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街機經典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街機經典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05 11:45:27

㈠ 有沒有一部由街機游戲為名將改編的電影

鐵鉤船長》《,街頭霸王》,街機游戲《威洛之旅》改編的電影《巫師與鐵劍》
《生化危機》系列和《古墓麗影》系列。《毀滅戰士》(2005),《生死格鬥》(2006),《街頭霸王》(1994),《雙龍奇兵》(雙截龍,1994),《春麗傳奇》(2009),《魔鬼帝國》(真人快打,1997),《寂靜嶺》(2006),《吸血萊恩》(2006),《死亡之屋》(2003),《銀河飛將》(1999),《超級馬里奧兄弟》(1993),《末日危城》(2007),《鬼屋魔影》(2006),《殺手代號47》(2007),《如龍》(2007),《馬克思·佩恩》(2008),《懲罰者》系列(2004、2008),《鬼武者》(2008),《合金裝備》(2009),《波斯王子》(2010)。

㈡ 有什麼以電玩游戲改編的電影或劇集

比較有名的是《生化危機》,不過好象是外國拍的,最近有一本是日本根據PS2游戲拍的《多羅羅》,還有就是根據街霸改編的《街頭霸王之春麗傳》

㈢ 那些被改成電影的經典游戲,你都玩過嗎

游戲 從古至今一直存在,是人們在閑暇時消遣的好東西。現今 社會 , 游戲 不單單是一個消遣時間的東西了,甚至已經形成職業,也有了固定的商業運營模式,來挖掘它最大的商業價值。一個 游戲 成功,在其周邊會衍生出很多的附加商品。而改編電影就是其中一項。

魔獸世界 的名氣有多大,這個就不用再多做解釋了。完整的故事線,恢宏的場景深受大家喜愛。在有了全球龐大的 游戲 人群基礎後,被拍成電影也就理所當然了。 魔獸世界主要講述聯盟和部落攻打破碎海灘失敗以後,卡德加判斷古爾丹一定會去薩格拉斯之墓,所以要趕在古爾丹先到達薩格拉斯之怒以前攔住古爾丹。

得益於龐大的人群和情懷,魔獸世界電影獲得了4.39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並且這部電影也在 游戲 改編電影史上票房獲得了第一名。

大偵探皮卡丘 是由傳奇影業、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由羅伯·萊特曼執導,瑞安·雷諾茲等配音出演,賈斯提斯·史密斯、凱瑟琳·紐頓、蘇琪·沃特豪斯、渡邊謙、克里斯·吉爾、瑞塔·奧拉等出演 。該片於2019年5月3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5月10日在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

該片改編自任天堂3DS同名 游戲 ,講述了大偵探皮卡丘和蒂姆在萊姆市相遇,為了揭開蒂姆之父離奇失蹤隱情,攜手探案、追擊真相的故事 。 全球票房4.33億美元,在 游戲 改編電影票房記錄史上排行第二。

狂暴巨獸 這部影片是根據20世紀80年代街機 游戲 《猩猩拆樓》改編,講述實驗室高 科技 裝置出現故障題,導致衛星掉落到美國各地,製造出猩猩、蜥蜴和狼三個大變異怪獸,它們開始襲擊城市,前海軍陸戰隊成員戴維斯·歐寇耶挺身而出保護城市,一人對戰三大怪獸的故事。

該片首日票房就拿下9425萬元,而第二天則狂收1.37億元,第三天輕松破億,三天累計票房突破3.5億元,最終票房4.28億元,排行第三。

憤怒的小鳥 是前幾年最為熱門的休閑類的 游戲 之一,從一開始的 iPhone上,到後來的Android平台上,甚至連PC上都有這款 游戲 的身影。

游戲 的輝煌也成就了電影的票房。而這部由索尼投資拍攝的憤怒的小鳥電影最終也獲得了3.52億的好成績,排行第四。

波斯王子:時之刃

取材於同名 游戲 ,並以 游戲 版為藍本改編而成,講述波斯帝國時代,隨軍出征的波斯王子達斯坦在戰利品中發現一把魔法匕首,國王的弟弟尼扎姆為據有這件寶物,殺死國王並嫁禍達斯坦,達斯坦被迫亡命天涯,最終與塔米娜公主聯手,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將時之刃送回護寶神廟的冒險故事。

還記得很多年前用諾基亞手機玩波斯王子很開心的樣子。這么經典的 游戲 也被搬上了大熒幕,並且還取得了3.36億元的票房,排名第五。

生化危機:終章 是《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的第六部,該片根據日本CAPCOM公司同名 游戲 改編,講述了因受到T病毒侵襲而產生異變的活死人在全球范圍內肆虐橫行,愛麗絲是人類最後的希望,於是她承擔起了拯救人類的重任,同時也和幕後主使保護傘公司決一死戰的故事 。

這部影片於2016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2017年1月27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2月24日中國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3.12億票房,排名第六。

刺蝟索尼克 系列是 世嘉旗下 一款電玩 游戲 /卡通動漫 系列 。從1991年到2021年,刺蝟索尼克系列依舊是 游戲 史上最受歡迎的系列之一。該片改編自世嘉公司出品的 游戲 《刺蝟索尼克》系列。講述了擁有超音速能力的刺蝟索尼克孤身前往地球冒險的故事。

這部影片於2020年2月14日在北美上映 , 2020年7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共取得了3.06億票房,排名第七。

生化危機4戰神再生 是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的第4部,影片敘述愛麗絲在經歷「生化危機3:劫後餘生」事件後,持續在病毒肆虐僵屍橫行的世界流浪,引領各地的倖存者尋找庇護。當她來到破敗的洛杉磯時,陷入被僵屍包圍的保護傘公司總部,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

該片於2010年9月10日在美國上映。2010年11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3億的票房,排行第八。

古墓麗影 改編自同名電腦 游戲 ,該電影由西蒙·韋斯特執導,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動作電影。電影主要講述勞拉的父親曾跟她提到一個叫作光明會的神秘組織,這個組織一直在尋找一具古鍾,這具古鍾是打開時間和空間的鑰匙,於是勞拉為了找到這古鍾開啟神奇之旅。

安吉麗娜朱莉靠這部電影讓廣大古墓麗影 游戲 愛好者記住了她那迷人的嘴唇。電影於2001年6月11日在美國上映。最終票房2.74億,排名第九。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 影片根據2013年 游戲 《古墓麗影9》改編,講述了年輕的勞拉·克勞馥發現失蹤父親遺留的訊息,得知在異域遺跡的古墓中隱藏著危及世界的力量,因此她踏上了冒險之旅拯救世界的故事。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聯合出品的動作冒險片。

該片於2018年3月16日在美國、中國同步上映 。最終取得了2.74億票房,排名第十。

游戲 改編電影票房排行前十的今天就介紹到這里,謝謝觀看。

㈣ 24年前的街機電影《超級學校霸王》群星薈萃,這顏值簡直逆天了

1993年的《超級學校霸王》相信很多的朋友都看過,當時的街霸游戲真的很火,剛好這部電影劇中的人物是根據街霸游戲的人物原型創作的,《超級學校霸王》的電影特效挺棒的,畢竟是1993的作品。

《超級學校霸王》最亮眼的還是演員的陣容,匯集了當時的各大男神女神,香港四大天王只有黎明沒有出現,女神邱淑貞,楊采妮,演技派任達華,偶像派鄭伊健等等一眾的明星加盟,相信此片即使放到現在的話,票房一定不會低吧!

