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反應淞滬會戰的電視劇
反應淞滬會戰的電視劇有《保衛我們的土地》、《遠去的飛鷹》等。
《遠去的飛鷹》根據真實歷史人物改編,講述了民族空軍英雄高志航帶領中國第一代空軍英勇抗日的傳奇故事。
劇情簡介
1929年,身為東北軍航空兵的高志航被張學良將軍派往黑河,從土匪手中換回幾天前被擊落的日軍飛機。高志航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並在黑河邂逅了俄羅斯美女葛莉兒,葛莉兒被這個有留法背景的中國飛行員深深吸引,不顧一切地跟他來到了沈陽。
九一八事變後,高志航主動請纓抗日,張學良雖然自己深陷不抵抗的渦流中,但還是舉薦高志航加盟國軍,入駐杭州筧橋機場。
由於空軍有禁令,不允許飛行員有外國配偶,葛莉兒和高志航只能選擇了離婚,葛莉兒回到高志航的通化老家,從此亂世烽火,天各一方。
㈡ 《八佰》上映引發眾人討論,四行倉庫會戰究竟有多慘烈
《八佰》上映引發眾人討論,四行倉庫會戰竟有這樣慘烈。
電影“八佰”火爆上映。電影中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英勇事跡點燃了所有人的愛國熱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淞滬會戰中的這段歷史。一條蘇州河,一座四行倉庫,在電影《八佰》之中,一邊槍林彈雨,一邊歌舞昇平的畫面,讓觀眾記憶深刻。因而上海的四行倉庫也被電影帶火了旅遊。位於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原址,更是引來了很多市民的參觀。年輕人帶著鮮花,鄭重地放在紀念館外,紀念當年同樣年紀的年輕人;父母們帶著孩子,在紀念館中,給孩子講述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㈢ 為什麼沒有淞滬會戰的大型電影
第一:歷史題材太少,那個時期的文件幾乎不存在了,有的更是片面的。
第二:當年淞滬會戰的主力部隊是國民黨軍隊,而且是敗得無法形容,雖然是取得了局部勝利,但是戰力、武力的巨大懸殊,決定了敗局。
第三:這個會戰是中國敗得最慘的幾次戰役之一,國民黨沒有留下什麼歷史的文案。
其餘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莫斯科保衛戰其實沒有淞滬會戰慘烈,因為淞滬會戰幾乎把中國的淞滬三角洲徹底粉碎,而莫斯科保衛戰時,蘇聯基本上把能用的都搬空了,不能搬得也銷毀了,你說那個更慘?國家弱、貧民哭!
㈣ 八佰哪個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上海四線倉庫保衛戰。
詳細說明: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1、淞滬會戰:
「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全面侵華開始,並將目標轉移到上海。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會戰中雖然蔣介石調遣70餘萬國民黨軍與日本侵略軍展開激戰,但由於淞滬平原無險可守,裝備差距懸殊,兩個多月下來,國軍傷亡慘重失敗已成定局。
1937年10月26日,為保持實力,蔣介石決定撤出上海閘北地區絕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至首都南京之間的戰略要地。同時命令孫元良的八十八師單獨留守抵抗,並希望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
2、四行倉庫:
實際上,留守毫無勝算並且結局也一定是犧牲,所以八十八師決定只留下五二四團一個加強營,營長為陸軍少校楊瑞符,並特派五二四團中校副團長謝晉元作為最高長官。
留守地點選在了四行倉庫,原為四大銀行的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曾被用作第八十八師司令部駐地,里邊有大量的糧食、救護用品和槍支彈葯。
河南岸則是美、英、法、意的公共租界,日軍不敢過於集中火力,同時可向全世界廣播實況戰事,有利於爭取同情。所以無論在地理位置上還是防守策略上,都利於退守阻擊。
3、「八百壯士」:
守軍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為什麼叫「八百壯士」?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四百多人,而面對的日軍卻有幾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了日後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的第三師團。謝晉元團長為了隱藏自己的實力,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所以日後被稱為英雄的「八百壯士」,在歷史教科書中也曾提到過。
4、戰斗過程:
從1937年10月27日開始,戰斗一直持續了四天。日軍發現閘北地區已經空無一人後,迅速挺進至蘇州河北岸,但不敢越河到租界。當先頭部隊到達四行倉庫時卻遇到了猛烈地阻擊。
敵人憑借坦克掩護組織多次反擊,敢死隊成員陳樹生把炸彈和手榴彈綁在身上,拉斷彈弦從窗口一躍而下,與敵軍坦克同歸於盡。
期間24歲的女童子軍楊惠敏沖破敵人封鎖線,為八百壯士送去一面中國國旗,給了八百壯士和全體中國人民最大的鼓勵,也成為四行倉庫保衛戰經久傳頌的佳話。
