林嫂》
啟明公司
原著:魯迅 改編、導演:南薇 攝影:董克毅、董紹泳
演員: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紅 張桂鳳 吳小樓 項彩蓮 張雲霞

1949年《越劇精華》
文華公司
導演:桑弧 攝影:黃紹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樓台會》;
徐玉蘭、王文娟的《販馬記》中的《寫狀》;
袁雪芬,徐玉蘭、筱小招、吳小樓的 《雙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賣婆記》。

1949年《相思樹》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程述堯
編劇:鍾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鳳娟 金艷芳 陳金蓮 高劍琳

1950年《石榴紅》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韓義
編劇:沈默
徐天紅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劍琳

195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徐進、桑弧 導演:桑弧、黃沙 攝影:黃紹芬
布景設計:胡倬雲、張曦白
根據華東戲曲研究院舞台劇本改編
袁雪芬 范瑞娟 張桂鳳

1958年《情探》
江南電影製片廠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黃祖模 攝影:李生偉 美工:盧景光
演出:上海越劇院
傅全香、陸錦花

1959年 《西廂記》
香港文華電影公司
金寶花、張茵、高佩

1959年 《追魚》
天馬電影製片廠
改編:集體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 美工:葛師承 副導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劇院
徐玉蘭、王文娟、鄭忠梅、周寶奎

1960年《斗詩亭》
天馬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任志新 美工:葛師承
演出:浙江越劇二團
根據浙江省越劇二團演出本改編

1961年《雲中落綉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1年《王老虎搶親》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導演:金庸
編劇:金庸
夏 夢 李 嬙 配 音 畢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紅樓夢》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金聲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徐進 藝術指導:朱石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美工:胡倬雲、張曦白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徐玉蘭 王文娟 金采風 呂瑞英 周寶奎 徐天紅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導演:吳永剛 攝影:羅從周、彭恩禮 美工:張曦白 副導演:趙煥章 舞台導演:黃沙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根據上海越劇院演出本改編
金采風 陳少春 周寶奎 姚水娟 錢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劉金定》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傳書》
長春電影製片廠
改編:南京市越劇團創作組集體,計大為、葉至誠執筆
導演:蔡振亞 攝影:吳國疆 美工:崔永泉、陳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劇團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闖宮》
珠江電影製片廠、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裘鳳 導演:斯蒙 攝影:李生偉 美術:葛興萼 副導演:黃丹彤
演出:武漢市越劇團
金雅樓、筱靈鳳

1963年《金枝玉葉》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胡小峰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緣》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拍攝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籃花生》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半籃花生》創作組 導演:朱文順 攝影:常彥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劇團

1978年《祥林嫂》
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鳳凰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吳琛、庄志、袁雪芬、張桂鳳 導演:岑范、羅君雄
攝影:蔣錫偉 美工:胡倬雲、謝棨前
袁雪芬、金采鳳

1982年《花燭淚》
浙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謝枋、天方 導演:殷子、陳蟬
攝影顧問:石鳳歧 攝影:龔國良蓖、周榮震 美工:駱德灝
演出:浙江越劇一團

1983年《莫愁女》
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張弦 導演:周予、吳秋芳 攝影:馮秉鏞、單興良 美術顧問:張曦白 美術:胡榮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壽》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顧錫東 導演:陸建華、於中效
總攝影:王啟民 攝影:李俊岩 美術:徐振鵾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劇演出團
董柯娣、徐愛武

1985年《綉花女傳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改編:包朝贊 導演:石嵐
攝影:瞿金樓 美工:葉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廬越劇團
根據江南民間故事改編

1986年《桐花淚》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包朝贊 導演:沙潔 攝影:張珥 美術:秦柏松 副導演:史鳳和
演出:杭州市越劇二團

1999《紅絲錯》
浙江省電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攝制
編劇:顧頌恩 導演:徐偉傑 攝影:瞿家振、李榮聖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濤、何賽飛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團、北京今古影視策劃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王雲根、錢勇 導演:森島 攝影:王健