下面糖朝娛樂就帶大家來看下《超級學校霸王》的豪華巨星陣容吧!

余鐵雄—張衛健飾演

1984年,張衛健以香港新秀歌唱大賽冠軍身份出道邁入娛樂圈,在張國榮的幫助下進軍歌壇後,又帶著對演戲的熱愛踏入影視圈;1996年,出演TVB《西遊記》,憑「孫悟空」獲TVB「我最難忘的男主角」,後因無線電視之經驗而轉戰台灣與內地;2009年末,與好兄弟許志安、梁漢文、蘇永康組成了歌手組合Big Four,2010年,開始世界巡迴演唱會。

2014年10月4日,在北京衛視原創新銳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我是演說家》中擔任導師。2015年,主持北京衛視節目《我的歌聲里-衛健音樂時光》。擔任《我是演說家第二季》導師,同年更是受央視邀請主持央視中秋聯歡晚會。

妻子:張茜

鐵面—劉德華飾演

1981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1983年主演的武俠劇《神鵰俠侶》在香港獲得62點的收視紀錄;1985年因拒簽五年合約而被TVB雪藏;1988年將事業重心轉向電影;1991年創辦天幕電影公司;1994年擔任劇情片《天與地》的製片人;2000年憑借警匪片《暗戰》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2年主演警匪片《無間道》。2016年陸續參演《我的特工爺爺》、《長城》、《王牌逗王牌》同年10月,與甄子丹共同主演由王晶執導的電影《追龍》。

1985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1990年憑借專輯《可不可以》在歌壇獲得關注;2000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獲獎最多的香港男歌手」;2016年參與填詞的歌曲《原諒我》正式發行。

1994年創立劉德華慈善基金會;2000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5年發起亞洲新星導計劃;2008年被委任為香港非官守太平紳士;2016年連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

妻子:朱麗倩 女兒:劉向蕙

掃把頭—張學友飾演

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1993年發行的專輯《吻別》打破華語唱片在台灣的銷量紀錄;1995年起連續兩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獎;1997年參與策劃的音樂劇《雪狼湖》在香港連續演出42場;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舉辦「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打破12個月內巡演觀眾人數的吉尼斯世界紀錄;2016年舉行「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

198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霹靂大喇叭》;1989年憑借劇情片《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90年憑借武俠片《笑傲江湖》獲得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1993年出演喜劇片《東成西就》。1996年正式息影。2001年復出拍片。2002年憑借文藝片《男人四十》獲得印度新德里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07年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2010年主演文藝片《月滿軒尼詩》。2015年主演動作片《赤道》。

張學友熱心公益慈善。19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當選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3年至2009年擔任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

妻子:羅美薇 女兒:張瑤華 張瑤萱

大雄妹妹—邱淑貞飾演

1987年參選香港小姐,因被指整容而退選,同年簽約香港無線電視出道。

1988年,得到導演王晶的賞識進入影壇;參演電影《最佳損友》;1992年,在周星馳電影《鹿鼎記》中飾演建寧公主;憑借《赤裸羔羊》提名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1993年參演《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飾演小昭;1994年參演《新少林五祖》和《賭神2》;1996年,憑借《不道德的禮物》第二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1997年,憑借《愈快樂愈墮落》第三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15年3月18日,邱淑貞息影15年,受張智霖袁詠儀夫婦邀請,首次在真人秀節目中公開露面;在浙江衛視《一路上有你》中驚喜出演亮相。4月15日,邱淑貞與張智霖、韓國組合4minute成員金泫雅等出席香港墨鏡品牌活動。10月8日,邱淑貞出席ah婚禮,為Angelababy與黃曉明兩人送上祝福。

1997年,邱淑貞與王晶分手。1999年10月31日,邱淑貞嫁給I.T時裝集團主席沈嘉偉,兩人在日本的彩虹大橋舉行婚禮,婚後育有沈月、沈日和沈星三個女兒。

發達星—任達華飾演

任達華以模特身份進入演藝圈,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於1979年簽約為繽繽電影公司基本演員,1987年開始接拍影視劇。任達華2004年憑借《PTU》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06年憑借《龍城歲月》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10年憑借《歲月神偷》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5年與吳京合作的電影《殺破狼2》;2016年,任達華出演由陳嘉上監制,楊磊執導的電影《鮫珠傳》;7月,與陳小春在旺角拍攝新片《黑白迷宮》;加盟電影《極智追擊:龍鳳劫》。

任達華的妻子是香港名模琦琦,兩人1997年11月結婚 ,育有一女任晴佳於2004年12月出生。

阿健—鄭伊健飾演

1991年加盟BMG唱片公司以歌手身份出道。1995年開始,憑借在《古惑仔》系列電影中飾演陳浩南一角走紅。1996年憑借《古惑仔》主題曲《友情歲月》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1996年至1997年連續兩次獲得」台灣十大偶像」獎。1997年7月主演電影《風雲雄霸天下》飾演聶風一角。1997年連續三年獲得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優秀流行歌手大獎;2014年至2016年舉辦《歲月友情》巡迴演唱會;2015年5月7日鄭伊健主演的電影《全力扣殺》於香港上映,香港本土票房過千萬,2016年,主演英雄奇幻題材的電影《三國殺·幻》。

2013年1月28日,鄭伊健與蒙嘉慧在東京低調完婚。

余忌安—許志安飾演

1986年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獲得亞軍,簽約華星唱片,進入演藝圈。1988年推出首張個人大碟《許志安》。1999、2000、2003年三度奪得「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2001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2002年獲「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2005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7年憑借歌曲《前程錦綉》獲得在各大樂壇頒獎禮上多個獎項。

2009年末與好友張衛健、蘇永康、梁漢文組成Big Four,於2010年開始世界巡迴演唱會,2015年11月,參加東方衛視《中國之星》。2016年主演電影《兇手還未睡》。