29日,日軍派來兩艘武裝小艇和兩架飛機,海陸空力量都用上了。又在倉庫西北挖地道,企圖炸毀倉庫大牆,但都被中國守軍擊退。
10月29日,英美等國派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書,要求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斗。蔣介石經過再三考慮,認為堅守四行倉庫最初的目標已經達到,於是他下令部隊於10月31日撤離倉庫。租界方面與日本磋商,讓中國軍隊撤退。
5、戰斗後續:
八百壯士撤退到租界後並沒有如期與八十八師主力匯合,租界在日本方面的壓力下收繳了壯士們的武器。並關押到特定地點,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軍營」生活。四行孤軍紀律嚴格,作風端正,一直堅持訓練等待重新報效國家的那一天。不幸的是1941年,謝晉元在四行孤軍營操場被4名汪偽特務收買的兵痞刺死,年僅37歲。
㈤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擊殺了多少日本士兵
四行倉庫保衛戰底擊殺了日軍200多人。
謝晉元在中國國軍軍營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中國國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這一役,中國國軍軍堅守最後陣地,力戰四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死約200餘,中國國軍軍傷亡37人,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負重傷。楊瑞符彈穿腿部。
(5)老電影松滬戰役擴展閱讀: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將士,被稱為「八百壯士」(又稱四行孤軍),實際四百餘人,他們抵住日本軍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
四行倉庫與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斗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然而沒有如蔣中正期望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
㈥ 經典國產電影抗日戰爭舊片有哪些
《狼牙山五壯士》: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秋,為了阻止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大掃盪,八路軍某部班長馬寶玉(李長華)和戰士葛振林(高保成)、宋學義(李力)、胡福才(霍德集)、胡德林(張懷志)五人接受任務登上狼牙山棋盤陀主峰。 日軍以三千兵力猛攻狼牙山,五位戰士不畏勢單力薄,憑借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與擁有飛機、大炮的日軍展開頑強的戰斗:日軍連續發起三次猛烈的沖鋒,均被他們擊退,勝利地完成了牽制日軍的任務。彈盡糧絕之時,五位戰士也沒放棄與日軍進行搏殺,戰斗到最後一刻。
還有《黃河三部曲 》《絕境逢生》《巧奔妙逃》 《上饒集中營》《鬼子來了》《南京 南京》《夜襲》《打擊侵略者》《地雷戰 》等等。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㈦ 有哪些比較好看的關於淞滬會戰電影。。
導演陳劍飛日前表示,華誼兄弟2009開年大戲《烽火影人》將於12月下旬開機,開機首場大戲將重現淞滬會戰的戰爭場面。《烽火影人》講述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電影人和「延安電影團」的傳奇經歷。據悉,收場戲「淞滬會戰」的拍攝將持續三天,動用真實道具上百件以及群眾演員上千人,運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耗資巨大,陳劍飛表示:「這部戲是我加盟華誼兄弟之後的首部作品,這樣的大場面戲,我們無論是從拍攝設備配置方面還是從拍攝方法技巧上都是運用拍電影的方式,力求還原給觀眾一個真實的淞滬會戰。」而該戲拍攝涉及了當年很多老電影人的經歷,八一電影製片廠特別派出操作過多場著名戰役的煙火師、槍炮師入組,「相信在他們的配合下,這場淞滬會戰場面將會非常壯觀」。
電影國歌裡面有講淞滬會戰,裡面國軍也是戴M35頭盔的。
㈧ 關於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視劇
《東方戰場》。
《東方戰場》是由孟凡耀監制,路奇執導,黃海冰、羅嘉良、馬曉偉、袁詠儀、俞飛鴻、侯祥玲、周航、應采兒、葉璇、張魯一、劉璇等主演的抗戰史詩劇。
該劇講述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的這段歷史時期內,發生在東方戰場的140多個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四行倉庫保衛戰」在25集,日軍已經突破國軍防線,這種情況下再守閘北已經毫無意義,蔣介石決定大部隊先撤離,他明知留下就代表著滅亡,但他還是單獨留下了一個師死守閘北,作為自己的政治籌碼,換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他對國聯仍然不死心,還寄希望於即將在比利時召開的解決中日爭端的會議。守軍師指揮部各大小長官前來報到,接受死守任務,四行倉庫就是他們的陣地。