2007年越劇電影
經典版《紅樓夢》
主演:鄭國鳳 王志萍
交響版《紅樓夢》
主演:趙志剛 方亞芬
總導演:韋翔東

正要拍攝的電影
《西廂記》《梁祝》
主演:茅威濤 顏佳

❽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演出劇目

大型古裝戲《五女拜壽》
【編劇:顧錫東。導演:張駿聲(執行)、於愛如、王世菊。作曲:樊潤河、何直偉。舞美設計:羅志摩。服裝設計:余芳。化妝設計:藍玲】
《漢宮怨》【編劇:顧錫東。導演:胡汝慧(執行)、胡其嫻、金寶花、魏克玉。作曲:胡夢橋。配器:談聲賢。舞美設計:龔景充。服裝、化妝設計:藍玲、
《雙玉蟬》【根據王行同名甬劇本改編。改編:魏峨、陳靜。導演:陳靜(執行)、汪世瑜、馬佩玲。作曲:顧達昌。舞美設計:樂國慶。服裝、化妝設計:藍玲】
此外還有:《大觀園》、《唐伯虎落第》(拍成電影)、《相思曲》、《陸游與唐琬》、《紅絲錯》(拍成電影)、《西廂記》、《胭脂》、《驀然又回首·茅威濤表演藝術專場》、《南唐遺事》、《琵琶記》、《寒情》、《白兔記》、《漢武興邦》等大戲及《樓台會》、《何文秀·哭牌·算命》、《王千金祭夫》、《拾玉鐲》、《斷橋》、《二堂放子》、《送花樓會》、《露真》等多台摺子戲。 《五女拜壽》
初創時期的《五女拜壽》,角色行當齊全,唱腔流派紛呈,演員青春靚麗,該劇已在境內外公演近500多場,並被拍攝成同名戲曲電影,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
根據同名古典編的《西廂記》是劇團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一舉摘取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文華大獎」和各個單項獎,中國戲曲學會「金盾獎」,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大獎等在內的多項獎項,是劇團迄今為止獲獎最多、獎項最高的優秀保留演出劇目。
《陸游與唐琬》
《陸游與唐琬》是劇團演劇風格轉折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該劇典雅精緻,從劇本到導演、表演、舞台美術設計等充滿詩情畫意,深受廣大觀眾喜愛。該劇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文華新劇目獎」。2002年初選入圍「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
《紅絲錯》
通俗喜劇《紅絲錯》以者百姓喜聞樂見的舞台樣式,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頒發的 「文華新劇目獎」,並被拍成同名戲曲電影。
《驀然又回首——茅威濤表演藝術專場》
在1994年舉辦的首屆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上,以充分凸現著名青年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個人表演才華的《驀然又回首——茅威濤表演藝術專場》引起巨大反響,它以完全不同於傳統戲曲演員專場的文化品位和表現手法,第一次在舞台上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越劇女小生的「性別詩學」。從南戲佳作《琵琶記》、《白兔記》到集中展示「小百花」群體風採的《滿庭芳》;從系列漢代新編歷史劇《漢宮怨》、《漢武興邦》到推陳出新的《陳三兩》、《胭脂》、《唐伯虎落第》;從充滿陽剛之氣的《趙氏孤兒》到爭奇斗艷的《精品摺子戲專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劇目既彌漫著濃郁的傳統文化底蘊,又閃爍著現代審美情趣,體現了「寓青春靚麗於藝術創新之中,賦古典戲曲以現代舞台綜合美感」的藝術風格。
《藏書之家》
2002年12月,一出以表現中國古代藏書文化為題材的新編越劇《藏書之家》問世,這部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和茅威濤戲劇工作室聯袂製作的新作,再次彰顯了劇團與眾不同的文化品格和藝術追求,在戲曲界引起強烈反響。《藏》劇對浙江地域文化的自覺發掘和多元運用,對如何改變和提升在農業文基礎上形成的越劇審美定勢,如何將民族性和國際性和諧結合進行了大膽嘗試,提供了寶貴經驗。該劇在浙江省第九屆戲劇節上榮獲「新劇目大獎」,並已被列入第七屆中國藝術節重點參演劇目。
《梁山伯與祝英台》
2006年10月2日,經歷7年漫長編排,由郭曉男導演、茅威濤主演、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出新編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杭州進行了全國首輪公演,此後又多次演出,獲得好評。
《春琴傳》
2006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根據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潤一郎的中篇小說《春琴抄》改編演出《春琴傳》。導演郭曉男。以開闊的國際化視野為背景,由新生代演員擔綱主演,是越劇《春琴傳》的一大亮點。在這部專門為新生代演員投排的新劇里,被廣大觀眾親切稱為「小茅威濤」的蔡浙飛在劇中飾演佐助,二十歲出頭的章益清飾演盲婦春琴,「小百花」其他新生代演員在該劇中亦有精彩亮相。該劇自2006年3月22日、23日在杭州大劇院首演後,小百花越劇團曾攜《春琴傳》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