2013年,鄭秀文生日時,許志安在生日派對上向鄭秀文求婚成功;2013年11月在巴厘島秘密結婚。

采妮—楊采妮飾演

1992年,楊采妮簽約成為EMI唱片公司的歌手;1993年發行第一張唱片《愛的感覺》,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新人獎金獎。1993年憑電影《東邪西毒》嶄露頭角,1994年參演電影《梁祝》;1997年宣布隱退,與男友邱韶智共同發展形象顧問事業;2003年復出,同年拍攝電影《新警察故事》、《七劍》和《再說一次我愛你》。2013年,首次擔任導演的電影《聖誕玫瑰》全國公映。

2013年11月2號,39歲的楊采妮和43歲的邱韶智在新加坡W酒店舉行婚禮。

小慧—劉小慧飾演

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紅極一時的歌手,1985年接拍第一個電視廣告,瞬即成為廣告紅人,主演多部電影,發行多張專輯,最熟悉的歌是香港粵語真經典的《初戀情人》,1996年拓展海外市場,成為首位與台灣巨石公司合作的BMG歌手。曾獲香港十大金曲最有前途女新人獎。

1997年,劉小慧嫁給了草蜢的成員蘇志威後,便退出了娛樂圈。婚後不久便誕下了兩個女兒,本來可以在家相夫教女,坐享少奶奶的生活。但是實情並不是這樣,劉小慧的老公蘇志威在投資生意失敗後,又再度做起了「蘇老闆」。

將軍—盧惠光飾演

盧惠光曾是一位泰拳冠軍(香港泰拳比賽七連冠),後由成龍挖掘成武打明星,出演過許多電影,經常與成龍演對打戲。出演電影《中華英雄》廣受好評,在《醉拳2》中他將他的腳功展現得相當出色。90年代盧惠光在《古惑仔》中扮演洪興社尖沙咀區話事人,有「洪興戰神」之稱。他還參拍電影《寶貝計劃》、《新警察故事》、《少年阿虎》、《雷霆戰警》、《尖峰時刻》、《醉拳2》以及電視劇《斗魚》。

盧惠光的前妻黎淑賢是1995年亞姐亞軍得主,隨後躋身演藝界,1998年嫁與盧惠光。盧惠光和黎淑賢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盧俊諺(Jacky)和小兒子Jovan。2006年盧惠光與黎淑賢離婚後,爭得兩子撫養權。2007年盧惠光跟比他年輕24歲的上海姑娘小琦相戀。

阿龍—郭富城飾演

1984年考入香港TVB舞蹈訓練班,1990年以光陽機車廣告走紅台灣,同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對你愛不完》開啟了他的音樂舞台生涯,此後相繼推出《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狂野之城》《para para sakura》《動起來》等歌曲,奠定其舞台型歌手風格,曾三度獲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2005年成為首位獲得「香港舞蹈年獎「的藝人。2008年舞林正傳演唱會450°旋轉舞台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2000年後,郭富城將工作重心轉向大銀幕,2001年主演歌舞片《浪漫櫻花》,電影中櫻花舞風靡一時,2005與2006年憑借警匪片《三岔口》和劇情片《父子》蟬聯兩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其主演的電影《風雲雄霸天下》《寒戰》和《寒戰2》三次成為香港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演藝事業外,郭富城還熱衷於公益慈善,美國兩次封「郭富城日」,2000年成立郭富城國際慈善基金會,2003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9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大使。

郭富城曾與鍾麗緹、藤原紀香等女星傳過緋聞。2006年郭富城與中國內地女模特熊黛林結識,2013年1月郭富城出席熊父葬禮,3月郭富城在香港演唱會上與熊黛林握手,4月熊黛林在個人微博上曬尾戒宣布重新上路,其後兩人均表示以後還是朋友。

2015年12月1日,郭富城微博曬出一張牽手照,公布戀情:「這樣開車要慢一點@MK_fy」。郭富城女友方媛為一名網紅,微博資料顯示1988年出生,比郭富城小23歲,是郭富城入行逾25年來首次正式公開承認戀情。

大雄母—苑瓊丹飾演

2000年,出演舞台劇《男親女愛》;2005年,在電視處境喜劇《窈窕熟女》中出演角色;2007年,主演《建築有情天》;2009年,出演了王晶執導的古裝喜劇《大內密探靈靈狗》;2011年,出演懸疑搞笑武打電視劇《七品芝麻官》;2012年,參演原生態喜劇電影《左眼不跳財》;2014年,主演輕喜劇愛情電影《幸福從天而降》。

1996年,林正英與苑瓊丹譜寫戀曲,苑瓊丹特意從跑馬地遷居西貢與林正英共同生活,但後來林正英得了肝癌主動與苑瓊丹提出了分手,苑瓊丹並不知情。

1997年林正英與世長辭,終年45歲。

2009年,46歲的「石榴姐」苑瓊丹跟黃乃揚在美國注冊結婚。

Uncle Richard—吳耀漢飾演

中國香港影視演員、製作人、編劇、導演。1955年赴英國念書,後進英國咸斯特戲劇學院攻讀,畢業後加入英國BBC電視台演出。1970年回港,參加電影及電視演出,1977年執導電影《面懵心精》。1979出演電影《慌失失》。1982年參演《提防小手》。1983年參與拍攝電影《五福星》。1984年主演電影《奇謀妙計五福星》,2006年出演陳嘉上導演的香港喜劇《三分鍾先生》;2011年出演電影《猛男滾死隊》;2013年出演麥浚龍執導的電影《僵屍》在該劇中飾演冬叔。

泰王—周比利飾演

1982年,周比利奪得加拿大輕量級自由搏擊冠軍;1985年勇奪世界輕中量級自由搏擊冠軍;同年進入演藝圈;1986年,參演功夫片《東方禿鷹》;1988年,參演動作喜劇片《飛龍猛將》;1991年,主演了科幻動作電影《女機械人》;1994年,主演了動作片《精武英雄》; 1997年,參演喜劇《最佳拍檔之醉街拍檔》;2002年,大勝伊朗拳王;2003年,大勝泰國拳王,並主演動作片《精武真英雄》;2007年,主演了劇情片《情灑虎度門》。

TOYOTA—段偉倫飾演

段偉倫,1970年代加入亞洲電視,曾是亞視的一線小生,在亞視的時候比張家輝更受寵,但是在加入無線之後,他們大多被派演一些無關輕重的閑角,現仍為無線電視旗下藝人,段偉倫與盧惠光一起,被稱為成龍大哥的左右護法之一,曾跟隨大哥15年。