前有勁敵,後無退路,他們明知生還希望渺茫,但還是毅然決然地留了下來,決定戰至哪怕最後一人,誓與陣地共存亡,他們怒吼出的堅決抵抗之聲響徹雲霄。
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日軍,全體官兵積極迎戰,死傷不計其數,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使得守軍兵員消耗極大。
團長正在慰問傷員,一部暗牆里的電話突然響起,原來是銀行倉庫主任留下來的秘密電話,於是團長借電話向外界傳遞出陣地內的消息,讓外界了解情況。
第二天各大報紙紛紛刊登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烈事跡,街面上無數的普通民眾見證了奇跡的發生。
電影作品: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
㈨ 八佰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一、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滬會戰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爭中隨處可見死傷的普通百姓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
國民黨將領陳誠之子講述日軍之殘忍
淞滬會戰之慘烈、悲壯,不是一言兩語可道清,卻應被所有國人銘記,強烈推薦大家觀看相關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會戰實錄》,優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軍」: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於中日兵力懸殊,國軍部隊雖英勇奮戰,但仍節節失陷,為保存有生力量、守衛南京,已決定全線撤退上海。
此時,臨近「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召開,各國代表已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蔣介石對此會議充滿期待,希望能夠通過一場「孤軍奮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抗戰的決心與信息,以爭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強國的介入調停,遂決定令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
88師的師長孫元良最終派出麾下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率領他們的是第524團團附謝晉元,他們的陣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現的四行倉庫。
由團長謝晉元率領的這四百將士,是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後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這支隊伍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年輕,也缺乏作戰經驗。
就這樣的四百多人,要面對瘋狂湧上的日軍,大家心裡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景觀——租界里的中國民眾與英美記者,不顧流彈橫飛,全程圍觀著對岸這場中日軍隊的激烈交戰。
戰時的四行倉庫與對岸的圍觀百姓
「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滬上名醫陳春仁在多年後回憶起這場戰事圍觀時記錄道:「八佰壯士」稱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國旗。
3. 堅守之後緣何撤兵?
中日連日戰爭,給對岸的公共租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四行倉庫東南角方向,聳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一旦日軍炮火偏離、煤氣罐被炸起火,將殃及租界民眾安危,半個上海也將不保。
巨大煤氣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當局通過外交途徑照會中國政府,要求政府從人道立場下令孤軍撤退。
很快,蔣介石便下達了撤軍令。
雖無法接受,但軍令如山,謝晉元只得顧全大局、執行命令。
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沖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㈩ 有木有淞滬會戰的電影或電視劇,還原真實歷史的
1、《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