㈤ Capcom上世紀80年代街機經典系列:擊墜王的時代

日本老牌 游戲 廠商Capcom,長期以來一直深受玩家喜愛,像生化危機、街霸、洛克人、怪物獵人等經典系列一直都有新作推出,無論口碑和銷量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水準。雖然近些年來Capcom大量推出「炒冷飯」性質的復刻移植 游戲 ,受到部分玩家詬病,但是在電子 游戲 發展初期,卻是不折不扣的原創精品大廠,特別是在上世紀80年代街機黃金時代,推出了多個不同類型的優秀作品,有些甚至開創了 游戲 發展新的篇章,至今仍然有著深遠影響

1998年,Capcom在當時流行的32位主機PS、SS上,推出了名為Capcom Generation的懷舊合集,共有5部,包含了上世紀90年代前最優秀的5個街機系列 游戲 。對於很多新玩家來說,這些30多年 歷史 的 游戲 是非常陌生的,我們就以這5部合集為線索,全面回顧Capcom在早期街機上為玩家留下的經典。本文是第1集Wings of Destiny(擊墜王的時代),講述縱版飛行射擊 游戲 開山鼻祖之一的19XX系列

1984年,Capcom推出了《1942》,以1942年二戰中途島戰役為 歷史 背景,玩家扮演美軍王牌飛行員Super Ace,在受到日軍襲擊後,駕駛P-38戰斗機從航母上緊急起飛,開始了消滅日軍空中力量的征程

本作的基本玩法和之前出現的同類 游戲 差別不大,搖桿控制方向+按鈕射擊,但是岡本巧妙地加入了多種POW寶物,例如增加主炮威力、畫面敵人全滅、跟隨僚機、加分加命等,還有可以短時間無敵的空中迴旋,這些內容讓射擊 游戲 不再乏味,迅速成為了當時街機廳的熱門之一

游戲 包括了8大戰區:Midway(中途島)、Marshall(馬紹爾群島)、Attu(阿圖島)、Rabaul(拉包爾港)、Leyte(萊特灣)、Saipan(塞班島)、Iwojima(硫磺島)、Okinawa(沖繩島),每個戰區4關共32關,採用了獨特的倒序數字排列,玩家一上來是第32關,打到最後則是第1關

關卡中的敵人外形根據二戰日軍飛機為原型設計(後面詳細介紹),玩家可以根據體積大小,輕松區分擊毀難易程度和得分,此外在第26、18、10、02四個關卡中,還會遇到BOSS大型轟炸機

1942可以說奠定了迄今為止飛行射擊 游戲 的基本框架:無限子彈且能升級的主武器、選配的副武器、有限使用的無敵技能、多種功能的獎勵寶物、不同級別的敵人,甚至連專門掉寶的紅色小飛機分隊也成了特色。這些基本玩法隨後得到眾多廠商的不斷改進,但萬變不離其宗,現在的新作中仍然可以看到1942的影子

限於當時的機能和容量,1942也有一些不足,關卡重復度較高,所有敵人都是飛機也略顯枯燥,不過對於當時的高手來說,1個幣32關能玩半天,可以說是消磨時間的神器。隨後在1985年,1942推出了FC移植版,容量40KB,國內玩家在一些合卡中也領略到了這款 游戲 的魅力

1987年,續作《1943: The Battle of Midway》在街機上推出,主角仍然是美軍P-38戰斗機,從航母上起飛消滅日軍,共有16個關卡,每個關卡都有BOSS戰,增加了大量以日軍戰列艦、航母為原型的海上大型敵人,關卡開始前的任務簡介和擊毀BOSS後的電影海報式總結,都大大增加了玩家代入感

基本玩法方面,1943把前作中彈損命的設計改成了油量形式,主角飛機油量逐漸下降,中彈更是會損失大量,需要時刻消滅敵人得到POW寶物補充油量。另外還可以通過寶物獲得多種威力強大的特殊武器,有使用時間限制

1943的畫面水平比起前作有了大幅度提升,藍天白雲加上紅綠飛機,識別度很高,關卡數量雖然減少到16個,但是內容更緊湊,關底BOSS戰的設計也更符合玩家的習慣,至此該系列成為了街機飛行射擊 游戲 王牌之一

對於國內玩家而言,熟悉這款 游戲 主要是通過1988年移植的FC版,採用了128KB大容量,雖然畫面表現有少量縮水,但是FC版關卡增加到24關,更是加入了升級成長系統,玩家需要在關卡中搜索隱藏的竹筍和蜻蜓寶物,獲取寶物後進入戰機升級界面,可以對攻擊力、防禦力、油量、特殊武器種類、特殊武器時間這5個屬性進行升級,每次只能升級1-2個點數,需要把每個關卡的隱藏寶物都找到才能全部升滿級,大大增加了玩家 探索 的樂趣。FC版流程比街機版要長不少,為了方便玩家還提供了密碼選關功能,可以說是帶有RPG要素的飛行射擊 游戲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在組裝卡里經常出現的「1944」,其實是官方版1943的修改版本,最強特殊武器激光可以無限連發使用,大大降低了 游戲 難度,大部分玩家半天時間都可以打通全部24關

1942和1943能夠取得成功,除了玩法關卡設計、畫面手感出色之外,還有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率先將真實戰爭內容植入到 游戲 中,與當時同類 游戲 大多以科幻虛構題材相比,大量二戰時期的戰機、軍艦讓玩家臨場感很強, 游戲 中的造型也充分體現了現實武器的特點

首先就是我們的主角Lockheed P-38 Lightning(洛克希德 P-38 雷電),經典的雙發雙垂尾造型,在很多二戰題材飛行射擊 游戲 里都有出場,例如後來彩京的《Strikers 1945》

敵方角色中,這個雙發大飛機在關卡中經常出現,它的原型是Mitsubishi G4M(三菱一式陸攻機),二戰時期日本最著名的轟炸機,造型細長綽號「飛行雪茄」,山本五十六和西澤廣義這兩位著名人物都是乘坐該飛機被擊落殞命

接下來是更大號的四發轟炸機,原型是Nakajima G8N(中島「連山」轟炸機),二戰中只生產了4架的重型轟炸機,沒有實戰記錄

以BOSS身份登場的這種六發大型轟炸機,原型是Nakajima G10N(中島「富士山」戰略轟炸機),是日本當時設計最大的軍用飛機,甚至超過了美國的B-29,但是由於成本極高外加戰敗局勢不可逆轉,這個機型只停留在圖紙上,沒有樣機生產出來,於是只能在 游戲 里以日軍最終BOSS的隱藏身份出現

1943 游戲 中出現的海上敵人,均以現實中日本海軍戰艦為原型,以街機版為例,普通敵人主要有以下4種

Hatsuharu(初春號驅逐艦)

Shiratsuyu(白露號驅逐艦)

Natori(名取號輕巡洋艦)

Myoko Kai(妙高號重巡洋艦)

BOSS級戰艦則包括

Tone(利根號重巡洋艦)

Kaga(加賀號航空母艦)

Fuso(扶桑號戰列艦)

Akagi(赤城號航空母艦)

Ise(伊勢號戰列艦)

Hiryu(飛龍號航空母艦)

Mutsu(陸奧號戰列艦)

Yamashiro(山城號戰列艦)

Soryu(蒼龍號航空母艦)

Nagato(長門號戰列艦)

Yamato(大和號戰列艦)

以上海量的內容,完全是准專業級別軍事 游戲 製作,足以可見當年開發者的匠心,能夠駕駛美軍戰機把日軍著名戰艦挨個擊沉一遍,在很小的容量里實現這么豐富的內容實屬不易

進入90年代之後,Capcom開始逐步推廣自家的CPS街機基板,此時街機主流已經變為橫屏幕,橫版動作過關和對戰格鬥逐漸流行起來,而作為豎屏幕的堅守者之一,Capcom自然也不會忘記曾經的王者19XX系列,但此時岡本吉起已經不再參與該系列,後續作品的風格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1990年,在CPS-1基板推出的《1941: Counter Attack》,故事背景來到了二戰歐洲戰場,主角變成了P-38和英國蚊式轟炸機,以納粹德國為敵人, 游戲 只有6關,除了第1關BOSS俾斯麥號戰列艦還能找到原型外,其它都是虛構的科幻武器,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風格

1996年,在CPS-2基板推出的《19XX: The War Against Destiny》,故事完全設定為科幻世界,主角飛機有三架:P-38、蚊式、J7W震電, 游戲 共7關,新增加了蓄力攻擊系統

2000年,在CPS-2基板推出的《1944: The Loop Master》,故事回到了1944年的太平洋戰場,但是情節更加狗血,科幻軍隊佔領了日本,美國P-38和日本零式共同作戰拯救地球,共有15個關卡

上世紀90年代,縱版飛行射擊 游戲 仍然是街機廳的主流之一,但是以彩京為代表的硬核型和以Cave為代表的華麗型逐漸成為主流,岡本吉起已經把工作重點放在街霸Zero系列,再加上Capcom另一個飛行射擊系列,以超高分數為賣點的Giga Wing迅速崛起,在80年代創造 歷史 的1943後續已經明顯缺乏競爭力。三部後續作品中,除了1941評價尚可,出現在後來的街機合集Capcom Classics Collection外,另兩部CPS-2作品口碑很一般,也從未有移植復刻

2008年,Capcom推出了該系列最後一部作品《1942: Joint Strike》,在PS3和Xbox 360以數字下載形式 游戲 ,本作繼承了19XX的世界觀,三架主角飛機不變,畫面改為3D背景,只有5個關卡,IGN評分7.0,平庸的表現為這個系列徹底劃上了句號

時至今日,卷軸射擊 游戲 已經是少數復古硬核玩家的專屬,老牌大廠幾乎沒有新作推出,Capcom也早已放棄了這個玩法,岡本吉起兩部作品打造的「擊墜王的時代」已經逐漸消失在玩家的記憶中,但是他對STG 游戲 玩法的貢獻,卻仍然在很多獨立 游戲 作品中發揮著預熱

還記得太平洋上那架P-38戰斗機不?

㈥ Capcom上世紀80年代街機經典系列:格鬥家們

1998年,Capcom在當時流行的32位主機PS、SS上,推出了名為Capcom Generation的懷舊合集,共有5部,包含了上世紀90年代前最優秀的5個街機系列 游戲 。對於很多新玩家來說,這些30多年 歷史 的 游戲 是非常陌生的,我們就以這5部合集為線索,全面回顧Capcom在早期街機上為玩家留下的經典。本文是第5集Street Fighter(格鬥家們),講述格鬥 游戲 的鼻祖《街頭霸王》

自從1983年Capcom正式開始 游戲 業務後,就一直在嘗試各種新類型的玩法,由此誕生了1943、魔界村、戰場之狼等標桿性作品,但仍然沒有滿足於現狀,在這種背景下,開創 歷史 的格鬥類 游戲 終於萌芽而出了

1987年,Capcom推出了街機 游戲 Street Fighter(街頭霸王),這款產品的設計師是Takashi Nishiyama(西山隆志),最早從Irem開始職業生涯,1984年出品的Kung-Fu Master(國內一般翻譯為成龍踢館)為人所熟知,後來加入Capcom後製作的Mega Man(洛克人)、Legendary Wings(翼人)、Trojan(斗者輓歌)、Section Z(Z基地)等 游戲 ,也都在街機和FC主機上受到廣泛好評。街霸1代在當時開創了全新的 游戲 方式,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又和我們現在熟悉的格鬥 游戲 有著明顯差別

游戲 中共有12名角色,但是可以使用的只有2名,其中1P控制日本武術家Ryu(隆,俗稱白人),2P控制美國人Ken(肯,俗稱紅人),如果兩名玩家都投幣的話,就會進行雙人對戰,隆和肯除了造型區別外,招式能力沒有任何差別,隆和肯其中一方獲勝的話,就會繼續進行單人模式

每局對戰中玩家只有30秒的時間,如果沒有擊倒對手則以HP量判定勝負,採用三局兩勝制,如果失敗的話可以續幣接關。單人模式中玩家需要挑戰來自5個國家的10個對手,這些人物可以說是街霸系列的始祖,大部分都出現在後續作品中

Gen(元),中國,後續在街霸Z2、街霸Z3、街霸4、街霸5等作品中出現

Lee(李),中國,後續正統作品未出現

Birdie(博迪),英國,後續在街霸Z2、街霸Z3、街霸5等作品中出現

Eagle(伊格爾),英國,後續在街霸Z3等作品中出現

Retsu(烈),日本,後續正統作品未出現

Geki(激),日本,後續正統作品未出現

Joe(喬伊),美國,後續正統作品未出現

Mike(麥克),美國,後續正統作品未出現

Adon(阿頓),泰國,後續在街霸Z1、街霸Z2、街霸Z3、街霸4等作品中出現

Sagat(沙加特),泰國,最終BOSS,後續在街霸Z1、街霸Z2、街霸Z3、街霸4、街霸5等作品中出現

游戲 的操作規則可以說奠定了後續街霸系列的核心基礎,8方向搖桿控制人物移動、跳躍、蹲下、防禦,6個按鍵:輕中重拳+輕中重腳,利用方向+攻擊可以組合出多種不同的攻擊形式,這也是後續所有格鬥 游戲 最基本的操作。玩家能實際使用的角色其實只有1人(隆和肯招數完全一樣),必殺技只有3種:波動拳、升龍拳、龍卷旋風腿,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在街機面板和說明書上,都沒有必殺技的出招介紹,玩家需要自己發掘,在信息並不發達的年代,能熟練使用必殺技毫無疑問是值得炫耀的

現在來看,街霸1代更像是一款未完成的原型產品,基本規則和操作模式等核心骨架已經搭好,但是不能自由選擇角色的設計跟現在的試玩版差不多,盡管現在來看很不完善,但在當年卻是顛覆性的街機玩法。本作沒有移植到FC主機上,導致國內流行度很低,直到多年之後才出現在Capcom Classics Collection復刻合集中,讓玩家有機會重溫這款經典

街霸1代發售之後,西山隆志離開了Capcom,轉投SNK旗下,隨後多年製作出了餓狼傳說、格鬥之王、合金彈頭等耳熟能詳的作品,2008年又重新擔任了街霸4的監制。Capcom在發現格鬥 游戲 的巨大潛力之後,利用性能強大的CPS基板,在街霸1代基礎上精心設計,1991年推出的Street Fighter 2(街頭霸王2),取得了爆發式的成功,最終成為 游戲 史上里程碑作品

街霸系列至今仍然是玩家關注的焦點,除了大家熟悉的街霸2、街霸3、街霸4,以及最新的街霸5這套正統系列外,當年還有一些外傳性質作品,這里簡單介紹一下

Street Fighter The Movie(街霸電影版),1995年推出,根據之前1994年尚格雲頓主演的同名電影改編,人物動作採用了真人建模

Street Fighter Alpha(少年街霸),1995年推出,日版名為Street Fighter Zero,首創了3段必殺技,後來有2代、3代兩部續作,在街機和家用機上曾廣泛流行

Street Fighter EX(街霸EX),1996年推出,採用了3D格鬥玩法的街霸作品,後來有2代、3代兩部續作

Pocket Fighter(口袋戰士),1997年推出,採用Q版人物造型,利用擊打對手收集不同顏色的寶石來發動必殺技

上世紀80年代Capcom街機經典 游戲 中,街霸是目前唯一延續下來的主流作品,街機框體已經不是格鬥 游戲 的主要平台,憑借先進成熟的網路環境,格鬥 游戲 仍然是不少玩家的最愛,那款30多年前的鼻祖作品,仍然在閃耀著光芒

經典的白人和紅人,開啟了一個新的 游戲 時代

Capcom上世紀80年代街機經典系列:擊墜王的時代

Capcom上世紀80年代街機經典系列:魔界與騎士

Capcom上世紀80年代街機經典系列: 歷史 從此開始

Capcom上世紀80年代街機經典系列:孤高的英雄

Capcom上世紀80年代街機經典系列:格鬥家們

㈦ 《街頭霸王》香港電影奇妙歲月:戲仿無底線,意外造經典

近期又一部根據熱門卡普空 游戲 改編的電影上線了,名字不提,但我們可以借機拋磚引玉,說下卡普空另一套熱門 游戲 在電影中的表現,那就是著名格鬥 游戲 《街頭霸王》系列,這款 游戲 的大銀幕故事,意外與槽點齊飛。

本專題分為兩期,本文介紹中國香港部分,下期介紹好萊塢部分,不管哪個部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老文章了,升級2.0版)

《街頭霸王》 Street Fighter,如下簡稱《街霸》 )初代誕生於 1987年8月30日 ,來自 游戲 界著名的「說話不算數」公司 卡普空 (capcom,被粉絲親切的稱為 卡婊 )製作,已經有著30多年的 歷史 。作為全球最流行、知名度最高的格鬥 游戲 沒有之一 ,你也許沒玩過,但一定聽說過。

要知道 格鬥 游戲 (FTG) 在 游戲 世界裡真的不算太大眾,雖然人人都能玩,去追求格鬥的爽快,但其追求高操作技巧的玩法和相對單一的模式,容易培養出高手,但不容易培養粉絲。

所以說, 《街霸》 能達到如今的地位,無論是 游戲 的跨時代意義,還是年代上的機緣巧合,都證明了一款 游戲 的成功, 把不容易成為爆款的格鬥 游戲 推廣至全世界 ,這個要贊( 其實主要歸功於1991年的《街霸2》,就是我們熟悉的8人街霸 )。

《街頭霸王》系列,如今已經出到了名義上的第五作,但加上之前zero、EX、少年街霸、以及每作的加強版、終極版、冠軍版等, 已經不下20多款了,俺就不跟著裹亂了。這里只是綜述一下《街霸》作為一款成功的 游戲 , 用如今的熱詞來形容,這叫做IP ,自然會推出不同領域的改編作品,當然少不了大銀幕。

最先開花的地方,是90年代的中國香港。

一切都有源頭。

《街頭霸王2》,最早是作為《街霸1》的升級版,雖然該作在本土反響一般,但在北美很受歡迎,因此美國運營商要求推出《街霸1》的後續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由於開發初代《街霸》的西山隆志跳槽到了SNK(《餓狼傳說》《侍魂》《格鬥之王》等),所以新作開發的重任就交給了西谷亮(設計師)與安田朗(畫師)手裡。

新人上馬導致項目一拖再拖,原本打算的《街霸89》拖了兩年直到1991年才問世,由於實跟一代差距太大,安田朗也製作了各個角色背景故事,於是乾脆叫成了《街頭霸王2》,也就是中國玩家俗稱的「8人街霸」。後來四位BOSS,也就是傳說中的「四大天王」,在升級版續作中變成了可選角色,就是我們熟悉的12人街霸——《街頭霸王2:四大天王》。


先來說說「街頭霸王」這個譯名,這個名字最早其實是山寨。

1991年,8人街霸2火遍香江,所謂「動漫 游戲 不分家」,港漫也聞聲而動,很多以此為題材的漫畫流行於市面。其中最著名當屬玉郎集團(文化傳信前身)旗下的許景琛、李中興創作的《街頭霸王》。

當年版權意識都不是很強,沒有授權這個想法,而且面對風雲多變的未來市場,那個時代從盜版FC 游戲 到跟風漫畫都流行「先斬後奏」:

就是我們先不打招呼直接用,試水之後,假如大賣之後,我們會考慮買下版權進一步擴大市場;一旦打了水漂,我們就當不知道這件事,哪怕(日本)版權方來問責,也當沒聽見,反正這里是我們的地盤。

正在這種情況下,「街頭霸王」這四個字就是來源於許、李跟風的港漫名字,完全自己瞎編的,沒有官方授權。

但隨著漫畫銷量節節上升,同期市場也出現了大量名為「街頭霸王」的「跟風的跟風漫畫」,隨即玉郎集團才正式向卡普空購買版權,至此「街頭霸王」不但正式的官方中文譯名,而且玉郎集團還獨享所有名為「街霸」漫畫的累積成果,許景琛、李中興因此名聲大噪。

PS ,混亂的譯名

街頭霸王 」的譯名通用於內地與中國香港,而我們另一個熟悉的譯名「 快打」或「快打旋風」 則是中國台灣譯名,但在我們這里, 「快打旋風」 則是另一部 游戲 的譯名—— 《Final Fight Streetwise》 ,橫版過關 游戲 ,我們熟悉的紅人、白人和大壯。

但是,我們的寶島 台灣把《Street Fighter》卻翻譯成「快打旋風」,而把《Final Fight Streetwise》翻譯成「街頭快打」,真尼瑪亂!

但不要忘了,這套漫畫的本質是跟風,並不是為了宣傳 游戲 ,除了角色外形基本跟 游戲 劇情沒有半毛錢關系,比如隆和肯兩位主角,漫畫里變成了玄武門第三代弟子赤龍和賓尼,大反派維加名字叫赤目司令(因為紅眼睛的緣故),還是春麗的養父,而春麗與布蘭卡(野人)則是一對姐弟,拳王拜森是液體金屬人。。。

在那個互聯網不發達的時代,擁有這樣魔改劇情的漫畫大行其道,一度讓很多玩家誤以為漫畫故事就是 游戲 劇情。

而玉郎集團拿下卡普空版權之後,漫畫故事非但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只是比以前在連載結束後多了正版 游戲 資訊的介紹)。

許、李二人有了官方撐腰,大展拳腳,融合了武俠、玄幻等所二次創作的招式和來自其他 游戲 、港漫中的角色大行其道,比如漫畫中加入了《快打旋風》《餓狼傳說》里的角色,以讓漫畫角色更加豐富; 游戲 中角色的各種招式也被冠以頗具東方韻味的名字,比如戰虎的「電光毒龍鑽」,直接照搬了《龍虎門》里的王小虎招式。

有意思的是,在漫畫二創的這些劇情和招式中,出現了很多讓人津津樂道的設定,比如主角赤龍(隆)的心魔,穿著灰黑色道袍與主角長得一模一樣,招式相同但威力更強。最早是李中興想引入2P角色的概念給角色換身衣服,而在漫畫拿下版權之後,需要進一步拓展劇情,後來將其變成了獨立的角色,還起了個名字叫「電」。

又比如肯的升級版火焰波動拳、火焰升龍拳,以及超殺版龍卷旋風腳等等招式放送。

熟悉《街霸》後續故事和發展中,上述這些都出現在了以後 游戲 中。比如「殺意隆」。而這些內容創作的時候,「12人街霸」才剛剛問世,這些都沒有出現在 游戲 中,所以我們不免展開聯想, 究竟是漫畫創作方提前得到了卡普空的消息,還是卡普空參考了港漫的設定,我們無從考究,只是談資。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卡普空作為版權方,授權之後就對作品不管不問,放任作品「野蠻成長」的態度,在90年代初期就顯露無疑。也決定了後期無論是《街頭霸王》還是《生化危機》,乃至如今的《XX獵人》, 游戲 跟電影基本不是一回事兒。。。

這家長也太不負責了。

90年代初,是香港電影最火爆的時刻。漫畫火了,大銀幕也接踵而至。

《街霸》的第一次大銀幕之旅,誕生於 1993年 ,但這部電影卻不是一部關於「街霸」的作品,只是用了街霸的元素而已,就是成龍的 《城市獵人》,一部極為另類的作品

雖然中文譯名是來源於山寨,但《街霸》在香港電影中的首次大銀幕之旅, 卻是實實在在地買了版權的

因為《城市獵人》卻是跟北條司買下了版權,這在那個年代的港台電影可不多見哦,像徐小明拍《海市蜃樓》就沒跟倪匡買版權,片中的人物都改了名字,這事兒被告知倪匡後,倪大俠回應: "哈哈哈哈,你拍完了還要告我一聲,怎麼會有這么傻的人!"

PS,當時主演成龍還見到了北條司本人,並合影留念,而作為成龍粉絲的北條司,也手繪成龍與王祖賢的畫像作為回饋。

在王晶去日本購買電影版權的時候,也一道把街霸的「版權」也收入囊中,本來是兩回事,卻陰差陽錯出現在同一部電影里,於是就奉獻了那段著名的5分鍾大亂斗。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雖然是惡搞,但 這段內容是大銀幕上最接近《街霸》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成龍反串春麗 的造型,又著名又有趣,那種反差萌特別帶感。

搓澡大漢 本田 ,我當時甚至都沒認出來這也是成龍,只是覺得形象不錯,就是有點瘦,而且關於這個角色,還有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該角色的英文名字 "Honda(本田)」,改成了"E. Honde" 。原因很簡單,當時成龍與三菱 汽車 有著贊助合同,而三菱的最大對手就是本田。。。。

雖然只是同名,但日本人在這方面也比較忌諱,所以乾脆就把角色名字改了。

飾演 黃毛阿ken 的,是英國跆拳道黑帶高手 蓋瑞·丹尼爾斯

這位後來演過不少動作片,但最著名的還是幾部改編自日漫或 游戲 的作品,包括那部雷到掉渣的真人版 《北斗神拳》 ,這位是主角健次郎

還有改編自 游戲 的 《鐵拳》 ,這位演Bryan Fury

包括客串的 「軟硬天師」 ,在前半部分那場舞廳聚會時演唱的 《老人院》 ,歌詞里都有《街霸》的內容:「 四蚊一鋪街機亂甘打打打凹咗,Ken哥將軍手刀射錯咗 。」

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就是這樣, 看到商機和熱點馬上就會跟進,極致的 娛樂 化 。不過如 《城市獵人》 正兒八經的走版權程序的,在香港電影里還真的不多見。這就是該片另類的地方。

另一個另類之處,就是成龍與王晶的合作。

成龍與王晶在《城市獵人》之後再也沒有合作,據說兩人鬧得拍片時鬧得很不愉快, 包括期間所有的打鬥戲成龍甩開王晶,自己獨立執導。

後來王晶導演了《鼠膽龍威》,期間就有一種說法,認為《鼠膽龍威》是王晶拿來嘲諷成龍的,相傳成龍看過之後也大為惱火。

不過這一切都是坊間傳聞,未得到當事人證實。王晶在回憶錄《少年王晶闖江湖》里,表示,自己與成龍拍《城市獵人》時相處了半年,對其帶著肯定和贊譽之情的;而成龍也多次表示《城市獵人》在自己生涯里是很特殊的作品,但兩人再也沒有合作卻是實錘。

這部電影在1993年1月16日公映,與周星馳的《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同檔期開畫,兩部王晶作品同日PK,最終《城市獵人》以3070萬港幣位列年度第4位,而《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票房2500萬位列年度第8位。

表面上成龍「擊敗」星爺,但考慮到《城市獵人》又是買版權又是大製作,成龍拍戲時還肩膀脫臼,按照成本計算,對比王晶完全「戲仿+惡搞」《本能》的《逃學威龍3》,在本土誰勝誰負真不好說。

但在海外,《城市獵人》則非常出名,畢竟有著成龍和IP的金字招牌,但評論界對該片褒貶不一,引用IGN對該片的評論就可以說明問題:

「失敗的改編作品,成功的成龍電影」。

本來是說街霸,結果拐到了《城市獵人》,索性多說兩句,北條司的訪談,談到了關於這部電影的看法:

同年王晶的另一部 《超級學校霸王》 ,可就不管你版權什麼的了 ,完完全全的山寨作品,但效果很不錯的哦!

還記得王晶去日本賣版權的事情嗎,其實王晶在 《城市獵人 》之前就打算搞這部,而且真的打算正式要買版權,要拍一部《街頭霸王》電影版。

結果被人家捷足先登,卡普空已經先把版權賣給了好萊塢,讓王晶碰了一鼻子灰 。不甘心的王胖子,搞下來角色形象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用在了 《城市獵人》 里,所以就有了史上最經典的街霸電影段落。

但向來賊不走空的王晶,街霸電影還是要拍的,因此他拿出了香港電影最擅長的一招—— 戲仿

從電影片名,到故事再到角色,都跟原版 游戲 不一樣,但觀眾肯定能夠對號入座。角色形象上類似,招式的類似,還有含沙射影的調侃,這是香港電影的長項啊,尤其是當年正是王晶手熱的時候, 娛樂 效果也是滿滿。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超級學校霸王》 算是有史以來第一部 《街霸》 電影版,盡管是擦邊球。

電影的陣容也是相當耀眼,如日中天的 四大天王來了仨,獨缺黎明。

原本王晶想讓「四大天王」都在《超級學校霸王》中集結,無奈黎明一直不合拍,他那時候很不喜歡「四大天王」這個稱號,因此王晶只能讓黎明出現在了 《城市獵人》里, 到最後《超級學校霸王》中只出現了劉德華、張學友和郭富城(他只願意客串)。

但「黎明」也以另一種方式在本片里「友情客串」,也算是王晶的鬼主意。

鄭伊健、任達華、邱淑貞、張衛健、苑瓊丹、楊采妮、許志安、盧惠光、周比利 等當時新老港星薈萃,這個陣容放到如今,也是相當耀眼。

記得 張學友和鄭伊健 在便利店裡的打鬥格外精彩。

最 搞笑 的就是陳百祥飾演的老師,打賭輸了吃了話筒還要吃桌子: 「還是大理石的啊!

所有角色都在信息上打了擦邊球,唯獨 郭富城飾演隆 ,幾乎一模一樣,形象極佳,可惜只是客串,首尾登場。

故事模板基本上是 《逃學威龍》+《終結者》 的結合體,當時兩大最時髦故事模板被王晶用了個遍。而且不單單是街霸,還有 《七龍珠》 《哆啦A夢》 的橋段。

張衛健+許志安+楊采妮 的人設,直接來源於 《哆啦A夢 》,後來張衛健還變成了 《龍珠》 里的孫悟空。

而且還有劉德華與邱淑貞上演的 《超級馬里奧》 的橋段,形象上完爆好萊塢那部買了版權的同名電影版。

這是當年香港電影為了 娛樂 效果「 不擇手段」的效果,無視版權的戲仿和模仿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山寨,假如電影中的角色和橋段都有版權的話,那版權+製作費就海了去了。

回想起來,那個時候不少戲仿作品,比如鄭伊健、古天樂的 《男兒當入樽》 就是《灌籃高手》的山寨,還有中國台灣的 《新七龍珠》

也是同期,叫 《街頭霸王》 的電影有好幾部,但內容跟 游戲 沒有半點關系,完全是剝削價值作品,標題黨而已。

恰恰是這樣無節制的 娛樂 ,造就了香港電影最輝煌但很短暫的時代。

明天繼續好萊塢部分,關於春麗,我還是喜歡邱淑貞版。

㈧ 一部電影,裡面的電玩人物比如超級瑪麗,各種游戲人物全部到了現實世界,人們拿著高科技武器殺掉他們,殺

《像素大戰》 是一部由索尼發行公司發行
該片講述了一群外星人誤將街機游戲視頻流解讀成地球對他們的開戰宣言,為此他們決定攻佔地球,運用游戲作為他們襲擊策略。於是曾經的街機冠軍,如今的家庭影院安裝工——山姆帶領幾個經典街機終極玩家匯聚在一起,保衛地球的故事。

㈨ 根據街機游戲<雙截龍>拍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雙龍奇兵》
導 演:James Yukich
類 型:動作 / 冒險 / 科幻
主 演:文森特 克萊因 羅伯特 帕特里克 戴維 厄爾利 馬克 達卡斯考斯 阿雷薩 米拉諾 安迪 狄克 喬治 漢密爾頓 斯科特 沃爾夫
編 劇:Michael Davis (II) / Neal Shusterman / Alan Burnett (Paul Dini)
出 品:美國
片 長:89 min
發行時間:1994

幾千年前的古老中國,城主為拯救他的子民犧牲自己,化作神奇金牌。直到二十年紀美國考古學家在長沙出土發現雙龍金牌,不久即逝世,學世莎是藏起一面金牌並承諾照顧他的兩位小孩「比利」和「吉米」二○○七年的今年,全球大地震,美國政府組織亦告瓦解,黑道武器火力超越警方,警方維護白天的和平安寧,黑道幫派則掌控黑夜的利益。十九歲的吉米心思細膩穩重,十七歲的比利體力旺盛心浮氣躁,兩兄弟平日爭斗不休,但對外則行動一致,手足情深,邪惡野心巨賈「古賀」指使貓女「萊倩」偷得半面雙龍金牌的下落,查出李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